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粉碎骨折怎么办骨折5分之1睡席梦思硬面

第五胸椎骨折超过三分之一,能否构成十级伤残_百度知道胸椎骨折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2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胸椎12压缩性骨折5分之二能评残吗?_百度知道  [关键词]& 包虫病;胸椎占位;瘫痪&&&&&&&&&&&&&&&&&&&&&&&&&&&&&&&&&&&&&&&&&&&&&&&&&&&&&&&&&&&&&&&&   包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骨包虫病较少见。由于发病率低,往往对其认识不足,又加之骨包虫病在影像学上和结核、肿瘤鉴别困难,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1例包虫病致胸椎占位致不全瘫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2岁,未婚,新疆呼图壁县人。患者肝肺包虫病术后16年,左腰背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一个月。门诊以“胸椎占位伴不全瘫”收治入院。查体:左背部近脊柱区可触及约8 cm×2.5 cm包块,质软,有波动,边界清,无明显压痛,与周围无粘连。步行入科,剪刀步态。颈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双侧椎间孔积压试验阴性,椎间孔分离试验阴性。左侧剑突以下,右侧肋弓中部以下皮肤感觉明显减退双上肢各关键肌肌力IV级,右下肢各关键肌肌力III~IV级,肌张力稍高。双侧跟腱、膝腱反射活跃。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侧霍氏征阴性。双侧膑痉挛阳性,双侧踝痉挛阳性。辅助检查:MR T7、T8椎体骨质破坏,椎管内可见囊肿压迫脊髓。CT扫描T7、T8水平椎管内外囊性变及胸椎、肋骨改变。包虫酶标阳性。
  2 治疗与结果&&&&&&&&&&&&&&&&&&&&&&&&&&&&&&&&&&&&&&&&&&&&&&&&&&&&&&&&&&&&&&&&&&&&&&&&&&&&&&&&&   全麻下包虫囊肿切除、胸椎体重建内固定术。术中见T7椎体左侧可见包囊6 cm×3 cm大小,粗针头抽吸出混浊液体约10 ml,抽吸干净后,20%石炭酸烧灼囊壁,双氧水反复冲洗囊腔,沿囊壁外层锐性分离,彻底切除囊壁。纵隔内可见多房性囊肿6 cm×4 cm大小,并与囊肿及T7、T8椎体相通,切除清理同上。T7、T8椎体大部分破坏,破坏骨呈干燥碎渣样,取出坏死骨,大部切除T7、T8椎体直达椎体后缘,暴露脊髓前方,见囊肿与椎管内粘连,清理刮除椎管腔内坏死组织。更换所有手术器械后,在T7、T8椎体处进行自身髂骨植骨术,胸椎前固定系统固定。术后给予抗炎支持对症治疗,切口愈合I/甲,痊愈出院。
  3 讨论&&&&&&&&&&&&&&&&&&&&&&&&&&&&&&&&&&&&&&&&&&&&&&&&&&&&&&&&&&&&&&&&&&&&&&&&&&&&&&&&&   包虫病是人类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新疆包虫病感染率居全国之首。棘球蚴对人体的危害以机械性损害为主,取决于棘球蚴的体积、数量、时间和部位。脊柱骨包虫病与其他椎体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难以区别,早期诊断困难。骨包虫病的临床表现视寄生部位、囊肿大小以及有无并发症而异。寄生于骨内的包虫囊对人体骨骼具有很大破坏作用。由于潜伏期长,早期可毫无自觉症状,而出现症状后,一般骨骼已受到很大破坏。多数患者在发生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症之后才就诊。特点均为椎体首先受累,然后累及附件进而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渐进性症状和体征,如肢体运动受限、肌肉萎缩、神经分布区感觉过敏、疼痛或感觉丧失、束带感、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二便失禁甚至截瘫。诊断方面应注意患者是否来自疫区及有无与犬羊接触史。血清的免疫学诊断为重要的诊断方法,同时参考X线、B超、CT同位素扫描的结果即可确诊。