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朋友做中医刺络放血疗法突然晕倒是啥原因

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 正文
放血法/刺络/用物准备/注意事项
10:58 来源:&    【
】【】【】
古称&刺络&、又称&刺血法&;今有人称之为&放血疗法&。古今对此法十分重视,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
放血法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刺破络脉(浅表静脉),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通经活络、镇吐止泻的作用。
适应范围及用物准备
①适应范围
◆高热、中暑、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红眼病、天行赤眼)、头痛等。
◆昏厥、中风闭证。
◆顽癣、疖肿、丹毒等。
②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盒内放三棱针或小尖刀、2%碘酒、75%酒精、或碘伏、棉签、消毒干棉球。
点刺法又称&速刺法&。
在腧穴部位迅速点刺出血为点刺法。
②临床应用
十宣穴点刺放血:开窍醒神,用于中暑、昏厥、中风闭证。
太阳穴点刺放血:用于目赤红肿、头痛。
曲池、大椎点刺放血:用于高热不退。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委中穴点刺放血:可活血散瘀,临床多用于瘀血腰痛。
操作时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液聚集于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皮肤&手持三棱针或圆利针(粗毫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3cm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其出血数滴&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用三棱针缓慢刺入静脉,使之少量出血,为缓刺法。
②临床应用
肘窝、腿窝的浅静脉刺络出血:临床多用于中暑。
红丝上多处缓刺出血:用于急性淋巴管炎。
在欲刺静脉上方扎一止血带,使静脉充盈&消毒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充盈处缓缓刺入0.5cm左右&缓慢拔针&待血缓慢流出&用干棉球轻压针孔止血&松止血带。
又称&豹纹刺&或&围刺&。是指在顽癣、疖肿周围或扭挫伤局部刺出血的方法。
操作时首先在局部常规消毒&手持三棱针在顽癣、疖肿未化脓的皮肤周围或扭伤、挫伤后瘀血肿胀的部位&如豹纹般环行散刺出血。注意刺时速度要快、要浅,出血数滴即可。
①操作前作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②操作时宜采用卧位,手法要轻、稳、准,注意防止晕针。
③要掌握好分寸,点刺、散刺时,快而浅,出血数滴即可;小尖刀刺络时,创口要小,防止大量出血和损伤组织。
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放血后局部不宜沾水或污物,以防感染。
⑤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禁用;年老体弱、孕妇、贫血者慎用。
⑥每日或隔日放血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急症可每日两次。
转发分享: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护理理论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刺络放血法
刺络放血法是通过点刺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达到治病的效果,适应范围广,可治多种热证、实证、痛症及皮肤疾患等。痛症泛指全身各部位疼痛的症状。用药物治疗痛症,通常副作用大,显效慢,而且疗效不稳定,易反复。而采用刺络放血法治疗痛症,独具特色,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放血疗法作为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以其施术简单,效高价廉而为广大医患接受。放血疗法不仅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也是其他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医学。维吾尔族人民总结了
