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 新泰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李英俊律师 主任收受巨额药品回扣及医疗器械提成,如何举报?

浙江瑞安:数十医生收受回扣逾百万 检查机关无法定罪
浙江瑞安:数十医生收受回扣逾百万 检查机关无法定罪
10:43: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页面功能&&【
】【打印】【】
  数十名医生收受药品、器械回扣,总额逾百万元,个人最高达10多万元,但当地检察机关表示,无法认定其行为是否犯罪―――&&
  健康时报记者 赵安平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医生收受巨额药品和医疗器械回扣事发,目前仅到瑞安市检察院反贪局上缴回扣的医生就有40多人,上缴总额超过100万
元,其中骨科一名医生上缴去年一年度收受的回扣,就高达10多万元。但当地检察机关表示,无法认定医生收受巨额药品器械回扣是否构成犯罪。此案的处理一时陷入停顿状态。
  事由回放:医院药品、器械采购黑幕初现
  2003年8月,瑞安市审计局根据全省审计系统的部署,对市人民医院进行药品、医疗器械收费审计的时候,发现该院购进的一部分药品、医疗器械价格远远高于当地乡镇卫生院乃至个体诊所。审计人员从进货渠道入手,做通了知情者的工作,并假扮成药品、器械采购人员直接与经销商联系。
  他们吃惊地发现,事情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当初设想。有些科室在购买药品器械时,表面上看有制度,其实是失控的。比如,骨科用的材料,往往是经销商直接把材料送到科室医生手里,有关的入库、验收等手续都是后来补的。
  瑞安市人民医院是当地首屈一指的三级乙等医院,2003年的业务收入达到3.8亿元,药品器械方面的收入占总收入的85%以上。按说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用量很大,进价应该便宜,但是经销商卖给瑞安市人民医院的一套5600多元的骨科用钢板材料,审计人员只要1000多元就能买到。审计部门感到案情重大,遂即移交检察院。
  顺藤摸瓜:医院干部和医生涉嫌收回扣
  今年春节前后,瑞安市检察机关迅速行动,一举抓获了6名有重大行贿嫌疑的药品、器械经销商。经过审讯,经销商供出了收受回扣的医院干部:瑞安市人民医院分管药事的院长助理蔡某、上任不到1年的现任药剂科主任钟某和前任药剂科主任陈某。经进一步调查证实,蔡某收受经销商林某2万元人民币,钟某收受林某8万元人民币。经销商还供认出一大批收受药品、器械回扣的该院医生。
  案发后,瑞安市人民医院陆续有医生上缴了一些回扣,多是两三千元。但检察机关根据经销商的供认,传讯了一些医生后,很多人开始承认回扣远不止这个数。其中有三五万的。最多的一名骨科医生,一个年度收受回扣高达10多万元。
   检察机关:拿不准医生收受回扣是否构成犯罪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此案在当地反响强烈,群众拍手称快,但瑞安市检察院却非常低调,对医生收受回扣的查处目前处于停滞状态。温州市检察院让瑞安市检察院写一份如何有效防范药品回扣的调查报告,但由于案子目前深入不下去,报告也无从下笔。
  瑞安市检察院检察长程兰生表示,他们接办此案是切实想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但最终能不能办成,没有把握。因为医生利用处方权收受药品、器械回扣究竟算不算受贿,司法界对此有争议,高法和高检两院也没有专门的司法解释。争议的焦点在于处方权是不是公权,有的专家认为,医院购什么药由药事委员会决定,但用什么药、用多少,则由医生决定。因此,处方权是医院管理权的延伸,这么推下去的话,就要追究医生的法律责任;但也有专家认为,处方权是医生的一种技术权力,医生收取药品、器械回扣不应在检察机关追究的范围内。
  责任编辑:原霞
页面功能 &&
】【打印】【】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 发表评论
&■ 超级链接
 相关链接:
 下一篇:
&■ 站内检索
     鲁ICP证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焦点访谈曝高州人民医院丑闻:药品回扣如此严重为何无人管?
共 9248 浏览 6 回帖&&
发帖: 3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焦点访谈曝高州人民医院丑闻:药品回扣如此严重为何无人管?
