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巴乌练习腹颤音时肚子是不是要凹下去啊?或者说 英文肚子个是什么状态?怎样才能掌握这个技巧呢?

陶笛吹奏技巧之揉音
陶笛外型轻巧、携带方便、音色优美、指法单纯,小颗的声音很清脆嘹亮;大颗的音色低回婉转,只需要一点点气就能吹出音符,只要经过练习,很容易吹出喜爱的乐曲,而能有成就感。
如果你想要能够把陶笛吹奏的有感情,让人家有一种&情感的冲击&的话有一些基本技巧是一定要练会的,无法让任何人有所感动的吹奏,是称不上&音乐&的,&揉音&就是一个这样的重要技巧,将它用的洽当常常能付与音乐生命,这也是初学者一定要会的技巧之一,虽然现在的许多乐器,有把揉音滥用的现象,但是没有使用揉音的演奏,却会让人觉的平淡乏味,其实揉音切合一般句子的感觉、依著叙说语句时的起伏去加强音乐中某些音或句子。
首先,先让大家知道,什麼是揉音,揉音这个名词的由来是由英文(Vibrato)这个单字翻译过来,陶笛的揉音不是用手来揉,但为什麼要叫&揉&音呢?原因是来自小提琴类乐器的揉弦动作,所制造出来如波浪般有幅度的声音,这个动作英文叫Vibrato,中文翻成揉音,而管乐器所吹奏出来如波浪般,及声乐唱出来的&颤音&,英文都叫Vibrato所以吹管乐器也研用&揉音&这个翻译,但声乐则翻成&颤音&,那麼Vibrato到底有几种呢?大致说来有三种:一是颚震,二是腹震,三是喉震。这里所谓的『震』并不是震音,而是指做Vibrato的方式。
这三种怎麼用,在陶笛来说,应该用的是第二种--腹震,颚震通常是萨克斯风这类竹簧片发声乐器在用的,而喉震则是声乐在用的,正确的腹震的吹奏方式要如下图般隐定的波浪型振幅,而不是脉冲的方式。 练习方法:
首先拿起你的陶笛吹一个音(开始时最好吹E音),练习时,一开始先练习脉冲式的吹法,对著陶笛
吐…呼…呼…呼…呼…呼…呼…呼吹气,这时你会感觉到腹部会随著呼呼呼的音而震动,再来的练习需要比较长时间的持续练习,吹的时候把原本断开的呼、呼、呼音连接起来,尽你所能的把吹进去的音降低,然后升高回来,像是对著陶笛吹吐..呜...呼...呜...呼...呜...呼...呜...呼...呜,中间要连起来,不能断掉吹出来的音要像上图的波浪型,这时候腹部是会随著音而运动,吹奏的时候,要放轻松,任何紧张的,手部的、口部的多余动作都是错误的,不该出现的动作。先练习频率慢的,不要一开始就想要像宗次郎或是谁谁谁一样快,这个练习,像是篮球原练运球基本动作一样,要持续不继的练习,才能熟练它,等到吹奏练了之后,开始慢慢加快频率,这时候会感觉到腹部前后震动,横隔膜上下震动。最后的练习是要能够控制它的频率快慢,可以先练习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 彩云之南的浪漫之音——葫芦丝
“彩云之南”这一诗意别称形象概括了云南——这片中国西南大地的美丽、富饶,神葫芦丝演奏三要素学习葫芦丝演奏需要注意哪三个基本要素呢? 掌握好葫芦丝演奏需要进行许多的训练,除了了解葫芦丝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葫芦丝的发源---德宏 梁河是民族舞乐的海洋,绿树环绕的世界生息繁衍着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葫芦丝知识大全-初学葫芦丝者必读
葫芦丝做为民族乐器,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主要流行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葫芦丝簧片对音质影响的几种情况,葫芦丝玩家必须了解的知识簧片形状影响音质葫芦丝的簧片对音质起到了几乎是决定性葫芦丝知识大全-初学葫芦丝者必读
葫芦丝做为民族乐器,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主要流行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李春华:葫芦丝是个令人开心的乐器李春华,著名的葫芦丝演奏家、教育家。出生于云南昆明,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葫芦丝 巴乌——防裂技巧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秋季节干燥。冬夏时节潮湿。冬天寒冷,夏天炎热。而中国国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葫芦丝 巴乌——防裂技巧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秋季节干燥。冬夏时节潮湿。冬天寒冷,夏天炎热。而中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傣族服饰标签的舞台装与西双版纳传统傣服饰
现在我们网上左查右翻的搜索关于傣族的信息,或者外地的朋练习笛箫的“窍门
其实笛箫学习没有窍门可言,唯勤学多练这一途径,看看下文的介绍,也许对你学习笛箫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实用葫芦丝指法大全,收藏必备葫芦丝Bilang常用葫芦丝指法指葫芦丝指法目前用的最多的是筒音(全按)作低音5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葫芦丝的发源---德宏
梁河是民族舞乐的海洋,绿树环绕的世界生息繁衍着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葫芦丝文化发展现状的些许遗憾
葫芦丝巴乌自传入内地以来,在各级专业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在广大民族音乐“葫芦丝音乐”与“太极拳 ”
葫芦丝音乐与太极拳艺术相结合,是一种独特的演练风格和养生艺术,而独特的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葫芦丝演奏口诀一、气(呼吸方法)1、不提肩、不挺胸、口鼻通、不出声;气下沉、丹田功、音柔美、颤常用。促进葫芦丝音乐发展的因素
葫芦丝音乐在当下正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葫芦丝教学也正处于兴盛发展的时期。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葫芦丝音乐动机及发展
1、动机:表达音乐内容的最小结构单位,叫动机。动机由相对独立的音组构成,一般长度为一民族器乐视野里的葫芦丝艺术
