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是由什么细菌传染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注解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寄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以菌落。
(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图如题31图1所示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要采取_______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__(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 &&&&&&&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 .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 ,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
&&&&& .(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④对排除的是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 .
(2)①高压蒸汽(98kPu蒸汽);有机碳
③细菌大量繁殖;等量生理盐水;低
④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
>题库coo@培养基的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炭疽杆菌为异氧型,因此碳源为有机碳。要看到细菌,要用显微镜。液体培养基变混浊,是细菌大量繁殖后造成,实验组是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液,因此对照组应为等量的生理盐水。若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则可被其专一的噬菌体侵染色导致炭疽杆菌大量死亡而使液体变清。吞噬细胞与抗原识别呈递有关,抗体由效应B细胞产生。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答案,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答案搜索功能。
用户评论纠错:
&&&&&&暂无评论
我来说几句: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动物疾病复习资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动物疾病复习资料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动物医学传染病复习摘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动物医学传染病复习摘要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热搜TAGS: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布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由患了布病的羊、牛、猪等家畜传染给人的,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人们是怎么被传染的?
①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
②经消化道传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③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④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但极为罕见。
那些人容易患布病?
人类对布病普遍易感。但畜牧业、屠宰业、养殖业、皮毛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群,是布病的高危人群。
得了布病有哪些表现?
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后,经过1-3周或更长的时间才发病,少数可达数月或一年以上才发病。发病时全身困倦、四肢乏力,全身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40,午后加重,次日早晨逐渐下降;多汗,特别是晚上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个别人会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和睾丸肿大,女性有卵巢发炎、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症状。
布病有哪些危害?
人得了布病后,布鲁氏杆菌可以侵入人体各个部位,引起各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严重的可造成终身劳动力丧失。
