中医春夏秋冬的诗句五味怎样用合理

当前位置: >
  目录:
  第一章
秋冬错误养生法可致进补无效
  第二章
秋冬进补并非人人皆宜
  第三章 冬季进补养生
中医推荐3款食疗方
  编者按:今天是立冬后的第二天,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开始进补身体了。今天还没到周末,可能都还没来得及去采购,在这里小编再给大家分享一下进补中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秋冬错误养生法可致进补无效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所以慢性病不容易复发。而进入秋冬,外界阴气重了,人体的阳气便容易出现不足:爱起夜、怕冷、腰背发凉等等,另一方面,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随之变弱,慢性病就会&卷土重来&。
  冬季进补重补阳气
  阳强则寿,阳衰则夭。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阳气耗尽,生命也就消失。阴阳在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各有侧重,阴气主要反映物质的一面,表现人的精气神,而阳气则突出反映能量,表现为各脏腑的功能状况。阳气足,则脏腑功能好,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就问题多多。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在内负责脏腑的正常运转,在肌肤表层则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中医认为&人到四十,阳气不足&,因此便有&四十不补,五十受苦&的说法。男女进入壮年后,人体的阳气升发活力快速下降,不及时补充,五脏六腑功能就会出现明显衰退,尤其以肾衰老最快。到了老年,最容易也最先出现起夜、怕冷等症状。此外,肾为五脏之母,潜藏元阴、元阳。肾中阳气也被称为元气,负责人的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生病后、生孩子后、动手术后,因为元气大伤,需要补肾也是这个道理。
  不辨证,进补可能无效
  许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吃了补药却没有效果?重庆大坪三院杨国汉教授指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药不对症。吃补药最忌药不对症。人过40后身体&虚&多是阴阳气血虚损兼杂,侧重不同。例如,单纯的气血虚,吃当归黄芪肯定有效果;如果是肾阳虚伴随的气血虚,伴有明显的起夜,怕冷、腰酸等,这个时候一定要先补肾才会有明显的效果。一般滋阴的药都会影响阳气的运化,这时候配点补阳的药,阴阳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第二个原因是阳气不藏。许多人经常通宵熬夜,吃了补药后又继续熬夜。&补药还没补起来就全部用掉了,阳气就会藏不住。&杨教授指出,&吃补药好比在银行存钱,马上把它花掉,健康的账户永远都是空的。学会&攒&阳气才能成为健康富翁。&
  第三是药物品质存在差异。中药与西药一个突出的不同是,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药品的疗效发挥。为保证疗效,建议中老年朋友在选择补药时最好选用知名厂家的药品。
  起夜怕冷族,推荐&太极补肾法&
  专家指出,秋冬爱起夜、怕冷的中老年人,一方面主要存在肾阳气不足的情况,不能温煦四肢和背,另一方面也存在肾阴不足的情况,精力差,脱发。所以要改善中老年起夜、怕冷的症状,最好采用太极补肾法,在侧重补肾阳的同时,兼顾补肾阴,阴阳相济,才能起到根本治疗作用。
我想比较系统一点的了解中医理论和实际养生
如果你想比较系统一点的了解中医理论和实际养生的结合可以看看曲黎敏的黄帝内经养生。如果想分析个人的体质来针对性的(只是大致的了解)了解养生可以看看傅杰英的《中医体质养生》和《中医五脏养生》。如果想了解人体经络方面的养生,可以看看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还可以看看武国忠的《黄帝内经使用手册》。另外前一段时间比较红的马悦玲的书我也看了看,她被说成是养生教母,我觉得有点过,一旦用这种头衔冠名了,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养生的意义和内涵。另外,她的主打产品固元膏,在很早很早的东阿阿胶的包装盒上就有,只是一种很正常很传统的阿胶食用方法,到了她那里就快成了治百病的神药了。最后,所有的养生方法都要用中医理论做基础,也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方法使用过程中,要细心体会自己的感觉和身体及精神的变化,多总结,多学习。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常将自然寿命称之为“天年”。究竟人类应该享有的自然寿命是多少呢?《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终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天年篇》亦云,“人之寿,百岁而死”;汉代大学者王充也有“强弱夭寿,以百为数”之说。《老子》则提出,“人生大期,以百二十为限”;《尚书·洪范篇》载,“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可见我国古代医家、学者对人类“天年”的限度定在100-120岁之间。现代研究也表明,人类的正常寿命至少应在百岁以上。但人类为什么不能尽享天年呢?引起衰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学者们进行了不懈的研究。《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是记载皇帝请教歧伯为什么当时之人不能象远古时代的人们那样皆度百岁,而年过半百就出现衰老。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历代中医专家们的兴趣,对衰老的成因从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生活失于规律 规律而节制的生活,对于防止和抵御疾病的发生,获得健康长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饮食不节(过饥、过饱、偏食、饮食过冷过热)、饮酒过多、劳役失常、房劳过度等,可造成脏腑功能失调,精气受损,进而导致疾病,加速衰老。