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贵律琴是啥药,佛法治疗强迫症啥的?(可能是音同,字不同)

一个想学佛的人的困惑,请达人指教。
  家中有人信佛,常偱偱相诱,邀我入教,但心中有些困惑始终难解,心存疑虑。然问道于她,又有至少一半说不出令我信服的道理,遂于此请教诸位佛理高人,盼能解疑释惑,因为只有心悦诚服,再无犹疑,才能做到心无旁骛,宁心静神,才能有好的效果。我觉得,不仅是对我,对其它学佛的人,厘清心底那些困惑和不敢宣之于口的疑虑,也是至关重要的事。    下面是我将心中疑问向她求教时的情景,我想,以对话的形式描述,更容易理解一些。      问题一、    我:为何要信佛?    她:生灵均要转世,信佛则积累果报,来世可转个好身份,否则化身猪犬,至少也是贫寒不幸人生。    我:除信仰外,还有什么方法累积好果报?    她:行善    我:照此说法,今生我的境遇,为前世所影响了?    她:是的。    我:但前世的记忆并未带到今生,其实是两个人,今世的坏人恶事做尽,却可能潇洒一生;而让下世的一个好人替前世的恶人遭报应,他虽然日行多善,造福时间,却凄惨不堪;他今世积累了好果报,抵消了前世的恶报还有剩余,则下世又一个恶人,岂非又可以边做坏事边享福?你觉得,这种轮回的规则是否合理呢?    她:合理与否,既然神佛定好规矩,就按此规条执行,你不服也是枉然。    我:……    我:前世若坏事做尽,专门灭佛,今世纵修桥补路,日行多善,也必结局惨淡;而前世若诚心礼佛,则今生抢男霸女,亦可幸福一生。如此一来,善恶与报应并不一致,那些修桥补路的善人,做好事的积极性必然大减,这个规矩岂非起了阻挠行善的效果?    她:~~~~~~是有一点点消极作用啊。        问题二、    我:如此说来,信佛礼拜的目的,就是要赚取好的果报和功德,为自己来世打基础了?    她:当然了。    我:那佛教徒也太功利了吧    她: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好处,也有做善事的本心,有不求回报的成分的。    我:修佛人认为,行善可以累积好果报,所以也有利益的成分在内。    她:但本心助人的成分也是有的。    我:那有些人不信佛,不信果报,完全因为本性善良做好事,一点回报的想法都没有,岂非比部分动机是获取好果报的信佛行善者,要更为无私高尚么?    她:……        问题三、    我:雷锋不信佛,却总做好事,其来世境遇如何?    她:很好。    我:那只需要做好事即可,还信佛作甚?不信却做好事还更高尚。又或者我把礼佛跪拜的时间用来帮助孤寡老人,或把买香烛果品的钱捐给失学儿童。再极端一点,若我将功德箱里塞的钱偷走,拿去帮助需要的穷苦人,佛寺佛像虽然修缮经费减少,也不能扩大规模,但穷苦百姓得到了好处,许多本要饿死的人得以全活,那我的功德是正分还是负分呢?    我:说得过份一点,假设一人坏事做尽,却礼佛甚诚;另一人反感佛教,遇庙则拆,遇佛像则砸,但整日无私做好事。这两人果报分别如何呢?    她:……我去问问师父。    翌日    她:这回我可问清楚了。功德有世间功德和出世功德两种,是两套平行的评分体制,互不干涉。礼佛和对佛不敬影响的是出世功德,这个功德攒得多了,再一顿悟,就能成佛,并享受成佛后的超级快乐。而做善事恶事影响的仅是轮回后的世俗命运。所以说,雷锋这样的人,做好事得到世间功德,但不能累积成佛所需的资本(即出世功德),所以来世必然福泽绵长,但根本无法成佛。