牲畜患病后,可导致大量母畜不孕、流产,同时患病的牲畜可造成周围环境污染,使得更多的牲畜患病,这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更对乳、肉、皮、毛加工带来无穷危害,而且还会影响人群的健康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布病的治疗原则有那些?
得了布病不可怕,关键是要早发现,及时治疗。治疗布病至少要3个疗程,每个疗程21天,必须按医生的要求完成治疗的时间,按时的吃药、打针。发病后3个月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一治、停一停,一但转成了慢性布病,就很难治愈。
如何预防控制布病的流行?
布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预防布病的主要措施有:
①对饲养的牲畜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畜间布病最效、最彻底的方法。免疫要年年坚持,而且免疫率要高,不能出现空白。
②引进牛羊时,一定要搞好检疫,防止引进患了病的牛羊。如果牛羊已经得了布病,就要及时进行淘汰、屠宰。并对病畜用过的棚圈进行严格的消毒,净化。打扫牛羊圈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了含有布氏菌的灰尘。
③患布病的牛、羊最常见的表现是流产,对牛、羊流产的胎儿、胎盘,要深埋或焚烧,不能随地丢弃,更不能用手直接去拿。接羔、处理流产胎羔时,要带上胶手套,处理完要用消毒剂洗手,并对流产物污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④皮毛和屠宰病畜所污染的场所,也应严格消毒;加强对水源、粪便、牲畜的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⑤对布病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物也要进行消毒。病人的碗筷,也要用开水煮沸消毒。
⑥喝牛奶、羊奶时,要煮沸后饮用。病畜肉应高温处理,吃涮羊肉时,要把肉煮的熟透了再吃。
⑦饭店、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案,也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洗碗用的抹布,如果擦了切肉的刀、案,再去擦碗,就能传染布病。所以,抹布也要有两块,一块擦生肉刀案,一块擦熟肉刀案。
⑧饲养牛羊、接羔、挤奶时,必须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随穿随脱,定时消毒。挤奶后必须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二.布病的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他们都能从不同途径(从奶、尿、便、精液、阴道分泌物)向外排出布氏菌,尤为重要的是怀孕母畜在生产时或流产时可排出大量布氏菌。人接触到这些带菌物质时就可能被感染。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
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在一般情况下,布病病人不会将布病传染给他人或家畜。
三.布病传播途径
在一般情况下,布氏菌可以从呼吸系统(从鼻、咽、气管、肺)进入机体,也能从消化系统(经口、食道、胃肠)进入体内,布氏菌也能从皮肤、粘膜直接侵入机体。所以,布氏菌可从多种途径传播。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
四、人群易感性:
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地区等)对布氏菌都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发者有2~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就是说不同类别人群都可能得布病,不同类别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无何区别。但是,确实看到,在不同人群中布氏菌感染率,患病率等有很大差别。如,在兽医、牧工、家畜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个现象不是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差别,而是不同职业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机会不同。所以,布病有一定职业性。
五、布病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临床表现】
㈠ 潜伏期:在一情况下其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也有个别病例潜伏期可达一年之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及机体抵抗力等诸因素有关。
㈡ 发病及前驱期症状: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病发病较为急骤。在发病缓慢者中,有些布病患者可以看到所谓的前驱期症状。一般诉说全身不适,乏力感,有时失眠,食欲不振,劳动力减弱,头痛、多汗。与一般感冒有类似。有些病例可见便秘,腰及各部位肌肉和关节有轻度风湿样疼痛,傍晚有轻度畏寒等症状。体征可以发现患者有微热,傍晚为重;淋巴结轻度肿大。偶见肝脾和扁桃体肿大。前驱期持续时间变动甚大,短者几天长者数周。起病急剧者一般没有前驱期症状,或者易被忽略,发病一开始就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等急性期症状。
