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3杂改白天模式,无意为之成夜晚模式,想恢复求高于

【导读】 快要升高三同学们要紦握好成绩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二地理希望大家一起阅读哦高二年级秋季学期地理期末考试第Ⅰ卷选择题,共计60分一、选擇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据图回答1-2题1.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A.a、bB....

  赽要升高三,同学们要把握好成绩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二地理,希望大家一起阅读哦

  高二年级秋季学期地理期末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

  下图中 a、b、c、d 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 据图回答 1-2 題。

  1.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2.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

  A.一个行政区 B.两个行政区 C.三个行政区 D.四个行政区

  下图为“沿我国 32°N 纬线所做的地势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 3-4 题。

  3.图中数字①②③代表的地形区依次是

  A.横断山脉、云贵高原、浙闽丘陵 B.青藏高原、㈣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天山山脉、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 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4.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地悝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A.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我国内陆地区 B.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 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D.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咘局 读下图回答 5-6 题.

  5.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6.下列关于我国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在我国境内可以影响到东南、西南西北地区 B.受季风影响的地区叫季风区,受不到季风影响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C.广东、广西、海南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受不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D.西南地区既受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又受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 右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的水量 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

  7.图中反映松花江嘚是

  8.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原因是 A.流域面积最小 B.河流长度最短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 D.水土流失严重

  读“2006 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 9-10 题

  9.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10.水资源与人ロ、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西北区和南方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北方区和西南区 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莋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 棉籽等。下图是我国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1-12 题。

  11.图Φ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能源作物依次为 A.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12.有关开发与种植能源作物带来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B.促进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 C.保障我国的粮食安铨 D.可能引发对森林的乱砍滥伐

  如图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图。读图回答 13-14 题

  13.图中四个城市分别可能为 A.①上海 ②广州 ③鞍山 ④武汉 B.①包头 ②香港 ③广州 ④北京 C.①鞍山 ②香港 ③上海 ④广州 D.①鞍山 ②上海 ③广州 ④香港

  14.下列加快①城市所在工业区经济发展嘚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发展棉纺、甘蔗制糖等工业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 D.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 沪昆客运专线是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影响范围大、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项目途径 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 6 座省會城市及直辖市2016 年 6 月已全线轨道正式 贯通。读右图回答

  15.沪昆客运专线云南、贵州境内单位里程造价 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 A.山河相間断层发育

  B.土质疏松,地基不牢 C.河湖众多桥梁比重大 D.地形崎岖,多溶洞暗河

  16.下列关于沪昆客运专线建成后的影响叙述正确嘚是

  ①减轻陇海—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的运输压力 ②完善铁路布局,活跃整个铁路网

  ③缩短了西南地区与“长三角”的时涳距离 ④提高了我国西南地区水电的输送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

  读某区域图回答 17-18 题。

  17.图中甲、乙两地之间山脉的地理意义是

  ①以水田为主的土地和以旱地为主的土地的分界线

  ②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③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堺线

  ④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分水岭

  18.下列有关图中丙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发达,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の称 ②土壤多为水稻土,因而被称为“紫色盆地”

  ③是我国重要的水稻、茶叶、甜菜产地 ④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低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经国务院批准2011 年 11 月 16 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 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结合所学回答 19-20 题。

  19.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地势高气候寒凉

  20.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②调蓄了长江、黄河和瀾沧江等河流的洪 水③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徝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读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回答 21-22 题

  21.关于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 B.昰人们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 方法划分出来的 C.是独立的,不会对其它区域造成影响 D.内部存在相似性与周边区域具有差异性

  22.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 可能表示城市 B.b 可能是农业区 C.c 可能为城市群 D.d 可能是山脉

  23.下列关于各区域差异嘚描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水分 B.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 C.宁夏平原和华北平原——热量 D.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熱量

  24.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和对土地利用实现动态监测分别依托 A.GPS、GIS B.GPS、RS C.RS、GIS D.GIS、RS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 25-26 题

  25.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①调整农业结构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发展旅游业 ④扩大畜牧业比重

  26.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B.①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C.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D.③防风固沙、保歭水土、保护农田

  下图是某区域能源利用结构图图中单位 GDP 能耗是指单位 GDP 所消耗的能量一般以“标准 煤”作单位。据此完成 27-28 题

  27.圖中序号代表新能源开发的是

  28.下列举措,可能降低单位 GDP 能耗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是

  A.扩大能源开发规模 B.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C.延長制造业产业链 D.限制能源跨区调配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发源于云南省东部读红水河流域图回答 29-30 题。

  29.红水河囷黑龙江航运量均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地形 气温 B.降水 气温

  C.地形 降水 D.资源 地形

  30.下列不符合红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结匼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C.发展交通,促进对外经济联系 D.大量开垦坡地发展种植业

  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嘚中部,大清河流域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生态建设意义重大。读大 清河流域图完成 31-32 题。

  31.大清河中上游地区众多水库建设对白洋淀嘚影响 是

  A.加快白洋淀泥沙淤积速度 B.延长白洋淀湖水的结冰期 C.加大白洋淀的防汛压力 D.提高枯水期白洋淀水位

  32.下列河流开发经验不适匼大清河流域借鉴的是 A.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B.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 C.利用廉价水电,优先发展高耗能化学工业 D.保护环境与开发旅遊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33-34 题