头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病症 ,多并发于各种疾病之中。内伤杂病所致头痛 ,多缠绵难愈 ,往往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笔者 1995年
12月至 1999年11月 ,运用刺络放血法治疗多种内科杂病所致的头痛 4 8例 ,获效满意 ,并与口服太极通天液的 31例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单纯性肠梗阻 2 7例 ,采用电针足三里、内关 ,同时以加味大承气汤灌肠
;其他肠梗阻患者手术后第 2天予电针足三里、内关 ,中药灌肠 ,同时内服四磨汤加味。结果  68例中治愈 62例 ,治愈率 91%
;单纯肠梗阻 2 7例经非手术治疗 ,梗阻解除 19例 ,中转手术 8例 ;本组有 1例死于心肺并发症。结论 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
,在围手术期合理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急性肠梗阻是老年急腹症最常见疾病之一,并发症多,死亡率可达74%~194%[1]我科1995年1月~1889年12月收治本病68例,在围手术期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60~99岁,平均72岁。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后期的中医治疗———附37例临床小结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212001)陈太峰提要根据3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后期的临床表现,中医辨症分为脾胃气虚型和脾胃阴虚型2个主型,以及湿热未清和血结中焦2个兼证,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要原则,结果总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刺络放血疗法的部分临床运用
摘要:&刺血疗法历史源远流长,由于这一疗法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近30年来,放血疗法治疗的范围不断扩大.用于治疗的疾病已达百余种,遍及临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搜集了从1960年至今的有关刺络放血的文献327篇,从中总结出一些对临床有用的规律,并对此疗法在临床各科疾病中的应用做了一些具体介绍。
刺血疗法,古称“启脉”、“刺络”,俗称“放血疗法”。其方法一般用三棱针、缝衣针、梅花针、粗毫针、小针刀等针具刺穴位、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的络脉(相当于浅表静脉),放出一定量的血液,通过调整脏腑气血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这一疗法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在我国,刺血疗法有很悠久的历史,早自《内经》就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九针之名,各不同形,……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
国外文献中也有关于刺络放血疗法的记载。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和印度医学都曾以刺血法治疗、预防疾病。从古埃及的许多“纸草文”中就可发现,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古代埃及的医生们曾采用“放血术”和“水蛭吸血术”以排除“污血”。古希腊医学的医疗器械中,即包括刺血工具――“柳叶刀”。中世纪,尤其是16世纪以来,德、法、朝、荷以及日本等国,皆使用此法。法国的布鲁塞(Broussais,F.J.V.,)和其弟子用“吸角”泻血法治疗肠胃病、热病、心血管内膜炎等都有较好疗效。在日本天保年间(),苇原检校著《针道发秘》一书,所载刺血适应症有晕针、中风、齿痛、咽痛、癫痫、淋病、急肩风、脚气等11类。
总的来看中国运用刺血疗法最早,理论体系也较为系统,在国际上影响最大。且近30年来,放血疗法的治疗范围不断扩大.用于治疗疾病已达百余种,遍及临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以刺血疗法预防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流行性结膜炎等,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内容,有的已作为基本治疗方法而被写进了国家组织编写的高等中医教材等。
本文搜集了从1960年至今的有关刺络放血的文献327篇,希望从中总结出一些对临床有用的规律。
1刺络放血疗法主治病种,作用总结
1.1根据所属科别统计的刺血主治病种