而如果不做善事,却礼佛甚诚,则来世日子过得一般,但积累了不少成佛所需的资本。    我:难怪人们要礼佛敬佛了,原来是可以增长成佛所需的功力。    她:是啊。    她:其实,行善和礼佛各有各的价值,可以取其一,当然最好是两者都做。如果把膜拜的时间拿来帮助孤寡老人,或把功德箱里本要修缮金身的钱拿去扶助贫苦人,虽然做了好事,来生有福泽,能过好日子,却对佛不敬,对礼佛进行了负面操作,必然扣除一部分出世功德,也就是说,离成佛更加遥远了。    我:听起来好像是佛祖在和需要帮助的人争利益一样,而我就像一个长工,给不同人家干活,得到不同的好处。    她:……面有不快之色  
  我:那我不想成佛了,不仅不花钱和时间去礼佛,还要把功德箱里的钱偷出来给穷苦人花,我觉得自己挺无私的。而且,最多就是不能成佛,无所谓,也不知道有成佛有什么好处,这样既帮助了穷人,又能给自己积攒入世功德,让自己来生过好日子,值得!    她:面有怒色。你要注意了,对佛不礼拜叩首,最多就是无法得到成佛所需的出世功德,但如果敢做损害佛利益的事,比如破坏佛寺,偷取佛款赈济灾民,还会造到佛的惩罚啊。    我:礼佛叩首,就得好的果报,对佛不敬,就要倒霉,这样看来,佛祖和菩萨似乎有些胸襟狭窄、睚眦必报啊,对他不敬就要打击报复,这和官吏豪强不是一样了么?似乎并不能感觉到佛教宣称的“平等、仁善、淡泊、大度”之类呢。    她:你想错了。佛并非胁迫你尊敬他,也不是佛心胸狭窄,你损害了佛的利益,佛就收拾你。你不信佛是你的自由,你的反佛行为虽然削了佛的面子,但佛胸怀宽宏,也不会与你计较。但反佛行为还会影响佛法传播,影响其他人信佛的因果,所以佛当然要惩罚你,以保障佛法的弘扬了。    我:嗯,这么说倒确实不是心胸狭窄的问题了。            问题四、    我:佛家宣示众生平等,可佛教徒每日跪拜顶礼,恰是奴性的一种表现,岂非与平等自相矛盾么?难道有了功德,成了佛,就要高高在上,俯瞰众生么?凡人挺直腰杆,就不能学佛,就不能积累功德,就不能成佛了么?    她:所谓众生平等,是指法性平等,由于实力,也就是功德的大小不同,其它大部分方面,人和人是不平等的,而人和佛就更不平等。就好像老师和学生一样,作为人都是平等的,但地位和受尊敬的程度并不平等。等到功德修炼的高了,和佛一样了,就平等了,如果超过那个佛,后来居上,那就该他尊敬你了。    我:那我心底敬重即可,何必整日焚香跪拜,繁文缛节,那么死板教条?莫非我心底敬重,却不跪拜,就得不到礼佛的好处了么?就会被神佛惩罚么?    她:仪式只是佛教文化的表面形式,并非佛要求信徒做的,不做也不会被佛收拾,而礼佛的利益也不会减少半点。    我:那你们还磕头跪拜做什么?    她:这不过是表示内心的敬重和感恩罢了,就和学生尊敬老师一样,并无实际的利益。    我:没有实际利益我才不跪拜呢,多麻烦啊。    她:如果你站得笔直,那又如何表现自己的敬佛之心呢?可能会影响你积累成佛的资本啊。    我:我越来越糊涂了,你上面说“礼佛可以积累成佛的资本”,到底咋才算礼佛一次呢?是一套仪式完整做下来算一次,还是站在神龛前默想祷告就算一次,还是心中有佛,不搞仪式也可以积累?    她:我也不太清楚,估计仪式做得越完整,积累的资本越大吧。    我:我越来越糊涂了。    她:我去问问师父吧。        问题五、    她:这次我清楚了,礼佛的仪式不仅是为了是为了表达对佛的尊敬和感恩,也是通过世俗礼法来坚定自己的向佛之心,相当于敦促和提醒自己一心向佛。    我:那是否可以不那么教条?比如初一或十五恰有饭局,也不妨放胆吃肉,改为第二天再斋戒,并于第二天再敦促提醒自己向佛?  