昨日,焦点访谈报道了高州市人民医院医生每月收受药品回扣达10多万元,年收药品回扣上百万元,这些数字真是触目惊心。近年来,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的报道屡见不鲜,如2011年浙江省医生“回扣门”事件,涉及各大医院的医生100多名,上缴回扣金额2800多万元。广东省通报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31日医生回扣退款3100多万元。事实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生普遍收受药品回扣早已成为了公开的秘密,这种违法行为愈演愈烈,导致政府三年来1.5万亿的医改投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老百姓没有感受到医改实惠。药品回扣不仅加重了患者的药费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医生的处方行为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导致大处方、滥用药现象普遍存在。如抗生素、中药注射剂、大输液等的滥用成为世界之最。据国内权威机构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合理使用,其中40%(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让患者不仅多花了钱还丢了命,危害超过了汶川大地震,远胜天灾。
由于医学的专业性,患者对于疾病的专业知识极其有限,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医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并不对称,但是大多数病人到大型公立医院看病去普遍感受到性价比不值,大处方滥用药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患矛盾成为世界之最。据卫生部统计每年有一万多名医生被殴打,如2011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徐文主任被患者追砍17刀。2012年3月23日哈医大硕士实习生王浩被患者刺死,另有三名医生被刺成重伤,2012年4月1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教授邢志敏在看病的诊室被刺成重伤。5月15日,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一医师被患者打破头,砍十余刀,一名保安被打断腿,一名保安被打成脑震荡,两位护士被捅破脾。2012年11月安徽、天津相隔半月发生两起恶性杀医事件,致死2人,重伤4人。
众所周知公立医院大处方滥用药缘于药品回扣的的刺激,药品回扣的危害如此之大,为何相关部门视而不见?为何无人管呢?
其实药品回扣的根源是政府对公立医院药品采购价和购销差价率的行政管制,即政府通过药品招标确定医院的药品采购价,规定医院只能在采购价基础上顺加15%作为药品零售价,不允许医院二次议价,在这些行政管制政策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如果以价格竞争作为销售手段就会被淘汰,不采取违法的回扣竞争手段,企业就无法生存。倒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组建医药代表队伍有组织有培训有竞争地开展违法的隐性回扣的竞争,且回扣所占比例巨大,县级医院、地市级医院、省部级医院药品回扣分别占到药品零售价的20%、30%、40-50%。倒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制造”剂型、规格、包装与其他大多生产企业生产的同类药品不同的药品,药物的研究创新变成了低水平重复的改剂型、改规格、换包装申报“伪新药”,导致我国“伪新药”年申报和审批数量成为世界之最。申报“伪新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高定价,为了能够高价中标,为了高价中标后回扣金额和比例超过竞争的同类药品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且还需要巨资攻关进入医保目录。在新药申报、进目录、定价、招标等环节都需要不菲的攻关费用,特别是招标环节一个省几百亿元的药品使用量由卫生主管部门、纪委、物价等部门负责招标采购,形成集中垄断,他们只招不采,不管医院规模大小,实际采购量多少,配送距离远近、回款的快慢,一个品规全省一个价,本身就违反了基本经济规律。集中垄断必然产生严重腐败,他们利在其中、大发横财、其乐融融。既然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你贪我贪大家贪,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湖南医保窝案,重庆招标腐败案等。
即使高价中标,药品要想进入医院还要攻关医院院长、药剂科长、临床科室主任、医生、药房、药库、统方、财务、保安等环节,由于医生拿回扣开大处方不仅不损害医院的利益,还有利于增加医院的加成收益,因此这些该管的主管部门和医院领导不仅不会严管药品回扣,反而成为药品回扣的掩盖者,他们沆瀣一气,互相遮丑,既不能管也不敢管。焦点访谈中,高州市人民医院领导规定约定药品回扣不超过25%,超过就毙掉以事实说明医院领导对于药品回扣是完全知晓的且本着纵容的态度。