&&&&&&&&&&&&&&&&&&&&&&&&&&&&&&&&&&&&&&&&&&&&&&&&&&&&&&&&&&&&&&&&&&&&&&&&&&&&&&&&&   目前骨包虫病以手术切除为主。因其容易复发,手术时最好采用整段切除,但为避免肢体骨缺损,仍以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为主。手术前后使用阿苯达唑杀死头节,预防复发。术中在清除包虫囊时一定要保护好周围组织,再清除包虫囊壁及子囊,用石碳酸处理残腔。本例患者来自疫区,且有囊虫病史,辅助检查支持诊断。但是,由于其病变部位涉及到纵隔和椎管内,多发性的囊肿给手术操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术前充分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采取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内囊摘除术和新的残腔处理办法,完整的切除了囊壁,而又防止了囊液外溢,在术后应给予抗感染,丙硫咪唑继续杀虫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 重庆 400037)&&
  (编辑:左艳芳)
  & [收稿日期]& &&&&&&&&&&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胡化明,吴启斌,陈芳松,钟志勇,黎书清(定南县中医院,江西定南341900)胸椎位于脊柱的中段,与胸骨和肋骨构成胸廓。胸椎小关节是关节突关节和肋小头关节及肋横突关节的总称。每个胸椎上的小关节有6个,12个胸椎中的小关节为72个。胸椎的活动度小,稳定性强,不易移位,但周围软组织较薄弱,若人体姿势不良,或负重过大,或用力过猛,使一个或多个胸椎受力不均匀,则椎体上众多的关节可能发生错位。本病临床上可分为关节突型和肋椎关节型。笔者采用中医手法为主治疗本病,疗效尚满意,现介绍如下。1 病史及临床表现1.1 关节突型有过度前屈,或前屈时负重等病史以及躺在沙发或席梦思床上看书、看电视的不良习惯。某个胸椎或相邻数个椎体(通常为2&8椎多发)有深在的疼痛、板滞、前屈或背伸有不适感,但功能不受限或轻度受限。日久甚至出现&心前区&疼痛,心烦意乱、心慌、心律失常、头晕、失眠等;仔细触摸患处,可发现患椎棘突略为高起,与相邻棘突间的间隙略有差别,压痛也较为明显。1.2 肋椎关节型有胸背部不协调用力史,如搬提、扛抬、用力抛物时用力不协调。自觉一侧背部疼痛,深在不可及,呼吸、咳嗽、起身转侧时均有疼痛,有时沿肋间放射,牵扯到前胸。甚至有胸闷头晕等。2 诊断根据以上病史和症状,常规心肺检查、胸椎摄片等排外其它疾病后,病程久者须做血沉、抗&0&等检查,即可诊断.3 治疗3.1 复位手法3.1.1 掌根按压分推法 患者俯卧于手法治疗床上,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或垂于治疗床两边,胸部垫枕,对准痛处,术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掌根置于患侧椎棘突上。另一手交叉置下方的相邻棘突上,先嘱患者慢慢深呼吸,并在吸气终了时适当用力前压,当觉患者已放松、呼吸自然时,在吸气段,掌根瞬间用力,压向前方,另一手向下推压,有如顿挫之势,可觉手下移动或声响,示其位已复。3.1.2 坐位旋转复位法 患者坐位,以左侧为例:助手固定左膝部,术者站于患者右后方,术者右手从胸前(患者右手放前面)拉住患者左肘部,使身体徐徐向右旋,同时术者左手掌根按于痛处向左推,当旋至极度时,镇定片刻,突然用力顿挫一下,左手同时用力向外推,可觉手下移动或声响,示其位已复。3.1.3 手法注意点 施行复位手法前应作相应部位的理筋手法,待其自然、放松后才可进行,切不可强行使用暴力,以免发生意外;一个患椎处只能做1次,可连续对不同患椎进行按压分推;疗效不满意,第2天可重复施行;对于有骨质疏松且严重驼背畸形者,禁用掌根按压分推法,只稍作坐位旋转复位法,同时运用降钙素减轻疼痛。3.2 确急性以和营止痛为主,口服活血止痛胶囊、龙血竭胶囊;慢性以补益肝肾、调养气血为主,予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另外,嘱患者多作户外活动,坚持睡木板床、杂食及曰晒。4 典型病例患者,女,43岁,日就诊。自诉2年来背部有深在疼痛,且无时不在,前屈时更明显,有时感心前区疼痛,在医院作胸部拍片、CT扫描及心电图等检查,未见异常。局部见胸6&7棘突处轻度压痛和叩击痛,重按反而不甚明显。平素有躺在沙发看电视书报的习惯,近几年一直睡席梦思床.诊断为&关节突型胸椎小关节紊乱&。给予掌根按压分推法治疗,术中可听清脆响声,1次后即感轻松许多。