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部结节性肿瘤痛经会不会导致不孕死亡

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结节,人会瘦下来吗,另外身体会出现什么异样呢呢
结节是甲状腺肿的常见表现,也是甲状腺癌的最明显表现。因任何甲状腺肿都有癌变的可能,所以区别结节的良、恶十分重要。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年龄与性别:甲状腺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更多见于老年人,女比男多见;2、结节性质:结节软而光滑、可活动者,大多为良性,结节质地坚硬、固定、不规则、不痛的结节以恶性为多;3、生长快的结节多提示为癌肿;4、甲状腺肿,同时伴有邻近颈淋巴结肿大者,多考虑为癌;5、经足量甲状腺制剂抑制治疗结节无缩小,反而增大者,考虑为癌;6、甲状腺结节引起显著压迫症状或声音嘶哑者,应警惕癌变,并应手术治疗;7、甲状腺扫描&热&或&温&结节多为良性,&冷&结节、特别是单个&冷&结节,癌的发生率较高;8、甲状腺细针活组织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的鉴别。甲状腺结节如果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所以应及早进行有关检查,明确结节的性质,有癌变倾向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典型超声表现:低回声、边界不清、血流丰富、微钙化、淋巴结转移,符合的越多,恶性可能性越大。对于生长迅速的结节,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但你的为囊肿,而...
答: 这种情况建议到医院妇科就诊做一下尿常规、b超等检查,明确病因再进行治疗。此外也可见于压力性尿失禁导致,平时可以多进行骨盆底肌肉锻炼。
大家还关注?ó:???,??????????
飺??????г?в?R????
???棬????????????头颈部横纹肌肉瘤影响预后的因素
核心提示:病变部位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生长在隐蔽部位,深部组织不容易做到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这是直接影响预后的因素。
  头颈部病史长短不一 , 多在 1-6 个 月 , 占 82.9%, 半年以上占 17.1% 。统计文献报道 的横纹肌肉瘤 80 例中 , 1 年以内死亡 38 例 , 占 47.5% , 足见其恶性程度之高。
  1. 性别与年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儿童多 于成人 , 男性死亡率高 , 存活率低。与年龄也有明显 差异 , 严相近等报道的死亡 36 例中 , 小于 5 岁者 22 例 , 占 61%, 提示年龄最小的一组死亡率较高 ; 但 是 , 有人分析 20 例存活病例 , 1-6 岁组 6 例 , 6- 8 岁组 8 例 , 11 -15 岁组 6 例 , 说明存活组与年龄又 无明显关系。
  2. 病变部位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生长在隐蔽部位, 深部组织不容易做到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 , 这是直接影响预后的因素。例如原发于鼻咽部、鼻窦、中耳等部位的肿瘤 , 待症状明显时 , 大多数已向邻近组 织侵犯 , 易向颅内、大血管周围组织侵犯 , 又不容易 彻底切除 ; 距脑膜或颅底接近的头颈部横纹肌肉瘤 , 容易侵犯脑膜或颅底 , 一般情况下不能完全切除 , 治 疗效果差 ; 距脑膜或颅底较远的头颈部横纹肌肉瘤 , 比较容易切除彻底 , 治疗较好。当局限于面部、颊部 和局部病变部位者 , 手术完全可以切除病变 , 治疗效 果较好。及淋巴循环丰富部位的头颈部横纹肌肉 瘤 , 容易发生转移 , 故预后差。
  头颈部横纹肌肉瘤预后比四肢预后要差 , 主要原 因可能是由于发现晚 , 解剖复杂 , 不易彻底切除。眼 眶部位相对比较好 ,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眼眶内淋 巴系统较少 , 有眼眶骨质限制 , 对其向周围破坏浸润 生长起到限制作用 , 容易引起、移位 , 也容 易被早期发现 , 早期诊断 , 及时处理 ; 同时 , 相对而 言 , 眼眶肿瘤也比较容易做到广泛性切除。
  3. 大小与分期由于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缺乏特 征性临床表现 , 所以 , 临床诊断比较困难 , 容易漏诊误诊 , 待明确诊断后肿瘤已属晚期 , 治疗效果差。肿 瘤大小与预后也有关系 , 大于 5cm 者 , 存活率低 , 预后差 ; 小于 5cm 者 , 存活率高 , 预后好。
  I 、 Ⅱ期患者比Ⅲ、 Ⅳ期预后好。皮正超报道的 Ⅲ期 23 例 , 3 、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37.5% (6/16) 、 25% (3/12);Ⅳ 期 4 例 , 3 、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25% 0/4) 、 0% (0/ 4)。
  4. 病理分类本病病理分类较困难易发生延误 诊断 , 甚至多次病理检验也有误诊现象 , 有的学者报 道误诊率高达 56%--91% 。严相近报道 104 例 , 其 中 53 例初诊病理明确诊断者仅 15 例 , 符合率为 28% 0 Moore 等报道 37 例头颈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 第一次病理诊断为本病的仅 4 例 , 其余误诊为 : 恶性 肿瘤、纤维瘤、、淋巳瘤、、混 合瘤等 11 种肿瘤。因此病理切片中仍需要仔细耐心 地寻找横纹肌肉方能确诊。但是 , 有的病理中无横纹 肌 , 需要根据其他病理特点来诊断。由于诊断困难因 此延误有效的治疗时机 , 或者采用了不正确的治疗手 段 , 这也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病理分类及分化程度与预后有明显关系。一般认 为 , 多形型预后较好 , 其次为胚胎型、葡萄型预后较 差 , 腺泡型预后最差。韩企夏报道横纹肌肉瘤 113例 , 多形型、胚胎型 5 年生存率分别占 33.9% 、30.6%; 腺泡型 6 例无一例存活 5 年 , 葡萄型 3 例中 仅有 2 例存活 5 年。