㈢ 主要症状和体征:
1、 主要症状
⑴ 发热: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常见而且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见于布病的各个期。热型不一,变化多样,观察体温傍晚升高。根据我国布病患者热型分析,主要有以下五种型:低热型、波状热型、不规则热型、间歇热型、驰张热型。而稽留热罕见。
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发热曾被认为是典型的热型,因此,曾把布氏菌病称为&波状热&。热波的数量、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差异很大。波与波之间的间隔不一,短者3~5天,长者数周。波状发热多见于羊种布氏菌感染。近年来,波状热型已属少见。
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仍然是神志清醒,甚至自觉尚好,但在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病所持有。迁延性的布病患者,体温可能出现波动症状,波与波之间的间隔不一。短者3~5天,长者数周。
⑵ 多汗: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特别是晚上增多,是其特征。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出汗相当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使患者感到紧张、烦燥,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以导致虚脱。
⑶ 疼痛:急、慢性期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疼痛。在急性关节与肌肉疼痛呈游走性与风湿颇为相似。主要在大关节,疼痛十分剧烈。慢性期的关节疼痛一般局限于某一部位,并以骶、髂、膝、肩、肘、踝等大关节最为常见。多为持续性纯痛,常因过劳或气候变化而使疼痛加重。其他部位的疼痛,如部分病人脑膜受到侵犯有相当剧烈的头痛和脑膜刺激症状,眼眶内疼痛的眼球胀痛等。
神经痛,多因神经干或神经根受累所致。根性神经痛多发生于病后2~3日,以腰骶神经根居多,患者腰部及两下肢剧痛。神经干病变多发生于肋间神经,坐骨神经。
⑷ 乏力:几乎全部病人都具有此症状。患者自觉疲乏不力。
⑸ 其他症状:急性期患者可以产生极度的毒血症,血小板减少,心内膜炎或其他更严重的合并症状。并且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便秘;顽固性咳嗽。少数女性患者可有流产。慢性期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抑郁不振,表情淡漠,失眠,烦燥不安,易于激动,畏寒喜暖,四肢发冷,阳萎,遗精,自觉手足发烧等。
2、主要体征:
⑴ 皮疹:急性期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持续时间短。还可以见到出血疹,水泡疹,类似开花的脓疱疹等。少数患者可出现皮下出血性紫斑。
⑵ 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可以出现淋巴结肿大。不仅有局限性淋巴结炎而且还可以发生多发性淋巴结炎。个别患者淋巴结化脓形成瘘管,在脓汁中可分离到布氏菌。
⑶ 骨关节变化:骨关节系统的损害是布病的主要体征之一,可发生于布病的各个期,但慢性者多见。关节肿大,多数由滑膜炎、关节周围炎,关节旁组织炎,关节炎,骨关节炎和滑囊,腱鞘炎症性变化引起。
关节粘连。在个别病例中,可以发生部分的或完全的关节粘连。使关节呈屈曲畸型或强直以及肌肉萎缩等。脊椎受累,患者被迫处于固定弯曲状态。
形成脓肿。它仅偶见于个别病例。
⑷ 肝脾肿大:国内资料,急性期肝脾肿大占21.31%,脾肿大占10.13%;慢性期肝脾肿
大占4.26%。肿大的肝脾质软,中等硬。由于肝脏损害,可出现黄疸。
⑸ 软组织肿胀:各期布病患者均可发生软组织的损害,又如筋膜、腱膜、关节囊、关节周围组织及肌肉等。形成蜂窝组织炎和纤维组织炎,出现大小不同的结缔组织结节及浸润。慢性期患者较为常见。
3、临床分期:
⑴ 急性期:发病3个月以内,凡有高热者有明显其他症状,体征(包括慢性患者急性发作),并出现较高的血清学阳性反应者。
⑵ 亚急性期:发病3~6个月,凡有低热和有其他症状,体征(即慢性炎症存在),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或皮肤变态试验阳性者。
⑷ 慢性期:发病6个月以上,体温正常,有布病症状或体征,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或皮肤变态试验阳性者。
如果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已确诊的病人,体温正常但仍有症状或体征,血清学检查阳性也应视为慢性期病人。
⑸ 残余期:体温正常,症状、体征较固定或功能障碍往往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而加重者。
4、临床分型:
⑴ 内脏型:心脏血管型、肺型、肝脾型。
⑵ 骨关节型:关节损害,骨损害,软骨损害,综合性损害。
⑶ 神经型: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⑷ 精神型:出现精神病症状者。
⑸ 泌尿生殖型:睾丸、附睾损害,子宫、卵巢、输卵管损害,乳房损害,肾脏损害。&&&&& ⑹ 外科型:即有固定的隐性病灶,需要外科手术切除者。
5、临床代偿状态
⑴ 代偿:精神状态良好,主要脏器功能正常,能照常参加劳动。