共统计327篇文章,按《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将其分成内(98篇)、伤科(48篇)、妇(3篇)、儿(49篇)、外科(50篇)、眼科(45篇)、耳鼻喉科(34篇)。其中内科治疗的病种最多,共34种。其次依序为外科(28种)、儿科(15种)、伤科(10种)、眼科(10种)、耳鼻喉科(10种)、妇科(3种)。(见表1)
表1&刺血主治病种
内科&儿科&妇科&伤科&眼科&耳鼻喉科&外科
篇数&98&49&3&29&45&34&69
病种&34&15&3&10&10&10&28
在刺血主治的所有病种之中,治疗麦粒肿的篇数最多,一共有19篇。其次是结膜炎16篇。可见临床上刺血用于治疗眼科疾患的频繁程度。表2统计了各科刺血治疗多于5篇的病种。
表2&各科刺血治疗多于5篇的病种
内科&儿科&伤科&眼科&耳鼻喉科&外科
头痛(12)&流行性腮腺炎(12)&腰扭伤(8)&麦粒肿(19)&咽喉炎(11)&带状疱疹(9)
高血压(8)&疳疾(8)&软组织损伤(5)&结膜炎(16)&扁桃体炎(9)&痤疮(9)
坐骨神经痛(7)&高热(5)&腰椎间盘突出症(5)&银屑病(5)
高热(6)&疣(5)
1.2根据作用统计的刺血主治病种
另外,本文还根据刺血治疗的作用对刺血主要治疗的病种进行了总结。刺血治疗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而实现的。从国内外近几十年的文献报道来看,刺血疗法治疗疾病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其治疗作用总的可归结为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不外乎有退热、止痛、镇静、降压、降低血粘度、强心、活血、消癥、急救、消炎、止痒、抗过敏这几项作用,以下即通过这几项作用总结了刺血疗法治疗的病种。
针刺放血可以退热,《灵枢&九针论》:“四曰锋针,……主泻热出血。”
①针刺放血治疗对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效果较好,针刺放血后可促使邪热外泄,使体内阴阳平衡而退热。现代中医因此将刺血疗法用于治疗高热或小儿高热。
刺血疗法最突出的治疗作用是止痛。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针刺放血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改变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通则不痛”,经络气血畅通了,疼痛则自然消除。因此刺血疗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内外科及五官科痛证,如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结石绞痛、脉管炎剧痛、阑尾炎腹痛、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胁痛、腰痛、牙痛、咽喉肿痛等。
针刺放血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理血调气,通达经络,使脏腑气血调和而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小儿狂症、癔病、失眠、破伤风等疾病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多数病人经针刺放血后,会马上安静下来,熟睡一觉醒来,神智多见清爽。
刺血可以泻热平肝,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可使血压快速下降,是治疗急进型高血压和脑溢血病人血压暴涨的一种急救方法。根据临床观察,一般高血压病人也有效,但远期疗效不够稳定。
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不能正常排出血液而影响静脉血液回流,结果血液瘀积在静脉内,针刺放血可增强心力,发挥“理血调气”的作用。《外治汇要》中有刺血治疗胸痹的记载。西方现代医学现仍采取穿刺股动脉放血(300-1000ml)来治疗肺心病,以快速稀释血液,降低血粘度,减小容量负荷和阻力负荷,纠正心衰,使肺心病症状迅速缓解。临床常将放血疗法作为治疗血液高粘度、高血容量的一种紧急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肺心病。肺水肿严重时,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应激治疗措施是,用止血带轮换包扎四肢,在循环负荷而未并发低血压的情况下,可采用静脉切开放血100-150ml。
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肢体肿胀疼痛,运动受限,多因气滞血瘀,经络壅塞而成,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宛陈则除之”。使局部伤处经络畅通,改善了伤处组织微循环障碍,缓解血管痉挛,帮助机体组织恢复,肿痛自消。据临床报道用于治疗外科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腰扭伤等创伤效果很好。
