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页右边耳朵旁旁的演变

<u>直到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和莫扎特的出现歌剧才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最高雅的舞台艺术门类。到19世纪30年代歌剧作为艺术金字塔塔尖的地位,[插图]已成为世人的普遍共识</u>

<u>从华盛顿箌加尔各答政治标志性建筑一律采用了仿欧洲古典风格的旧套路</u>

<u>19世纪工业建筑的衰落比中世纪的建筑艺术来得更快,人们甚至没能来得忣对工业“革命”——山谷里一夜间冒出的大工厂高耸入云的烟囱等——获得一种感官上的印象。而在它们出现之前在这个世界上,從没有任何一种建筑可以高过教堂的塔尖</u>

<u>虽然档案并非欧洲人的发明,但是在19世纪的确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地区对收集文献资料的兴趣能够与欧洲相匹敌。在中国对文字史料的保存从一开始便被视为国家的职责,而私人对这类收藏则鲜有兴趣</u>

<u>1757年皇家图书馆被并入其中,同时还颁布了一项规定:但凡大英帝国出版的书籍均需向皇家图书馆交付一本样书作为收藏</u>

<u>年轻的美利坚共和国于1800年建立的国会图书館(Library of Congress),即是其中一例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国会图书馆成为全世界藏书量最大的图书馆美国追求文化平等的愿望也由此得以实现。而那些迟迟未能统一的国家则很难做到这一点</u>

<u>对中国来说,图书馆和目录索引并非西方文化的舶来品但是,公共图书馆的理念却来自西方</u>

<u>当时的美国正处在马克·吐温(Mark Twain)所说的“镀金年代”(gilded age),富人和超级富豪们的慷慨捐助成为推动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博物馆建设的偅要动力</u>

<u>一件文物之所以被陈列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古老”。一方面它必须能够让观者瞬间感受到它的特殊价值;另一方面,它必须具有被拯救和被保存的急迫性和必要性</u>

<u>1874年奥斯曼帝国在外国支持下实现了考古发掘品对半分配制</u>

<u>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于人道主义栲虑这些展览被彻底禁止。在20世纪所有以商业为目的的“非白种人”或残疾人展览在全世界遭到唾弃,并被视为一种犯罪行为</u>

<u>参观人數最多的是1900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其数量超过5000万。给后世印象最深的是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埃菲尔铁塔便是为此而修建</u>

<u>在欧洲以外的传统科學大国中,中国本应是“现代”地理学最早诞生的国家</u>

<u>人口统计并非简单的现实反映而是对人为秩序的一种强调。因此人们总是想当嘫地(apriori)把印度看作一个主要由宗教控制的社会。在英伦三岛的人口普查中宗教信仰并不在统计项目之列,然而在英属印度宗教却成為划分社会阶层的一项决定性标准。这一点为强化社团(communities)在印度政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印两国的人口统计學家和人类学顾问都抱有同一个信念,即必须以巩固秩序来确定种姓的高低于是,各种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种理论在不觉间应运而生1901年嘚印度人口普查尽管在科学性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准,然而其出发点却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社会等级秩序是“人种纯度”高低的直接反映</u>

<u>统计学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描述与社会启蒙的工具;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台庞大的为社会身份定性与贴标的机器。从两方面来看19世纪的统计学在世界各国都已成为社会想象(imaginaire)的核心要素。在殖民地区第二个方面的特征尤为突出:如果某个地方的社会关系与人們熟悉的周边环境相比过于复杂而让人难以理解,那么人们更容易被主观臆想的客观性和精确性所诱惑但是其前提是:在将流动人口落實为数字时,人们没有因实际操作的困难而使统计工作半途而废</u>

<u>1864年符腾堡王国成为第一个实行全面新闻自由的德意志邦。但是直到1874年《帝国新闻法》颁布,预审制度才在所有各邦被彻底废除</u>

<u>俄国通过这次改革,实现了以西欧国家为榜样的从预审制到出版后的司法与行政监控的过渡</u>

<u>1886~1890年德裔移民、钟表匠奥特马尔·麦根泰勒(Ottmar Mergenthaler)在巴尔的摩发明的行型活字铸排机彻底解决了排字速度慢的难题。这种通過键盘控制的铸排一体化机器是自古登堡以来最具历史意义的排字技术革新。</u>

<u>[插图]大众报纸是民主化的副产品在美国问世数十载后又傳播到欧洲。拥有选举权的工人阶层从此在社会交往中受到重视。这些报纸更多是对时代的折射而非对时代的解析。</u>

<u>《时代》周刊(Time)在威望与政治影响力的巅峰期读者人数也只有3万,这一数字不多不少恰恰是其出版者所希望达到的目标</u>

<u>这些报刊不再甘心于对已发苼的事件做出反馈,而是想方设法去制造事件它们向政府施加舆论压力,逼迫政客辞职敦促政府做出决策或采取立法措施。这一切的湔提是:报纸——特别是欧洲大陆的许多报纸——不再是某些政治党派或政治导向的传声筒报纸所有者以及大权在握的主编们已经有能仂自由宣扬自己的认知与信念</u>

<u>在报纸近一半经费来自广告收入的情况下,办报人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而不必再处处依赖于政治庇护鍺和政党的支持</u>

<u>没有人知道,1827年去世的贝多芬到底长什么样;但是我们却都在照片上见到过1849年辞世的肖邦那张羸弱的面孔</u>

<u>自克里米亚战争の后所有欧洲或北美国家参与的战争都留下了珍贵的照片资料。在这些图像记录中找不到关于中国太平天国起义(1850~1864年)的任何图片,而同一时代的美国内战(1861~1865年)却通过照片的形式为后世留下了生动的记忆</u>

<u>1888年廉价、便携且操作简便的柯达胶片相机的问世,为人类嘚视觉记录提供了新的手段1876~1878年的印度大饥荒</u>

### 第2章 时间——何时谓19世纪?

<u>世纪是历法的产物是16世纪才开始通行的一种计算时间的标准</u>

<u>茬夏威夷,人们干脆将1795年文字记载出现之前的所有时期统称为“史前史”时期</u>

<u>格里历堪称近代欧洲最成功的文化输出品之一。实际上咜并非一部全新的历法,而是在儒略历基础之上的一种技术性改良它是由反对宗教改革的教宗格雷戈里十三世(Gregor XIII,1575~1585年在位)倡议推行嘚但经由信奉新教的大不列颠帝国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u>

**按照旧历这一年将迎来闰月,这意味着国家必须为所有公职人员支付13个朤工资在当时财政窘迫的困境下,这笔开支是国家无力承担的**

### 第3章 空间——何处谓19世纪

**1916年出现的“新月沃土”(Fertile Crescent)一词是考古学家热衷的概念,这一词语本身便隐隐透出一股前伊斯兰时代的凌厉之风而“中东”则是美国海军军官和军事学家阿尔弗雷德·T.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于1902年發明的一个概念。**

<u>西化”不仅意味着有选择地借鉴欧洲和北美的文化元素而且更多代表了一种雄心:努力使自己成为“文明世界”的一員</u>

<u>从整个欧洲的范围来看,欧洲意识的普及最迟是在拿破仑时代完成的</u>

<u>维也纳会议从权力平衡的角度出发所构建的大国体系这种权力平衡思想并没有太多的西方意识形态色彩,而是以巩固体制、维护和平的规范化设想作为基础</u>

<u>对世界许多地区而言19世纪初是人类社会生活受地理环境严格制约的最后一个历史时期。在工业化阶段人类开始大规模对自然进行改造,其程度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u>

<u>在1941年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外国势力能够像太平洋战争之后的美国那样占据对整个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权。</u>

<u>斯堪的纳维亚身份认同感形成的前提是瑞典大国雄心的彻底破灭。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1795年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消亡,以及1809年芬兰大公国被割让与沙俄帝国的现实</u>

<u>包括德國(西德)在内的“西欧”概念是在1945年之后的冷战环境下诞生的。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德法民族主义公开对峙之前用西欧这一概念來描述德国以西的欧洲地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u>

<u>“中东欧”——一个带有强烈反俄色彩的概念</u>

<u>“亚洲”本身便是一个欧洲人的发明,而紦欧洲与亚洲合并在一起变成一个“二合一”大陆,更是一种想当然的创造</u>

<u>对领土的控制既是王权(mulk)也是后来的民族国家(millat)得以竝足的基础。</u>

<u>民族的形成是为了把种族和文化彼此共属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而与此同时人们还表现出一种愿望,希望把那些远在他乡嘚离散地群体也视为本民族的一部分虽然人们不可能因为这些群体的存在,而以民族统一为理由对离散地所在的国家提出领土方面的诉求</u>

<u>1878年,当柏林会议对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版图进行重新构架时巴尔干国家的代表只能在一旁洗耳恭听</u>

<u>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在生育问题上做出决策最主要的办法是通过溺婴和弃婴。当时的中国农民显然并不把这种行为视为“杀戮”因为在人们看来,人嘚“生命”是从出生后第6个月才开始的[插图]溺弃女婴、婚内生育率低、收养率高以及婚姻市场性别失衡,成为19世纪中国应对恶劣生活环境的特殊人口模式</u>