近年来葫芦丝已经成为民族乐器中普及很快的一种乐器,人们热衷于葫芦丝学芦丝学习中四种能力的培养
当今在葫芦丝学习的人群中,绝大部分是业余爱好者,他们学习葫芦丝的过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葫芦丝为何如此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近些年来,起源于滇西德宏傣族地区的一种乐器葫芦丝,广泛的葫芦丝、巴乌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器,相对于其他民族乐器而言,其轻巧便捷,容易演奏,尤其是它们独特的音色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论葫芦丝演奏的美学原则
葫芦丝是一种旋律性很强的一种民族吹管乐器,虽然她的音域较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葫芦丝系列学习讲解——小拇指的运用——你的小拇指可不是摆设哦老师,小拇指不按孔,是不是可以随便放啊?非也!小拇指的运用可有大学问呢葫芦丝与健康
葫芦丝现在是一个很热门的乐器,很多人都喜欢。但是有些人却不知道它除了可以吹出动人的音乐外最专业的葫芦丝顾问最忠实的葫芦丝伙伴专注葫芦丝一站式服务葫芦丝技巧讲解、葫芦丝曲谱分享你想了解的葫芦丝,这里学葫芦丝不得不知道的葫芦丝基本常识葫芦丝知识大全-初学葫芦丝者必读 葫芦丝做为民族乐器,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渊 练习笛箫的“窍门
其实笛箫学习没有窍门可言,唯勤学多练这一途径,看看下文的介绍,也许对你学习笛葫芦丝有名曲子示范
吐音快慢示范浅谈葫芦丝曲子的意境美
葫芦丝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乐器,在近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葫芦丝陶笛吹奏技巧之揉音
陶笛外型轻巧、携带方便、音色优美、指法单纯,小颗的声音很清脆嘹亮;大颗的音色低回葫芦丝技巧
腹腹颤音的演示技巧及练习方法葫芦丝呼吸技巧小窍门
呼吸反过来读就是吸呼,所以必须首先学会正确的吸气,才能进行正确的呼气(吹奏)。人xishuang999全方位深度分享.葫芦丝.巴乌.陶笛.古埙.笛箫资讯:新闻.活动.教学.讲座.专题.创新.剖析.娱乐.表演.市场.网络.商家.人物.学术.故事.对话.讲堂.选购.制作.工艺.品质.音色.视频.教程.乐谱.伴奏.收藏.精品.资源共享......热门文章最新文章xishuang999全方位深度分享.葫芦丝.巴乌.陶笛.古埙.笛箫资讯:新闻.活动.教学.讲座.专题.创新.剖析.娱乐.表演.市场.网络.商家.人物.学术.故事.对话.讲堂.选购.制作.工艺.品质.音色.视频.教程.乐谱.伴奏.收藏.精品.资源共享......> > >巴乌曲大全[篇一: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2011年最新)]
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2011年最新)
根据2011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出版的《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蔷薇整理
1、金孔雀轻轻跳
2、打水姑娘
3、妈妈的吻
5、月儿弯弯照九洲
7、苗家姑娘过山来
8、月牙五更
9、崖畔上开花
10、知道不知道
11、孟姜女
12、军港之夜
13、高山青
14、摇篮曲
15、夫妻双双把家还
16、友谊地久天长
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2、远方飞来的金孔雀
4、采蘑菇的小姑娘
6、芒市坝子山歌(喊麻勒勐)
8、金风吹来的时候
10、蝴蝶泉边
11、星星索
12、金扁担
13、人们向往的地方
14、山歌送亲人
15、我心永远相依
1、月光下的凤尾竹
3、美妙的金葫芦
4、快乐的小孔雀
5、阿佤人民唱新歌
6、彝族酒歌
7、梅花三弄(片段)
8、达斡尔欢歌
10、会唱歌的金葫芦
11、天水情
12、彝家欢歌
13、珠江春潮
14、弯弯的月亮
1、幸福的日子
2、湖边的孔雀
4、美丽的西双版纳
6、版纳之夜
7、彝家欢度火把节
8、沂蒙春来早
9、黑马踏青
10、花腰欢歌
12、塞北新曲
13、梦里江南
14、赶摆路上
15、火把节之夜
16、洱海晚风
17、康定情歌
20、瑶族舞曲
1、竹楼情歌
2、多情的巴乌
4、节日的德昂山
9、花腰少年
10、哈尼欢歌
11、苗岭春早
12、神奇的山寨
13、花腰恋歌
14、渔村晚霞
15、信天游
16、芦笙恋歌
17、阿昌情深
18、边寨之夜
19、彩云大理
20、版纳风光
21、版纳春光
22、太行欢歌
23、赛江南
2、傣乡晨曲(二重奏)
3、傣寨情歌
4、侗乡之夜
5、勐养江畔
6、北京的金山上
7、美丽的金孔雀
8、篝火狂欢夜
9、踏歌傈傈山
10、欢乐的嘎光
11、滨湖春晓
12、勘探队员进山寨
13、大爱无疆
14、南国情韵
15、梦中的新娘
16、高山族舞曲
17、金孔雀与凤尾竹
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春满傣乡
3、姑娘生来爱唱歌
4、沂蒙风情
5、竹林抒情
6、景颇山上
9、孔雀姑娘
10、同心结
13、草原情思
14、情深谊长
2、木鼓神韵
4、傣乡情歌
6、竹林深处
11、赶牲灵
12、草原恋歌
13、拉祜情
14、迷人的葫芦箫
1、金色的孔雀
2、打跳欢歌
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4、傣乡小夜曲
6、断桥残月
7、苗语花香
8、蓝色的香巴拉
9、边寨春早
2、湖上春光(加键巴乌独奏)
4、春到草原(加键巴乌独奏)
6、雪莲花开
7、欢乐的泼水节
8、佤寨欢歌
[篇二:葫芦丝、巴乌最新考级曲目(共十级)]
1、 打水姑娘………………………………………字向清 曲
2、 苗家姑娘过山…………………………………王绍录 曲
3、 阿佤人民唱新歌………………………………杨正仁 曲
4、 映山红…………………………………………付庚辰 曲
5、 是你给我爱……………………………………徐沛东 曲
6、 花孔雀…………………………………………何维青 曲
7、 我们村里的年青人……………………………张棣昌 曲
8、 摇篮曲 …………………………………………东北民歌
