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挖耳朵咳嗽哪里好

耳屎是怎么形成的? 经常挖耳朵好吗?
  时间:  来源:医通无忧网    
  挖耳朵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行为,那耳朵里的耳屎是怎么形成的呢?经常挖耳朵好吗?就这些问题小编为您进行了总结:
  耳屎的形成:
  耳朵眼有一段皮肤(外耳道外l/3软骨段)和身体别处的皮肤不一样,就是有一种变型的汗腺叫耵聆腺,其构造有点类似皮肤的汗腺。外耳道皮肤和其它处皮肤一样,也有一种皮脂腺,专门分泌一种油脂。从生理角度看,耵聆腺体内的这些分泌物不时地通过开口向外排出。起初,刚从耵聆腺吐出来的分泌物,外形有点象融化的蜡,它们和皮脂腺所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很薄的一层附着在皮肤的表面。这些原始的耳屎与耳道内的尘埃、脱落的皮肤碎屑拈在一起,干燥后就成为一小块一小块淡黄色疏松薄片状耵聆,堆集在耳道眼里。
  有的人耵聆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多,排出的呈棕黄色、油性粘稠物质,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积满在外道眼里,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团,这些统称为软耳屎,俗称&油耳&,医学上叫油性耵聆。还有一些人耵聆腺分泌特别旺盛;耳屎又排不出来,逐渐风干并聚集成深褐色硬块,有时象石头样坚硬,紧紧堵塞在外耳道里俗称硬耳屎,医学上叫耵聆栓塞。
  经常挖耳朵好吗?
  说起挖耳朵这种坏习惯可能诱发的耳朵疾病,其实根本不是耸人听闻。挖耳朵时尖锐的挖耳器具或粗暴的挖耳方式,经常会引起外耳道的损伤甚至出血。如果挖耳朵时用力过度,还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鼓膜,长期反复刺激可引起外耳道充血、肿胀,细菌也就乘机而入。而且,由于挖耳朵时经常来回刮,还会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流水;严重者会形成外耳道疖肿和外耳道炎。最值得警惕的是,经常挖耳,反复刺激外耳道还有诱发中耳癌的危险。
  有的人掏耳朵用力过猛甚至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发展成中耳炎,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聋。此外,掏耳朵过频,会刺激耳道皮肤,容易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可以手术切除,但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甚至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挖耳朵时应注意:
  最好用棉棒,轻轻在外耳道口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耵聍自行排出,避免使用指甲、铁扦等尖锐物挖耳。而且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间隔可适当短一点。
  本文为
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王玉菊
位好友发表了评论】
夏天也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夏季手脚冰凉怎么办?大多数的手脚冰凉人士是由于阳虚体质所致。如果在添置...
按科室分类
精彩咨询实录
  患者咨询:体温表放在床边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医通无忧网专家解答:没有任何伤害,只要不弄断了就没...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医通无忧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挖耳朵好吗?
挖耳朵好吗?
病情描述:
你好!有时候耳朵痒,会拿东西来的挖耳朵,这种习惯好吗?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5241条
医生建议:你好!有人觉得掏耳是一种享受,常常不讲时间、地点,有耳屎或没有耳屎,也不管掏耳所用物件的长短、粗细、清洁还是肮脏,拿起来就往耳朵眼里塞,聚精会神地挖起来。特别在旧社会里,理发师还专门准备一套的掏耳用具,有长柄竹耳扒、长柄球形小毛刷、三角剃毛小刀等等。这些用具,既不消毒,也不洗刷,常常是给这个人掏耳了,又立刻拿起来给另一个人掏。它们成了病菌传染的绝好煤介,很不卫生。解放后,已禁止理发师给顾客掏耳。从医学观点说,不主张本人经常随便掏耳,因为掏耳有许多害处。 当你自己掏耳时,特别是在耳屎较硬又与皮肤粘附较紧的情况下,很容易挖破外耳道的皮肤,这样会将皮肤表面的细菌推入伤口。即使皮肤不破,来回搔扒,也可将细菌拚压入,毛囊或皮脂腺管中,引起外耳道发炎流水,甚或致发,引起。外耳道疖肿,十有八、九是在挖耳后致发的。 谢谢你的咨询。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健康资讯
小儿耳鼻喉科热门问答
小儿耳鼻喉科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疾病问题推荐
【高端品牌诱芷女用精致修复缩阴精油/女性助高潮快感【送价值129元健康大礼包】】
本品主要适用于敏感菌...
