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的症状图片有哪些许症状和危害

血吸虫好可怕_症状库_飞华健康网
┃&假结核结节
血吸虫好可怕
发布时间:
来源:20人关注
病原学  形态   ⑴成虫:雌雄异体,口、腹吸盘在虫体前部,相距甚近。虫体长圆柱状,雄虫略粗短,呈乳白色或灰白色,大小为(10~22)mm×(0.5~0.55)mm,背腹略扁,虫体自腹吸盘后向两侧增宽并向腹部中线方向卷曲,形成一纵形沟槽状构造,雌虫居于此沟中,称抱雌沟。雌虫细长,大小为(12~28)mm×(0.1~0.3)mm,口、腹吸盘均比雄虫的小。   ⑵虫卵:成熟虫卵呈椭圆形或类圆形,淡黄色,大小为(58~109)um×(44~80)um,平均82um×62um,内含一毛蚴。卵壳均匀无卵盖,在亚侧位有一逗点状棘突。虫卵表面常粘附有许多宿主的组织残留物。在毛蚴和卵壳之间的间隙中常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如油滴状的毛蚴腺体分泌物。虫卵卵壳内侧有一层薄的胚膜。若成熟虫卵内毛蚴在10~11d死亡,即可逐渐成为变性卵或钙化卵。未成熟卵一般略小,卵内虽无毛蚴,但有清晰的不同发育阶段的卵胚构造,变性卵的内部构造一般模糊不清,甚至卵壳变黑。偶尔在粪便中也有少数未成熟卵,内含卵细胞或胚胎。   ⑶毛蚴:呈梨形或长椭圆形,左右对称,平均大小为99um×35um。周身被有纤毛,是其活动器官。   ⑷尾蚴:血吸虫尾蚴属叉尾型,分体部和尾部,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   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包括在终宿主体内的有性世代和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的无性世代的交替。生活史分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和童虫等7个阶段。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产卵于静脉末梢内,虫卵主要分布于肝及结肠肠壁组织。虫卵发育成熟后,肠粘膜内含毛蚴虫卵脱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在适宜条件下,卵内毛蚴孵出。毛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钉螺,侵入螺体并逐渐发育。先形成袋形的母胞蚴,其体内的胚细胞可产生许多子胞蚴,子胞蚴逸出,进入钉螺肝内,其体内胚细胞陆续增殖,分批形成许多尾蚴。尾蚴成熟后离开螺体,常常分布在水的表层,人或动物与含有尾蚴的水接触后,尾蚴经皮肤而感染。尾蚴侵入皮肤,脱去尾部,发育为童虫。童虫穿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或淋巴液到达右心、肺,穿过肺泡小血管到左心并运送到全身。大部分童虫再进入小静脉,顺血流入肝内门脉系统分支,童虫在此暂时停留,并继续发育。当性器官初步分化时,遇到异性童虫即开始合抱,并移行到门脉-肠系膜静脉寄居,逐渐发育成熟交配产卵。   (1)成虫产卵及卵的排出: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系膜下层的小静脉末梢,合抱的雌雄虫在此处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日产卵约300~3000个,其产卵量因雌虫的品系(株)、实验动物宿主及虫体寄生时间长短不同而异。所产的虫卵大部分沉积于肠壁小血管中,少量随血液进入肝。约经11d,卵内的卵细胞发育为毛蚴,含毛蚴的成熟虫卵在组织中能存活10d,由于毛蚴分泌物能透过卵壳,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组织发炎坏死;同时肠的蠕动、腹内压增加,致使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虫卵便随破溃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虫卵沉积在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钙化。
血吸虫生活史示意图(2)毛蚴的孵化: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内毛蚴孵出。毛蚴的孵出与温度、渗透压、光照等因素有关。以25~30℃最为适宜,一般温度愈高,孵化愈快,毛蚴的寿命也愈短;低渗透压的水体、光线照射可以加速毛蚴的孵化;水的pH值也很重要,毛蚴孵化的最适宜pH为7.5!7.8。毛蚴孵出后,多分布在水体的表层,作直线运动,并且有向光性和向清性的特点。毛蚴在水中能存活1~3d,当遇到中间宿主钉螺,就主动侵入,在螺体内进行无性繁殖。   (3)幼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繁殖: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毛蚴吸附螺软组织是由于前端钻器的吸附作用和一对侧腺分泌粘液作用的结果。2d后在钉螺头足部及内脏等处开始发育为母胞蚴。在母胞蚴体内产生生殖细胞,每一生殖细胞又繁殖成一子胞蚴,子胞蚴具运动性,破壁而出,移行到钉螺肝内寄生。子胞蚴细长,节段性,体内胚细胞又分裂而逐渐发育为许多尾蚴。一个毛蚴钻入钉螺体内,经无性繁殖,产生数以千万计的尾蚴,尾蚴在钉螺体内分批成熟,陆续逸出。尾蚴形成的全过程所需时间与温度有关,至少44d,最长159d。发育成熟的尾蚴自螺体逸出并在水中活跃游动。   (4)尾蚴逸出及侵入宿主:影响尾蚴自螺体逸出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是水温,在15~35℃范围内无大区别,最适宜温度为20~25℃;光线对尾蚴逸出有良好的作用;水的pH在6.6~7.8范围内,尾蚴逸出不受影响。尾蚴逸出后,主要分布在水面下,其寿命一般为1~3d。当尾蚴遇到人或动物皮肤时,用吸盘吸附在皮肤上,依靠其体内腺细胞分泌物的酶促作用,头器伸缩的探查作用,以及虫体全身肌肉运动的机械作用而协同完成钻穿宿主皮肤,在数分钟内即可侵入。尾蚴一旦侵入皮肤即丢弃尾部。一   (5)成虫定居及营养:尾蚴脱去尾部,侵入宿主皮肤后,称为童虫(schistosomula)。童虫在皮下组织停留短暂时间后,侵入小末梢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经右心到肺,再由左心入大循环,到达肠系膜上下静脉,穿过毛细血管进入门静脉,待发育到一定程度,雌雄虫合抱,再移行到肠系膜下静脉寄居、交配、产卵。自尾蚴侵入宿主至成虫成熟并开始产卵约需24d,产出的虫卵在组织内发育成熟需11d左右。成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因虫种而异,日本血吸虫成虫平均寿命约4.5年,最长可活40年之久。 流行病学  日本血吸虫病的分布    日本血吸虫病曾流行于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在泰国曾有病例报告。