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属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最近几天出结果?

您现在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作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时间: 15:16:34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址)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址)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是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专科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是天津市针灸研究所所在地。2001年,被天津市政府确定为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及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针灸科、儿科是国家卫生部重点专科;针灸科、心血管学、儿科和肾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科、心血管科、儿科、肾病科、风湿科、推拿科、肿瘤科、血液科、急症部、内分泌科、骨伤科、心身科、护理部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10年被列入天津市政府&十二五&改善民生重点工程,批准我院再新建一所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医院,预计2014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我院现有职工176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83人,高级技术职称748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人,天津市政府命名的名中医12人,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3人,正高级职称161人,副高级职称201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169人。我院设有35个临床、技术科室,设有103个专病门诊,设ICU病房、外宾病房和24个住院病区,拥有核磁共振、螺旋CT、人工肾、全自动生化仪、彩超、脑超、电子内窥镜和中心监护系统现代医疗仪器设备千余台(架)。
  我院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开放病床1500张,日均住院病人保持在1500人次以上,日均门诊量达7000余人次,日均门诊量最高达到11290人次,年门诊量连续26年超100万人次,2010年门诊量突破200万人次,2012年门诊量超过250万人次;年病床使用率连续18年超100%,是天津市门诊量最多的医院。我院以发挥针灸优势、突出中医特色并拥有现代医学优势学科为办院宗旨,突出五专优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和&石氏中风单元&疗法,为针灸治疗中风病开辟了新途径。张伯礼院士从事心脑血管病和中医药现代化基础研究,临床疗效突出。临床各科对治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肾病、血液病、各种良性恶性肿瘤、风湿病、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小儿癫痫、糖尿病足坏疽、肛肠疮疡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疗效突出,体现了中医独到专长和中西医结合互补优势。
  我院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在内的科研项目437项。近年来共获立项科研课题160项,其中&973&计划3项、国家自然基金43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3项;共取得科研成果298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共85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局级以上科技奖励205项次,获各级科技成果奖41项次,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申请专利31项;出版论著31部,发表论文3294篇,其中SCI论文19篇,累计影响因子达30.21。我院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瑞士等40余个国家建立有医疗合作关系,同美、日医疗机构结成友好医院;先后有医护技近千人赴美、日、德、英、韩等20余国家讲学和学术交流;接收了来自79个国家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高级进修生共8600多人次,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国际针灸暨中医临床学术会议,先后接收了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研修、访问学者9000多人次。
  我院以突出的中医特色,良好的医疗技术和优雅的诊疗环境为海内外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院 长:&     党委书记:&
副院长:&&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     
     
 医院荣誉:
  1985年,获卫生部&突出中医特色&先进单位称号。
  1986年,获天津市高教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1987年,获天津市文明单位称号。
  1988年,获卫生部先进单位称号。
  198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
  1991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医针灸专科医疗中心。
  1991年,院党委被评为天津市教卫系统先进党组织。
  1993年,被天津市卫生局确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199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省级示范中医医院。
  1994年,被评为天津市抓廉政促勤政先进领导集体。
  1994年,被评为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
  1994年,院党委被评为天津市教卫系统先进党组织。
  1994年,被评为天津市卫生系统科技兴医先进集体。
  1995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1996年,院党委被评为天津市教卫系统先进党组织。
  1997年,被评为天津市卫生行业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1997年,获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单位称号。
  1997年,获天津市十佳医院称号。
  1998年,获全国百佳医院称号。
  1998年,获天津市红十字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1999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01年,获全国&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称号。
  2001年,被确定为天津市三大医学中心之一。
  2002年,获天津市人民政府&价格计量信得过最佳单位&称号。
  2002年,被推荐为全国首批&医疗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称号。
  2003年,院报《杏苑报》被评为天津市卫生行业&优秀院报&。
  2004年,获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2004年,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
  2004年2月,获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 2006年10月,我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2009年5月,在中医中药中国行系列活动之&中药知识与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一名,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为选手颁发了荣誉证书。
&&&&&&& 2010年12月,我院荣获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一届人民满意的&好医院&荣誉称号。
&&&&&&& 日,我院获得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与《今晚报》联合颁发的&天津城市民生成就贡献奖&。
&&&&&&& 2011年9月,我院获天津市&十一五&继续医学教育先进集体。
&&&&&&& 2011年11月,我院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 2012年,我院获得天津市总工会颁发的2011年度五一劳动奖状荣誉。
&&&&&&& 2012年6月,我院党委荣获&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2012年6月,我院荣获&第四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 2012年8月 ,我院党委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称号。
&&&&&&& 2012年9月,我院荣获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二届人民满意的&好医院&称号。
&&&&&&& 2012年9月,我院荣获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二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 优秀组织奖。
  &科室荣誉:
  1993年,针灸部获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集体称号。
  1995年8月,统计中心获天津市卫生系统统计先进集体。
  1996年,急症部被确定为全国急症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1996年,高干病房护理部被授予天津市卫生行业青年文明号称号。
  1997年,药剂部获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集体称号。
  1997年,儿科被确定为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1998年,儿科获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集体称号。
  1999年,骨伤科获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集体称号。
  1999年,推拿科获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集体称号。
  2000年,骨伤科病房被授予天津市卫生行业青年文明号称号。
  2000年,推拿科病房被授予天津市卫生行业青年文明号称号。
  2001年,针灸部获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
  2002年,药剂部获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
  日,针灸学科被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重点学科。
  2002年年3月20日,针灸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日,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肾病学科、中医心血管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协作建设单位。
  日,经天津市卫生局专家考察论证,针灸部被正式批准成立&天津市针灸研究所&。
  2002年4月,针灸部被批准成为针灸项目博士后工作站,9月,1名针灸项目博士后进站。
  2002年4月,针灸部、儿科、肾内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五&全国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2004年2月,护理部获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5月,针灸部获市级五一先进集体奖章。
&&&&&&& 2007年9月,针灸推拿学科、中医内科学科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学科。
&&&&&&& 2009年9月,儿科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0年,推拿科护理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称号。
&&&&&&& 推拿科荣获2010年度天津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 2011年9月,我院针灸科、儿科、心血管科被评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推拿科荣获2011年度天津市教工先锋号荣誉称号
& & & & 2012年,护理分会获得天津市&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
&&&&&&& 2012年10月,儿科教研室荣获&天津中医药大学师德先进集体&称号。
& & & & 2012年12月,推拿科荣获2012年天津市&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个人荣誉:
  1989年,石学敏院长被授予&全国医院优秀院长&称号。
  1999年12月,石学敏教授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石学敏院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
  2000年,石学敏院士获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
  日,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表彰张庆年在为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做贡献活动中成绩突出,评为先进个人。
  1994年,焦连亭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日,卫生局表彰医德医风百面红旗:张庚扬、罗利、马春燕、郭玉兰、董式辉。
  1995年5月,市级优秀护士:王淑敏、刘苏君。
  日,市级优秀教师:石学敏、局级教学楷模:马融、学院教学楷模:杨光、廉玉林。
  日,李平获市总工会教学标兵。
  日,石学敏被评为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
  1997年12月,韩景献教授获卫生部国际合作司、科技教育司、人事司联合授予的世川医学奖学金项目优秀归国进修生奖。
  1984年4月,韩景献教授获天津市教委、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日,天津市卫生局批复市级优秀护士:赵欣、董式辉、张露凡。
  日,全国卫生系统劳动模范:马融。
  日,卫生局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王舒、吴深涛。
  1999年,优秀中西医结合老专家:芦绍强。
  1999年,马融教授被评为&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
  2002年,韩景献教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02年10月,韩景献教授被评为&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
  2003年,刘新桥主任医师获&全国抗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2005年12月,我院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5月,贾英杰、常虹同志获市级五一先进个人奖章。
&&&&&&& 2007年4月,韩景献院长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王金贵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 2007年,马融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 2008年,王平同志获天津市抗震救灾&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称号。
&&&&&&& 2008年,王维宁同志获天津市抗震救灾&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称号。
&&&&&&& 2008年,韩晓玲、刘颖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 2009年4月,于铁成书记获2008年度&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 2009年,高淑红同志获2008年度&五一&劳动奖章。
&&&&&&& 2009年9月,张军平教授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师,临床授课教师吴敬等13名、临床带教教师李妍等31名及继续教育先进个人李新民等7名,合计表彰58名。
&&&&&&& 2010年,张慧同志获2010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 2010年12月,刘新桥被评为天津市卫生行业第7届&十佳医务工作者&,贾建东被评为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一届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王维宁同志被评为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一届人民满意的&好护士&。王平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 2011年4月,我院院长马融教授荣获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 2011年,吕迟同志获2010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 2011年11月,马融教授荣获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发的&全国卫生系统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荣誉称号。
&&&&&&& 2011年9月,我院张伯礼、阮士怡、韩景献等3名专家被增补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2011年9月,我院石学敏院士获第六届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1年11月,党委书记于铁成教授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 &2012年5月,胡承晓同志获2011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 2012年6月,贾英杰同志荣获&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2012年8月,刘新桥同志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称号。
&&&&&&& 2012年9月,贾英杰同志荣获天津市卫生行业第八届&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
&&&&&&& 2012年9月,颜红同志荣获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二届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称号,韩红梅同志荣获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二届人民满意的&好护士&称号。
