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疆硬是糖尿病腰腿疼合并征吗

108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探索性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108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探索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人群的主要症候,初步辨别其证型。
方法:通过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2010年7月到2011年10月期间4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的采集及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调查。筛选出108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职业、糖尿病病程、用药情况临床症状、舌象、脉象。通过临床症状,归纳分析中医证候特征。采用SPSS18.0软件,用频数法统计主要症状,聚类法进行症状分类,对不能明显聚类的零散症状,采用比对法,对照《中医内科学》,《实用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国家标准》等相关内容,归纳分析其证型。
结果:通过频数统计,得出108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频率50%的有:乏力气短(99.10%)、烦躁易怒(96.30%)、情绪低落(89.80%)、口渴喜饮(87.00%)、失眠(87.00%)、心悸(80.60%),大便干结(76.90%)、健忘(64.60%)、食欲不振(59.30%),9个频率50%的症候,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国家标准》“肝(脾)胃不和、心阴亏虚证”的主证相符。通过聚类统计,将症状分为两类。两类均有的症状是:乏力气短、烦躁易怒、情绪低落、口渴喜饮、失眠、心悸、大便干结,两类的区别在于:第1类的“多食易饥”症状,参照《中医诊断学》“胃火炽盛”相关表现,辨为胃火炽盛证。第2类的“健忘”、“食欲不振”、“头身困重”症状,辨为脾虚湿困证。运用比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诊疗症候术语标准》及《中医诊断学》中有关条文,将症状频率小于50%,且不能明显聚类的剩余症状进行证候分类:脾虚湿困证(脘腹胀、双下肢水肿、大便不爽、头晕、腻苔、细脉),肾气虚证(腰腿酸痛、小便频数、耳鸣、头晕、淡红舌、薄苔、沉细脉),肝阴虚证(胸胁闷痛、口苦、头晕、手足心热、视物模糊、红舌、弦脉、数脉),血瘀证(肢体麻疼、头痛、紫红舌、弦脉)。其中“肝阴虚证”属于“肝(脾)胃不和、心阴亏虚证”的范畴。
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是以乏力气短、烦躁易怒、情绪低落、口渴喜饮、失眠、心悸、大便干结、健忘、食欲不振9个症候为主要症候。以“肝(脾)胃不和,心阴亏虚证”为主要临床证候,其中“肝(脾)胃不和”主要表现在“胃火炽盛证”及“脾虚湿困证”两个方面,并以“肾气虚证”、“血瘀证”为其伴随证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259【目录】:
目录3-5中文摘要5-6Abstract6-8综述一8-19 1. 糖尿病8-13
1.1 糖尿病的古代研究8-10
1.1.1 病名学研究8
1.1.2 病因学研究8-10
1.2 糖尿病现代学研究10-12
1.2.1 诊断10-11
1.2.2 糖尿病的现代机理研究11
1.2.3 药物治疗11-12
1.3 小结12-13 2. 抑郁症13-16
2.1 抑郁症的古代研究13-14
2.1.1 病名13
2.1.2 病因13-14
2.1.3 治疗14
2.2 抑郁症的现代研究14-16
2.2.1 诊断14-15
2.2.2 机理学说15
2.2.3 治疗药物15-16
2.3 小结16 3. 糖尿病合并抑郁16-19
3.1 糖尿病抑郁的病因17-18
3.2 糖尿病抑郁的机制18
3.3 小结18-19综述二19-23 1. 糖尿病抑郁证症候19-20
1.1 糖尿病中医症候的文献研究19
1.2 抑郁症中医症候的文献研究19-20 2. 糖尿病抑郁证的方法学研究20-22 3. 总结22-23前言23-26 1. 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3-24 2. 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査24-25 3. 研究糖尿病抑郁症的急迫性25-26临床研究26-41 126-27
1.1 研究对象26
1.2 研究内容26
1.3 调查表来源26
1.4. 纳入及排除标准26-27
1.5 研究方法27 2 研究结果27-33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27-30
2.1.1 性别27
2.1.2 年龄27-28
2.1.3 文化程度28
2.1.4 婚姻情况28
2.1.5 糖尿病病程28-29
2.1.6 基本生命体征29
2.1.7 用药情况29
2.1.8 舌象29-30
2.1.9 脉象30
2.2 临床症候分析30-33
2.2.1 频数分析30-31
2.2.2 聚类分析31-33
2.2.3 比对法33 3 讨论33-35 参考文献35-41附件41-54致谢54-55个人简历5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银;;[J];安徽医药;2010年02期
王慧英;杨蓓;李红梅;许晶晶;;[J];北京中医药;2010年07期
朱伟;王学美;;[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12期
毛竹君;董颖;栾洁;徐隽斐;陶枫;姚政;陆灏;沈远东;;[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8期
谭倩;景录先;王文霞;吴燕;王世东;陈雪;;[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6期
兰晓燕;;[J];光明中医;2007年12期
苏迎侠;;[J];光明中医;2008年02期
路杰云;;[J];光明中医;2008年10期
强桂芬,崔景秋,孙津红,冯凭;[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1年03期
吴方来;孙子林;王尧;;[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从娥;王米渠;;[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鹏;[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继华,杨芳炬;[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3期
赵艳;吴坤;黄晓莉;;[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6期
卢娟;王焙华;冯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郭虹秀;张梅;李平;李鹰;;[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刘剑;方朝晖;李中南;赵进东;;[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2期
金小琴;;[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陆相林;;[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陈少滨;孙建峰;吴正举;刘奕平;王胜雷;宫长荣;;[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肖守斌;邓小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肖守斌;;[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晓燕;;[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茹先古力·阿布来提;刘司雄;汤柳英;努尔波森;韩加;;[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董鹏程;林晓明;孙婷婷;王子昕;王寻;肖鑫;马乐;;[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黄玉华;邓泽元;赵文红;范亚苇;刘小如;;[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公共营养分会论文集[C];2008年