除日本等少数国家已控制血吸虫病外,绝大多数国家仍处于流行状态。我国于1905年在湖南常德发现首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此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和广东等地有病例报告。解放初期调查,血吸虫病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和上海市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381个县(市),感染血吸虫者达1200万,耕牛120万头,有螺面积148亿m2,受威胁人口1亿。经50多年努力,目前已有上海、广东、福建、广西、浙江等5个省、市、自治区宣布消灭血吸虫病,达到阻断传播标准。至1999年全国流行县(市)中累计达到阻断传播和控制传播标准的县(市、区)分别为238和52个,据全国1995年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国估计患者数有865084人,有螺面积万m2,感染耕牛数有11万头[2]。   流行环节   (1)传染源:血吸虫的传染源为人和哺乳类动物,从尾蚴侵入皮肤至粪中查到虫卵的开放前期,大约在34~44d。我国大陆流行的血吸虫可以引起人、畜感染。因此,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现已发现有自然感染的动物分属于7个目、28属,40种。在家畜中有黄牛、水牛、山羊、绵羊、马、骡、驴、猪、犬、猫及家兔等。野生动物中有沟鼠、黑家鼠、黄胸鼠、姬鼠、野兔、獐、猴、狐、豹等,其中牛、羊、猪、犬及野鼠为主要的动物传染源,水牛和黄牛的感染率不等。   (2)传播途径:血吸虫的无性繁殖阶段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完成。血吸虫的分布与钉螺的分布严格一致,凡有血吸虫病流行的地方,必有钉螺孳生。没有钉螺的地方,虽然可以有患者(转入型患者)但不能在本地传开来。因此钉螺生态学研究对于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有重大的意义。   (3)易感者:易感者是指对血吸虫有感受性的人或动物。所谓易感性乃指宿主对血吸虫缺乏免疫力而处于易感状态。   流行特征   (1)地方性:日本血吸虫病的地理分布与钉螺分布相吻合。因为钉螺的活动范围及扩散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钉螺的地理分布有严格的地方性。血吸虫病流行取决于钉螺的分布特征。钉螺作为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与防治措施中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人畜共患:迄今有人畜共患的流行区及只有动物感染的疫源地,而不存在仅有人群病例而无动物感染的地区,因而认为血吸虫原系动物寄生虫,随其进化而成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目前,我国江湖洲滩地区耕牛在血吸虫病传播中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影响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钉螺的孳生与气温、水分、土壤、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血吸虫毛蚴及尾蚴在水中各有一短暂的自由生活阶段。毛蚴的孵化及尾蚴的逸出除了水以外,还受到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血吸虫在螺体内的发育和温度及营养条件有关。血吸虫与钉螺在长期进化中相互适应,因而两者所需要的自然条件是息息相关的。   ①气温:我国有钉螺地区均分布于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的等温线以南。最适宜于钉螺孳生繁殖的气温为15~25℃,是钉螺交配、产卵、卵的孵化及幼螺成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温度高于30℃时,有夏蛰现象。低于10℃时则活动迟缓或躲在土缝、草根下闭厣不动。产卵的孵化,尾蚴的逸放,以及它们在外界生存时间的长短均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夏日炎热,居民游泳、戏水的机会增加。由于大面积的暴露于疫水,易于获得急性感染。   ②水:血吸虫生活史中的许多阶段都是在有水的条件下完成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都有较多的水源,如江、河、湖泊或山溪,且雨量充沛。钉螺分布不仅与地面水有关,亦与地下水有关。住在地势低下的居民血吸虫感染率通常比住在高处的人要高。洪水亦能严重地影响血吸虫病的疫情。常为洪水侵犯的地带往往是血吸虫病的老疫区。洪水暴发之后,血吸虫病新病例激增,且常有急性病例,甚至有成批的急性感染发生。   ③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土壕及岸边丛生的杂草是钉螺孳生的必要条件。岸边的瓦砾堆、桥礅和石驳岸的缝隙等都可成为钉螺的孳生地。如无泥土,钉螺即不能产卵和繁殖后代。上述的自然因素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同时并存的,构成了促进抑或遏制血吸虫病传播的条件。   (2)社会因素:血吸虫病是一个社会性很强的疾病。许多社会因素影响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流行。这些因素包括人畜的行为(暴露与污染),人口流动,水利建设和社会制度等。   ①暴露: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必要环节。随着地理、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接触疫水的方式与频率有很大的差异。   ②污染:含有血吸虫虫卵的人畜粪便污染螺类宿主孳生的环境及其污染的程度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污染的判定通常可从当地人畜感染率、感染度和虫卵排出量推断而得。   ③流动人口:人口的流动加剧了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流行。据调查活动于洞庭湖上的渔民来自全国12个省份,每年有4万人次之多。渔民的血吸虫感染率均高于当地居民。外来的渔船民的血吸虫感染率均在40%以上,甚至有高达60%~70%者;直接在湖滩上排野粪者占70%以上,污染严重。由于他们常年在水上活动缺少治疗的机会,竟有近半数的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情不断加重。流动的渔船民是湖区的重要传染源。