&&&&&&& 2012年9月,何燕南同志夺得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二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妇科组比赛第一名,荣获&技术能手&称号。
&&&&&&& 2012年9月,陈鹏同志夺得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二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 中药组比赛第一名,荣获&技术能手&称号。
&&&&&&& 2012年9月,谢晓梅同志夺得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二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 财务推荐组比赛第一名,荣获&技术能手&称号;穆爽夺得财务抽考组第一名,荣获&优胜者&称号。
&&&&&&& 2012年10月,张春红荣获&天津中医药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 2012年10月,王维宁荣获&天津中医药大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 & & & 2012年12月,康红千同志被追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 & & & 2013年3月,朱晶晶同志获2012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 2013年3月,诸葛晶哲同志获2012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事记
  1、日,天津市中医门诊部成立开诊,门诊部由陆观虎任主任、赵寄凡任副主任、李子峰任政治协理员,设男内科、女内科、儿科、正骨科、针灸科。
  2、日,天津市中医医院成立,郭沫若为医院题写&天津市立中医医院&院名,副市长周叔弢剪彩。医院由陆观虎任院长,赵寄凡任副院长、李子峰任政治协理员,全院共有职工146人。男内科主任董晓初、副主任王为仁、女内科主任顾小痴、针灸科主任王文锦、正骨科主任叶希贤、儿科主任李少川、傅金茹为营养室负责人。
  3、1956年,医院成立党支部,张洪波任党支部书记。
  4、1956年,医院招收了第一期中医徒弟班23人(大徒弟班)。
  5、1957年,医院成立肿瘤科,王文翰为学术带头人。
  6、日,我院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7、1958年,我院承担了天津中医学院创建后的&西医学习中医班&的教学和临床工作。
  8、1958年,我院成立&科研办公室&,由顾小痴、李少川、阮士怡组成。
  9、1959年,医院正式成立护理部,沈珊君任护理部主任,下设内科、综合科、骨外眼儿科、建设路门诊部四个护理部。
  10、1960年,医院成立眼科,老中医王文锦、杨伟璋、李恩生先后为科室负责人。1 962年,蔡玉友调入眼科,任科主任。
  11、1960年,我院再次招收了第二期半工半读中医徒弟班24人(二徒弟班)。
  12、1960年,我院受天津市公共卫生局委托组建王串场中医院。
  13、1961年,外科成立,以治疗疮疡为主,由骨科专家叶希贤兼任主任。
  14、1962年,医院开设便民门诊,增设竹管疗法,并在和平区成都道106号建立芒针按摩门诊部,开设60张简易病床,郝建国任行政主任,由芒针专家沈金山、按摩专家胡秀璋主持医疗工作。
  15、1963年,我院承接卫生部中医中药治疗溃疡病、中医中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绞痛、中医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肾炎、中医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金针拨内障术的研究等五项科研项目。
  16、1963年,院长陆观虎病逝,将家中所藏珍善本医书近万册及全套红木书柜捐献给医院。
  17、1965年,为贯彻毛主席&6.26指示&精神,医院派出医疗队赴河北邢台、临城等地开展医疗工作。
  18、1965年,医院成立制剂室,生产出第一个院内制剂一651膏。
  19、1968年,我院派遣近20名医务人员赴内蒙古落户,支援边远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20、1968年,卫生部组建援外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我院石学敏被派出,因其工作业绩突出,赢得卫生部、外交部联合表彰,被誉为&针灸大使&。
  21、1969年,天津市成为中央直辖市,因天津中医学院隶属河北省教育厅,天津中医学院迁往石家庄市,我院更名为天津市中医医院。
  22、1970年,天津市干部疗养院与我院合并,韩勇任医院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将干部疗养院院址与27l医院院址对调,多伦道205号(原27l医院院址)成为我院住院部。
  23、1970年8月,韩景献、张庚扬、何福山、郭庆常、陈志远、曹克光、赵汝菊、刘宝山、刘殿奎、杨素荣等10名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生分配来院。
  24、1972年,医院开办了中医护士班、中医班,1974年在院办校的基础上组建天津中医学校(今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刘绍臣任校长,王玉任书记,教师队伍主要由我院医药骨干组成,同时还承办了两期&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班&,培养学员234人。
  25、1973年,我院针灸科在全国中医医院率先设立电生理室。
  26、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我市,医院房屋倒塌,住院病床锐减,病人住院困难,我院在进行紧张的医疗救助工作外,还先后派出两支医疗队赴宁河县、宝坻区抗震救灾。
  27、1976年,我院针灸急诊科成立。
  28、1977年7月,由我院针灸科和内科在国内率先开设家庭病床66张,随后家庭病床经验被推广到全国。
  29、1977年,我院受卫生局委托,选派刘嘉企、李光平、李兢、王兆铭具体筹建&天津中医研究所& (后划归天津中医学院)。
  30、日,津党发74号文件批准,韩勇等筹备恢复重建天津中医学院。
  31、1978年6月,天津中医学院重建,我院更名为&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32、1979年,天津中医学院获得国家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权,我院阮士怡、柴彭年等成为硕士生导师,内科开始招收硕士生。
  33、1979年,为满足专病科研需要,我院与天津中医研究所联合成立病理科,乐俊曼为负责人。
  34、1981年,由石学敏主持的&针剌治疗中风病(脑梗塞)的临床研究&和阮士怡主持的&益气养阴法65l丸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两项科研成果荣获天津市科协优秀成果二等奖,这是我院文革后第一批科研获奖项目。
  35、1982年,我院多伦道93号门诊楼震后重建开诊。
  36、1982年,经天津市卫生局批准,我院营养室升格为营养科,傅金茹为负责人。
  37、1983年底,石学敏任院长,张广庆任党委书记,提出&艰苦创业,努力拼搏,团结奋斗,科技兴院&的医院发展思想。
  38、1984年,天津中医学院正式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我院又有石学敏、黄文政、李少川、胡慧明、伊永禄等多位专家陆续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39、1984年,我院进一步扩大家庭病床床位数,最多时超过1000张床。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业余门诊,方便了患者就医。
  40、1985年,我院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7所中医附院之一,迁址重建,鞍山西道新院址建设工程破土动工,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规划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7400余平米。
  41、1985年,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医院正式开办了中专学校,先后设立了护士、中药、推拿医士专业。
  42、1985年,医院成立急诊科,由针灸和内科人员组成,孙静泉任主任。同年,针灸科设立了第&间CCU病房,实现了对危重中风病人的全方位监护。
  43、1986年,儿科成为中医儿科硕土研究生培养点。
  44、1986年,为适应新形势需求,医院陆续增设了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
  45、1987年,石学敏教授成为天津市中医界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
  46、日,我院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成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
  47、日,我院宜兴埠分院正式开诊。
  48、1988年,卫生部授予石学敏&全国医疗行业优秀院长&称号。
  49、1988年,我院成立消化科,王文仲任主任。
  50、1989年2月,石学敏院长组织各学科主任共同制定了&内涵建设规划&,为搬迁到新医院的进一步发展确定了方向。
  51、1989年3月,医院引进日本产30型颅脑CT设备,并设立CT室。
  52、1989年5月,我院召开了第&届中国天津针灸临床学术大会。
  53、日,我院迁入南开区鞍山西道新址,设病床701张。
  54、1991年,院领导班子提出&五专&的办院特色,即:专科、专病、专家、专技、专药。
  5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谭绍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田景福等领导出席仪式并为新院正式落成启用剪彩。
  56、1991年,医院设立了针灸部、内科部、外科部(分别下设二级科室)和急症部。
  57、1991年底,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省级示范中医医院&建设单位。
  58、1991年,医院开设专家门诊。
  59、1992年,国医心身中心成立,刘鸿玺、邵文虎任主任,开展心理疾病和男科病的诊治工作。
  60、1992年,医院实行了中层干部聘任制,明确了中层干部的权利、义务,履行的职责。
  61、1993年,国际康复中心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朱杰,于生龙及天津市领导聂壁初、刘晋峰为国际康复中心开业剪彩。