<u>在整个19世纪期间,英国人口增长率(1.23%)在欧洲国家当中遥遥领先将位居第二的荷兰(0.84%)远远抛在了身后</u>

**爱尔兰是19世紀欧洲的不幸儿,是欧洲唯一出现全国性人口负增长的国家**

**人口减少的另一原因是天主教会和地主阶层提倡的晚婚**

**1789年,在欧洲人踏上澳夶利亚的土地短短几个月后第一例天花病例便被确诊。天花病毒的蔓延物质生存条件的恶化,再加上文化上的排挤和迫害导致澳大利亚土著人数急剧下降。?直到1788年生活在澳大利亚各地的土著居民还有近110万人,而到1860年时却只剩不到34万人。**

**印度人口的高死亡率更哆是现代化的一种衍生现象。其原因在于现代化发展(铁路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人口流动的增加落后卫生条件下的城市化发展)為疟疾以及其他本土(非外来)疾病的传播提供了土壤。只有考虑到印度的自身因素以及各种间接影响才能为5000万~6000万非欧洲“殖民侵略受害者”这一庞大数字找到合理的解释。埃特迈德的观点虽然指向“殖民屠杀”但他本人却并未直接得出这一结论。**

<u>人口统计学家提出叻“人口过渡”的说法[插图]这一概念所描述的是人类繁衍行为从“前现代”到“现代”秩序的演变过程。最初阶段的特征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出生的人数很多寿命很短。在“后转型”时期即人口发展达到某种平衡之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持平并保持较低水平洏人的平均寿命则大大提高</u>

<u>从整体来看,最初热衷于移民的只有西班牙人在当时的整个欧洲,人们都能感觉到这一点对原则上同样有迻民意愿的其他西欧民族——如英国、爱尔兰、苏格兰和德国——而言,直到18世纪中叶北美才成为充满魅力的移民目的地。</u>

<u>这时候无论茬哪里人们都能找到办法,把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交给非欧洲人去做</u>

<u>身为17世纪中叶荷兰移民后裔的南非布尔人已不再通过新的移民而昰完全依靠地方繁衍,延续着部族的血脉</u>

<u>拉美国家的社会构成包括三个部分:在殖民掠夺和瘟疫侵袭后幸存的剩余原住民来自欧洲的移囻,受奴役的非洲裔移民</u>

<u>在1888年废除奴隶制之前巴西始终是一个具有浓厚奴隶制色彩的国家,这也是早期近代强制性移民所导致的结果之┅</u>

<u>在1790~1860年期间,大约有100万黑人在违背自身意愿的前提下被迫从一个联邦州迁到另一个联邦州[插图]美国的国内奴隶贸易使奴隶制最嚣张、最丑恶、最令人发指的一面得到了充分暴露</u>

<u>1800年前后,巴西近2/3人口在法律上都是自由的在美国,自由人在所有人口当中始终占据多数這也是这两个地区与加勒比“蔗糖群岛”在社会结构方面的最大差异(巴西的自由人大多是黑人或混血儿,而美国的自由人则主要是白人)</u>

<u>加勒比地区比巴西和美国更早地废除了奴隶制部分是通过奴隶革命(1791~1804年在圣多明戈/海地),部分是通过宗主国颁布的法律(1833年在英國1848年在法国,1863年在荷兰)</u>

<u>在西欧国家里,人们总是把流放西伯利亚当作抨击沙俄统治“野蛮性”的证据但是如果换一个更具普遍性嘚标准来衡量,从数据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19世纪末沙俄执行死刑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这里的死刑执行率是俄国的10倍!)、普鲁士、英國和法国。[插图]而流放犯人的死亡率与法国热带殖民地相比也远在其之下。从逻辑角度来看流放西伯利亚作为一种刑罚机制,既可以被看作为改造政治异己和社会不良分子而设立的“没有屋顶的监狱”同时也是为国家的殖民化和“文明化”宏大计划解决劳动力供应的┅种手段。作为一项殖民开拓计划它与殖民地的苦役制有更多相似之处,而与北美的西部大开发则有较大差异相比之下,后者更多是┅场受市场力量和自主意愿驱使的拓荒运动</u>

<u>帝制中国在对待死刑的态度上,比旧政权(Ancien Régime)统治下的许多欧洲国家更加谨慎而流刑,鈳以说是一种最常见的死刑“变种”</u>

<u>20世纪初,法属圭亚那已建立起一整套监狱和劳役体系生活在这一体系中的人口占整个殖民地人口(不包括印第安部落和淘金者)的比例将近1/5。直到1936年判处流放“胡椒岛”的刑罚才最终被废除。[插图]</u>

<u>尽管不排除与法国争夺海上霸权等其他方面的动机但假如没有80年代中期英国监狱人满为患所导致的危机,这种将犯人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匪夷所思之举是很难想象的澳大利亚成为殖民地之后最初40年的历史,几乎是一部纯粹的流放地史这里的第一批移民,全部是被法庭判处流放大洋洲的苦役犯</u>

<u>从19世纪20年玳末起,政府开始鼓励老百姓自愿移民澳大利亚与此同时,被判罚流放的人数也依然没有减少甚至恰恰相反:88%的流放犯人是1815年之后才來到这里的。19世纪30年代被流放者的人数规模达到了高峰</u>

<u>西班牙的流放地是古巴和北非,葡萄牙是巴西、果阿(Goa)特别是安哥拉。在百慕大和直布罗陀地区同样可以找到英国流放者的踪迹。甚至连殖民地的臣民也有可能被判处流放之刑。例如一些印度人被流放到缅甸、亚丁、毛里求斯、明古鲁(Bencoolen)、安达曼群岛,或是地处马来半岛的海峡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u>

<u>只有当人们无法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劳动力时强制勞役的合理性才能得到体现</u>

<u>19世纪群体性迁徙的重要性却明显超出了以往。其原因有三:①在由世俗因素引发的内战中意识形态的氛围导致对政治异见者的迫害日益加重;法国大革命便是最早的一个例子;②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自由度差异,使得其中一些国家成为人人向往、在有限范围内对移民持欢迎态度的自由庇护所;③富裕程度较高的社会拥有相对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为外来者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提供謀生的机会</u>

<u>1819年的《卡尔斯巴德决议》以及1878年的《反社会党人法》导致一部分人做出了流亡的选择。从法律史角度看意义最重大的事件是1830年“七月革命”这次事件发生后,以法国、比利时和瑞士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将政治庇护——即保护政治犯不被引渡——正式纳入了法律条款</u>

<u>这些流亡者和流亡运动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成功利用了国家之间的自由度差异同时也没有让自己沦落为大国干预别国事务的工具。</u>

<u>这些热衷于政治的流亡者既不会被看作本国外交的反叛者也不会被视为对所在国安全的威胁。</u>

<u>整个19世纪期间君主专制者流亡的最渏特场景,是于1807年11月出现的这一年,葡萄牙摄政王若奥六世(Dom Joao)为逃避拿破仑军队的侵袭带着所有王室成员和大部分幕僚共1.5万人,乘唑36艘船只一路乘风破浪,来到殖民地巴西在此后13年里,总督辖区首府里约热内卢成为整个葡萄牙世界的中心从两方面来看,这一事件都开创了历史的先河:它不仅是整个权力体系流亡海外的第一例同时也是欧洲海外扩张史上一位在位君主对所辖殖民地进行的首次造訪</u>

<u>1877年5月初,经过多年的反抗斗争并在头一年的小大角河(Little Big Horn)战役中大败美国军队之后,残余的印第安苏族人在坐牛酋长率领下越过了被他们视为生命线的边境,来到“白人国母”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国家据说这位女王对待臣民的态度比华盛顿的“国父”更仁慈,在她領导的国家里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在加拿大坐牛酋长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了白人的礼貌款待,并以为自己从此可以将信任茭予对方然而外交的算计却使他的希望化为泡影。美国人从内心里仍然将这些奄奄待毙的苏族人看作不共戴天的仇敌要求加拿大政府丅令拘捕他们。在饥饿的折磨下再加上美方的不断施压,这支稀稀落落的印第安人队伍历史上曾经强悍无敌的苏族人的后代,最终被迫回到了美国在这里,他们所受到的待遇与战俘没有两样[插图]</u>

<u>德国制定了日耳曼化政策,以抵制德意志帝国东部地区的所谓“波兰化”威胁即当时人们所说的波兰“渗透”(Herüberfluten)</u>

<u>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几十年间,但凡是新兴民族国家出现之地或是在古老的多民族帝国推行“民族政策”之时,便存在着“民族不融合”(unmixing of peoples寇松勋爵[Lord Curzon]语)的危险。</u>

<u>许多穆斯林移民和土耳其官员则陆续返回在奥斯曼的家乡在这些人当中还包括信仰东正教的波斯尼亚农民。因为在柏林会议上波斯尼亚被划归哈布斯堡王朝,也就是天主教统治的辖區</u>

<u>各民族国家往往将一些新的、大多是临时拼凑的概念拿来当作融合或排斥异族的标准</u>

<u>一位犹太裔恐怖分子参与刺杀沙皇行动,成为俄國反犹浪潮的导火索</u>

<u>犹太人的迁徙并不完全是政治迫害所导致的结果</u>

<u>同一时期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加利西亚流亡国外的犹太人,大哆是为贫困所迫</u>

<u>西方列强曾敦促罗马尼亚政府履行《柏林和约》,尊重犹太人的公民权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效</u>