  近年来运用流式细胞测量术行 DNA 检测发现 , 异倍体分化程度高 , 预后最好 , 四倍体居中 , 二倍体 及多倍体分化程度最低 , 预后最差。有的学者对青少 年横纹肌肉瘤的研究亦发现超二倍体横纹肌肉瘤临床 治疗效果好 , 5 年生存率可达 96%, 而二倍体者只有 50% 。
  5. 治疗方法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所选择的治疗 方法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 患者生存率有明显差别。在 60 年代以前 , 由于没有应用化学治疗 , 仅施行手术 切除加放射治疗 , 存活率明显偏低 , 除原发于眼眶者 外的头颈部横纹肌肉瘤 5 年存活率一般低于 20% 。
  国内一组综合报道的耳鼻喉科横纹肌肉瘤 13 例中 , 均未用化学治疗 , 仅部分病例采用于术和 / 或放射治 疗 ,11 例随访 , 结果有 7 例于半年内死亡。
  本病治疗后局部容易复发是其特点之一 , 复发率 占 61%--100% 。但是 , 也有文献认为 , 在于术切除 时 , 如能够广泛切除 , 复发率可降低到 39% 。复发 多发生于治疗后一年以内 , 约半数在半年以内。
  近 20 年以来 , 头颈部横纹肌肉瘤多采用联合治 疗 , 其方法是 : 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 效果明 显提高 , 存活率明显上升。 Suton 等报道 103 例头颈部横纹肌肉瘤采用联合治疗 , 已侵犯脑膜周围组 44 例 , 3 年存活率为 45%; 眼眶周围组 23 例 , 3 年存活率为 75% ; 头颈部其他部位 36 例 , 3年存或率为75% 。又据 Maurer 等报道应用联合治疗20岁以下患者 , 5 年生存率 I 期为 80%, II 期 72%, Ⅲ期 52%,Ⅳ期20% 。因此 , 联合治疗可能是提高5年生存率较为理想的途径。
(实习编辑:李亮花)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主要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恶性淋...[]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欧美国家把医生称为“最接近上帝的人”,中国百姓也常常把……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朋友圈毒面膜”引爆整个朋友圈讨论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提前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或牛黄上清片对症治疗。…… []
在门诊,有时会遇到一些家长忧心忡忡地带着孩子前来就诊,一见到医生就紧张地让医生看孩子颈部、耳后或枕部等部位绿豆黄豆粒大小的肿物。宝宝头颈部“黄豆粒”肿块到底咋回事?专家指出,对于大多数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来说,头颈肿块大部分都是肿大的淋巴结,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来的,不必太过于担忧。颈部多发实性结节
时间: 15:53:55
健康咨询描述:
3月前,突然摸到颈部右侧胸锁乳突肌后部有一肿物,然后咽部发炎,随后在右侧胸锁乳突肌旁又发现一个肿物。刚刚B超检查,结果如下:颈部前后及大血管旁均见多个实性低回声椭圆形小结节,最大者位于左侧侧颈部,直径约1.4厘米,以上结节回声性质相同,轮廓清,边缘整,内部回声均,其内血流信号不明显。超声提示:颈部多发实性小结节,符合淋巴结肿大声像图改变,结合临床动态观察。同时做了全血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血沉正常身体除了右侧脖子稍紧之外,没有明显不适,不发烧不出汗在县级医院做的,医生说没事,发炎引起。还是很担心,请医师看一下这个到底怎么办?还需继续检查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需要活检吗?(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52称赞:2
病情分析:首先得明确是先有颈部肿物,后有咽部发炎,还是二者互换,这很重要。从目前看,B超报:低回声实性占位,为肿大的淋巴结。你所做的全血也就是血常规、生化等项目,血沉正常也只能说明未患淋巴瘤的可能性大些。早期颈部肿物可没有任何症状,原发灶最大可能在颈部或肺部,如鼻咽癌、口咽癌等疾病指导意见:可先抗炎1周治疗;如效果欠佳,建议完善以下检查:颈部CT、胸片、腹部B超,明确肿物位置,并去大医院就诊
鼻部肯定没问题,咽喉部去过三甲医院看过,诊断为咽炎和声带炎,同时在三甲医院专家触摸颈部肿物说没事,也没让做B超,只是肿物一直没消,所以就近在县级医院就诊,自己要求做B超和全血,所以做了。
请问医师抗炎用什么药物呢,打针是不是更好一些,用什么药好一些
您好,我一直有咽炎,很多年了,应该是先有咽炎,后有肿物,同时声带出现问题。
先抗炎治疗1周吧,如果症状好转,肿物完全消失则不管他;如仍有残留,建议多点活检
抗炎治疗后如肿物消失,则继观;如无效,建议多点活检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结节损在较斑疹,丘疹损害大且深,多向下侵入真皮深层,重者可达皮下组织。表面呈半圆形降起较光滑。炎症性结节表面发红,痛并有角痛,直径大小为0.5~5cm。晚期常有破溃,如晚期梅毒结节性皮损,皮肤结核结节...
参考价格:22
参考价格:0
参考价格:39.5
结节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疏肝养血,理气解郁。用于两胁胀痛,乳房结节压痛,...
参考价格:¥22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尤其适用于不伴有...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您的位置:中华医学会