陈颖;杨倪;范竹青;;[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季向东;王群松;;[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赵振海;刘民;;[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石佳;刘密;兰蕾;张国山;常小荣;;[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李沛霖;;[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冯玲;苏凤哲;李福海;;[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花;[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艾丽;[D];苏州大学;2010年
王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剑锋;[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毛颖;[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孙冬梅;[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侯新国;[D];山东大学;2010年
庄灿;[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儒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谢冰;[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海燕;[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韦玮;[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宋庆红;[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申明慧;[D];郑州大学;2010年
王燕;[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龙亮;[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胡雪芹;[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白钰;[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胡方梅;[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建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耿甄彦;徐维平;;[J];安徽医药;2009年02期
赵文景,夏军,金敬善;[J];北京中医;2004年04期
黄星垣;[J];中国医药学报;1990年04期
孟庆云;[J];中国医药学报;1990年04期
;[J];中国医药学报;1990年05期
吕仁和,张洁荣,高彦彬;[J];中国医药学报;1993年03期
韦黎;[J];中国医药学报;1995年02期
邹如政;[J];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01期
傅亚龙;[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5期
陈易新,陈家旭,季绍良;[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熊永革,周云,陈婷;[J];黑龙江医学;2002年10期
吴韬,苏胜偶;[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年S1期
梁国玉,刘惠兰;[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年05期
韩辅;刘青梅;;[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05期
孙树良;郑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向伟成;苏清涛;;[J];山西医药杂志;2006年03期
秦利亮;;[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03期
赵向彤;潘优津;吴朝明;李莉丽;郑超;吴笑英;;[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胡芳;王学斌;饶锦秀;;[J];华中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罗永富;;[J];中国医疗前沿;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子坪;瞿金鸿;;[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尹绍峰;;[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宋立群;周波;马艳春;孙许涛;张立净;肖洪彬;;[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顾连方;;[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陆安錩;;[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陈博宇;柳红芳;;[A];第十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叶朝阳;;[A];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陈雪茹;;[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朱爱霞;郭素芳;庄辉;;[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浦春;;[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道安;[N];健康报;2000年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 陈伟;[N];健康时报;2004年
王锋?汪年松;[N];家庭医生报;2008年
湘雅二医院
张红;[N];大众卫生报;2009年
张迪武;[N];大众卫生报;2003年
;[N];医药导报;2006年
余瑶;[N];家庭医生报;2008年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副教授
陈莉明;[N];人民政协报;2003年
滕海龙 本报记者
张晓姝;[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秦秋;[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颖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谭从娥;[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张翥;[D];四川大学;2005年
肖晓燕;[D];山东大学;2010年
王评;[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路晓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傅余芹;[D];山东大学;2005年
肖湘成;[D];中南大学;2007年
廖琳;[D];山东大学;2003年
牟忠卿;[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丹阳;[D];浙江大学;2010年
王玉容;[D];泸州医学院;2010年
刘杰;[D];暨南大学;2011年
秦棱;[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译晨;[D];吉林大学;2011年
孔祥栋;[D];浙江大学;2010年
单湘湘;[D];苏州大学;2010年
朱云洁;[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蔡旭;[D];中南大学;2010年
刘颖;[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9068|回复: 107
你见过的2型糖尿病最高的糖龄是多少年?并发症严重吗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请大家积极发言,给予信心
华国锋86岁,张学良90多岁。技术我认为比他们越来越高。&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的婶婶36岁时因酮症酸中毒,发现糖尿病,现在86岁了,你算算她糖令多少年?