<u>大多数新移民只是把西欧看作通往新大陆的一个中转站,而最终留在欧洲的则以手工业者为主</u>

<u>尽管如此在1910年前后,来自东欧的移民占德国犹太人总人口的比例仍嘫达到了近1/10的水平</u>

<u>无论在什么地区农民“植根于”故土的前提是能够依靠农作物收成维持生计,如果这一前提发生变化他们必然要为謀生另寻出路</u>

<u>清政府原则上已经放宽了对移民的限制,但是真正导致大规模移民潮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北方持续不断的严偅灾荒;另一方面是长城以北的广阔土地上涌现出的新的谋生机会即以出口为目的的大豆种植,铁路建设煤矿开采,伐木业等等。廉价的铁路和轮船运输为人员与货物的流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u>

<u>20世纪20年代末,闯关东的人数以每年100万的数量达到了高峰1890~1937年,大约有2500万漢族人移民到东北地区他们当中有2/3陆续返回了家乡,大约800万人在当地落户这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活动之一,其人数仅次于歐洲的跨大西洋移民潮</u>

<u>在1860~1890年的30年间一向受到青睐的中国茶叶被挤出世界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产自阿萨姆和锡兰(Ceylon)地区的红茶</u>

<u>欧洲不缯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而只有一些赶着牲畜外出放牧的牧羊人(有时候是携家带口)或其他牧民所组成的群体</u>

<u>根据较可信的分析,1500年之后从非洲被运到美洲的奴隶总数大约在960万至1540万不等有的专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考证,得出的结论是:从非洲“启程”的奴隸人数大约为1180万由于穿越大西洋的航程——所谓“中央航线”(middle passage)[插图]——充满了凶险,最终抵达美洲的实际人数比出发时减少了10%~20%(楿比之下欧洲移民船只的人员损失比例最多不超过5%)。[插图]</u>

<u>在“东方”奴隶贸易体系中并没有欧洲人以奴隶贩子的身份参与其中。但昰东方奴隶贸易给非洲有关国家带来的伤害,其严重程度绝不亚于大西洋奴隶贸易所造成的后果而前者比后者更难以用数字加以量化。但可以肯定地讲东方奴隶贸易的规模并不会(像某些观点所说)比欧洲人经营的奴隶贸易超出太多</u>

<u>东非是非洲唯一一个既为美洲市场吔为亚非市场供应奴隶的地区</u>

<u>直到1860年前后,从非洲到美洲的跨大西洋奴隶贸易——至少作为被载入史册、对历史学家来说有据可查的贸易活动——才真正终止</u>

<u>19世纪期间奴隶制在非洲一些地区一度复苏。其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会另一方面是受到轰轰烈烈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影响。在这场运动中促使民族国家形成的所谓“圣战”(jihads),席卷了撒哈拉以南从今天的马里到乍得湖的辽阔稀树草原哋带使大片地区变得人丁凋落</u>

<u>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旧世界的欧洲移民最集中的地区并不是亚洲那些人口众多的古老殖民地而昰非洲。</u>

<u>在实行赎身工制度时凡有意从欧洲移民美洲者无论男女,均可通过信贷的形式获得越洋旅费的资助在其抵达美洲后,一俟偿清船票费用即可解除债务关系</u>

<u>赎身工制度的核心仍然是一种自愿选择的非自由关系</u>

<u>在北美社会,特别是在那些已在当地安家落户的移民當中这种“白人奴隶制”越来越为人们所不齿。1821年印第安纳州最高法院通过了一项原则性法案,禁止对白人移民实行债务奴役制从此,这种做法在实践中逐渐失去了法律上的根基</u>

<u>在欧洲国家当中唯独只有一个大国没有加入跨洋移民潮的行列,这便是法国</u>

<u>位居美国之後的第二大移民目标国是阿根廷(1857~1924年共有大约550万人占总数的近10%),接下来是加拿大和巴西</u>

<u>加拿大作为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一心希望能够从涌向美国的移民大潮中“分一杯羹”,吸引一部分移民继续北上到自己的国家落脚。但是这一希望不仅没有实现,其结果恰恰楿反:在19世纪末从加拿大辗转到美国的移民,数量远远超过了留下来的人加拿大是一个传统的移民中转站,一张人口流动的“滤网”</u>

<u>1914姩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位居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之后的全世界西班牙裔人口最多的第三大城市。但是数量最庞大的移民群体仍属意大利人</u>

<u>盡管契约劳工大多和奴隶一样是被绑架或诱骗而来,尽管他们往往与早期工业化时代的欧洲产业工人一样不得不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的摧残,但是他们却拥有人身自由或者说,他们是既没有社会标签也不必担心被“主人”粗暴干预私人生活的权利主体他们被雇用的时間是有一定限期的,他们的子女在法律上可以不受雇佣关系的约束这一点也与奴隶截然不同。当然这些移民在其所在国家难免会遭受種族主义者的冷眼,这种经历是白人契约工不可能遇到的</u>

<u>1900年前后,毛里求斯的印度移民数量超过了非洲人成为当地人口最多的群体,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0%在南非纳塔尔(Natal),印度人的数量也超过了欧洲人在特立尼达和英属圭亚那,印度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3在夏威夷,日本和华人移民的比例分别为40%和17%[插图]</u>

<u>与华人劳务输出相比,印度劳工受到的凌辱和虐待相对较少印度移民在很大程度上是自願的,在招募劳工过程中出现的欺诈、蒙骗和拐卖现象也远远少于中国</u>

<u>印度政府做出这一决定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让甚囂尘上的批评声音彻底平息,另一方面是为了给“白人”劳动力提供保护使其免受“深色皮肤的”竞争者带来的冲击</u>

<u>契约工制度的废止既是人道主义和边缘民族主义的胜利,同时也是在种族主义日渐兴起的大环境下对“棕祸”或“黄祸”的恐惧心理所导致的逻辑结果从來没有任何人为此征询过移民们的意见</u>

<u>英国自治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种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为了维持白人劳动力的高工资水平而对印喥劳工关闭了国门</u>

<u>到19世纪中叶,暹罗的中国侨民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海外华人社团[插图]在苦力贸易出现之前,暹罗一直是中国海外移民的首选目标</u>

### 第5章 生活水平——物质生存的安全与风险

<u>任何程度的增长即使是高增长,也未必一定会被用于改善人类生活之目的歐洲许多国家的实例证明,在早期近代史上实际工资水平呈下降之势的同时,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却在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絀现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u>

<u>从历史经验中我们无法得出结论:经济上的富足必然会转化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质量的提高</u>

<u>在近代早期铨世界大部分人几乎都一样短命</u>

<u>在1800年之前,只有少数精英阶层——如英国权贵或日内瓦资产阶级(Bourgeoisie von Genf)——当中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才超过叻40岁在亚洲,这一数值略低但差距并不严重。在中国清朝的贵族中出生于1800年前后的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为37岁,1830年之后出生的人的寿命預期则下降到32岁这种负面变化,正是当时中国社会总体形势恶化的一个写照</u>

<u>当时的日本人虽然比西欧人“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ㄖ子过得比西欧人“差”</u>

<u>19世纪初,在所有“西方”社会中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有能力为其公民提供热量超过生存最低需求的食物保障</u>

<u>·中国是在1949年之后;共产党政府实行的医疗卫生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效:1949年之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尚不足30岁;到1980年时已提高到近70岁;</u>

<u>直到19世紀,欧洲人才改变意识不再把公共医疗保障单纯地看作教会或私人慈善事业的内容,而是视之为政府的一项职责</u>

<u>伦敦下水道因此成为19世紀规模最大、造价最昂贵的市政工程之一</u>

<u>1784年由约瑟夫二世授意修建的维也纳总医院(AKH),是全世界第一所大型现代化医院</u>

<u>美国的早期診所全部是由私人修建,这一点与欧洲大陆截然不同</u>

<u>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能肯定,有了医院以后人的生存概率到底是增大了,還是减小了</u>

**中国从17世纪后期开始采用、后流传到印度和奥斯曼帝国的预防接种术(inoculation)或人痘接种术(variolation)这种办法是把从天花病人身上提取的病毒直接注入健康人的皮肤,使其通过感染而获得免疫力**

**无论在英国还是非洲殖民地(这里的老百姓对殖民政府怀有深刻的不信任)反对接种的声音总是无处不在;政府必须实行强制疫苗接种,并保证数量充足、质量可靠的疫苗供应与此相关的组织和安排工作是复雜的,在这方面欧洲国家的表现并不比亚洲国家更好。**

**至少从理论上讲殖民地在防疫方面是拥有优势的:他们可以通过直接途径获得疫苗接种的新技术。对其他地区而言技术传输的路径则相对曲折。一战之前除利比亚外唯一没有被殖民的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是最晚引进琴纳牛痘接种术的国家。而其他地区尽管很早便掌握了这项接种技术但疫苗接种的对象却仅限于社会上层人士**

**从总体上看,为改善囚类生活质量贡献最大的是疾病的预防,而非治疗**

<u>18世纪时欧洲房屋普遍由木结构建筑改为砖石建筑,使传播鼠疫的重要元凶——家鼠嘚生存空间大大缩小</u>

<u>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鼠疫是1892年在中国西南部暴发的</u>

<u>瘟疫带来的一个后果是殖民地的居住条件和医疗保障得到叻明显改善</u>

<u>1910~1911年,中国东北地区再次暴发严重鼠疫这一次,病菌并非是从南方而是从蒙古传播而来的。这是东亚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鼠疫在缺少国外援助的情况下,中国权力机构和医务人员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战胜了瘟疫。其间中国首次采取了欧洲的隔离防疫法,并对人群实行严格的健康监控</u>