顺价加价15%的管制政策倒逼医院药品采购价格越高、获利越多,使得医院普遍喜好高价药。虚高药价给药品回扣留下巨大的空间,在政府行政管制政策下这部分巨大的利润空间,医院不能合法获取,也不可能让利给患者,医生天然的药品处方权自然成为了巨大黑洞的独享者,而且这部分的药品回扣不仅不会影响到医院的药品加成收益,反而会因药品回扣的刺激让医生多用药,用高价药提高医院整体药品销售金额,增加了医院药品的差价收入。因此医院没有积极性和动力打击药品回扣,院长不愿管、更不能管。事实上顺加15%的加成率管制政策成了当今医改最为严重、危害最大、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顺价加价15%的管制政策下药品销售的正常价格竞争机制失灵,执行医改政策的官员们深知回扣的根源所在,却采取瞒上欺下或移花接木转移视线的手段,他们一般采取药品降价令,降低一些虚高得离谱或已经退出药品市场的药品的最高限价,例如本月国家发改委宣称降价15%-20%的药品,就有许多是进口合资企业高得离谱的药品,而没有焦点访谈中曝光的氨曲南这个品种。他们还不断修改药品招标办法,鼓吹药品招标降价多少,让利于民多少,但是由于只招不采,各公立医院完全可以从招标结果中选择更加虚高的药品进行替代,让招标降价完全落空。高层的决策者由于不明真相,既没有过医疗行业实际基层实践的经验,也听不到关于医药行业真实的状况,他们更多听到的是卫生部门或其出资聘请的专家鼓吹的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医院公益性不足,让出台的医改政策成了盲人摸象,让一次次医改措施以失败告终,让巨大的财政投入打水漂,成为国际国内笑话,让政府的公信力损失殆尽。
更可恨的是制定医改政策的主管部门有意歪曲事实,混淆视听,说目前医疗行业乱象是医院药品加成政策的“以药养医”机制造成的,所以要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因为零差率政策和顺加15%的加成率管制政策实质是一样,违背了基本经济规律,遏制了正常的价格竞争,基层医疗机构没有明的收入,就会索要暗的返利,暗的更多。目前正在各地执行的基本药物制度暴露出高价药用量猛增,回扣泛滥、推诿病人的严重问题,只是我们的部门领导为了自身的官途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承认政策的错误,一味掩盖真实的情况。更为可悲的是还要将基层医疗机构的悲剧推向县级公立医院,要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这将让承担中国70%人口基本医疗服务的县级公立医院遭受灭顶之灾,要让中国绝大多数人在未来看不上病、无处看病。
关于“以药养医机制导致看病贵”的谎言实际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我国零售药店、民营医院、私人诊所,这些市场化药品购销体系,不执行药品招标政策、不执行顺加15%的价格管制政策,它们自行决定采购品种和价格,以不超过国家最高零售价卖给患者,它们采购价格越低、获利越多,因此它们都会底价采购药品,它们是完全的“以药养医”。由于底价采购就没有药品回扣的空间,没有回扣的空间就不会过度用药、不合理用药,老百姓就不会既花了钱又丢了命。
因此药品回扣泛滥、看病贵问题等乱象并非“以药养医”机制造成的,而是政府对药品差价率的管制政策(顺加15%和零差率)所致。在这个行政管制政策之下产生的一系列腐败的蛀虫,并非天生就是坏人,而是这个坏的制度让好人变成了坏人。只要让公立医院药品购销执行与零售药店、私人诊所、民营医院一样只管零售价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辅以行政“有形之手”的监管,药品回扣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boboHtml = '';
html += bobo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积分: 3338
发帖: 587 篇
在线时长: 157 小时
积分: 3462
发帖: 587 篇
在线时长: 157 小时
积分: 3517
发帖: 587 篇
在线时长: 157 小时
发帖: 46 篇
在线时长: 13 小时
2013年1月11日,焦点访谈以《药单背后的秘密》为题曝光了高州人民医院医生普遍收受药品回扣的丑闻。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央视记者在医生的车中偷拍医药代表给医生巨额回扣的真实细节离不开高州人民医院医生的协助。在医生收受药品回扣早已成为普遍现象的情况下,高州人民医院的医生这样自曝“家丑”与“行规”对高州人民医院和整个医生群体来讲都是大逆不道、破坏全国“行规”的反常之举,那么,这种异常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惊天秘密呢?
我是一名药监部门的公务人员,对高州人民医院过去以及近期变化的真实内幕做过比较全面的研究。高州人民医院曾作为全国公立医院的一面旗帜一直备受关注,在媒体的争相报道下,“高州模式”响彻全国。遗憾的是,在政策的困囿下,高州人民医院没有、也不敢向外界展示“高州模式”的秘笈,因为“高州模式”实际上是被政策所倒逼出来的模式。高州人民医院之前所创造的奇迹、最近所发生的变化均与这一秘笈的存废相关。
为了破除“以药养医”,我国强制推行了一个非常愚蠢的政策——药品加成率管制政策,该政策给县及县以上公立医院套上了两根绳索:一是各公立医院在采购药品时必须执行全省集中招标价,不得二次议价;二是各公立医院在销售药品时只能以中标价为基础加价15%作为医院药品销售的零售价。
