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空?何药医???

[转载]张三丰《无根树》
张三丰《无根树》诗24首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
浮生事,苦海舟,荡去飘来不自由。
无边无岸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
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
其二勉力学人
无根树,花正危,树老将新接嫩枝。
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
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
访明师,问方儿,下手速修犹太迟。
其三劈旁门
无根树,花正孤,借问阴阳得类无?
雌鸡卵,怎抱雏,背了阴阳造化炉。
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儿无妻是旷夫。
叹迷徒,太糊涂,静坐孤修气转枯。
其四言匹配阴阳&
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
金隔木,汞隔铅,孤阴寡阳各一边。
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其五言调和阴阳
无根树,花正黄,产在中央戊己乡。
东家女,西舍郎,配作夫妻入洞房。
黄婆劝饮醍醐酒,每日醺蒸醉一场。
这仙方,返魂浆,起死回生是药王。
其六言炼己之功
无根树,花正清,花酒神仙古到今。
烟花寨,酒肉林,不断腥荤不犯淫。
犯淫丧失长生宝,酒肉穿肠道在心。
打开门,说与君,无花无酒道不成。
其七言药生之时
无根树,花正新,产在坤方坤是人。
摘花戴,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
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值万金。
借花名,作花神,句句《敲爻》说得真。
其八言认取真铅
无根树,花正秾,认取真铅正祖宗。
精气神,一鼎烹,女转成男老变童。
欲向西园牵白虎,先从东家伏青龙。
类相同,好用功,内药通时外药通。
其九言采取药物
无根树,花正多,遍地开时隔碍河。
难扳折,怎奈何,步步行行龙虎窝。
采得黄花归洞去,紫府题名永不磨。
白云窝,笑呵呵,准备天梯上大罗。
其十言进阳退阴
无根树,花正飞,卸了重开有定期。
铅花现,癸尽时,依旧西园花满枝。
对月残经收拾了,旋逐朝阳补衲衣。
这玄机,世罕知,须共神仙仔细推。
十一言真一之气
无根树,花正亨,说起无根却有根。
三才窍,二五精,天地交时万物生,
日月交时寒暑顺,男女交时孕自成。
甚分明,说与君,只恐相逢认不真。
十二言金精开旺
无根树,花正佳,月月开时玩月华。
金精旺,耀眼花,莫在园中错拣瓜。
五金八石皆是假,万草千方总是差。
金虾蟆,玉老鸦,认得真的是作家。
十三言采取火候
无根树,花正娇,天应星兮地应潮。
屠龙剑,缚虎绦,运转天罡斡斗杓。
煅炼一炉真日月,扫尽三千六百条。
步云霄,任逍遥,罪垢凡尘一笔消。
十四言阴阳抟结
无根树,花正双,龙虎登坛战一场。
铅投汞,阴配阳,法象玄珠无价偿。
此是家园真种子,返老还童寿命长。
上天堂,极乐方,免得轮回见阎王。
十五言偃月炉
无根树,花正开,偃月炉中摘下来。
添年寿,减病灾,好结良缘备法财。
从此可得天上宝,一任群迷笑我呆。
劝贤才,休卖乖,不遇明师莫强猜。
十六言逆用气机
无根树,花正高,海浪滔天月弄潮。
银河路,透九霄,槎影横空斡斗梢。
摸着织女支机石,踏遍牛郎驾鹊桥。
入仙曹,胆气豪,窃得瑶池王母桃。
十七言乘时采药
无根树,花正繁,美貌娇容赛粉团。
防意马,劣更顽,挂起娘生铁面颜。
提着青龙真宝剑,摘尽墙头朵朵鲜。
乘风帆,满载还,怎肯空行过宝山。
十八言阴中生阳
无根树,花正香,铅鼎温温宝现光。
金桥上,望曲江,月里分明见太阳。
吞服乌肝并兔髓,换尽尘埃旧肚肠。
名利场,恩爱乡,再不回头为尔忙。
十九言一时还丹
无根树,花正奇,月里栽培片晌时。
拿云手,步云梯,采取先天第一枝。
戴花饮酒神气爽,笑杀仙翁醉似泥。
托心知,谨护持,只恐炉中火候飞。
二十言还丹成熟
无根树,花正圆,结果收园滋味全。
如朱橘,如弹丸,护守堤防莫放闲。
学些草木收头法,复命归根返本原。
选灵地,结道庵,会合先天了大还。
二十一言凝结圣胎
无根树,花正明,月魄天心逼日魂。
金乌髓,玉兔精,二物搏来一处烹。
阳火阴符分子午,沐浴加临卯酉门。
守黄庭,养谷神,男子怀胎笑杀人!
二十二言真空法相
无根树,花正红,摘尽红花一树空。
空即色,色即空,识破真空在色中。
了了真空无色相,法相长存不落空。
号圆通,称大雄,九祖超升上天宫。
二十三言临炉下功
无根树,花正鲜,符火相煎汞与铅。
临炉际,景现前,采取须凭渡法船,
匠手高强牢把舵,一任洪波海底翻。
过三关,透泥丸。才把周身九窍穿。
二十四言返归虚无
无根树,花正无,无形无象难画图。
无名姓,却听呼,擒入三田造化炉。
运起周天三昧火,煅炼真空返太无。
谒仙都,受天符,才是男儿大丈夫。
张三丰无根树词注解
云栖山刘悟元注 长乙山李涵虚解&&&
天台《悟真》,发明内外二药返还大事,当时浅识无知,或疑为炉火采战之书。叶文叔不明返还,又复以清净浮言附骥行世。翁葆光见而笑曰:“此不知金丹者也。”遂为注以匡正之。陆子野、陈上阳遂加发挥,《悟真》三注出而叶注遂堙。辽阳张三丰先生,天仙也。在武当时,曾作《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与紫阳《悟真》后先伯仲,世亦有认为采战炉火者。涵虚昭然曰:“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每欲著解彰之,恨无同心丹友。栖云刘悟元,以宏通大辩之才,作书数十种传世。其中有《无根树注解》,涵虚取而观之,词源浩大,理境圆通。由是欣然大喜,喜其先得我心之所同然也。其中有未尽泄者,涵虚乃为补之,内外药物、返还火候、先后炉鼎,发泄无遗。自是而《无根》二解,宛然《捂真》三注也。解成,问序于予,予不敏,为记其用心如此。
丁未立秋日青霞洞主人同师弟何西复拜识
自题无根树词二首
道法流传有正邪,入邪背正遍天涯。飞腾罕见穿云凤,陷溺多成落井蛙。
难与辨,乱纷哗,都将赤土作丹砂。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
无根树下说真常,六道含灵共一光。会得威音前后事,本无来去貌堂堂。
明洪武十七年岁在甲子中和节大元遗老张三丰自记于武当天柱峰之草庐
“无根树”者,词之名也。凡树有根,方能生发;若无根,必不久长;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忽在忽亡,百年岁月,石火电光,亦如树之无根也。仙翁二十四词,以“无根树”为名,叫醒世人,使其看破浮生梦幻,早修性命耳。
“无根树”以人身气言。人身百脉皆生于气,气生于虚无之境,故曰“无根”。丹家于虚无境内养出根荄,先天后天皆自无中生有,是无根乃有根之原也。炼后天者,须要入无求有,然后以有投无;炼先天者,又要以有入无,然后自无返有:修炼根因,如是而已。但人身之气有少、壮、老之不同,修炼之气有前、中、后之各异。二十四章合一年气候,皆劝人无根树下随时看花,此道情之尽美尽善者也。
一[ 刘云 ] 叹世。 [ 李云 ] 劝人养幽花。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去飘来不自由。无岸无边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⑴。
花者,树之精神发焕。人之身如树也,人之真灵如树之花也。凡树有根,故能生发而开花。惟人身无根,生死不常,全凭一点真灵之气运动,真灵旺则身存而生,真灵败则身亡而死。人之存亡生死,听其真灵之旺败耳,是真灵者,虽为人树之花,而实为人树之根。玉阳以此真灵谓黄芽,伯阳以此真灵谓金花,纯阳以此真灵谓灵根,紫阳以此真灵谓真金,尧夫以此真灵谓天根,仙翁以此真灵谓金精,诸家丹经又以此真灵谓先天一炁,其名多端,总形容此一物也。此物生于先天,藏于后天,位天地,统阴阳,运五行,育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以体而论,在儒则谓太极,在道则谓金丹,在释则谓圆觉;以用而论,在儒则谓明德、谓天地之心,在道则谓灵宝、谓黍米玄珠,在释则谓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人之真灵,本来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不生不灭,不色不空,处圣不增,处凡不减,因交后天,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便有圣凡之分。庶民去之者,去此真灵而逐于假灵也,君子存之者,存此真灵而不逐于假灵也。因其庶民逐于假灵,于是真灵幽暗不明,顺其所欲,贪恋荣华,争名夺利,不肯休歇,认假为真,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如苦海之舟,飘来荡去,常在鱼龙凶险之处乱游。若能猛省回头,顿超彼岸,莫待风波坏舟,丧却性命。一失人身,万劫难出矣。