【字体:】
第十三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学术研讨会、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研修班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 17:07:00
来源: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 头颈部组织器官较多,包括口腔、耳鼻咽喉、眼及附属器、甲状腺等,口腔疾病主要包括涎腺肿瘤、牙源性肿瘤;鼻咽部的肿瘤种类繁多,上皮性、淋巴系统性、间叶组织及神经系统等均可发生;甲状腺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的肿瘤,女性多见,近年又有发病率升高的趋势,同时因是内分泌器官,日常病理诊断有时紧靠形态学难以正确诊断;眼附属器淋巴瘤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种高分化的神经内分泌新生物,比较罕见,以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55%~70%,其预后较好,随着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的发表,为这一疾病的确诊提供了相关病理诊断规范标准。为了提高对此类疾病病理诊断水平,并进一步了解新增的疾病及新概念,由《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贵阳医学院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和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研修班于-23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近500人次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
&&& 一、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研修班
&&& 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形态上又有相似之处或存在较大重叠,导致在对某一疾病诊断上会出现分歧,直接影响临床医师对患者的治疗。对于广大基层病理工作者来说如何较快较准确的做出诊断,是他们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根据这种情况,本刊编委会在第十三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之前举办了这次研修班,目的是让中初级病理医师对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炎症及肿瘤有个系统的了解。通过邀请国内一些知名的病理专家,以专家讲座形式进行授课,对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各方面的知识做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的介绍。
&&& 此次学习班共邀请了5位专家授课,内容包括:涎腺肿瘤的病理诊断(香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陈国璋医师);甲状腺肿瘤病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雄增教授);口腔肿瘤病理诊断的一些问题(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高岩教授);耳鼻咽喉头颈部疾病病理诊断规范及陷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刘红刚教授);鞍区肿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杨堤教授)。
二、第十三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一)头颈部疾病病理专题报告
&&& 香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陈国璋教授介绍了&涎腺肿瘤病理诊断进展&,他首先展示的是涎腺肿瘤的演化过程,一个正常细胞如何最终演化为高恶性度的肿瘤,即以正常细胞&浸管病变(前驱病变)&肿瘤为主线,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哪些基因容易进行恶变,图文并茂的把涎腺肿瘤最新进展进行生动的讲述。
&& 甲状腺的冰冻诊断一直是病理医师的难点,其与石蜡切片诊断不符的比率较高,针对此问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雄增教授结合本院对甲状腺冷冻诊断病例情况进行了汇报,他重点阐述了甲状腺冰冻诊断中几个难点,如冰冻诊断为&结节性甲种&,石蜡诊断为&乳头状微癌&或&微小浸润性滤泡性癌&;冰冻诊断为&滤泡性腺瘤&,石蜡诊断为&滤泡性乳头状癌&或滤泡性癌&或&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冰冻诊断为&甲状腺炎&石蜡诊断为&乳头状微癌&,指出了冰冻对甲状腺病变诊断的意义及分析了冰冻与石蜡诊断不符的原因。
&&& 中国南方鼻咽癌发病率高,广州死亡率居全国之首,而鼻咽癌其不同的病理分型对预后差异较大,而分子标志物能有效评估患者预后,为此会议组委会邀请了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科的邵建永教授作了&鼻咽癌新分型研究及临床意义&报告。他主要从两部分进行阐述:鼻咽癌2010病理分型研究和鼻咽癌分子分型研究,他认为鼻咽癌2010病理分型各亚型特征明显,界限较清楚,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预后;其分型提示鼻咽癌存在EMT分子事件,EMT分子标志物表达检测能协助病理分型和预测患者预后;其新分型和NPC-SCM classifier能够为低危和高危的鼻咽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思路。