&情绪失于调节 中医学认为,精神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主宰,只有在人的情志活动和顺的情况下内脏机能才能平衡、协调,保持身体健康。若情志失调,七情太过或过急,就会引起人体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发生紊乱,造成各种病变,导致早衰。&禀赋渥薄与体质强弱 所谓禀赋,主要指遗传因素;而体质,则是指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人的寿命与禀赋渥薄与体质强弱相关。&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 人的寿命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有很大关系。首先,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当其发生反常时就会成为致病的“六淫”,常导致人体发生疾病。其次,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也可影响人们的寿命,如高寒地区的人寿命往往长于其他地区。 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中医学的养生防老方法都是以预防疾病、保健益寿为目的。如起居调摄方面,《内经》强调“风雨寒暑”等“虚邪贼风”要“避之有时”;饮食卫生方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专篇强调预防食物中毒;孙思邈在其著作中记载了用动物肝脏来预防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和海带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内经》还提倡用针灸来预防疾病、养生益寿。因此,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未老先防。日常调理,生活有节讲究生活规律,注意对日常生活如饮食、起居、睡眠、劳动及精神等方面的调养,对延缓衰老有着重要作用。中医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精神养生法、睡眠养生法、饮食养生法、起居养生法、四时养生法等。自我锻炼,持之以恒中医学自我锻炼的方法,包括气功、导引、按摩等,近代所谓气功,源于古代的导引、吐纳等锻炼方法,关键是调身、调心、调息。它们可使人体排除内外干扰,形神合一地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对整个生命过程实行自身调控,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潜力,祛病防老。药食相兼,针灸相配&在中医历代文献中,不时可见到许多药物和方剂具有“益气轻身”、“延年益寿”等作用的记载,这些都属于药养的范畴。食疗则是中医养生宝库中又一朵奇葩。食物与药物相辅相成,共同起到强身延年之功。此外,还有针刺保健、养生灸、脐疗法、药枕疗法等许多行之有效、简单实用的方法。养神与养形& 养生之道,多种多样,简而言之,则可归之为养神与养形两大类。中医学认为,人身由“神”与“形”组成。所谓“形”,指人的整个形体而言,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等基本营养物质;而神,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体生命活动现象;狭义是指 中医学心所主的神志,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性格、情感等活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狭义之神。中医学强调“形与神俱,不可分离”。神与形的关系是:1、神为形主,无神则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它既能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又能调节脏腑等组织使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缓冲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从而维持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2、神为形生,无形则神无以生。即神是形的产物,形是神的物质基础。从病理上看,形的病变可导致神的异常,神的改变也可影响形的生理功能变化。古代先贤对形与神关系的唯物和辨证的认识,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首先是重视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还指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秧……”突出了心(神)在养生中的作用。在强调养神的同时,《内经》也十分重视养形的作用。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气血之盛衰“;在如何“保形”的问题上,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象慎起居、适劳逸、顺寒暑、饮食有节、导引等。形神共养是中医学推崇的一种最高养生方法。《内经》明确提出了“形与神俱”的形神共养观点,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能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并提出了外避邪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以养形、内养真气以充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的形神合养方法;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更进一步记载了随春夏秋冬四时不同气候来形神共养的健身法,如“春三月”应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体的养生方法更是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实际上不外乎“养神”与“养形”两种,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无论是“全神”还是“全形”,都是通过形神合养,使神旺形安,然后达到尽终天年的目标。