  62、1993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针灸部成为全国中医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和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
  63、1993年,医院将原制剂室扩建为杏林制药厂,地址设在天津市西青区。
  64、1993年3月,医院出台了&关于加强专科专病建设的实施管理办法&后,专科病增加至69个。
  65、1993年,医院设立电脑中心,开始实施电脑网络建设,完成七项软件的开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收到经济效益。
  66、1993年建立全身CT室,建立MR室(全市第二家)解决了其他成像方法解决较为困难的问题。
  67、1990年,医院加大了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改革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制度,实行评聘分开,以聘为主。
  68、1992年9月,实行干部聘任制,打破分配平均主义,向一线倾斜,设立科研成果奖、特殊贡献奖、节约奖。
  69、1993年,开设外宾、高干病房。
  70、1993年,石学敏教授&开辟教学新途径,培养针灸新人才&的教学成果,荣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级一等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医学院一等奖。
  71、1993年,针灸部&针灸教学基地&项目获天津中医学院二等优秀教学成果奖。耳鼻喉科刘绍武副教授的&电化教学&获天津中医学院三等优秀教学成果奖。
  72、1993年,李平博士、王化良硕士获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
  73、1993年,我院在西青开发区建立一所拥有100张床的合作医院。在深圳成立&中深国际中医门诊部&。
  74、1993年12月,我院通过天津市中医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验收,成为天津市第一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75、1993年,针灸部开设老年病研究室,以后陆续增设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形态学、神经内分泌等实验室。
  76、1993年6月,韩景献从日本京都大学成功引进快速老化模型小白鼠,实现国内此类模型零的突破,为国内老年病病因学、治疗学的研究提供了优良的实验材料。
  77、1994年,脑外科成立,主要开展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拓宽了脑中风的治疗手段。
  78、1994年3月,我院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的评审验收,成为10家&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之一。
  79、1994年,外事部门牵线无偿引进四台肾透析装置(价值&百多万),与日本白十字株式会社于94年5月正式建立投资工厂。
  80、1994年,医院开始实行&全员合同制&,为向&聘用制&、&临时合同制&等三种用工形式过渡打下基础。
  81、1995年,石学敏教授主持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与实践研究&获建国以来中医临床研究的最高奖励项目&&&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
  82、1995年,儿科成为卫生部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儿科临床药理基地,李少川为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1999年马融教授接任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
  83、1996年,实行院内浮动工资发放管理,除国家规定每两年一次滚动涨级,院内在空档年进行院内升级,对有突出贡献的奖励涨级。实行医疗质量曝光制。
  84、1996年,高干外宾病房连续三年被评为&天津市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
  85、1996年,急症部成为&全国中医急症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86、1996年,针灸部成为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儿科、内科成为重点发展学科。
  87、1996年,在天津市卫生系统第四界科技工作会议上石学敏、黄文政、张军平被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阮士怡获伯乐奖,陈大权被评为科技管理先进工作者。
  88、1996年,外事部门无偿引进国外先进仪器:人工透析机2台、中心监护仪8台、床旁监护仪20台、非观血压监护仪3台、配带彩色电视监视机的电子内窥镜l台、中心自动视野设备1台、轮椅10把,价值636.7万元。三次无偿引进仪器总价值l 535.9万元。
  89、1996年,医院中专学校恢复招生。
  90.1996年,成立&临床药学研究室&,并通过一级实验室验收。
  91、1996年,针灸部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
  92、1997年,石学敏获天津市第一届&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
  93、1997年,韩景献当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94.1997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儿科成为&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95、1997年,儿科在全国中医医院中率先开设新生儿病房和一日病房,既扩大了治疗病种,又方便了患者。
  96、1997年,财务管理实行院内银行制,实行划价、收费一体电算化管理。完成门诊收费柜员制管理系统,填补天津市卫生系统空白。
  97、1997年,医院被评为&天津市十佳医院&。
  98、1997年,医院在妇科增设产科成立妇产科。
  99、1998年,内科成为国家中医内科博士生培养点,黄文政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00、1998年,医院成立除痛中心。
  101、1998年,王舒获天津市&十佳杰出青年&称号。
  102、1998年,儿科被评为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集体,马融教授当选中国中医儿科学会副会长。
  103、1998年3月,中共天津市委津党[1998]7号通知我院升格为副局级单位,4月教卫工委任命晋南征为党委书记,5月市政府任命石学敏为院长,98年7月任命吕志安为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聘黄文政、张鸿鹏、张露凡、吕桂泽、李平、董燕庆、韩景献为副院长。
  104、1998年,我院急症部成为天津市120急救分中心,开设绿色生命通道。
  105、1998年,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在我院成立,韩景献教授被推选为主任委员。
  106、1998年,&醒脑开窍针剌法治疗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作为&国家中医药十大科技推广项目&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
  107、1999年,成立&内分泌代谢病中心&。
  108、1999年,医院将门诊楼加层建成新五楼,特需病房进&步扩大,使我院床位数增加到1045张。
  109、1999年,医院被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评定为&全国百佳医院&。
  110、1999年,医院成为卫生部指定的国际急救网络医院和亚洲紧急救援中心(AEA)指定医院。
  111、1999年,马融主任医师荣获天津市第二届&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
  112、1999年12月,石学敏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3、1999年,医院购入德国西门子核磁共振、脑超、人工肾、中心监测、关节镜、胃密度仪等先进仪器。
  114、2000年,石学敏教授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115、2000年第六届国针会召开,全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全国中医儿科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116、日,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庆生、天津市副市长俞海潮、德国巴伐利亚州议员考拉特.考普勒、医院院长石学敏为天津国际医疗康复大厦落成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院45周年庆典剪彩。
  117、2000年4月,康复大厦投入运营,当月床位使用率超100%。康复大厦成立董事会,实行股份制董事会运作机制,实行总经理、院长负责制,石学敏任董事长。至此我院床位达到1300张,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医医院。
  118、2000年,心内科、风湿科成立并扩大了病床,心身中心、内分泌代谢病中心相继建立了病房。
  119、2000年,医院石天产业集团正式成立,以石天药业为核心,包括白十字卫生材料用品公司、科技之光产业公司、新药开发公司、商贸公司、洗染公司组成。
  120、2000年,我院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121、2000年,我院与新西兰保康中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的华新传统中医诊疗中心投入运营。
  122、2000年,我院与亚洲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在香港注册成立&石天药业国际有限公司&,同时在香港名中医城开设针灸、推拿、心内等8个培训中心。在香港成立第一所中医医院,石学敏任院长。
  123、2000年,开设浙江、山东等3个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达到24个。
  124、2001年,我院被市政府确立为&天津市三大医学中心&之一。
  125、2001年,石学敏教授获求是科学进步奖。
  126、2001年,石天药业集团厂区通过GMP认证,至此我院产业进入大发展阶段。