  她:应该可以吧,其实只是为了内心的自律而已,只要内心的自律和感恩不受影响,这些规矩根本不重要,可以随意打破。    我:那我也可以在别人礼拜吃素时,在一旁大吃酒肉,翘着二郎腿礼佛了?    她:当然可以了,济公不就如此么。不过前提是要能内心实现自律,这需要意志坚定,多数人心智不坚,不得不靠吃素和跪拜这些外在形式来敦促自己的向佛之心,让其保持虔诚,不为外物所诱。当然,即使你够坚定,也不宜于礼拜场喝酒吃肉,因为会影响其它人的心情。    我:他们就不该有不满之心啊,我又没做错。    她:那倒是,但至少你影响了人家这些意志不坚者的向佛之心啊,影响别人修炼也不好。    我:那倒是,我不在意志不坚者面前如此就是了。    我:按你的说法,只要心智虔诚,那磕不磕头,并不影响成佛所需功德的积累数量了?    她:是啊。    我:我觉得大部分拜佛的人,都流于形式了,到时间就按程序走,看似磕头有声,其实心里未必有多虔诚,完全是当任务来应付了。    她:虽然确实有这种成分,但不搞仪式岂非更不虔诚了。    我:其实未必一定要用仪式来坚定礼佛之心的,只要教化得当,人心里礼佛之心强了,就不需要依赖这些繁文缛节,即使静(过滤)坐冥想也能达到礼佛的效果了。    她:我也有这种想法啊。    我:关键是你现在也没说清,礼佛能积累成佛所需的出世功德,那如何就算“礼佛”一次了呢?心中尊敬佛祖的念头达到某个虔诚程度就算一次么?还是要靠心中思考尊敬佛用时间来计算,也就是说,把不同时刻的“心中想着尊敬佛祖时间”*“心中尊敬佛祖程度”的乘积相加,就是累积的出世功德的总值?    她:我不知道啊,我想我师父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我越想越觉得奇怪啊,靠跪拜礼敬来赚取成佛资本,也太功利了嘛,好像给神佛打工,然后要报酬一样。干活后索酬是用汗水换取回报,可跪拜礼佛后,不付出劳动就凭讨好佛祖来获得出世功德,不和乞丐讨赏一样么?    她:……          问题六、    我:我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居士带着七岁的孩子定居英国,这个孩子认识了一个外国孩子,一天两人在外玩耍,都热得无法忍受,便各自回家向父亲诉苦。居士说:”心静自然凉“,于是这个孩子便静静(过滤)坐着,一会儿过去,似乎确实凉了许多;而英国孩子的父亲却说:”如果你觉得热,就自己努力,将来发明一个能让自己凉快的机器。“,于是这个孩子便在炎热的夏日开始读书。二十年后,中国孩子也成为了一名居士,靠静心敛神的方法,已经能抵挡一定程度的炎热。而那个英国孩子,发明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空调,哈维兰德这个名字,被后人永远称颂。    从这个故事,我感觉佛教有些消极,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过多强调”忍“,对提高科技,用科技来改变世界很轻视,甚至是阻挠。可真正想得到好处,还是空调这样的科学发明效果好啊。这是不是说明,在许多方面,佛祖不如科学做得好?求佛拜神,不如靠自己去努力呢?    她:……也许吧。    我:还有就是,中国信佛的人,有太多“等、靠、要”的想法,总想通过上香礼拜,求佛祖保佑赐福,让自己少灾少病。难道我们的收获和幸福,不该靠自己的双手来获得么?不该靠努力工作去换取么?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索要和祈求上呢?  