9、 妈妈的吻………………………………………谷建芬 曲
10、军港之夜………………………………………刘诗召 曲
11、高山青 …………………………………………台湾民歌
12、友谊地久天长 ………………………………苏格兰民歌
13、月芽五更 ………………………………………东北民歌
14、桔梗谣 ………………………………………朝鲜族民歌
15、岸畔上开花 ……………………………………陕北民歌
16、孟姜女 …………………………………………民间乐曲
1、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杨
2、 金风吹来的时候………………………………马俊英 曲
3、 侗乡之春………………………………………杨
4、 会唱歌的金葫芦………………………………杨建生 曲
5、 少年壮志不言愁………………………………雷
6、 远方飞来的金孔雀……………………………何维青 曲
7、 婚誓……………………………………………雷振邦 曲
8、 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何 源 编曲
9、 阿里里 …………………………………………彝族民歌
10、金扁担…………………………………………廖地灵 曲
11、星星索 …………………………………………印尼民歌
12、竹情……………………………………………何维青 曲
13、弯弯的月亮……………………………………李海鹰 曲
14、赶摆姑娘 ……………………………赵越光 吕浩峰 曲
1、 月光下的凤尾竹………………………………施光南 曲
2、 山寨情歌………………………………………范
3、 梅花三弄……………………………………………古 曲
4、 山寨之夜………………………………………陈立新 曲
5、 阿佤人民唱新歌 ……………………杨正仁 王铁锤 曲
6、 心中的孔雀………………………… 赵越光 赵寒冰 曲
7、 婚誓…………………………………雷振邦 朱福润改编
8、 快乐的小孔雀…………………………………字向清 曲
9、 彝族酒歌 ………………………………………彝族民歌
10、达斡尔欢歌 ……………………达斡尔族歌曲 王 锐曲
11、好花红……………………………布依族民歌 王铁锤曲
12、采蘑菇的小姑娘………………………………谷建芬 曲
13、节日的边寨 …………………………赵越光 吕浩峰 曲
1、 湖边的孔雀 ………………………………… 杨正玺 曲
2、 版纳之夜 …………………………………… 曹鹏举 曲
3、 幸福的日子 ………………………………… 张汉举 曲
4、 晚霞 ……………………………………… …龚全国 曲
5、 追鱼 ……………………………………… 字向清 编曲
6、 采茶…………………………………………陈
7、 月夜……………………………………………孔建华 曲
8、 月夜情思………………………………………王铁锤 曲
9、 版纳情 ………………………………赵越光 吕浩峰 曲
10、阿里山的姑娘………………………………刘凤山 编曲
11、傣家恋曲………………………………………王祖安 曲
12、月夜……………………………………………龚启森 曲
13、美丽的金孔雀…………………………………杨建生 曲
14、赶摆归来………………………………………李贵中 曲
15、美丽的西双版纳………………………………王铁锤 曲
17、凉山情歌…………………………彝族民歌 易加义改编
18、伐木变奏曲……………………………………韩学周 曲
1、 竹楼情歌………………………………………李海鹰 曲
2、 多情的巴乌……………………………………张汉举 曲
3、 渔村晚霞 ……………………………蒋国基 杨
4、 龙潭情…………………………………………闫瑞麒 曲
5、 版纳春光 ……………………………陈宝亭 陈
6、 节目的德昂山 ……………………………… 龚家铭 曲
7、 瑞丽美 ……………………………………… 卫儒明 曲
8、 赶摆路上 …………………………………… 李文星 曲
9、 傣家情…………………………………………王
10、瑶族山歌……………………………………王铁锤 改编
11、洱海晚风 ……………………………吕浩峰 赵越光 曲
12、芦笙恋歌………………………雷振邦 曲 佟富功 改编
13、愉快的劳动……………………………………严铁明 曲
14、暮归……………………………………………刘群强 曲
15、印度小曲……………………………………朱润福 编曲
16、傣乡情…………………………………………马红旗 曲
17、月映竹楼………………………………………黎炳成 曲
18、石林欢歌……………………………………王铁锤 编曲
19、欢乐的金孔雀………………………………王铁锤 编曲
20、竹林春晓……………………………………王
21、北京的金山上 …………………藏族民歌 刘凤山 编曲
22、美丽的秧箩……………………………………王厚臣 曲
23、欢乐的嘎光 …………………………杨正仁 王
24、红土诗画………………………………………王厚臣 曲
25、梦中的小竹楼…………………………………李
2、 火把节之夜 ……………………… 杨伟 曲 金荣 改编
3、 信天游 ………………………………………高 明 编曲
4、 山茶花开 …………………………………… 王铁锤 曲
5、 草原风情 …………………………………… 牛宏模 曲
6、 迎风 ………………………………………… 何维青 曲
7、 草原情思 ……………………………………龙振水编曲
8、 金孔雀与凤尾竹 …………………………… 赵家寅 曲
9、 芦萧情 …………………………………………陈 勇 曲
10、傣乡晨曲 ……………………………周秀珠 尚泽三 曲
…………………………………………商秀清 曲
12、傣寨情歌 …………………………………… 王次恒 曲
13、哈尼欢歌 …………………………………… 李文星 曲
14、蒙山新貌 ………………………………… 龙振水 编曲
15、映山红 ……………………… 付庚辰 曲 朱福润 编曲
16、瑶族舞曲 ………………………………… 刘凤山 编曲
17、“天使”礼赞…………………………………吴寿松 曲
18、瑞丽江畔 ……………………………尚云录 郭享基 曲
19、美丽的金孔雀 …………………………………刘 强 曲
20、洱海渔歌………………………………………王铁锤 曲
21、彝族欢歌………………………………………易加义 曲
22、戡探队员进山寨………………………………杨兆华 曲
1、 傣乡情歌 …………………………………… 王亚军 曲
2、 孔雀姑娘 ………………………………………岩 宰 曲
3、 彝乡小调 …………………………………… 赵全兴 曲
4、 同心结 ……………………………………… 伊永仁 曲
5、 烟盒舞 ………………………………………王铁锤编曲
6、 抒怀 ……………………………………………范 睿 曲