  127、日,丹芪偏瘫胶囊获新药证书。
  128、一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天津市卫生局主办,我院承办&全国中医医院建设和管理经验交流会&成功举行。20个省市的300余名代表参会交流。
  129、2001年,儿科李新民获&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130、2001年7月,我院召开&石学敏院士医院管理学研讨会&总结石学敏院长医院管理方略。
  131、日,我院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市共同投资的&中医诊疗中心&落成启用。
  132、日,石学敏院长和韩景献常务副院长在中央二台《健康之路》录制节目,受到患者关注。
  133、2001年,我院针灸学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134、2001年,天津市卫生局批准我院建立的天津市针灸研究所。
  135、2001年,在全国百姓放心医院评选活动中,我院荣获首批&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
  136、日,我院针灸学科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重点学科,是全国针灸学科中唯一重点学科。
  137、日,我院针灸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内科肾病学科、中医内科心血管学科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协作建设单位。
  138、2002年4月我院针灸部、儿科、肾内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重点学科。
  139、2002年6月,张伯礼教授被人事部评为&科学技术突出人才&,被卫生部评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40、2002年6月,韩景献教授被卫生部评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41、2002年10月,韩景献教授获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
  142、2002年,我院单列式中医内科医院正式成立,下设心内科、肾内科、呼吸科、血液科等10个一级科室。成立内科医院管委会,张伯礼任管委会主任,陈大权、尹新中任副主任。
  143、2002年,我院介入中心步入正轨,开展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脉支架、脑动脉瘤栓塞术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非血管疾病与肿瘤的诊断治疗工作,截止年底完成介入手术百余台。
  144、2002年,骨伤科引进国际最新一代等离子消融系统,与微创关节镜结合具有术后康复快,无反应性疼痛特点。
  145、2003年,刘新桥主任医师获&全国抗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来丽萍博士被中央组织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46、2003年,我院赴传染病医院甲二病区医疗队被天津市总工会授予&十五立功集体&称号。
  147、2003年,我院工会被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称号。
  148、2003年,我院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16层螺旋CT。
  149、日,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韩景献任院长,于铁成任院党委书记,石学敏任名誉院长。
  150、2003年9月,&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2003年度全国中医药科技推广项目。
  151、2004年2月,我院荣获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152、2004年2月,我院护理部荣获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153、2004年2月,由石学敏院士主持的&针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科研课题通过鉴定。
  154、2004年3月,中国天津第八届国际针灸暨中医临床学术大会在我院召开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55、2004年9月,我院隆重召开庆祝建院50周年庆典大会。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原市政协主席刘晋锋、原市人大副主任王鸿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庆典仪式。来自日本、美国、蒙古、波兰、贝宁、墨西哥、意大利、越南、泰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专程来津表示祝贺。
  156、2004年,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医院临床科研基金评审项目,由马融教授主持的&抗痫增智颗粒治疗小儿癫痫大发作伴智力低下的研究&和由贾英杰主任医师主持的&化坚拔毒膜对癌性疼痛镇痛机理的实验研究&2项课题喜获资助。
  157、2005年,由石学敏院士主持的&&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评价及蛋白质组学研究&科研课题通过专家鉴定。
  158、2005年9月,为贯彻落实天津市医院&管理年&工作,我院成立陪检中心。
  159、我院行政办公楼工程于2005年3月破土动工,10月正式交付使用,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2985平方米,是集行政、教学、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办公楼。
  160、2005年10月,新建662平方米中药调剂用房交付使用。11月,新建的593平方米药剂部办公用房交付使用。
  161、2005年12月,天津中医学院院长、我院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张伯礼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62、2005年,我院引进了急救外科,组建了感染性疾病科;改建扩建了窥镜室、妇产科手术室、性病门诊;撤销了综合科和心外科。
  163、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天津中医学院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同时,我院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4、日,我院召开了第五届党员代表大会,大会之前对全院19个党支部进行了换届改选,成立18个党支部。大会选举于铁成、韩景献、马融、李平、吕志安、张洪鹏、刘玉珍为党委委员,于铁成任党委书记,吕志安为党委副书记。
  165、2006年4月,针灸部评为&十五&立功先进集体,贾英杰、常虹获&五一&劳动奖章。
  166、2006年6月,我院B楼门诊重新装修改造工程开始。
  167、我院自2006年7月至9月举办了&推进机关建设,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培训。
  168、2006年8月,石学敏院士主持的&经穴特异性效应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获得国家973计划醒目资助,成为我院历史上第一个国家973项目。
  169、2006年9月,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夫人一行来我院进行参观访问。
  170、2006年10月,由韩景献教授主持的&&益气调血,扶本培元&组穴与脑功能特异相关的葡萄代谢机制研究&,为我院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71、2006年10月,由我院承办的中国天津第五届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第九届国际针灸暨中医临床学术会议隆重召开。
  172、2006年10月,我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73、2006年10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领域项目招标中,毛静远主持的&中医临床效应评价方法研究&和杜元灏主持的&针灸适宜病症研究&两个大的项目中标立项。
  174、2006年,医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整学科布局,改建扩建了血透中心、功能检查科、病理科,原中医外科划分为三个独立核算的二级学科,即疮疡外科、肛肠外科、乳腺外科。
  175、2006年12月,我院通过了市政府信息办的验收正式启动了门诊联网。
  176、日,我院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国农工党天津市委员会成功举办了&2006首届城市健康扶贫公益论坛&。
  177、2007年1月,我院隆重召开了医院第二届科技大会。
  178、2007年1月,天津市卫生局复审,我院顺利保持了三级甲等医院的称号。
  179、2007年1月,我院网站进行改版,并启用&天津中医网&新域名,开设了&杏林文苑&医院文化建设专版。
  180、2007年3月,张军平教授被任命为副院长。
  181、2007年4月,在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改选大会暨第六次学术会议上,韩景献当选为第3届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82、2007年4月,韩景献院长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王金贵获&五一&劳动奖章。
  183、2007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等领导来到我院考察中医临床基地建设情况,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刘贵祥等领导陪同考察。
  184、2007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认证中心专家来我院考察,确定我院为国家中医师认证中心考试工作基地。