  她:……    我:而且,既然礼佛只能决定出世功德,并不能影响入世功德和轮回,那拜佛求赐福,求佛满足心愿的行为,是不是毫无意义呢?    她:……其实我觉得,拜佛的人的行为,确实没有任何好处和效果可得。今世日子过得好不好,只能由前世的入世功德决定,也就是说,由前世做善事的量决定。今世和今世的礼佛(进献香火,一步一叩首等行为)只能积累成佛需要的出世功德而已,完全不能影响富贵和健康。至于今生提要求让佛满足,更是不可能的事儿。    我:我也觉得嘛,佛祖每天听这个要官,那个要富贵,这个要儿子,烦也烦死了,更别说满足他们的要求了,又不是保姆。进点香火钱、磕几个头,就想长保富贵安康,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啊?          问题七、    我:如果一个孝女,为了给重病的父母筹措治疗费用,她靠其它手段都无法获得,于是不得不去卖(过滤)淫,那这个女子的功德如何呢?    她:还是一分为二的观点拉,卖(过滤)淫扣掉入世功德,孝顺获得部分入世功德。    我:那孰轻孰重呢?    她:我也不知道。    我:如果前者扣分多于后者,这个本来已经很可怜的孝女,自身就受到道德和尊严的折磨,来世又要倒霉,真令人同情啊。我真地想知道,这个冥冥中存在的裁决机制的详细情况,这样便可以趋利避害了啊。    她:没人知道的,只能碰运气了。        问题八:    我:放下屠刀的恶人,佛教宣扬要宽恕原谅,而不惩罚,你觉得合理么?  她:只要确定是真心悔过,就该原谅啊。  我:那岂非对被他害死的人不公平?岂非践踏了法律的尊严?我认为,判决应该按法律来走,是否真心悔过,与受到的处罚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如果够死刑,就算悔过,也要处死。当然了,对于真心悔过的人,和死不悔改的人,还是应该区分对待的,不过只是在心底原谅前者,其法律责任还是不能减免的。  
  她:也对吧。    我:那佛教宣传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啊,好像悔改了就不用被惩罚了的感觉,这不是误导世人,淡化他们的法律意识么?    她:这不过是佛教在中国的变形而已,和印度原版宗教没关系    我:也不能把责任都推给中国佛教吧,再说我们千百年来,不正信奉的是中国佛教么?  
  她:这不重要。    我:还有就是,既然世间刑法已经做出惩罚,为何轮回中还要有果报?如果说是对法律不足之处的补充和调整,那是否现实中惩罚足够,就没有果报了,现实中靠关系逃避惩罚,来世果报惩罚就重,始终让两者的和与所犯罪行一致?    她:我不知道啊。    我:其实所谓行善行恶,也是要分析判断的,可有些事情的善和恶并不明显,是见仁见智的,或者利弊皆有,有的根本说不清对还是错。在佛家理论中,应该是冥冥中有一个裁决机制,给不同的情况做出评断,那这个裁决机构,是如何裁断这些说不清、有争议的事呢?    能保障合理性、正确性和无私性么?    她:规矩已经被佛定好了,按其自然执行,不为天下人的意志所转移。    我:那不是专制么? 而且满天神佛,万一彼此有了不同意见,以谁为主呢?  