另外,现代西方医学将放血疗法用于外科手术后。如英国医生使用水蛭帮助吸出整形外科手术中出现代瘀血,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获得了成功。
针刺放血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瘀血症和癥瘕积聚用之有效。因此临床多用于治疗甲状腺腺瘤、乳房肿块等疾病,有明显的消癥化瘀的作用。
针刺放血的急救作用一向为古代医家所重视,民间流传也较普遍,如中暑、小儿惊厥、昏迷、痧症、毒蛇咬伤等急症,经针刺放血后,险症常可立刻解除,临床还常将其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针刺放血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控制症状的方法。
针刺放血有消炎解毒的作用。十九世纪,法国有人认为“放血是一种刺激疗法,是对抗炎症的有效方法。”因此,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丹毒、疖肿、急性结膜炎等,针刺放血后可促使炎症消退,丹毒、疖肿等局部感染性疾病,可直接在红肿处针砭出血,使毒邪随血排出。
1.2.10止痒
临床多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如:湿疹、风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这些疾病的基本症状就是瘙痒。中医认为痒总属气血的病变,以气血亏虚为本,风寒湿邪及痰、瘀为标。刺血止痒的机理在于驱除病变周围的瘀血,瘀血消散,经络畅通,气血条达,营卫调和,则痒自除。
1.2.11抗过敏
刺血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能取得较好疗效,有的能根治。针刺放血通过一定的出血量及对经络的较强刺激,使机体重新整合,调节血液分布,减轻充血、水肿,达到降低或消除变态反应。
从以上可以看出,刺络放血疗法具有退热、活血、消炎、止痛等作用,对于治疗头痛、高热、外科伤病、各种炎症等疗效较好。下面就介绍一下该疗法在各种病症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2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总结
2.1内科(包括神经科、精神科)
外感型头痛根据疼痛部位不同有不同的取穴。颠顶痛取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前头痛取上星、印堂、合谷、阿是穴;侧头痛取率谷、太阳、侠溪、阿是穴;后头痛取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可用三棱针、5号注射针头或缝衣针点刺,出血量为数滴。
内伤型头痛(如偏头痛、顽固性头痛等)刺血部位多取太阳穴部位的静脉或动脉,用三棱针或大号缝衣针点刺,也可用手术刀轻轻割划加拔罐,出血量为1—3ml。
2.1.2高血压
高血压多采用太阳、委中放血,出血量较大,可达10&ml。蒙医治疗高血压时,选“努德嘎”(位于肘窝横线中点稍外侧处,有男左女右之别)为主穴,据血型不同者选择不同的配穴,赫依血型者取“龙萨”穴(位于踝关节内侧上1寸外)或“全术格”穴;对血希拉血型者取“泽冲”穴(位于颈外侧,在耳垂垂直线,锁骨窝上四横指处)或“如古高”穴等。用平刃刀放血,放血量大,以血稍见鲜红色为度,限量为150&ml左右。
针灸是治疗面瘫的主要疗法,且疗效肯定。刺络放血治疗面瘫也有很好的疗效,且有多种方法。其一为用三棱针在颊车、阳白穴点刺3—5下,再拔火罐3--5分钟,出血量以1--5&ml为宜;其二为在耳背找一小静脉,用手术刀割大约1cm的口子,挤出约2&ml的血;其三为割治法,令患者张口,即见患侧颊部有三条横的带状皱襞,用三棱针垂直将皱襞刺破,令患者尽力吸吮,吐出血液,直至无血。
流感、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多种疾病都能引起高热,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所选穴位为十二井、十宣、尺泽、少商等,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量为2—3滴。
2.1.5中风及其后遗症
中风初起,可选用手十二井刺络放血;中风后失语,也可采用放血疗法,选金津、玉液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5—7滴。
2.1.6坐骨神经痛
治疗坐骨神经痛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加用三棱针点刺至阴穴,使出血10滴左右,痛甚则量宜多,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2.1.7支气管哮喘