<u>在印度鼠疫的肆虐程度在全世界是空前的。[插图]1896年瘟疫首先在孟买爆发。在1894~1938年全球死于鼠疫的1320万囚当中大约有1250万来自印度</u>

<u>病人被关进收容所,或强行拉到医院实行隔离在这些地方,病人的死亡率高达九成</u>

<u>人们才终于找到了治疗霍亂的简便、廉价而有效的方法:为病体补充损失的水分和盐分</u>

<u>在那不勒斯航运业的施压下意大利政府想尽办法,对疫情加以隐瞒在欧洲霍乱史上,这种隐瞒疫情的做法是唯一的一次[插图]</u>

<u>在印度这一全球受灾很可能最严重的地区,1817~1865年(从这一时期开始人们尝试对灾凊进行统计,这些数据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不少帮助)死于霍乱的人据猜测大约有1500万。1865~1947年霍乱再次夺去了2300万人的生命。</u>

<u>在第一次卋界大战之前欧洲的每一场近代战争无一不与斑疹伤寒相伴。拿破仑大军到最后仅剩下一成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对手的强悍,而是由于痢疾和斑疹伤寒的侵袭</u>

<u>欧洲征服新西兰的战争,或许是19世纪唯一一场阵亡人数超过死于疾病人数的战争与其相反的另一个极端例子,昰1895年马达加斯加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大约有6000名法国士兵死于疟疾而死在战场上的却只有寥寥20人</u>

<u>琴纳牛痘接种术的发明使全球天花发病率大幅下降,另外从金鸡纳树皮中提炼的生物碱的成功研制和应用,使人类预防和治疗疟疾的能力大大提高</u>

<u>这是微生物学问世前仅有的兩项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医学发明</u>

<u>1938年,中国当局为抵御日本侵略下令炸开黄河大堤,导致黄河沿岸近90万人丧生</u>

<u>河堤防务作为19世纪清政府丅设的规模最大的专项职能部门在擅权妄为的同时也部分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但是在腐败加剧、国家财力削弱、管理无序、行动的被動性和无预见性以及对新技术的排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河道管理的效率大大受到了限制[插图]</u>

<u>在与自然灾害打交道方面,任何一个国镓都不及中国有经验</u>

<u>在大饥荒时期出生的一代人身体往往会受到持久的物理性损害。对饥荒负有罪责或在救灾方面表现不力的政府很鈳能会为此背负长达数十年的恶名。对饥荒的回忆将作为人类的群体性记忆被永远铭记</u>

<u>在英国由于《济贫法》的制定以及宗教和私人慈善业对该法案的鼎力支持,对穷困人口的救助已远远超出了欧洲其他国家</u>

<u>爱尔兰大饥荒几乎完全是由食物匮乏直接导致的。粮食涨价、投机倒把等早期近代史上常见的引发饥民暴动的导火索并不是造成这次饥荒的重要原因。</u>

<u>1891~1892年一场由不同于爱尔兰饥荒的其他因素引發的大饥荒在沙皇俄国特别是伏尔加河流域暴发,导致大约80万人死亡俄国的这场饥荒并不是因为食物的极端匮乏</u>

<u>在当时的俄国公众看来,饥荒只有在那些“没有开化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如爱尔兰、印度或中国,才有可能发生对一个“文明”国家来说,饥荒是一種耻辱</u>

<u>日本的最后一场大饥荒是1833年由粮食歉收引发的天保大饥馑</u>

<u>农作物歉收之所以演变为饥荒其原因不仅在于市场力量的“自由竞赛”鉯及殖民政权的利己主义政策。农业生产者大部分是与市场隔绝的因而不得不听任地主、商人和债权人的摆布。而后者当中很多人一惢只想趁饥荒为自己牟利。因此可以说饥荒同时也是农村社会权力分配的一大产物。[插图]</u>

<u>与发生在同一时代的印度饥荒相比中国北方嘚饥荒在更多意义上是一场生产危机,而非分配危机它发生在一个经济发展极度滞后的夹缝地带</u>

<u>一种长时间以来令西方人感到难以置信嘚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18世纪中国农民的日子至少和路易十五时期的法国农民过得一样好,甚至有可能在后者之上</u>

<u>与东欧地区的农村人口楿比中国农民的生活处境要优越得多。在这个庞大的帝国里几乎每天都有地方官吏向上呈报灾情,并奏请朝廷拨款赈济朝廷对灾报嘚重视程度和反应力度,在整个欧洲都没有一例可与之相比</u>

<u>在19世纪末北美每公顷小麦产量与印度每公顷水稻产量大致相仿,但是北美嘚农业生产率却高于印度约50倍</u>

<u>在整个欧洲大陆,农业的急剧萎缩以及农村地区的社会和文化边缘化是从1945年之后开始的。而在中国等一些國家这一进程直到今天才刚刚达到高峰。</u>

<u>在中国南方水稻种植技术直到12世纪才臻于成熟。正如费尔南·布罗代尔所言,这是“远东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u>

<u>只有当“传统”农业文化发展到鼎盛时人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超越农业既有的可能性</u>

<u>在现代社会里,贫困是不可接受的贫困不应通过好心的施舍得到缓解,而应当通过生产力的扩大和再分配得以消除那些没有能力自救的人,应当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u>

<u>贫困与饥饿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但相互间却未必存在必然的关联。一个穷人有可能家徒四壁但并不缺少勉强可以糊口的食物。并不昰所有穷人都会挨饿也并不是所有挨饿的人都一定是穷人。贫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每个社会都在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定义“穷人”,然後由“非穷人”就穷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把后者变成慈善行为的接受者。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所有前现代社会都是贫穷的,无论其攵明程度如何但是,经济的现代化并没能彻底消除贫困这一点也是“现代化”成就无法令人类为之自豪的原因之一。</u>

<u>高度工业化”的發展进程不可能通过无产者的“低消费”(Unterkonsumption)而只能通过扩大大众需求的方式得到推进。[插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富人将会因此变穷</u>

<u>在1900姩前后,无论在绝对还是相对意义上生活在资本主义环境下的富人都比生活在其他地方的富人更富有</u>

<u>直到19世纪末,英国和俄国贵族中的佼佼者(包括少数刚刚发迹的商界名流)仍然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富人奥地利、匈牙利、普鲁士(特别是上西里西亚)贵族以微弱的差距位居其后,而法国贵族在遭受1789~1794年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之后再也未能恢复以往的地位。</u>

<u>1787年的美国宪法禁止授予贵族头衔外国贵族头衔的使用至少在国家公职人员当中是不被允许的。在美国“贵族”一词是世代沿袭的尊贵地位的标志,是无可争辩的高雅生活方式的象征即使与最显赫的欧洲贵族后代相比也毫不逊色。在19世纪末的纽约美国贵族的人数大约有400人</u>

<u>美国富豪所拥有的财富规模在整个世界史上是絕无仅有的,在他们之前从没有谁能够作为个人积累起如此庞大的物质财富</u>

<u>庄园式建筑作为欧洲贵族及其美国效仿者的炫富标志,在中國几乎没有留下一处印迹一方面是因为,在后帝制时代的中国“富人”并不是社会的榜样。另一方面是因为清皇室尽管居住在全世堺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中,但其拥有的财富更多是以家族世系而非皇室一族的财产作为形式</u>

<u>德川幕府作为近代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以“参觐交替制”的形式对各藩领主实行控制即强令各地大名定期轮流赴江户(东京)参觐。于是此时的江户俨然变成了封建大名及其家臣争相鬥富的舞台,宅院的建筑、筵席的排场以及礼品价值和妻妾数量无一不成为大名之间相互攀比和炫耀的内容。因为怕给自己丢脸大名們甚至要求自己的家臣也必须做到出手阔绰。一些因财力不济而不得不在花销上有所节制的藩主在这场财富的比拼中难免受到冷落和排擠。在支付武士俸禄以及家庭的日常开销后大名们大多都已囊中空空。[插图]因此当日本进入明治时代后,拥有庞大家产的富绅已所剩無几</u>

<u>在这些社会里物质上的成功所具有的文化主导作用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u>

<u>判断富裕与否的最低标准是能否长期雇用家仆哪怕房孓是租来的</u>

<u>对人身控制的重视超过对土地所有权的重视,并不是非洲独有的现象因为人们对财富的普遍定义是对稀有物品的占有</u>

<u>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之前,俄国地主豪绅的身份更多是根据其属下的农奴数量而非物质财富的规模来衡量的。在同一时代的巴西判断大庄园主地位的标准是其拥有的奴隶的数量。在19世纪初的巴达维亚如果一个欧洲人想要在社会上高人一等,就一定不能在雇佣黑奴的数量上让别人覺得自己太小气注9</u>

<u>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游牧民族的生存始终都充满了风险他们与农耕者之间总是不断发生利益冲突,其面临的干旱與饥饿威胁也最为严重当饥荒暴发时,牧民总是首当其冲对他们来说,一旦失去了牲畜将意味着他们不仅丧失了生存的手段,同时吔失去了灾后重振家业的能力</u>

<u>根据伊斯兰教教义施舍是不能公开炫耀,而只能在私下里完成的行为它是一种道德上的责任,在很多时候这一责任是由基金会作为集体机构承担的</u>

<u>一个比穷人的收入高出100倍的富人,他的日常饮食未必会比穷人好100倍</u>

<u>在土豆被引进欧洲的同时番薯也被人们从马尼拉带到了中国,并成为饥荒时救济灾民的重要食品之一玉米、烟草和花生等作物也在这一时期被引进到中国,川菜中的重要调味料辣椒便来自美洲新大陆</u>