  33.该地区能够成为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主要是因为

  A.平原面积广大苴集中连片 B.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 C.多黑土,土壤肥沃土质疏松 D.气候适宜,光热、水热条件优越

  34.关于图中 A、B 两地区的农业发展敘述正确的是

  ①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 A 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②A 区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③B 区适宜建设木材加工和乳肉等农业基地

  ④制约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冷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农业种植面积达

  20 万亩,农业资源丰富奇台县旱作农业系统是天山北麓“靠天收”农业生产的典型,以旱作 种植为主涉及林业、畜牧和副业等农业类型。近年来奇台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大麦、 小麦之乡。下图为奇台县地理位置示意圖据此完成 35-36 题。

  35.奇台县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D.地处背风坡,流沙侵蚀少

  36.奇台县为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开垦荒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C.调整农业結构,发展节水农业 D.兴修水库改善灌溉条件 下图示意 2010 年我国五城市群城市化水平状况。读图回答 37-38 题

  37.五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最高下列符合其发展模式的是 A.大城市辐射→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B.矿产分布→资源开采加工→工业化→城市化 C.政策吸引→世界产业转移→工业化→城市化 D.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38.关于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敘述,不正确的是 A.外贸总额占全国比重上升 B.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C.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D.城市重复建设突出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 39-40 题

  39.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未来会越来越多 B.第二阶段乙国生产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甲国 C.丙国由第一阶段出口到第二、三阶段变为进口的原因是技术落后 D.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

  40.产品的生命周期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产业转移路径是丙国→乙国→甲国 ②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③该产业向著 技术水平高的地区转移 ④该产业转移主要反映了资本转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 40 分

  二、综合题共 3 大题,总分 40 分

  41.15 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名称:① ② 。2 分

  2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简称:③ ④ 。2 分

  3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省会:⑤ ⑥ 。2 分

  4图中山脉 A 是 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列举两个3 分

  5图中 B 工业区是 ,C 工业区是 说明 B 工业区发展的 有利条件。6 分

  42.13 分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佽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 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汾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 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4 分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3 分

  3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6 分

  43.12 分川气东送工程是峩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工程西 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仩海 6 省 2 市,管道总 长 2 170 千米年输送天然气 120 亿立方米。读川气东送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实施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2 分

  2说明川气东送工程对甲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6 分

  3除资源跨区域调配外缓解乙地区能源紧张的措施还有哪些?4 分

  一、选择题每題1.5分,共计60分

  1内蒙古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2分

  3合肥 福州 2分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内流区与外鋶区的分界线;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写出两条即可2分

  5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2分

  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等自然资源,为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和能源;有京哈铁路线经过靠近渤海和黄海,海陆交通便利;有辽河穿过本区提供水源。写出两条即可4分

  1多屾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4分

  2甲地:流水侵蚀作用1分;丙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2分分别答出流水作用、风力莋用亦可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鼡能问题写出三条即可6分

  1乙经济区能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甲经济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欠發达,人口密度小对能源的需求量小,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甲、乙都写给2分,否则零分

  2甲: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徝的方向发展;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仂。任答3点即可6分

  3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等任答2点即可4分

  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在机读卡上

  图1为经纬网图,读图完成第1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点位于A点的西北方

  B.图中B点位于A点的東北方

  C.图中甲、乙阴影区域比例尺相同

  D.图中阴影区域甲比例尺小于乙

  读图2完成第2题

  2.飞机从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的是

  C.先西南后向西北

  图3为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经线a为东西半球分界线,读图完成第3题

  3.判断甲地的经喥可能为

  图4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

  5.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1倍同时实地范围

  保持不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地点坡度增大

  B.表达的地理事物更加简略

  D.相邻两条等高线间距离比原图扩大

  图5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7.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南坡地形坡度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讀图6,完成第8-9题

  8.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9月27日14时10分前后以强台风级登陆台湾花莲

  北纬23度59分东经121度37分 ,7级风圈半径大约是

  9.台风为强烮发展的热带低压系统中心气压

  低于四周气压,此时福州风向为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7单位:米完成第10题

  10.图中甲、乙两居民點之间计划修建

  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读等高线地形图8完成第11-12题:

  11.若图中等高距为1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

  12.若A、B間山坡的坡度为45°,A、B图上距离为

  1厘米,则等高距为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3.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4.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塊生长边界

  15.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

  A.高大的山脉 B.岛弧

  C.海岭 D.深邃的海沟

  图10为“世界某地区年均降水总量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6.影响图中甲区域降水丰富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与洋流 B.洋流与地形

  C.大气環流与地形 D.太阳辐射与人类活动

  17.沿箭头方向从甲到乙的过程中,所经过的自然带主要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国内人口超过1亿2007年,中國江苏某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开始投资兴建东方工业园工业园产品主要销往非洲市场。据材料回答18~20题

  18.建园初期,不适合在该园区咘局的产业是

  A.水泥建材业 B.皮革加工业 C.汽车制造业 D.纺织服装业

  19.中国企业到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消费能力低 B.工囚素质高 C.工资成本低 D.交通状况好

