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缓释混悬液混悬液与爱尔星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发烧哪个好?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的:比较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3月-2010年9月我院治疗的138例支气管患儿,其中68例为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组,另外70例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比较用药后1-6h 患儿的体温变化。结果 两组在用药2h内的体温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但用药3h后,较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布洛芬治疗组其退热效果更为明显,且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用药4 h后患儿体温开始回升,但布洛芬组在6h后仍保持退热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同对乙酰氨基酚比较,布洛芬混悬液其临床退热效果好、退热作用持续时间长且不良反应少。 中国论文网 /6/view-28315.htm  【关键词】布洛芬混悬液;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退热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01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药,具有迅速且良好的镇痛、消炎、解热及缓解全身症状的临床疗效。我院2008年3月-2010年9月对发热患儿进行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并与同期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的患儿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疗效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3月-2010年9月我院治疗的138例支气管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组68例,男41例、女27例,平均年龄3.4±2.0岁,给药前平均体温39.2±0.8℃;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龄3.2±1.9岁,给药前平均体温39.4±0.9 ℃。所有患儿均合符小儿支气管诊断标准[1]:给药前患儿腋窝温度为39-40℃。排除标准:①观察期间有使用其他退热药;②伴有胃溃疡病;③有解热镇痛药过敏史。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给药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组使用泰诺林(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0~15 mg/   (kg?次)的口服治疗,其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为32 mg/ml;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使用美林(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5~10 mg/(kg?次)的口服治疗,其布洛芬含量为20 mg/ml。两组均予以常规抗病毒、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等的对症治疗,但治疗期间不使用物理降温或其他退热药。观察两组患儿1-6h的体温变化情况。   1.3 诊断标准   腋下测温>37.5℃发热为无效,<37.5 ℃退热为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 结果   两组患儿在用药2h内其临床退热效果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但在用药的3-6h布洛芬组治疗组其退热效果显著优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且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用药4h后患儿体温开始回升,其退热有效率仅为77.9%,而布洛芬治疗组在给药后6h后仍具有很好的退热效果, 6h的退热率高达9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给药后体温变化比较      注:较对乙酰氨基酚组对应时间,*P>0.05;△P<0.01。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为小儿常见及多发病,发热为其临床主要症状。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此高热易造成患儿惊厥,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应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退热处理。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依靠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对散热及产热两过程的调节来实现。若机体被感染,某些大分子物质便会被白细胞所吞噬而造成内源性致热源释放,而致热源可通过减少散热而使体温上升,前列腺素便是一种内源性致热源。   布洛芬为非甾体抗炎药,其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达到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同时还可刺激机体形成内源性的“致冷原”,诸如黑细胞刺激素及垂体后叶血管加压素等,从而缓解因前列腺素聚集而引发的发热、疼痛及相关炎性反应等,发挥其降高热的临床功效[2]。同时布洛芬不抑制机体产热过程,因此不会影响患者正常体温[3]。其吸收完全且迅速,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80% [4]。99%药物可与血浆蛋白充分结合,药物半衰期为1-2h,因此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小,通常是些轻微的肠胃反应。即便用药时有不良反应,也会在停药后得到缓解,而对于用药后出汗较多的患儿应注意水分及适量的电解质的及时补充[5]。   对乙酰氨基酚同样也为非甾体抗炎药,为非那西汀代谢产物,其解热作用同阿司匹林相似,是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冲动来实现其镇痛、退热的作用[6]。   本研究显示:较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退热强度高、退热功效维持的时间相对较长,这可能同其血药浓度持续高于最低有效浓度的时间、蛋白结合率高及其药―时曲线下面积大有关。长时间的退热功效可有效减少给药次数,避免重复给药,尤其适合于夜间用药[7]。同时布洛芬混悬液可进行口服给药,减少了患儿肌注药物时的恐惧感,增加了治疗依从性,也避免了肌注治疗所引起的损伤及医源性感染,尤其适合于高热儿童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慕逖. 