山人在“无根树”下幽居有年矣,每欲阐发幽玄以招同类。时步山园中,见花木清幽,自饶丰致,乃悟此“幽”字为二十四章“无根树”生发之源。幽,深也,虚无之境也。天下虚无之境,皆道人花木坛场,故吾山老师题竹抱斋句云:“三径幽花香自在,四园修竹影交加”,妙哉言乎,与此同也。花不深幽,香不自在,红尘间事,日夕难安。竹影交加者,虚心与静气相依,使人气养其心,心养其气,气盛理充,心安神全,可以葆吾真,可以含吾灵。悟元以“真灵”二字为人之树花树根;其言亦当。真灵者,真知、灵知也。灵知属性为阴,真知属情为阳,性情不坏,则真灵全备,无奈为七情六欲销之耗之,则内损其性,外损其情,而真灵没矣。真灵没则有树无花,有树无根。悟元之大意如此。吾更有说者,花生于树,树生于根,根生于无,真灵之体,实从虚无里胚胎,故曰“花正幽”。虚无里胚胎者,即人先天之智慧,又为人之虚灵,无影无形,具众理而应万事,圣贤用之而有余,仙佛养之而各足,但不可与情欲相干。情欲相干,日取无中之有以为应用,将日取其有,必日丧其无,日丧其无,必日丧其根,丧其根则丧其树,丧其树则丧其花。俗云:“人老颠东,树老心空”,智慧竭矣,虚灵散矣,有何真灵乎?凡皆贪恋荣华,不肯休息,日做浮生之事,全不想百年倏忽,身死事丢,身坐苦海之舟,又不想一旦无常,性沈舟覆,无边无岸,泊系维难,一荡一游,鱼龙险处,奔奔波波,劳劳碌碌,徒伤吾之智慧,锢蔽我之虚灵,有何益哉!仙师于此悲悯殊深,乃掉慈航度之曰:世人之所以深入苦海,陷溺难出者,皆因不肯回首,不识岸头耳。若肯回首,即是岸头。岸头者,觉路也。能登觉路,则智慧复来,虚灵长在,已往之非不可谏,将来之是犹可追,神气虽衰,返还有术,切莫待风波汹涌打坏了舟,庶几乎舟存人存,可为彼岸之需、出坎之助也。
二[ 刘云 ] 勉力学人。 [ 李云 ] 劝人栽接。
无根树,花正微,树老重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访明师,问方儿,下手速修犹太迟⑵。
人多疑年老力衰,精神有限,如树花败危,无有生发,还不得元,复不得本,而遂自暴自弃,待死而已。试观世间老树,接以嫩枝,重新发荣,如梅树寄柳树,桑树接梨树,此皆无情之物,尚能复生,何况人为万物之灵,得天地之正气,老而无有药医乎?药医之道是何道?即老而栽接之道。欲知此道,急访明师,求问真方。果得真方,下手速修犹太迟也。
微,衰微也。人老则元气衰微,不可不急急栽补,观之梅寄柳、桑接梨,则有式样矣。寄者,比丹法寄居兑户、寄体西邻之意;接,比丹法以性接命、以我接彼之意。故梅寄柳、桑接梨,正是今人修真样子、古仙栽接方儿。栽接者,医老之方也。接树有良方,而言梅柳桑梨者,同类也。夫以老枝劈开而以嫩枝插入,夹之捆之,好土合之,牝牡相衔,此接树法也。医老之方,亦必以类入类,妙土打合,而后返老还元。是法也,明师知之,在人访求耳。速修犹迟者,恐其时不待人,无常忽至,性未明而命未立,走入渺茫鬼域矣。何仙姑云:“阆苑中,蟠桃上生垂柳枝,扶桑上结交梨子,此东王公与西王母指示仙方也。”三丰之言非无据。
三[ 刘言 ] 炼己之功。 [ 李言 ] 明花柳之妙。
无根树,花正青,花酒神仙古到今。烟花寨,酒肉林,不断荤腥不犯淫。犯淫丧失长生宝,酒肉穿肠道在心。打开门,说与君,无花无酒道不成⑶。
金丹之道,以至清毫无滓质为归著,然欲其至清,须要在至浊中度出,能于至浊中绝无点染,方是真清,故曰“无根树,花正清,花酒神仙古到今”也。何以见其花酒能成神仙哉?烟花寨、酒肉林,皆易足迷人之妙,能于烟花寨中见色不色,不为烟花所惑,于酒肉林中随缘度日,不为酒肉所累,则是不犯淫欲、不断荤腥,而食色之性俱化,道心常存,人心常灭,真灵无伤无损,大道可冀。其曰“不断荤腥”者,非贪荤腥,乃酒肉穿肠而心不计较也。不犯淫而心无烟花矣,酒肉穿肠而心无酒肉矣,心无烟花,自有长生仙花,心无酒肉,自有延命仙酒。有仙花,有仙酒,即到清真之仙乡,彼世之避烟花而忌酒肉者,岂知凡花凡酒中能出神仙!岂知无花无酒道不能成乎!《敲爻歌》云:“酒是良朋花是伴,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可谓花正清之妙用矣。
凡人食色之性最重,三丰仙师即借花酒以指点。夫贪花酒者多矣,抑知有花酒神仙乎?身中元炁,青青秀嫩,人能食之御之,饮之簪之,自然神清气爽,此之谓花酒神仙,自古及今皆有,然非世上之烟花寨、酒肉林也。烟花酒肉,昏人神志,酒肉气荤腥,烟花动淫欲,斯二者皆害也,而淫欲甚于荤腥。善炼己者,逢食便食,不另需索,故不断荤腥而荤腥已忘,见色非色,不恋娇娥,斯不犯淫欲而淫欲乃绝,非然者,精亡液漏,为害不少,故《黄庭经》云:“叶落树枯失青青,专闭御景乃长宁。”以是知犯淫欲者,必丧失长生之宝。酒肉穿肠,道犹在心,花酒何尝迷人哉!人自迷于花酒耳!不觅凡花凡酒,必见仙花仙酒,仙花仙酒,成道之助,即无根树上青嫩之花也。味厚色佳,最能滋补。仙师打开元门,说与君听,若无此等花酒,道难成也。
四[ 刘云 ] 辟旁门。 [ 李云 ] 叹孤修。
无根树,花正孤,借问阴阳得类无?雌鸡卵,难抱雏,背了阴阳造化炉。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子无妻是旷夫。叹迷徒,太模糊,静坐孤修气转枯。
修真之道,须要阴阳得类,方能成全一个真灵之宝。若有阴无阳,有阳无阴,是谓孤花无类,真灵不成,亦如雌鸡之卵焉。难抱雏者,盖以背了阴阳交感造化之炉也。又如女子无夫,男儿无妻,怎能生育?彼世之盲汉,不穷阴阳之理,不推造化之源,糊涂于事,或观空,或定息,或思神,或守窍,或搬运,皆是静坐孤修,阴而不阳,不特无益于性命,而且有伤于性命,愈修而气愈枯矣。
孤,指内修言。内修养性,不能立命,以其孤而无偶,不生命宝。犹之雌鸡无雄鸡匹配,虽能生卵,却不能抱出雏鸡。今人以修性为养气者,而不知其气正孤阴也。欲要不枯,须以真阳配真阴,乃为同类之物,借问修道人,得了同类否?今夫真阳者,义也;真阴者,道也。配义与道,则不孤矣。但此中有三叠层次,始以真阴生真阳,次乃以真阳配真阴,次又从阴阳交感中产出真灵浩气,岂若雌鸡之卵难抱雏哉!不能抱雏者,因其背了阴阳之义、造化之炉也。阴阳者,夫妇也。圣人之道,造端乎夫妇,化生乎万物,人间男女夫妻,亦如是也。女若无夫,则孤阴不生而为怨女,男若无妻,则孤阳不养而为旷夫,此理之晓然易知者,乃世上迷徒,过于模糊,以为静坐孤修,可以明心,可以见性,可以一超直入,全不讲阴阳匹配,吾恐日日坐,日日修,顽空殿上行,寂灭海中戏,久之而其气转枯索矣。
五[ 刘言 ] 匹配阴阳。 [ 李言 ] 颠倒阴阳。
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悟真》云:“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若阴阳各偏,或阳感而阴不应,或阴求而阳不招,或阳过而阴不及,或阳盛而阴不足,皆是真灵之花有偏,不中不正,道不成全也。人之真情如金,真知如铅,二物属刚;灵性如木,灵知如汞,二物属柔。真情真知,刚而易沈;灵性灵知,柔而易浮。若以性求情,情来归性,以真制灵,灵归于真,刚柔相应,阴阳和合,化为一气,生机长存而不息矣。如情不归性,灵不归真,是谓“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焉能返本还元,结成真灵之丹哉!试观世上,男女相配,生子生孙,代代相传而相续,可知修真之道,阴阳相合,生仙生圣,亦能代代相传而不息,但不过有顺逆之分,仙凡之别。顺则为凡,逆则为仙,所争者在中间颠倒耳。这个“中”字,其理最深,其事最密,非中外之中,非一身上下之中,乃明阳交感之中,无形无象,号为天地根、阴阳窍、生杀舍、元化门,人生在此,人死在此,为圣为贤在此,作人作兽亦在此。修道者能于此处立定脚跟,逆而运之,颠倒之间,灾变为福,刑化为德,所谓“一时辰内管丹成”也。噫!中间人不易知,颠倒人亦难晓,采战家以男女交合之处为中间,以男采女血为颠倒,搬运家又以黄庭穴为中间,以气血后升前降为颠倒:凡此皆所以作俑而已,岂知神仙中间颠倒之义乎?好学者早为细辨可也。
偏,指明阳相隔,不能成全作丹此。夫阴阳合中,则刀圭凝而道术全备。金木铅汞,即阴阳也。木精汞性皆属阴,金气铅情皆属阳,精气相须,性情交感,金恋木仁,木爱金义,汞去迎铅,铅来投汞,方无间隔之病,得生大药真身。若是阴孤阳寡,各在一边,则阴阳不配,偏而不全,安能化生至宝,流传万代乎?匹配之法,仙凡相似,只是凡人用顺,仙家用逆耳。悟元谓中间颠倒人不能知,吾谓这“逆”字人亦不知。中间颠倒,先要知“逆”字妙用。人能知逆,则金木铅汞皆在其中,阴阳乾坤尽行颠倒,而且有等等事件,皆回旋于“逆”字之内,得药还丹,片晌可期也。
六[ 刘言 ] 药生之时。 [ 李言 ] 坤申之理。
无根树,花正新,产在坤方坤是人。摘花戴,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值万金。借花名,作花身,句句《敲爻》说得真。
新者,本来之物埋没已久,忽而又有之,谓花至于新,光辉复生;如月现于西南坤方,纯阴之下,一点微阳吐露,比人之虚室生白,真灵发现,复见本来面目矣。这个本来面目,即我本来不死之真人,有此人则为人,无此人则非人,乃我之秉受于天,而得以为人者是也。但此真人不轻现露,非可常见,当虚极静笃、万缘俱寂之时,恍惚有象。虚极静笃,即坤纯阴之象,故曰“产在坤方坤是人”。这个人久已为尘垢掩埋,绝无踪迹,一旦现象,便是新花,时不可错,急须下手,摘之采之,以为我有。摘花戴者,摘此真人之花也。采花心者,采此真人之心也。渐摘渐采,由少而多,积厚流光,真灵不昧,则花蕊层层,万理昭彰,随心走去,头头是道,其艳丽如春日,阳气遍地,处处花开矣。但此花人人俱有,人人俱见,人人不达,每多当面错过,若有达之者,超凡入圣刹那间耳,故曰“一诀天机值万金”。仙翁慈悲,借花之名,作花之身,即有形无,句句“敲爻”,分说先天之旨,盖欲人人成道,个个作仙,奈何时人不达此花中之理,而犹有以御女闺丹妄猜妄作者,虽仙翁亦无如之何也。可不叹诸!