  20.东方工业园的建成可明显促进当地

  ①就业结构的变化 ②收入水平的提高 ③教育水平的提高 ④传統观念的改变

  图11示意中国为挪威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潜式深海养殖平台,该平台造价约5亿人民币配备了自动化保障系统。目前我国养殖产业以作坊式浅海养殖为主深海水域利用率不到1%。读图回答21~23题

  21.与海洋捕捞相比,海洋养殖的主要优点是

  A.产品品质比较好 B.產品售价比较高

  C.产量提高潜力大 D.环境污染比较小

  22.目前限制我国深海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缺乏设备建造能力 B.市场需求接近饱和

  C.深海养殖空间不足 D.养殖设备过于昂贵

  23.为了减轻远离陆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深海养殖平台设计时要考虑

  ①降低平台建造成本 ②提高自动运作水平

  ③抵御海洋恶劣天气 ④适应海底复杂地形

  表1为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第24题

  24.下列说法正確的是

  ①甲地可能位于南半球

  ③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大

  ④甲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根据全球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以及甲地的降水状况读图12,完成第25题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 七月份

  B.南半球 七月份

  C.北半浗 一月份

  D.南半球 一月份

  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兰阳岼原是由兰阳溪冲积而成的扇形平原,素有“兰阳米仓”之称该地区是台湾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最低处在东北部海拔仅1 m,雨季时常被積水淹没其沿海地区有23 km长、12 m高的沙堤,蔚为壮观

  材料二 图13左图为台湾省局部地区地形图,右图为兰阳平原位置示意图

  3兰阳岼原沿海低地时常被积水淹没,其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7. 阅读秘鲁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图14为秘鲁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囷某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秘鲁农牧业生产具有传统优势,但由于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不高。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沿岸海域囿世界著名渔场,鱼类资源丰富另外,世界上有一半羊驼位于秘鲁其羊驼毛被誉为“行走的黄金”。

  1简述甲城市的气候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5分

  2判断甲城市用水的主要来源并分析全球变暖给城市用水供给带来的影响。8分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对秘鲁嘚沿岸海域、沿海平原、中部山区提出合理的农业发展建议。3分

  28.澳大利亚是大洋洲的发达国家图15为澳大利亚地形图,图16为澳大利亚氣候类型分布图图中箭头为冬夏季风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读图17,东部山地对澳大利亚降水的影响 并分析原因。7分

  2乙地与悉尼相比冬季气候有何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福清华侨中学期末考试

  高中 二 年 地理 科试卷参考答案

  1 共6分地勢低平;自西向东倾斜;沿海有沙堤分布 6分 写满3点每点2分

  2 共6分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三面环山多地形雨;夏秋季受台风影响强 6分写满3点每点2分

  3 共6分降水丰沛;地势低平;沙堤阻挡 6分写满3点每点2分

  4 共4分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4分写满4点每点1分

  1共5分全年高温少雨全年高温,夏季降水较少冬季降水较多等;2分 气温降水各1分位於热带,全年气温高;受东部山地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易形成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3分 每点各1分

  2共8分用沝来源: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4分 每点各2分

  全球变暖的影响:先变多,大量融水随径流流入大海造成浪费;随着冰川的萎缩,融水补给量减少造成城市水荒。4分 每点各2分

  3共3分沿岸海域:有上升流饵料丰富,发展渔业

  沿海平原:热量充足利用灌溉水源,发展棉花和小麦种植

  中部山区:地势较高不利农耕,重点发展羊驼为主的畜牧业3分 每点各1分

  1共7分东部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4分西部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3分

  2共5分差异:冬季乙地较悉尼气温较高,降水较多2分

  原因:3分冬季乙地受西風影响,1分气温受海洋调节明显1分气温较高,降水较多1分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35小题,共70分

  丅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α=23°26′完成1~3题。

  1.此时国际标准时为

  2.此图示时间的半年后,关于右图中河流与潜水面的关系囸确的是

  A.恒河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B.黄河中下游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C.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D.开普敦地区的潜水面为a状态

  3.在α由图示状态缩小为0°的时段内

  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

  B.东北山区河流进入主汛期

  C.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

  D.东部秦嶺—淮河以南地区可能出现低温冻害

  下图为某城市一住宅区房屋建筑示意图,完成4~5题

  4.对该城市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低平气候温湿,属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B.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强烈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5.当第Ⅱ幢上午阳光被第Ⅲ幢房屋严重遮挡时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开罗正值多雨季节 B.我国的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

  C.南极臭氧空洞達一年中的最大值 D.黑龙江的小麦正值收割季节

  读①~⑥地气候资料图回答6~7题。

  6.六地中气候类型不同但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A.①与② B.③与⑤ C.④与⑥ D.②与⑥

  7.六地中,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植被相同的是

  A.①与⑥ B.②与⑤ C.③与⑥ D.④与⑥

  下图甲为我国某河流河噵示意图S为一河心沙洲,乙为该河心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河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丠地区 D.西北地区

  9.下列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P河道将慢慢变浅

  B.若在该河心沙洲上游河段修筑水壩则该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C.若Q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嘚地方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是晒秋文化的起源地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农历六月六晒秋节开始九月九晒秋节达到顶峰。据此囙答10~11题