  185、2007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等领导来到我院考察中医临床基地建设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天津市卫生局局长程津新、副局长申长虹等领导陪同考察。
  186、2007年5月,我院召开会议部署开展&强素质、树形象、提升服务品牌&培训活动,对各窗口服务人员进行礼仪素质培训。
  187、2007年6月,张俊芳副市长率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张伯礼,教委主任靳润成,卫生局局长程津新、副局长申长虹前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报中医药工作,为我院申报全国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88、2007年7月,医院对全院中层干部进行了测评和调整,重新聘用了党政中层干部。
  189、2007年9月,针灸推拿学科、中医内科学科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学科。
  190、2007年10月,我院门诊楼改造竣工落成投入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副局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张金钟书记等领导来院为门诊楼竣工仪式剪彩,来自我市十几家兄弟单位的代表前来表示祝贺。
  191、2007年10月,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在我院召开,韩景献教授当选为首届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2、2007年10月,我院隆重召开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193、2007年12月,我院国医堂特需专家门诊应诊,同时实行网上挂号服务项目,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194、2007年底,A楼全楼均装修完毕,并相应进行了病区调整,合理地调整了医疗资源。
  195、2008年5月,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研究室正式揭牌,我院国医堂正式揭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出席并揭牌。
  196、2008年5月,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重点单位第二次会议在我院召开,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总结交流各单位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经验,我院被确定为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197、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全院共产党员、职工充分发挥大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5月16日,派出的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四川地震灾区。选拔的抗震救灾医疗队员都是年富力强的医护骨干,他们是医生王平、刘世珑、魏建平、冯兆才,护士王维宁、宫欣茹、齐欣、李萍、李雅楠、苗妙、潘洁、王天行、刘扬。院党委于5月13日发出倡议,号召全院共产党员、广大职工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全院共产党员和全院职工向灾区捐款达236190元,共有555名共产党员交纳特殊党费共计24.5万余元。
  198、日,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来到我院视察,对我院中医药临床基地建设、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中医治未病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199、11月2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机关处级以上干部一行70余人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等领导的带领下,来到我院进行参观调研,展开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学习大讨论,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陪同参观调研。
  200、200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遴选结果公告,我院成为重点研究冠心病、中风病基地的建设单位,名列16家基地建设单位前茅。
  201、2009年3月,按照市委和市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我院作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在全院党员中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委制订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202、2009年3月底,暴发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按照市卫生局部署启动我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我院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发热门诊及医院专家组,及时制定我院发热鉴诊及留观就诊工作流程和人员防护措施,对前来我院就诊的发热病人进行严格鉴诊筛查,加强全院预防甲型H1N1流感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防止甲型H1N1流感传播蔓延。同时随着疫情变化及时按照卫生局部署调整应对策略,并成立了我院的医护人员应急预备队,随时准备进驻海河医院参加危重症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
  203、2009年4月,天津市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在我院成立,由我院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市中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服务监测、农村中医药服务监测、社区中医药服务监测等工作。
  204、2009年4月,由国家973项目针灸课题组承担的&针刺手法的量效关系及生物学机制研究&科研项目获得了大额度资助,石学敏院士、王舒教授任技术指导,孟智宏教授任课题负责人,为构建针灸重大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5、2009年4月,德国赛德克阳光健康中心正式开业,石学敏院士代表医院出席了开幕式。
  206、2009年5月,&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天津,组织专家近30人次开展了义诊、大篷车下乡等活动,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系列健康讲座,进行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中药知识与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一名,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为选手颁发了荣誉证书。
  207、2009年8月,成立预约挂号中心,共有石学敏、马融、贾英杰、颜红、邵文虎、姜相德、张金荣七位专家实行预约挂号,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达到了服务患者、方便患者的目的。
  208、2009年9月,针灸部、儿科、肾内科、肿瘤科、风湿科、血液科、推拿科7个重点专科均制定了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并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中期评估检查。
  209、2009年,完成了天津市《中医院进修医师培训》、《中医基础理论培训》等16项继续教育项目,完成14个学科的继续教育基地申报工作。
  210、2009年9月,第25个教师节的到来之际,开展了临床教师评优工作,对评选的优秀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其中张军平教授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师,临床授课教师吴敬等13名、临床带教教师李妍等31名及继续教育先进个人李新民等7名,合计表彰58名。儿科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11、2009年,开设了小包装中草药快速取药药房,从进药到医嘱录入等各个环节做了大量工作,候药时间缩短为10~30分钟。在门诊设立了药物咨询专窗,从专业的角度为患者解答有关药物使用上的问题,提供合理用药指导,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
  212、 2009年9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会在长春举行了换届选举,马融教授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儿科主任李新民教授当选为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会挂靠在我院。
  213、2009年10月,由肿瘤科承办的&2009年国际中医药肿瘤大会&在天津隆重举行,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500余人出席了会议。
  214、2009年10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交流大会在天津举行,本次会议由儿科承办,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400余人出席了会议。
  215、2009年11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马融教授的主持下,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在天津召开会议,制定了儿童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指南。