因事外出。3 d后来诊,仍诉有不适感,按同法治疗,连作3次,同时嘱睡硬板床,口服补中益气丸。随访2年未诉不适。5 讨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属中医&错骨缝&范畴。中医认为,人到中年以后,肾气渐虚,肝肾不足。气血渐亏,经脉失养则筋骨弛缓,轻微外力则可造成筋出槽、骨错缝。其中关节突型多发于女性,以慢性发作为多:肋椎关节型多见男性,以急性多见。但这两种分型并没有明显界限,往往是做完第一种手法症状不缓解即做第二种手法,以症状缓解为准(在此过程中绝大部分会感觉手下移动或出现声响)。由于关节移位轻微,x光及CT均无法确诊,只能靠患者自诉症状来诊断,靠医生手下感觉来治疗。但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真正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日期:日 - 来自[]栏目
1.针刺加刺血法
取穴:五俞穴(按井、荥、俞、原、经、合次序排列)
操作方法:先刺井穴,刺后挤血外出,其它穴平补平泻,捻转进针,留针l小时,ZI天为1疗程。
2. 割拔出血法
取穴:(1)组位于2、3胸椎间距背中线1.4厘米(双侧)和 3、4胸椎间;(2)组位于 4、5和 5、6胸椎间(3)组位于6、7和 7、8胸椎间;(4)组位于 8、9和 9、10胸椎间
操作方法:每次取1组,消毒后横割长l.5厘米,深达真皮下,然后以拨火罐于该部连续拔罐2次,每次拔出血液10~30毫升为宜,每隔2周1次。
注意:(l)有出血性素质、严重心脏病、高热、局部水肿、感染及孕妇者,不宜用此法;(2)12岁以下者可适当缩短刀口和选择火罐;(3)不适用于因脑瘤、脑炎、脑外伤、中毒和猪囊虫病引起的精神病。
3. 梅花针弹刺出血法
取穴:后颈 骶部
内关穴 行间穴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以梅花针弹刺穴位出血,每天1~2次。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病因见哮喘
1.三棱针刺血法
取穴:背部第6颈椎至第4胸椎间,督脉及太阳经区域之络脉或俞穴 耳背静脉 肘弯静脉 委中大。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以三棱针直刺出血,每次出血1~2毫升。背部第6颈椎至第4胸椎之间刺3~4针,并加拔火罐。哮喘发作期刺时窝及委中穴出血,控制症状效果较佳。
2.刺血加拔罐法
取穴:第2胸椎至第9胸椎华伦挟脊穴 肺俞 心俞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坐位,先在背部施华伦挟脊刺,然合交替点刺肺、心、膈俞3穴,再拔罐10分钟,每穴出血1~3毫升为度,6次为1疗程。
3.梅花针弹刺出血法
取穴:脊柱两侧 胸、背、腰胁部
操作方法:梅花针弹刺出血,每天1~2次。
4.火罐拔吸法
取穴:大椎
操作方法:用拔火罐吸大椎、中府穴15分钟,每天l~次。
取穴:肺俞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挑刺肺俞、天突穴出血。日期:日 - 来自[]栏目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8岁,主因胸背部疼痛6个月,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半月于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持重后感胸背部疼痛,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休息后略有缓解,无低热、盗汗,当时未予任何治疗,症状进行性加重。半月前患者感胸背疼痛明显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久站或行走,二便无障碍。近半年自觉消瘦,体重减轻约15 kg。入院查体:T 36.4 ℃,BP 160/90 mmHg,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簟8谷恚扪雇础⒎刺矗纹⑽创ゼ啊<怪刈岛笸够危5棘突压痛,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乳头线以下肢体浅感觉迟钝,腹壁反射减弱,双下肢肌力4级,双侧膝腱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征未引出。X&线胸片:双上肺陈旧性结核。