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皮质和植骨骨质缺损未长骨痂关系

当前位置:&
左尺桡骨远段骨折,这样算长好点了吗?拍片下来说是:左尺桡骨远段骨皮质不连续,骨小梁可见中断,断端对位对线可。其他诸骨未见明显异常。之后上了夹板固定,8月15日复查拍片时说:左尺桡骨远段皮质不连续,骨小梁中断,外固定后,对位对线好,有少量骨痂形成。
左尺桡骨远段骨折,这样算长好点了吗?拍片下来说是:左尺桡骨远段骨皮质不连续,骨小梁可见中断,断端对位对线可。其他诸骨未见明显异常。之后上了夹板固定,8月15日复查拍片时说:左尺桡骨远段皮质不连续,骨小梁中断,外固定后,对位对线好,有少量骨痂形成。
基本信息:女
病情描述:
左尺桡骨远段骨折,这样算长好点了吗? 病友年龄:7病友性别:女病友症状说明:女儿(7周岁)做倒立时摔下,拍片下来说是:左尺桡骨远段骨皮质不连续,骨小梁可见中断,断端对位对线可。其他诸骨未见明显异常。之后上了夹板固定,8月15日复查拍片时说:左尺桡骨远段皮质不连续,骨小梁中断,外固定后,对位对线好,有少量骨痂形成。腕关节在位。复查片: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也没用药,就说在家休息想柯大夫帮您解决什么问题:1.从片子上看骨头还不直,会不会就一直这样了?2.医生说可以掰过来,我怕孩子再吃苦,也怕别掰不好把另一根骨头也弄不直了。一定要这样做吗?3.不做的话以后还会长直吗?对孩子的手型或其他方面会有影响吗?
(因涉及隐私,只有医生和提问者本人才能看到图片)
副主任医师
擅长:普外科、脑外科的各种疾病的诊治及手术。
建议用中医的疗法治疗,中医的疗法是以舒筋活血,促进微循环流畅为主,可用中医膏药贴敷,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不明之处可随时联系.祝早日康复!
“左尺桡骨远段骨折,这”相关问题
“婴幼儿” 的相关问题骨痂是什么?_百度知道
骨痂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骨痂可以理解为骨头受伤后的伤痂(皮肤愈合初的血痂),下面骨折的愈合过程 第二条即是。还为你找了一些链接,内容挺多不给你复制了。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愈合的过程就是“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是一面清除坏死组织,一面新生修复的过程 ( 由膜内化骨与软骨内化骨共同完成 ) ,整个过程是持续的和渐进的。骨折愈合的过程也是暂时性紧急连接到永久性坚固连接的过程。一般将骨折愈合分为 3个阶段,即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也有根据骨折愈合过程的组织学和生理学特征分为撞击期、诱导期、炎症期、软骨痂期、硬骨痂期和改建期 6 个不同的阶段。1 .血肿机化期骨折后,因骨折本身及邻近软组织的血管断裂出血,在骨折部形成了血肿,血肿于伤后 6 。 8 小时即开始凝结成血块,与局部坏死组织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骨折断端因血循环中断,逐渐发生坏死,约有数毫米长。随着纤维蛋白的渗出,毛细血管的增生,成纤维细胞、吞噬细胞的侵入,血肿逐渐机化,形成肉芽组织,并进而演变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断端初步连接在一起,这就叫纤维连接,约在骨折后 2 ~ 3 周内完成。同时,骨折端附近骨外膜的成骨细胞伤后不久即活跃增生, l 周后即开始形成与骨干平行的骨样组织,并逐渐向骨折处延伸增厚。骨内膜亦发生同样改变,只是为时稍晚。2 .原始骨痂形成期原始骨痂形成或骨内膜和骨外膜的成骨细胞增生,在骨折端内、外形成的骨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称为膜内化骨。随新骨的不断增多,紧贴骨皮质内在治疗骨折时,对这些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如果已经出现则应及时诊断和妥善治疗,这样,大多数并发症都是可以避免或治愈的。外面逐渐向骨折端生长,彼此会合形成梭形,称为内骨痂和外骨痂。骨折断端及髓腔内的纤维组织亦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并随软骨细胞的增生、钙化而骨化,称为软骨内化骨,而在骨折处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两部分骨痂会合后,这些原始骨痂不断钙化而逐渐加强,当其达到足以抵抗肌收缩及成角、剪力和旋转力时,则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一般约需 4 。 8 周。此时 x 线片上可见骨折处四周有梭形骨痂阴影,但骨折线仍隐约可见。对骨外膜的损伤均对骨折愈合不利。3 .骨痂改造塑形期原始骨痂中新旦沪测疚爻狡诧挟超锚生骨小梁逐渐增加,且排列逐渐规则和致密,骨折断端经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代替而复活,骨折部位形成骨性连接。这一过程一般约需 8 ~ 12 周。随着肢体活动和负重,应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得到加强,应力轴线以外的骨痂逐渐被清除,并且骨髓腔重新沟通,恢复骨的正常结构 ( 图 9 — 12) ,最终骨折的痕迹从组织学和放射学上完全消失。近年来研究表明,多种骨生长因子与骨折愈合有关,它们共同作用可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调节局部成骨。如胰岛素生长因子 I 、Ⅱ (IGF — I 、 IGF 一Ⅱ )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bFGF) 、 B 转化生长因子 (TGF — B) 等在炎性阶段可进一步刺激间充质细胞聚集、增殖及血管形成。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 有较强的跨种诱导成骨活性( 即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软骨或骨 ) 和骨损伤修复作用,其作用无种属特异性。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掌握骨折的临床愈合和骨性愈合的标准,才有利于确定外固定的时间、练功计划和辨证用药。( 一 )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1 .局部无压痛,无纵轴叩击痛。 2 .局部无异常活动。 3 . x 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 .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 lkg 达 1 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徒手步行 3 分钟,并不少于 30 步。5 .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 1 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 第 2 、 4 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二 ) 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1 .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2 . X 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双膦酸盐会影响骨折愈合吗?