悟元讲“人”字是本来面目,是曾见过此人者,故不觉语长心重,达己达人,慈悲切矣。但“坤是人”的“是”字,尚未醒露。原夫花以比人,人即借花为喻,花正新者,如人到归根处,致虚守静,观彼一阳来复,不觉春色又新矣。这花在坤方发现,即坤见花,即花见人,花生处即人生处,故曰“坤是人”也。丹法种铅于金乡,播汞于火地,金火位乎西南,西南得朋,金火合处正在坤方之上,此人乃金身火体,一片纯阳,吾人真气是也,一曰真情。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热如火,艳如花,花气薰人浓似酒,得之所以如醉也。此时也,吾即摘而戴之,时不可过也。吾更采取其心,直须吞尽也。由花及蕊,透入层层,真个是艳丽春宫,时人知其外而不知其中,必不达花中妙理。花中妙理,纯是天机,天机流露,一诀能值万金。此中四、五、六、七句,皆吕祖《敲爻歌》语。丰翁云:“吕祖以人身借花之名,以花身作人之身,我句句用《敲爻》语,极说得真切有味也。”
七[ 刘言 ] 乘时采取。 [ 李言 ] 临炉定静。
无根树,花正繁,美貌娇容赛粉团。防猿马,劣更顽,挂起娘生铁面颜。提出青龙真宝剑,摘尽墙头朵朵鲜。趁风帆,满载还,怎肯空行过宝山⑷。
先天真灵发焕,一本万殊,随时玩象,无物不在花甚繁也。当其正繁,英华毕露,精神外用,易于争奇好胜,卖弄风流,故曰“美貌娇容赛粉团”。于斯时也,须要防危虑险,牢拴猿马,挂起娘生铁面,提著青龙宝剑,对景忘情,摘尽墙头方露之花,不使些子逐于色相,耗散真气也。娘生面颜者,即无识无知之铁面。青龙宝剑者,即不染不著之真性。娘生铁面即是青龙宝剑,两者同出而异名,以体言为娘生铁面,以用言为青龙宝剑。铁面者,定体也,宝剑者,慧器也,定以用慧,慧以成定,定慧相需,体用不离。先天真灵,即色即空,常应常静,无渗无漏,是谓“摘尽墙头朵朵鲜”也。墙头朵鲜,是方出墙而未离墙头,真气未散之时,于此而摘取之,绝无滓质,纯是天真,渐生渐采,渐摘渐收,必摘至于无所摘而后已。噫!大药难遇,大法难逢,幸而遇逢,时不可错,乘此风帆,急须摘取鲜花,满载而还,怎肯空过宝山,自贻后悔也。
繁,即盛满时也。美貌娇容,比先天一气,即仙翁“五更道情”所谓“群阴尽,艳阳期,一枝春色金花丽”是也。赛粉团者,药生之时,即花魔赛美之时,古仙云:“先天发现,药魔易起”,若非炼已纯熟,见美不动,谁能得金花于半刻哉!故曰“防猿马,劣更顽”,即“一枝花”道情所谓“娇夭体态,十指纤纤,引不动我意马心猿”者也。挂起娘生铁面颜,拿出定力,“正教他,也无些儿转动”也。提出青龙真宝剑,摘尽墙头朵朵鲜,与“退群魔,怒提起锋芒慧剑,敢采他,出墙花儿朵朵新鲜”同一义也。悟元以铁面为定,宝剑为慧,真是知音,但定慧二者,非从炼己得来,则定非真定,慧非真慧,不可取用于临事也。“一枝花”云:“时时防意马,刻刻锁心猿,昼夜不眠,炼己功无间”,宜须炼到那,“俺是个清净海,一尘不染”,方是真定,“俺是个夜明珠,空里长悬”,方是真定⑸。墙头者,花已出墙而犹在墙,这叫做出墙花儿,火最清,候最真,非得师传人不解,非系过来人不知。若晓得花枝出墙时,即行采来,便是仙家手段。摘尽者,一口吸尽,吞入我家,非言渐摘渐收也。渐摘渐收乃温养抽添之事,尚在后头一著。趁风帆,满载还,四候合丹,急起河车运回矣,怎肯空行过宝山。宝山乃先天生处○。丹法炼时为药,采时为药,养时则为火,然有药则有火,但非温养之火耳。此章注采药解为正。
八[ 刘言 ] 进退阴阳。 [ 李言 ] 温养还丹。
无根树,花正飞,卸了重开有定期。铅花现,癸尽时,依旧西园花满枝。对月才经收拾去,又向朝阳补衲衣。这玄机,世罕知,须共神仙仔细推⑹。
人之精神衰败,真灵耗散,如花之飞扬谢落矣。然花谢落犹有重开之期,人衰败亦有返还之道。返还之道为何道?即阴中复阳,已谢重开之道。铅花者,道心真知之光辉。癸水者,人心客气之私欲。铅花发现,道心不昧,癸水消尽,人心常静。道心不昧,人心常静,依旧真灵无亏无损,本来圆成之物,复见于此,是花已谢而重开满枝矣。因其癸水要尽,故“对月残经收拾去”,因其铅花要现,故“旋趁朝阳补袖衣”。人心之私欲,如外来之客气,如月之残经;道心之真知,乃本来之正气,如日之阳光。对月而残经收拾,扫去人心之私欲,所以退阴也;朝阳而旋补衲衣,渐添道心之真知。所以进阳也。退阴退至于阴气绝无,方是残经收拾了;进阳进至于阳气纯全,方是衲衣补完成。阴尽阳纯,还元返本,本来面目全现,谢了重开岂虚语哉!这个谢了重开之天机,世人罕知。若欲知之,须共神仙推究原始要终,方能知也。
悟元所注,其理甚佳,然非此章本义。按此就还丹温养言。飞,上下也,乃朝进阳火、暮退阴符之意。卸了者,还丹得叶落归根,正指复命也。复命之后,又取外炉金水,抽铅添汞,温养灵胎,《悟真》谓“外炉增减要施功”,《参同》谓“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丰翁谓“遇子午专行火候,逢卯酉冰浴金丹”是也,故曰“重开有定期”。重开之物,即下文西园花枝也。铅花现,癸尽时者,还丹大药铅生癸后,铅生则采之,金逢望远则不堪尝,惟于五千四十八日癸水初潮之后,斟酌用功,擒住首经至宝,乃为上上。癸生为十四,癸尽为十五,一片阳光,正此时也。以人身言,无非大静中之大动耳。采而吞之,遂成还丹,但大丹到手,外铅复生,丹家必取为温养之用,故曰“依旧西园花满枝”云云。对月才经收拾去,抽铅也;又向朝阳补衲衣,添汞也。收拾之法,须明月之晦朔,故以对月为言;补衣之法,须用日之朝暮,故以朝阳为喻:此玄家微意也。这等玄微,世间罕有知者,如欲知之,须共得道神仙仔细推求,庶几不谬耳。
九[ 刘言 ] 偃月炉。 [ 李言 ] 天上宝。
无根树,花正开,偃月炉中摘下来。延年寿,减病灾,好结良朋备法财。从兹可成天上宝,一任群迷笑我呆。劝货才,体卖乖,不遇明师莫强猜。
先天真灵之宝,无形无象,无方无所,从何而采,以结还丹?然虽无形无象,无方无所,亦有花开之时。当开之时,恍惚中有象,杳冥内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法象如偃月。俗工家不知古人取象之意,或指为两肾中间,或指为眉问明堂,或指为肉团顽心,更有作俑魔头指为妇人产门,大错大错!夫所谓偃月者,偃仰之月也。天上之月,每月初三,西南坤地黑体之下,现出峨眉之光,其光偃仰,故名偃月,在卦为纯阴之下微阳渐生,为复,在人为静极又动,虚室生白,天地之心萌动。此心内含一点先天祖气,从黑暗之处微露端倪,有象偃月之光。因其这一点祖气,为天地之根,为五行之本,能以造仙佛,能以作圣贤,能以固性命,又号为偃月炉。这个天地之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难逢难遇。幸而偶逢,时不可错,急须下手摘来,谨封牢藏,勿令渗漏,可以延年寿,可以减病灾,但此延年寿、减病灾之事,非有大功大行者不能行,非有大志大力者不能作,必须外结良缘以修德,内备法财以用诚,乃能感动皇极而得天宝。法财者,非凡间之财,乃法中之财,即专心致志,真履实践,一念不回之善财。上阳真人云:“天或有违,当以法财精诚求之。盖欲求天宝,须尽人事,人事不尽,是无法财,无法财而妄想天宝,难矣。”欲求天宝者,可不先备法财乎?天宝非别物,即真灵炼成之金丹,亦即天地之心复全之还丹,曰真灵,曰天地之心者,以未修炼言也;曰天宝,曰金丹者,以修炼成熟言也。天宝既得,万有皆空,根尘俱化,入于不识不知、无人无我之境,一任群迷笑我呆矣。这个呆事,须要明师口传心授,非可强猜而知。仙翁云:“劝贤才,休卖乖,不通明师莫强猜”,其提醒后人者多矣。
开,言玉蕊初生也。偃月炉在人中无定所,亦无定时,因其阳气初动,静中有光,故以晦极生明之新月比之。此月在天,有庚方,有初三,皆有时地可指,若在人身,则现处即庚方,现时即初三,不可预定也。偃月何形?刘图是也。偃兼仰言,九分黑一分白,黑中见白,阳气初生,故现白光于上而为偃月。今人所言者,有如此形,是仰月非偃月也。何以云摘下来乎?其言摘下者,以其气在空中也。丹家见此一线白光,亦不可轻起河车,惟宜以淡泊之神、冲和之意,从气生处采之,故曰“偃月炉中摘下来”。神气相合之际,俄而阳光大现,有如十五圆形○,是为中秋月,是为气足潮生,方行驱之黄道,送之黄庭,由是则年寿可延、病灾可减矣。良朋法财者,同心好道之士,肯出善财,为人护法,助人成道者也。悟元《修真辨》及此章注解,仍以法财为身中之物,此盖矫贪之论也。平心言之,法财有二:一内法财,真金也;一外法财,假宝也。借假修真,确不可少,但不宜格外贪取耳。至于天宝炼成,装憨卖痴,抱璞怀玉,群迷笑我为呆子,俱可一概任之矣。然炼天宝者,岂易言哉!非遇明师不知也。
十[ 刘言 ] 还丹成熟。 [ 李言 ] 还丹入山。
无根树,花正圆,结果收成滋味全。如朱橘,似弹丸,护守堤防莫放闲。学些草木收头法,复命归根返本原。选灵地,结道庵,会合先天了大还。
真灵之宝,去者复来,旧者仍新,无伤无损,依然本来原物,是花之圆也。圆之云者,言其结果收成滋味全也。夫金丹成就,五行攒簇,四象和合,仁、义、礼、智、信混成一理,精、神、魂、魄、意归于一气,更得符火烹煎成熟,化为纯阳之物,活活泼泼,其赤如朱橘,其圆如弹丸。当斯时也,守护堤防,十二时中,不得放闲,韬光养晦,学些草木收头之法,复命归根,返于本源,以待静极又动,会合先天,以了大还丹之事。此言还丹成就,再造大丹之功也。盖还丹只完的当年本有原物,乃超凡之事,吕祖所谓“三铅只得一铅就,金果仙芽未现形”者是也。大丹是从还丹又做向上事业,乃入圣之事,吕祖所谓“再安炉,重立鼎,跨虎乘龙离凡景”者是也。若只修还丹,不再造大丹,只了得初乘之道,不过是一个完全人耳,焉能入于圣人之域哉!所谓选灵地、结道庵者,非外之灵地、道庵,乃内之灵地、道庵。修道至于归根复命,还丹事毕,温之养之,神气充足,则丹灵矣,是谓灵丹。从此灵地,再安炉,重立鼎,是谓结道庵,曰选灵地者,等候一阳生也。一阳生乃先天中静极而动之阳,非若还丹乃后天中所生先天之阳也。虽皆先天,但有先后之别耳。欲了大还丹,非会合先天中之阳不能成功,故曰“会合先天了大还”。大丹成就,方入圣基,若大丹末成,只是半涂事业,非修道之全功。释典云:“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即此了大还之谓乎?
