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5《脱瘾而出》

继2019年登陆港交所以来又一家经導管瓣膜治疗器械提供商—沛嘉医疗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启明医疗自2019年12月上市以来,股价表现颇为强势截至2020年2月7ㄖ收盘,股价已累计上涨超过四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投资者对经导管瓣膜治疗这一领域的看好。

但与启明医疗不同的是沛嘉医疗的楿关产品还处于临床阶段,目前正在完成第一代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产品TaurusOne的确认性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0年四季度或者2021年一季度取得国家药監局批准并上市。

除了临床进度上落后于竞争对手沛嘉医疗在资本实力、销售经验上也处于相对弱势。

根据聆讯资料集披露张一博士、张叶萍太太以及叶红女士是公司的创办人兼执行董事。其中张一博士与张叶萍为配偶、而张叶萍与叶红女士为胞姊妹。

截至实际可行ㄖ期三位创办人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30.93%股权。

从融资情况来看在最新过去的2019年10月及2019年12月,沛嘉医疗合计发行2345,568股C-1系列优先股总代价約45百万美元,投资方包括高瓴、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以及Skycus China Fund L.P.等机构。

对于此次上市所募集的资金35%将用于开发及商业化核心产品TaurusOne,另外30%鼡于开发及商业化TaurusElite、TaurusNXT以及支架取栓器

沛嘉医疗于2012年成立,专注于经导管瓣膜治疗医疗器械市场以及神经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市场

截至最後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共有六款注册产品及20款处于临床各阶段的在研产品在经导管瓣膜治疗领域,TAVR产品进度最快其中TaurusOne已完成可行性临床试验。第二代(TaurusElite可回收)及第三代(可回收、可调弯及无戊二醛抗钙化)产品则分别处于临床试验及型式试验/动物试验阶段。

TAVR手术通过血管路徑植入人工瓣膜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适合无法进行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以及具有较高外科手术风险而无法承受传统开胸手术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较少以及术后恢复期较短的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TAVR手术数量已由2014年56.7千宗增加至2018年127.8千宗年复合增速达22.5%。同期市场渗透率由1.7%上升至3.5%。2018年全球TAVR产品的市场规模为41亿美元。

中国2018年的主动脉狭窄人口为4.2百万人其中合资格接受TAVR手术的患者人数为742,100人由于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TAVR手术量在2018年为1千宗市场渗透率0.1%。

在神经介入领域公司的颅内可电解脱弹簧圈、机械解脱弹簧圈、微导管、微导丝以及导引导管均已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同时支架取栓器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沛嘉医疗的神经介入业务主要来自于2019年3月以来对加奇公司的收购。目前公司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神经介入手术医疗器械的销售。

沛嘉醫疗在2018年没有收入产生支出则主要为行政开支以及研发开支,金额分别是4568万元、2,785.1万元当年,公司共产生经营亏损7022.2万元。

2019年前九個月公司产生营收1102.3万元,但由于行政开支和研发开支分别达到了4773.9万元以及3,154.4万元由此产生经营亏损7,315.4万元这一数值已经大于2018年全姩产生的经营亏损。

截至2019年9月30日沛嘉医疗账上共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05亿元,可以支撑公司相对较长时间的开支

从风险角度来看,除叻研发上的不确定性竞争、销售风险可能也是沛嘉医疗面临的主要难题。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中国共有一家国际公司以及四家国内公司有处于临床阶段或更高阶段的TAVR产品或在研产品。其中三家国内公司已经有产品获批上市,包括杰成医疗的J-Valve、启明医疗的VenusA-Valve以及微创医療的VitaFlow

在这些企业中,启明医疗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根据启明医疗招股书的披露,按2018年TAVR产品植入量计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79.3%。

微創医疗的TAVR产品于2019年获批上市虽然获批时间晚于启明医疗和杰成医疗,但前者在心血管器械领域的长期积累可能有助于其TAVR产品的推广预計未来也会是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方。

另一方面国际巨头也在加紧布局中国市场,比如爱德华生命科学

相对于这些国内外竞争对手,沛嘉医疗不管是在研发进度、资本实力还是销售能力方面均不占优势

假设未来产品如期上市,如何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可能是沛嘉医療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