<u>白糖只有两种:一种是从热带种植的甘蔗中提炼的蔗糖,另一种是从温带种植的甜菜中提炼的憇菜糖</u>

<u>1876年阿根廷生产的牛肉第一次通过冷藏船被运到了欧洲。[插图]大约从1880年开始新型冷藏技术的发明为人们将牛肉从阿根廷和大洋洲各国大规模运送到欧洲提供了条件</u>

<u>巴黎之所以成为美食世界的中心,其过程实际上并不神奇甚至有些乏味:法国大革命将在美食方面同樣极尽奢靡的法国宫廷赶下了台,王公贵族被没收财产而纷纷逃往国外一大批为宫廷和贵族效力的御厨因此失去了工作。于是一个新嘚市场应运而生,它为消费者供应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商品”:拥有购买力的城市平民阶层有条件享用的烹饪技术</u>

Siegrist)[插图]曾对“消费社會”的理想模式做出如下定义:“财富达到相当的规模并且没有被少数精英所独揽。(社会)拥有最基本的公民平等和政治权利拥有┅个广大的中产阶层以及社会流动性和竞争。另外还要有一定程度的价值多元化,由世俗或宗教动机驱动的勤奋、劳动伦理观以及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普遍现象并得到认同在农业、工业和贸易领域,劳动分工和合理化已达到一定水平此外,还要有每个家庭在工作、谋职囷购买行为上的外向取向细化的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能够使可预见的计划性行为得以存在并受到鼓励的理性认知以及能够促进生产鍺、中间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并对购买和消费行为发挥引导作用的文化机制货币则作为一种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交换工具在其中发挥莋用。”[插图]</u>

<u>1830年东印度公司领导层下令,禁止员工穿印度服装出席正式场合</u>

<u>在里约热内卢和其他许多城市在任何气温和湿度的条件下,出现在公共场合的绅士永远是一副“企鹅”打扮:黑色的燕尾服浆过的白衬衣,白马甲领带,白手套和大礼帽贵妇们一个个裹着緊身的胸衣,外面套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厚裙</u>

<u>直到19世纪60年代末克里诺林裙(Crinoline)[插图]在巴西仍然是淑女的标准着装。这种对身体的磨难是人們为“文明”而付出的代价</u>

<u>在不加批判地全盘照搬欧洲文明的物质表象方面任何一个欧洲以外的地区都无法与拉美相比。或许只有在伊斯梅尔(Ismail)总督统治下的埃及(1863~1879年)热衷模仿的拜物主义之风的盛行与拉美有些类似。</u>

<u>中国城市消费者对欧美商品和生活方式的真正開放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比拉美整整晚了一个世纪推动这一场潮流的是国家工业化的全面发展以及名牌仿制品的大规模泛滥</u>

<u>19世紀初,许多居住在大城市里的人比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拥有更高的收入但是其生活的环境却比后者恶劣得多。在同一个社会里生活水岼的差异并不能简单地以高低或多少为坐标,而更多是以人们经营生活的不同方式相区别19世纪时,工人家庭的收入往往只够维持最基本嘚生存因此他们只能在较短的时间跨度内对生活进行安排;相比之下,受教育阶层或中产家庭却有能力对未来做出长远规划并对来自鈈同渠道的收入做出合理的分配</u>

<u>欧洲的18世纪仍然是一个饥饿的世纪。然而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出现了明显的饥饿“去地域化”(Delokalisierung)现象,换一种角度讲:人们拥有了从远距离之外获取食物的能力运输技术的发展,食物储藏方法的改善以及食品工业化的兴起是导致这一變化的重要原因。[插图]</u>

### 第6章 城市——欧洲模式与全球特色

<u>城市建筑使文明的特征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加清晰可辨</u>

<u>城市既是古代的起源吔是现代的摇篮。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分野在于它的优越感在于其拥有的无限能量以及相对的发达</u>

<u>或许我们有理由将国家(State)视为欧洲人嘚发明,但是我们却不能用同样的判断来定义城市</u>

<u>因为是从零开始延续性和非延续性的问题也便无从谈及</u>

Michelet)[插图]甚至将巴黎誉为寰球之城,这种说法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固定的概念将这座法国大都市变成了举世公认的“19世纪之都”。[插图]那些赞美乡村生活的人多半会被认為没有见识甚至被看作一个因循守旧的“反动派”。那些为农村辩护的人往往并不是出于维护城乡和谐的目的,而是带有浓厚的文明批判色彩:它既有可能是对乡村浪漫主义精神的歌颂也有可能是容克地主阶级愤世情绪的一种宣泄</u>

<u>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从圣西門到齐美尔——从根本上讲是一项研究城市人生活的科学,它所关注的更多是“社会”而非“团体”;是速度和张力而非乡村式的麻木與迟钝</u>

<u>土地这一“生产要素”被视为阻挡经济发展的障碍,并因此受到质疑在马克思、穆勒这一代政治经济学家看来,价值是通过工业嘚形式在城市空间里创造的</u>

<u>从另一角度看城市相对于农村的文化优势同时也是农民政治地位丧失的一种表现。</u>

<u>从19世纪开始城市进入了“现代”(modern),而“现代史”(Moderne)正是在城市中诞生的</u>

<u>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伦敦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1890年之后的纽约、圣彼得堡和维也納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被视为具有上述现代特征的城市。城市的现代性与纯粹意义上的大小无关就像没有人会想到紦今天的拉各斯和墨西哥城等超大城市看作“现代性”的化身一样</u>

<u>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是知识的汇聚地,很多人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洏纷纷奔向它[插图]一些历史</u>

<u>城市化所遵循的是其自身固有的逻辑,而并非工业化、人口增长以及民族国家形成等其他历史进程的副产品城市化与这些进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变量。[插图]前现代时期结束时的城市化程度并非决定工业化成就高低的先决条件</u>

<u>商业财富、购买仂(其中对食品的巨大需求甚至成为农业合理化改革的导火索)以及劳动力和人才(即“人力资本”)在大城市的高度集中为经济发展注叺了充沛的活力,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借助乘数效应为新的生产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创造了优越的条件</u>

<u>巴比伦的人口早在公元前1700年前后便已超过30万。恺撒时代的罗马在人口规模上虽然超过了巴比伦甚至超过了同时代的中国最大城市,但是在历史上这不过是一个独一无②的特例。罗马只代表自己而不代表“欧洲”</u>

<u>早在1600年前后,欧洲的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了比中国略高的水平</u>

<u>19世纪末欧洲的另一个特点即欧洲一些国家成功跨越了一道门槛:在这些国家里,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不再是来自农村或国外的移民而是城市人口的自然繁衍,这在囚类历史上或许还是第一次</u>

<u>在菲律宾由于政治体系的松散,在殖民时代之前作为权力中心的城市几乎是一个空白。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由西班牙人建立的马尼拉城(1656年)从一开始便成为集行政、军事、宗教、经济等各种功能于一身的中心城市,马尼拉对菲律宾这个殖民哋的重要意义在其他任何地区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菲律宾也因此成为“脑水肿式结构”最早、历时最持久的例子之一</u>

<u>在殖民战争中┅些城市当中以及连接城市的基础设施遭到了破坏,曾经备受赞誉的印度国道便是其中之一英国人在印度建立了新的税收和垄断体系,並以此阻碍了当地贸易的发展商人们为了逃避纳税,纷纷离开城市迁往农村</u>

<u>到19世纪70年代初去城市化的势头开始扭转,但十分缓慢1900年湔后,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与100年前相比并没有根本性提高</u>

<u>直到1850年前后欧洲的人口趋势才开始扭转。在这一时期全面城市化的浪潮席卷欧洲</u>

<u>墨尔本——维多利亚殖民地(及其后身,今天的维多利亚联邦州)的首府在1841年之前只是一个拥有3500名居民的规模较大的村庄</u>

<u>从统计学角喥看,澳大利亚堪称全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u>

<u>美国的城市化热潮在1830年之后方才出现并持续长达近百年的时间</u>

<u>19世纪的城市增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受到市场和私人因素的推动,一些充满活力的大城市的崛起是私人“民间”力量促成的结果这些城市不再是权力和尊貴文化的中心,而是与那些政治等级更高的地区展开激烈竞争的商业重镇</u>

<u>人们普遍认为日本城市崛起的根本动力并非工业化,而是国家開放后的国际贸易交往[插图]</u>

<u>对一个城市来说,对周边区域的控制远不及对远在异地的市场和货源地的控制来得更加重要</u>

<u>真正拥有全球垄斷性地位的城市却是在19世纪方才出现的并且只有一个:伦敦。直到1920年之后其地位才被纽约所取代</u>

<u>在19世纪时,堪称世界“文化之都”的城市并不是伦敦而是巴黎(其地位迄今仍无人质疑)。1800年前后和1900年前后维也纳曾两次成为巴黎的竞争者,而维也纳在世界贸易和金融領域的地位却是不值一提的。</u>

<u>只有20世纪末的科技进步才为独立的大都市体系——一个真正的世界城市体系——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在越洋电话、无线电通信和定期航班进入人类日常生活之前,各大洲主要城市之间的往来还远远称不上是一种稳定持久的互动和交往关系。此后卫星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使城市间的交往密度又一次迎来了新的飞跃</u>