儿科学[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江英, 朱绿绮, 李丰, 等.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感染伴高热的临床观察[J]. 临床儿科杂志, ):308-309.   [3]胡亚美, 张金哲, 江载芳. 儿科药物治疗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4]邓超. 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控制儿童气管炎发热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67-68.   [5]张园海, 李伟, 陈敏, 等. 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J]. 儿科药学杂志, ):44-46.   [6]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M]. 1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7]刘霄. 布洛芬、赖氨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33-3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疗效的对照观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疗效的对照观察
上传于||文档简介
&&维&#8203;普&#8203;资&#8203;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基本信息:女&&22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请问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发烧一天了一直37度8到38度3第二天有所好转,请问布洛芬颗粒对婴儿有什么副作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全科
建议: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如果遇到发烧的情况,很多人都会选择使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退烧,特别是小儿发烧用布洛芬混悬液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布洛芬混悬液可以用于小儿退热,是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具有镇痛、退热和消炎作用,临床主要用于: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无病因治疗及控制病程的作用。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2、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4、对成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布洛芬具有较对乙酰氨基酚更长的退热时间和更强的退热作用。在布洛芬栓对发热患儿的解热实验中,60例发热儿童在常规退热的基础上应用小儿布洛芬栓,而58例对照组的儿童仅给以常规退热。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5%,总有效率为91.7%,均高于对照组的5.2%和75.9%。结论显示:布洛芬的退热作用起效快,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退热作用平稳 ,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 一般情况下2小时可以退热,如果发热不退,需要积极化验血常规看看。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全科
建议: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布洛芬混悬液起效快,退热的持续时间较长,可减少用药次数,且为口服剂型、口感好,患儿易于接受,避免了由于患儿对肌内注射的恐惧感,而造成对治疗不合作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同时也可避免由于肌内注射可能引起的医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损伤。布洛芬混悬液是目前退烧效果确切,副作用较小的2种药物之一,另外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儿童能用的目前只有这两种,无论任何口服退烧药物,只要是正规的退热药物,其含有的成分必然是这两种中的一种。布洛芬混悬液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其副作用主要有消化道损害、降低白细胞等,但是如果你连这些都担心,就没有退烧药可以用了,因为所有退烧药都有这些副作用。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别名:小儿高热,小儿发热)(别名:小儿高热,小儿发热)  小儿发烧指当小儿发热,温度在39.1~41℃左右。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  小儿发烧指当小儿发热,温度在39.1~41℃左右。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儿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婴幼儿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全身疾病自测:常用药品: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外科_骨科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武汉人福药业官方网站
迪尔诺疗效确切、药效持久
&&&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因素都会导致宝宝发烧,其中一些是生理性的,去除诱发因素就可以缓解;另外一些是病理性的,这时候妈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知道宝宝的正常体温参考值: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以腋温为准,37.5℃~38.5℃为低烧,38℃~39℃为中烧,39℃以上为高烧。
发烧(fever)是 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 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资料,常被称为发热 待查或原因不明发热。
  1、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信息传导、体温调节中枢和效应器三部分),能在气温的一般波动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系统中起关键作 用的是体温调节中枢,其主要部分为视前丘一前下丘脑,其次为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由于丘脑下部有温敏神经元,对流经该处的血液温度很敏感,可迅速引 起体温调节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后,发出调节冲动以控制产热与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相对的恒定。