作者:吴宁
双膦酸盐药物常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偶也用于少见的可影响骨转换疾病相关人群。双膦酸盐药物通过结合于羟基磷灰石晶体来抑制晶体解体和骨吸收;其优先结合于骨重塑活跃区域,抑制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凋亡。破骨细胞在骨皮质的骨痂重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双膦酸盐药物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以缓解骨质流失、增强骨强度。双膦酸盐药物优先结合于转换率高的骨质,所以该药物常聚集在长骨骨骺和干骺端的骨小梁(这些部位的骨转换约占全身的 80%)。只有当结合部位的骨质发生骨溶解后双膦酸盐药物才会被释放。结合于骨质的双膦酸盐药物半衰期超过 10 年,然而对骨吸收的抑制作用会在停药后迅速降低,表明并非所有骨组织中的该类药物具有生物活性。一项研究表明:停止服用阿伦膦酸钠 1 年后血液中碱性膦酸酶活性(破骨细胞活性标志)升高 54%。双膦酸盐药物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和肌肉骨骼疼痛,下颌骨坏死也有报道。然而,该药物安全性相对较高、全世界服药患者的总体耐受性较高。其他并发症还有非典型的脆性骨折。双膦酸盐药物是否会影响骨折愈合引起人们的关注。Khan 教授等人近期在 osteoporosis int 上撰文,就双膦酸盐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应用和骨折愈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1. 双膦酸盐药物是否增加骨折愈合时间和骨不连发生率?2. 骨折前使用双膦酸盐药物持续时间与骨折的愈合时间和骨不连发生是否相关?3. 骨折之后再使用双膦酸盐药物是否会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并骨不连?Khan 教授检索了现阶段权威英文数据库中双膦酸盐药物对人类骨折愈合的影响文献,这些文献不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代谢性骨病(成骨不全)。纳入分析的文献中,必须包含有使用双膦酸盐药物、骨折愈合时间和骨不连发生率以及对患者进行 9 个月以上的随访(除非骨折在 9 个月内完全愈合)。共检索的 723 篇文献,有 16 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回答前文提到的几个问题。1. 双膦酸盐药物是否增加骨折愈合时间和骨不连发生率?有 5 项研究测量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其中,股骨骨折 2 项、桡骨远端骨折 2 项、胫骨骨折 1 项。 对 3 类骨折的愈合时间加权,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药物组:7.45 周,对照组:6.97 周)有统计学意义,有一项研究表明这种关联在女性更为明显;股骨骨折(药物组:38.2 周,对照组:19.08 周)、胫骨骨折(药物组:10.8 周,对照组:10.38 周)均无统计学意义。2. 骨折前使用双膦酸盐药物持续时间与骨折的愈合时间和骨不连是否相关?研究发现骨折前服用双膦酸盐药物持续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不存在相关性,与骨不连也不存在相关性。3. 骨折之后再服用双膦酸盐药物是否会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并增加骨不连?仅有一例研究表明,肱骨骨折后服用双膦酸盐药物与骨不连有关联。在胫骨上段、桡骨远端及股骨骨折中,未发现药物与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有相关性。依据上述研究结果,作者认为目前不能将双膦酸盐和骨折愈合关系做简单的对应,应依据具体的部位来决定。对于桡骨远端骨折,使用双膦酸盐药物与骨折愈合时间延长相关,这种相关性在女性患者尤为明显。对于股骨骨折,尽管动物研究表明两者存在相关性,但由于临床病例数量不足,难以确定双膦酸盐药物与股骨骨折愈合时间及骨不连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桡骨远端骨折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骨与关节损伤学试题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骨与关节损伤学试题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06:48:0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骨与关节损伤学试题
官方公共微信|||||||||||||||||||||||||||||||||||||||||
骨骼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骨骼的结构包括骨皮质、骨松质、骨髓腔、骨骺、骨膜。
  (1)骨皮质:是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骨质坚硬、致密,抗压力及抗扭曲能力强。长管状骨的骨皮质较厚,扁骨及不规则骨的骨皮质较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皮质会明显变薄。
  (2)骨松质:由许多交织成网状或片状的骨小梁构成,主要位于长管状骨的两端和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的内部。骨小梁数量多少及致密程度,与骨骼承受的压力及骨骼代谢状况有直接关系。当骨骼处于脱钙过程时,骨小梁稀疏,可出现骨质疏松现象;当骨骼长期不承受压力(如长期卧床、肢体骨折后长期石膏固定等)时,其骨小梁的数量会显著减少。
  (3)骨髓腔:管状骨骨皮质内的空腔为骨髓腔,骨髓腔内有骨髓。患骨质疏松症时,由于骨皮质变薄,所以骨髓腔相对扩大。
  (4)骨骺:骨骺位于骨骼的两端,表面被关节软骨所覆盖。幼年时,骺软骨通过细胞的分裂、增殖及骨化,使骨骼不断生长;成人后,骨骺骨化,与骨骼连成一个整体。有许多骨关节,除了出现骨质疏松或骨质增生以外,骨骺也有改变。
  (5)骨膜:骨膜是覆盖在骨骼表面的一层致密的纤维膜,有丰富的滋养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是骨骼血液循环的重要结构,并直接参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骨膜具有成骨作用,当骨骼出现骨折,骨膜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形成外骨痂。许多骨质增生现象与骨膜成骨有关系。
相关标签: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备案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SP证:闽B2-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疗依据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告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折一个月还没长骨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