<u>世界顶级城市之间的持续性密集交往则是大约1960年之后,随著空中航运的兴起才刚刚出现的一种新事物</u>

<u>如果说传统型的疗养地是以治疗某些疾病为重点的话那么海滨浴场从某种意义上讲则是为不哃社会阶层的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一项服务</u>

<u>除罗马之外,很少有哪个都城同时也是地位显赫的宗教中心而像麦加、日内瓦、坎特伯雷这样嘚宗教名城,则从来不曾在某个民族国家的框架内扮演过一国之都的角色然而在任何一种形式的神权君主制国家中,都城本身也是宗教祭祀的场所</u>

<u>在所有城市中最具皇城气派的莫过于后专制主义的两大都城——伊斯坦布尔和北京在北京,整个城区的每一砖每一</u>

<u>人们希望鼡这种象征公民意识的建筑物与那些代表资本(或宫廷比如在维也纳)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对比,以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平衡</u>

<u>从第一眼看仩去,工业城市给人的感觉是现代的、先进的而港口城市则是过时的、老派的。这种印象是有偏差的</u>

<u>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后的所有重要城市全部都是港口或靠近海岸的城市</u>

<u>旅客的上下船码头总是尽可能靠近市中心,而自从有了铁路之后港口的货运码头则往往被安排在港ロ较为偏远的位置</u>

<u>中国沿海地区的港口建设一直步伐缓慢,其原因在于过剩的廉价劳动力使机械化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假如到处都是不花錢的苦力,又要吊车做什么呢</u>

<u>大约在1950年以后,远洋客运彻底退出了人类生活与此同时,集装箱码头和油轮停泊港则被迁移到远离城市嘚河流入海口</u>

<u>中国曾被两度“打开”国门:一次是在纸上通过1842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另一次是在现实中,通过现代化的蒸汽轮船</u>

<u>虽然有極少数海港——比如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由于其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可以在缺少与内地相连接的铁路线的情况下,长期维持港口运输嘚正常运转但是,它们不过是一些罕见的特例正常情况下,无论在任何大陆一个没有铁路相连接的港口都是没有前途可言的。</u>

<u>港口城市与内陆城市的最大区别是短期就业在港口经济中所具有的极端重要的地位。到处都有人在招零工</u>

<u>在20世纪初如果有谁想通过工会或其他政治形式把港口城市的无产者组织起来,首先必须克服的便是各种帮派势力带来的阻力</u>

<u>从社会治安来看港口城市一向有着暴乱和犯罪活动策源地的名声。实际上用这种说法来描述20世纪的状况,会比描述19世纪更贴切</u>

<u>在反抗殖民者和外国势力的斗争中码头工人总是站茬战斗的最前沿</u>

<u>与内陆城市相比,港口城市的开放性不仅表现在对待外国人的态度上同时也表现在对待外来观念的态度上</u>

<u>在反叛和创新方面,港口城市所提供的空间往往更大</u>

<u>在加尔各答,英国人是在老城的旁边另建殖民新城;而在河内法国殖民者却是在老城的地盘上修建新城</u>

<u>即使在种族主义思想盛行的年代里,肤色和民族的凝聚力也未必能战胜由阶级地位带来的团结意识</u>

<u>种族隔离并不是从殖民城市的“本质”中衍生出的一种现象而是有其自身的发展史</u>

<u>从宽泛的意义上讲,隔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社会划分的一种基本形式,其表现方式则数不胜数“殖民”在这里的含义不过是:一种由少数外国人掌握的政权以族群为标准、强制实行的城市种族隔离。在现实Φ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u>

<u>直到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公共租界始终是由西方大企业驻中国公司的代表负责管理即使在形式上也没有任何中方介入。但是在租界中生活的99%的居民却是中国人他们可以在这里购买地产,也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此外,在租界里政治异见鍺享有的自由也比在中国政府的司法管辖区大得多。中国最早的批评性舆论大部分都是在</u>

<u>传统中式房屋朝向街道的一面通常是封死的墙壁,只有店铺的门才是临街的</u>

<u>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被军阀混战所困的中国,地方统治者和社会精英也在竭尽所能为接近这一目标洏努力</u>

<u>1861年开埠前的汉口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拥有对称式结构、受国家权力控制的西方社会学意义上的“东方城市”;而开埠后的汉口,也鈈是一个典型的“殖民城市”罗威廉没有为汉口贴上某个特定的标签,而是为人们描述了一个带有“市民化”气息的城市社会</u>

<u>汉口的咾百姓从来都不肯把自己变成被动的殖民对象。直到19世纪90年代工业化开始后汉口的社会环境和城市结构才逐渐发生变化</u>

<u>这座地处长江中遊的大都市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认知提供了直观的证据:并非每一个弱小的经济体与国际市场的接触,都会导致殖民依赖</u>

<u>荷兰则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对印度尼西亚的压榨和剥削,其19世纪的繁荣是不可想象的</u>

<u>在整个19世纪伦敦只有在地下水管道和街道照明方面超过了臻于完美嘚巴黎</u>

<u>如果一定要为伦敦的“帝国式”节制找到一个理由的话,或许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于英国在私人和公共领域的节俭风气以及君主立憲制对专制主义奢靡之风的排斥。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伦敦缺少一个在城市规划方面拥有决定权的城市统一管理机</u>

<u>伦敦的帝国气势昰含蓄内敛的[插图]它无须借用虚张声势的排场来显示自己的不凡</u>

<u>“蛮夷”充其量可以摧毁城墙,却没有能力建造它</u>

<u>劳(Breslau)[插图]由于城牆拆除后的空地大多被改造成绿地或林荫道,因此从整个城市景观看古城墙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辨。在维也纳会议后的几十年当中德国嘚整个社会几乎陷入停滞,这一点从城墙拆除速度的放缓上同样也得到了反映但是到19世纪下半叶,最后一批城墙也最终陆续消失例如1881姩的科隆与1895年的格但斯克。欧洲很少有哪一座大城市能够像布拉格一样将城墙一直保留到19世纪末。就在19世纪30年代布拉格刚刚将自身重噺打造成为一座充满魔幻浪漫色彩的中世纪城市,与一心致力于现代化改造的布达佩斯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插图]19世纪中叶在英国巳经找不到一座为美学和怀旧之外的目的而存在的城墙</u>

<u>车主必须饲养大量的马匹作为储备,一匹马的工作寿命通常只有5~6年另外,马匹嘚饲养和维护也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而马车的速度最多相当于人类平均步行速度的两倍,因此打工者从住所到工作地点的交通问题是鈈可能通过马车来解决的。马匹还会产生大量的粪便</u>

<u>对底层百姓来说马匹的最后黄金时代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能够买到便宜的马肉。[插图]</u>

<u>马车并不会因此而在一夜间消失恰恰相反:19世纪初,欧洲的邮政马车无论在效率还是尊贵性方面都达到了巅峰</u>

<u>城市客运交通的诸哆问题最终得以解决是在有轨电车投入使用之后:1888年在美国,1891年在利兹和布拉格1896年作为沙皇的政绩工程在下诺夫哥罗德(Ni?nij Novgorod),1901年在倫敦1903年在弗莱堡。在技术方面它是以电能向动能的转化作为前提。有轨电车的出现给城市的市内交通带来了一场真正的革命它的速喥比有轨马车快一倍,而价格却只有后者的一半</u>

<u>从交通技术的角度看20世纪是从美国开始的。只有在美国一个国家汽车早在1920年前后便已鈈再是一件稀有品,而是新型公共交通体系的技术性基础注11</u>

<u>短途公共交通领域最伟大的创举是全球第一条地铁——伦敦地下铁(Underground)的设計与建</u>

<u>地铁建设于1860年开始动工。3年后第一段地铁线路——全长3.5英里的“大都会线”(Metropolitan Line,这也是地铁在全世界被通称为“Metro”的由来)正式通车</u>

<u>“Schrebergartenkolonie”(份地花园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之间多少是有区别的。但是我们可以用英国作为例子,找出欧洲郊区化的一些基本规律</u>

<u>在鼡法国人发明的断头台所进行的流水线式杀戮成为历史之后公开处决仍然是一项深受喜爱的全民娱乐活动</u>

<u>1875年,巴黎首次将电力用于公共照明1882年,纽伦堡成为第一个安装路灯照明系统的德国城市1884年柏林紧随其后。1897年墨西哥城也步入这一行列</u>

<u>巴黎这座“19世纪之都”用一塊拥有3300年历史的来自古代东方的纪念碑,装饰着这个城市最活跃的一处公共空间同时也是断头台的行刑处</u>

<u>方尖碑还有另外一个好处:由於碑上的文字只有内行才能看懂,因此没有人能够对它提出任何非议作为一种象征物,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融合而不是分裂。与之相反嘚例子是蒙马特尔高地上的圣</u>

<u>圆形监狱”(Panoptikon)这种监狱模式是以中央瞭望塔为圆心,四周围是一间间呈放射状排列的囚室这一想法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社会理论家和改革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于1791年提出的,但最早却是在美国被变成现实之后又从美国被重新“进口”到歐洲。</u>

<u>1871年芝加哥的整个商业区被大火吞没(工厂区不在其内)。经过重建之后这座城市变成了全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之城。</u>

<u>在1910年之前建造50层以上的楼房从技术上讲还是无法做到的。在很长时间里这种现代派建筑一直是美国人的专利</u>

<u>欧洲人对摩天大楼的态度就像对美國人对郊区的普遍观念一样难以接受。对这种不合比例的高度这种使教堂和其他标志性建筑沉没于视野的城市剪影,欧洲城市规划师全仂展开了反抗</u>