胸椎片:第5胸椎不规则低密度区,椎体楔形变,椎间隙变窄(图1)。胸椎CT:胸5椎体骨质破坏,其内有细小分隔,椎体前缘可见软组织影,不除外脓肿可能(图2)。血常规:WBC 5.04×109/L,RBC 4.84×1012/L,HB 140 g/L,PLT 199×109/L,血沉2 mm/第1 h末。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初步诊断为:第5胸椎椎体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3周后在全麻下右开胸拟行病灶清除术。术中未见到脓液及干酪样坏死物,可见第5胸椎椎体溶骨性破坏,遂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病理报告:浆细胞瘤。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即查尿本周蛋白(-),骨盆及颅骨X线片均未见骨质破坏区。术后10天拆线,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出院。
&&& 2& 讨论
  单发性骨髓瘤也称作骨单发性浆细胞瘤,临床上少见,其发病率约为多发性骨髓瘤的2%。与多发性骨髓瘤不同,其临床表现及常规检查均无特异性,故临床上极易误诊误治。单发性骨髓瘤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男女之比约为1.9∶1[1],多累及单个椎体,其次为骨盆、肋骨、锁骨和肩胛骨[1,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累及椎管者可同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单发性骨髓瘤X线表现为单发膨胀性不规则骨质破坏,边界清楚,无骨膜反应。CT上表现为骨质膨胀,不规则骨质破坏,其中可见细小的骨性分隔,呈蜂窝状或小肥皂泡样。骨皮质破坏者可在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影。实验室检查和多发性骨髓瘤不同,常无贫血、高钙血症、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无肾功能损害,尿本周蛋白(-)。目前单发性骨髓瘤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参考近几年文献可总结为:(1)影像学检查骨髓病变少于2个(X线、CT、MRI);(2)局部病变组织活检为浆细胞骨髓瘤;(3)非肿瘤部位骨髓检查浆细胞比例小于10%;(4)无贫血,高血钙及肾功能损害;(5)血中无单克隆成分,即使产生,浓度亦低,且在手术和(或)放疗后消失;(6)无全身性骨质疏松和免疫功能缺陷[3~5]。单发性骨髓瘤在治疗上主张手术治疗,尤其对于椎体病变侵及椎管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或病理性骨折者更应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或病灶清除骨水泥填充。术后局部须追加放疗。目前认为早期全身化疗对于疾病的转归并无优点,反而易诱发肿瘤耐药株的发生,还可能导致继发性浆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或达到根治的效果。
&&& [参考文献]
&&& 1& 燕太强,郭卫,汤小东,等.骨单发性浆细胞瘤诊治.中华外科杂志,):749-752.
&&& 2& 朱海云,任方远,王莉,等.单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表现.放射学实践杂志,):482-485.
&&& 3& Dimopoulos MA,Moulopoulos LA,Maniatis A,et al.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bone and asymptomatic multiple myeloma.Blood,7-2044.
&&& 4& Jackson A,Scarffe JH.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osteopenia and immunoparesis at pres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olitary myeloma of bone.Eur J Cancer,-371.