她主要用胰岛素治疗。并发症:前几年白内障手术后好了,去年腰腿痛(椎管狭窄)做了微创手术缓解了,现在耳朵听力不好,没有别的毛病。
不要幻想根治,不要幻想有朝一日随便吃,认真的控制用药、饮食和运动吧,说起来不难,难在长期坚持,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祝你成功!
心态很好哦!&
老太太生活一定很有规律!&
白内障是老年病,与糖尿病关系不大。&
婶婶平时工作吗?我才26啊,&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1:51签到天数: 46 天连续签到: 2 天[LV.5]常住居民I
我身边一位,女的,50周岁退休前一年查出,现82周岁,33年了,肾刚进入三期,吃金水宝,其他都好!
3期糖尿病肾病还有逆转希望&
希望能在20年内治愈吧,不然我这样年轻的糖人真的没什么希望&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即使明天就出现治愈DM的特效药,我也不会再中断现在的运动和生活方式了
这个是必须的,不过老实说只有得过的人才懂得这种苦
糖人才能理解糖人的苦,关键年轻还的上班,养家糊口。压力山大。&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1:51签到天数: 46 天连续签到: 2 天[LV.5]常住居民I
老顽童你又调皮了,我也希望像你那样呢,我还年轻啊,年轻的压力更大
客观上你比我好,我22岁患血癌,但心态你确实远不及我,不调皮的说!
只知道你的心态好,没想到还有血癌,你怎么活得这么豁达,从不纠结吗&
像你学习。。。。&
真的假的,血癌看好了?&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1:51签到天数: 46 天连续签到: 2 天[LV.5]常住居民I
希望能在20年内治愈吧,不然我这样年轻的糖人真的没什么希望
用不了20年了,肯定!
希望如此,抱希望总比绝望好&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李登辉,80多了。并发症就是台独,挺严重的。
李登辉今年91岁·&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规律生活 于
12:50 编辑
老顽童008 发表于
我身边一位,女的,50周岁退休前一年查出,现82周岁,33年了,肾刚进入三期,吃金水宝,其他都好!