  216、2009年,我院作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点单位,大力推进了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由我院于铁成书记牵头编写的《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已经通过专家的审定,作为讨论稿在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印发,《中医药文化选粹》一书,已经正式出版。
  217、2009年,我院完成了煎药室的改造,将煎药室区域划分更加合理化,排水设施和药渣的处理完善化,增加泡药设施,严格操作规程。
  218、2009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管局领导一行8人对我院基地建设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219、2010年2月,由石学敏院士主持的&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是我院历史上首次获得的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我院科技奖励空白。
  220、2010年2月,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马融教授任院长,于铁成教授任党委书记,张洪鹏、张露凡、张军平、王舒任副院长,刘玉珍任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
  221、2010年,医院整体运行良好,工作指标屡创历史新高。全院共完成门诊量205,1985人次,出院病人2,8895人次,病床使用率为101.6%,病人平均住院日17.5天,是天津市首家年门诊量突破200万人次大关的医院。
  222、2010年,将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作为医院各项工作的中心,全面提升基地建设定位。在市委市政府、市发改委、市教委、市卫生局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等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医院新址土地已正式交付医院。
  223、2010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专家督导组对我院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及突出天津特色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我院工作的六大亮点,基地业务方案通过评审。
  224、2010年,7月,认真开展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年检查评估专家团对我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11月,专家组就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整改进行督导检查,结合检查情况进行的整改工作给予高度赞扬。
  225、2010年,坚持&院长综合质量查房&,进一步强化医院学术委员会职能,组建了泌尿外科、合并了中医外科等,制订了胃镜室、血透室、等重点科室的感控工作考核标准。临检、生化增加了多水平质控。进一步规范了临床合理用药及处方书写管理办法。
  226、2010年,成立了护理工作常态监管组,对日常工作进行持续的质量监管。首批筛选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顺利通过了天津市护理质控中心的中期验收。在天津市&青年护士操作技能基本功竞赛&中参赛的6名选手获得一等奖4名、优秀奖2名并获&五一劳动奖章&1枚的好成绩,推拿科护理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称号。
  227、2010年,先后派出医生对口支援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西藏昌都地区工作,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好评。组织3批卫技系列高级职称人员下社区医疗服务。
  228、2010年,共组织申报各类课题155项,申报各类奖项19项,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科研立项26项,获项目经费总额约3500万元。取得成果23项。为鼓励科研工作者申请专利制订管理办法,在国家专利局发明人年鉴中入编11项次。 229、2010年,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对重点学科、重点病种的建设,加大了投入及政策的倾斜,向中风病、冠心病两个重点病种划拨科研经费。在加大对各级实验室改扩建及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各级实验室在工作环境、科研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已形成实验中心的技术平台。
  230、2010年,通过增加国际多中心、中药保护品种、医疗仪器临床试验项目,对外承接统计分析项目等方式,使全院药品研发的业务量增加。新开药物临床试验89项,牵头项目29项,参与60项,国际多中心项目2项。医疗器械20项,统计分析12项。
  231、2010年,完成了全院住院医师培训计划、新进展讲座及16个临床医、护、技、药科室继教任务。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天津市卫生局15项继教项目。接收进修人员96名,天津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61名,176名2005级本科生完成实习任务,222名2010届博、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毕业答辩,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中医、中西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命审题任务。
  232、2010年,根据医院名中医师带徒实施方案确定了首批19名师带徒导师,于9月9日教师节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会,培养中医理论扎实、基本功过硬的中医药特色人才。
  233、2010年,规范了门诊医师的管理,开设分层挂号收费一体化窗口,开通POS机刷卡结账方式,安装双向对讲系统及导诊大屏幕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在门诊二楼开设了&医臻药房&,改造网上预约程序,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现场挂号三位一体门诊挂号系统。自7月1日起,恢复以方脉科室为主的专家晚诊服务,成立膏方门诊受到欢迎。
  234、2010年,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外研修10余人次,派出到全国及市内各大医院进修80余人次。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学位。博士后进站1人、申报博士14人、申报硕士15人。招收应届毕业生72名,其中博士5名,硕士28名,本科生17名,合同制护士22名。招收的硕士中包含4名七年制外语特长生,为涉外医疗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
  235、2010年,积极参加天津市卫生局&好医生、好护士、好医院&评选工作。经过网上投票和评议,我院荣获&好医院&荣誉称号。刘新桥被评为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贾建东被评为&好医生&,王维宁同志被评为&好护士&。王平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236、2010年,在药品、试剂、医疗仪器等项目的招标采购过程中,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工作制度,为医院节省资金共计996万元。拆除电话外线18部,内线101部,外线改内线18部,拆除宽带16条。规范了移动电话医院担负费用的人员范围。
  237、2010年,网络完成门诊合票,减少了误差,将办卡,挂号,收费三个模块融合成一个程序,简化了就诊流程。门诊化验标本全部实现条码管理,增加后台数据库的授权许可数量。
  238、2010年,着力打造&名医、名科、名院&品牌,先后派出12名专家,参与录制天津电视台《天天养生》、《健康大学堂》等健康养生栏目171集次,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39、2010年,接收来自美国、新加坡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个团队及留学生共计570人次。接待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观谈判的团体及个人376人次。派往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参访、讲学、工作、进修等29人次。共接收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住院病人67人次。分别与新加坡、德国、俄罗斯等国外医疗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
  240、2010年,制作了一批以突出中医药特色为内容的宣传橱窗,重新梳理和补充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三项重点工作,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相关培训,使中医药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241、日,我院隆重召开2010年工作总结表彰暨2011年工作部署职工大会,马融院长作&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规划&工作报告。
  242、2011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校长和我院马融院长一行访问了瑞士、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医院,通过与各国医疗部门的交流,巩固了我院的合作项目,吸收了世界一流的康复理念,开拓了新的合作项目,为今后我院学科发展及科研工作打开新思路。