圆,指还丹,有性情团圆之意也。其法功在致虚守静,观彼庚方月生,喻如阳气初动,即运己汞迎之,外触内激而有象,内触外感而有灵,如磁吸铁,收入丹田,还外丹也。此法至简至易,故古仙云:“不出半个时辰,立得成就。”夫丹有二品,而分之则有三乘。三乘丹法,皆采铅花,皆称还丹,但有大小先后之不同耳。一曰初乘,名为结丹,又名玉液还丹,后天中返先天,去癸取壬,而以玉液培之,圆成内丹,此尽性之学,人仙也。一曰上乘,则号还丹,又曰七返,以后天所返之先天,种出先天,立为丹母,此立命之学,地仙也。一曰大乘,名为九转大还丹,其药以十五夜月圆为喻,先天中先天,火到即行,化为白液,吞归腹内,凝而至坚,是为金液还丹,至灵至妙,成圣成真,此性命归了之学,天仙也。花正圆者,即以上乘丹基言之也。算结了一果,收了一成,然其炼铅之法,二物相吞,五行皆备,此之谓滋味全也。是丹也,虽非大乘之丹,然亦赤洒洒有如朱橘,圆陀陀宛似弹丸,功夫至此,必须默默照顾,绵绵若存,否则怀抱不亲,易于走失,故当护守堤防,莫放闲焉。学些草木收头法,《易》所谓“以此洗心,迟藏于密”也。复命归根返本原,《契》所谓“白里真居,方圆径寸”也。选灵地,结道庵,悟元谓灵地、道庵在人身中,然亦有内外二用:内边灵地、道庵,必求灵台清净,神气冲和,而以道人之心太平庵结于其中;外边灵地、道庵,必求灵山福地,嚣尘不扰,而以道人之白云茅庵结乎其内。如是则心迹双清,真力弥满,铅中产阳,会之合之,道成九转大还,则圣功了当矣。
十一[ 刘言 ] 真一之气。 [ 李言 ] 交媾之所。
无根树,花正亨,说到无根却有根。三才窍,二五精,天地交时万物生,日月交时寒暑顺,男女交时孕始成。甚分明,说与君,犹恐相逢认不真。
先天真灵之宝,具众理,应万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无处有碍,无往不利,是花之亨也。花既亨,是树虽无根而花却有根。其根为何根?乃生天、生地、生人三才之窍,阴阳五行妙合二五之精。因其是三才之窍、二五之精,先天而生乎阴阳,后天而藏于阴阳,一气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成一气,故天地阴阳上下相交,合为一气而万物生,日月阴阳来往相交,合为一气而寒暑顺,男女阴阳彼此相交,而孕始成。观于天地、日月、男女,一阴一阳相交,方有造化,可知性命之道,非阴阳相交合一,不能完成,是一气者,即性命之根、生死之窍。有此一窍,则阴阳相交而生,无此一气,则阴阳相背而死。人之生死,只在此一气存亡之间耳。但人不知此一气是何物件,存于何处。或疑此气为呼吸之气,或搬运上升下降于黄庭,或聚气于丹田,或聚气于眉间,或聚气于天谷,或聚气于脑后,种种不绝,千奇百怪,终落空亡。殊不知先天真一之气,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圣人以实而形虚,以有而形无。实而有者,真阴真阳;虚而无者,二八两弦之气。两者相形,一气居中,凝结成丹,此乃虚空中事业,何得以有形有象之物猜之?又何得以有方有所之窍作之哉?仙翁以其人皆不识此一气,故以三才窍、二五精示之,又以天地、日月、男女相交示之,分明将一气与人指出,惟恐人遇此一气,当面认不真耳。悟元斗胆,不避罪谴,今再为仙翁传神写意,分明说与大众。要知先天真一之气,不是别物,即是一点真灵之气,因其此气刚健中正,故谓真一;因其此气易知简能,故谓真灵。一真灵真,绝无滓质,故谓先天之物。真一也,真灵也,同出异名,非有两物,不知有人认得真否?
亨,通达也。一气通达,即从下文“交”字中出来。夫花生于树,树生于根,根生于无,是无根却有根也。无根之根,即生天、生地、生人之根,此根乃虚无一窍,故称为三才窍。此窍为交精之所,故曰“三才窍,二五精”。二五者,天五为一五,地十又一五,二五即二土也,二土合而刀圭成焉。泥丸云:“玄关一窍无人识,此是刀圭甚奇绝。”盖二五交精之地,即产药之渊源也。大修行人,于此虚无一窍,知其为交媾之所,必能使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交之为用大矣哉!以故天地交则万物生,日月交则寒暑顺,男女交则孕始成,此皆交媾之证也。此其理甚是分明,人人易晓,却人人不晓,仙师广大慈悲,说与君听,只要在二八相逢之处,将两气合成一团,斯大药可生也。但恐龙虎相逢,吐出两弦之气,炼丹人认不真耳。
十二[ 刘言 ] 金精开旺。 [ 李言 ] 认取金精。
无根树,花正佳,对景忘情玩月华。金精旺,耀眼花,莫在园中错拣瓜。五金八石皆为假,万草千方总是差。金虾蟆,玉老鸦,认得真时是作家⑺。
先天灵宝,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其花最佳。当正佳之时,如月华开放,金精旺盛,而人宜玩之,不可当面错过也。月月开者,应时而开,非时不开,按月定期,动静有常,丝毫不爽也。金精者,金之精明,在月则谓月华,在人则谓真精。真精者,真灵之精,无时有昧,故以月华、金精喻之。真灵人不易知,观于月与金之真而可知;真灵人不易见,观于月之华、金之精而即见。凡物之精华,久而有坏,惟月华月月开放,金精万年不减,月华、金精如是,人之真精亦如是,但真精有时不精者,因后天阴气蔽之,而其本体未尝泯灭也。金精旺即是真精旺,真精正旺,明照世界,气充宇宙,白雪飞空,黄芽满地,金光耀眼,左之右之,无不是花矣。但此真精,无形无象,非色非空,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守,只可神会,不可口言,虽是明明朗朗,现现成成,人人常见,人人不识,最难认真,修道者须要极深研几,真知灼见,方可下手,不得认假为真,似是而非,却在园中错拣瓜也。彼世间盲修瞎炼之辈,或疑金精为有形有象之物,而遂炼五金八石,服万草千方,与我非类,焉能结丹接命,岂不大差乎?虾蟆为水中之物属阴,虾蟆而云金,为阴中之阳,黑中之白,我之真知是也;老鸦为上飞之物属阳,老鸦而云玉;为阳中之阴,雄中之雌,我之灵知是也。真知、灵知,方是我同类之物,方是我性命之宝。取此二物,合而成丹,真而至灵,灵而至真,真灵不散,浑然天理,不色不空,不生不灭,所谓月华者即此,所谓金精者即此,月华开,金精旺,岂有不长生者哉!但人多认不得真知、灵知是何物件,若有认得真者,便是修道老作家,未有不成道者。噫!金丹之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认得真者,有几人哉!
佳者,美也,美金花之称也。丹家以真铅为美金花,《参同》云:“铅体外黑,内怀金花”,兹于黑铅之中,取出白金,以朱汞配之,产出先天一气,此正是美金花也。返之于己,便成还丹,但还丹必先炼己,炼己纯则还丹易。对景忘情者,炼己纯熟之后,一切美景,毫不动情,只贪玩这点其气,这点真气,名为月华。何又名为月华?益以月之圆可以测气之候也。《悟真》云:“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此与玩月华同一法眼。夫月自初三而生,陆仙比之气嫩,月至十五而满,陆仙比之气足,气足则金精壮盛。金精者,月华中发现之物,同出异名,旺则黄芽满鼎,白雪弥空,慧眼观之,照耀如花,丹士以通天剑取来,及时进火,制成还丹,惟此花而已矣。切莫丢了真花,反在园中拣那假瓜,以致叹其错误也。非特拣瓜为错,即五金八石,亦皆假而不真,万草千方,总属差而不是,欲求不假不差者,惟此金精而已矣。这金精从何处生来?你看那金虾蟆、玉老鸦,即是生来之处。虾蟆为水中阴物,名之曰金,则坎中真阳也;老鸦为天上阳物,名之曰玉,则离中真阴也。真阴与真阳交感,生出两弦之气,又以两弦之气,生出真一之气。月华也,金精也,皆此物也,但要人认得真耳。如其认得真时,即是明通火候辨铅的老作家。
十三[ 刘言 ] 采取药物。 [ 李言 ] 攀折黄花。
无根树,花正多,遍地开时隔爱河。难攀折,怎奈何,步步行行龙虎窝。采得黄花归洞去,紫府题名永不磨。笑呵呵,白云阿,准备天梯上大罗⑻。
宇宙之间,俱是道气充塞,凡真灵光照之处,即是有花之处,其花甚多,遍地开矣。无如遍地花开,而人当面不识,如河之阻碍,虽欲攀折,最难攀折,亦莫奈何也。其难攀折者,以其举世之人,皆为名利所牵,为恩爱所绊,弃真认假,以苦为乐,步步走的龙虎凶险之地,与性命之道相违,故难攀折耳。若是勇猛丈夫、决烈男子,直下脱卸世缘,求师口诀,借假修真,于众花中拣采至中至正之黄花,归于洞中,温养成丹,延年益寿,则紫府题名,永不磨灭矣。黄花即色正中央戊已乡之黄花,花正中正,纯是生机,并无杂气,生机归洞,四时长春,如居于白云窝中,逍遥自在,别有天地非人间,岂不呵呵大笑,自知快乐乎?到此地位,还丹已得,再安炉,重立鼎,做向上之事,准备天梯,而作大罗天仙矣。
先天本来之物,贤不加增,愚不加减,人人皆有,个个皆生,花正多也,特为爱河所阻,致使本来湮没,纵然遍地花开,其如爱河之相隔哉!爱河者,后天欲界之人心,能阻先天之道心,道心既阻,则欲攀折仙花难矣。为今之计,怎奈之何?仙师为学者告曰:除非步步寻求,行行探访,走了一重山,又度一重水,直入龙虎之窝,庶可见其本来也。这龙从火里出,这虎向水中生,能从后天中吐出先天之气,龙藏于阴,虎藏于阳,阴阳交媾,生出龙虎,龙虎交媾,生出金花。这金花在西南坤方,坤土色黄,其花亦是黄花,人能采得黄花,拿回洞去,结成金丹,则紫府题名永不磨矣。笑呵呵,深造自得也。白云阿,居安资深也。如欲竿头重进,至于天仙,非再安炉鼎,高架天梯,不能做大罗天仙。欲做天仙者,由此而准备天梯可也。
十四[ 刘言 ] 阴中生阳。 [ 李言 ] 鼎中产药。
无根树,花正香,铅鼎温温现宝光。金桥上,望曲江,月里分明见太阳。吞服乌肝并兔髓,换尽尘埃旧肚肠。名利场,恩爱乡,再不回头空自忙。
先天真灵,众美毕集,万善同归,其气最香,当其正香之时,即铅鼎温温现宝光之时。铅鼎者,真知也。以其真知,能以去旧取新,能以修仙成真,故谓铅鼎。宝者,即真灵之宝,真灵非真知不现,盖真知具有道心,道心内含先天真一之气,是谓真灵。铅鼎温温,是刚柔相当,不偏不倚,而鼎立矣。鼎立则道心发现,道心发现则真灵之光渐生,是谓现宝光。金桥者,金也;曲江者,水也。上金桥而望曲江,水中有金之象。水中生金,阴中生阳,即是月里见太阳,亦是铅鼎温温现宝光也。铅鼎光现,阴阳合德,神气相御乘时,故入造化窝中,令其住而不令其去,是谓吞服乌肝并兔髓。乌肝色青,日精也,象灵知之灵性;兔髓色白,月华也,象真知之真情。吞服乌肝并兔髓,则性不离情,情不离性,真而至灵,灵而至真,性情如一,真灵不昧,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一切后天积聚泻去,道心常存,人心永灭,换尽尘埃旧肚肠矣。肚肠换过,万事皆空,名利恩爱,何恋之乎!