  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人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2、发烧的判断 正常成人体温保持一定的恒定水平,个体之间存有差异。一般认为舌下温度37℃,腋窝温度36.5℃,直肠温度较舌下温度高0.3-0.5℃,一日之间体温相差不超过1℃为正常值。当舌下温度高于37.5 T,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l℃以上,称为发热。一般人体体表温度较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以直肠温度较准确。平时为方便多采用腋窝测体温,应注意将体温表放于腋窝正中央夹紧上臂紧贴于腋下 对出汗者应擦干腋窝再测。小儿与患者测温时不应离开。过于患者不宜用此法测温。口腔温度测量,将体温朝放于舌下,闭口3~5min。此法不宜用于精神异常、、、口鼻疾患及小儿。进食饮水后20分钟再测。直肠温度测量,先将体温表涂以油类,插人直肠3-cm,3-5min,不宜用于及直肠手术者。测温前均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
发烧病因  
&&&&&& 引起发烧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临床上常见的10大发烧病因有:
&&&&&&& 1.感冒。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如迪尔诺退烧药,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2.耳鼻喉发炎。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
  3.玫瑰疹。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岁前后的宝宝最容易得。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家长不必担心。
  4.打预防针。因施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
  5.败血症 。它是一种细菌侵蚀到血液中的疾病。  通常是近亲联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的结果。有败血症的患者会有1/3几率合并脑膜炎。
  6.尿道感染。1岁以下男女宝宝是好发年龄。女宝宝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宝宝则是膀胱输尿管回流所致。除了容易发烧至38.5℃以上外,外观不易察觉。因属细菌感染,所以就医通常给予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大约需要2周才可痊愈。可能的合并症是肾功能受损和肾化脓。
  7.脑炎、脑膜炎。6个月至3岁的宝宝是该病好发年龄。最典型也最受威协的症状就是容易高烧至39℃以上。而且伴随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现象出现。脑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给予降脑压以及抗病毒的药物。脑膜炎住院的患者则需要以抗生素来治疗,约需要2~3周才能痊愈。
  8.肠胃炎合并脱水。分为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和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两种。症状有:呕吐、拉肚子、尿步、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发烧38.5℃以上(会合并脱水)。此病一定要就医住院,需给予注射添加电解质的点滴,其排泄物也需要特别隔离。
&&&&&&& 9.川崎症。1岁~1岁半的宝宝是该病的危险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详。  症状颇多,例如持续多日高烧39℃~40℃以上;眼红;口唇有草莓舌、唇裂、手脚四肢肿;颈部淋巴肿;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会红肿等。一定要住院治疗,医师会先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检查冠状动脉有无扩大),然后给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疗,通常需要10~14天才有可能痊愈。
&&&&&&& 10.流行病。如手足口病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2、变态反应疾病 如药物热、风湿热。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4、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小儿发烧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 检查高热患儿皮肤有没有出疹、有没有瘀斑,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咽部是否充血,扁桃体是否肿大,口腔粘膜有没有斑点和溃疡,心肺听诊有无异常,腹部有无压痛,肝脾是否肿大。如发现皮疹,应考虑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 
(2)& 检查发现疱疹应考虑水痘,如发现皮肤瘀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可能为血液系统疾病,如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如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应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 
(3)& 检查发现口腔粘膜有斑点,应注意麻疹,如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 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4)& 在夏天高热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有关,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甚至乙型脑炎等有关。不过这些病除发热外还会有另一些表现,应仔细鉴别。&
小儿发烧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 实验室检查对于小儿高热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检查结果发现,外周血中白细胞降低,多应考虑是病毒感染。白细胞增高,多应考虑为细菌感染;
(2)& 对发热患儿还应注意检查外周血中有无异常淋巴细胞或幼稚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病毒感染。对长期发热的患儿要做血培养,检查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肝肾功能等,还应做结核菌素试验。对临床考虑为消化系统感染者一定要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必要时还可进行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嗜异性凝集试验、冷凝集试验和类风湿因子等检查。 
二、胸部X线检查