⑵ 亚代偿:精神状态及主要脏器功能有轻度失调,参加劳动易出现疲劳或有衰弱感。&&&&& ⑶ 失代偿:精神状态不佳,器官功能失调,被迫卧床休息或需他人护理。
【布病诊断】
1、诊断人的布病主要根据三个方面:第一是布病的流行病学接触史,第二是病人临床表现,第三是对布病的特异性的试验检查。
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就是指病 是什么职业、与牲畜接触机会如何;所接触的牲畜有无流产或拐子畜、睾丸肿大否;到布病疫区去过否,如果去过停留多长时间;与牲畜皮毛接触机会多少,有无喝生奶吃生习惯等。
2、布病表现,参照上述的症状体征。
3、特异性试验检查:
(1)血清凝集试验(Wright试验) 试管法较灵敏。患者多在第二周出现阳性反应,1:100以上有诊断价值。病程中效价递增4倍及以上意义更大。
(2)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抗体主要为IgG,出现较迟,持续较久,一般1:20以上即为阳性。对慢性患者有较高特异性。
以上三个方面综合一起方可诊断,一般说缺一不可。但在个别情况下,流行病学接触史问不清,此时布病临床表现和特异性实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求医者只有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和特异性检查阳性,无临床表现,不能诊断为布病,只能说此求医者是布氏菌感染者。
【布病治疗】
1、抗生素治疗:
⑴ 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治疗:
一般应用四环素抗生素类药物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最常用的是四环素。三种抗生素用法大致相同,每日2克,分四次口服,21日为一个疗程,可再重复1~2个疗程,一般疗程间隔5~7天。第一疗程时并用链霉素。成人每日1克,分两次肌肉注射。
⑵ 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治疗:利福平成人毎天600~900mg,分两次口服;并且每天早晨口服强力霉素200mg,连续给药最短6周。应用此治疗复发罕见。
2、磺胺治疗:
复方新诺明:每片含磺胺甲基异恶唑400mg,甲氧苄胺嘧啶80mg,成人每次2片,每日三次连续2周,以后每天两次。儿童按每日公斤体重磺胺甲基异恶唑50mg,甲氧苄胺嘧啶10mg计算。三周为一疗程,可治2~3个疗程。
单独用复方新诺明治疗复发率较高,甚至延长治疗时间。有引起皮疹和消化不良的副作用,如果发现副作用时应立即停药。
3、孕妇治疗:
妇女在怀孕期,患者急性或亚急性布病时可以引起胎儿死亡,因此更要给予及时的妥善治疗。
治疗方法:首选药物是利福平,如果利福平无效,只给四环素,或甲氧苄胺嘧啶。禁忌用链霉素。
六、怎样控制和预防布病
我国对布病防治(制)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管理,采取以检疫、淘汰疫畜和免疫健康家畜为主的综合措施。
1、淘汰疫畜或阳性畜:控制布病疫情或预防布病发生都必须执行淘汰措施。
在防制布病中淘汰疫畜不同于口蹄疫,不必将疫畜或阳性畜活埋或焚烧。可将应淘汰畜集中一处由专人屠宰(加强个人防护),皮毛经适当处理可以制革或纺线等;其肉经煮沸或腌制也可出售、食用;屠宰场地要严格消毒,其内脏经高压、充分煮沸处理,也可食用。
2、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措施既是预防措施,又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措施。在防制布病中预防接种主要对象是健康家畜,对于发生严重疫情的高危人群也可接种疫苗进行防护。不同种类家畜和人群使用的接种疫苗有所不同。
3、其他措施:在综合性措施中还包括宣传教育群众,牲畜检疫(海关、各类牲畜市场、牲畜出入运输、屠宰前等)、加强个人防护,做好食品、动物皮毛、畜围和牲畜排泄物及流产物的消毒处理等,布氏菌抵抗力并不强,常用消毒剂合理使用皆可达消毒目的。
控制和预防布病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尤其是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的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协调一致、统一措施,方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人畜布病。
布鲁氏菌自述
我叫布鲁氏菌,一旦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医学称之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在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流窜,到90年代中期,仅在中国就有10多个省(区)有我的踪迹,造成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今年上半年,我在黑龙江就造成2294人患病,发病率较去年大幅度攀升。
在人类和家畜中捣乱百余年
1887年,英国军医在马耳他岛从死于&马耳他热&的英国驻军士兵的脾中分离到我&&羊种布鲁氏菌。1887年,郎吉氏根据我的临床热型特征,给我取名&波状热&。以后又分别从流产母牛的羊水和猪流产胎儿中分离到我的两个兄弟,即牛种布鲁氏菌和猪种布鲁氏菌。至今我的大家庭中已有6个种、19个生物型,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我的兄弟姐妹。我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不强,易被高温、消毒剂、紫外线和抗菌药物杀死,但对低温和干燥我却有很强的抵抗力。