《内经》与中医养生学&在《内经》以前,养生学处于实践阶段,尚无系统养生理论可言。《内经》的问世,使中医养生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蓬勃发展。因此在中医养生史上,《黄帝内经》的成书是一块里程碑。它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内经》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强调精、气、神为人身三宝&《内经》认为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 经脉篇》)。同时,精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是身体强壮、不老延年的本源,“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匾真言论》),“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气,指精微物质,又指脏腑活动的能力。气又分为精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脏气、经气。人的生命结束就是“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灵枢·天年篇》)。神为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由是,精、气、神谓之为人身“三宝”。因此后世养生家多注重养精、益气、治神。二、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灵枢·天年篇》把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分为十个阶段,每一阶段为十年,其谓;“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基本上是采用了十年为期的划分法。而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则以男七、女八为周期。这些方法既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周期划分,又为以后中医养生学及老年病学提供了借鉴。三、确立了“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养生的要旨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灵枢·本神篇》),并提出了著名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四时顺养原则。四、创立经络学说,为气功养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虽然成书早于《内 经》,但内容简单,尚属原始的经络学说。而《内经》的经络学说则较为完整。它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内容,尤为可贵的是指出经络的作用为“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灵枢·本脏篇》)。能够“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灵枢·经脉篇》),这些均是气功练功、治病、养生的理论基础。&五、总结、保留了战国以前许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和原则。如“恬淡虚无,真气从 之,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是对道家练功法的总结,“七损八益”(《素问·上古天真论》)保留了古代房中术的精髓。其次还提出了食养与食疗、动静结合、形体锻炼等行之有效的养生原则与方法。总之,《内经》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它牢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自此之后,尽管中医养生学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但其大旨却是始终以《内经》为宗始的。
中医知识春季进补以养肝护肝为重春季滋补养身,首选鸡肉夏季以清补为进补原则夏季消暑清补,鸭肉为上夏季进补,一鸽胜九鸡秋季进补以滋阴润肺为重秋季滋阴润燥,美食良药吃乌鸡秋季最适宜温补,因为秋季气候干燥,需要多吃点滋补养阴的食物。秋季适宜经常食用乌鸡,可抵抗秋燥。冬季进补以补肾抗寒为重冬季防寒温补,首选羊肉冬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节。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很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畅的情况。中医认为,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暖中祛寒、温补气血、补肾壮阳、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抵御风寒的同时,又可滋补身体,可谓一举两得。第二章 蔬菜养生,四季挑着吃春季应选择温补阳气的蔬菜春季抗过敏,胡萝卜效果好春食韭菜,养阳的佳蔬良药夏季应选择生津解暑的蔬菜夏季吃冬瓜能解渴消暑夏季与苦瓜为伴,减肥又降火秋季应选择滋阴润燥的蔬菜秋季爱上防癌新秀西兰花秋季吃豆芽可清热解毒冬季应选择滋补和御寒的蔬菜 冬季当家菜——白萝卜“小人参”冬季护肤防癌,餐桌少不了大白菜冬季暖身餐,洋葱唱主角平常土豆冬季不平凡养生总结出共有五难。第一, 名利不灭 。中医认为养生第一难就是名利思想太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里也批评很多人 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 。人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钩心斗角,都是为了名利。中医强调的是追求而不强求,你可以追求名利,但不要强求,这就是养生的态度。第二, 喜怒不除 。就是情绪不稳定。第三, 声色不去 。什么叫声色不去?简单地说就是好色。社会上有句话叫 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其实这就是声色不去带来的问题。第四, 滋味不绝 。