7、 远山的呼唤 ……………哈尼族民间乐曲 王铁锤 编曲
8、 水之韵 ……………………………………… 谭金学 曲
9、 幽静的夜晚 ……………哈尼族民间乐曲 王铁锤 编曲
10、沂蒙风情……………………………………刘凤山 改编
12、侗乡之夜 …………………………………… 杨 明 曲
1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曲 刘凤山 编曲
14、祭海 …………………………………………朱润福 曲
15、太行欢歌 …………………………………刘瑞琪 编曲
16、思念 ………………………………… 金 声 晓 谷 曲
17、牧歌 ………………………………………… 李 镇 曲
18、竹林抒情 ……………………………………王次恒 曲
19、情深意长…………… 臧东升曲 宁保生 卞昌荣 编曲
20、节目歌舞 ……………………………………陆春龄 曲
1、 金色的孔雀 ……………………… 于天佑 胡运籍 曲
2、 彝家欢歌 ……………………………………严铁明 曲
3、 小卜少 ………………………………………杨一丹 曲
4、 情歌恋舞 ……………………………………刘群强 曲
5、 渔歌 …………………………………………严铁明 曲
6、 傣乡小夜曲 …………………………………李贵中 曲
7、 金色的牧场 ………………………………王铁锤 编曲
8、 康定情歌 ………………………………… 范 睿 编曲
9、 苗岭欢歌 …………………………………王铁锤 编曲
10、云岭 …………………………………………朱福润 曲
11、版纳风光…………………………………王铁锤 编曲
12、赶摆…………………………………严懋全 哏德全 曲
13、傣寨情歌 …………………………张祖豫 董锦汉 曲
14、婚恋 …………………………雷振邦曲 王厚臣 编曲
15、山寨情思……………………………………相隋柱 曲
16、竹林深处 …………………………杨正玺 龚全国 曲
17、欢乐的泼水节 ……………………周成龙 张祖豫 曲
18、拉祜情 …………………………………… 谭金学 曲
19、欢乐的巴乌 ………………………郭享基 张祖豫 曲
20、梦回 ……………………………………… 谭金学 曲
21、节日 ……………………………………… 相隋柱 曲
1、湖上春光……………………杨碧海 毕光贤 于天佑 曲
2、哈尼情歌………………………………………陈鲸铼 曲
3、边寨春早………………………………曲广义 辛 力 曲
4、山寨情………………………………………李贵中 改编
5、赫哲新歌 ……………………………严铁明 刘锡津 曲
6、情满日月潭 …………………………覃钊帮 严铁明 曲
7、春到草原………………………………………严铁明 曲
8、景颇山上………………………………………严铁明 曲
9、茶歌……………………………………………王厚臣 曲
1、灞柳情………………………………………作曲:王厚臣
2、雪莲花开……………………………………作曲:李春华
3、古歌…………………………………………编曲:哏德全
4、佤寨欢歌……………………………………作曲:于天佑
5、风叶恋………………………………………作曲:赵洪啸
[篇三:葫芦丝、巴乌的演奏指南]
基础理论讲解:
一、葫芦丝、巴乌的构造、音域及分类
1、构造:首先介绍葫芦丝,葫芦起共鸣作用。气流通过葫芦的传送到主管和附管。 主管是主要发育管,主管上开有七个按音孔,一个出音孔,两个穿绳孔。
附管分高音附管和低音附管,均持续发一个音,普通的葫芦丝只有一根附管会响,另一根只作装饰。附管塞,需要附管时打开,不需要时关闭,附管和主管有机的配合可使音乐丰富多彩,更具活力。
捆线主要是把主管和附管捆在一起,增强乐器构造上的稳定。
主管尾塞,起到的作用是使低音区的发音圆润,注意不要往里推。
巴乌的构造比葫芦丝简单,造型上和竹笛相似,制作原理、演奏方法和葫芦丝基本相同。
2、音域:葫芦丝、巴乌发音管均开有七个按音孔以筒音作5为例,其音域为低音3到中音6,(示范),音域虽窄但表现力极强。
3、 分类,常用的葫芦丝有小F调、小D调、小C调、bB调、A调、大G调、大F调、大bE调、大D调,巴乌常用调有G调和F调。
二、按孔部位及手形
1、按孔部位
要吹出一个正常的音,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凡要求关闭的音孔是不能漏气的,一丝都不能漏,否则,发出的音则不准确,让人感到刺耳不实在。为了保证所按音孔不漏气,我们采用指肚按孔,避免指尖和指腰按孔。因为指肚面积相对指尖和指腰要宽一些,其次指肚按孔手形比较美观,并便于演奏,故我们在按孔时采用指肚按孔。
为保证手形美观并便于演奏,对手形的要求尤为重要,应避免的这几种姿势。①倒腕式(所谓倒腕式即手掌与手腕形成的角度使手腕塌陷,这会使手指按孔的动作变得笨拙,其次从外观上来看让人感到很不舒服,正确的手腕角度应接近180度,这样手指的扇动既美观又灵活);②机翼式(所谓机翼式即双手按孔的姿势好似飞机的双翼,也就是手指和主管形式成一个不美观的角度,经常还回伴随手指关节过平,手指没有正常弯曲,这样演奏起来,手指的动作会显得僵硬);③孔雀开屏式。(孔雀开屏式主要是形成于打开音孔以后的手指造型,手指离开音孔后,远离音孔,这样回造成乐器不稳定,没有实在感。其次,由于手指离音孔太高,当关闭音孔时手指不能准确地落到所对应的音孔上)。希望大家避免以上三种及其它不正常的姿势。
首先注意两个食指不要依附在附管上,这样会影响美观和今后的演奏,整个手形应做到“通”“松”“空”。
其次是双手的小指应用是决定手形的重要因素,两个小指所起的作用有三个:
①是起到固定作用,初学者大多依靠食指来固定葫芦丝,便形成了以上讲到的孔雀开屏式。有机地采用小指来固定,可使两个食指解放,手形美观。
②是起到定位的作用,有的同学吹完下三音孔时,下手指抬起后,会移位,待演奏到下三音孔时会找不到对应音孔的位置,当采用小指固定后会避免手指与音孔的错位。
③是保证手形的美观,小指的采用避免了孔雀开屏式,由于采用了小指便限制了其它手指的高度,也就避免了孔雀开屏式,在造型上达到美观。
初学者小指的应用不容忽视,其运用规律为:当用到下三指时下手小指应自然抬起,否则会使下三指的演奏不太灵活,当不用下三指时小指应放到主管适当的位置上,上手指也同样如此,待熟练后,习惯成自然,小指的应用就不必太注重,特别是在较快的乐曲演奏中,小指应用更加自由了,不可受此限制,否则会顾此失彼,影响手指的速度和旋律的流畅。
三、“咕”音的避免
葫芦丝、巴乌的发音非常特别,如气息较弱发出的音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咕”音,初学者一般都回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试着慢慢的加力音即变为正常,也就是说葫芦丝、巴乌的演奏气息需要一定的强度,特别是低音区的演奏力度要更强一些,发出的音才正常。