&&& 5& 贝政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
&& 作者单位: 071000 河北保定,保定市第三医院骨科
  (编辑:陈& 沁)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笔者运用手法治疗颈椎胸椎小关节错缝合并颈肩背肌筋膜炎32例,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中,男8例,女24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69岁;病史最短者3天,最长者10年;有扭伤史18例,无扭伤史14例。经检查C5棘突偏重4例,C4棘突偏歪6例。26例X线片检查,其中颈椎骨质增生改变7例,胸椎骨质增生性改变5例,无变化14例。32例均符合颈、胸椎小关节错缝合并颈肩背肌筋膜炎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颈部困重,酸胀痛,肩背酸痛沉重,肌肉僵硬,可有双上肢麻木无力,牵掣胸痛,咽部异物感,吞咽或说话时症状更明显,转颈、屈背、抬肩活动时疼痛加重。检查可发现颈、胸椎棘突偏歪,局部压痛,颈肩背部广泛触压痛,有时可触到痉挛筋束或筋结,X线片可发现有棘突侧偏改变,但大部分患者则无此变化。&   2& 治疗方法&   2.1& 颈椎手法& 用旋转复位法:患者端坐于凳子上,颈前屈,术者站立于患者背后(以右侧为例),用左手拇指顶压稳向右侧偏之颈椎棘突,右手掌托住患者下颌,胸部顶住患者后脑,使患者头向右侧转动。左手拇指与右手常同时作旋转复位,多可听到“咔嚓”响声,此时颈椎棘突多已复位。&   2.2& 胸椎手法& 用攀顶背复位法:患者端坐于凳子上,术者双手从患者双腋下向上攀扶住患者颈部,逐渐用力下压,在此同时,术者以右脚踩住凳沿,用右膝顶住患者胸椎棘突偏歪部位,适当用力向前顶,亦可听到“咔嚓”之响声而复位。&&&   2.3& 颈肩背部手法& 拿捏法:术者用手逐渐由上至下拿捏&&& 颈部两侧肌肉,然后再拿捏肩背部肌肉,此法需上下拿3~5次。扌衮& 法:顺颈肩痛肌纤维走向,颈部用手掌小鱼际及掌背侧,肩背部用前臂按压扌衮动3~6min。按揉法:最后用手掌以轻手法按揉颈肩背部3~6min。以上手法治疗每日1次。&   3& 治疗结果&   治愈(颈、胸椎偏歪之棘突复位,颈肩背疼痛消失,颈、胸椎活动功能恢复正常,经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17例;好转(颈、胸椎偏歪之棘突有所改善,颈肩背疼痛明显减轻,颈、胸椎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但3个月内复发)6例。施用手法最少者1次,最多者6次。&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37岁,因颈肩背部疼痛5个月,加重1个月于日初诊。自述1年来颈肩背部困重、酸重,近1个月来疼痛加重,稍劳累及转颈、抬肩、拱背等活动后疼痛更甚,并觉胸闷胀痛,咽部有物阻塞感,吞咽时明显。相C5、T3棘突明显向右侧偏,局部压痛,颈部向右转侧受限颈肩部广泛压痛。可触及痉挛之筋束,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部孔压试验(-),颈、胸椎正侧位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诊断为颈、胸椎小关节错缝合并颈肩背肌筋膜炎。经手法治疗2次后自觉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5& 讨论&   颈、胸椎小关节错缝合并颈肩背肌筋膜炎,多因慢性积累性劳损加之扭伤所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者多为中老年人,与职业和运动姿势有一定关系,常因长期、反复的某些单一动作、姿态后发病。统计本组32例中,工人15例,干部13例,个体劳动者3例,农民1例,患者中多为财会、教师等长期伏案或低头拱背,动作单一的工作者。由于微细外力,长年累月作用于人体而形成积累性损伤,使受累部位的组织常有充血、水肿,久之则引起肌腱、筋膜、韧带的纤维变性,可影响颈、胸段椎体的稳定性,稍有扭挫,即可致颈、胸椎小关节错缝。若受寒湿之邪侵袭,致使气滞血瘀,脉络受阻,使组织产生粘连、炎症,可复发颈肩背肌筋膜炎。因此,颈、胸椎小关节错缝与颈肩背肌筋膜炎在病理上常互为关联,同时发病,故在诊治中不可忽视。临床上引起错缝的颈、胸椎小关节的C4、C5和T3、T4、T5较为常见。