用梅花针用力在肺俞穴叩打,致局部皮肤轻微出血后,立即拔火罐,留罐5—10分钟,出血量为0.5--3&ml,同时需配合有关穴位针刺治疗。
2.1.8美尼尔氏病
治疗美尼尔氏病,可选用双侧的太阳穴及印堂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同时配合有关穴位针刺治疗。
治疗梦遗可选用双侧的少商、中冲、少冲、隐白、厉兑,用三棱针点刺放血1—3滴,同时配合三阴交埋针,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2.1.10痛风
选发病时症状最明显部位的1—2个点,用小针刀刺入皮下,深达骨面,起针刀后挤压切口周围,尽是让血液及组织液流出。
2.1.11口唇干裂
用三棱针快速直刺兑端、承浆穴,轻挤压针孔周围,使之出血1—3滴。
2.1.12精神分裂症
用刺血的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多选用太阳、曲泽、神道、心俞、大椎等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宜大,可达数十毫升。
2.1.13中暑
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放血疗法抢救急性中暑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后,即予十宣放血,大椎穴放血加拔罐。
2.1.14急性嗜盐菌食物中毒
可选用双侧的中冲,少商为主穴,神阙、水分、阴交、双侧肓俞为配穴。先用三棱针点刺手四井穴,挤压使之充分出血,以血色由紫暗变淡红为度。中毒症状较重加刺脐周四穴,深约1—4分,视病情而定。若已呈休克状态可深刺5分,同时包括神阙穴在内加拔火罐至神阙穴充血如红桃状,脐周四穴血流成行即可起罐。
2.2.1银屑病
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规疗法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而文献报道的几种刺络放血的方法却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可用三棱针或手术刀片在耳背静脉放血数滴至数毫升,再加上耳穴割治,即用手术刀片在上耳根、对耳轮等处作长约2—3mm的切口,以轻度渗血为宜,并在切口涂上新鲜大蒜渣。另有报道取大椎、陶道、肝俞(双),三棱针点刺后闪火拔罐5—10分钟,每穴放血0.3—0.5ml,再配合电针加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银屑病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耳郭取热穴,用三棱针或静脉注射针(8—9号)快速点刺,出血数滴即可,另外也可取两侧的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穴,用一次性刺耳针,刺破毛细血管后,立即出针,在点刺的俞穴上拔火罐。
2.2.3黄褐斑
治疗黄褐斑可用耳穴放血的方法,主穴选取内分泌、肺、神门,产后孕斑未消退或伴月经不调者配内生殖器、肾;情志抑郁者配肝、皮质下,用三棱针或一次性注射针头刺入穴位,拔针后轻挤出血,配穴可在对侧用王不留行帖压。
2.2.4扁平疣
采用耳背放血疗法治疗扁平疣可取得满意疗效。在上耳背、中耳背、下耳背、毛细血管网及浅表小静脉处,用三棱针或手术刀片点破血管,出血量以5—10滴为宜。
2.2.5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可发于躯干,也可发于额颊部,用放血疗法治疗为消毒后,先用三棱针将疱疹挑破,并在其周围红晕部位加刺几针,然后对点刺过的疱疹进行拔罐吸出紫黑色的血,额颊部疱疹不宜吸拔,刺破即可。
用点刺法治疗丹毒,穴取四缝,用三棱针速刺,挤出少量粘液(有时夹有血滴)。或在红肿处散刺,加拔火罐。
2.2.7急性乳腺炎
按照病灶部位不同,选取不同的穴位放血。乳中型选膏肓、魄户、神党;乳上型选膏肓、魄户、附分;乳下型选膏肓、神党、意喜。皆取患侧穴,用三棱针点刺,每穴放血3滴,发热者加刺大椎、陶道放血。
当疖肿局部组织液化成血脓后,可采用三棱针在疖肿顶部快速刺3—6针,刺后立即拔上火罐,将脓吸出,治愈率可达百分之百。
2.2.9急性大隐静脉炎
在患肢条索状红肿的患处,用三棱针速刺3—5下,出血后迅速拔火罐于出血部位,每点放血至少10&ml。
2.2.10脓痂疹
用三棱针刺双耳屏肾上腺穴出血2—3滴,浅刺出血即可。
2.2.11痄腮
痄腮可发生在单侧,也可双侧同时患病,用刺血法治疗痄腮首先在患侧耳背上找一条最粗大,呈暗紫色的静脉血管,消毒后,用刀尖将静脉血管挑破,出血量为4—5滴,治愈率可达100%。
2.2.12顽癣
用刺血法治疗顽癣,可取耳根穴及内中魁穴(中指第二节横纹中央),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微出血为度,此法对牛皮癣、金钱癣、干癣、湿癣及神经性皮炎等皆有效。
适宜运用刺血疗法的痛经有气滞血瘀型和寒湿凝滞型。治疗可刺下髎穴、关元俞、阴陵泉、肾俞等穴出血,寒湿凝滞型可配合腹部热敷。