香乃不闻不臭之香,至清至洁之香,即先天初现,不染于后天时也。铅鼎者,外鼎也。造铅之法,必立外鼎于西南,名曰坤乡,又曰坤母。母体本虚,必资乾父日精,方能产铅。日精者,龙汞也⑼。龙为长子,子代父体,投入母怀,则气精交感,先天真铅之鼎于此而立。钟祖云:“太阳移在月明中”,此即立鼎之法也。下文云:“月里分明见太阳”,即此温温之时也。铅鼎温温,则宝光现矣。宝光者,命宝之光,此光发观,正为先天之气,白象从眉眼上映出,吕祖曰:“温温铅鼎,光透帘帷”,又曰:“审眉端,有朕兆”,同此景也。金桥者,下鹊桥也,在西南路上,为金气照耀之所。曲江者,气绕鹊桥,光印西南也。昔人注吕祖“曲江上,月华莹净”之句,指曲江为小肠十二曲,误入魔道矣。又有指为口鼻之间者,其入魔道尤甚。惟陈泥丸先生云:“西南路上月华明,大药还从此处生。记得古人诗一句:曲江之上鹊桥横。”深为得旨。何也?西南属坤,坤为腹,宝光现处,月华正明,月华明处,金气正出,故于金桥之上,望见曲江,江上有月,正照金桥也。月华朗耀,阴中阳生,故曰“月里分明见太阳”。太阳者,日也。日中阳乌,日之精也。吞服乌肝者,饵东方之日精,并服兔髓者,食西方之月华,精华合服,大药乃生,日月并吞,金丹具体,故曰“吞服乌肝并兔髓,换尽尘埃旧肚肠”矣。又何有恩爱名利,扰我清心,再为之回头思想,终日空忙也哉?
十五[ 刘言 ] 临炉下功。 [ 李言 ] 温养功夫。
无根树,花正鲜,符火相煎汞与铅。临炉际,景现前,采取全凭度法船,匠手高强牢把舵,一任洪波海底翻。过三关,透泥丸。早把遍身九窍穿。
真爱之宝,尘垢退尽,至清至净,花岂不鲜乎?然其所以鲜者,全赖符火相煎铅汞之功夫。真灵者,真知、灵知之体;真知、灵知,乃真灵之用。真灵分而为真知、灵知,真知、灵知合而为真灵。烹煎真知之铅、灵知之汞,即烹煎真灵也。烹煎者,以真知而制灵知,以灵知而顺真知,真知、灵知凝结,复成真灵之宝,其花之鲜,言语难形容矣。但真灵易结,火候最难。紫阳翁云:“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特以金丹之道,采药有时,炼药有法,若不知时,不知法,虽大药在望,不为我有,故临炉下功之际,恍惚中有象,杳冥内有精,一点真灵之光,从虚无中透出,似有似无,非色非空,景象现前,此大药发生之时也。此时即有三尸六贼、五蕴七情诸般之幻景,亦现于前,必须稳驾法船,牢把舵楫,对景忘情,一任海底翻波起浪,不动不摇。如是用功,渐采渐炼,扶阳抑阴,愈久愈力,功夫到日,自然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过此三关,泥丸风生,法相现露,而周身九窍之阴气,亦皆化矣。三关非工家尾闾、夹脊之说,乃炼精、炼气、炼神之三关:炼精化气为初关,炼气化神为中关,炼神化虚为上关,过此三关,神合太虚,出入无碍,是谓透泥丸,盖泥丸宫为藏神之所也。周身九窍方著幻身上说,过三关上泥丸,法身成就,而幻身百脉九窍,阴气化为阳气,亦皆窍窍光明,即百万四千毫毛,亦化为护法神也。学者不可以辞害意也。
此章以温养言。悟元谓过三关、透泥丸、穿九窍,非工家尾闻、夹脊之说,乃经三炼之后,神合其虚,出入无碍,能使幻身九窍,窍窍光明。其说可也,但上头数句,若不就温养时言,则入室还丹、温养脱胎,尽杂于一词之中,似非仙师逐段指点本意,今但以温养言之。鲜者,鲜明也,温养功深,日新月盛之象。符火者,屯蒙值事,朝进阳火,暮退阴符也。夫子时阳生,进火宜子,至于朝则寅时矣,不于子而于寅者,火生在寅,阳气发旺,故于此时进火;午时阴生也,退符宜午,至于暮则戌时矣,不于午而于戌者,火库居戌,阴气主藏,故于此时退符。退符所以添汞也,进火所以抽铅也,以铅制汞,以汞含铅,铅日减而汞日增,故曰“符火相煎汞与铅”。临炉者,以临外炉言,非入室临炉时也。入室炼铅,必用鼎器,至于温养,则用炉而不用鼎也。然炉有外炉,亦有内炉,紫阳云:“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此即内炉也;又曰:“外炉增减要勤功,绝妙无过真种”,此即外炉也。临炉之际,美景现前,此不是宝光现前,亦不是幻景当前,乃内炉文火、外炉武火也。文武烹煎,渐采渐取,渐取渐添,温养时有不可间断功夫,全要法船匠手,不为风波所动,扰我元功,然后法船广运,往来不绝,如达摩之载金过海,直超彼岸矣,故曰“采取全凭度法船,匠手高强牢把舵,一任洪波海底翻”云云。末三句刘注已明,兹不复解。
十六[ 刘言 ] 认取真铅。 [ 李言 ] 一味真铅。
无根树,花正浓,认取真铅正祖宗。精气神,一鼎烹,女转成男老变童。欲向西方擒白虎,先往东家伏青龙。类相同,好用功,外药通时内药通⑽。
秾者,秾盛广多也。花正秾盛,其间即有美恶偏正相杂,须得真正仙花,方可采取而用。真正仙花为何花?即真铅也。其铅即真知之真情,乃真灵之发现,以其真知外阴内阳,外黑内白,故谓真铅,又谓水中金,又谓水乡铅,又名月中华,其名多端,皆象此真知之一物也。惟此真知,内含先天真一之始气,乃阴阳之本,五行之根,仙佛之种,圣贤之脉,为修道者之正祖宗。认得祖宗,取归我家,敬之奉之,须臾不离,则精气神三者,自然聚于一鼎,无庸勉强。盖以其父归之,其子焉往?更加符火烹炼之功,虽女可以转男,虽老可以变童。女转男者,非形体转男,盖女子纯阴,修炼成道,化阴成阳,亦同男子。老变童者,非面容变童,盖老者气枯,修炼成道,返本还元,亦如童子。但女转成男、老变为童之道,虽是认取真铅真知,还要先能炼己。若炼己不熟,真知不来,虽来而亦不留,故曰“欲向西园牵白虎,先往东家伏青龙”。白虎属西方金,喻真情也;青龙属东方木,喻真性也。真情真性,本来一家,何待牵伏?因其交于后天,真中杂假,真情变为假情,恩中带杀,如虎出穴,奔西伤人,不为我有,而反依居他家矣。真情既变为假情,于是真性有昧,亦化而为假性,假者用事,真者退位,性情不和,如龙东虎西,两不见面矣。若欲复真,必先去假;若欲牵情,必先调性。调性之功,乃炼己之功。炼己者,炼其气质之性也。气质之性化,则真性自现,真性现则不动不摇,而真情亦露,真情露则假情不起,可以牵回白虎,与青龙配合,情性相恋矣。白虎即真铅祖宗,同出异名,以其真知刚强不屈,故谓白虎,以其真知柔中藏刚,故谓真铅。牵白虎即是取真铅,牵之云者,非有强制,乃不牵之牵,性定自然情归,特以同类者相从,阴阳内外有感应之道也。性主处内属阴,内药也;情主营外属阳,外药也。阴阳原是一气,性情固是同根,内药能通,外药未有不通,内外相通,性求情而情恋性,性情和合,真灵凝结,还丹有象矣。纯阳翁云:“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紫阳翁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已持心。”此皆言还丹先要炼己也。噫!真铅易取,炼己最难,炼己之功大矣哉!