通过旋转复位和攀颈顶背部复位法可纠正颈、胸错缝之小关节使之复位,再经拿捏法、扌衮法、按揉法等手法治疗,以散结通络,理气活血,剥离粘连,缓急解痉,使筋脉松通,颈肩背部疼痛消除,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250014 山东济南,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编辑:悦& 铭)&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 胸椎小关节错缝是临床常见病,又称为胸椎关节突错缝或胸椎后关节紊乱症。多因睡姿不良、身体扭转姿势不当或受到暴力作用而起病,主要以背部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笔者于年间运用手法复位治疗本病20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6例,女93例,男113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5岁;病程最长1年余,最短2h。
&&& 1.2 临床表现 背部感觉明显不适,如负重物、疼痛,头颈部活动时疼痛加剧,有时痛引前胸,坐则需经常变换体位,严重时行走或打喷嚏、咳嗽等均可以起疼痛加剧。背部脊柱的一侧或两侧压痛,有时可扪及条块状肿胀隆起。仔细触摸棘突或棘间隙进行比较,可发现患椎棘突略高或有轻微偏移,上下棘突间隙的距离发生改变。
&&& 1.3 治疗方法 手法治疗应分为两步,先行局部放松手法,以舒筋活络,然后采取复位手法,以纠正错位。
&&& 1.3.1 放松手法 以按、搓、擦、扌衮、揉、拿、捏、弹拨、捋等手法施于胸椎两侧软组织15min左右,以缓解肌肉痉挛,疏通经脉,减轻疼痛,以有利于下一步手法实施。
&&& 1.3.2 复位手法 (1)掌推复位法:患者俯卧位,医生双掌相叠,掌根部按压与患椎患侧,两手轻巧施力向下按压,闻及一声脆响或感棘突移动时,复位成功。 (2)膝顶后扳法:患者取坐位,两手指相互交叉,置于颈项部,两肘向外展开。医者立于患者背侧,一足踩住凳子后侧,同时膝部顶住患处,双手把持患者双肘;膝顶向前,双手顺势后扳,三点轻微用力,常可闻及一声弹响,则错缝关节得以复位。 (3)旋转复位手法:患者坐于方凳上,双足分开与肩部等宽。以棘突向右侧为例,取手面对患者站立,两腿夹持住患者左大腿根部。医者立于患者身后,以右手从患者胸前向左伸扳握患者左肩,右肘部卡住患者右肩,左手拇指用力顶推偏向右侧棘突,然后让患者做前屈、右侧屈及旋转动作,医者拇指顺势用力将 棘突向左上方顶推,可感到拇指下椎体棘突有轻微移动,并伴有“喀哒”的响声。检查偏歪棘突是否已纠正,上下棘突间隙是否等距。
&&& 1.3.3 结束手法 患者坐位,以按揉、捻散、拍打等手法施于患处3min,使局部肌肉放松,利于疾病恢复。
&&& 2 结果
&&& 本组病例中,148例经1~3次治疗背部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55例经10次治疗背部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另3例病人因病程较长,经20次治疗痊愈。其中有33例复发1次,18例复发2次,7例复发3次,皆用本疗法经1~2次治愈。
&&& 3 讨论
&&& 胸椎位于背部中央,与肋骨、胸骨构成躯干上部骨骼框架,其主要功能为保护作用。胸椎关节突关节由上位胸椎关节突与下位胸椎关节突构成,当睡姿不良、身体扭转姿势不当或受到暴力作用时,使关节突关节发生错位,导致背部疼痛和功能障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述:“若肌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佝偻之状。”就是描述胸椎关节错缝、疼痛,导致局部肌肉痉挛,进一步造成功能活动障碍之状[1]。经手法复位使错缝关节恢复原位,病人症状可立即消失或减轻;部分病程较长的病人,因局部出现炎症、水肿,症状不能马上全部消失,但随着关节复位,炎症、水肿逐渐好转,症状也会逐渐消失。病程较长的病人,因局部关节囊松弛,会出现习惯性脱位,应嘱病人保持正确的睡姿,不要做头颈部过度剧烈活动,以利于关节囊修复。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但可排除胸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骨病损伤。理筋复位手法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疗效显著,应尽早施行,防止迁延成慢性损伤;手法复位时,应用巧劲,力量宜轻,不可过用猛力。本病预后较好,复位后应避免较重的体力劳动,可适当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2]。
&&& 【参考文献】
&&& 1 韦贵康,黄宪章. 中医筋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8.