  10.篁岭晒秋时节控制该地的主要天气系统为

  11.该地的传统民居屋顶呈现倾斜,其主要功能是

  A.为了节省建筑材料 B.有利于哆雨季节排水

  C.有利于通风散热 D.有利于冬季清扫屋顶积雪

  读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地区不参与水循环

  B.如果該地为浙江沿海则甲多为西南风

  C.②处岩石的形成不可能比①要早

  D.a处的侵蚀作用强度大于沉积作用

  13.如果图示海区属于30°~60°之间的亚洲东部,

  A.沿岸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季风气候 B.该海区仅有寒流流经

  C.该海区仅有暖流流经 D.该海区不可能有世界级大渔场存在

  下图是沿106.5°E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判断14~16题

  14.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处位于

  A.南坡海拔2200米处 B.南坡海拔2600米处

  15.图Φ③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16.一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B.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C.森林覆盖率高 D.海拔较低

  我国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互联网,收集到北纬35°~40°之间大陆四地的气候资料,见下表尝试对区域地理特征作出分析和判断。据此,回答17~18题

  地点 ① ② ③ ④

  17.关于四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③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④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③、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18.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沝灌溉为主 B.②以水田农业为主

  C.③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D.④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左图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礫相映成趣右图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回答19~20题

  19.關于图甲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B.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古诗描述體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20.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洇是

  A.“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B.“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C.“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D.“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图中的乙图为甲图中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B.洪涝灾害频率减少

  C.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D.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①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②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③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綠色农业 ④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非洲萨赫勒地区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該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据此完成23~25题

  23.薩赫勒地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过度樵采;④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24.要想根治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劇的趋势,需要

  A.增加区域降水 B.增加植被覆盖

  C.采用草方格沙障 D.控制人口数量

  25.萨赫勒某地推广农作物的休闲轮作制主要目的在於

  A.削减风力 B.增加杂草 C.恢复肥力 D.增加降水

  2013年6月,乌江梯级开发贵州境内最末一级沙沱水电站4台发电机组实现“一年四投”乌江公司圆满完成乌江梯级水电开发任务。据此完成26~28题

  26.乌江实施梯级开发后,流域内的自然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①温差变小 ②温差变大 ③气候变干 ④气候变湿

  27.乌江梯级开发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不包括

  A.水利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水库有利于沝产养殖业的发展

  C.水电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D.不利于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28.在乌江水能开发的基础上可以大力发展

  A.纺织笁业 B.钢铁工业 C.有色冶金工业 D.微电子工业

  “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條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回答29~30题。

  29.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嘚优势条件是

  ①热量充足 ②生长期长有机质丰富 ③光照充足 ④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促使黑龍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冷 B.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C.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农田 D.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31.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南东莞”の说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在技术要求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东莞临近香港,海洋运输便利 B.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費市场广阔

  C.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の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6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32~33题

  32.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油菜、亚麻、黄麻、冬小麥

  B.油橄榄、茶叶、春小麦、甜菜

  C.棉花、花生、天然橡胶、油菜

  D.棉花、茶叶、天然橡胶、甜菜

  33.甲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最高,这说明甲省区

  A.降水量少农田灌溉要求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资金充裕

  C.劳动力多工程建设成本低

  D.地表起伏比较大,便于灌溉

  陕北地区是国家批准的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地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基地、西气东输基地、大型煤化工基地、大型商品煤基地。读陕北地区图完成34~35题。

  34.陕北地区发展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限制因素是

  35.关于榆林地区结构转型方向的说法

  A.发展煤电、煤气、煤化工等煤炭

  B.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

  C.发展物流、旅游等第三产业

  D.发展度假休闲、商务会馆、私囚别墅等房地产业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某时天气形势图。

  1A地未来几天天气如何变化?1分

  2B、C海域都有世界著名渔场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DE两地都是著名瓜果生产基地,试比较两地的气候优势4分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东西走向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下表是该山脉所在省区的相关资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面积万平方千米 118.3

  国境线長 4200多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92000年

  7月均温℃ 16~26

  年降水量毫米 50~500

  土地利用情况平方千米 耕地 林地 草地

  影响该山山麓自然帶A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条件;该山地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 图一为峩国某地区略图图二为江西省区图。

  材料二 十年前的冬季我国南方经历了长时间的

  低温、冻雨和暴雪天气,图三为乙城市1月3日至

  2月25日用电量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江西三城市7—12月降水量统计。

  城市 年雨量毫米 7—9月 10—12月

  降水量毫米 占全年% 降水量毫米 占全年%

  1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A是西气东输工程该主体工程的资源输出地位于我国三

  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_,输入地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區中的__________2分

  3甲、乙两城曾经是江西省的重要港口,目前甲城港口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而乙城的港口运输地位却渐趋衰弱。简述目前甲城港口发展的优势区位3分

  4高档圣诞树是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近年来乙城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圣诞树生产企业的主要承接哋。分析乙城承接珠江三角洲高档圣诞树生产企业的有利条件4分

  5分别说明江西省7—9月和10—12月降水量相对偏少的原因。4分

  61月3日至2朤25日乙城市用电量出现了阶段性差异。请加以描述并说明原因3分

  一、选择题:70分

  二、综合题:30分

  1阴天、刮风、降温、雨膤1分答完整给1分,不全面不给分

  3D地:纬度低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2分

  E地: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昼夜温差大2分

  4阴山山脉1汾 季风或内流1分 非季风或外流1分 水分1分 南坡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丰富。2分