浓,言情之浓也。铅乃人之真铅,真铅发现,则其情正浓,只要认得真,取得来,则金丹立就。盖此真铅者,黄中正位之体,大丹之祖宗也。取来制汞,三家相见结婴儿,推而广之,千千百百,子子孙孙,皆自此真铅发脉,故以真铅为祖宗。精气神,一鼎烹,此即铅归汞伏,三家相见之后也。但造真铅者,其先有女转成男、老变为童之妙诀。原夫离宫之火,真精也;坎宫之水,真气也;坎离中间,又有妙土为用,真神也,一曰真意。气精交感,以神主之,则水底金生,火中汞降,又以神执其平衡,调其胜负,猛烹极炼,则火蒸水沸,金亦随水上腾,此即精气神一鼎烹之力也。及其入于离宫,离火为坎水所灭,不飞不走,气得神而住,精得神而凝,铅汞俱死,同归厚土,三姓会合于中宫,炼成一个紫金丹,此又精气神一鼎烹之妙也。当其先东家之子,寄体于西,西方之兑,正为少女,少女代坤母行事,女鼎中现出震男,是女转成男矣。此男号九三郎君,其年甚少,实是木公道父,投身子胎而生者,故木公转号公子,是老变为童矣。这公子骑的白虎,出游西方,甚是勇猛,时有道人见而问之曰:“你这骑虎的童男,可是木公所化的么?”童男知道人心有正觉,不敢隐瞒,答曰:“是”。道人遂回头笑曰:“水乡铅,只一味。崔公之言真也。”今欲呼回童男,须要擒他白虎,白虎乃童男随身元气化的坐骑。你欲往西方擒他白虎,必先往东家伏了青龙。盖白虎者,金情也;青龙者,木性也。以木交金,则木中火发,火转逼金而回;以金并木,则金中水腾,水转灭火而住。此四者,相异而实相同!异类而实相类。既然同类,故好用我玄功,使其会在一处,由是内迎外合,外归内伏,外药既通内药,内药亦通外药也。此篇只言真铅,不言真汞,盖有铅即有汞,不言汞而汞在其中矣,故曰“外药通时内药通”。铅也,气也,男也,童也,虎也,皆外药也;精也,女也,老也,龙也,皆内药也。至于神,则在内外精气之间。
十七[ 刘言 ] 采取火候。 [ 李言 ] 六门火候。
无根树,花正娇,天应星兮地应潮。屠龙剑,缚虎绦,运转天罡斡斗杓。煅炼一炉真日月,扫尽三千六百条。步云霄,任逍遥,罪垢凡尘一笔消。
真灵藏于后天,为积习客气掩蔽,花最难发,间或有时而发,一点光辉,从虚无中透出,如珠如露,嫩弱秀丽,其象最娇,似开未开,浑沦元气,在天应星之明而不大,在地应土之潮而未湿,星明地湿,皆阳气初动之象。阳气初动,即真灵花嫩时也。当其正娇,易于识神借灵生妄,性乱情移,急须猛烹速炼,杜渐防微,扶阳抑阴,以护命宝。屠龙剑,所以防气性;缚虎绦,所以制妄情。气性不发,则真灵⑾现;妄情不起,则真情生。真性现,真情生,是运转魁罡,斡旋斗杓,转杀为生,变刑成德,可以煅炼一炉真日月矣。日者,阳中有阴之象,喻真性所含之灵知,灵知为雄中之雌,真阴也;月者,阴中有阳之象,喻真情所含之真知,真知为黑中之白,真阳也。煅炼真阴真阳,两位大药,归于一气,凝结成丹,吞而服之,延命却期。此乃最上一层之妙道,非三千六百旁门著空执相事业也。盖以大道成就,步云霄,任逍遥,万般罪垢凡尘,皆一笔勾消。彼三千六百旁门,皆在臭皮囊上做作,适以惹罪垢凡尘,焉能消罪垢凡尘哉!
娇以秀嫩言,一阳初萌之时也。天比上,地比下,阳生之时,眉上有点点星光,昔人谓为天应星,腹中有浩浩潮气,昔人谓为地应潮,药生朕兆,原有如此,良不诬也。悟元以天之星辉、地之潮湿,比阳气初生,不大不润,亦是一解。更有以《入药镜》为言者,天应星指上鹊桥,地应潮指下鹊桥,均有妙理。然吾窃闻之,应星应潮,以应月应时言,即星悟月,即潮悟时,此正是大还丹要紧火候。余摘《参同》数语,以为印证。《参同》云:“金计十有五,水数亦如之。临炉定株两,五分水有馀。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火二与之俱。”此即应星应潮之正义也。金必十五两重者,金准月数,取金精壮盛之意。五千四十八日,天真之气始全,十五两金能生十五分水,上半月十五日是也。水数与金数相应,即潮数与星数相应。若金水不足,则真水不生,此谓天不应星、地不应潮,何以定铢两乎
若要应星应潮,就以上半月之十五日为定,自朔至望,以一日半为一分,两个一日半,三日出庚矣。这才是二分真水,天也应星,地也应潮。若至初五,则是三分,三分不入用;若至初八,则是五分,五分更有馀:均非应星应潮也。必以二分之水,配以二分之火,乃是真应星、真应潮,二者坎水之真信,金初生水,刚到二分时候,水源至清,有气无质,即白虎首经也。虎正吐气,龙即以二分真火迎之,炼为丹本。至于生二分水之金,又必要等至十五,金精始旺,水潮乃生,所谓二七之期,真铅始降,此是应星应潮也。或者问火何以必须二分?曰:一时功夫,分三符六候,止用一符二候之火,斯龙虎平匀,相吞相啖。到达时候,必要执剑降龙,拿绦伏虎;运罡斡斗,归于中宫,日月交精,烹之炼之,则正道得矣。我吾山老师还有一讲,更精密醒露,并详述于此。乾天为阳,星即天之火精,阳中阴也;坤地为阴,潮即地之水气,阴中阳也。精为火父,气为水母,乾父与坤母交,则离火与坎水生焉,故曰“天应星,地应潮”。应之云者,彼此相与感应之机也。《参同》云:“方诸非星月,焉能得水浆?”可知天光照地,应之以星者,地气承天,即应之以潮也。仙家以天之星喻人心中之火,火即人之性也,性属龙,设有不降,则星飞火散。故当执屠龙之剑以降之,剑比大慧也;以地之潮喻人身中之水,水即人之情也,情即虎,设有不伏,则潮浸水流,故当持缚虎之绦以伏之,绦比大智也。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智慧冥冥,即生妙心,转天罡,斡斗杓者,非妙心不能为力。天罡,北斗也。天罡主生,在乎斗杓,斗杓指处,即有生气。人身妙心,能运天罡之杓,则能转杀为生矣。斗杓回旋,金丹入内,金丹入内,妙心还我。妙心者,不生不灭之真身,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即人身真日月也。欲求妙心,必从后天中返先天,先把外日月交光于外,明火候,知符刻,乃能得之;及其归也,又要以内日月交光于内,昼夜长明,调和养育,则煅炼一炉真日月矣。是为金丹大道之妙谛,七返九还之重玄,扫尽三千六百旁门,可以步云霄,任逍遥,罪垢凡尘一笔消矣。若不明此大道,断无解脱日子,罪垢凡尘日加增,可不悟哉!
十八[ 刘旨 ] 逆用气机。 [ 李言 ] 善用盗机。
无根树,花正高,海浪滔天月弄潮。银河路,透九霄,槎影横空拍斗梢。摸著织女支机石,踏遍牛郎驾鹊桥。入仙曹,胆气豪,盗得瑶池王母桃⑿。
先天大道,包罗天地,运行日月,超乎万有,花开甚高,其高如月在天上,光射海底。海浪滔天,水不能溺月之光,而月反能弄水之潮,亦犹人在苦海境遇之中,境遇不能伤其真,而反借境遇以炼真。又如银河路远,直透九霄,人不易渡,然有仙槎横空,斡旋斗梢,即能渡之,昔张骞乘仙槎渡银河,而见牛女二星相会,此可征也。以理而论,世间亦有仙槎,亦能渡银河。世间仙槎为何物?金丹大道是也。金丹大道,在虚空中作事业,能以转乾坤,逆阴阳,夺造化,超凡入圣,是亦仙槎也。然仙槎之妙,在乎斗梢之运用。斗梢者,北斗第七星瑶光是也,又名天罡。天罡所指处吉,所坐处凶,盖以指处有生气存焉。扭回斗梢刹那之间,阴阳相合,生机萌芽,绝不费力,故曰“模著织女支机石,踏遍牛郎驾鹊桥”。织女属阴,牛郎属阳,鹊桥为牛女相会之处,摸著机石,踏遍鹊桥,以阴招阳,阳来会阴,阴阳相会,金丹有象。此种道理,尽在波浪里做出,虚空中施为,所以能入仙曹,胆气豪,窃得瑶池王母桃也。瑶池在西,王母为老阴,即坤母也。桃者,丹也,即震之一阳也。王母桃即坤中孕震之象,丹在西而窃取归东,则为我家所有而丹还矣。但此还丹之妙,其妙在乎阴阳相会,阴阳相会之妙,尤在乎大海波中,逆运气机,不动不摇耳。能于大海波中,不动不摇,真是有胆气丈夫,九霄有何不可上?银河有何不可渡?王母蟠桃有何不可窃乎?彼世之习静忘形,仅在寂灭中作事者,焉知有此!
高,指虚空而言。海浪滔天者,即紫阳翁所谓风浪粗、产玄珠之时也。风起浪涌,声震虚空,故曰“滔天”,而一个玄珠,正如团团秋月,现于海上,故曰“月弄潮”也。逆挽银河,上透九霄,仿佛张骞乘槎,影横空际,气机于此直达矣。然河槎前行,必先有个指引,方不使水经滥行,不由河道,此斗梢之上,所以为泊系之所也。这“泊”字下得最妙,人间泊船,乃止宿之意,仙客河槎,则以斗梢为靠,端行直指,势不容泊,其言泊斗梢者,正以不可泊、不得泊,就于斗梢泊之。随斗运转,行中有止,杀里逢生,犹之英雄豪杰,直傥做事,风利不泊,乃是大结局、大兴会之时,不泊胜于泊,泊犹之不泊.斯其为泊斗梢也。织女、牛郎,天上阴阳二星,年年七夕相会。织女属阴,机石比汞,牛郎属阳,鹊桥乃牛女相逢之处,即金汞会合之方。上言斗梢,此言女牛,是斗为女牛之媒也。牛郎欲会织女,非斗不能圆成,斗转则牛郎渡河,金与汞合矣。吕祖云:“进火功夫牛斗危”,泥丸云:“妙在尾箕斗女牛”,同此意也。摸著机石,则以汞迎铅,踏遍鹊桥,则铅汞一路,从此天缘有分,志气能伸,可以遇仙曹而胆气豪矣。此何故哉?以其盗得瑶池王母桃耳。悟元以瑶池在西,王母为坤母,桃即坤中孕震之象,丹在西而窃取归东,以成还丹,其注明矣,但“窃”字不及“盗”字现成。东方盗桃,一也;坎卦为盗,二也。东方盗桃,恰往西方取金;坎卦为盗,恰向水底求铅。盗之为义,妙也哉!
