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痛觉是哪种骨转移癌的疼痛特点点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神经阻滞对髂腹下神经痛患者疼痛与不良情绪的双重改善作用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方法治疗髂腹下神经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与情绪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门诊4-12收治的髂腹下神经痛患者40例,均有不定期出现下腹部脐耻间持续性、针刺样或刀挑样或抽痛样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采用敏化疼痛点阻滞或髂腹下神经阻滞方法阻滞交感神经,①有27例采用了敏化疼痛点阻滞术治疗,施术前先作痛点标记,进针到深筋膜,注入质量浓度为0.02 g/L利多卡因注射液1 mL,再挺进针尖穿过深筋膜,注质量浓度为0.02 g/L利多卡因注射液2mL.②另13例采用了髂腹下神经阻滞治疗,在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上,自髂前上棘内上方约2.5 cm处,进针穿过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在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用质量浓度为0.01 g/L的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按退针-抽吸-注药,再退针-再抽吸-再注药之顺序形成扇形分布直至针尖完全退出.3次/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疗程使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由3部分组成,①疼痛分级指数的评定,总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②目测类比评分,0为无痛,100为剧痛.③现有疼痛强度评定分级,根据患者主观标记相应分值.3部分总分为McGill疼痛评分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价.同时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共17个部分,18个问题.最低得分为0分,最高得分为52分.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20分以上者为抑郁状态,经过治疗后降到7分以下为效果满意,正常人为2.0~5.5分)对治疗前后患者情绪进行分析.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4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后简式McGill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后第1,2疗程低于治疗前[(53.2±5.7),(26.4±7.9),(86.5±8.3)分,P<0.05].②汉密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治疗后第1,2疗程低于治疗前[(7.6±2.1),(4.3±1.4),(23.2±6.3)分,P<0.05].结论:神经阻滞治疗髂腹下神经痛可改善患者疼痛状况,疼痛的减轻使患者的抑郁状态和不良情绪得以改善.神经阻滞治疗髂腹下神经痛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又具有改善抑郁情绪的功效.
ZHANG Zhong-han
WU Xiu-ying
Duan Chun-yan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辽宁省,沈阳市,10004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辽宁省,沈阳市,10004
抚顺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省,抚顺市,113008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健康评估复习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健康评估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晋平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疼痛的性质
当前位置:&&&&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经典问答头一下子像针扎一样痛发表者: 患者提问:疾病:不知道病情描述:有时候头经常会突然一下子像针扎一样痛,神经好像起来都掉起来了一样,有时候心也会这样,突然绞痛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看过医生希望提供的帮助:这是不是什么病啊还是正常现象甘肃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科王晋平回复:建议:患者提问:正常现象吗?甘肃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科王晋平回复:刺痛又称第一痛、锐痛或快痛,其痛刺激冲动是经外周神经中的纤维传入中枢的。痛觉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明确,痛觉迅速形成,除去刺激后即刻消失。常引发受刺激的肢体保护性回缩反射,情绪反应不明显,因而比较稳定,易于进行定量研究。脊髓前外侧束和后束与刺痛的传导有关。切断前外侧束,刺痛完全消失;切断后束,刺痛的阈值降低,定位性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刺痛信息经脊髓至丘脑后腹核的基底部换神经元后,传至大脑皮质体感区。与此类痛觉传导有关的神经结构统称皮质痛觉系统。灼痛又称第二痛、慢痛或钝痛,多因化学物质刺激痛觉感受器而引起,一般认为此类性质的痛觉信号是经外周神经中的类纤维传入的。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后才出现,而除去刺激后,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同一脊髓节段所支配的横纹肌紧张性强直,并多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以及带有强烈的***彩。皮肤烧伤、暴晒伤、局部软组织炎性渗出,亦可引起灼痛,一般来说,灼痛多较表浅。传入脊髓内的灼痛信息主要经由对侧的前外侧束上行,小部分通过同侧的前外侧束上传。切断一侧的前外侧束后,对侧身体在收到痛刺激时仍能出现慢痛。此类痛觉信息主要传至中脑中央灰质、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和下丘脑,这些与灼痛传导相关的神经结构统称为皮质下痛觉系统。上述两种类型痛觉,刺痛和灼痛或第一痛和第二痛,合成为双重痛觉,即痛觉的双重性。酸痛又称第三痛,痛觉导入冲动经外周神经中的和类纤维传入。此类痛觉是由内脏和躯体深部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后所产生的,尤其是指机体发热或烧伤时源自深部组织的痛感觉。疼痛在刺激后缓慢地发生于广泛部位,数分钟后达最高值,这是由于致痛物质生成缓慢所致。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痛觉难以描述,感觉定位差,很难确定痛源部位。痛觉产生时常伴有内脏和躯体反应,以及较强的情绪反应。跳痛常伴动脉压的搏动而短暂加剧,多发生于炎症区,敏感的神经末梢受所在组织膨胀压力而产生规律性或阵发性痛,痛常剧烈难忍。在枕颞部、肩胛区,当神经伴随血管时,两者之一的炎症,亦可引起难忍的跳痛。点击痛为根性痛的一种表现,神经根受刺激时可产生,敏感的神经根受到突出的椎间盘挤压或组织短时间内压力升高,如咳嗽、喷嚏,可引起触电样疼痛。根性痛对疾病定位具有诊断意义,疼痛区域提示相应节段病灶发生部位。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8:33
王晋平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王晋平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王晋平大夫提问
王晋平的咨询范围:
风湿免疫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疾病,医学科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脏痛觉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