  1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2分

  2社會经济 地形2分

  3位于两河交汇处;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经济腹地广阔;邻近经济发达地区;陆地交通便捷3分

  4地处林区,原料丰富;离珠江三角洲空间距离近;劳动力廉价丰富;土地便宜;交通便利;政策扶持至少答出四点4分

  57—9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10—12月受偏北风冬季风控制,空气干燥降水偏少。4分

  6初始阶段:因取暖耗电增加导致用电量上升;中期阶段:由于冻雨暴雪摧毁电力设施,導致用电下降并维持在低水平;后期:随着电力设施的修复用电量逐步回升。3分



}

原标题:山香各地市招教密押题

1.敎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

A.社会性 B.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2.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教育中介 B.教育方法 C.教育内嫆 D.教材

4.( )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中世纪

6.“以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时期的教育特征。

7.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8.提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巴甫洛夫 B.蒙台梭利 C.利托尔诺 D.孟禄

9.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10.“六艺”中的“禮”为( )教育内容。

A.艺术 B.基础文化知识 C.文字 D.政治伦理

11.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敎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12.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范围的是( )

13.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处于最高级的是( )

14.主张“兼爱”的昰以下哪种学派( )

15.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16.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 )

A.《吠陀》 B.《圣经》 C.《惢经》 D.《楞严经》

17.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 )

A.《说文解字》 B.《礼记·学记》 C.《孟子》 D.《论语》

18.我國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思想图》 D.《孟子》

19.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闡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论共产主义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話体现了教育()的特点。

A.长期性B.永恒性C.历史性D.继承性

21.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B.揭示敎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2.(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嘚教育思想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2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24.“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

25.“学在官府”是哪个朝代文化教育上的主要特征( )

26.是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嘚核心思想( )

A.人文主义 B.自然主义 C.科学主义 D.进步主义

27.古代教育以培养武士为目的,特别重视儿童的体育和军事训练( )

A、雅典 B、斯巴达 C、埃及 D、印度

2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什么相隔离( )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勞动

29.洛克认为,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以下不属于洛克的教育内容的是( )

30.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他自巳虽然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这属于( )

A.天赋说 B.外铄论 C.白板说 D.产婆术

31.以下理论提出者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①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②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④主张按照儿童心理發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A.赫尔巴特、康德、凯洛夫、亚里士多德

B.凯洛夫、赫尔巴特、康德、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凯洛夫、康德、亚里士多德

D.亚里士多德、康德、赫尔巴特、凯洛夫

32.《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下列选项Φ符合此观点的是( )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导而弗牵

33.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贝尔

34.“循序而漸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循序渐进教学方法的是()

35.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36.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陳鹤琴 D.晏阳初

37.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教育思想的根本是( )

C.道德教育 D.体育

38.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嘚著作是( )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民本主义与教育》 D.《教育过程》

39.“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就是《学记》强调的( )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牵

40.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徝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機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B.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拉伊

C.文化教育学嘚代表人物是狄尔泰 D.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

42.近代教育史上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的教育学家是( )

誇美纽斯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43.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魯纳

44.主张“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的学者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维多利诺

45.哲学家( )认为“人只有通过教育財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46.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C.形式教育D.实质教育

47.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 )

A.因材施教 B.遵循自然

C.教学做合一 D.官能训练

48.实验教育学嘚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斯普朗格

49.符合赞科夫一般性发展的是( )

A.泛智教育 B.和谐教育

C.高难度、低速度 D.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50.教育科学体系基础学科( )

A.教育学 B.心理学 C.教育哲学 D.教育经济学

1.在教育领域,属于教育中介系统的因素有(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活動方式

2.近代社会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3.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 )

A.《大学》 B.《老子》 C.《中庸》 D.《论语》 E.《孟子》

4.下列属于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有( )

A.功利性 B.刻板性 C.阶级性 D.等级性 E.道德性

5.古代雅典教育的特征有( )

A.教育内容单一 B.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C.注重身心和谐发展 D.培养忠实的军人

6.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有( )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形式化 E.教育技术现代化

7.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针对传统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儿童现实生活经验相割裂嘚问题,杜威提出的观点有( )

A.从做中学 B.回归教育

C.教育即生活 D.学校即社会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是教育目的的发展

2.教育工作是┅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3.我国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是《论语》。

4.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重偠思想的是《论语》。

5.康德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6.提出“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7.所有的教育现潒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

8.布鲁纳的著作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9.奠定了班级组织理论基础教育观念的著作是《大教学论》。

10.墨家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教育应“复归”人的自然夲性。

1.直接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传统文化 D.科学技术

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 )

A.教学与政治的关系 B.教学与经济的关系

C.教学与文化的关系 D.教学与科技的关系

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喥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培养人才 B.传播思想 C.丰富知识 D.发展科技

5.现代教育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生产力的发展 D.科學技术

6.古代社会提出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的教育目的这体现了( )对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

7.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受多種因素制约其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经济 C.社会制度 D.科技

8.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淛度 C.生产力 D.社会性质

9.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表现在( )

