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症状及治疗是轻症还是重症

版主: *空缺中*
|||||||||||||
||||||||||||
|||||||||||||
|||||||||||||
|||||||||||||
||||||||||
|||||||||||||
|||||||||||专题推荐:
您的位置:
>> 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有什么区别?
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有什么区别?
核心提示: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有什么区别? 慢性胆囊炎症状 :慢性胆囊炎往往缺乏明显症状,常表现为食欲欠佳、上腹部胀闷、不适、暖气,而常被误诊为“胃病”。亦有一大部分病人因为无急性胆囊炎病史,而被漏诊、误…… 慢性症状 :慢性胆囊炎往往缺乏明显症状,常表现为食欲欠佳、上腹部胀闷、不适、暖气,而常被误诊为“”。亦有一大部分病人因为无急性病史,而被漏诊、误诊,就医时已为慢性。  一、慢性首先要求低脂肪饮食,若进油脂或多脂食物(如猪油、猪肉等等),会使病情加剧。药物治疗主要以利胆和消炎两类为主。常用利胆的药物可选用50%硫酸镁,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去氢胆酸片,每次0.25毫克,每日3次,口服;胆酸钠,每次0.2克,每日3―4次,口服;舒胆通,每次40毫克,每日3次,口服。以上药物可任选一种或两种进行配伍使用。  二、若发生炎症时,可加用青霉素,每次80万单位,每日2次,肌注(须在医院皮试和注射),也可用头抱唑啉,每次0.5克,每日2―3次,肌注,还可以用环丙沙星,每次250毫克,每日3次,口服。  三、由于慢性常伴有,可加用药物:多酶片,每次2片,每日3―4次,口服;乳酸菌素,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用酵母片,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  四、若发生或恶心、腹胀时,可选用胃复安,每次10毫克,每日2次,肌注,或每次10毫克,每日3次,口服。若发现肠寄生虫、虫卵时应进行驱虫治疗。  五、慢性进行外科手术切除胆囊是根治的方法,可以除去病灶,避免发生并发症,如或症。  综上所述,慢性要根据病情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轻症或不能手术者选择药物治疗为宜,能外科手术者采用手术治疗较为上策。
疾病概述: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变总称。在我国,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大于1厘米时,最好先行手术治疗,以杜绝的发生。体检查出胆囊息肉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 13:55&&&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lvhaitao&&&&&&
  的隐匿很强,患者平时一般不会感觉到任何特殊症状,很多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时被查出来患有本病。当部分患者接过体检报告,发现其中有一项赫然写着&&时,往往会一筹莫展,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1. 首先要冷静思考,并了解一些胆囊息肉的常识
  在体检中被查出有胆囊息肉样病变后,一定要冷静的思考,切忌不要病急乱投医。可以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下关于本病的常识,让自己对胆囊息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根据病情的需要去正规医院接受诊治。
  2. 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要区别对待
  胆囊息肉一般可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以及胆固醇性息肉。体检中发现的胆囊息肉为多发性,且息肉直径不到1厘米,此类息肉多为胆固醇性息肉,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右上腹疼痛,不伴有结石的情况,则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只要每年复查时留意息肉有否明显增大即可,如果有增大就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体检发现的单发息肉,如果直径接近或大于1厘米,或者超声明确告知为腺瘤者,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通过以上总结,希望对刚看到体检报告的你有所帮助,如果通过体检报告无法判断自己息肉的类型,最保险的办法还是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切莫耽误治疗时机。
12767人关注
6539人关注
5085人关注
3495人关注
5393人关注
3636人关注
5458人关注
10280人关注
|||||:|||
||||||||||
||||||||||
|||||||:|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党中勤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无症状胆囊息肉多数是良性,先别急着切(转载)
&&&&&& 临床观察表明,胆囊息肉多发生于25-55岁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为综合性因素所致,其中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饮食不规律是常见原因。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多样化,胆囊息肉的发病率也正在逐渐增高。其中多数无明显症状,一小部分胆囊息肉患者会有上腹部饱胀不适、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类似的表现,所以常常误以为自己得了“慢性胃炎”,吃点胃药对付过去,但往往效果不好。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彩超得到普及运用,胆囊息肉的检出率也明显增高。当看到报告中写有“胆囊息肉”诊断时,常有患者感到不解:“我身体没有什么异常啊,需要管它吗?”有些患者则担心癌变,希望尽早切除胆囊。临床研究表明,“潜伏”在胆囊里面的息肉,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不必急着切除,尤其是无症状胆囊息肉,多数为良性息肉,只有少数单发的肿瘤性息肉才有恶变的可能。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是有指征的。一般认为,对于经常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腹痛等明显症状的胆囊息肉,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建议考虑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对于无症状的胆囊息肉,一般在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定期B超检查发现息肉持续增大、基底宽大的腺瘤样息肉,年龄在50岁以上,为防止息肉进展或恶变,也要考虑手术。如果没有以上几种情况,属于比较稳定的胆囊息肉,可不必急于手术,每3-6个月做一次B超观察息肉变化情况即可。由于胆囊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如果盲目积极的切除功能正常的胆囊,少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腹胀、等表现。不过,对于胆囊息肉已达到手术治疗标准,此时也应权衡利弊,该手术时就果断选择手术。&&&&&&& 胆囊切除后对人体有影响吗?切除病变的胆囊一般对人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这是因为胆囊切除后胆汁直接排入肠道参与消化功能,同时机体全身和胆道系统局部也可以通过代偿,而适应没有胆囊的环境。目前的胆囊切除术大部分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切除胆囊后,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腹胀不适、等表现,但多数均为暂时性,一般在术后1-3个月可完全恢复,并正常饮食。仅有极个别的情况下,因症状持续存在而需积极诊治。  临床上如何预防胆囊息肉发生呢?日常生活中要合理搭配膳食,避免长期过多的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三餐饮食要规律,不要“早上饿肚子、午夜忙加餐”;同时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2:30
党中勤大夫的信息
党中勤大夫电话咨询
党中勤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党中勤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党中勤大夫提问
党中勤的咨询范围:
①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及肝癌等肝脏疾病;②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及胃肠道息肉等胃肠疾病;③胆囊炎、胆石症及急慢性胰腺炎。尤其对重型肝炎、肝衰竭、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等重症肝病的治疗有精深的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息肉癌变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