大多初学者当能吹出正常的音后都会遇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音头总是“咕”音先发出接着才发出正常音,二是当吹完一个音后,音尾总是会带出一个“咕”声。首先解决音头的“咕”声,大多数初学者均用“呼”来吹奏音头,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一口气“呼”出来,气头是软的,力度很弱,发出的音便是“咕”声,尔后随着气流力度的增加,发音才正常。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大家用“吐”音开头即可避免“咕”音出现。为什么“吐”音可以避免呢。因为我们发“吐”音时其实时一个爆发性的动作,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我们知道,爆发肯定带有一定的力度和强度,使气流一出来就达到了发正常音所需要的力度,便可使乐器发出正常音。所以只要我们用“吐”音开头,音头便清爽干净。
其次解决的是尾音的“咕”声,当吹完一个音后,特别是567三个音较为严重,随之便会出现“咕”声,听起来很不舒服,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咕”声呢,因为当你吹完一个音后,其实口腔里还有余气,这部分余气释放时,几乎没有力度和强度,故这部分气发出的音便是“咕”声,我们要避免它,只有吹完后,快速的把嘴唇打开,把气流断掉,余气依然保留在口腔里,便可避免余音“咕”声的出现。
四、气息的运用
气息的运用,在所有吹奏乐中都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葫芦丝、巴乌中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分配,是演奏好葫芦丝、巴乌的重要环节,主要讲一讲吹奏音阶时的气息运用。葫芦丝、巴乌的运气和其他吹奏乐器有明显的差别,一般的吹奏乐器当演奏到高音部分都需要一定的力度和强度,相对于低音的演奏要更用力,而葫芦丝、巴乌恰恰相反,越是高音气流就越弱,特别是高音5和6的吹奏,只需较缓的气流即可。反之则会导致高音损坏,夹有气流声或根本就没有音乐,故初学者演奏高音时要注意气流一定要轻缓。
为什么葫芦丝、巴乌的气息运用会如此特殊,从簧片的构造上来讲大家可能会更容易理解,葫芦丝、巴乌的心脏部件——簧片,它是靠中间象鸟舌头这一片上下振动和竹管的共振而产生音响。它的特点是:头部到根部由窄逐渐变宽,头部较尖,根部较宽,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根部的振动是决定低音的发音,因为根部较宽故在振动时气流需要加强一些;尖部的振动是决定高音的发音,因为头部较尖细故在振动时无须太强的气流,其次时葫芦丝、巴乌的每一个音所需的力度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演奏时必须找到发这一个音所需要的最佳力度点,不能强也不能弱,我们通常说的“到位”在此体现得很恰当,所以为什么初学者吹出的音乐不好听,主要原因就是气息得最佳力度点没有找到,通常会出现高音区失声,低音区失真,筒音偏高,或中高区发抖、发沙等等所出现这些现象,排除乐器上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气息力度上的问题。
五、低音3的练习
有一首歌也许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就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此曲用葫芦丝演奏傣味十足,效果极佳,但最令人烦恼的是歌曲中低音3的演奏,有的同学不知道怎样演奏或乐器本身这个音不准,故只能避开不奏或翻高8度演奏,可这样一来这首优美动听的曲子就有遗憾了。如果低音3能演奏出来,并演奏好,我们的演奏范围又宽了许多,诸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样带低音3的曲子就能完整地演奏下来。
低音3是葫芦丝、巴乌特有的音,其指法和低音5一样,即关闭所以的音孔用最缓的气流发出的音就是低音3,低音3不如其他音丰满,练习时气流一定要缓,感觉上不用力,只是轻缓的把气送出,低音3作头音时可以不能吐奏,用呼演奏。低音3单独练习很容易,但如果练习低音3和其他音的转换就有一定的难度的控制,如和低音5的转换,同样的指法完
全靠气流的强弱来演奏,这对气息的控制要求很高。
六、滑音的练习及运用
在葫芦丝、巴乌的演奏中滑音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使音与音的过渡,做到圆润、优美、流畅并富于浓郁的民族风格,特别使傣族风格乐曲的演奏滑音的运用使不可缺少的。
滑音可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上滑音用反抛物线标识,由低音滑向高音,其演奏方法是手指由低音向高音抹动抬起,上滑音的演奏只要记住一句话,手指有直接抬起变为抹动抬起,上滑音的效果自然出现。
下滑音和上滑音相反,从标识符号来看它用正抛物线来标识,从演奏上来看它是由高音滑向低音,其演奏方法是,手指由高音孔向低音孔逐渐关闭,也就是由直接关闭变为逐渐关闭,下滑音自然出现。
葫芦丝、巴乌的演奏中有了上、下滑音的点缀,使音乐的表现更具魅力和特色。从微观上来看在慢板的演奏中,几乎每个音都采用了滑音这一技巧,区别在于所占时间的长短,在教学中经常强调手指接触音孔时的感觉,特别重要,这是决定音乐优美与否的重要因素。 在滑音中比较困难的是超出四度音域的滑音,这对手指的密切配合,统一协调要求较高,要多加以练习才能到位。
七、打音、叠音的练习及运用
打音在葫芦丝、巴乌的演奏中应用极为广泛,打音符号类似提手旁,打音一般在旋律平行时采用,它可代替舌吐将同度音分开,其演奏方法是在相同音之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低二度。打音的速度要快,手指要有力而富有弹性。叠音符号类似又字,叠音的演奏和打音相反。
八、颤音的练习及运用
在葫芦丝、巴乌演奏中颤音时常用的技巧,乐曲中有了颤音,音乐的表现力更为丰富。特别时高潮部分的快速颤音会让人激动不已。如《金色的孔雀》、《多情的巴乌》这两首大家喜爱的乐曲,除了本身旋律优美外,重要的一点是采用了颤音的演奏,使乐曲显得更加欢快,神韵十足,令人为之而陶醉。