&&& 头颈部是淋巴造血组织疾病的好发区域,主要集中于鼻、口腔及咽部和涎腺组织,华西医科大学刘卫平教授结合她们部分工作及文献复习,重点对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及非肿瘤性淋巴增生性疾病及其病理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1)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2)侵袭性B细胞肿瘤;(3)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4)髓外浆细胞瘤;(5)髓肉瘤或急性髓系白血病浸润;(6)Kimura病;(7)HIV相关淋巴上皮囊肿;(8)鼻的结外Rosai-Dorfman病。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高岩报告的主要内容是:颌骨骨纤维性病变、颌骨巨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包括主要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强调了颌骨病变病理诊断参考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重要性。介绍了上述病变的最新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以及可能在病理诊断包括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同时展示了部分罕见的颌骨肿瘤病例。
&&& 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耳鼻咽喉头颈部感染性疾病相对少见,北京同仁医院刘红刚教授重点对其中相对常见和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的真菌性鼻窦炎、鼻硬结症、结核、口咽部梅毒及少见的奴卡菌感染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和诊断要点进行了介绍。真菌性鼻窦炎依据真菌是否侵入黏膜组织内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前者包括真菌球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多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年轻人,后者包括慢性侵袭性和急性爆发性两型,多发生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能力低下的老年人。真菌球镜下表现为大量紧紧缠绕在一起的真菌菌丝及孢子,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镜下最具诊断意义的是变应性黏液。病变黏膜内找到真菌成分是诊断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金标准,分子生物学方法以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为致病真菌的检测与鉴定带来新的可能。上气道鼻硬结病的病理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或透射电镜观察在米库利兹细胞内找到鼻硬结杆菌对确立诊断必不可少。口咽部梅毒的病理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组织学改变及Warthin-Starry银染色主要在上皮层内找到螺旋体。上气道结核以喉和鼻咽部多见,临床多数病例找不到肺结核的证据。抗酸染色结核杆菌阳性率在65%左右。
&&& 首都医科大学宫丽平做了&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报告,该报告结合作者的科研成果,阐述了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探讨了NF&B信号通路上的一个重要分子A20基因在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中的遗传学及表遗传学变化。
(二)神经内分泌(NET)肿瘤病理专题报告
&&& 2010年第4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命名和分类作了修订,我国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名称、分类和分级也很不统一,为此由北京大学医学部郑杰教授作了&神经内分泌肿瘤:新版WHO分类、分期及预后&报告。包括三部分:(1)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别从名称演化、流行病学及预后、组织学分级、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指标Ki-67、CgA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各方面进行阐述。(2)肺神经内分泌肿瘤;(3)头颈部神经内分泌肿瘤。
&&& 为了增强与临床的沟通并增进协助关系,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洁教授,她从临床医师角度,报告了题为&规范的NET病理诊断对临床医生的重要性&,她从三方面进行阐述,(1)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流行病学:30年间此病发病率急剧升高,其患病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超过半数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在诊断时已发生转移,晚期患者生存期一般不超过5年,其病理分级越高生存时间越短。(2)中国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现状:诊断名称太多样,发病率低于美国,是因人种原因还是缺乏规范的病理诊断还不确定?(3)神经内分泌肿瘤规范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只有进行正确的命名和分类,给予规范的病理诊断才能帮助临床医师给以患者及时正确的治疗。
