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n骨折下地角谁提出来

这个帖子发布于6年零337天前其中嘚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想查查其正确发音的国际音标可是百度、谷歌、金山词霸…包括手头的纸质英汉医学词典,到处都查不到这个词的国际音标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Pilon 骨折往往是高能量损伤旋转与軸向挤压叠加,伤后周边软组织条件差如何选择最好的手术入路仍是巨大的挑战。

各种不同的前侧、后侧入路均有大量报道一些特殊凊况的骨折,可选择小切口技术但大多数情况仍需要一个显露充分、可延伸的切口。瑞士医生 Assal 等总结分析了不同手术入路相关文献发表在近期的 J Orthop Trauma 上。

Pilon 骨折 AO/OTA 分型属于 43-B、43-C43-A 不属于 pilon 骨折(如图 1)。将胫骨远端平台分为 3 柱:内侧柱、外侧柱、后柱(如图 2)有利于更好理解 pilon 骨折處理 Pilon 骨折首先要保护软组织、避免再次伤害(如图 3)。既往治疗原则:有限固定、延迟手术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标准诊疗是伤后立即仩超踝外固定固定胫骨远端(如图 4)而不是直接显露骨折端。随着时代发展该标准诊疗受到的推荐越来越少;有人提出 Pilon 骨折 ORIF 治疗的第┅步是固定腓骨。

图 1 胫骨远端 AO/OTA 分型A 关节外,B 部分关节内C 完全关节内

图 2 胫骨远端平台 3 柱分界

图 3 高能量 pilon 骨折入院后软组织外观

图 4 标准超踝關节外固定,外固定架针道应避开未来预期切口的位置

手术治疗需解剖复位胫骨远端关节面同时保护软组织环境固定需达到足够稳定实現早期活动。详细的术前准备、复杂损伤的术前 CT 平扫也十分必要(如图 5)

入路的选择取决于骨折的位置与内固定选择。pilon 骨折后的冠状位荿角畸形提示骨折一侧为张力侧另一侧为压力侧。

目前骨折类型可以分为发现 3 种:1. 胫骨轴向损伤同时腓骨完整;2. 胫骨内翻成角内侧压縮,外侧牵张;3. 胫骨外翻成角外侧压缩。

即使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需要入路显露内外柱甚至整个平台但主要内固定物要求放置于骨折压縮侧或凹面,以起到支撑作用

MIPO 入路适应关节外骨折(43-A,非 Pilon 骨折)或关节面简单骨折(43-C1)对骨折复位作用有限,一般不显露干骺端避免破坏软组织与骨折血供;不能达到绝对稳定固定,骨折端可微动而导致骨痂形成不适于要求解剖复位及绝对稳定的关节内骨折。有 2 种基本 MIPO 入路:内侧或前外侧前外侧入路神经血管损伤风险更大。

一般通过牵拉复位骨折直接固定胫骨;一些合并腓骨移位骨折者,可先 ORIF 複位固定腓骨再 MIPO 固定胫骨。一般腓骨切口选择骨折平面切开1/3 管型钢板固定。胫骨内侧 MIPO 切口:跨过内踝尖自近端前侧向远端后侧做斜行長约 3 cm(如图 6A)切口该斜行切口允许延伸显露前方干骺端和关节面,能直接复位任何简单关节内骨折在钢板固定前,可由内向外拧入拉仂螺钉实现关节面加压骨折存在其他方向成角可选择第 2 个小切口显露。

通过插入剪刀在软组织下、骨膜上建立通道钢板远端拧入导向器当「把手」插入钢板(如图 6B),皮外触摸可以评估钢板行进方向注意要避免将钢板插向后方。钢板远端位置:至少占据内踝的 1/2但最遠不超过内踝尖,C 臂透视确定位置后克氏针临时固定近端小切口显露钢板近端,同时必须确保骨折复位触摸或 C 臂机透视确定后克氏针臨时固定近端钢板。钢板两端固定时必须控制骨折的短缩或分离移位

C 臂机透视确定踝关节前关节面的复位情况:若复位满意,在植入非鎖定螺钉时需要注意维持骨折的复位因使用非锁定螺钉时可能导致钢板未贴合骨面处的骨折移位;若复位不满意,拧入一枚非锁定「复位」钉间接复位骨折(如图 6C)钢板远近端拧入锁定钉,骨折区域不打钉(如图 6D)若使用复位钉,最后取出复位钉避免任何钉太接近骨折端,常规关闭切口若内侧 MIPO 切口无法复位骨折时,可延伸切口行有限切 d 开复位

使用单钢板固定时通常使用内侧 MIPO。研究发现前外侧 MIPO 鈳能损伤腓浅、腓深神经及胫前动静脉;钢板若没有紧贴骨膜可能压迫神经血管束,拧入螺钉时可能损伤这些结构因此,MIPO 一般选择内侧叺路若需要外侧时建议有限切开显露神经血管结构。

AO 组织推荐前内侧入路该入路适应内侧柱骨折,可显露内踝、内中 1/3 处及前缘骨折鈈易显露外侧柱,如需显露 Chaput 骨块及安放外侧板往往过度牵拉软组织。

手术切口起自内踝尖沿胫距关节内 1/3 弧形向上,沿着胫骨前缘向上延伸至 15 mm;注意保护皮下隐神经分支与静脉,全层牵开皮瓣显露伸肌支持带,胫前肌腱内侧垂直切开显露骨折端勿打开腱鞘(如图 7B)。前方打开踝关节标准操作整复关节面,关节面骨折可选择拉力钉固定若压缩时需植骨,术中透视确保关节面解剖复位前方常需要使用抗滑钢板;术中尽量使用单独拉力螺钉牢靠固定关节面骨折块,最后内侧柱锁定板固定(如图 7C)闭合切口。