由于难于管理,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来自非疫区的人群,由于缺乏对血吸虫的免疫力,到湖区活动后,感染率与感染度均比当地居民高。且常有急性感染发生。由于治疗不及时,发展到晚期者也不少见。   ④水利建设:世界上,在水利建设后造成血吸虫病扩大的事例并不少见。如埃及的阿斯旺湖水坝,加纳的沃尔特湖及非洲四国的卡巴利湖水利建设是最为突出的事例。阿斯旺水坝建成后扩大的灌溉面积由季节性灌溉改为常年灌溉,曼氏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阿历山大双脐螺成为当地优势种。曼氏血吸虫感染率由建坝前的2%~11%增加至44%~75%,血吸虫病患者陡增数万人。在加纳、喀麦隆与肯尼亚为牲畜饲养和季节性洪水而建的小型水库,已成为新的血吸虫病疫源地。人类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几乎均能利用引进某一地区的外来水源;灌溉沟、排水渠、贮水堰和水库。   ⑤社会制度:社会因素中社会制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的国家。一则这些国家地处温热带,自然条件有利于螺类宿主的生存;二则人民经济文化落后。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对血吸虫病的防治非常重视。经过30多年的艰苦工作,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彻底改变了疫区的面貌。虽然当前的血吸虫病防治任务还很艰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血防工作的前景是美好的。 发病机制  在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等阶段均可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   一般来说,尾蚴、成虫、童虫所致的损伤,多为一过性或较轻微,而虫卵沉积于肝、肠等组织内诱发的虫卵肉芽肿及随之发生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临床上出现以肝脾肿大、门脉高压和因侧支循环形成而导致的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为主的综合征。   1.尾蚴性皮炎:血吸虫尾蚴性皮炎是由血吸虫尾蚴钻入人体皮肤时所造成的,称尾蚴性皮炎或游泳者皮炎。   2.童虫移行所致的病变:尾蚴侵入皮肤后即变为童虫。皮下组织内的童虫停留5~6h,即进入小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部毛细血管。童虫移行至肺后,临床上患者常出现咳嗽、咯血、发热、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过性肺部浸润及全身不适等临床表现,认为与脏器炎症、童虫代谢产物、部分移行中死亡童虫异性蛋白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   3.成虫所致损害:童虫发育成熟后即变为成虫。成虫在静脉内寄生,摄取营养和吞食红细胞,一般无明显致病作用,少数可引起机械性损害,如静脉壁受到成虫口、腹吸盘的损伤而发生炎性反应,即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致使血管内膜增厚,炎细胞浸润,并有可能形成血栓。更为重要的是成虫的代谢物、分泌物、排泄物及成虫不断更新的表膜,排入血流,成为循环抗原,是诱导宿主免疫病理变化的重要因子。   成虫寄生于血管,引起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致使血管内膜增厚。在血吸虫成虫发育阶段,还可引起宿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贫血。   4.虫卵所致损害(虫卵肉芽肿):血吸虫病是一种慢性虫卵肉芽肿的免疫性疾病。以沉积于肝微血管内的大量虫卵以及宿主对虫卵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反应为病理基础。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及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也是血吸虫病发生肝、肠病变的根本原因。   5.主要器官的病理变化及其后果   (1)肝脏:由于寄生于门静脉系统的成虫所产的虫卵大部分随血流直接沉积于肝脏,因而肝脏的病变最早、最重。   ①急性期:由于虫卵直径较大,不能进入肝窦,一般随血流栓塞于门静脉末梢支,因此病变主要分布在肝汇管区。肉眼观,肝脏轻度肿大,表面及切面见许多粟粒至绿豆大小的灰白或灰黄色结节。镜下,汇管区见急性虫卵结节,肝窦扩张充血、狭氏间隙扩大并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库普弗细胞增生,胞浆内可见吞噬的血吸虫色素颗粒。小叶周边部的肝细胞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浊肿及灶性坏死。肝小叶结构完整。   ②慢性期:轻度感染的病例仅在汇管区见结缔组织轻度增生,有少量慢性虫卵结节。重度感染者由于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导致血吸虫性肝硬化。肉眼观,肝脏体积变小,质地变硬,表面不平,散在的浅沟纹将肝脏表面划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微隆起的分区。严重者肝脏表面有粗大突出的结节形成。切面见汇管区增宽,大量结缔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增生,形成一个树枝状分布、纵横交错的纤维支架,故称这种肝硬化为干线型肝硬化。门静脉管腔受压,管壁增厚,内膜较粗糙,有时腔内有血栓形成,亦有因周围纤维组织压迫致使管腔变窄或完全消失而成为密实的纤维条索。镜下,汇管区有较多的假结核结节,伴纤维组织增生及慢性炎细胞浸润。肝细胞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但无明显的坏死、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没有小叶结构的改建,不形成假小叶,这与结节性肝硬化病变不同。所以,严格来说血吸虫性肝硬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肝硬化,而仅仅是肝纤维化。由于虫卵栓塞于门静脉分支内,引起静脉内膜炎、血栓形成和机化,周围纤维组织增生,造成肝内门静脉分支阻塞和受压,为窦前性阻塞,由此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出现早且严重,在临床上带来严重后果。   (2)肠:病变主要位于结肠,因成虫多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及痔上静脉,所以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虫卵栓塞于门静脉分支,形成血栓和机化,周围纤维组织增生,造成门静脉分支阻塞肠的病变尤为明显。   ①急性期:粘膜红肿,外观凹凸不平,部分粘膜表面呈细颗粒状隆起,似砂粒,灰褐色。以后部分粘膜溃破形成浅小的溃疡,大量虫卵由此排入肠腔,此时粪便检查虫卵为阳性。镜下,肠壁各层均有急性虫卵结节,尤以粘膜下层为明显。结节中央部分坏死,向肠腔溃破形成小溃疡。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和便血等症状。   ②慢性期:随着病变的发展,粘膜和粘膜下层形成假结核结节,最终纤维化,肠壁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变厚。肠粘膜萎缩,皱襞变平和消失,且表面粗糙,除有小溃疡外,还常可见粘膜增生形成多发性小息肉。有时可见斑块状分布的浅灰色肠壁不规则增厚区域(为大量钙化的虫卵沉积所致)。由于重复感染或成虫不断产卵,虫卵在肠壁分批沉积。镜下,可见各种不同阶段的急性、慢性虫卵结节。晚期,因虫卵死亡或钙化,肠粘膜溃疡已愈合,增厚的肠壁难以使虫卵排出,故粪检虫卵可为阴性。此时,需要作肠粘膜压片或活组织检查才能找到虫卵而确诊。   (3)脾脏:早期脾脏轻度肿大。脾窦扩张充血,脾小体增大,并出现明显的生发中心。脾索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脾脏内虽见有虫卵沉积,但不形成急性虫卵肉芽肿。其原因可能与脾脏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对虫卵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有关。晚期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慢性脾淤血,脾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明显,可达4000g。脾表面呈青紫色,失去光泽,包膜增厚,质地坚韧。切面呈暗红色,脾小体萎缩或消失,脾小梁增粗,可见散在的呈烟丝状、黄褐色的含铁小结,且常伴有梗死灶。镜下,脾窦明显扩张充血,脾小梁纤维组织增生,中央动脉壁增厚呈透明变性。巨噬细胞增生,可吞噬血吸虫色素或含铁血黄素。临床上可出现脾功能亢进的症状,如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等。   6.异位寄生日本血吸虫    成虫在门脉系统以外的静脉内寄生称异位寄生,而见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则称为异位血吸虫病。寄生于门脉系统的血吸虫产出的虫卵,可穿过肝窦至肝静脉,随体循环到达身体各部,引起异位血吸虫病。人体常见的异位血吸虫病多见于脑及肺。此外,尚有胃、十二指肠、胰、阑尾、皮肤、睾丸鞘膜、阴囊、膀胱、宫颈粘膜等处的异位血吸虫病的报道。   血吸虫卵进入脑和脊髓产生异位损害,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经侧支循环进入肺的虫卵可引起肺动脉炎,甚至肺源性心脏病。异位寄生与损害多发生在大量尾蚴感染的急性期,但慢性期及晚期患者也可出现。[1] 临床表现  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与感染的轻重即感染度,病程,患者的免疫状态,虫卵沉积的部位等有关。如大量尾蚴入侵可引起急性血吸虫病,而轻度感染者多数没有征象,但粪便中可排出虫卵;重度或反复感染,未经治疗或不及时治疗,易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在疫区已感染血吸虫病者,即使再感染大量尾蚴,则很少表现为急性血吸虫病,而从非疫区来的人,一旦进入疫区,则常出现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虫卵沉积的部位不同其致病的严重性有异,如沉积于脑部或肺部,可引起脑型血吸虫病或肺型血吸虫病。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可分为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及异位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   常见于对血吸虫感染无免疫力的初次感染者及慢性患者再次感染大量尾蚴者,一般发生于春夏,夏秋之交,以6~10月份常见。   (1)病史:有明显的疫水接触史。患者常因游泳、打湖草、捕鱼虾、防汛、嬉水等方式大面积接触疫水而感染。   (2)尾蚴性皮炎: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到48h内出现,为粟粒或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痒。常在数小时至2、3d内消失。此为血吸虫尾蚴侵入皮肤后引起的局部变态反应,发生于曾被感染过尾蚴的人;而首次接触则不出现,或反应轻微。   (3)潜伏期:从接触疫水到出现临床症状,可从14~88d不等,一般为35~42d,平均40d左右。其间可出现尾蚴性皮炎,及童虫在体内移行而致的损伤,患者可出现咳嗽等症状,但常因症状轻微而被忽视。   (4)发热:为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发热的高低、热型、持续时间及全身反应与感染度轻重及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   (5)胃肠道症状:患者食欲可有不同程度减退,少数有恶心呕吐。半数以上患者病程中有腹痛,腹泻,每日3~5次,严重者可达二三十次。常带粘液和血,重症者粪便呈果酱状。部分患者可有便秘。腹部偶有压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水,此可能由于肝、肠急性虫卵肉芽肿的广泛形成,导致肝内窦前高压和肠淋巴渗液增多而漏入腹腔所致。   (6)肝脾肿大:90%以上患者有肝脏肿大,伴不同程度压痛,左叶较右叶显著,可有自觉肝区痛。肝脏肿大一般在剑突下5cm内,亦有超过6cm者。约半数患者轻度脾肿大。质地软,无压痛。   (7)呼吸系统症状:约50%病例有咳嗽,多为干咳,痰少,偶尔痰中带血。听诊偶可闻少许干、湿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散在性点状、粟粒样浸润阴影,边缘模糊,以中下肺部为多。一般于3!6个月内逐渐吸收消散,未见钙化现象。   (8)肾脏损害:少数患者有蛋白尿,管型和细胞则不多见。认为血吸虫病性肾炎与免疫复合物有关。   (9)其他征象:常有面色苍白、消瘦、乏力、头昏、肌肉关节酸痛、荨麻疹等。   (10)实验室检查   ①血象:绝大部分患者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10~30)×109/L。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在0.15~0.50间,偶可达0.90以上,但重症患者反可减少,甚至消失,而中性粒细胞增多,这提示病情凶险。