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风湿的医院301医院风湿科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一、科室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风湿病专科之一。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集医疗、保健、教学于一体,拥有全国著名的风湿病学专家、教授(蔡醒华、施桂英等)和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各级医护人员,参与军内外各种疑难风湿病的会诊,收治来自全国名地及至海外的风湿病患者,同时参与国家及军队领导人的医疗保健任务。
2006年被批准为全军风湿病专科中心和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08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1981年获国内首批风湿病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国内首批风湿病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导师(黄烽)1名,硕士导师(张江林、朱剑)2名。
专业方向:黄烽&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张江林&幼年脊柱关节炎及银屑病关节炎的诊疗;朱剑&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白塞病的诊治。
二、专家介绍
施桂英,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1956年毕业后,在解放军总医院工作至今,为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进修一年。现为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风湿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杂志副总编,中华内科杂志编委和亚太风湿学会会员。施桂英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医德高尚、技术优良、治学严谨,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对各种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它结缔组织病的诊治经验丰富。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三等奖数项,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奖的临床医学专家称号。
肖玉兰,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军医学院。自1978年以来从事风湿病专科的临床工作,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注重知识更新和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科发展新动向。参加医疗成果的审核,总后勤部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担任专著&风湿性疾病病案分析&一书的副主编,参加风湿病进修教材的编写以及&美国风湿病概要&一书的翻译工作。善于总结临床经验在各类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三项,参加&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该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黄烽,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室主任。现任全军风湿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国际强直性脊柱炎协会常务理事、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总编、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副主编。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科研1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等,获科研经费共计300余万元。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一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篇,其中10篇被SCI收录(以第一/通信作者署名,单篇影响因子7.42,总影响因子35.97),被引用200余次,主编/副主编专著各一部,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1993年获评&百名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8年被评为总后 &科技银星&, 2002年被评为&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2006年获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评选的&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张江林,男,1966年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风湿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北京风湿病学会青年委员。曾获解放军总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脊柱关节病等常见风湿病的诊治,尤其对幼年发病的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及电视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活检有较深入的研究。
赵伟,男,1968年生,副主任医师。1992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2003年在军医进修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风湿病的临床工作,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炎性关节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多肌炎、硬皮病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胜光,男,1969年生,1993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6年制医学本科系,2004年获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资格。2005年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参编专著5部,发表论著10余篇。擅长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常见关节炎病,和红斑狼疮、硬皮病、血管炎等系统性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致力于与风湿免疫相关的少见、复杂和疑难病例的探索和研究。
杨春花,女, 1968年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博士、美国UCLA风湿病中心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对于各类风湿免疫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特别是擅长诊治各种关节炎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对各种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换、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的诊治均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近五年发表论著10余篇。
郭军华,女,1970年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系,1994年8月起在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临床部风湿科工作,期间在军医进修学院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起担任风湿科副主任医师。长期在风湿病临床工作,擅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治疗。
邓小虎,男,1970年生,副主任医师。1994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于军医进修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风湿病的临床工作,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炎性关节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多肌炎、硬皮病等系统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系统性血管炎及发热待查性疾病的诊治也具有一定的专长。
朱剑,男,1972年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风湿病学会中青年委员。1995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200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UCLA风湿病中心博士后。长期从事风湿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曾获解放军总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擅长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白塞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病的诊治及电视关节镜下膝关节检查、滑膜活检及切除。