希望能在20年内治愈吧,不然我这样年轻的糖人真的没什么希望
10年之内,希望很大&
用不了20年了,肯定!&
希望总是有的,年青,只要积极治疗,总会等到攻克糖尿病的那一天&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5:50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希望能在20年内治愈吧,不然我这样年轻的糖人真的没什么希望
希望总是有的,年青,只要积极治疗,总会等到攻克糖尿病的那一天
可能等不到了&
注册:,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苦尽甜来 发表于
希望总是有的,年青,只要积极治疗,总会等到攻克糖尿病的那一天
可能等不到了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4&小时前签到天数: 309 天连续签到: 3 天[LV.8]以坛为家I
& && & 这个不需用牛顿定侓!但生活、运动、用药规侓一定是有好处的,身边的糖友千姿百态的各种现象太多了,作为糖人本身就是要树立信心,重视而不纠结!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昨天&00:00签到天数: 223 天连续签到: 5 天[LV.7]常住居民III
有幻想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不要坐等
注册:,精华:,
TA的每日心情开心昨天&00:15签到天数: 352 天连续签到: 4 天[LV.8]以坛为家I
我同事的公公,男,今年90岁,身体健朗,可谁都料想不到他是糖尿病患者。糖龄40年。他现在每天讲究营养餐,自己做的饭菜,辅之以药材,饭后就散步或爬楼梯,不久坐,无不良习惯。
年轻是本钱这是优势&
我才26,怎么比,还要工作什么的&
Powered by肝硬化糖尿病合并感染
肝硬化糖尿病合并感染
基本信息:男&&62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医生你好,我大伯今年62岁了,大伯患有二型糖尿病和肝硬化,情况时好时坏,血糖时高时低。大伯是几年前发现患病的,之后一直进行治疗,但是效果不理想,请问能介绍一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吗?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全科
你好,治疗糖尿病应以饮食控制,加强锻炼为基础。尽量的低脂,低糖饮食。必须忌烟忌酒、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正常体重,尽量避免肥胖;饮食方面应该是平衡膳食,也就是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蛋、奶、蔬菜及水果种类齐全,以便获得均衡营养,患者需要吃升糖指数低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草莓、青苹果.蛋白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纯牛奶、鱼类等.主食最好选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燕麦面做成的馒头.但都的注意量.
擅长:全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全科
糖尿病饮食疗法处方:1.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及劳动强度确定总热量,对肥胖和超体重者以低热量饮食(千卡/日)为宜、消瘦者的每日总热量应适当增加、以保持正常营养。2.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在确定总热量后,对三大营养成分--碳水化合、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进行合理搭配。 ①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及含可溶性物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如;豆类、小麦、大米、根茎类及硬果类。 ②提倡高纤维素食物如:谷物类、豆类、海澡类、绿色蔬菜、南瓜等。 ③选择富含必须氨基酸或质量较高的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无度鸡肉、牛奶等,其中脂肪的摄入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宜,食盐摄入量控制在10克/日。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别名:消渴)(别名:消渴)  糖尿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糖尿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老年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 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胰腺 全身疾病自测:常用药品:
医院医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_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相关资源推荐
作者其它资源推荐
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的用户评论
12345678910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李冰&崔丹&张斌&单晶&金瑞&丁惠国
【关键词】&
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hepatic pathogenitic diabetes);临床十分常见,多数学者报道肝硬化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5%~30% [1~3]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相似 [2,3] 。迄今临床上对于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尚无一致的、规范化的意见。由于肝硬化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存在相互矛盾之处,故临床针对糖尿病的治疗较困难。自2000年1月~2002年1月我科共收住院肝源性糖尿病患者217例,大部分患者未系统治疗,我们探讨了其中28例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2年1月住院的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217例。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如下:①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伴有肝功能失代偿的临床表现;②有门脉高压表现;③B超或CT检查符合肝硬化;2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①OGTT2h血糖>11.1mmol/L;②空腹血糖>7.8mmol/L;③慢性肝病史多于糖尿病史至少2年;④无糖尿病家族史。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1)胰岛素治疗组:共28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5例,平均53.9岁(28~70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3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5例;28例中有大量饮酒史11例,合并腹水的14例,合并出血的3例,合并感染的15例。(2)对照组:为未系统治疗的20例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肝功能与胰岛素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1)胰岛素治疗方法:首次猪普通胰岛素剂量32U/d(12U、12U、8U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然后根据空腹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至72~148U/d;