  她:谁说满天神佛了?在佛教理论中,千佛万佛,同是一体。    我:我晕了,佛只有一个么?    她:是啊,有不同的化身和分身罢了。    我:那有若干人都修成正果,当了佛啊,怎么变成一个了?    她:我想,应该是类似“盖亚意识”这样的存在吧。    我:即使是“盖亚”结构,那也有主次的等级分别啊,不然不就乱了么?各个佛之间是从属关系,又有个一把手统一管理么?就像皇帝和各部尚书一样?    她:我不知道,或许各个佛的意识融为一体了吧。    我:唉,那不是有些失去本我和自在了么?成佛真地很好么?    她:应该有我们当前无法想象的快乐吧。    我:……          问题九、    我:小时候听诵经,完全不懂,所以感觉很神秘,以为是和咒语一样,有不可思议的效用。长大后才知道,所谓佛经,无非是印度梵文写就的劝世内容,对懂梵文的人来说,就和我们说话一样。然而由于语言的不通,中国僧侣和民众多不解其意,只知死记硬背,喃喃念诵,似乎真地开始当咒语念了。    她:就是这样啊。    我:我感觉,这些僧侣有些舍本逐末,丢弃了经文的本意,而过份强调形式,每日要念诵多少遍,却不明白,只要找懂梵文之人翻译过来,理解其中内涵,照其仁爱普渡的思想去做即可,岂非比单纯地重复无意义的字句更有意义么?    她:或许是没人给翻译吧。    我:至少唐玄奘能啊,也可以去印度请人来翻译,我觉得真想的话是能做到的。    她:那为什么没人给翻译呢?    我:那些所谓的高僧,无非就是对梵语有一定了解,能看懂部分经文,或者由上代僧人将翻译过来的结论告知记下而已,再加上自己的整理,就可以讲经论道了。之所以不翻译成汉文的佛典来念诵,就是佛教希望借故作高深,来烘托自己的神秘和高妙。要都说成汉语,老百姓也听得懂,就没人膜拜,没人进香火了。    她:不是你想得这样吧。    我:猜测而已啦。          问题十、    我:佛典中好像说释迦摩尼是几万年前就有了,可释迦摩尼不是就是阿育王么?那不是3000年内的一个印度王子么?好像有些矛盾呀。    她:我也不太清楚,以前的释迦摩尼是阿育王的前世吧。    我:果报是各世累积计算么?比如我第一世和第二世都做好事,第三世是否一定有好运呢?还是可能第三世倒霉,但第四世享受前两世的功德?    她:这我可不知道。  
  我:有没有可能当世就享受自己前半生的善举带来的好运呢?  
  她:不清楚啊。  
  我:万一我辛苦做好事积累入世功德,此生又享受不了,让来世的那个我享受,实在是不甘心啊。    她:那个人也是你呀,有什么不甘心的?    我:反正感觉不一样,也不亲近。万一下世是个人渣,坏事做尽,我之前几世的行善积累,岂非毁于一旦?这和辛苦积蓄,却被败家子挥霍完一样啊,心里觉得很不舒服。    她:规矩就是如此,也没什么办法,总不能因此就做坏事吧。    我:那倒不至于,只是行善的积极性被降低了而已,要是今世就能享受前半生的行善积累就好了。    她:想得倒美,哪有那么如意的事?    我:是不是我这世礼佛诚心,多行善事,来世就一定会转个好人呢?  
  她:只能说转的这个人运气和福泽会好,但人品和前世功德无关的。  
  我:其实成佛也一样啊,出个败家子,辱慢佛祖,几世苦苦膜拜的积攒就泡汤了。    她:所以成佛才难嘛,从概率上看很小,否则都是佛祖了。    我:我没信心成佛了,太渺茫,而且不为个人努力和意志为转移,随机性太大。    她:那随你了。    我:是否不想成佛,积累“出世的功德”就毫无意义?  