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有人明明是脂肪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肥胖症、心脏不好,可是每天还胡吃海塞,这样对养生肯定不好。第五, 神虑转发 。就是考虑的问题太多,活得不自在。大家看长寿的人,心态一般都非常宁静。体质是如何形成的体质有身体素质、形体质量、个体特质等多种含义。在中医体质学中,体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中医学一贯重视对体质的研究,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黄帝内经》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如《阴阳二十五人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的肤色、体型、禀性、态度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出木、土、火、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再根据五音太少、阴阳属性以及手足三阴经的左右上下、气血多少的差异,将上述每一类再分为五类,即五五二十五种体质类型。体质受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的制约。先天因素,包括种族、家族遗传、婚育、种子以及养胎、护胎、胎教等,后天因素如地理环境、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及疾病等,对一个人的体质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体质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环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质在人的一生中随着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正因为体质是可变的,所以正常体质可以变成病理体质,反之,病理体质也可以返回到正常体质。这也是食疗可以影响体质的理论基础。因此,所谓 养生 ,包括优生、优育、优境、长寿等,实质上都是利用体质的可变性去优化体质的问题。疾病与体质的关系疾病与体质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疾病对个体的体质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不仅可以损害人体各个部位,还可以使脏腑失和,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影响体质状态。疾病通过损伤人体的正气而改变人体的体质。疾病的发生、发展、恶化或痊愈的整个过程,都是人体正气与病邪作斗争的过程,如病邪过强或正邪斗争日久反复,势必损伤人体正气,造成体质亏虚。所谓 久病多虚 ,慢性病症病势迁延,正邪斗争旷日持久,造成正气渐耗,体质亏损。疾病之病机不外乎正邪斗争及阴阳失调两大方面。邪气本身可以伤正,而正气在与邪气长期斗争过程中也会逐渐消耗,如早期不能及时消除邪气,或在后期不适时补养正气的话,必定会造成正气渐亏,体质下降。而阴阳失调之病机,早期可能是阴盛抑阳或阳盛抑阴,这种失调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而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导致阴阳一方的亏损,最终会造成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局面,日久形成虚损体质。另一方面,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证候的形成等密切相关。体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是正气在个体的特殊表现形式。个体的体质特点不同,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有病与不病、病热病寒、病情演变或转归等不同。一方面,特殊体质的疾病源于特定的体质基础,由于体质的遗传性或过敏性,可以直接形成某些遗传性或过敏性疾病证候,如痰迷心窍的遗传性癫狂病症,痰饮停肺的过敏性哮喘等;另一方面,体质的特异性往往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发病后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从而影响着后天疾病的证候类型,如阳虚、痰湿体质易感受寒湿之邪,阴虚、阳盛体质易感受温热之邪,气郁、血淤体质易伤于七情等。因此,由于证候各不相同,即使感受同一种致病因素,由于体质的不同,邪随体化,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疾病证候。相反,即使感受不同的致病因素,由于体质的相同,邪随体化,有时也会表现出相同的疾病证候,例如有些阳盛体质之人,不论春夏秋冬、感寒感热,多表现为风热表证。这些充分说明,不同的证候表现是由于体质不同所造成的。饮食与体质的关系饮食营养是体质形成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饮食有四性,分别为寒性、热性、温性和凉性四种,饮食还有五味,分别是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饮食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一个人长期的饮食习惯和相对固定的膳食结构,都可能通过脾胃运化影响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偏颇,从而形成稳定的功能趋向和体质特征。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全面而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强人的体质,甚至可以使某些偏颇体质转变为平和体质。如果饮食失调,就会影响脾胃功能,造成阴阳气血失调,或使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缺乏,从而使人体体质发生不良改变。如果饮食长期摄入不足,就会影响气血的生化,从而导致营养不良,使体质虚弱;如果饱食无度,久而久之就会损伤脾胃,从而可能形成形盛气虚的体质;如果偏爱某种饮食,就可能造成人体内营养成分的不均衡,出现一部分营养成分过剩,另一部分营养成分缺乏,从而引起脏腑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进而形成偏倾体质。