助于肺与胸部疾病的诊断。其它如恶性肿瘤,可根据部位选作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放射性同位素、B超、活体组织等检查。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新生儿心肌炎
小儿军团病
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泌尿系统感染
小儿片吸虫病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小儿真菌性肺炎
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
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小儿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
小儿脱屑性肺炎
小儿卡肺囊虫肺炎
小儿衣原体肺炎
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
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小儿副流感病毒肺炎
小儿流感病毒肺炎
小儿腺病毒性肺炎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
小儿丙型病毒性肝炎
小儿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
新生儿心律失常
特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小儿支原体肺炎
小儿流行性感冒
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气压创伤性中耳炎
流行性感冒
过敏性肺炎
分泌性中耳炎
喘息样支气管炎
肺炎杆菌肺炎
大叶性肺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粘连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
急性间质性肺炎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肺病
热带型肺嗜酸性粒细胞肺炎
社会获得性肺炎
恙虫病性肺炎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
沙眼衣原体肺炎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肺炎衣原体肺炎
其他病毒肺炎
单纯疱疹病毒肺炎
腺病毒性肺炎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麻疹病毒肺炎
流感病毒肺炎
大肠埃希杆菌肺炎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肺炎
鼠疫耶尔森菌肺炎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肠杆菌肺炎
肠球菌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
急性细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副流行性感冒
小儿尿崩症
小儿尿路感染
小儿郎格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小儿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小儿发烧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 提高免疫力,加强营养,合理膳食,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经常到户外活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2) 家里要注意空气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3) 多喝水,保持大小便通畅;
小儿发烧西医治疗方法?
1.急救措施
(1) 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
(2) 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
(3) 在作物理降温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当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往医院跑,可以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2.降温方法
(1)& 传统物理降温法
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或全身皮肤发凉应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盐水(30~32℃)灌肠,对疑为中毒型菌莉者更为适宜,既可降温,又便于取粪便标本送检;
(2)& 药物降温法
对未成熟儿,小婴儿与体弱儿一般不用解热剂降温;0~23个月龄的孩子可服用幼儿百服咛(退热口服)滴剂,2~12岁孩子可服用儿童百服咛(退热)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时服一次。这种退热药的优点是口服后吸收较快,30分钟生效,没有传统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对白细胞、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3)& 针灸降温法
3.对症治疗
(1)& 高热时,水分丢失增多,食欲减退,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 对于出现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不明显者,可酌情选用氯丙嗪与异丙嗪。
(3)& 针灸降温法
4.针对病因治疗方法
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高热,应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对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时清除。因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热,也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宝宝发烧不超过38.5℃的处理措施:
&&&&&&& 1、 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 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 2 、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 3 、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 4 、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 5 、冰枕
  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 6.退热贴
  退热贴在日韩、东南亚是医学上使用最频繁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利用国际流行的TDDS技术,通过水汽化吸热的物理变化达到迅速降温的效果。它具有高烧应急、安全退热、快速降温、保护大脑等特点,属于常用物理降温用品,所以被广泛运用于小儿感冒发烧。市场上常见的品牌有迪尔诺帖、小林帖等。
宝宝发烧超过38.5℃的处理措施:
