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是唐氏儿的软指标纵切面是指那部分

什么是鼻骨骨折 | 什么,鼻骨,骨折_健康资讯_滕州生活网
|||||||||||||||||||
什么是鼻骨骨折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
摘要:概述 鼻子在受到重大创伤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鼻骨骨折的情况,原理跟其他的骨折没有大的区别。下面来看看什么是鼻骨骨折。 什么是鼻骨骨折 首先: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
什么是鼻骨骨折
鼻子在受到重大创伤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鼻骨骨折的情况,原理跟其他的骨折没有大的区别。下面来看看什么是鼻骨骨折。 滕州生活网
什么是鼻骨骨折
首先: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在康复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并发症。
滕州生活网
其次: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
最后: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滕州生活网
滕州生活网()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果需要卧床调养,平时活动量比较少的话,就要有效地避免便秘的情况。 滕州生活网()
相关阅读:
声明:凡注明为"网络整理"或者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各大门户媒体,虽经严格筛选难免疏漏,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者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邮,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
什么是鼻骨骨折
什么是鼻骨骨折胎儿鼻骨超声检查对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价值_陈琮瑛_中华文本库
第3页/共8页
失( 图 1) 。为避免颜面部非正
中矢状切面导致的鼻骨缺失假阳性( 图2) ,诊断鼻
骨缺失时至少需要在 2 个互相垂
直的切面印证。早孕期采用鼻骨纵切面和冠状切面印证,中孕期采用鼻骨纵切面和
横切面印证。鼻骨纵切面为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 鼻骨冠状切面为在常规获得唇鼻
冠状切面后,使声束从上唇水平略向后和眼水平偏斜获得; 鼻骨横切面为通过眼球
水平的横切面,此平面略低于双顶径平面,声束从额前方向垂直入射( 图3)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2010 年11 月 第7 卷 第11 期 Chin J Med Ultrasound ( Electronic Edition) ,November 2010,Vol 7,No.11 ·1877·
图 1 DS 胎儿鼻骨缺失的产前纵切面和产后横切面声像图
N: 鼻尖; UL: 上唇; LL: 下唇; T: 舌
图 2 颜面部非正中矢状切面将颧骨误认为鼻骨( 箭头所示)
图 3 鼻骨扫查的横切面示意图及所对应的超声声像图。NB: 鼻骨; E: 眼睛·1878·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2010 年11 月 第7 卷 第11 期 Chin J Med Ultrasound ( Electronic Edition) ,November 2010,Vol 7,No.11
胎儿鼻骨长度测量方法: 在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尽量使声束与鼻骨长轴成
90°( 图 4) ,测量鼻骨强回声带表面长度,每个胎儿测量 3 次,最终取其平均值。
本组 240 例胎儿鼻骨长度测量均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测量。
图 4 鼻骨扫查的纵切面示意图及所对应的正常超声声像图,于纵切面测量鼻骨长度
NA: 鼻尖; NB: 鼻骨; UL: 上唇; LL: 下唇
鼻骨发育正常诊断标准: 鼻骨长度位于正常同孕龄组的第 5 和第 95 百分位
之间( 百分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序,并计算相应的累计百分位,则某一
百分位所对应数据的值就称为这一百分位的百分位数) 。
鼻骨发育不良包括鼻骨短小( 图 5) 和一侧鼻骨缺失( 图 6) 。鼻骨长度低于
正常同龄胎儿的第 5 百分位,为 0. 25 ~0. 35 cm 诊断为鼻骨短小。
图 5 DS 胎儿鼻骨短小和相同孕周正常胎儿的鼻骨正中矢状切面( + + 之间为鼻骨)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2010 年11 月 第7 卷 第11 期 Chin J Med Ultrasound ( Electronic Edition) ,November 2010,Vol 7,No.11 ·1879·
图 6 一侧鼻骨缺失的产后声像图( 箭头右侧鼻
骨存在,左侧鼻骨缺失)
鼻骨产后超声检查: 按照李胜利等
的方法对 30 例引产后的 DS 胎儿尸体
标本进行了鼻骨高频超声检查。
三、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0. 0 统计学软件,利用频数分布分析产生频数表,Pearson 相关系
数描述孕周与鼻骨的相关关系,并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鼻骨与超声孕周的回归关