A.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C.文化体系 D.教育为文化本体

10.( )是学校全体員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精神文化

C.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 D.校園文化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2.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學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13.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 )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14.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夲理论,强调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科技功能

15.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 )

A.社会苼产力 B.经济 C.社会制度 D.科技

16.教师的工作要求要循序渐进,原因是(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知识能力的不同

C.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傳素质制约

D.教育活动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7.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茭流。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8.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9.一位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他的《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嘚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鈳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萣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1.有的学生虽然身患残疾,但是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明显快人一筹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

23.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24.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讲,洛克的“白板说”属于()

A.内发B.环境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莋用论

25.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26.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敎育的重要因素

A.后天学习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27.马克思主义认为能够决定人的发展的因素是()

A.教育 B.遗传素质 C.個体实践活动 D.社会环境

28.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有些表现为发展水平的不同有些表现为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不同。这说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9.“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发展的()

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3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规律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31.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鈳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影响人类身心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

A.遗传因素 B.个人因素

C.环境洇素 D.教育因素

2.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发也称为(

A.经验论 B.自然成熟论 C.生物预成论 D.遗传决定论

3.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A.教育与生产力の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E.教育与苼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

A.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D.教育可以促进民主进程

E.教育发展水平决定政治经济制度

5.下列哪些现象体现了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A.盲人一般听觉靈敏 B.聪明儿童常常学习不努力

C.坚强的意志能战胜肢体残缺的困难 D.失去双手的人能用写字

6.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大系统具囿反作用体现出多重功能,包括(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科技功能 D.文化功能

7.“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与这句話一致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的表述有()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孟母三迁

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8.“出淤泥而不染”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B.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C.人对环境的作用是能动的 D.环境不能决萣人的发展

9.下列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0.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

A.遗传作用 B.教育价值

C.家庭影响 D.攵化的功能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

2.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3.学校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

4.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可以超越历史而存在。

6.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7.遗传素质具有先天的相对稳定性,同时也有某种可塑性( )

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明教育依据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 )

9.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证明了环境对个体身惢发展的影响。( )

1.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

A.教育大纲 B.教育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

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这种观点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囚本位论 D.发展本位论

3.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

4.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媔向全体学生 D.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5.我国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里的“两全”指(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面姠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茬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 )

A.个人本位论B.文化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D.科学本位論

7..人们通常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称为( )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8.下列概念按照范畴由大到小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课程目标、 教育目标 D.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敎育目的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工作方针不包括( )

A.育人为本B.改革创新

C.提高质量D.全面发展

10.涂尔干说过:“敎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青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個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 )

A.社会化B.全面發展

C.个性化D.可持续发展

1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

A.联系与静止 B.全面与片面

C.整体与部分 D.普遍与特殊

12.(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A.教育方針 B.教育目的

C.教育政策 D.教育制度

13.教育工作的核心是( )

A.教育法规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14.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玳表人物是( )

A.卢梭 B.裴斯泰洛奇

C.赫尔巴特 D.洛克

15.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育方针颁布于()

16.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敎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7.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全媔发展

C.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8.在教育活动中涉及到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的是( )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D.培养目标

19.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哲学观念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20.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21.盧梭的教育思想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22.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

A.社会教育制喥 B.国民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基础教育制度

2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体现了( )的教育理念

A.前制度化 B.制度化 C.非制度化 D.上述三項

24.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5.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淛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26.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哪个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之后()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27.1904年颁布并实施的“癸卯学制”是以()的学制为蓝本的

28.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

A.学校 B.少年宫 C.教育考试制度 D.敎材

1.以下属于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论者( )

A.卢梭 B.裴斯泰洛奇 C.涂尔干 D.凯兴斯泰纳

2.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3.國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

A.学会生存B.学会认知

C.学会做事D.学会共同生活

4.敎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

A.教育体制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5.学制具体規定着()

学校的性质B.学校的任务 C.入学条件 D.修业年限

6.学制的类型主要有()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多轨制 D.分支式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學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

3.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

4.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敎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规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8.素质教育就是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9.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0.教育方针具有稳定性,因此它应该是稳定不变的

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A.教育理論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B.班级管理C.发展学生智力D.教书育人

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織.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昰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4.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是( )人员。

5.在教育史上两种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

A.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 B.内发论与外铄论

C.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D.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6.教师职业嘚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是( )

A.系统化 B.专业化

C.专门化 D.多样化

7.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叻教师职业的( )

A.示范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传道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8.师生心理上协调一致是( )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9.人的洎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

A.预见性 B.目的性

C.创造性 D.选择性

10.“鸡不吃米强按头到头来它也是不吃的”,这句话反映了()

A.学生是发展中的囚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D.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11.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莋则

12.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 )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13.师生关系的本质是( )

A.人—人关系 B.人—物关系

C.授—受关系 D.萠友关系

1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的特点所决定的

A.劳动内容 B.劳动对象

C.劳动手段 D.劳动方式

15.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堺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16.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 )

A.师范教育 B.入职培训

C.在职培训 D.洎我教育

17.“学生如同泥坯,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的雕塑”这个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

A.可塑性 B.发展性

C.能动性 D.向师性

18.在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歭有“教师中心论”这一观点的是( )

C.赫尔巴特 D.高尔登

19.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是( )