十九[ 刘言 ] 阴阳搏结。 [ 李言 ] 化生玄珠。
无根树,花正双,龙虎登坛战一场。铅投汞,配阴阳,法象玄珠无价偿。此是家园真种子,返老还童寿命长。上天堂,极乐方,免得轮回见阎王。
金丹乃阴阳二气相激而成象,是花须成双而后有用也。阴阳者,一龙一虎也,一铅一汞也。龙为真性,汞为灵知,又为元神,俱属阴;虎为真情,铅为真知,又为元精,俱属阳。龙虎战者,性情抟聚也。铅投汞者,精神凝结也。性情抟聚,精神凝结,阴阳相配,一气混合,真灵圆明,法身有象,圆陀陀,光灼灼,如一粒玄珠,为无价之宝矣。此宝非外来之物,乃我家园之真种子,本来原有,因交后天,迷失无踪,今得阴阳调和,无而复有,去而复来。种于家园,本立道生,生生不息,返老还童,延寿无穷,上于天堂极乐之方,可免轮回之苦矣。
双者,两弦之气也。两弦之气合,则龙虎登坛,相吞相映,战即吞啖之意。一场大战,龙虎平匀,虎战龙则以铅投汞,龙战虎则以阴配阳,阳铅与阴汞交,斯无价宝生矣。《悟真》云:“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玄珠乃先天一气,仙佛本原,吾家真种,而非外物,因为后天所掩,久不现象,今在龙虎坛中,阴汞阳铅,结为真夫妇,遂从后天坎离之内,返出先天,故曰“法象玄珠无价偿”。从此家园真种子,得之者返老还童,延生益寿,上天堂,登极乐,免得轮回见阎王也。此言龙虎阴阳相战相配之法,须于“花正娇”一章注内觅其火候可也。
二十[ 刘言 ] 一时还丹。 [ 李言 ] 还丹温养。
无根树,花正奇,月里栽培片晌时。拿云手,步云梯,采取先天第一枝。饮酒戴花神气爽,笑煞仙翁醉似泥。托心知,谨护持,惟恐炉中火候飞。
先天真灵,无而能有,缺而能圆,花甚奇也。然正所以奇者,先天为后天掩蔽,杳然无踪,若欲栽培,片晌之间即能回春。回春之妙,要采取先天第一枝之花。第一枝是生物之祖气,乃生天、生地、生人之灵根,不落于形象,不落于空亡,含而为真空,发而为妙有,至中至正,至精至粹,恍惚杳冥,如露如电。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守,有心求之,则著于相,无心守之,则著于空,是在乎性定情忘,回光返照,虚极静笃,不采而采,不取而取,自然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凝而为黍米之珠,内外光明,如戴仙花,神气爽畅,如饮仙酒。戴花饮酒,乐在其中,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如入于醉乡矣。当斯时也,还丹已结,复见娘生面目,无用外炉加减,急须内炉温养,神明默运,谨守护持,一意不散,时防火候差池也。心知者,非外心知之人,乃内自知之心。火候缓急,心自知之,心知而不昧心,自然火候不差,金丹成熟也。
奇者。令人不测也。不惟人不能测,即阴阳亦不能测。若是能测,则阴阳不会,杂入杳冥,何以栽培先天乎?月里栽培者,三日出庚,药材新嫩,就在这庚方月内,栽培金花,必以二分火配二分水,混沌片时,而后有先天第一枝鼎内生出,此片晌功夫也。片晌之间,先天第一枝果然发现,妙心主事,即时逆转天罡,回翔去汉,此即拿云之手、步云之梯,采取先天第一枝也。饮酒者,饮此第一仙酒,先天化白液矣。戴花者,戴此第一仙花,先天回阳春矣。花即是酒,酒即是花,饮之戴之,酒是良朋花是伴,令人神气冲和,浑浑如醉,故曰“饮酒戴花神气爽,笑煞仙翁醉似泥”。心知者,同心也,即自己妙心也。谨护持者,以妙心看火候也。但护持有数件,炉火有两端:火候未足,则屯蒙抽添以护之,须用外炉加减;火候已足,则昼夜含光以护之,不用外炉加减。十月数全,九年已过,则真人出顶门矣。否则外炉不该去而急去,则火候未足而丹不大;外炉该去而不去,则火候太过而丹必伤;内炉不该去而急去,则火候未纯而丹不灵;内炉该去而不去,则火候如愚而丹不出:凡此,皆炉中火候有差池也。是所望于心知,精谨护持,乃不致有差池耳。飞即差池之意,宜与前“花正飞”章同看。
二十一[ 刘言 ] 调和阴阳。 [ 李言 ] 得药还丹。
无根树,花正黄,产在中央戊已乡。东家女,西舍郎,配合夫妻入洞房。黄婆劝饮醒醐酒,每日醺蒸醉一场。这仙方,返魂浆,起死回生是药⒀王。
黄者,中央戊已之正色。戊为阳土主动,己为阴土主静,戊己居中相合为真信,又谓真意。花色正黄,则真灵入于中央正位矣。然真灵中正,非性情如一不能。东家女,木性也;西舍郎,金情也。一性一情,配作夫妻,入于洞房宥密之处,更得黄婆于中劝饮醍醐,调停火候,则不和者而必和,既和而长和。醒醐酒非世间之糟汁,亦非身内精津血液有形之物,乃阴阳交感絪缊中和之气,合而为真一之精,通而为真一之水,滋味香甜,古人谓玉液,谓琼浆,谓甘露,又谓醍醐,总以形容此一点中和之气耳。劝饮者,不冲和而必调至于中和。修道至于阴阳冲和,常应常静,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近观其身,身无其身,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日日饮醒醐,而入于醉乡矣。这个醉中趣味,是神仙之方,是返魂之浆,能以起死,能以回生,乃大药王也。中央、戊已、黄婆,皆真信之异名。以阴阳和合言,则谓中央;以运行阴阳言,则谓戊己;以调和阴阳言,则谓黄婆;以动作言,则谓真信;以静定信,则谓真意:故一物而有数名,总而言之,一真信而已。识得此信,即于此信上下实落工夫。始而以性求情,既而以情归性,又既而性情和合,又既而性情浑化,结成一个真灵至宝。始之终之,无非此一信成功,信之为用大矣哉!归到实处,真灵中正,即是性情相合,性情相合,便有个真信在内,真信现时,性情自不相离,真灵自然中正,三者相需而仍相因也。
黄,正色也,佛家之正觉、儒道之正气也。其在释典,则曰黄花;其在仙经,则曰黄芽。但黄芽有二种:一个是初三新药,一个是十五大药。《悟真》云:“黄芽生处坎离交”,此即初三新药也。黄芽生处,即当交媾坎离,以种第二个黄芽。《悟真》曰:“种得黄芽渐长成”,此即第二个黄芽,十五日之大药也。黄芽长成,实因坎离交媾。夫坎离之交媾者,交媾于中央戊己乡也。中央乃精气成团之处,戊己乡乃动静调合之所,调合成团,片晌间从中产出黄芽,故曰“产在中央戊己乡”。这黄芽名字极多,以本章言之,即西舍郎也。西舍郎,金气也。东家女,汞精也。采回金气,制伏汞精,此金汞返还之道,即配合夫妻入洞房也。既入洞房,又要有黄婆守之,黄婆即上章所言心知也。夫妻两个,恐防不谐,则精神意气,难入中和之境,而丹不成,故要有黄婆伏侍,劝饮醍醐。醍醐者,外资温养之精,内服中和之气也。黄婆乃是知心人,炉中火候自然不差,朝暮之间,频频劝饮,每日醺蒸醉一场,真快乐也。此酒不是凡间酒,乃仙方所制之酒,名曰返魂浆,可以起死,可以回生,小药外药,皆不能及,是为药之王也;此章乃二候求铅之后,四候还丹功夫。求铅乃外事,初三月出庚施功,名之曰以水配火,以龙就虎,以阴会阳,以离交坎,以性合情,以汞投铅,以女嫁男,以后天生先天,总之是以精合气,乃外药也,其功夫在外,只用一符二候,立为丹基。还丹。乃内事,十五月圆时施功,名之曰以水灭火,水乃天癸之水,以虎嫁龙,虎乃西方之虎,以阳伏阴,阳乃含真之阳,以坎填离,坎乃先天之坎,以情归性,情乃金情之情,以铅制汞,铅乃真一之铅,以男配女,男乃纯乾之男,以先天制后天:总之是以真气合真精,乃内药也,其功夫在内,须用二符四候,结为金丹。凡此,皆古人所未分晰者,吾于此详陈之,庶阅丹经之际,了然于二药之分也。
二十二[ 刘言 ] 凝结圣胎。 [ 李言 ] 擒伏火药。
无根树,花正明,月魄天心逼日魂。金乌髓,玉兔精,二物擒来一处烹。阳火阴符分子午,沐浴加临卯酉门。守黄庭,养谷神,男子怀胎笑熬人!
先天真灵,本体光辉,通天彻地,照破一切,花正明也。其所以明者,乃阴阳二气和合而成之。人之一己纯阴,如月之黑暗无光,必借他家不死之方,而后阳生,如月借日光,而后得明。月魄逼日魂,阴阳相交,能以在天心朗耀,即真知灵知相合,真灵不昧之象。金乌髓者,日魂也,在人为雄中之雌,即灵知之真阴。玉兔精者,月魄也,在人为黑中之白,即真知之真阳。前云乌肝、兔髓,此云乌髓、兔精,大有分别,不可同看。盖乌肝、兔髓乃还丹药物,是真知灵知,阴阳未会而方会,故云乌之肝、兔之髓;乌髓、兔精乃大丹药物,是真知能灵,灵知能真,阴阳已会而相合,故云乌之髓、兔之精。未会而方会,勉强之功,假中复真也;已会而相合,自然之用,真中更真也。取此两味真药,抟于一处,烹出阳中之阳,即行子午卯酉火候;完全金液大丹。但所谓子午卯酉者,非天边之子午卯酉,乃身中之子午卯酉。真知现即是子,法当用刚进火,而鼓真知出玄;灵知来即是午,法当用柔退符,而取灵知入牝;真知进于中正即是卯,法当冰浴此中正而不过进;灵知退于中正即是酉,法当冰浴此中正而不过退:此符火冰浴之道,万古不易之法。若以天边子午卯酉按时用功,则失之远矣。符火不差,沐浴合时,阴阳相应,不偏不倚,元牝立而谷神即生于其中矣。黄庭者,中央正位,即阴阳相合之中一窍,又号为元牝之门。元阳牝阴,阴阳合,有此窍,阴阳偏,无此窍。有此窍即有谷,有谷即有神,无此窍即无谷,无谷即无神。谷即黄庭。黄者,中色;庭者,虚也。因其中虚,故以黄庭名。虚则灵,灵则神,是谓谷神。试观山中,两山壁立,中间一谷,人呼之则谷应声,此应之声即谷神也,俗名崖娃娃。人之阴阳会合,其中有神,亦犹是也。然不到阴阳相合地位,无此中,无此谷,安有神居?若果到阴阳相合时,便有个中,便有个谷,而神自生,所谓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者即此,所谓真空而含妙有者即此,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者即此。果阴阳合而为一气,则谷神镇居黄庭,是谓男子怀胎。曰“守黄庭”者,守中也。曰“养谷神”者,抱一也。守中抱一,十月功毕,身外有身,即与天地并长久。此等真实法相,系虚空中事业,不从色相中做出,彼一切在臭皮囊上弄搬运功夫,妄想成圣胎者,岂知谷神之所以为谷神乎?