系,以 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正常胎儿鼻骨发育情况: 超声测量
第3页/共8页
寻找更多 ""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
上传于||文档简介
&&系​统​解​剖​练​习​册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6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人体解剖学习题-运动系统 (1)-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人体解剖学习题-运动系统 (1)
导读:A.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两部的纵切面,主要适于运动,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并使关节运动多样化,可减少运动时两者间的摩擦,3.关节的运动形式基本上围绕三个相互垂直的轴运动,围绕冠状轴的运动为屈、伸,围绕矢状轴上的运动为内收、外展,围绕垂直轴上的运动为旋外、旋内,以关节轴心远端做圆周运动,整个骨的运动轨迹可描绘成一圆锥形,称环转运动,是屈、外展、伸、内收的依次连续运动,脊柱可作屈、伸
B.第2~7肋与胸骨分别构成胸肋关节
C.第8~10肋与上位肋软骨构成软骨间关节
D.第2~7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形成软骨连接
E.第11、12肋游离于腹壁肌中
71.胸锁关节的构成d
A.锁骨内侧端与胸骨柄
B.锁骨内侧端与第l肋软骨
C.锁骨内侧端与胸骨体
D.锁骨内侧端,胸骨柄的锁骨切迹及第1肋软骨的上面
E.以上都不是
74.可限制脊柱过度后伸的韧带是 b
A.棘间韧带
B.前纵韧带
C.棘上韧带
E.后纵韧带
82. 前囟闭合的时间是 b
B.出生后1.5岁
C.出生后5~6岁
D.出生后6个月
E.出生后3岁
83.冠状缝位于 d
A.额骨、顶骨和颞骨之间
B.顶骨和枕骨之间
C.额骨与鼻骨之间
D.额骨和顶骨之间
E.两额骨之间
103.肩胛骨叙述错误的是 c
A.上角平对第2肋
B.下角平对第7肋
C.外侧角肥厚有梨形关节盂
D.三个角都可在体表扪到
E.上、下角为计数肋的标志
121.对骨盆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以界线为界,分为大骨盆及小骨盆
B.男性耻骨下角小于女性
C.女性骨盆外形短而宽
D.骨盆上口女性呈心形,男性呈椭圆形
E.以上均不对
122.对髋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是人体最大的关节
B.股骨颈全部位于关节囊外面
C.关节腔内有股骨头韧带
D.关节囊前方有韧带加强
E.脱位时股骨头易向下方脱出
1.A 2.A 3.C 4.E 5.C 6.E 7.D 8.C 9.E 10.E 11.D 12.C 13.C 14.B 15.C 16.E
17.D 18.C 19.A 20.A 21.B 22.D 23.C 24.A 25.D 26.A 27.A 28.A 29.C 30.D
31.D 32.E 33.C 34.D 35.C 36.D 37.D 38.A 39.D 40.E 41.B 42.D 43.B 44.E
45.B 46.B 47.A 48.E 49.C 50.D 51.D 52.D 53.C 54.D 55.C 56.B 57.A 58.B
59.E 60.B 61.D 62.E 63.D 64.B 65.B 66.C 67.D 68.C 69.A 70.D 71.D 72.C
73.E 74.B 75.D 76.E 77.E 78.C 79.C 80.A 81.A 82.B 83.D 84.C 85.B 86.D
87.E 88.E 89.D 90.C 91.B 92.B 93.C 94.B 95.A 96.A 97.C 98.B 99.B 100.B 101.E 102.B 103.D 104.A 105.C 106.C 107.E 108.C 109.B 110.A 111.B 112.C 113.B 114.C 115.B 116.E 117.C 118.E 119.D 120.D 121.B 122.B 123.D 124.C 125.E 126.E 127.B 128.D 129.B 130.E 131.B
1.B 2.C 3.D 4.D 5.A 6.D 7.C 8.D 9.A 10.B 11.D 12.B 13.A 14.E 15.B 16.C
17.E 18.D 19.A 20.D 21.B 22.D 23.D 24.B 25.E 26.D 27.C 28.A 29.D 30.A
31.C 32.A 33.D 34.E 35.D 36.C 37.A 38.B 39.A 40.E 41.B 42.E 43.D 44.B
45.C 46.E 47.D
1.ABCE 2.ABC 3.BCD 4.ABD 5.CD 6.BC 7.ABCD 8.ABE 9.ABD 10.ACDE 11.BD 12.BCD
13.ACDE 14.ABC 15.ABCDE 16.DE 17.BCDE 18.ABC 19.BC 20.ABC 21.ABC 22.AB 23.ABCE
24.ACD 25.BCD 26.ABC 27.ABDE 28.ABCD 29.ACE 30.BCD 31.BD 32.ABD 33ABCD 34.AB
◇名词解释
1.额状轴即由左向右与地平面平行,与身体的长轴和矢状轴皆垂直的轴。
2.正中矢状面即按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两部的纵切面。
3.距离肢体根部较近者为近侧。
4.骨性标志即在体表看得见或摸的着的骨的突起和凹陷称骨性标志。
5.干骺端即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
6.长骨的两端膨大称骺。
7.凡具有两端(膨大称骺)、一体(称骨干)、中空管状(管腔称髓腔)结构的骨是长骨,分布于四肢,主要适于运动。