比如,长期喜欢吃一些寒凉的饮食,就容易导致阳虚阴盛体质;长期喜欢吃一些温热的饮食,就容易导致阳盛阴虚体质;偏嗜辛辣则易化火伤津,形成阴虚火旺体质;偏嗜甘甜可助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过食咸则损血伤心,形成心气虚弱体质;嗜食肥腻,易致痰湿内盛,或化热生火,多形成痰湿或湿热体质;贪恋醇酒,易内生湿热,损伤肝脾。总之,饮食营养因素对体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应注意饮食的搭配、节制,从个体体质特征出发,确立适宜的食养原则。一般来说,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温;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凉;平体之人,宜进平衡饮食而忌偏。总之,从个体体质特征出发进行饮食调养,加上起居有规律,劳逸有限度,一定能增强正气,保持身体健康。辨别体质的内容认识与辨析体质,必须依据个体的肤色、形态、举止、饮食习惯、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对季节的适应性、对疾病的易感性等方面所表现的特征。概括地说,辨别体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神气状态和心理特征这三个方面。形态特征包括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等。人体的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的基础,又是精气盛衰和代谢情况的外在表现,因此人体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是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主要通过望诊观察形态、体型、体态、头面、五官、躯干、四肢、皮肤面色、毛发及舌象等,来重点了解个体的体质状况及体质差异。神气状态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其他生理功能状况。辨别神气是辨别体质的重要内容之一。神气是脏腑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辨别神气状态,主要通过望目光、色泽、神情、体态,以及呼吸、舌象、脉象等,重点了解个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对外界的反应和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情况等,从而可以判断机体各脏腑生理功能的个体差异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人格等。心理活动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但脏腑精气藏于内而不能直接得以观察,精气显象于外可以形成相应的心理活动,一般来说不同体质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中医辨别心理特征,主要通过观察情绪倾向、感情色彩、认知速度、意志强弱、行为表现等方面,来了解人体气质特点与人格倾向。比如,火型体质的人性情开朗随和,善于与人沟通,乐观热情,善解人意,反应敏捷。辨别体质的原则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体质判断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从整体观出发,全面审察其神、色、形、态、舌、脉等体征及性格、饮食、二便等情况,结合中医临床辨体论治的实际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整体性原则。整体观是中医体质诊断强调整体审察的认识论基础。人体的外部结构与内部脏腑是有机相关的,整个人体又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医体质辨证中的整体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利用望、闻、问、切的手段广泛而全面地收集体质资料,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体质状况;另一方面要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并结合时、地、病的特殊性,对人体体质状态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形神结合原则。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人的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常能显示出体质的强弱。神色是五脏气血盛衰的表现,体质健康的人,五脏无偏胜,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必然精神健旺,气色明润,目光有神,语音响亮,耳听聪敏。反之,非正常体质必然反映出不同气色。人体的形态结构与心理特征也存在特异性的对应关系,一定的形态体貌必然对应一定的性格特点,只有全面观察,形神结合,才能对体质类型作出准确的判别。舌脉合参原则。诊察舌脉在分辨体质的差异性上有重要参考价值。例如阳虚质多舌胖,淤血质多舌紫等,对舌的神、色、形、态、苔色、苔质要进行全面观察。诊脉时应注意: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小的人脉常濡软,肥盛的人脉常沉细;阳盛质多见阳脉,阴盛质多见阴脉。
养生不外乎,走路、吃饭、买菜,还能干什么?除非他不进食。
声明:小鱼健康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相关频道:新闻检索:
饮食宜清淡忌生冷 五味搭配适度
――我市名中医陈云谈中医养生之道
  本报8月20日“健康雅安大讲坛”栏目,推出了雅安市名老中医王明全,为广大读者朋友们介绍了中医养生之道。本期“健康雅安大讲坛”栏目,请关注我市名中医陈云为大家介绍夏季中医养生之道。
  立秋时节已过,“秋老虎”来了,夏日的炎热仍在继续。在今年的炎炎夏日里,对于夏天的养生,您做到了几点呢?夏季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养生?
  带着一系列养生话题,记者专访了我市名中医陈云,请他为大家一一解答。
  汗为心之液 注重养心
  记者:夏季在中医理论中有哪些特点?