颤音能使吹出来的音有波浪形感觉,在乐谱里用tr标识,演奏方法很简单,就使在本音和上方二度音之间不断反复,如果需要和上方几度音反复,一般会tr上加一个阿拉伯数字,如在tr上方标记的使3则表示本音和上方三度音反复。如果tr上方没有标识任何数字,则表示本音和上方二度音反复演奏,在葫芦丝、巴乌上3的颤音一般是演奏成3535353,而不是演奏成3434343,因为这样演奏首先从听觉上不舒服,因为4这个音在葫芦丝、巴乌里,它显得很不实在,其次4的指法有点复杂,3和4快速转换,显得很别扭难度很高。故3的颤音无特殊要求外通常演奏成35353。
颤音的练习是一个长期性的练习,方法虽简单,但要熟练快速,那得花一定的时间,练习时先从慢练开始,待熟练后,逐渐加快。练习时无论快或者是慢,速度要保持一致,不要忽快忽慢,注意加强双手无名指的训练。
九、指震音和气震音的练习及运用
指震音也叫虚指颤音,还叫隔孔打音,一般用符号O~ ~ ~标识,指震音是葫芦丝、巴乌演奏中重要的技巧,在傣族风格的乐曲中用得最多。其方法很简单,顾名思义,隔孔打音,即在本音位置得下二孔,手指平稳扇动,产生类似弦乐得效果。以全按5为例,当吹奏3时用无名指扇动1音孔,吹奏2时扇动7音孔其它得依次类推。
指震音的练习虽然动作简单,但要练好还得花一翻功夫,主要是手指的练习,要做到外
形美观、速度均匀、能快能慢、控制自如,发出的音要圆润,不要有痕迹,怎样才能做到虚指颤音的最佳效果?大多演奏者喜欢把虚指颤音每一次颤动都把音孔关闭得很实在,这样出来的效果不是最佳,这会使音颤动的幅度很大,没有优美之感反而觉得是一种噪音,大家可以试一试手指扇动时不要把整个音孔关闭。而只关闭音孔的三分之一的位置,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
气震音,也称腹颤音,一般用符号~ ~ ~标识,它是靠气息有规律地强弱交替而形成地水纹般地音波,是依靠腹肌和横隔膜哟弹性地颤动而获得地。其效果也类似弦乐揉弦,但它和指震音相比较栽风格上不如指震音浓郁。气震音给人地感觉是清新,淡雅地感觉栽中速,慢板地抒情曲中用得特别多,二者共同点都是起到美化音乐得作用。二者得有机结合可使葫芦丝、巴乌的演奏达到最佳艺术效果,气震音的练习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功夫才到位,才能做到控制自如。
十、单吐、双吐、三吐的练习及运用
在葫芦丝、巴乌的演奏中舌头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吹奏乐曲时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那就时连音和断音,吐音就是解决断音的主要方法,吐音分为单吐、双吐、三吐。单吐的练习极为简单,音头须用吐音吹奏,而单吐是连续吹奏,每个音都象唱吐那样去演奏。
单吐可分为短吐和连吐,也叫硬吐和软吐,短吐一般用顿音符号标记或用T标记,其特点是发音短促而有力,舌头动作轻快。慢短吐时嘴唇的配合很关键,否则会咕声不断,严重影响吹奏效果。
软吐的演奏则要求保持原音符的时值,做到音断意延,舌头的动作点到为止,不可用太大的力。
双吐是在单吐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苦”字即“吐苦”,利用舌尖和舌根的连续动作使音快速断开。双吐一般用“TK”来标记。
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双吐的训练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端时间的练习才能到位,开始可单独练习舌头,把T和K的发音连起来练习。在乐器上练习时先慢练,舌头和手指配合好,初学者主要问题是吐轻苦重,当发到苦时会软下来,苦的发音含糊不清,练习时应加强苦的练习。在双吐的演奏中,手指和舌头的配合很关键,要求手指比舌头先到位,不能同步更不能晚到于舌头,否则,舌头吐出去的音会不实在,不准确,特别是要快速的双吐演奏中,如果手指和舌头同步或晚于舌头,那整个双吐就乱了,所以无论练习或演奏双吐时,建议大家多分一点注意力在手指上。
三吐吹奏方法与双吐相似,只是再双吐的后面或前面再加一个单吐,就形成了三吐的演奏技巧。三吐一般用于前八分音符后十六音符,或者用在前十六音符,后八分音符。三吐的练习也可采用念字法TTK或TKT来练习。只要大家掌握好双吐这一技巧,那三吐更可信手拈来,在三吐中也请大家主要手指的配合,同时注意强弱的处理。
双吐和三吐的演奏技巧,一般的独奏都有,所以只有把双吐、三吐练会练好,我们的天地才会更加广阔。
十一、循环换气的练习及运用
我国的唢呐、笛子等吹奏乐器都能连续不断地吹奏一个很长的乐音或一个完整的乐句,甚至一首乐曲,所运用的技巧就是循环换气,也称内换气,葫芦丝、巴乌的演奏,也采用循环换气,一气呵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循环换气的原理及方法,大家知道要使乐音连绵不断地持续下去,吹奏者必须把气流不断地输送到乐器内,但由于人的肺活量是有限的,必须换气才能使乐音保持很长,但呼和吸是对立的,不能同时进行,在吸气时音就会断掉,而音是不能断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
们只有从口腔中想办法。人的口腔能储存一定的气量,可用口腔中这部分气继续推动音乐进行的同时,迅速从鼻孔吸气入肺,然后再把吸入的气继续吹出,循环反复使气流连续不断,但循环换气有一定难度,非一日之功,要通过艰苦的练习才能很好掌握这一技巧。循环换气最关键的是大脑对机体各部位的支配,要做到动作协调,主要是口腔和肺的有机交换和配合。
[篇四:巴乌簧片的制作保养和维修-常敦明]
[篇五:巴乌葫芦丝考级第一级曲目]
巴乌葫芦丝考级第一级曲目
1、打水姑娘..........................字向清
2、苗家姑娘过山来......................王绍禄
3、阿佤人民唱新歌.....................杨正仁
4、映山红...............................付庚辰
5、是你给我爱......................徐沛东
6、花孔雀.........................何维青
7、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张棣昌
8、摇篮曲........................东北民歌
9、妈妈的吻........................谷建芬
10、军港之夜.......................刘诗召
11、高山青........................台湾民歌
12、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民歌