8.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9.韧带连于相邻两骨或一个骨的两结构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称韧带,多位于关节周围。
10.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骨或滑膜关节相连称骨连结。
11.第8~10对肋骨的前端借肋软骨连于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
12.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称胸骨角,侧方连结第二肋。
13.颈静脉切迹为胸骨柄上端呈微凹形的结构。
14.胸廓上口由胸骨上缘,第1肋和第1胸椎围成的口称胸廓上口,是胸腔和颈部的通道。
15.椎间孔即两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的孔。
16.骶管由骶椎的椎孔连接而成,纵贯骶骨全长,上端与椎管续连,下端终于骶管裂孔。
17.骶管裂孔是骶管下端的开口,它是第四、第五骶椎椎弓缺如形成的,裂孔两侧有骶角。
18.椎间盘即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部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9.新生儿颅骨有许多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的间隙很大,这些部位的间隙被结缔组织膜所封闭称颅囟。
20.翼点在颅的侧面,顶、额、蝶、颞四骨的汇合处,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21.颅盖骨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称板障。
22.鼻旁窦在鼻腔周围,并借管、孔、裂与鼻腔相交通的腔,有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前、中、后群)。
23.坐骨大孔即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与坐骨大切迹围成的孔。
24.坐骨小孔即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与坐骨小切迹围成的孔。
25.骨盆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相连结而成的骨环,骨盆以界限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两部。
26.耻骨联合位于小骨盆前上部,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耻骨间盘相连结构成。
27.界线由骶岬、弓状线、耻骨梳及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环行线。
28.足骨借关节、韧带紧密相连,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形成凸向上方的弓形称足弓。
1.骨的物理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骨质的化学成分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等,赋予骨的弹性和韧带;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为主的钙盐类,使骨挺硬坚实。成年人的骨有机质与无机质的比例约为3∶7,使骨既有弹性又很坚硬。幼儿骨有机质和无机质约各占有一半,故弹性大硬度小,柔软易变形;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故脆性大易发生骨折。
2.关节的基本结构是指每一个关节必须具备的结构,包括:①关节面:指相关节骨的相对面或接触面,每个关节至少包括两个关节面。在活体,骨的关节面上都覆盖有一层关节软骨,光滑而有弹性,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还可缓冲震荡。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附着在关节面的周缘及邻近的骨面上,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层为滑膜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紧贴纤维层的内面,并附着于关节软骨的边缘。滑膜能分泌少量滑液,可润滑关节软骨,并对其有一定的营养作用。③关节腔:为由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围成的密闭的腔,腔内为负压,仅有少量滑液。
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有韧带、关节唇、关节盘、滑膜襞和滑膜囊。①韧带: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连于两骨之间,位于关节囊外的,称囊外韧带,可以是关节囊纤维层的局部增厚,也可独立于关节囊外;位于关节囊内的(表面有滑膜包裹),称囊内韧带。韧带的存在可增加关节的稳固性。②关节唇:为附着在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使关节窝加深,以增加关节的稳固性。③关节盘:为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周缘附着于关节囊,将关节腔分为两部分,
可使关节面更适合,并使关节运动多样化。④滑膜襞和滑膜囊:滑膜层向关节腔内突出形成的皱襞为滑膜襞,襞内常含脂肪组织,可充填关节腔内的空隙,使关节更为稳固;滑膜囊为滑膜层经纤维层的薄弱处向外伸出的突起,呈囊袋状,内含滑液,位于肌腱与骨面之间,可减少运动时两者间的摩擦。