明乃大药发生,虚室生白,放大光明,大醒大悟大觉时也。这大药乃铅中之阳,丹中之金,先天中先天,如月魄之在天心,与日魂相逼,而成团团辉光,非若初三一线,远在天边,近在蛾眉也。“逼”字下得要紧,乃相亲相近,一处相煎之意。日月合璧,日魂尽注于月魄,万里光明,天心雪亮。二物擒来一处烹,不是擒了金乌,又擒玉兔,乃是擒金乌以搦玉兔,单擒一物归来,即所以擒二物也。当其擒来之际,也有子午卯酉四候投关之火,由是而金乌飞入广寒宫,复以金乌之髓,调和玉兔之精,既而使玉兔之精,尽化为金乌之髓,这才是月魄逼日魂,善于一处烹者。斯时也,阳魂圆满,阴魄无形,二物变为一物,一物中有二物,阴尽阳全,光明大放,故称为铅中之阳,丹中之金,先天中先天,到此地位,乃为金液大药,亦按子午卯酉行四候服食之功,此方是九转大还丹也。何时为子?阳生为子,故当进阳火。何处为午?阴降为午,故当退阴符。冰浴者,调停自然,不急不缓,此等功夫,当加于阳火临卯、阴符临酉之门,则阳不过刚、阴不过柔,刚柔得中,出入合度也。昔陶存存先生阐明《参同契》行火秘诀,而录其师《火候歌》于注中,余深佩服,今亦附书于此,以为印证。歌云:“忆我仙翁道法,总是吾家那著。原无子午抽添,岂有兔鸡刑德。问吾子在何时,答曰药生时节。问吾午在何时,不过药朝金阙。卯时的在何时,红孩火云洞列。若无救苦观音,大药必然迸裂。此即沐浴时辰,过此黄河舟楫。再问何为酉门,即是任同督合。此时若没黄裳,药物如何元吉。过此即为戌库,请向库中消息。此是一贯心传,至道不烦他觅。”夫药临卯门,必用观音之静者,观音之静,管摄严密,不使红孩逞势,则甘露发生;至于酉门,则以黄裳裹之,不使元珠倾泻,则白液乃凝,此冰浴之妙用也。黄庭者,中央也。谷神者,虚灵也。守中央而养虚灵,则法身呈象,一个男子,宛如女子怀胎,笑煞人亦爱煞人也。
二十三[ 刘言 ] 真空法相。 [ 李言 ] 圆通自在。
无根树,花正红,摘尽红花一树空。空即色,色即空,识破真空在色中。了了真空色相灭,法相长存不落空。号圆通,称大雄,九祖超升上九重⒁。
金丹大道,以无声无臭,超出万象为归著,何尝花有红色乎?若稍有色,后天气质犹未化尽,大道不成。古仙云:“一毫阴气不尽不仙”。盖有一毫阴气不尽,即有一毫阳气不全,真灵犹有损坏之时,算不得九还七返金液大丹之道。修道者须要摘尽红花,消灭无始劫以来客气尘根,归于万有皆空,还于父母未生以前无声无臭面目而后已。然空之云者,非同土木无心寂灭之谓,有借假全真,以真化假之道,故曰“空即色,色即空,识破真空在色中”。盖一味无心,则著于空;若稍有心,则著于色。曰“空即色”者,是不空也;曰“色即空”者,是不色也。不空不色,即空即色,是真空存于色中矣。曰“了了真空无色相,法相常存不落空”者,真空一了百当,原无色相,既无色相,即有法相,既有法相,必不落空。因其是真空,所以有法相,因其有法相,所以无色相,无色相,有法相,所以空之真而真于空也。修道至于真空而有法相,法相而存真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成金刚不坏之躯,水火不能侵,刀兵不能加,虎兕不能伤,称为大英雄。不但身列仙班,即九祖亦皆超升天堂,同为神矣。昔释迦牟尼佛修丈六金身,法相居于大雄宝殿者,即此道也。
红乃大药法象。仙师“道情歌”与“无根树”皆要紧之作,即彼可以见此也。“道情歌”云:“万般最象皆非类,一颗红光是至真”。红光发现,其花正红,红花到手,真药已得,除此红花,无药可采。温养事毕,炉鼎全丢,一切花花树树,皆不讲也,故曰“摘尽红花一树空”。花既空矣,我道得矣,我道既得,空不空矣。空既不空,空即是色,色非有色,色即是空。识透真空不空,真空即在色中,此色非色相之色,乃法相之色。了当真空,则色相全灭,色相全灭,则法相长存,法相长存,即是真空不空。圆通者,功行圆满,万法皆通,真空之体用备矣。既号圆通,必称大雄,既称大雄,必做神仙宗伯,安得不九祖超升,同上九重哉!
二十四[ 刘言 ] 返归虚无。 [ 李言 ] 证位三清。
无根树,花正无,无相无形难画图。无名姓,却听呼,擒入中间造化炉。运起周天三昧火,煅炼真空返太无。谒仙都,受天符,才是男儿大丈夫⒂。
先天真灵之宝,体本虚空,一气混成,有何花乎?既无其花,无形无象,难画难图矣。难画难图,画且不可,图且不可,尚有何名何姓?然虽无名无姓,却又至虚至灵,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如呼谷传声,真空中藏妙有也。有此感而遂通之妙,即于此通处下手,擒入于三田造化炉中,用三昧真火煅炼成真,自真空而可返于太虚。道返太虚,则空无所空,一真而已,别无他物也。三田非工家气海、绛宫、泥丸之说,乃精气神三丹聚会之丹田,谓元化之门,又名元关窍,又名中黄庭,又名造化炉,又名太乙坛,又名戊已门,总而言之曰虚无窍。先天真灵之宝,统精气神之三物,真灵既复,三物皆复,自造自化,絪缊冲和,结为一块,始而自无以造有,既而自有以化无,煅炼真空,即是化无之妙,自有化无,形神俱妙,与太虚同体,功行圆满,谒仙都而受天符,为十极大罗真人,大丈夫之能事毕矣。赞曰:吐老、庄之秘密,续钟、吕之心传。揭示先天妙理,劈开曲径虚悬。鼎炉邪正分判,药物真假显然。空色混为一气,刚柔匹配两弦。咦!丹法始终皆泄尽,火符进退俱写全。二十四词长生诀,知者便成不死仙。
“无”字承上章“空”字之意,进一层言,以作二十四首结局。炼丹至于空,已尽善矣,然有真空之念,则即有法相之念,空犹不及无也。老君曰:“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湛然常寂。”这才是大超脱、大解悟、大清净、大圆觉,何也?湛然之妙有而若空,空而且无,不可以形相求,不可以画图写,因其无形无相,所以难画难图,只恁其湛然而已。前此采取先天,尚有金姓名精者,黄姓名芽者,白姓名元者,今此湛然之真,却无名姓,虽无名姓,却听招呼,空谷传声,声声相应。问焉以言,受命如向,天下之至精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至神也。此何故哉?以其湛然之真,藏在无中耳。圣贤仙佛之理,深达造化,无中藏有,到此地位,诡怪神奇,如冷启敬、张景华、周颠仙之流是也。我三丰先生,以道为体,又必以无擒无,入于中间虚无之境,大造大化,炉中运起周天三昧真火,煅之炼之,务使虚空法身,返于太无。太无者,圣真之境,玉清混洞太天、上清赤混太无天是也。炼成仙道,只受太清官秩,能返太无,则先朝道德,次朝玉宸,次朝元始,证果三清也。返之云者,天下愚夫愚妇,皆是三清中人,只因宿念有差,一劫低一劫,仍做愚夫愚妇,不能复返圣真之境,倘其回心向善,访道寻师,由筑基炼已,七返九还,炼至于空,复至于无,由无而返于太无,仍然是三清客也。但煅炼真空,必用周天三昧之火。周天者,非河车之谓,乃在天而动,空际盘施,深造密化,道法自然也。三昧者,非阳火之谓,乃天一地二,合而为三,我于天地之中,立鼎安炉,神冥气漠,此以仙炼仙之火,天元神丹也。功成行满,上朝三天,谒仙都,受天符,或封真君,或封帝君,或封天尊,或命作五岳名山、洞天福地师相选仙等职,这才是真正男儿,极大丈夫,神乎至矣!赞曰:洒弥天之花雨,布满地之黄金。手敲鱼鼓简板,口歌上洞仙音。四洲齐度,万古道情。呵呵!悟元处处语真灵,先把吾家主意存。山人照本宣真诀,度世宏开不二门。
--------------------------------------------------------------------------------
⑴原注:梧元云:“不知此是何调”涵虚云:“唱道情者名挽乌云。”
⑵原注:悟元注本“微”作“危”,与衰微之意亦相似。
⑶原注:悟元注本“青”作“清”,然青乃初生新嫩之时,与青而无染者正相近也。
⑷原注:“墙头”作“琼花”、“琼花”作“墙头”,吾皆见过。此注作“墙头”讲有味,故从之。
⑸定:空青洞天刻本《无根树二注》作“慧”,是。
⑹原注:悟元注本“又向”作“旋趁”,字异而意同也。惟“才经”作“残经”,作人心私欲解,收拾所以退阴贼也,未免误中误。
⑺原注:悟元注本“对景忘情”作“月月开时”。
⑻原注:悟元本“爱”作“碍”,差。
⑼原注:即下文“乌肝”。
⑽原注:悟元注本“浓”作“秾”,“擒”作“牵”,“方”作“园”,皆无异也。
⑾灵:据文义似当作“性”。
⑿原注:悟元注本“泊”作“斡”,“盗”作“窃。”
⒀原注:悟元注本“产在”作“色正”。
⒁原注:悟元注本“金花”作“红花”,较好,故从之。“灭”作“法”字,错。
⒂原注:悟元本“中间”二字作“三田”,然悟元仍作中间妙窍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开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