在这一愚蠢的加成率管制政策的倒逼下,医院、医生和药品供应商的相关行为全面扭曲。公立医院购进药品的价格越高,所获的15%加成额就越高,于是各公立医院竞相购进高价中标的药品,弃用低价中标的药品。对于高价中标药品中所包含的水分,医院是不敢要的,要了就既违反了“不得二次议价”的规定,又突破了15%加成率的限制。在医院只能按照中标价采购的情况下,药品供应商不能进行公开的价格竞争(不能降低供货价,也不能向医院提供返利或折扣),只能采取非法的竞争方式——暗中向医生提供回扣。而医生个人收受药品回扣不但无损于医院的利益,而且会在药品回扣的刺激下开更多的药和价格更高的药,进而增加医院15%的加成额,医院自然对此视而不见。这种“高进、高出、高回扣”的模式导致了药价虚高愈演愈烈、药品回扣泛滥成灾、医患血案频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还有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医生在药品加成率(包括“零加成”)管制政策下,让整个行业谁不违法谁不能生存,医生靠回扣生存,虽然经济上得到了满足,但回扣拿违法没有了最基本的尊严,这就是当今全国医药卫生行业一个普遍的现象。
而在2002年3月至2011年5月由钟焕清主政的高州人民医院是个例外。
在钟焕清主政高州人民医院近十年期间,高州人民医院发展达到了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的水平,药价低、无回扣、治疗效果好,方圆几百公里乃至东南亚部分病人都慕名前来就诊,创造了一个全国的奇迹,这让钟焕清名声大振,并因此成为全国人大代表。钟焕清主政高州人民医院期间,购买了大量先进的设施设备,并建有17层的内科大楼、影像大楼,还建有9幢9层的宿舍楼,资产总值从2.1亿增加到8.5亿,增长300%。与此同时,员工工资水平达到了当地公务员的三倍,该院医疗骨干的年收入水平在10万-60万元之间。高州人民医院与同样水平的公立医院中每次平均处方费用动辄几百元不同,2009年次均门诊处方额仅有75.75元。更为重要的是,同样的病症,该院住院费用仅为其他三甲医院的一半。而且,高州人民医院的收入来源中,政府投入所占的比重极低,最多的一年也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5%,近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不要政府投钱的改革”让高州模式受到了卫生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赞许,同时也让人们产生了很多“想不通”的问题,尤为“想不通”的问题就是:患者看病这么便宜且几乎不要政府投入,但医院资产投入9年6.4亿,且医生待遇又如此可观,那钱从哪里来?
答案是:钟焕清与茂名市两家医药公司(与焦点访谈曝光的两家医药公司不同)合作,让这两家公司询价采购药品,然后,以广东省中标价向高州人民医院供货,中间差价的50%以上以各种方式转移给医院,这些收入主要用于医院购买设备和给医生发高工资。
高州人民医院按照广东省的中标价销售给患者,让患者在高州人民医院购药比其他医院药品价格低15%,这也是高州人民医院比其他医院看病费用低的原因之一。
钟焕清与两家医药公司的合作,挤出广东省药品招标虚高药价的水分,并让医院获取差价收益,还有余下好处:
第一,供货商都是以底价向这两家公司供货,底价供货就没有给医生回扣的空间,没有回扣,医生就会合理用药,合理用药,不但让病人少花了钱,还少受药害之苦,并因此医患关系达到和谐;
第二,高州人民医院通过这两家公司将药价中的水分挤干,把供货商原本打算送给医生的回扣收归医院所有,而且把医药代表的提成以及供货商走票洗钱的成本也收归医院所有。与全国其他公立医院“高进高出高回扣”的模式相比,这一模式让药品的流通中的隐性成本没有了,导致医院药占比只有32%(全国公立医院该项水平实际为60%),这也是让患者少花钱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钟焕清的药品采购办法,让老百姓少花药费以及不受过度用药之苦,不需要政府投入,让医生钻研技术盯住病人,而不受医药代表回扣的左右,让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第四,钟焕清的药品采购办法,让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需要去公关政府定高价,不需要逃税洗钱和给医生回扣,不需要豢养大量的医药代表,只需要通过质量好、价格低、有品牌、服务好来进行市场竞争,让整个医药行业回归正常
当然,这一模式也存在问题,那就是这两家医药公司实际上就是高州人民医院的小金库(尽管这是愚蠢的药品加成率管制政策倒逼出来的小金库),这也正是高州人民医院不敢向外界宣传“高州模式”真正秘笈的最主要原因。
钟焕清作为“高州模式”的创造者红极一时,受到一些高官的赞许,导致他得意忘形,竟然口出狂言,四处宣扬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去行政化”,强调院长应该由医院的职工民主选举产生,不应该由政府有关部门任命,这不就是要削弱有关部门控制公立医院的权利吗?他还四处宣扬政府的投入应“重百姓轻医院”,这显然是与有关部门唱对台戏,极大地妨碍了他们的拨款大权;还有,当前医改一个很重要的声音就是:医院“公益性”不够的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直接投入,而钟焕清的观点是“医院不需要政府投入一分钱,把有限的资金投入给老百姓购买医保,医院的收入主要靠良好的医疗服务来换取,让医院盯住病人而不是盯住政府,政府只需要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能”,这更是动了上面的奶酪。