3.关节的运动形式基本上围绕三个相互垂直的轴运动,围绕冠状轴的运动为屈、伸;围绕矢状轴上的运动为内收、外展;围绕垂直轴上的运动为旋外、旋内;以关节轴心远端做圆周运动,整个骨的运动轨迹可描绘成一圆锥形,称环转运动,是屈、外展、伸、内收的依次连续运动。
4.躯干骨的骨性标志主要有:第7颈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弓、骶骨的岬和骶角。颅骨的骨性标志主要有:枕外隆凸、乳突、颧弓、下颌角、眶上缘、眶上切迹、眶下缘、眉弓、额结节、顶结节。上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有:锁骨、肩胛冈、肩峰、喙突、肱骨内外上髁、尺骨茎突、桡骨茎突、尺骨鹰嘴等。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有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髌骨、腓骨头、胫骨粗隆、胫骨前缘、内踝、外踝、跟骨结节等。
5.胸骨角的两侧平对第2肋,肩胛下角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它们可作为计数肋骨序数的重要标志。第7颈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重要标志。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约平第3与第4腰椎棘突之间,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6.颈椎:椎体小而椎孔较大,横突上有横突孔,第二至第六颈椎棘突短而末端分叉,关节突的关节面近似水平位。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故称为寰椎,其前弓后面有齿突凹。第二颈椎椎体上有齿突,又称为枢椎。第七颈椎棘突长,称隆椎,可作为椎骨计数标志。胸椎:有椎体肋凹和横突肋凹,棘突较长并伸向后下方,呈叠瓦状,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腰椎:椎体较大,棘突呈方形板状,几乎水平伸向后方,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
7.相邻椎骨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结。①椎间盘: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是椎体间最主要的连结。它包括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两部分。②韧带:可分长韧带和短韧带两部分。长韧带有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分别位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后面;棘上韧带是连结于各棘突尖端的纵行韧带,此韧带向上至颈部扩展成项韧带,附着于枕骨。短韧带有连结相邻椎弓板之间的黄韧带;连结相邻棘突间的棘间韧带;连结相邻横突间的横突间韧带。③关节突关节:是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属平面关节。
8.椎间孔是由相邻两个椎骨之间上位椎骨的椎骨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骨上切迹及其间的连结韧带构成,其中有脊神经及血管通行。
9.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脊柱从侧面观察,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可作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运动。
10.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胸骨及其他们之间的连结组成。胸廓具有支持、保护和参与呼吸运动的功能。
11.硬膜外麻醉时,穿刺针头进入硬膜外腔需经过皮肤、浅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等结构。
12.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部分。上肢带骨有锁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有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掌骨(5块)、指骨(14块)。下肢骨包括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部分。下肢带骨有髋骨;
包含总结汇报、专业文献、旅游景点、人文社科、文档下载、办公文档、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行业论文、出国留学以及人体解剖学习题-运动系统 (1)等内容。本文共8页
相关内容搜索鼻骨骨折_百度百科
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鼻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容易受外力所伤,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外伤,约占耳鼻喉科外伤疾病50%。鼻骨骨折可影响面部的外形及鼻腔的通气功能。鼻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严重者可合并鼻中隔骨折、软骨脱位、上颌骨额突、鼻窦、眶壁、颅底等的外伤,导致相应部位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鼻骨骨折病因