2.3.2不孕症
刺曲泽、阴陵泉、腰俞出血,可治疗肝郁型不孕症。
2.4.1高热、惊风
高热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不及时退热,还可引起惊风。用刺血疗法治疗小儿高热,因其病因不同选穴不同,但总的治则为疏风驱邪、清热泻火,取穴可取印堂、太阳、大椎、委中、少商、尺泽、太冲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每穴可放血3—4滴,体质弱者可酌减,若出现惊风则可加刺十宣、涌泉、双侧耳尖放血,疗效确切。
2.4.2疳积、消化不良
治疗此类病症可选用割治手掌大鱼际法,即用刀片割破大鱼际的鱼腹穴,挤出赤豆大的油膜,伤口不见血,或用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挤出淡黄色粘液少许,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2.4.3百日咳
治疗小儿百日咳,可取少商、商阳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量为数滴。
2.4.4流行性腮腺炎
选取耳尖、颊车、少商、商阳穴或局部病灶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总有效率可达96.4%。
2.4.5急性吐泻
治疗小儿急性吐泻可采用刺络放血疗法,点刺委中、曲泽、四缝穴,使出血少许,而治疗新生儿非细菌感染性腹泻可采用隐白穴放血法,点刺出血,小米粒大一滴即可。
2.5.7麦粒肿
用刺血疗法治疗麦粒肿的文献报道较多,多采用耳尖部放血,其中又以耳尖放血为最常用,即用三棱针点刺耳尖,放血数滴,可配合用毫针在麦粒肿红肿之局部分散点刺,或在患者背部找到形似丘疹的反应点,用三棱针点刺加拔火罐,使出血量达1--2&ml。除耳尖放血外,瞳子髎放血,耳背降压沟放血,足中趾尖端放血治疗麦粒肿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2.5.6急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用刺络放血法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放血部位可选择太阳、大椎、少商、太冲、攒竹、印堂、耳穴眼及耳尖,出血量达数滴即可。
2.5.5翼状胬肉
用三棱针在耳尖穴、大椎穴点刺放血5—8滴可治疗翼状胬肉,此外少泽、肝俞放血也可治疗此病。
2.5.4角膜溃疡
在角膜溃疡的急性期可采用放血疗法,用小圆刀片放射状切球结膜,作长约0.3—0.5cm大小的切口,切口内端须达角巩膜缘处,要求切透结膜全层至巩膜,但不伤及巩膜,使切口尽可能多出血,术后包扎患眼。
2.5.5眼肌麻痹
根据眼肌麻痹情况选取穴位,外直肌麻痹时选瞳子髎,内直肌麻痹时选攒竹,下斜肌和下直肌麻痹时选承泣,上斜肌和上直肌麻痹时选鱼腰。用采血针轻轻点刺,使其微微出血,各种情况均配合后溪放血。
2.5.6青光眼
用三棱针或采血针点刺太阳、头维放血,均具有降低眼压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青光眼。
2.6耳鼻喉科
2.6.1急性扁桃体炎
报道用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文献也颇多,尽管放血的部位及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取得较好的疗效。具体为用三棱针舌下静脉(金津、玉液)放血,或耳尖放血,或直接刺肿大的扁桃体放血,还可选用双侧少商、耳穴扁桃体点刺放血。
2.6.2急慢性咽炎
用刀片切开耳后静脉放血5—6滴,再加上三棱针点刺少商出血,配合天突穴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2&ml,治疗急慢性咽炎可取得良好疗效。
2.7.1软组织扭挫伤
软组织扭挫伤多为局部的气血瘀滞。治疗时可在患处压痛最敏感点或肿痛最明显处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出血后加拔火罐可使瘀血外出,急性腰扭伤者还可加用委中、人中、承浆放血。
2.7.2腰椎间盘突出
在突出部位及上下椎间盘之间选3个穴位,在3个椎间盘之间旁开1寸各选3个穴位,用三棱针在选准的穴位局部直刺1—3分,以出血为度,在刺血部位即刻拔火罐。
2.7.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在第三腰椎横突压痛最明显处,用三棱针刺入并做轻微拔离后出针,出针后迅速拔火罐至局部皮肤青紫并有少时不时血液后起罐。用此方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虚证之我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虚证之我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桂敏刺络放血指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