&&& 北京协和医院陈杰教授作了&副神经节瘤病理诊断&报告,副神经节瘤是发生在副神经节的肿瘤,一般与副神经节的分布相当。肾上腺髓质是一种特殊的副神经节,故一般将肾上腺髓质发生的肿瘤称为嗜铬细胞瘤,而发生在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称为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他分别从组织学起源、影像学、病理图片等方面进行了对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肾上腺外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瘤及其他少见的副神经节瘤(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马尾副神经节瘤、眼眶副神经节瘤、鼻咽副神经节瘤等)进行了讲解。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近年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表现与预后差异较大,手术是局部治疗的主要手段,晚期肿瘤没有单一的治疗标准,主要依靠药物治疗,除生长抑素外,近来的靶向治疗药物展现出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常常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就有了新的突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朱雄增教授就从临床药物治疗角度出发,报告了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靶向药物研究进展,充分的把病理诊断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回允中教授做了&女性生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报告,他强调在日常诊断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有关小细胞癌:宫颈小细胞癌的形态学表现类似于肺小细胞癌,鉴别诊断包括发生于宫颈的其他小蓝细胞肿瘤。发生于卵巢的小圆细胞肿瘤种类繁多,鉴别诊断十分复杂。子宫和阴道小细胞癌罕见,多为个案报道。诊断外阴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必须慎重,因为多数可能是发生于皮肤的Merkel细胞癌。(2)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标准是除了出现&神经内分泌的形态学结构&之外,神经内分泌免疫标记必须阳性,或电镜检查发现神经分泌颗粒。出现神经内分泌分化是诊断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必备条件。(3)类癌和非典型性类癌的区别:类癌缺乏或仅有轻度核的非典型性,核分裂象缺如或罕见,无坏死,而非典型性类癌则具有轻至中度核的非典型性,核分裂象增加,可多达10个/HPF,常有局灶性坏死,诊断需要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免疫组织化学证据。卵巢类癌一般归入生殖细胞肿瘤,原发性卵巢类癌半数以上伴有囊性畸胎瘤,诊断时必须除外来自胃肠道的转移性类癌。另外还有具有类癌和甲状腺肿两种特征的卵巢甲状腺肿类癌。(4)神经内分泌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在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时,建议应用一组抗体而不是单一的抗体。(5)&类癌&并不是良性肿瘤,大约15%的类癌发生转移,非典型类癌是一种可以致死的肿瘤。
(三)病理读片讨论
&&& 会议按惯例举办了读片讨论,通过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可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学习,提高诊断水平。来自全国的14家单位提供了16例病例,所有病例病史详实、资料齐全。会上与会代表讨论热烈,这些罕见病例及报告者的诊断思路扩展了代表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对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有很大帮助,受到代表们的欢迎和赞许。
&&& 会议期间,被会议组委会推荐的10篇征文也在会上进行了交流,这为年轻病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和交流切磋的机会。同时会议期间召开了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共有38名专家参加,郑杰总编辑主持了会议,编辑部常秀青主任对第九届编委会近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并确定明年的会议主题为&第十四届全国诊断病理暨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病理学术研讨会&,地点待定。
&&& 近20家病理产品提供商参加了本次会议,为大会提供赞助并进行产品展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也得到了贵阳市病理同仁的大力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遗精会不会导致怀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