  她:是的    我:那我不想成佛,只想来世有好的归宿,就无须敬重、膜拜佛祖,当然也不会损及辱及佛教的利益,以免因阻碍佛法传播被佛惩罚。只须挺直腰杆行善即可了?    她:哪有你这么现实的啊?    我:做任何事都应该把逻辑搞清楚啊,糊里糊涂瞎付出算什么嘛?    她:随你便了。              尾言:    上面的十个问题,措辞当然是经过了编辑和调整,但里面的疑问和对答,却大多是确实发生过的。佛教能传承几千年不倒,想必有它合理的地方,但上面的疑惑,我却又无法释怀,现在身处徘徊犹豫之中,迫切需要懂佛理的人指点迷津。其中有部分疑问曾提出过,热心回答的朋友也很多,但多数都是不着边际地说一些佛教教理,而没能针对我的问题进行解答,所以现在仍然疑惑不解。还有些朋友觉得我是打着提问的旗号,恶意中伤佛教,但其实清者自清,佛教传承千年,也非我几句话就能否定地,所以心中实在并无此意。    不过我做人确实比较较真,不愿意不求甚解、不懂装懂;或者心中尚存疑惑,就去违心地跪拜叩首、繁文缛节。那样岂非盲从么?那样能真正虔诚么?那样不就浮于形式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心里把问题都搞清楚了,再去修行比较好。我想,对于许多正在学佛、叩首的朋友来说,上面的问题也是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地。    若哪位高人能不吝赐教,则学生幸甚。     
  你问题太多了,就回答你一个好了:  问题一、        我:为何要信佛?        她:生灵均要转世,信佛则积累果报,来世可转个好身份,否则化身猪犬,至少也是贫寒不幸人生。    偶:你需要信的时候就要信的了       我:除信仰外,还有什么方法累积好果报?        她:行善    偶:培养善心        我:照此说法,今生我的境遇,为前世所影响了?        她:是的。    偶:不是的,你是今生的你,你今生的境遇为今生所影响的        我:但前世的记忆并未带到今生,其实是两个人,今世的坏人恶事做尽,却可能潇洒一生;而让下世的一个好人替前世的恶人遭报应,他虽然日行多善,造福时间,却凄惨不堪;他今世积累了好果报,抵消了前世的恶报还有剩余,则下世又一个恶人,岂非又可以边做坏事边享福?你觉得,这种轮回的规则是否合理呢?        她:合理与否,既然神佛定好规矩,就按此规条执行,你不服也是枉然。    偶:善念一起,恶果当消,恶念重生,无善无命        我:……        我:前世若坏事做尽,专门灭佛,今世纵修桥补路,日行多善,也必结局惨淡;而前世若诚心礼佛,则今生抢男霸女,亦可幸福一生。如此一来,善恶与报应并不一致,那些修桥补路的善人,做好事的积极性必然大减,这个规矩岂非起了阻挠行善的效果?        她:~~~~~~是有一点点消极作用啊。    偶:起善念者无私心恶欲:就是说行善的人不会考虑什么积极性的  
  我:我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居士带着七岁的孩子定居英国,这个孩子认识了一个外国孩子,一天两人在外玩耍,都热得无法忍受,便各自回家向父亲诉苦。居士说:”心静自然凉“,于是这个孩子便静静(过滤)坐着,一会儿过去,似乎确实凉了许多;而英国孩子的父亲却说:”如果你觉得热,就自己努力,将来发明一个能让自己凉快的机器。“,于是这个孩子便在炎热的夏日开始读书。二十年后,中国孩子也成为了一名居士,靠静心敛神的方法,已经能抵挡一定程度的炎热。而那个英国孩子,发明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空调,哈维兰德这个名字,被后人永远称颂。        从这个故事,我感觉佛教有些消极,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过多强调”忍“,对提高科技,用科技来改变世界很轻视,甚至是阻挠。可真正想得到好处,还是空调这样的科学发明效果好啊。这是不是说明,在许多方面,佛祖不如科学做得好?求佛拜神,不如靠自己去努力呢?        她:……也许吧。  -----------------------------------------------------  现在看起来,人类好像离开空调无法正常生活了,但是空调大量使用也带来了大气臭氧层和破坏和空调病吧,这个恐怕更致命.  正如西方文明为我们带来生活的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正在日益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你的这位“她”对佛教的道理实在是误解。“人天福报”不是佛教所追求的。你何不看看金刚经?维摩诘经?佛教的基本重点在于“缘起性空”的道理。  到“般若文海”的网站上去看看基础佛理就有会有点了解了。重点在于慈悲和智慧。希望你能有所收获。你有了点心得后,你做任何事就会比较自在了。反而会更积极了。因为“心无所住”了。  
  佛陀装B,佛陀应该遭雷劈!