13、月牙五更......................东北民歌
14、桔梗谣.......................朝鲜族民歌
15、岸畔上开花.........................陕北民歌
16、孟姜女...................民间乐曲
巴乌葫芦丝考级第二级曲目
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杨菲
2、金风吹来的时候。。。。。。马俊英
3、侗乡之春。。。。。。。。。。。。杨明
4、会唱歌的金葫芦。。。。。。杨建生
5、少年壮志不言愁。。。。。。。。。雷蕾
6、远方飞来的金孔雀。。。。。。。。。何维青
7、婚誓。。。。。。。。。。。雷振邦
8、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何源
9、阿里里。。。。。。。。。。。。。。。。彝族民歌
10、金扁担。。。。。。。。廖地灵
11、星星索。。。。。。。。。。。。印尼民歌
12、竹情。。。。。。。。。。何维青
13、弯弯的月亮。。。。。。。。。。。。。。李海鹰
14、赶摆姑娘。。。。。。。。。赵越光 吕浩峰
巴乌葫芦丝考级第三级曲目
1、月光下的凤尾竹。。。。。。。。施光南
2、山寨情歌。。。。。。。。。。。。范睿
3、梅花三弄。。。。。。。。。。古曲
4、山寨之夜。。。。。。。陈立新
5、阿佤人民唱新歌。。。。。。。。。杨正仁 王铁锤
6、心中的孔雀。。。。。。。。赵越光
7、婚誓。。。。。。。雷振邦曲 朱润福改编
8、快乐的小孔雀。。。。。。字向清
9、彝族酒歌。。。。。。。。。彝族民歌
10、达斡尔欢歌。。。。。。。达斡尔族歌曲 王锐编曲
11、好花红。。。。。。。。。。。。布依族民歌
王铁锤编曲
12、采蘑菇的小姑娘。。。。。。。。。谷建芬曲
13、节日的边寨。。。。。。。。。赵越光 吕浩峰曲
巴乌葫芦丝考级四级曲目
1、湖边的孔雀。。。。。。。。杨正玺
2、版纳之夜。。。。。。。曹鹏举
3、幸福的日子。。。。。。。张汉举
4、晚霞。。。。。。。。。。。。。龚全国
5、追鱼。。。。。。。。。。。。。。。。字向清
6、采茶。。。。。。。。。陈磊
7、月夜。。。。。。。。。。。。孔建华
8、月夜情思。。。。。。。。。。。王铁锤
9、版纳情………………………赵越光
10、阿里山的姑娘………………刘凤山编曲
11、傣家恋曲………………王祖安
12、月夜…………………龚启森
8、月夜情思。。。。。。。。。。。王铁锤
9、版纳情………………………赵越光
10、阿里山的姑娘………………刘凤山编曲
11、傣家恋曲………………王祖安
12、月夜…………………龚启森
13、美丽的金孔雀…………………杨建生曲
14、赶摆归来……………………李贵中
15、美丽的西双版纳………………王铁锤
16、鹤乡情…………………耿平常
17、凉山情歌…………………彝族民歌
易加义改编
18、伐木变奏曲……………韩学周
巴乌葫芦丝考级五级曲目
1、竹楼情歌。。。。。。。。李海鹰
2、多情的巴乌……………张汉举
3、渔村晚霞………………蒋国基
4、龙潭情…………………闫瑞麒
5、版纳春光………………陈宝亭
6、节日的德昂山…………龚家铭
7、瑞丽美………….……卫明儒
8、赶摆路上…………….李文星
9、傣家情……………….王溯
10、瑶族山歌…………….王铁锤改编
11、洱海晚风…………….吕浩峰 赵越光
12、芦笙恋歌……………..雷振邦 佟富功改编
13、愉快的劳动…………..严铁明
14、暮归………………….刘群强
15、印度小曲……………朱润福
16、傣乡情………………马红旗
17、月映竹楼……………黎炳成
18、石林欢歌……………王铁锤
19、欢乐的金孔雀……...王铁锤
20、竹林春晓……………王锐
21、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
刘凤山编曲
巴乌葫芦丝考级六级曲目
1、勐养江畔……………哏德全
2、火把节之夜…………杨伟
3、信天游………………高明
4、山茶花开……………王铁锤
5、草原风情……………牛宏模
6、迎春…………………何维青
7、草原风情……………龙振水
8、金孔雀与凤尾竹……赵家寅
9、芦箫情………………陈勇
10、傣乡晨曲……………周秀珠
11、春恋…………………商清秀
13、哈尼欢歌……………李文星
14、蒙山新貌……………龙振水
15、映山红………………付庚辰曲
朱润福编曲
16、瑶族舞曲……………刘凤山编曲
17、天使礼赞——献给抗击“非典”最可爱的人………吴寿松
18、瑞丽江畔……………尚云禄
19、美丽的金孔雀………刘强
20、洱海渔歌……………王铁锤
21、彝族欢歌……………易加义
巴乌葫芦丝考级第七级曲目
1、傣乡情歌……………王亚军
2、孔雀姑娘……………岩宰
3、彝乡小调……………赵兴全
4、同心结………………尹永仁
5、烟盒舞………………王铁锤
6、抒怀…………………范睿
7、远山的呼唤…………哈尼族民间乐曲 王铁锤编曲
8、水之韵………………潭学金
9、幽静的夜晚…………哈尼族民间乐曲 王铁锤改编
10、沂蒙风情……………刘凤山改编
11、采山果………………陈硕
12、侗乡之夜……………杨明
1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曲 刘凤山编曲
14、祭海…………………朱润福
15、太行欢歌……………刘瑞琪编曲
16、思念…………………金声 晓谷
17、牧歌…………………李镇
18、竹林抒情……………王次恒
19、情深谊长……………藏东生 宁保生
卞昌荣编曲
20、节日歌舞……………陆春龄
21、美丽的秧箩…………王厚臣
22、欢乐的嘎光………….杨正仁 王震
23、红土诗话……………..王厚臣
24、梦中的小竹楼………李鹏
25、勘探队员进山寨……杨兆华
巴乌葫芦丝考级八级曲目
1、金色的也雀………………于天佑
2、彝家欢歌…………………严铁明
3、小卜少……………………杨一丹
4、情歌恋舞…………………刘群强
5、渔歌………………………严铁明
6、傣乡小夜曲………………李贵中
7、金色的牧场………………王铁锤
8、康定情歌…………………范睿
9、苗岭欢歌…………………王铁锤
10、云岭………………………朱润福
11、版纳风光…………………王铁锤
12、赶摆………………………严懋全
13、傣寨情歌…………………张祖豫
14、婚恋………………………雷振邦曲
王厚臣编曲
15、山寨情思…………………相隋柱
16、竹林深处…………………杨正玺 龚全国
17、欢乐的泼水节……………周成龙
18、拉 情………………………潭学金
19、欢乐的巴乌………………郭享基
20、梦回………………………潭学金
21、节日………………………相隋柱
巴乌葫芦丝考级九级曲目-----------主要是加键巴乌吹奏.
