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大的老人房颤多少有危险

您现在的位置: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 &&
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厦门晚报:老年人轻视房颤 当心引发脑梗塞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脑梗塞(即脑中风)。
  我国脑中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其中一个原因就与房颤患者对疾病所带来的危害不了解、甚至误解有关。
  案例& 项目经理没把房颤当回事,栽倒在办公室险丧命
  60岁的程先生是一位项目经理,年初体检查出房颤。但程先生认为只是偶尔引起心慌,没放在心上。结果,一次在办公室工作,他突觉左半身手脚不听使唤,随即栽倒在地。幸亏被及时送到市心血管病医院,才救回一命。
  “程先生这次发病,正是因他平时不重视,引发脑梗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黄卫斌解释,房颤是一种“老年病”,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我国房颤发生率1%,但80岁以上发病率10%,85岁以上可达18%。
  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加,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危险可由50-59岁时的1.5%增加到80-89岁的23.5%。此外,老年人房颤并发卒中的病死率高达24%,且存活者多遗留肢体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给家庭成员带来负担。
  防治& 定期做心脏专科体检,导管消融可有效根治
  黄卫斌建议,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心慌、气急,要尽快到医院做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但很多情况下,房颤患者往往因长期适应而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的心脏专科体检筛查很重要。
  房颤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导管消融治疗和预防房颤卒中并发症的疗法。
  黄卫斌强调,导管消融是目前能有效根治房颤的治疗手段之一。他说,目前市心血管病医院的电生理团队已累积开展了两千余例房颤导管消融术,更积极拓展绿色电生理技术,整体实力已达国内领先水平。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积分:5000
内容提示:201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1:05:2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房颤应注意哪些方面
,最高时心速180,请问应注意哪些方面
引起房颤的原因有:
1、器质性房颤:如风心病(以二尖瓣狭窄最为多见),冠心病、高心病,甲亢等,其他如预激综合症、洋地黄中毒、缩狭窄性心包炎等也可引起房颤。
2、特发性房颤:无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证据,常反复发作,多为阵发性房颤。
注意事项:
1、消除诱因:如紧张、过劳、感染、暴饮暴食、呕吐、缺氧等,注意防止受凉,剧烈运动,过度劳累,避免烟酒刺激等。
2、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采取药物或电复律等方法,转复房颤。
3、当有明显的心率增快(多在120~200次/分钟之间)和严重的心律不整齐(即时快时慢),患者会出现心慌、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临床症状。
由于房颤常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并有心脏扩大等改变,所以快速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可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快速房颤时,常提示心功能不全,应积极治疗,控制心室率。
4、房颤因无有效的心房收缩,易有附壁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晕厥或猝死。所以,房颤是脑卒中最危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附壁血栓形成时,应适当应用抗凝药物,预防栓塞发生,华法林片比阿司匹林和丹参效果肯定。
检查方法: 心电图上P波消失,而代之以频率为350-600次/分、形状大小不同、间隔不均匀的f波。QRS波群间距离绝对不规则。
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老年人,近日出现左手拿不住东西,应考虑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
建议到医院神经科做以下检查:
1、做脑CT,除外脑血管疾病或脑占位性疾病等,引起左手肌力...
答: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没生育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可以考虑锥切的
指导意见:
建议去上级医院检查,如果不是宫颈癌,可以保留子宫,术后定期复查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广东省人民医院陈鲁原:健康人年龄越高 !房颤风险越大!
核心提示:陈鲁原教授在会议上披露了一项数据,一般健康成年人——即不包括心脏病患者——房颤发生率为0.5%;而60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房颤发生率达到2%-4%;60-79岁的健康成年人,房颤发生率则是4%-8%;80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房颤发生率达到8%-10%。
& & “正常人的心跳是由窦房结发出信号来跳动的,但房颤不是由窦房结发出信号跳动的,是由心房肌发出信号跳动的,它的跳动,是没有节律、乱七八糟的,10秒钟可能跳10次,下个10秒钟可能跳12次。”日是第7个世界日,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为“健康心跳 健康血压”,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研究室主任陈鲁原教授在世界高血压日媒体会上表示,房颤是第二常见的心率失常疾病。  专家简介:陈鲁原&主任医师;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病研究室主任、中山大学兼职临床医学教授。现任广东省药学会药物评价与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广东省新药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顾问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任《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处方杂志》、《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南方心血管病杂志》和《循证医学杂志》编委。  专业特长:主要从事药物治疗学,包括高血压、,及脂质紊乱领域。特别擅长于的诊治、心脏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心血管疾病合并或脑卒中的联合干预。熟悉心血管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 出诊时间:每周二、四上午,周一下午。  据陈鲁原教授介绍,说来就来说去就去的房颤,称为短暂性房颤;而持续一辈子的房颤,则是永久性房颤,房颤患者一般会出现、、等症状。“有的患者可以有房颤,也可以没有房颤”,专家指出,“而少数没有心脏病的人也可能会出现房颤”。
  陈鲁原教授在会议上披露了一项数据,一般健康成年人——即不包括心脏病患者——房颤发生率为0.5%;而60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房颤发生率达到2%-4%;60-79岁的健康成年人,房颤发生率则是4%-8%;80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房颤发生率达到8%-10%。  据陈鲁原教授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心脏病的人的房颤发生率会越来越高。“比如把窦房结看做一扇门,一扇门开了久了,没有坏掉也会有一堆问题”,专家通俗地表示,“因为心脏的跳动由窦房结支配,而窦房结工作了多年,老化了、不给力了,心房肌就会出来工作,而心房肌一旦工作,就会发生房颤。”(通讯员:郝黎、张丹娜)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输入【梦】告诉你哪些梦是心脏病信号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由于肝脏内部没有感觉神经,由HBV/HCV、酒精中毒等慢……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正常夫妇生出耳聋儿?并非不可能!目前我国人群携带遗传性……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