    佛就是个狗东西,你父母生个脑袋给你,是让你有自己的思想的,不是让你人云亦云的,佛说人都牲畜转世的,你回家问父母,你是父母生的,还是牲畜转世的  
  佛?能当饭吃还是能治病哟,真是个S B
  不反对别人信,但俺不信……
  作者:揣明白装糊涂 回复日期: 07:19:08 
    佛?能当饭吃还是能治病哟,真是个S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懂什么叫信仰吗?懂吗?你懂吗??????  后面那两个英文字母送给你自己吧!!  这是多么悲哀的社会 哎!
  ·
  莆田广化寺的书很好.(
  答一:首先“她”的说法错误,神佛并没有,也不可能去“定好规矩”。而因果律并非局限于一世两世三世,而是贯穿无量世,“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的状况不会永久,你要叫我拿证据,抱歉,我拿不出来,这样说只是基于“信”而已,当然如果你能修炼到天眼通宿命通,看到前世今生,或许就能找到证据了。    答二:信佛的目的不是为将来打基础,“她”的说法又错了。“众生无量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才是愿望。    答三:现世做好事,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德,可以往生天道之类,但终究脱不了轮回,天人命尽还是会死,而修行佛法是为了脱出生死,至于毁佛的问题,你说人诸佛菩萨法力无边,会和你计较几座泥塑像的好坏不成?毁佛有过是因为自己断了慧命,也阻碍了别人的解脱。    答四:“她”再次错了,不可能“后来居上,超过那个佛”,佛佛平等。在政治权利层面,监狱里的犯人(只要没被剥夺政治权利)和狱警是平等的,那位什么犯人要听狱警的话?再者礼佛不是礼的佛像或本尊,而是礼的自己内心的佛性,至于跪拜不跪拜,你觉得怎么样最恭敬最合适就怎么做好了。
  佛教只是从印度啊3那边传过来的而与 菩萨本身是个印度人而与  一个印度人却能给中国人的下辈子做决定 是很奇怪
  期待高人惊艳登场
  3分·
  这位同学,我也是信佛之人,但不敢称学佛。你的问题我没有全部看完,只看了一部分,我感觉你确实有些太。。。。想不出合适的词了,太较真吧。可能你问的师傅所知道的也有限,不能全部回答。建议你先在网上看看相关的资料,以及许多高僧大德的开示,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佛也是要看缘分的。有些人一听闻佛法就心生亲近,自然信受,不会有那么多疑虑。  同时建议楼上的几位,不信佛没有关系,但是对自己不了解的最好不要乱加评论,这样会对自己很不好的。
  答五:人家佛陀不缺你磕几下头。如果一个学生足够聪明,上课睡觉看小人书折纸飞机也能次次考一百,那就由他睡好了,可是其他大部分普通智力的学生,也可以学着在课堂上睡觉吗?济公和尚的道理亦是如此。    答六:礼佛可以获得现世利益,佛经上有明文记述的,拜托,“她”的佛学常识性错误还真多。佛菩萨哪会因为烧个香磕个头就“赐予”荣华富贵?只不过是拜佛人自己由于拜佛的功德和福德给自己争取来的罢了。再者,科学再发达,也无非是色相上的法,离生命的根本还差得远呢。    答七:孝行大过天,为了拯救生命,莫说卖淫,有事就连杀生也是可以的,参见五百商主的故事。当然,如果她在卖淫的过程中真的动了淫心享受快感,那还是有罪的,不过可以忏悔干净。    答八:再说一遍,不是“佛定好规矩”!佛与佛是什么关系?嗯……很难解释,就像没法和山顶洞人解释BT下载的原理一样。在佛德境界已经不存在“意识”了,更谈不上“意识融为一体”,也没有从属关系,因为佛与佛不会有冲突和争执的时候,“管理”一词也无从谈起。至于为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由于真正的大忏悔可以消除业障。    