鼻为面部最高点,易受到外力所伤。骨质薄而宽,且缺乏周围骨质的支撑,比较脆弱,易发生骨折。鼻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如运动时有意或无意的外伤、斗殴、交通或工伤事故等。小儿扑跌时鼻部或额部着地等也可引起鼻骨骨折[1]。
鼻骨骨折临床表现
1.好发群体
运动时不慎受伤者、冲突时受伤者、车祸时受伤者、摔倒面部着地者等。
据外伤的程度不同,可能会出现以下部分或全部表现。
(1)外鼻畸形鼻骨骨折导致。
(2)肿胀外鼻及其周围组织肿胀。
(3)鼻出血伤及鼻黏膜、血管时可有鼻出血,量多少不等。
(4)鼻塞鼻黏膜肿胀、鼻中隔偏曲、鼻中隔血肿时可导致。
(5)鼻清水样物流出提示脑脊液漏。
(6)视力下降,复视眶壁及视神经受损。
(7)头痛、意识丧失颅内损伤可能。
鼻骨骨折检查
观察外鼻有无畸形、肿胀、淤血及眼眶有无水肿,眼球有无移位,活动是否正常等。据外伤的程度不同,可能会出现以下部分或全部表现:外鼻皮肤裂伤;鼻梁歪斜、塌陷;鼻背、鼻根塌陷或膨隆;外鼻及其周围组织肿胀、淤斑;鼻腔淤血或活动性出血;鼻中隔膨隆;鼻中隔偏曲;鼻腔内黏膜破损。
2.鼻部触诊
骨折处轻触之有压痛,并可出现骨摩擦感。如患者曾反复用力擤鼻,空气逸入外鼻及周围皮下时,还可出现皮下气肿,触诊时有捻发感。
3.前鼻镜检查
注意鼻黏膜有无破损、出血,鼻中隔如有偏曲,示有中隔软骨脱位。
4.鼻骨影像学检查
可显示骨折部位、性质及骨片有无移位及移位方向等。高分辨率CT及三维重建可进一步显示鼻骨及其相邻部位的损伤情况。
(1)鼻骨侧位片一般鼻骨侧位片的作用是用来确定有无鼻骨骨折。它可直接观察到有移位的横断骨折、凹陷骨折、粉碎性骨折及骨折断端移位明显的双侧鼻骨骨折;对双侧鼻骨骨折断端分离不明显、骨碎片较小及隐性骨折易漏诊。
(2)鼻骨CTCT扫描对鼻骨侧缘的骨折,尤其是对合并周围组织损伤如鼻窦内有无积液、眶壁有无骨折、软组织有无血肿、颅底有无骨折、眶内有无积血以及评估远期出血可能等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5.鼻内镜检查
能够直观判断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血肿及脓肿、判断出血部位以及有无脑脊液漏。
鼻骨骨折诊断
鼻骨骨折一般诊断明确。鼻骨骨折通常有明确的鼻部外伤史,了解病史时注意询问外力性质、方向、受伤时间及伤后症状。触诊时双手示指自鼻根向鼻尖轻轻滑动,可以发现骨折处有明显压痛,有时可以伴有鼻梁歪斜或塌陷及捻发感。鼻镜检查鼻腔黏膜水肿、撕裂,鼻腔顶壁侧壁向中线位移坍塌,鼻中隔脱位变形、中隔血肿形成等。X线鼻骨拍片或CT扫描可以显示骨折的位置、骨片移位的方向,有助于诊断。
鼻骨骨折治疗
1.急救措施
鼻外伤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用冰袋等对鼻背部冷敷,但尽量避免用力按压。若合并鼻腔出血,可捏住双侧鼻翼,同时低头,以防止血液流向咽部。
2.无移位骨鼻骨折
对于无移位的单纯性骨折,鼻腔外形、鼻通气不受影响者不需特殊处理,待其自然愈合。
3.移位鼻骨骨折
有鼻骨移位的鼻骨骨折,应待局部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复位。
常用的复位方法有:
(1)闭合式复位法复位的时机最好在伤后10~14天以内进行,超过2周时因骨痂形成可给复位带来困难。
(2)开放式复位法闭合复位不成功,或陈旧性鼻骨骨折需采用开放式复位。
(3)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适用于闭合式复位术失败、外伤后14~30天、合并鼻中隔偏曲者。
鼻骨骨折的治疗首先要把骨折的鼻骨复位到原来的位置,然后行鼻腔填塞固定以支撑鼻骨,填塞时松紧要适宜,术后注意保护鼻部,2周内避免受压,戴眼镜的患者暂不要佩戴眼镜。鼻骨骨折复位术后可行鼻腔填塞固定,鼻腔填塞一般需要2~3天取出,最长者则需要1周或更长时间,对于粉碎性、复合性鼻骨骨折填塞时间需要更长,但最长一般不超过2周。若鼻腔填塞时间过长,多数患者会出现鼻部胀痛,重则出现反射性头痛,患者长时间张口呼吸引起咽喉干燥、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和休息。
对复合性鼻骨骨折的治疗首先要把抢救患者的生命放在首位,维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抗休克、止血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鼻面部畸形矫正,恢复鼻腔生理功能。
对于合并脑脊液漏的患者不宜进行鼻腔填塞,以免鼻腔细菌逆行感染颅内。陈旧性鼻骨骨折,由于鼻骨骨折断端骨痂已形成,骨折已畸形愈合致歪鼻畸形,用常规鼻骨复位的方法难以整复[2]。
鼻骨骨折预后
鼻骨骨折及早治疗可减轻面部外形变化程度及遗留功能障碍。
参考资料:
1.李学佩主编.耳鼻咽喉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8.
2.黄兆选,汪吉宝,孔维佳主编.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副主任医师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骨科
院士 北京协和医院 骨科
院士 北京协和医院 骨科
冯永 | 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鼻骨骨折的概述
鼻骨骨折的原因
鼻骨骨折的分类
鼻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如何检查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的诊断
鼻骨骨折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鼻骨骨折的治疗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纵切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