我对人和动物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家畜患病后可出现流产、死胎、不孕等,致使牲畜数量锐减。我在全球范围内可感染60多种野生动物。在中国我被列入37种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还被列为《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二类传染病之首。
我可以通过猪、牛、羊等动物传染源经消化道、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途径传播给人类,一旦侵入人体,我先潜伏1~4周,然后才发病。多数病例发病缓慢,表现类似感冒,全身不适,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头痛,失眠,肌肉及关节酸痛,出汗,低热伴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有10%~30%的患者发病急骤,表现为恶寒、高热、大汗、大关节游走性疼痛。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的实验检查,就能诊断是不是我在捣乱。
人类对付我有招数
其实人类要想对付我并不难,我最怕地球人对我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他们控制与消除传染源的招数有检疫隔离或淘汰(屠宰)各类染疫畜和对健畜免疫。对高危人群只要接种活菌苗BA-19或者104M,我就再不能在人体安营扎寨了。此外,加强对奶及奶制品的消毒,也是人类消灭我的一招儿。还有对接羔助产人员及处理流产羔(犊)人员加强个人防护,对流产物、畜圈及被污染场地进行消毒,这些都能防止我对人类造成伤害。
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布病是急性传染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为乙类传染病。
感染布病的家畜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而感染发病,能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尤其是骨关节系统的损害较为明显,而且容易由急性转为慢性。&&&& 人患布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牲畜患病可发生流产、死胎、不孕和睾丸炎等症。
该病名称很多,如波状热、马尔他热及地中海热等,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等等。&&&& 布病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布氏菌既侵犯人又伤害畜(牛、羊、猪、鹿、骆驼和犬等),人感染此病主要来自染疫的家畜。人患此病,病期可长达数日、数年、甚至几十年,严重的丧失劳动能力,威胁着广大群众的健康。家畜患布病后出现流产、死胎、不孕、乳腺炎和睾丸炎,牲畜因布病流产高达50&&80%,乳肉产量减少各占15&20%,并影响皮、毛质量,严重地影响畜牧业发展。
二、人是怎样患布病的
1.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患布病的动物是布病的传染源。羊、牛和猪,是人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鹿、犬等其它动物居次要地位。我国大部分地区羊、牛是主要传染源,少数地区猪为主要传染源,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养鹿业比较发达地区,鹿是主要传染源,而人与人发生传染则罕见。
2.布病的传播因子
布病家畜的流产物、阴道分泌物、乳汁、肉类、皮毛、尿、粪便及被污染的土壤、水、饲料等均可含有布氏菌,称这些含有布氏菌可以起到传播作用的媒介物为布病传播因子。&&&& 其中布病牲畜的流产物是造成布病流行的主要传播因子。
3.食用布病家畜的乳及其乳制品易患布病
因布氏菌常在家畜乳腺中繁殖形成乳腺炎,乳汁中含布氏菌。布氏菌随病畜乳排出体外,病畜排菌时间有的几个月,甚至可长达2年以上。这样含有布氏菌的乳汁,可使食用者感染,所以对乳汁进行灭菌处理并保持消毒后乳汁清洁,对预防布病是很重要的。
4.加工布病畜的肉类可直接接触感染
布病畜的肉和内脏有布氏菌存在。而且可在肉中存活4个月,在腌肉和冻肉中可存活15&45天。因此厨师、售货员,在切割、清洗制作过程中如不注意防护,易被感染。
5.皮毛加工和收购人员易患布病
布病疫区生产的羊毛、羊皮容易沾染布氏菌,尤其新剪下的羊毛和流产羔皮,死羔皮危险性更大。
6.布病疫区被病畜污染的水也能传播布病
布病动物的排泄物(粪、尿)和分泌物,可以直接或借着蹄爪而污染水源(湖、河)。也可因雨水冲刷或大风扬起的尘土污染邻近地区的水源。
7.哪个季节布病的发病率高
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以4---8月发病居多。
8.患布病与性别、年龄及职业的关系
任何年龄的人均可感染布病,而且与性别、年龄无关,主要取决于接触传染源和病原体的多少。因为中、青年是主要劳动力,接触病畜多,感染布氏菌的机会就多,故患病多。并有明显的职业性,兽医、皮毛工人、牧民感染率比一般人高。但每年都有因喝牛奶、涮羊肉、吃肉串患布病的病例。
三、布病的临床与治疗
1.布氏菌侵入机体后会引起哪些损害
布氏菌侵入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都可被侵犯。其中最常见的有肝、脾、淋巴结等器官以及运动、生殖、血管和神经系统。