答九:佛经翻译中有“五不翻”的原则,是鸠摩罗什和玄奘以后定下的:第一:多含不翻,如佛之尊号,第二:秘密不翻,如神咒,第三:尊重不翻,如般若,意译为智慧,为表尊重,取音译,第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五: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咒语不翻译是因为它是诸佛菩萨的秘密心印,其意义十分难解,远非字面发音或意译能够解释,于是不翻。    答十:释迦牟尼和阿育王是两个人!释迦牟尼都成佛了哪还会转世,还“阿育王的前世”,我真晕啊。阿育王是佛教护教法王,世间转轮王。离佛陀时期几百年了。    “果报是各世累积计算么?比如我第一世和第二世都做好事,第三世是否一定有好运呢?还是可能第三世倒霉,但第四世享受前两世的功德?”    ——有可能,还不光是第三世第四世,可能是无量世前的因缘。有的善业成熟快,有的恶业成熟慢,好比各种树木花草的生长周期不同,不能指望今天种下种子明天就收获。    “有没有可能当世就享受自己前半生的善举带来的好运呢?”  ——有。    “万一下世是个人渣,坏事做尽,我之前几世的行善积累,岂非毁于一旦?”  ——不会,福德和业障不会抵消,比如石崇享尽人间富贵,却被皇帝问罪抄家,死无全尸;胡适才学名满天下,婚姻却不好,无情人终成眷属。    “那我不想成佛,只想来世有好的归宿,就无须敬重、膜拜佛祖,当然也不会损及辱及佛教的利益,以免因阻碍佛法传播被佛惩罚。只须挺直腰杆行善即可了?”  ——是的,不过修佛来得快些也大些,好比拿算盘也能算出炮弹轨迹,但现在还是用计算机。
  我1个同学就是修佛的,也曾经想度我。但我就是有很多类似LZ的疑问而徘徊着。不过,现在我转修道了,因为至少在有生之年我能得到个好身体吧。佛家对身体(命功)不是很重视,把大部分的理论都花在性功修炼上。虽然我说不出lz这样的疑问,但我老感觉佛家的理论有漏洞。
  自觉觉他 不参与意见 但不赞成多造口业
  作者: 回复日期: 07:36:16 
    作者:揣明白装糊涂 回复日期: 07:19:08        佛?能当饭吃还是能治病哟,真是个S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懂什么叫信仰吗?懂吗?你懂吗??????    后面那两个英文字母送给你自己吧!!    这是多么悲哀的社会 哎!  =============================  很布好意思 这是个现实滴社会~  过分崇尚信仰很容易扭曲 妖化“人”滴本性~~~~~~~~~~~~  有那么多剩余的法力咋不多去想想如何改善身边滴环境和条件捏~~~~~
  说实话,如果具体到每个问题,我也是感到困惑。  不过我想,楼主主要的问题可能是犯了“鸡跟鸭说”的错位。佛理≠佛礼。  佛教教义的博大精深,其实是包含了历代智慧高僧对这个大千世界乃至未来世界本原和运行法则的一种解读和态度。  
一、探讨的对象错位。你和一个企图“度你”(实际是发展你成为他们中一员)的智力平平的、满脑子浅薄世俗破碎观念“她”,探讨比较抽象的佛理,无疑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得正解;建议如有兴趣,可以向真正的佛学精深者探讨。  
二,探讨内容的错位。你所关注的,无非是一些因果报应、来生转世、繁琐仪式……被世俗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是一个宗教为了在大众广泛传播,不得不粗浅化、形式化、世俗化的变通乃至曲解,是一些不得不为之的东西,和真正的佛理相差万里吧。  
三、探讨动机的错位。你本质上是在挑错,并不是你“想信佛”了。所以建议你随心所欲、不要有所滞碍、有所强迫。也许等你过了几年、几十年,有一刻你蓦然有所顿悟,回眸佛祖,那就是你的佛缘到了。
大家还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法治疗糖尿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