常有不同程度贫血和红细胞沉降率加速。   ②肝功能:以丙种球蛋白升高较为常见,部分病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血清ALT可轻度升高。’   ③免疫学检查:见“实验诊断”部分。   ④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与乙状结肠病变以充血、水肿为主。粘膜活检虫卵检出率为50%左右。   ⑤超声显像:肝脏常有轻度肿大,各经线测值轻度增大。肝脏轮廓明显,一般尚整齐。肝脏内部回声稍增高,增密,分布不均匀,有时可有呈散在分布,边界模糊的低回声小区。[3]   慢性血吸虫病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居民,从小与疫水接触,少量反复感染后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故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经治疗未愈,或未治自行退热的,可演变为慢性血吸虫病。在流行区,慢性血吸虫病占有感染者的绝大多数。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隐匿型)和有症状两类。   (1)无症状者:又称隐匿型血吸虫病。一般无症状,健康和劳动力不受影响。常于粪便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检查时少数有轻度的肝或脾肿大。这类患者在轻流行区颇为多见。粪便检查时,因虫卵量少,诊断困难,常需血清学检查或直肠粘膜镜检协助诊断。   (2)有症状者:   ①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腹痛,慢性腹泻每日1~2次,便稀、偶带血,重者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常于劳累和受凉后发作,休息时减轻或消失,症状是间歇性出现。一般情况尚好,尚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随病情进展每有乏力、消瘦、劳动力减退。   ②肝、脾肿大:早期以肝肿大为主,尤以左叶为甚,肝脏表面平滑,质稍硬,无压痛。随着病情进展,脾脏渐大,一般在肋下2~3cm,无脾功能亢进。   ③实验室检查:多数患者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高于正常,可有轻度贫血。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血清球蛋白及丙种球蛋白升高,谷-丙转氨酶正常。直肠粘膜活检90%以上病例可找到虫卵。血清免疫学试验大多为阳性。   ④超声显像:B型超声检查:肝脏轮廓清晰,表面光滑,或欠光滑,形态正常,肝左叶增大。肝切面实质光点增粗,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呈光点型或光带型改变。门脉管壁回声明显增强。部分是在肝脏厚径及(或)长径增大。   晚期血吸虫病   患者由于反复感染或重度感染,未经及时病原治疗,或未彻底治疗,经过较长时期(5~15年,或更长)病理发展过程,发展为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或儿童时期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或结肠的肉芽肿性增殖等后果,即为晚期血吸虫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与肝脏和肠壁的纤维化有关。实验室检查:贫血常见。患者因有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常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明显。肝功能试验:肝功能减退以腹水型最为明显。表现为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以丙种球蛋白增加最为显著,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并发症  以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   1、上消化道出血:是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出现肝纤维化门脉高压,淤积在门脉系统内的血液经门腔静脉间的交通支流入体内循环,交通支扩张形成静脉曲张。食管或胃底粘膜下的曲张静脉缺乏坚强的组织遮盖,容易发生怒张,故出血常发生于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者。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中,上消化道出血占50%以上。临床上为大量呕血和黑粪,出血量大,常反复发作,可引起出血性休克,后期病死率约15%。大量出血者,由于大量血液和蛋白质损失,肝缺血缺氧,以及肠道积血吸收,血氨增高,易诱发肝昏迷,或出现腹水,黄疸。   2、肝性昏迷:也是晚期血吸虫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并发肝性昏迷者占晚期患者总例数的1.6%~5.4%。以腹水型为最多,次为巨脾型。病死率在70%以上。肝性昏迷患者半数以上有如上消化道出血、利尿剂使用不当、外科手术、感染等诱因,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性昏迷的表现相仿。   3、结肠癌:血吸虫病结肠肉芽肿可并发结肠癌,多为腺癌,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早期手术预后较好。   4、乙型肝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常与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尤以晚期患者多见,国内报道晚期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可达31%~60%,明显高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肝脏病理变化均较严重。肝功能可长期不正常,有肝硬化的症状和体征,病理变化为混合性肝硬化。[2-3] 异位血吸虫病疾病介绍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宿主门静脉系统,其病变限于门静脉系统,如成虫寄居或虫卵肉芽肿病变发生于门静脉系统之外,称为异位血吸虫病。引起异位损害的途径有:①急性期,门静脉充血扩张,虫卵可经肝窦至肝静脉,经体循环散布于体内各处,②经门体侧支循环、虫卵经门静脉到体循环;③成虫异位寄生,就地产卵。   (1)肺型血吸虫病:常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慢性和晚期仅偶见。