&&&&&&& 宝宝发烧超过38.5℃,一般需要到医院就诊,但如果晚上发烧,或突然发烧,家长应果断使用退烧药,再找医生诊断,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对常用的退烧药必须有基本的了解。
  小儿发烧口服退烧药首选布洛芬混悬液(迪尔诺品牌)和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品牌)。布洛芬混悬液的主要成分-布洛芬是目前WHO和美国FDA唯一共同推荐适用于儿童退烧首选药;《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推荐为 3个月以上患儿退热的首选药;《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推荐唯一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的退烧药。
  武汉人福药业旗下的布洛芬的混悬液剂型更适于儿童服用在于:1、混悬液比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等剂型计量更准确,避免儿童服药量过多或过少;2、混悬液中布洛芬颗粒分布均匀,对胃肠道刺激弱;3、布洛芬混悬液的水果口味更易被儿童接受。
&& 1、小儿退烧药&&安乃近
&&&& 安乃近是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又名罗瓦尔精、诺瓦经,其解热作用显著,但毒副作用明显,主要表现为肾毒性、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致死性粒细胞缺乏是最严重副作用。
&&&& 20世纪20年代安乃近开始作为退烧药用于临床。70年代本品所致严重不良反应引起临床广泛关注,陆续报道指出安乃近临床应用有引发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据此美国1977年停止该产品多种剂型的临床应用。
&&&& 麻辣点评:作为处于淘汰边缘的退烧药(笔者小时候只要发烧,医生就给安乃近这种退烧药),曾经帮助人类的安乃近早已向人类&施展&邪恶的力量。目前全世界有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但据调查国内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这不得不引起药品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家长们千万要慎重,宝宝退烧服用安乃近。带来的恐怕还有不安。
&&&& 2. 小儿退烧药&&阿司匹林
&&&& 阿司匹林是一种古老的退烧药,1899年开始使用,退热作用较强。但随着临床广泛的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日显广泛,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其最严重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主要表现有肝功能损害、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肾损害,病死率高达30%。
&&&& 自20世纪70年代引起用药儿童出现瑞氏综合征后,医生们对这一老牌退烧药安全性已引起注意。1986年,所有儿童用阿司匹林的包装上已提出警告。
&&&& 麻辣点评:&头痛感冒发烧,阿司匹林一包。&有一些医生,不了解药品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按这句顺口溜为儿童用药,这很危险。某些西方国家已明确规定禁用或慎用阿司匹林,如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该药在国内儿科也趋于淘汰,可谓&宝宝退烧,阿司匹林不&感冒&&,家长们可千万别让自己的孩子冒这个风险,或者听从医生的建议。
&&&& 3.小儿退烧药&&尼美舒利
&&&& 尼美舒利由于极好的解热抗炎作用,曾被认为是一个最具发展前景的非甾体抗炎药。但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应用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报道,其毒副作用逐渐引起重视。
&&&& 尼美舒利一度在我国是得到广泛使用的药物,但其不良反应并没有得到重视。而在欧洲,西班牙、土耳其、爱尔兰等国家都已陆续将该药撤出市场。
&&&& 麻辣点评:前一段时间,&尼美舒利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甚至被冠以&夺命退烧药&的名号,过度放大了尼美舒利的副作用。不过目前药监局已经肯定了尼美舒利的收益大于风险。因此父母们对尼美舒利也不必过度担心,只要听从医生指导,并按照剂量使用,就可以让宝宝服用。
&&&& 4、小儿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
&&&& 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常见小儿退烧药的一种,它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儿童退烧药,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退烧药。
&&&& 应该说,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烧作用还是很&给力&的,只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小儿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给小儿退烧时再服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发生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情况。
&&&& 麻辣点评:&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因此,笔者建议,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烧,就尽量别再让宝宝吃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若让宝宝吃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就尽量别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给宝宝进行退烧。
&&&& 5、小儿退烧药&&布洛芬混悬液
&&&& 布洛芬同时具有镇痛、退烧两大作用,在用于宝宝退烧时其主要剂型为混悬液,其副作用相对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要小。布洛芬混悬液不仅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退烧药,同时也是美国FDA推荐的儿童退烧药,被公认为儿童退烧药的首选。
&&&& 麻辣点评:由于在感冒药中极少包含布洛芬成分,若服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退烧,会处于正常药物剂量范围,家长大可放心。因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担就落在了布洛芬混悬液的肩上。
&&&& 经笔者详细刺探军情,布洛芬的阵营里主要有两员大将,强生美林和武汉人福迪尔诺,均是宝宝退烧的&好手&,强生美林乃是跨国药企,实力雄厚,值得信赖。不过由于产品最近的召回事件,给美林的信任度带来一丝阴影。同时较之美林,武汉人福的迪尔诺是民族品牌,在&性价比&上略胜一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林布洛芬混悬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