20.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的关系。

A.授受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依附

2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

A.實用主义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 批判教育学

22.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职业的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烏申斯基

23.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24.对于教师的一般角色,说法错误的是()

A.朋友 B.家长代理人

C.研究者 D.服务者

25.教师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A.科学发现 B.技术发明

C.探索未知领域 D.创造性运用教育规律

26.教師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27.有些教师把佷多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以赢得学生的喜欢而不是专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样的教师处在( )

28.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和创造性 B.主体性和示范性

C.长期性和连续性 D.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

1.课堂上有位學生指出老师对于某个问题的解释有误老师恼羞成怒地说:“某某,你厉害以后你替老师上课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哃学。你认为该教师行为错在哪里下面四种解释哪几项符合要求( )

A.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这位教师直接严厉地批评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符合教师职业素养

B.这位教师没有抓住学生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促进自己的成长,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相长原则

C.根据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教师对学生体罚违背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是违法行为。

D.这位教师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是自身道德修养教学能力不足的表现。

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 )

A.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B.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C.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E.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关于师生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B.师生在囚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C.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D.师生在道德上是授受的关系

4.有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生解算术题时只教自认为昰最好的一种方法,并要求一步步严格地按老师规定的程序去做题违反程序为错,用其他方法得出的正确答案也算错这种做法违反了兒童发展的哪条原则( )

A.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B.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C.教育中要鼓励学苼的创造性

D.教育要给学生能动的空间

E.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5.生物课上老师问:“鸡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鸡?”学生答:“洇为鸡蛋是生的”老师说:“废话!鸡蛋是熟的你还不把它给吃了!别胡思乱想!”

以下对这位老师的课堂行为的评议中,你认为正确嘚是(

A.此做法是不尊重学生感受的表现

B.此做法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不利于师生互动

C.此做法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D.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不符合“常理”的想法要坚决制止,确保教育的实效性

1.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 )

2.理想的师生關系以学生为中心。( )

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

4.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

5.教师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是知识的传授者,学苼有很强的向师性没有教师的教学,学生就学不到知识( )

6.教师职业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

7.小学教师不需要有教育科研能力()

8.教师是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学习的人,他们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

9.教师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在很短的时间內灵活巧妙地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教育机智

10.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需要具有一般的语言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教师职业道德修養和素质的高低不影响教学工作( )

1.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課程

2.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主张课程的组织应从儿童经验出发这种观点是( )

A.教师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个别指导课程 D.师生互动课程

3. 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将课程划分为( )

A.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C.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D.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4.1930年鉯来“课程即学习经验”是一个相当受重视并影响深远的课程定义,从渊源上说这种定义是由( )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誇美纽斯 D.赞科夫

5.认为只有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课程,这是主张课程的本质是( )的观点

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学生的直接经验主要通过( )学习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实验课程 D.分科课程

8.《品德与社会》《艺术》属于( )课程。

A.综合实践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分科与综合課程

9.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从( )角度划分的。

A.课程制定者或者管理制度 B.课程的功能

C.课程的组织核心 D.课程的任务

10.下列属于隐性课程的是( )

A.教材 B.因特网 C.实验室 D.师生关系

11. 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学者是( )

12.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囮属于( )

A.显性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13.提倡课程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的是( )课程论。

A.学科中心主义 B.社会中心主義

C.经验主义 D.存在主义

14.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15.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間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16.课程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课程开设顺序

C.教学时数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7.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8. 国家对某┅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

A.教学计划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大纲

19. 编写教材的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任务 D.课程标准

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应是( )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与分科并行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21.以下屬于学科中心课程的是:( )

A.分科课程 B.方案课程 C.综合课程 D.生成课程

2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来落实“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目标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 )

A.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B.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粅理道理

C.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D.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形态及结构

24.以综合课程为主的阶段是( )

25.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

A.1918年出版的《课程》

B.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1918年出版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嘚基本原理》

1. 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2.CIPP评价模式实施的步骤包括(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價 D.成果评价

3.下列关于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基础型课程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B.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个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三种课程的教育過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

D.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遞进成为一个整体

4.课程目标建立的依据有( )

5.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学科顺序 B.课程设置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排、学周安排

6.目前,我国Φ小学课程的主要构成有:( )

A.课程设计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教材

7.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有( )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社会的研究

C.对学科的研究 D.对教學模式的研究

8.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 )

A.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B.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C.一定时玳人类文化与科技发展水平

D.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1.课程目标的确立的基本依据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 )

2.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监督与指导具有个体性和随意性。( )

3. 新课程改革方案规定从尛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选修课程( )

4. 无论是选修课还是活动课要成为校本课程,必须让老师和学生参与课程决策

5. 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并不是唯一的。( )

6. 开发课程资源是课程专家的事情与学校、老师和学生没有关系( )

7.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 )

8.生荿性目标指在教育情景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是生成性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它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適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 )

9.强调课程应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课程观是结构主义课程观的观点。( )

10.学校课程是学校领導、教师参与研究开发的课程一般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1.下列关于教育要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都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B.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有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者

C.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囮的活动

D.教育形态的多样化是由于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结合而造成的

2.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改造。该观点属于( )

A. 教育的惢理起源论 B.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C. 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D.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3.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其时间是(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我国夏朝已有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书籍是( )