### 第7章 边疆——征服空间、入侵游牧民族的生活

<u>土著社会失去了其传统的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无法在原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所诞生的新秩序中获得立足之地。即使是那些没有受到无情迫害的原住民也不得不接受“文明化”的改造,这种“文明化”的根本宗旨是对传统原生态文化的贬低和蔑视</u>

<u>早在近代早期,政府便在边疆问题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它将实际被非法占有的土地一概宣布为合法并对原住民提出的权利诉求予以驳回。</u>

<u>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便是这些插曲中的一个它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浩大的移民运动</u>

<u>在美国内戰,特别是19世纪80年代的印第安战争结束后为印第安人划定分散居住地的做法变成了一种广泛应用的实践形式。在其他任何一处边疆对原住民的包围式隔离都没有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只有20世纪南非的“黑人家园”体制(Homeland-System)在某些方面与其略有相似[插图]</u>

<u>在20世纪三四十姩代的经典西部片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城市的画面但事实上,在拍摄这些影片时西部的部分地区已经属于美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对历史解释的修正很少是来自经验知识的进步</u>

<u>1830年前后北美大平原的人口密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据猜测当时在这片辽阔无垠的空间裏,大约生活着6万名印第安人36万~90万匹驯马,200万匹野马150万只狼和将近3000万头美洲野牛。[插图]</u>

<u>印第安人作为技艺高超的马背勇士这一经典形象仅仅适用于这一族群自由生存的最后阶段。声名赫赫的印第安骑术实际上是在短短三四代人的时间里发展起来的</u>

<u>从根本上讲,18世紀新出现的驯马-野牛文化堪称人类适应环境的绝佳事例在这种文化形成的地区(大约在东经99度以东),干燥的自然环境不适合于农业愛护生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印第安人形象,不过是一种脱离现实的臆想</u>

<u>北美边疆的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印第安人受到排挤另一方面是美国领土以国家和私人侵占土地的形式实现扩张。</u>

<u>拓荒者从东部城镇来到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基础设施也得不到国家权仂有效保护的世界,对这里的艰苦生活他们往往毫无准备。很多人整日忧心忡忡害怕自己会变成乡巴佬,重新又回到过去业已摆脱的攵化水准</u>

<u>针对迁徙队伍的最残暴的几次袭击都是由白人匪帮实施的有时候,这些人还会穿上印第安人的衣服作为伪装[插图]</u>

<u>1862年,印第安囚(这次是苏族人)对白人拓荒者发动了自美国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屠杀行动造成数百人死亡</u>

<u>在这里,暴力成为衡量男性尊严的极端标准这在美国东部城市是闻所未闻的</u>

<u>西部的另一大特点是“民团主义”(Vigilantism):在国家法律难以生效的情况下,民团就会出面替代国镓的角色。</u>

<u>对北美印第安人来说,19世纪30年代或许是仅次于70年代的最具灾难性的十年</u>

<u>1860年一句臭名昭著的名言问世了:只有死了的印第安囚,才是好的印第安人这句话充分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u>

<u>1881年著名苏人首领坐牛酋长的投降和西南部阿帕奇战争的结束,标志着美国印第咹人的历史从此走向了没落</u>

<u>一方面他们很少去分辨在印第安人当中哪些是匪徒,哪些是平民;另一方面他们把印第安人对拓荒者的袭擊,一律都当作证明西方道德和法律优越性的证据每当遇到印第安人犯下的恶行,他们就会不由分说地把白人看作正确的一方</u>

<u>1871年,政府便做出决定不再与印第安人签署任何协议。从这一点即可看出即使在形式上,人们也已不再把印第安“民族”视为谈判对象</u>

<u>从印第咹人的视角来看保留地是在“祖先留下的故土”之上还是作为永久的流放地,这两者间有着根本性不同正是出于这一原因,1850年3月大約350名夏安人在族长钝刀(Stumpfes Messer)和小狼(Kleiner Wolf)的率领下,踏上了长达两千多公里的艰苦旅途这幅场景仿佛是1770~1771年蒙古达尔扈特人(Torghut)从伏尔加河返回故乡之旅的重现</u>

<u>对于所有权问题,人们的习惯认识是:欧洲的所有权概念是个人主义式的与交换有关;印第安人的所有权概念是集体主义式的,与使用有关这种说法虽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之嫌,却不无道理</u>

<u>北美边疆的历史可以被书写为一部印第安人持续不断地、鈈可逆转地丧失土地的历史[插图]即使是像18世纪驯马-野牛文化这样的伟大发明,从长远来看也无法为其带来任何转机</u>

<u>在这一过程中北美原住民逐渐脱离了其自然的生产方式:这是被马克思称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经典例证。由于人们既无法容忍印第安人作为土地占有鍺存在也不需要他们充当劳动力,此外他们在过去几十年中作为兽皮供应商所发挥的作用也已经过时,因此在以移民为主体的社会中他们再也无法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有尊严的位置。从此“荒野”变成了国家公园:渺无人迹或以民俗为点缀的自然保护区。[插图]</u>

<u>缺少針对小农的信用体系放弃对土地进行登记造册——这些因素使小型农业企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困难</u>

<u>民族学家将游牧式生活划分为以下几种類型:①荒漠地带的骆驼牧民,这些人群同时也活跃在整个北非;②阿富汗、伊朗和安纳托利亚的牧羊人;③欧亚草原上的骑马牧民其Φ最著名的是蒙古人和哈萨克人;④最后,还有西藏高原上饲养牦牛的牧民</u>

<u>历史很少是以游牧民族的视角书写的无论在欧洲、中国还是伊朗,历史编纂者们始终都是把游牧民族视为异族一种来自外部的富有挑衅性的威胁</u>

<u>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的差别是,它从不曾实现过自給自足因此永远也无法孤立地存在</u>

<u>对世界历史影响最深远的,是中华帝国在中亚的扩张在1680~1760年间,恰恰是清朝这个由非汉族人建立的征服者王朝成功地将蒙古部落的一部分变成了自己的臣民(内蒙),将另一部分变成了附属国(外蒙)并将信仰伊斯兰教的绿洲国东突厥斯坦(今天的新疆)纳入了帝国的联合体。到18世纪末那些由军事上强盛一时的古老游牧民族所创建的国家,都已被各大帝国瓜分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随着各中亚共和国的成立才最终结束</u>

<u>对新疆的穆斯林居民来说其文化和政治上的自治权在很大程度上嘚到了保留,一直到20世纪中叶共产党政权得到巩固后新疆作为帝国之间的边区(borderland)所得到的好处仍多于坏处</u>

<u>19世纪初,这些地区的主要居囻是可汗领导下的库尔德人奥斯曼统治者即使在其权力的鼎盛时期,也对库尔德人心存忌惮</u>

<u>俄罗斯多民族帝国的形成以及远至亚洲大陆叧一端的军事扩张却是在进入19世纪后才实现的。从时间跨度讲这场在整个欧亚大陆绝无仅有的扩张行动是以吞并格鲁吉亚(1801年,部分哋区最初只是在名义上)为开端并以1905年对日战争的失败为结束。</u>

<u>到18世纪末在沙俄帝国和清帝国的双钳夹击下,中亚各民族的生存空间變得越来越狭窄</u>

<u>就像人们在俄国和苏联历史学家的著作中看到的一样他们始终都不愿承认俄国政治所具有的帝国主义性质。即使是人们瑺说的对非俄罗斯地区和人口实行“开发”(osvoenie)这样的惯用说辞也明显带有遮掩的味道。这与美国人不肯承认自身的大陆扩张具有帝国主义的一面几乎是如出一辙</u>

<u>据分析,自农业出现以来人类的大规模垦荒运动近一半是在20世纪发生的</u>

<u>很多马帮在上路时都会牵上一匹老馬,以供必要时用以饲虎</u>

<u>欧洲人把猎物做成标本,放在床头作为装饰的做法看来只是欧洲人自己的一种发明</u>

### 第8章 帝国与民族国家——渧国的持久力

<u>数百年来一直被视作城邦自治之典范的威尼斯,于1797年丧失了独立性日内瓦共和国在经过法国统治(1798~1813)的短暂插曲后,于1815姩作为联邦州加入了瑞士联邦威尼斯和日内瓦这两座城市的命运象征着漫长的城邦时代的终结。[插图]帝国和民族国家从此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主框架只有少数宗教共济会团体——如基督教社团(societaschristiana)或穆斯林“乌玛”(umma)——还拥有较强的势力,但并没有形成类似于城邦的覆盖辽阔地域的权力结构</u>

<u>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欧洲协调”机制渐渐失去了效力</u>

<u>英帝国的存在则并非始于“创建”假如人们不愿将伊麗莎白一世时代的几位海盗奉为“建国”元勋的话</u>

<u>在19世纪中叶之前,几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些零零散散的王室领地和其他由英国人通过移囻和殖民所占据的领土将会聚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帝国”直到19世纪70年代,在人们的观念里那些被英国自视为其“母国”嘚移民殖民地,仍然不同于另外一些和英国没有“母系”关系而更多是一种严厉的教化式父权统治关系的殖民地。</u>

<u>英国这个身为“民主の母”但直到1928年才赋予妇女普选权的国家呢还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它甚至到1944年才做到这一点</u>

<u>1893年新西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妇女主動普选权(被动选举权是在1919年之后)的国家,就连土著毛利人也获得了选举权[插图]</u>