血吸虫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在肺部穿越肺泡毛细血管壁可引起点状出血,细胞浸润等反应,临床上可有轻度咳嗽,痰少偶可带血。听诊可闻及少许干、湿啰音,X线胸部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散在性点状、粟粒样浸润阴影,边缘模糊,以中下肺部为多。一般于3~6个月内逐渐消失。肺部异位损害主要由于来自门静脉系统的虫卵沉着引起。在急性期,虫卵可通过肝窦,或门-体侧支循环,经体循环与心脏,沉积于肺动脉末端,形成肉芽肿。成虫亦偶可异位寄生于肺小动脉,产卵,引起病变。虫卵肉芽肿的形成使肺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导致肺动脉高压,严重者出现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为慢性或急性右心衰竭的征象。诊断时需排除肺部其他病变引起的肺源性心脏病,而且需有血吸虫感染的证据。   (2)脑型血吸虫病:由日本血吸虫虫卵沉积于脑组织中引起脑部损害,而日本血吸虫虫卵所致的骨髓损害亦偶有报导。脑型血吸虫病多发生于急性期,病变多见于大脑顶叶、颞叶和枕叶。其临床表现为脑膜脑炎症状,有嗜睡、意识障碍、头痛、昏迷、痉挛、偏瘫、视力模糊等,体检有膝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此外,有高热,肝肿大并压痛及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脑积液细胞数可增加。脑型血吸虫病也可出现于慢性期,其病变系由虫卵沉积在脑组织内形成肉芽肿及引起脑水肿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尤以局限性癫痫为多见。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语言障碍、偏瘫或瘫痪等脑症状。但无发热,白细胞增加也不明显,CT检查可证明为脑局部肿块,有部分病例误诊为脑瘤。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困难。诊断主要根据①有血吸虫感染的证据;②上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血吸虫感染后出现,但经抗血吸虫化疗后消失。脑脊液浓缩后作环卵沉淀试验或ELISA检测抗体,如阳性反应者,有助于确诊。   (3)肾脏损害:血吸虫卵偶可异位沉着于肾脏,产生散在性的虫卵肉芽肿,但并不导致弥漫性肾损害。一般无临床症状,仅在尸检中发现。此外,虽肾脏中无虫卵沉着,但却存在有以肾小血球病变为主的肾损害。这可能为一种血吸虫病免疫复合物肾病。这在曼氏血吸虫病报告较多。而在日本血吸虫病和埃及血吸虫病比较少见。   (4)皮肤及其他异位损害:血吸虫卵也可进入体循环,而沉积于身体各组织器官。皮肤异位损害常见于躯干部。临床表现主要为多发性皮肤丘疹或脓疱,内有血吸虫卵,经抗血吸虫化疗,皮肤损害可消失。此外,尚有结膜、腮腺、甲状腺、胸大肌、乳房、心包、心肌、肾、肾上腺、腰肌、膀胱、输尿管、睾丸、附睾、输卵管、子宫颈等处见到虫卵异位沉着,但均为罕见。   (5)胃型血吸虫病及阑尾血吸虫病:胃型血吸虫病是由于门静脉系统压力的改变,虫卵逆流沉积于肾幽门静脉或胃左静脉的起始端,形成肉芽肿。成虫亦可寄生在胃幽门静脉,就地产卵。其临床表现可有上腹痛,闷胀、泛酸、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但无特殊性。一般很难作出诊断。若经纤维胃镜取组织活检,或因胃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或癌变,进行手术并作病理检查时,可发现血吸虫卵肉芽肿,可作为诊断。血吸虫虫卵常沉积于阑尾。但血吸虫卵在阑尾的沉着不一定发生阑尾炎。一般可引起慢性阑尾炎,不过有血吸虫病病变基础的阑尾一旦发生急性炎症,病情常较严重,阑尾脓肿和阑尾穿孔的并发症的出现率较高。 诊断鉴别  血吸虫病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史,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诊断。因人群感染率和感染度较低,或慢性与晚期患者肠壁纤维化、虫卵不易掉入肠腔,粪检常为阴性,或因疫区群众对粪检的依从性降低,故需要采用免疫学的方法来补充,辅助作出诊断。   1.病史:患者去过疫区或生活在疫区,并有疫水接触史。   2.临床特点:   (1)急性血吸虫病:患者6~10月在疫区有因不同方式大面积接触疫水史,接触疫水时常出现尾蚴性皮炎等;同时临床上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有粘液血便,肝肿大并以左叶为主,伴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2)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往往生活在疫区,有长期接触疫水史,这类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无症状型);或有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便血、乏力、消瘦、劳动力减退、肝肿大,肝肿大以肝左叶为主。   3.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病原学检查是血吸虫病最直接的诊断方法,如在粪便中找到虫卵,或粪便中孵化出毛蚴,或在组织中(通过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或肝穿刺术)找到虫卵,即可作出诊断。   (2)粪便检查:在粪便中查血吸虫卵或由虫卵孵化毛蚴,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和考核疗效的方法。直接涂片法仅于严重感染地区使用,或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的粘液血便检查。由于血吸虫卵主要沉积在肝脏和肠组织中,进入肠腔仅为一小部分,特别是慢性和晚期患者,常因肠壁增厚使虫卵排出受阻,故粪中不易查出虫卵。   (3)直肠活组织检查:该法是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方法之一。在对临床怀疑血吸虫病而多次粪检均找不到虫卵的无血吸虫病史者,可考虑采用这种方法,而对有血吸虫病治疗史者,因不易区分组织中的近期变性卵和远期变性卵,故不能作为疗效考核,或再次治疗的根据,故价值不大。活卵呈深黄色,橙褐色或橙红色。近期变性卵为深浅不一的黄色,远期变性卵不着色。   4.免疫诊断:血吸虫抗体和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   5.超声诊断:1978年Abdel-Latif等;Abdel-wahab等首次报道了使用超声来描述感染血吸虫病患者肝脏增厚,门脉系统的纤维化等肝脏病理变化的回声发生区域。