2.布病患者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多汗,乏力,骨关节疼痛和肝、脾及睾丸肿大等。
3.治疗布病要遵循哪些原则
(1) 早期用药,彻底治疗
(2)合理选用药物及用药途径
(3)综合疗法
(4)中西医结合
四、怎样预防布病
1.我国布病防制措施
布病防制工作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技术措施上,畜间采取:&因地制宜、免疫、检疫、病畜淘汰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人间抓好&三早&,即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基本方法是控制和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及畜群。
2.为什么要对家畜进行布病检疫
家畜进行布病检疫是针对传染源的措施之一,一方面为了及时检出患病家畜,查清疫情的程度和分布范围,掌握其流行规律和特点,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了杜绝传染源的输出和输入,保护清净地区不受污染,达到有计划地全面防治布病。
3.在疫区内检出的布病畜应怎样处理
疫区内各种家畜均属被检对象,检出的布病畜一律不准外出,原则上一律屠宰做无害化处理,对少数经济价值极高的动物允许严密隔离鉰养,培育健康后代逐渐处理。
4.健康家畜怎么办
布病检疫阴性的家畜必须用布氏菌苗免疫,S 2菌苗是我国畜间防治布病的主要菌苗,目前多用口服法接种,此法安全可靠,甚至可以用于孕畜。羔羊5个月龄,牛犊、仔鹿8个月龄后均可应用。
5.布病牲畜流产物污染的场地应怎样消毒
被布病畜流产的胎儿和羊水污染的场地,用10&20%石灰乳或10&20%漂白粉乳浸透垫草和地面。如流产发生在室内,流产物很容易污染衣物和其它物品,除上述方法外,被污染的物品也应当用1&3%来苏溶液,1&3%漂白粉上清液或0.3%新洁儿灭溶液或0.1&0.4%二氯异氰脲钠水剂等消毒。
6.如何把好布病畜的输入关
为防止引进布病家畜,在购买和调运牲畜时应从非疫区购买和调运。如必须从布病疫区调运,必须在无布病的乡或场购买。
调运牲畜,尤其是跨越县、省境调运牲畜时,应当有组织地在兽医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检疫,不得私自交易和调运。调运牲畜必须具备检疫或免疫证。
7.为预防布病应怎样加强家畜的管理和个人防护
管理好家畜,要做到如下三点:一是饲养家畜要圈养,集体或统一放牧;二是人畜分居,无论是成畜还是幼畜,都不要放入室内饲养。牧区在产羔季节千万不要把牲畜放在毡房内,小孩不要和羔羊玩耍;三是建产羔室,饲养牲畜的单位,其中包括养畜专业户,应建立产羔室,在室内产羔接羔,产羔室内应备有防护服、消毒液、肥皂、面盆、毛巾等。
8.认真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疫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疫情后,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并报给上级行政、专业部门。
五、急性期布病治疗方案
1、&&&&&&&&&&&&& 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
常用四环素,每日2克,分四次口服,21日为一个疗程,可再重复1-2个疗程,一般疗程间隔5-7天。
链霉素,每日1克,分两次肌注,14-21天为一疗程,一般应用两疗程。
2、&&&&&&&&&&&&& 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
利福平每天600-900毫克,分两次口服,并且每天口服强力霉素200毫克,连续用药6周。
头孢曲松钠并用阿奇霉素
头孢曲松钠,每日2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每日0.5克,口服,15天为一疗程,可用1-2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以上两个方案应配伍中药治疗。
(作者:佚名
编辑:pxny)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有些养殖户习惯用粉状料混合喂羊......
克仑巴安特点:1,提高饲料利用率,......
7月21日,辽宁铁岭市西丰县发生牛......
中国肉羊产业开始转型,发羊财的机......
牛羊兽药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疗效,......
小尾寒羊市场价格养殖小尾寒羊到......
对于很多养殖户们来讲,小尾寒羊是......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文)
羊病防治技术(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关于对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居民发......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文)
羊病防治技术(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央视网消息:今天的走基层-我这十......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控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急性传染病监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