王炎焱,女,1972年生,2001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2005年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博士后出站,副主 任医师,近5年在核心期刊发表10篇文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一项,获得省部级奖项二项,主要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各种结缔组织病治疗。
梁东风,男,生于1973年,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医学博士。擅长诊治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肌炎/皮肌炎和硬皮病)、痛风、血管炎等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三、医疗特色
1.已开展(或取得)的医疗项目(成果)情况;
1)&& 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
2)&& 超声引导髋关节腔穿刺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
3)&& 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4)&&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5)&& 关节腔内注射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关节炎
2.现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优势特色项目;
1)&关节镜下关节探查及滑膜活检/切除以诊断、治疗各种关节炎性疾病 自2001年开始应用,超过200例反复膝关节肿痛的各种关节炎患者接受了滑膜切除,关节症状和功能得到明显增加改善。同时应用关节镜技术诊断了许多罕见疾病,如滑膜软骨瘤、树脂状脂瘤等。
2)&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 自1999年开始应用,已有超过2000名患者接受该治疗。
3)&应用肌肉骨骼超声早期诊疗各种炎性关节病 自2002年开始使用,对超过2万名患者进行了关节超声检查。
四、教学情况
先后培养招收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石26名。每年招收进修生10-12名,轮转生20余名。
教材名称:《临床病案分析丛书&风湿性疾病病案分析》(主编)
《军医进修学院临床教学专用教材--风湿病学专题讲座》(主编)
《关节炎与风湿病前沿》杂志(主编)
《继续医学教育教材&风湿病学进展》(副主编)
教学查房情况:
每周组织4次主管及主诊医生查房和1次教学查房。
2008年获解放军总医院教学成果三等奖
五、科研情况
1.学科专业科研方向及重点研究领域;
1)&加强炎症性关节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 全面加强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3) 深入开展TNF-&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临床研究
4) 深入开展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
5) 以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传统医学与现代风湿病学的结合与发展
2.承担及完成科研课题情况,写明项目名称、负责人、课题来源、研究内容;
1)&1996年,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黄烽,解放军总医院九五攻关重点课题, 资助金额:5万元;
2)&1996年, &人膜表面型HLA-B27基因cDNA的构建&获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黄烽,(教外司留436号, 2.0万元);
3)&1996年, &可溶型HLA-B27基因cDNA的构建&获军队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黄烽,(军后卫科训留97H03, 2.5万元);
4)&1996年, 总后勤部&科技新星&科研奖励基金, 黄烽,资助金额: 1万元;
5)&1997年, 解放军总医院中青年优秀人才科研基金, 黄烽, 资助金额: 3万元。
6)&1997年, &两型B27分子的克隆、表达与组装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黄烽,(A类, 编号万元,年);
7) 1998年, &T细胞因子谱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黄烽,(A类, 编号万元,年);
8) 1998年, 总后勤部&科技银星&科研奖励基金, 黄烽,总后及总医院各资助3万元, 共6万元;
9)&1998年, 军队医药卫生中青年杰出人才科研基金,黄烽,(编号98J011), 资助金额: 30万元
10) 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黄烽,(编号), 资助金额: 80万元
11) 2000年,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 黄烽,奖金1万美元。
12) 2000年,张江林,黄烽,&cDNA阵列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获军队&十五&计划面上项目资助,编号01MB080,资助金额: 4万元, 5.12;
13) 2000年, &肌腱的超声影像检查在脊柱关节病患者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获解放军总医院&十五&计划面上项目基金课题资助,郭军华, 黄烽.编号01YM16,资助金额: 2万元, 4.12;
14) 2000年, &甘露糖结合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获解放军总医院&十五&计划青年基金课题资助,李胜光, 黄烽.编号01YQ05,资助金额: 2万元, 4.12;
15) 2002年, &蛋白聚糖VG1诱导小鼠脊柱炎的免疫病理学研究&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黄烽,(A类, 编号万元,年);
16) 2003年,&蛋白聚糖和HLA-B27对小鼠脊柱炎模型的影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朱剑(A类, 编号万元,年)
17) 2004年,&中药六类新药脊痛宁胶囊的研制&获解放军总医院成果转化基金资助,黄烽,(编号03YC06,20万元,年)
18) 2004年,&HLA-A2+/DR1转基因鼠在类风湿关节炎病理过程中的意义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资助,黄烽,(编号2004国科金外资助第号, 1.2万元)
19) 2005年, &调节性T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功能缺陷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黄烽,编号万元,年)
20) 2006年,&第二届中国爱尔兰生命科学研讨会&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资助,黄烽,(编号第号, 1.1万元)
21) 2007年,&军人慢性应激后的病理生理改变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获军队十一五专项课题分课题资助,黄烽,(编号06Z053,7万元)。
22) 2007年,巴曲酶对II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的作用研究,王炎焱(编号2007wzbh17,20万)。
23) 2007年,天然药物红曲对滑膜组织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王炎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A类, ,23万元)。
24) 2008年,&TNF-a拮抗剂影响T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 黄烽,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A类, 万元)。
25) 2008年,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杨春花(编号2008wzbh04,2.5万元)。
3.获科技成果奖励,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科技成果奖励:1997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解放军总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出版专著:《风湿病学新进展》(副主编)
《中华风湿病学》(参编)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收录(单篇影响因子7.42),被引用200余次。
六、学术交流
已主办全军风湿病学新进展学习班及全国关节炎新进展学习班各2届
2010年度:全国关节炎新进展学习班,2010年4月,北京,对当前关节炎领域的诊治进展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七、仪器设备
超声诊断仪,开展四肢软组织超声检查,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及超声引导下关节腔穿刺;
电视关节镜,开展电视关节镜下关节探查、滑膜切除、活检等。
八、有关图片
图1、风湿科获得的部分奖励证书
图2、第二届全国炎性关节炎的诊治进展提高班
图3、参加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观察,与医药公司合作开发新药
图4、风湿科部分医务人员合影
图5、美国风湿病学家Daniel Furst来我科讲学
图6、肌肉骨骼超声检查
图7、关节镜手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风湿病医院哪家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