此后对超声波在血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时肝脏超声影像的变化已在临床表现中叙述。 鉴别诊断  一、急性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可与疟疾、伤寒、副伤寒、败血症、肝脓肿、结核性腹膜炎等发热性疾病相混淆,需注意鉴别。   ⑴疟疾:急性血吸虫病的间歇性发热及大量出汗,酷似疟疾。但大多数疟疾患者有寒战,而急性血吸虫病仅有畏寒,极少数有寒战;疟疾的间歇型发热可每日发作,亦可隔日发作,而急性血吸虫病的间歇发热是每日发作;其肝肿大较疟疾明显。疟疾的白细胞计数往往正常或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不增高,而急性血吸虫病的白细胞计数往往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疟疾可在血片中找到疟原虫等。   ⑵伤寒、副伤寒:严重的急性血吸虫病可出现显著中毒症状,如弛张型或持续型高热,显著衰弱,胃纳减退,腹胀,腹泻或伴有神志淡漠及精神异常等,临床表现类似伤寒。但伤寒患者的特点为白细胞计数减少,或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减低或降至零。肥达反应在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亦可出现阳性,但如病程中凝集价持续增高,则伤寒的可能性较大。   ⑶肝脓肿:急性血吸虫病常有肝脏肿大,肝区压痛、发热、下痢史等症状,这些症状也是肝脓肿的常见症状。但是肝脓肿患者常有肝区疼痛,压痛极为显著,且较局限,而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肝区疼痛较少,压痛亦较轻,没有明显的压痛点。肝脓肿患者在X线透视下,常见到右侧横膈抬高,表面不整齐以及运动障碍等现象,而急性血吸虫病横膈的位置,形态及运动均正常。超声检查,肝区探查可见到液平段,急性血吸虫病则见到中小波或微波。   ⑷败血症:急性血吸虫病往往伴有弛张热,白细胞增高及全身中毒症状,易与败血症相混淆。但败血症以嗜中性粒细胞增高及全身关节酸痛为其特征,且常伴有皮疹,皮下脓肿、肺炎、胸膜炎、胆道炎症或泌尿道感染等,血培养常可出现阳性。   ⑸结核病:急性血吸虫病伴有腹膜刺激症状者,其腹部症状如腹痛、腹泻、腹肌阻力增加,腹部压痛,甚至出现腹水等,均类似结核性腹膜炎。但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本人或家族中常有结核史。肺部X线透视或摄片常可见到肺部结核病灶,血液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增高,嗜酸性粒细胞亦不增多。急性血吸虫病有弥漫性肺部病变者,其症状如咳嗽、气急及盗汗等与肺结核相似。但肺X线摄片病变视急性期不同阶段而异,以中下肺野为主。肺门边缘模糊,肺纹理增多,粗糙紊乱,伸展至肺外侧,其病变持续3~6个月可消失,如通过有效抗血吸虫治疗消失过程加快。   二慢性血吸虫病:需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结肠癌等相鉴别。   ⑴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及肠结核:慢性痢疾或肠炎可凭粪便培养检得痢疾杆菌,其他致病菌或阿米巴原虫而确诊。肠结核多继发于肺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因此常伴有发热等毒性症状,胃肠道钡餐或内镜检查均有助于诊断。   ⑵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大多有食欲减退、肝区胀痛、明显乏力等表现,转氨酶常反复增高,而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大多数无明显症状,食欲、肝功能无明显减退,转氨酶在正常范围,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查,尤以IgM(抗HBeIgM)的检测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 疾病治疗  (一)病原治疗   1、目前使用的主要药物———吡喹酮:吡喹酮对日本、曼氏、埃及、湄公和间插血吸虫病均有效,适用于各期血吸虫病和夹杂症患者,包括无严重心功能不全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已控制的神经精神病,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腹水消退后的晚期患者,无明显肝功能损害的慢性肝炎,无肾功能不全的慢性疾病等患者。   2、剂型、剂量和疗程:一般为片剂,每片含基质200mg。常规治疗方法为: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为60mg/kg(儿童体重小于30kg者总剂量为70mg/kg),2d(或1d)分服,2~3/d,由于饭前服用的副反应较饭后服用者多,因此以饭后或餐间服为宜,体重以60kg为限。   主要副作用有:神经肌肉反应:以头昏、头痛、乏力、四肢酸痛、眩晕等较常见,少数患者有晕厥、跌倒、肌颤动、视力模糊、失眠嗜睡、多汗、多梦、肢端麻木、耳鸣、步态不稳、色弱等。   (二)对症治疗   (1)巨脾:对脾肿大有明显的脾功能亢进者,或并有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者,为降低门脉压力,消除脾功能亢进,可作脾切除加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或静脉断流术,脾肾静脉分流术也可选择性地采用。   (2)腹水:控制钠盐和水分摄入。   (3)侏儒:给予及时和足量的病原治疗。未好转者可用激素治疗。   (4)上消化道出血:如①补充血容量,纠正循环衰竭,补液及输血或血浆。在无血源供应的情况下,可先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代血浆和葡萄糖盐水。②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利用充气的胃底气囊和食管气囊,分别压迫胃底和食管下段曲张静脉,以阻断血液来源,从而达到止血目的。③去甲肾上腺素冰水洗胃,去甲肾上腺素可使胃粘膜或内脏血管收缩,以止血,等。 疾病预防预防策略  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主要可分成以下四个阶段:一是以消灭钉螺为主控制血吸虫病的防治阶段,二是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阶段,三是以采取化疗的方法来减少或控制疾病为目标的阶段,四是分类指导阶段。   由于各国、各地区的防治进程不一,流行特点、文化、经济、人力、财产资源均存在差异,防治的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因此,1991年WHO血吸虫病专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重审了疾病控制策略思想,但又指出,在一些基础较好,感染率很低的地区,亦可以阻断传播为防治目标。