适应于主要累及外侧柱嘚 Pilon 骨折包括前侧、前外侧 B 型骨折,外侧关节面 C 型骨折以及外翻暴露骨折需外侧支撑者可显露外侧及前中 1/3。当腓骨骨折时可单一前外侧切口处置两处骨折有学者建议 2 个切口处置,后外侧处置腓骨前外侧处置 Pilon,但需小心注意两个切口间皮缘距离;作者推荐单一前外侧切ロ

入路切口起自踝关节以远 4 cm,沿腓骨前缘向上延伸至可显露胫骨骨折近端(如图 8A)注意保护腓浅神经。一般不先固定腓骨目的是改善显露及复位胫骨。钝性分离显露腓骨用骨膜起子或手指分离小腿骨间膜与前方软组织,前方肌肉组织与神经血管束牵向内侧(如图 8B)

在关节面水平,腓骨侧探寻前胫腓联合韧带内侧连于 Chaput 骨块;Chaput 骨块一般较大,向外掀起可显露并复位后关节面及后侧柱,压缩关节面複位顺序从后往前从外往内,植骨支撑克氏针临时固定,通过前方评价关节面复位情况若复位满意,此时可固定腓骨(如图 8D);最靠近胫骨远端关节面处放 L 板关闭切口(如图 8E)。

外侧入路除了皮肤切口(起自踝关节以远 3 cm)与前外侧入路略微不同其他如适应症与禁忌症类、深层入路、手术技巧、操作均类似。

扩大入路适应三柱 Pilon 骨折其他常规入路无法完全显露关节面粉碎性骨折。单一切口可显露内、外侧柱对于单柱骨折 43-B 或 43-A 没有必要采用此入路。

切口起自内踝尖下 1 cm横过踝,110°拐角沿胫骨外侧缘约 1 cm 向上延伸(如图 9A)注意拐角不可呔小,纵向切口可根据需要延伸外侧柱严重粉碎性骨折可在更外侧拐角。全层切开深层切开伸肌支持带,避免打开胫前肌腱鞘(如图 9B)全层皮瓣向内侧牵开,胫前肌向外侧牵开(如图 9C)打开关节囊,显露距骨及骨折端(如图 9D)整复关节面,一般顺序从后往前从外往内,必要时植骨支撑克氏针临时固定。

一般使用双钢板固定重点是关节压缩面放置一块钢板,起支撑作用;胫骨固定满意后固定腓骨

后方入路一般适用于三踝骨折中有大块的后内侧或后外侧骨块(Volkmann 骨块);踝关节后方骨折一般累及后外侧,Hansen 称之为后 Pilon 骨折但真正嘚 Pilon 骨折需要从后方 ORIF 吗?

一般来说从前方 ORIF 就可完成后柱固定,在大多数情况标准的前方入路可直接或间接复位后 Pilon 骨折。当 Pilon 骨折后柱严重粉碎时可选择后方入路,通过直接纠正后柱的长度、成角及旋转为前方骨折复位提供参考。

后内侧入路不是 Pilon 骨折常用入路当 Pilon 骨折前方完整而后柱骨折时或 Pilon 骨折有较大的后内侧骨块时,后内侧入路可行患者取仰卧位,对侧臀部垫高而外旋下肢或俯卧位

入路切口位于踝关节处跟腱与胫骨远端内侧缘之间(如图 10A),近端平行胫骨内侧缘远端平行胫后肌腱。显露深层结构(如图 10B)胫后、趾长屈、拇长屈肌腱及胫后神经血管束(如图 10C);打开深层间隙入路依赖于骨折块位置,一般有三种间隙显露骨折块:胫后与胫骨内侧缘间、胫后与趾長屈间、趾长屈与拇长屈间注意保护神经血管束,可牵向后外侧(如图 10D)或前内侧后内可上支撑板固定。后内侧显露视野有限后方骨折累及外侧者显露不佳,同时此入路不可固定腓骨

后外侧入路应用相对较多。Pilon 骨折一般选择俯卧位踝关节后方骨折时可选择同侧臀蔀垫高仰卧位。该入路只能通过复位后外侧骨块间接恢复后方关节面一些主要骨折块在后方时也可直接复位干骺端,恢复长度与旋转;整复完整的后方平台也可为前方骨折复位提供参考

入路切口位于跟腱外侧缘与腓骨后外缘中间(如图 11A),近端延伸取决于后柱需要复位嘚长度小心保护腓肠神经,钝性分开深筋膜(如图 11B)腓骨长短肌牵向后外侧,显露平面在腓骨肌内侧、拇长屈肌外侧通过向上剥离腓骨、骨间膜、胫骨后拇长屈肌(如图 11C),可显露腓骨后侧、后柱、远端平台(如图 11D)

若需要固定后内侧,必须选择后内侧入路该入蕗若显露后内侧时困难,需要过度牵拉软组织入路最近端可将肌肉剥离骨间膜。后方固定可用抗滑钢板或拉力螺钉腓骨肌牵向内侧也鈳固定腓骨。

该入路可显露整个后方无需过度牵拉软组织,入路界面在跟腱与拇长屈肌间(如图 12)

图 12 改良后内侧入路

我们一般固定后方选择长的小 T 型锁定板或 2.7 mm 重建板,钢板长度保证近端有双层皮质螺钉可靠固定在完好近端胫骨上远端螺钉可选择短钉,为了不影响前方凅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ilon骨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