1、湖上春光………………杨碧海 毕光贤
2、哈尼情歌………………陈鲸铼
3、边寨春早…………………曲广义
4、山寨情…………………李贵中
5、赫哲新歌………………严铁明
6、情满日月潭……………覃钊帮
7、春到草原………………严铁明
8、景颇山上………………严铁明
9、茶歌……………………严铁明
[篇六:葫芦丝与巴乌吐音方法探讨]
葫芦丝与巴乌吐音方法探讨
“竖着吹”的葫芦丝与“横着吹”的巴乌在许多地方是相同的,难怪有人说“会吹葫芦丝就会吹巴乌”。其实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二者最关键、最明显的不同是吹奏气息入口处的位置和结构,从而导致吹奏口型和吐音方法不一样。
1、结构位置不一样二者气息入口结构不同,葫芦丝“突起”,由此得名“吹嘴”,巴乌“不突起”,由此得名“吹口”。二者气息入口位置不同,葫芦丝吹嘴位置在顶端,决定了葫芦丝必须竖着吹,巴乌吹口位于左端,决定了巴乌必须横着吹。
2、吹奏口型不一样由于葫芦丝“吹嘴”和巴乌“吹口”结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吹奏口型亦有很大区别,因而在傣族民间才有“噘嘴吹葫芦,咧嘴吹巴乌”的说法。二者的标准吹奏口型是:葫芦丝:吹奏口型类似汉字“屋(噘嘴)”的发音口型。巴 乌:吹奏口型类似汉字“七(咧嘴)”的发音口型。
3、吐气方法不一样二者正确的吐音吐气方法分别是:葫芦丝:“T”表示汉语拼音平声“tu”;“K”表示汉语拼音平声“ku”。巴 乌:“T”表示汉语拼音平声“te”;“K”表示汉语拼音平声“ke”。仔细品味后可以体会到:“噘着嘴”很难准确发出“te” 和“ke”,同理“咧着嘴” 也很难准确发出“tu”和“ku”。因此,二者在吐音吐气方法上不做区别是不科学的。
4、强调口风无意义由以上分析我们还可获得一个题外收获,那就是在学练葫芦丝巴乌时,不必考虑口风、嘴劲、风门等吹笛子才涉及的一些概念。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每一位爱好者,无需在这方面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作者简介:单振东,男,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员,全国考级曲集编委会编委,现任黑龙江鸡西大学《葫芦丝巴乌》选修课主讲教师,教授,自诩黑土葫芦虫。2006年11月,成功举办个人葫芦丝巴乌专场音乐会。共撰写发表葫芦丝巴乌演奏法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葫芦丝巴乌演奏法概论》和《葫芦丝巴乌教学法研究》学术专著两部,《葫芦丝巴乌演奏法入门与提高》特色文字教材和视频教材各一套,个人专业教学网站“葫芦丝巴乌自学天地”一个。
[篇七:民歌名曲大全]
民歌名曲大全
江南小调《紫竹调》
云南民歌《弥渡山歌》
湖南民歌《采槟榔》
台湾恒春民谣《思想起》
湖南民歌《浏阳河》
陕北民歌《赶牲灵》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
内蒙古民歌《送亲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
西北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是中国人
我的中国心
男高音独唱《黄河颂》
春天的故事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山西河曲民间小调《走西口》 山西民歌《走西口》
山西民间小调《走绛州》
江苏民间小调《紫竹调》
陕北民歌《知道不知道》
辽宁沈阳民间小调《正对花》 苏南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 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洲》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江苏江都“秧田歌”《一根丝线牵过河》 浙江海宁山歌《夜夜盼》
江苏扬州民间小调《杨柳青》 江南民间小调《杨柳青》
内蒙古西部汉族民歌《阳婆里抱柴瞭哥哥》 陕北民歌《绣金匾》
江苏无锡民歌《绣荷包》
牡丹江民间小调《绣荷包》
江西兴国山歌
辽宁海城民间小调《新上茨山》
东北民间小调《新东北风》
吉林民间小调《小看戏》
云南汉族山歌《小河淌水》
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
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
辽宁营口民间小调《小拜年》
河北民间小调《小白菜》
河北民歌《小白菜》
内蒙古西部汉族爬山调《想亲亲》
甘肃民歌《下四川》
黎族民歌《五指山歌》
台湾汉族童谣《天乌乌》
浙江嘉善山歌《五姑娘》
辽宁民间小调《五朵花儿开》
江苏民间小调《无锡景》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浙江嘉善田歌《踏车山歌》
广东梅县客家山歌《送人离别水东西》
青海情歌《四季歌》(《花儿与少年》) 台湾民歌《思念家乡》
浙江衢州民间歌舞曲《顺采茶》
吉林民间小调《生产忙》
回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黑龙江绥化民间小调《上茨山》
浙江临安山歌《啥人长,啥人短》
浙江泰顺民间曲调《纱窗外》
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
河北张家口民间小调《散花》
陕西绥德民歌《三十里铺》
山西河曲山曲《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 山西河曲山歌《人家都在你不在》
黄河大合唱
浙江平湖民间小调《七朵花》
辽宁民歌《瞧情郎》
辽宁盖县民间小调《瞧亲家》
浙江舟山普陀渔民号子《起锚》
河北南皮民间小调《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民歌《茉莉花》
河北晋县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传统民歌《孟姜女》
山西河曲山歌《眊你两回》
安徽大别山山歌《慢赶牛》
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
辽宁海城民间小调《妈妈娘你好糊涂》
内蒙呼伦贝尔盟传统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 浙江西部牧童山歌《李有松》
陕北民歌《兰花花》
江南小调《哭七七》
四川民歌《康定情歌》
山西祁太民间小调《看秧歌》
朝鲜族民歌《桔梗谣》(又名《道拉基》) 陕北信天游《脚夫调》
山西中部民间小调《交城山》
河北昌黎民间小调《捡棉花》
山西左权开花调《会哥哥》
安徽巢县田歌《喊秧歌》
黑龙江伊春森林号子《哈腰挂》
江南民间小调套曲《姑苏风光》
山西神池山曲《割莜麦》
云南民歌《赶马调》
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
皖北民歌《凤阳花鼓》
安徽民间小调《凤阳花鼓》
安徽民间歌舞曲《凤阳花鼓》
台湾高山族民歌《丰年祭歌》
黄河船夫曲
朝鲜族民歌《阿里郎》
云南山歌《放马山歌》
辽宁民间小调《放风筝》
河北南皮民歌《放风筝》
河北民歌《放风筝》
齐齐哈尔民歌《反罗嗦五更》
辽宁民间小调《反对花》
东北民歌《翻身五更》
浙江乐清山歌《对鸟》
山西宁武山歌《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 台湾民谣《丢丢铜仔》
内蒙古民间小调《打连成》
浙江宁波民间小调《春调》
大型号子联套《川江船夫号子》
台湾高山族民歌《除草歌》
辽宁长海民间小调《猜花》
云南儿歌《猜调》
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
安徽金寨民间小调《八月桂花遍地开》
革命军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云南民歌《阿细跳月》
彝族民歌《阿诗玛》
藏族歌曲《阿玛勒俄》
青海撒拉族宴席曲《阿里玛》 维吾尔族歌舞曲《阿拉木汗》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巴乌曲大全”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巴乌曲大全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或者说 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