但要达到阻断传播的目标,必须开展控制钉螺的措施。根据WHO提出防治目标,我国的防治血吸虫病目标分为三级,一是控制疾病,二是控制流行,三是阻断传播。 预防措施  (1)消灭传染源:系指采取措施使传染源很少或不再排出虫卵,对患者、病畜一般用有效药物进行群体治疗,对野生动物则用捕杀的方法。   (2)粪便管理及杀卵:粪便管理应结合农村卫生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选择、推广、应用。   ①化学杀卵:在粪便管理未解决的情况下,药物杀卵不失为一项可行的办法。常用杀卵药物有:尿素及氨水:为常用的化肥,也是粪尿合贮杀卵的有效成分。当粪便温度在16~23℃时,1%氨水能在12h内使血吸虫卵不能孵化。硝酸铵:0.5%的浓度夏秋季24h内使血吸虫卵不能孵化。石灰氮与生石灰:0.25%石灰氮和0.5%的生石灰能在24h内杀死血吸虫卵。美曲膦酯:1/10万的浓度,20℃下24h使血吸虫卵不能孵化。过磷酸钙:每50kg粪尿中加入1500g,拌匀,2d后可杀死血吸虫卵。五氯酚钠:0.02%五氯酚钠能在24h左右杀死虫卵。植物杀卵:有不少植物具有杀卵作用,但均因需要量很大或作用慢而未被采用。   ②保护水源:通过调查研究,查清粪便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其方式。如对露天粪缸外溢洗刷粪具、人畜野粪等,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减少污染。   ③高温堆肥法:将人、畜粪便、作物秸杆、杂草等植物堆积起来。各地习惯不同,有的密封有的不密封,经微生物分解作用,使肥堆中温度达50~55℃,持续5~7d可杀死虫卵。   ④粪、尿密封贮存法;尿和粪便分解后可产生氨及硫化氢可杀死毛蚴。   ⑤沉卵粪池或厕所:主要是将贮粪池与厕所结合修建。   ⑥沼气池:沼气对血吸虫卵并无杀灭作用,但沼气池可有沉卵作用。   (3)消灭钉螺:   ①灭螺原则:消灭钉螺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地选择灭螺方法。   ②改造环境灭螺:土埋灭螺:开新填旧这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消灭钉螺方法。   ③灭螺药物法:结合改造环境施用杀螺药物,有增强杀螺效果的作用。   (4)个人防护:在感染性钉螺密度高的江湖洲滩地区,为避免和减少接触疫水,采取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杀灭和排除水中尾蚴,防止尾蚴侵入人体或杀灭童虫。这些措施均称之为防护措施。在难以全面消灭钉螺的湖沼地区和大山区,防护措施对减少和控制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防护措施。   (5)早期治疗(杀灭童虫)药物:早期治疗的实验研究报告不少。吡喹酮是广谱抗蠕虫药物,对尾蚴及入侵期童虫(12h内)及21d童虫有直接的杀死作用,但对21d前的童虫效果较差。   (6)安全供水:安全用水是预防血吸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肠道传染病的重要一环。可分别采用挖浅井、分塘用水、河心深处汲水、沙缸滤水等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兴建自来水厂、站,以达到安全供水的目的。   (7)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协助人们自觉采纳有关健康的行为而设计的各种学习过程的综合。健康教育是以社会团体或某一特定的人群为教育对象,其目的是提高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卫生行为,提高健康水平。   (8)监测:监测是控制疾病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监测,了解疾病发展动态和趋势及其有关的因素,为制订评价、修改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倨。 疾病护理  1.应注意休息。   2.饮食:根据具体病情给以适当饮食,如急性期应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晚期病人肝硬化有腹水者应给以低盐饮食;发生肝昏迷者应暂停蛋白质饮食等。   3.观察病情变化。[4] 专家观点  1.随着我们外出旅游的机会的增加,应该了解一些疾病的知识,对目的地的流行病情况作提前的了解,有目的地进行预防。   2.在上述流行区域不要轻易下水,一定不能喝生水。   3.血吸虫抗体的检测结果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该病的唯一依据,因为就目前的检测方法,可以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如果我们有疫区生活史,且有相关的症状,应该做直肠粘膜检查虫卵明确诊断。又因为血吸虫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有限,故在离开疫区一段时间后抗体会消失,但并不能证明血吸虫病已经痊愈或没有患血吸虫病。   4.近年很多人到非洲工作,有些国家也有血吸虫病,大家不要到淡水湖泊中游泳、不要应用生水。近两年我在门诊遇到有发热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非洲工作人员,经询问有在当地湖泊游泳史,经检查被确诊为血吸虫病。世界各地有血吸虫病的地区主要有:   ⑴日本血吸虫病: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尼、埃及、苏丹、巴西等。   ⑵埃及血吸虫:分布于亚洲10个国家,非洲44个国家级欧洲1个共55个国家。   ⑶湄公血吸虫病:流行于泰国、老挝、柬埔寨等。   ⑷曼氏血吸虫病分布于从阿拉伯半岛至巴西、苏里南、委内瑞拉和加勒比的一些岛屿。   ⑸间插血吸虫病:病人见于扎伊尔、刚果,中非共和国、加蓬、喀麦隆、尼日利亚、乍得等地。   ⑹马来血吸虫病:马来西亚。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治疗方法:
假结核结节
专家答疑(已有10个问题)
┃&今日坐诊大夫
蒋荣猛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擅长: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治疗。
假结核结节是怎么引起的?
假结核结节如何治疗?
┃&假结核结节 吃什么好?
假结核结节
假结核结节
分享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吸虫病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