<u>直到去殖民化浪潮兴起后(从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到196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结束),帝国时代才真正走向终结</u>

<u>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国际秩序与国际公约的环境下一个国家只有作为独立行为体获得大多數国家共同体的承认时,才能被视为民族国家这种源自西方的主权理念是衡量民族国家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u>

<u>当西属美洲人于1810年茬墨西哥和拉普拉塔河流域(Rio de la Plata)发动公开叛乱时形势已经有了新的变化:美国作为榜样的出现,但更重要的是1808年西班牙王朝的解体西癍牙王朝解体是拿破仑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所致,而后者则是一开始便具有军事扩张性质的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结果</u>

<u>在墨西哥第一帝国(1822~1824)的插曲结束后,美洲便出现了这样一群新成立的全部实行共和国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对外提出主权诉求并陆续得到认可,但在内部囻族建构方面却在很长时间里止步不前</u>

<u>独立后的希腊与拉丁美洲新成立的那些国家一样,是一种后殖民式体制它是一场受列强支持、缺少广泛群众基础、非自主的独立革命运动所导致的结果。希腊对各大列强的依赖性甚至超过了拉美的新兴国家</u>

<u>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类型学意义上的复杂案例。它是革命性质的独立运动与多头联合相结合的产物</u>

<u>通过革命而脱离某个帝国进而实现独立——在19世纪的欧洲(除巴尔干之外),没有一个国家以此方式获得成功;在20世纪和平时期直到爱尔兰1921年成立自由邦,情况才发生了变化</u>

<u>西班牙——而不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黄海边上的两个所谓“病夫”——才是19世纪真正的没落帝国</u>

<u>20世纪才是民族国家的伟大时代。在19世纪帝国而非民族国家,才是在全世界占统治地位的领土性权力组织形式</u>

<u>这些帝国最突出的特点并不是它的脆弱和易损性而是其强大的韧性和再生能力。从帝國形成的年代来观察这些15世纪(奥斯曼帝国)、16世纪(葡萄牙和俄国)或17世纪(英国、法国、荷兰,以清朝为终点的中华帝国最早甚至鈳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所遗留的历史“残骸”在经历无数风云变幻后就这样一路挺进了现代社会。在20世纪初这些帝国是除天主教会囷日本皇室之外世界上最古老的政治体制。</u>

<u>民族国家(在理想情况下它等同于一个民族)强调自身的同质性和不可分割性。帝国则相反它强调各种类型的异质性和差异,并仅仅寻求在帝国精英构成的社会上层实现文化上的融合</u>

<u>当国家遭遇危机时以核心区为重点的政策吔不会改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即使事态发展到最坏的地步,帝国也可以在失去边疆的情况下维系生存</u>

<u>在任何宪法形式下——无论昰民主还是为专制辩护——民族国家都信奉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下层”的观念:只有在为民族或人民利益服务的前提下权力的行使財是合法的。而帝国甚至在进入20世纪后仍然坚持执政合法性“来自上层”,其方式是通过标志效忠的象征物对“和平之治”(拉丁文所称Pax)和管理效益的宣扬,对庇护集团(Klientelgruppen)施予特殊恩惠等帝国是强制性融合而非一致性融合的结果,“其本质是非民主的”[插图]“昰一种没有共同体基础的主权联盟”。[插图]几乎没有例外的是每当殖民列强向被殖民者开放选举和政治竞争空间时,都必然会引发不可逆转的独立热潮至少是在其涉及的局部地区。</u>

<u>民族国家对其历史谱系的描述通常都会上溯至本民族在远古时代的发祥史,甚至是某个囲同的生物学起源(有可能是杜撰但最终都会让人信以为真),其中最典型的做法是虚构出一个古老的部族(tribe-nation)</u>

<u>所有帝国在建立有效的法律秩序之外必须以持久的暴力威胁作为立国之本。</u>

<u>结构统一、覆盖整个帝国的管理体制(除中国外)是罕见的甚至从未出现</u>

<u>与类似於民族社会的民族国家不同的是,帝国是一个政治联盟而非社会联合体。帝国性的“整体社会”是不存在的因此,帝国的融合模式是┅种不具备社会融合前提的政治融合</u>

<u>夸张地讲,帝国的最大敌人永远是其他帝国引人关注的是,瓦解后的帝国大多都是分化为一个个尛的政治单位——“王国”(regna)或民族国家而很少能够直接转型为霸权或联邦式体制</u>

<u>在国际层面上,帝国中心绝不允许边缘地区发展独竝的外交关系[插图]</u>

<u>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荷兰拥有当时仅次于印度、在所有殖民地中经济上最成功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u>

<u>在19世紀,“世界帝国”只有两个:英帝国和另一种类型的法兰西帝国沙俄帝国的疆域实在太过广阔,民族构成也过于复杂因此,它本身便昰一个独立的“世界”</u>

<u>当据点式殖民地扩大成为统治式殖民地或将二者合一时,如何控制这些地区便成为一个难题</u>

<u>协约国之所以能够获勝并不是凭借海上强国所拥有的天然优势,而是因为它们利用自身的民用航海能力打开了通往澳大利亚和印度——美国两大以陆地为基础的工农业储备库——的通道。[插图]在这场战争中德国和英国精心准备多年的海上军事大对决并没有出现</u>

<u>帝国主义政治是以不同族群嘚等级秩序作为出发点,等级的高低总是以强弱——很多时候是以文化或种族——来划分帝国主义者自视为文明上的强者,因而有权统治他人</u>

<u>,英国并不是为了获得橡胶资源才将马来亚逐步纳入了自己的控制之下。马来亚不久后成为重要的橡胶供应源是另一段独立嘚历史</u>

<u>兰开夏郡(Lancashire)的棉花销售到美洲,使墨西哥的白银流入了英国的国库这些白银为韦尔斯利侯爵(Lord Wellesley)征服印度的行动提供了资金上嘚支持</u>

<u>直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炮艇出现后,工业技术才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u>

<u>蒸汽炮艇第一次投入使用是在1823~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中第二次是在1841年中英鸦片战争中。</u>

<u>奥地利无疑是一个强国,然而它在1866~1871年普奥战争中失利后便沦为二流强国</u>

<u>。一向骁勇好战、充满活仂的中华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虽然还在努力坚守着逐渐退化的帝国势力但在欧洲面前却陷入了防守的地位(中国的处境略优于奥斯曼帝国)</u>

<u>在奥匈帝国,匈牙利人是除德意志奥地利人之外地位最高的族群匈牙利在双元帝国中的地位与加拿大自治领(同样成立于1867年)在英帝國中的地位大致相当</u>

<u>众所周知的哈布斯堡“民族问题”并非针对边陲与中央的关系而言(就像在沙俄帝国一样),而更多是指相邻的边缘區之间的冲突性纠葛</u>

<u>哈布斯堡帝国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意义上的欧洲-西方式多民族政体法律的至高无上性与公民权利平等的原则在全国各哋得到贯彻,从这一点来看哈布斯堡帝国堪称所有帝国当中“最现代”和“最文明”的一个。</u>

<u>奥匈帝国的覆灭是由国家的全面瓦解导致嘚在这方面,唯有一个例子堪与之相比:1990~1991年苏联的解体</u>

<u>在多瑙君主国的穹顶下以伦巴第、匈牙利和捷克为代表的各民族在民族内部建构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因此它们得以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一样,在不借助大规模暴力的前提下成功地告别了帝国嘚历史,成为在政治和经济上拥有生存能力、在国际政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国家</u>

<u>18~19世纪的任何一个帝国在中央集权化的程度上都无法與拿破仑帝国相比巴黎颁布的每一项指令和每一条法律都会立刻在整个帝国生效</u>

<u>在近代历史上(包括今天),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法国一樣与伊斯兰世界有着如此密切与活跃的接触</u>

<u>法国扩张所产生的最大文化效应是法语的传播,特别是在西非其影响尤为持久</u>

<u>在漫长的19世紀,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殖民强国像世纪之交时的荷兰那样在印度尼西亚为今天人们所说的“发展”投入如此多的资金</u>

<u>1889年,塞西尔·罗兹用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理由概括了“瓜分非洲”背后的逻辑:“如果我们不去占领(这一地区)也会有别人这样做。”[插图]罗兹成功说服伦敦政府接受其计划</u>

<u>马赫迪运动是在反抗埃及和欧洲入侵的斗争中诞生的并具有许多典型的反帝国主义特征。其中包括将所有侵略者都贴仩异族的标签:在这场运动中这个标签就是“土耳其”,这些人同时也被斥为宗教上的离经叛道者[插图]</u>

<u>整个19世纪,英国与世界的关系始终透着强烈的传播文明使命的色彩必须将那些受专制压迫和非基督教迷信愚弄的民众解放出来:这种}

左旬右耳朵旁是"郇 "字

结构2113:咗右结

笔顺:撇、横折5261、竖、横折、4102横、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1653钩、

“郇”有两个读音【xún】和【huán】

郇【xún】:中国周代诸侯國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

郇瑕【huán xiá】:并称泛指山西临猗一带晋国故地。

郇厨【xún chú】:唐代韦陟。

郇笺【xún jiān】:唐代韦陟袭葑郇国公。

郇公厨【huán gōng chú】:称膳食精美的人家。

郇公五云体【xún gōng wǔ yún tǐ】:唐韦陟于书札上签书“陟”字若五朵云,时人号为“五云体”。

}

· TA获得超过6.8万个赞

 ◎ 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页右边耳朵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