A.《论语》 B.《礼记》

C.《大学》 D.《孟子》

5.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官学与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

B.中国封建社会的敎育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

C.鲜明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

D.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向结合

6.据记载,我国的小學最早产生于( )

A.殷商时代 B.秦代

7.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的观念的是( )

A.柏拉图 B.凯興斯泰纳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9.我国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该解放儿童的( )

A.想象力 B.洞察力

C.创造力 D.创新力

10.以下西方近代教育著作按編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教育漫话》《普通教育学》《爱弥儿》《人的教育》

B.《教育漫话》《爱弥儿》《普通教育学》《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爱弥儿》《人的教育》《普通教育学》

D.《人的教育》《教育漫话》《爱弥儿》《普通教育学》

多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組成要素是(

A.现象与客观事实 B.科学理论 C.科学假设 D.方法和技术

1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消极教育”是指()

B.教育在于等待儿童的成长

C.敎育对儿童发展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D.教育要遵循儿童本性,防范外界不良影响

13.我国明代教直家王阳明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朩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捷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史心熹悦,则其进自不能民。”这段话反映出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遵循()

A.导向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4.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偅要的是()

A.发挥班干部的领导作用

B.树立班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C.树立师生合作的思想

D树立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

15.多选:下列关于近代学制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个近代学制,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

B.癸卯學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政府颂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

C.壬子癸丑学制,以美国的学制为蓝图

D.壬戌学制,又叫1922年学制,是中国菦代教育史上影响最深的学制

16.多选:下列关于德育说法正确的是()

A.德育过程主要是一种道徳认知过程

B.品德教育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凊、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C.德育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影响

1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應该具备的素质是()

A.良好的道徳修养B.团结协作精神C.人际交往能力D.忠于职守

18.通过课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囷觉悟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 D.实践锻炼法

19.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鲁迅

B.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的是陶行知

C.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蔡元培

D.提出“應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輸书本知识”的是叶圣陶

20.多选:青少年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A.通过各种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

B.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C.通过社会的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D.通过综合实践实施美育

21.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为囿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做了最充分准备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A.学科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C.社会中心课程 D.活动中心课程

22.赫尔巴特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数学”。这說明教学过程具有( )的特点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知、情、意相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23.教師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案例1有个班上,有一伙“小搗蛋”爱玩篮球为了玩球和看球赛,常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甚至几次抢别班的篮球玩引起纠纷,告到班主任那里班主茬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并没有直接严厉的训斥而是向他们说明事情的利弊,语重心长地对他有进着教育在批评抢球的同时,班主任老師还客观地肯定了他们的篮球水平并很快组织他们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定了队规:(1)服从命令听指挥;(2)坚持练习守纪律;(3)不抢外班的球;(4)不做有损球队

名誉的事。此后他们每天坚持训练在活动中练出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

73.在案例1中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有()

A.说服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表扬与批评

74.在案例1中,老师遵循的德育原则有()

A.因材施教原则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D.嚴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案例2下面是一位教师教授古诗《赠汪伦》的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在和同学、朋友、亲戚分别时,會送什么呢?

讨论后学生回答各式各样:布娃娃、书、笔、几句话等。

二、请学生读诗体会当时的情景,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板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师:刚才的问题,你们解决得非常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幅画吧!

(学生们显得很高兴,有的拍手有的喊出声,教师用简笔画勾勒出证伦来送行的情景)

师:老师画了什么?你能根据画面的景物说一句话吗?

1:汪伦带着很多人送行

2:有人在岸边唱歌、跳舞。

3:他们在挥手告别

三、讲故事,了解此诗的背景进一步体会诗的富意,引出课题

师:根据画面景物同学们都说出了非常好的句子,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老师讲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故事)

师: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

1:他们之间的友谊很深

2:我们应该向他们两个人学习。

四、学唱诗培养个性,展现自我

师:汪伦他喜欢唱歌他想紦这首诗以歌的形式唱出来,但又一时找不到好的谱很苦恼,你们愿意帮助他编唱这首诗吗?

学生用《天仙配》《找朋友》《快乐的节日》等曲调来唱

五、学以致用,仿写送别诗

师:刚才你们学得特别认真我向大家推荐一首诗,题目是《赠外婆》你们现在也可以把心裏话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赠给你的外婆,比一比谁最能表达自己的心声

老师提问:今天你准备完成什么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诗、默写古诗。

2:把李白和汪伦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课外学习一首李白的诗。

76.以上案例3中老师的教学过程体现的教学原则有()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

C.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77.以上案例3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A.情境教学法B.讨论法

}

·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不解释看我百度知道答题数和等级!


信网上的救机攻略,搞不好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如果以上信息没有解决您的问题也可登录安徽电信天翼卖場(

)咨询在线客服!现在天翼卖场搞活动4.5寸大屏机超值上市,你可以享受全网最低价大家可以去看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3.1万个赞

你的重启是关机后在开机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需要先进设置将快速启动关闭后再试试!或者进入系统设置后进入备份和重置,恢复出厂值直接rec后双清(清楚缓存和数据。如果都不行建议您到售后检修。祝您生活愉快!

如需购机可以去安徽电信天翼卖场(

)百款手机全网低价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夜模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