  陈云:在夏季,人体的阴阳消长,脏腑的功能,都有其特殊的状态,中医学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是说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之邪最容易损伤心,常导致心病,如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等心神不宁的症状。而且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仅会损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这样更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所以夏季宜注重养心,现在属于长夏季节,跟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湿邪最易损伤人体,容易出现疲乏,纳差、腹泻,头昏重等症状。所以说,夏季最易引起心脾两相关的疾病。
  饮食调理两件事
  记者:夏季人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陈云:实际上,这是夏季养生方面的问题,在上期“健康雅安大讲坛”中,我们医院王明全老师讲的中医养生之道中有所涉及。我今天主要讲一下夏季饮食调理方面的问题,另外根据中医理论讲一下运动和脾脏的关系。我从以下两点来说明:
  第一点是夏季饮食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夏季宜养心健脾、解暑化湿,而且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仅会损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所以夏季宜注重养心,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品,既能清解夏季高温天气带来的暑热,又能清泄身体产生的内热,也可服用辛凉散发或甘寒清暑的中药,如菊花、薄荷、荷叶、金银花、连翘,以利心火、散暑热。
  哪些食品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呢?就夏季而言,应该适当多吃些苦味及酸味、咸味和辣味的食物,少吃甜味。因为夏季气候炎热而潮湿,苦味可以清热泻火,还可以健脾、除湿。如苦瓜、莴笋、芦笋等,有清心除烦、提神醒脑的作用。夏天由于出汗过多,尤其是从事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盐分,夏天的饮食比较清淡,佐以少量咸菜,可以增进食欲。
  另外,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喝水较多会冲淡胃酸,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等能敛汗生津,健胃消食,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若在菜肴中加点醋还可以杀菌消毒,防止夏季胃肠道疾病发生。甜味摄入过多会酿湿生痰并且影响食欲,夏季气候潮湿闷热,人体本来就容易生湿,过食甜味更助湿热,导致胃胀不想吃东西,所以夏季不宜过食甜味。
  第二点是夏季饮食要节制,《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之过,伤其正也。”“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的意思是讲,食物本来是营养人体的,但如果饮食不节制,就会适得其反,伤害人体的正气。所以,一定要节制饮食。
  形体与精神一致三要素
  记者:饮食要节制,具体该怎样做呢?
  陈云:节制饮食,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做到这三要素,才能使形体与精神相一致,颐养天年。
  饮食节制除了要防止暴饮暴食之外,还要注意三餐的时间及分配。早饭要在7点左右,午饭在12点左右,晚饭在18点左右。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饮膳正要》中说:“晚饭不可多食,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因为晚上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逐渐减低,消耗的热量也比白天明显减少,因此晚饭不易吃太多。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枕上记》中说:“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同时晚饭吃得过饱或过于油腻还会增加肠胃负担,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并影响睡眠,即所谓的“胃不和,卧不安”。特别是老人、小孩消化能力本来就不强,夏季就更差,吃得过饱,难以消化,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正如谚语所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汉代名医张仲景早在《伤寒论》中就提出“损谷则愈”,即在保持身体基本热量需要的基础上,少吃一点儿,很多病自然就好了。我们现代的一些常见病,如糖尿病、痛风、高血脂,与饮食不节制有密切的关系。
  五味搭配要适度
  记者:的确,很多养生书籍都介绍,夏季饮食从中医五味来讲,宜食用苦、辛、酸、咸,少甜味食品。那么,这些中医五味具体是什么?