&&& 2 夏治平. 中国推拿全书,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3.
&&& &&& 作者单位: 266021 山东青岛,青岛市骨伤医院
  (编辑:余 强)
日期:日 - 来自[]栏目 【概述】
脊椎结核寒性脓肿可以局部浸润或直接破溃穿入相邻的器官,最常见者为肺脏,穿入食管或结肠等则少见,破溃穿入胸腔时可遇到。常与内科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相混淆,病因虽相同,但来源有差异,处理方式也不同,经胸病灶清除治疗胸椎结核广泛应用之后,对本病有进一步认识,故加以讨论。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X线摄片可作出诊断。
【治疗措施】一、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包裹性脓胸者,经抗结核药物治疗,一般情况好转后,择期施行包裹脓胸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手术创伤大,应特别注意。
二、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原则为抗结核物治疗和抽出积液,并辅加皮质激素。
病人有高热及中毒症状者,手术前后均并用3~4种抗结核药物治疗,加用强的松20~30mg/d4~6周。
三、如合并支气管胸膜瘘者,术前应先作胸腔闭式引流,以控制继发性感染,预防支气管播散。
四、手术治疗
1.麻醉 支气管双腔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
2.体位 病人侧卧位,胸腔包裹脓腔侧进行手术。
3.操作步骤
胸部后外侧切口,兼顾胸椎病变和包裹脓胸的范围,选择合适切口的水平。
包裹性脓胸剥脱术,尽可能将包裹脓胸剥离干净,包括脓腔的壁层和脏层纤维膜,使肺完全膨胀,避免残腔存在,否则在同期或二期施行胸廓成形术。急性穿破胸腔的病例,若发生在1周内者,条件允许情况下也可进胸施行病灶清除,这时手术较简单,将胸腔和肺叶间沉积的纤维素和干酪块清除,使肺脏完全清除。然后清除胸椎结核病灶,方法同前。
(3)术后处理 与椎旁脓肿穿入肺脏相同。
【临床表现】病人年龄儿童和老年均可见到,但以青壮年居多。胸椎病灶在胸椎6~10者居多,椎旁脓肿向右胸腔破溃者较常见,约占2/3病例约有半数病例并发截瘫,偶见脓肿又同时穿入肺脏,故病情多较为严重。
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形成包裹性积液或脓
胸。少数住院期间有突然发热(38~40℃)、胸痛、咳嗽和气短等症状如胸椎结核漏诊时,犹如内科常见的渗出性胸膜炎的表现。常被误诊。
椎旁脓肿等破处,破口大小不一,小者如米粒,或呈筛孔状,大者直径约0.5~1cm。
胸腔积液(或脓)一般数百毫升,多者超过100mL。
【并发症】合并支气管胸膜瘘。
【辅助检查】X线摄片:除有胸膜炎或包裹积液,纵隔隐约可见扩大的椎旁阴影外,两肺野及纵隔无活动性结核病灶。胸椎正位X线摄片特别是正位体层摄片显示与胸膜炎同侧的椎旁阴影边界不清与胸膜炎相连或甚至消失。&
【鉴别诊断】内科见到结核性胸膜炎的同侧胸部多见到有肺结核,是鉴别诊断的依据。
日期:日 - 来自[]栏目共 10 页,当前第 5 页
&&&&5&&&&&&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椎压缩性骨折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