首次应用人混合胰岛素(中效70%,短效30%)剂量16U/d(8U、8U早餐、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然后根据空腹血糖调整人混合胰岛素剂量32~64U/d。对肝硬化病人采用葡萄糖静脉给药,葡萄糖胰岛素比例采用1:3或1:4。(2)基础治疗:保护肝脏,控制腹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治疗上给予维生素、白蛋白及抗生素等。
1.3 观察指标 (1)空腹及餐后血糖测定:床旁快速血糖仪测定(美国强生PQJ22FDCK)。(2)肝脏生化指标测定: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质控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3)肝硬化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感染(主要为自发性腹膜炎)。
1.4 疗效标准 显效:①空腹血糖5mmol/L~7mmol/L;②肝脏生化指标明显改善,并发症完全控制;有效:①空腹血糖7mmol/L~9mmol/L;②肝功能好转,并发症基本控制;无效:①空腹血糖9mmol/L以上;②肝功能无变化或恶化,并发症难控制。
肝硬化的病程与发生糖尿病的时间差平均为4.9年,最长10年。胰岛素治疗组8例显效(27.59%),17例有效(62.07%),3例无效(10.34%)。其中2例因严重肝病(肝功能衰竭)死亡。4例仍有腹水、感染等并发症,22例并发症处理较好。而对照组空腹血糖均大于9mmol/L,且肝功能不易好转、并发症较难控制。
肝脏对调节机体糖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当血糖升高时可合成肝糖原贮存、抑制糖原异生,并可使糖类转化为脂类及非必需氨基酸等;当血糖降低时又可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加速糖原异生以维持血糖浓度。肝功能异常即可引起糖类代谢障碍。20世纪初期Hed及Conn等报道肝硬化病人中12%~32%合并2型糖尿病。在糖耐量曲线高反应型中以肝硬化的发生率最高(60.6%),慢性肝炎次之(41.5%),急性肝炎仅为9.6%。亦有报道肝硬化患者葡萄糖耐量轻度减退者达80%。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率与肝硬化的Child-Pugh分级和年龄增加有关[1] ,慢性HBV或HCV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活检证实仅有29.7%没有肝硬化 [1]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可能与2型糖尿病有相似之处。主要有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血浆胰高血糖素升高,体内抗胰岛素性物质存在,肝病时酶活性降低,肝病并发胰病等机制。但是胰岛素抵抗是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异常及肝源性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2,3] 。迄今肝硬化胰岛素抵抗的机理仍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胰岛素受体库降解;(2)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缺陷;(3)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4)反馈调节素、细胞因子的作用异常 [4] 。也有研究显示,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相对好于2型糖尿病,尽管他们也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 [5] ;因此Gentile等认为,与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应使用较小剂量的胰岛素 [6] 。然而本资料的观察结果则相反,临床治疗宜采用较大剂量的胰岛素方能较满意的控制血糖水平。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胰岛素和葡萄糖的比例为1:3或1:4),如果空腹血糖>9mmol/L则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根据三餐前30min及睡前血糖和三餐后2h的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结果发现,肝源性糖尿病普通胰岛素最低剂量72U/d,最大剂量148U/d,而人胰岛素最低剂量为32U/d,最大剂量64U/d。但是,仍有约10%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因调整胰岛素剂量困难而导致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根据三餐后2h的血糖决定是否加用阿卡波糖,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人对阿卡波糖的耐受性较好,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7] 。实验证明,阿卡波糖能增加肠道的蠕动,刺激糖分解菌的增生同时使蛋白分解菌减少,这有利于血中的氨基酸平衡 [7] 。在研究中发现,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在<9mmol/L水平时能使患者适当增加食入量,有 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和肝功能改善。
糖尿病能严重影响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也能增加丙型或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细胞癌(PLC)的危险 [4] 。因此,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同时,必须使用胰岛素有效地控制血糖。值得临床医师注意的是: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用量比单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用量要大。
1 Caronia S,Taylor K,Pagliaro L,et al.Further evidence for an association betwee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nd chronic hepatiˉtis C virus infection.Hepatology,):.
2 Petride As,Vogt C,Schulze-berge D,et al.Pathogenisis of glucose inˉteolence and diabetes mellitus in cirrohosis.Hepatology,-626.
3 丁惠国,汪俊韬,于中麟.肝硬化的抗胰岛素性(综述).中华肝脏病杂志,-57.
4 Poonawala A;Nair SP,Thuluvath P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ˉtus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cirrhosis due to hepatitis C,alcoˉhol,or cholestatic disease.J Hepatol,):209-217.
5 El-Serag HB,Richardson PA,Everhart JE,et al.The role of diabet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case-control study amongUnited States.Veteran Am J Gastroenterol,):.
6 Gentile S,Turco S,Guarino G,et al.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acarbose and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ssociated with non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Diabetes Obes Metab,):33-40.
7 王晶桐,张雪松,刘玉兰.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临床内科杂志,):68-69.
作者单位:100054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胃肠和肝脏病科&
(收稿日期:)&
(编辑 清泉)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用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