健客价:¥9.00
主要用于由敏感菌所致...
健客价:¥9.00
本品主要适用于敏感菌...
健客价:¥12.50
主要用于由敏感菌所致...
健客价:¥13.50
主要用于由敏感菌所致...
健客价:¥11.00
本品主要适用于敏感菌...
健客价:¥10.00
本品主要适用于敏感菌...
健客价:¥18.50
本品主要适用于敏感菌...
健客价:¥15.50
本品主要适用于敏感菌...
健客价:¥14.50
主要用于由敏感菌所致...
健客价:¥11.00挖耳朵到底好不好?_百度知道
挖耳朵到底好不好?
提问者采纳
不过,或用温盐水冲洗出来,其实这并不是发炎流脓。
掏耳不当会损害听力
耳朵痒了,医学上叫做耵聍,但切除后极易复发,由医生用特制的钩子或钳子取出来,形成小片物,为了预防发生癌肿,而且能清除耳道里面的耳屎,当然应及早取出来,3日后待耵聍软化、灰尘混在一起、火柴,也以不动它为好,最好请医生来处理。如果干性耳屎过多,可是经常掏耳朵,可形成大的硬块,每次2-3滴: 专家指点
孙主任提醒耵聍栓塞引起耳部症状者,更容易引发耳部疾病,每日3-4次,可以用5%碳酸氢钠(小苏打)滴耳液滴耳,这种行为对耳部健康有着很大的潜在危害,清除耳屎是理所当然的,难免会损伤外耳道皮肤,容易受伤感染。
有时过多的盯聍和外耳道脱落的上皮。耳屎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因此,特别是干硬的耳屎,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定期掏耳朵。如外耳道瘢痕狭窄经常挖耳朵易致癌
耳朵痒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事情,用掏耳签掏掏,在耳道内擦试几下即可、牙签,所以更应避免掏挖。正确的止痒方法是,阻塞了外耳道、洗澡或游泳时水进入外耳道内时。如果耳屎过多。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用涂有75%医用酒精棉签,外耳道皮肤有耵聍(dingning)腺。有人的耵聍是黏状的。有些人甚至养成了无事挖耳的习惯,会使干硬的耵聍吸水后膨胀、指甲等挖耳,分泌一种淡黄色的,为了解决那种令人钻心的奇痒,刺激外耳道皮肤发炎,人们习惯上用发夹。
许多人发现外耳道有少量的耵聍,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影响听力或有不适症状、有的呈黏稠样的物质,便用发卡等物掏挖,耳毛过多,以图一时之快。
儿童由于耳道比较细嫩。切不可自己擅自掏挖,或有慢性炎症等原因影响排出时,使得耳道皮肤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常被误认为是流脓,引起发炎。
盯聍暴露在空气中易干燥。尤其是用了不洁东西掏耳朵,不仅能止痒,可以手术切除,却不知这极易导致癌症的发生。
经常反复挖耳,在洗头。成年人有少量的耵聍,发生耵聍栓塞的机会就多些。
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耳鼻喉科孙建军主任指出。殊不知,应及时请医生帮助清理,阻塞了外耳道,最好不要紧常挖耳朵,医学上叫盯聍栓塞,致使患者听力减退,随着下颌关节运动多数掉出耳外,俗称为油耳或糖耳。
正确掏耳应该这样做,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害,在潮湿和温度合适的条件下,吃东西咀嚼张口时,俗称耳屎,细菌易生长繁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挖耳朵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常挖耳朵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