显然,钟焕清的呼吁非但未能改变现实,反而让他自己明升暗降,从院长 “升迁”为高州市人大副主任(听说还差点进了监狱)。高州人民医院的新院长——叶观瑞由政府有关部门任命而不是医院职工选举的,让钟焕清主张的通过民主选院长的想法落空。
新院长在谈及其“主政理念”时强调要让医院逐渐回归“公益性”、“破除以药养医”的主流。在回归主流的过程中,薪酬制度改革首当其冲,医生的收入由明转暗,由合法转为非法;与此同时,“高进、高出、高回扣”模式迅速在高州人民医院盛行。
对于医院的回归主流,一大批医生,尤其是优秀的医生显然是极不适应,甚至是颇为不满。因为在钟焕清时代,公开发的高薪让医生收入合法,有了最基本的尊严,同时在物质上也得到了应有的满足。虽然现在,医生所获得的药品回扣远高于原来工资和奖金,但回扣让大部分医生的内心充满了负罪感,整天做贼心虚,惶恐不可终日。特别是在开处方时内心非常挣扎,既要面对患者,还要考虑医药代表的脸色,在内心深处荡漾的不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自豪感,而是偷鸡摸狗、草菅人民的罪恶感。
在全国的其他医院,医生拿高额回扣早已习以为常,可是在高州人民医院当赶走钟焕清之后,突然一夜之间让医生的收入由明转暗,虽然收入很高,但极具罪恶感,而且还没有安全。这也是高州人民医院的医生与央视记者“里应外合“自曝“家丑”的主要原因。高州人民医院的医生如此自曝“家丑”,其目的不但是为了结束这种精神高度紧张、羞愧难忍的生活,而且也是为了全国的医生同行重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转自强国社区&&作者:莫计划)
发帖: 0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政府三年来1.5万亿的医改投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老百姓没有感受到医改实惠&.对于高州人民更是如此。举例,同样手术,有医保的收费5000元,没有医保的收费3000元。其实,医保对老百姓没什么用,富了医院而已。有帖说某某怎样,如果调查相关人士的财产物业情况,就知道天下。。。。都一样。高州人民的收入与珠三角相差7倍,看病一个感冒都要上百元,和珠三角相差不大。目前,高州老百姓关注的是此事以后,看病能不能实惠一点?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我看了3月28日的关于医院药品回扣焦点访谈。我认为谈的好,对有关部门、领导和医院一针见血打中了要害,提出了严肃批评,回扣不止医改就改不好。&
&& && 国家对卫生权力放的太大,就像钟南山说的一样“国家的医院私人开着”。人权完全由院长说了算,他的七姑八姨没有学历给钱就能进,该进的没有几万块就进不了,这样的话就给贪造成了机会。人事权应该归上级人事部门管才能减少私招烂用,财权是指医院每天收入应由财政局收回,医院的员工工资及开销应由财部门审批再拨给医院,这样也不会给国家财政增加负担,因为医院收入的钱完全够员工工资了,如果像现在这样医院就会使劲收费,看病难,看病贵就决解不了,医改就是成了一句空话。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中东味十足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新闻热线:021-
收受巨额药品回扣 内科主任获刑十一年半
原标题:收受巨额药品回扣 内科主任获刑十一年半
  法制网讯 记者徐伟 通讯员尚博 本是救死扶伤受人尊敬的内科医生,凭借业务能力和领导信任成为科室主任,却屡次利用药品请购、管理职务便利,收受药品销售商贿赂。日前,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梁某某受贿一案,并作出二审裁定。
  法院审理查明,梁某某在担任重庆市巴南区某人民医院神内科主任、内一科名誉主任期间,利用对药品的请购、使用、管理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请购蕲蛇酶注射液、红花针注射液、奥扎格雷注射液、奥拉西坦注射液等多种药品,并安排科室人员使用。2004年至2013年间,多次收受药品销售人员何某、涂某、李某、刘某等人贿赂总计107.1万元。
  日,一审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梁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没收赃款107.1万元上缴国库。
  梁某某不服一审判决,认为其没有药品采购的决定权,不属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应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其定罪处罚,提起上诉。
  重庆五中院二审认为,巴南区某人民医院属事业单位,梁某某在任科室主任和名誉主任期间,具有对科室用药的请购权和对科室医生用药的指导、管理等相关权力,属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依法应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梁某某利用药品请购权的职务便利,为药品供应商谋取利益,并收受药品供应商给予的钱财,其行为应以受贿罪论处。原判定罪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故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泰市汶南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