  陈云:所谓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我们每天吃的食品都是由这几种味道组成的,设想一下,如果食物中什么味道都没有,那饮食本身就失去了乐趣,人就会没有食欲。当然五味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调味以增进人的食欲,中医论赋予了它更深远的意义。按照五行学说的理论,五味与五行、五脏是相对应的,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
  ――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作用。像乌梅、山楂、山萸肉、石榴等。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
  ――甘味即甜味,有补益、和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
  ――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
  适量地摄取五味对人的身体是有益的,能维持人体阴阳的平衡。但五味摄取过多或不足,都会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致病。因为五味与五行、五脏相应,所以过食五味,就会对相应的脏腑造成损伤。
  《黄帝内经》就已明确指出:五味要搭配适度,才能气血充盛,身体的各个系统的功能才能调和,这才是延年益寿的正确方法。“天人和一”是中医养生的指导理论,人要和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所以五味的调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来具体搭配。目前,我院已经开展了体质辨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体质从而指导饮食的搭配和中药的应用。
  不宜过分食用生冷食物
  记者:我们都知道夏季不宜过分食用生冷食物,按中医学观点来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陈云:《孙真人卫生歌注释》中说过:“盛暑之时,伏阴在内,腐化稍迟,瓜果园蔬,多将生痰,冰水桂浆,生冷相值,克化尤难。”意思是夏天炎热,阳气宣发在外面,阴气就郁于体内,如果吃了过多生冷的瓜果蔬菜,就会使寒湿盛于体内,不容易被脾胃消化。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夏天气温高,人体出现如出汗多,饮水多,胃酸易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致使食欲不振,这时,若能在膳食上合理安排,适当吃些冷饮,不仅能消暑解渴,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有益于健康。但如果不加以节制就容易损伤脾胃阳气,不仅违背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还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脾胃阳气已逐渐衰退,过食生冷会进一步伤及肾阳,造成洞泻不止。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易感暑热湿邪,如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冰激凌、饮料等,糖分又高,极易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长期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异常等症状,如果不从饮食上进行纠正,听之任之,就会造成胃肠疾病,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记者:中医常说夏季饮食宜清淡,饮食清淡具体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云:经常吃肥甘厚腻、煎炒烹炸、过于辛辣的食物,可在体内生痰湿,其实无论在哪个季节都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尤其是夏季。因为在夏季,人体本身顺应阴阳变化而出现阳气宣发,若是常吃肥甘厚腻之品,会加重脾胃的负担,造成脾阳虚弱而出现痰湿。故《孙真人卫生歌注释》说:“三伏天,食物尤要淡味节减,使脾胃易于磨化,则腹疾不生。”是说夏天要吃脾胃容易消化的简单的饮食,这样才能杜绝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清淡的饮食,就是平常说的“粗茶淡饭”。主食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副食以豆类、蔬菜、水果、菌类为主。清淡饮食不是完全的素食,肉类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完全素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对肉类要少食、淡食。烹饪以清蒸、水煮为主,减少煎炸,少放油盐,尽量保持食物的原味。
  此外,夏季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夏季尤其是长夏,潮热的气候特别适合细菌和病毒的滋生繁殖,再加上夏天人们喝水多,胃酸被稀释,消化道的防御功能减弱了,再不注意饮食卫生就特别容易患肠炎、痢疾等消化道传染病。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最主要的措施。不要买变质的食材,食物最好现做现吃,过夜食物要充分加热后再吃,生吃瓜果要清洗消毒。在做凉菜时,应加蒜泥和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还有增进食欲的作用;不要过食生冷,保持脾胃功能的强健。注意这些方面就可以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饭后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记者:如何提高夏季抗病能力?
  陈云:适当的体育锻炼就可以提高夏季抗病能力。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反过来讲锻炼可以增强中医脾脏的功能,现代医学认为锻炼可以促进消化,饭后缓行助健康。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过:“食毕行步踟蹰则长生。”踟蹰,就是行走缓慢,几乎像停留在原地一样。但是民间有句俗语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似乎运动量就大些。饭后不能马上坐下或躺下睡觉。因为不运动会使血流运行缓慢,流到胃部的血液就会减少,而且饭后即躺还有可能造成食物返流上来形成反流性食管炎。所以饭后应适量运动,但也不能过量运动,运动过度可以影响肠胃的蠕动,引起胃痛、腹痛。所以,饭后稍微休息10分钟再缓行比较合适。
  记者 高菲菲
北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A.本网(北纬网)稿件中“稿件来源”一项一律标注“北纬网”,本网以及雅安日报、雅安新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北纬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B.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纬网(包括雅安日报、雅安新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C.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
责任编辑:李吟
【办理中】
【办理中】
【办理中】
【办理中】
【办理中】
Copyrigh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纬网 版权所有
&img src=&/c/1.gif?mpId=679&jsoff=1& _fcksavedurl=&/c/1.gif?mpId=679&jsoff=1& style=&border:0& alt=&& ignoreapd=&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夏秋冬四季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