  243、日下午,我院召开&奋战100天,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就医环境&动员暨誓师大会。马融院长作动员报告,我院启动&五大工程&建设项目,即:以提升医疗质量为重点,打造优质医疗工程。以提升护理质量为先导,打造优质护理工程。以实施品牌服务为目标,打造优质服务工程。以做好后勤服务为保障,完成好环境改造工程。以调整就医流程为手段,打造安全畅通工程。6月8日,天津市卫生局《天津卫生信息》第89期以&天津中医一附院开展&奋战100天&活动取得新成效&为题,全面报道了我院开展&奋战100天,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就医环境&活动取得的新成效。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苟利军同志在天津市卫生局第89期《卫生信息》上做出批示:中医一附院抓&环境年&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要继续巩固提升,创一流管理水平。8月5日,我院召开了&奋战100天,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就医环境&活动总结暨2011年中期工作推动会。马融院长就我院2011年下半年工作做出总体安排部署,并提出下半年工作的重心做到两个转变:一是医院从追求病人数量向提高医疗质量方面的转变,二是医院的发展目标从单纯以医疗为主向研究型医院转变。
  244、日,我院举行新址建设工程开工仪式,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市委常委、教卫工委书记苟利军,市人大副主任王宝弟,副市长张俊芳,市政协副主席张大宁,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天津市有关委办局的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8月29日,新医院建设正式打桩。11月2日,打桩工作顺利完工,共打桩2465棵,桩基检测正常。12月15日,我院迁址新建项目施工总承包招标开标,迁址新院建设工程主体建设全面启动,同时我院与南开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会议,标志着迁址新建工程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正式启动。这项工作是创建&双优一安全&的优质建设工程、有效预防和减少工程建设中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发生、保证工程优质、高效、安全、顺利竣工的重要举措。
  245、2011年4月,我院院长马融教授荣获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1月,马融教授受到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表彰并荣获&全国卫生系统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荣誉称号。
  246、2011年5月,我院组织2010年先进工作者40余人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度假,体现了医院关怀。
  247、2011年6月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主题病房建设&活动,旨在从患者需求入手,提供个体化的疾病康复和养生保健指导,突出中医化的特色健康教育,创立中医一附院优质护理服务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中医护理同仁争相到我院取经。
  248、日,我院召开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暨创先争优事迹报告会, 5个先进党组织、59名优秀共产党员及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表彰。
  24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评审验收专家组来我院,我院针灸部、儿科、肿瘤科、肾病科、血液科、风湿科、推拿科等7个重点专科和1个全国中西医结合中医急诊临床基地急症部通过了专家组的检查验收。
  250、7月21日,石学敏院士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邀请,赴法国巴黎为爱国侨领诊治脑血管疾病,经石院士连续两周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非常惊讶于中国针灸的神奇疗效,盛赞石院士的医术高超,感慨祖国医学的伟大,在法期间应中国驻法大使孔泉的盛情邀请,石院士还为使馆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保健知识讲座,使馆各单位成员及随任家属60余人参加,石院士还就馆员们提出的身心健康等问题作了细致的解答,此次出访对推动针灸的国际间学术交流和针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51、2011年9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动态管理第三周期工作督导检查组专家一行4人来我院进行检查,我院最终获得了1227分的优异成绩,受到检查组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252、日,我院作为天津市卫生局指定的唯一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组织68名住院医师在我院进行毕业考核第三站的临床病例考核。
  253、2011年9月,我院张伯礼、阮士怡、韩景献等3名专家被增补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254、2011年9月,我院针灸科、儿科、心血管科被评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55、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今晚报》联合主办的&中国民生典范城市评选&天津城市民生贡献奖推展活动揭晓,我院获得&天津城市民生贡献奖&。
  256、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由我院主办的2011年中风病临床基地协作联盟成立大会在津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中医药专家共计40余人出席了会议。
  257、日,由我院与天津市针灸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天津第十一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等国际著名专家学者在主席台就座,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张大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天津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贺胜、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258、2011年9月,我院石学敏院士获第六届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我院获天津市&十一五&继续医学教育先进集体。
  259、2011年9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在天津召开了2011年度学术会议暨华北地区肾脏病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省市45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
  260、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由我院主办的2011年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成立大会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46家中医药机构共计70余人参加了会议。
  261、2011年10月,为期1周的第23期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醒脑开窍&针刺法学习班开班,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学习班。
  262、日至8日,我院举行了&冬季养生及膏方应用宣传周&活动,膏方门诊患者比平日增加了3倍,膏方数量超过了10月份一个月的总量,同时,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我院本次活动也进行了跟踪报道。
  263、2011年,我院新建的国药堂、体检中心、现代化煎药室缓解了门诊压力,优化了患者就医流程。
  264、2011年11月,我院结合提高医院整体学术氛围,在马融院长的亲自部署下,开办&名师讲堂&夜间讲座活动,利用每周四晚上业余时间,为临床一线医药技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充电,邀请业界名家授课,受到医护技药人员的欢迎。
  265、日,我院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医院模拟试评,取得了970分的总成绩。
  266、2011年11月,我院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党委书记于铁成教授被评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267、日,德国赛德克市长乌里希&法纳先生和帕纳罗马心身医院总裁欧伯诺斯先生一行25人来我院访问,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亲切会见乌里希&法纳先生,就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268、2011年11月,由我院承办的2011年全国中医外科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会暨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会议代表来自全国22个省市共计100余人。
  269、2011年度,我院共有4项课题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院历年来第一次同时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个等级奖项。其中,由马融教授主持的&&益肾填精法&治疗小儿脑病的研究&课题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王舒教授、杜元灏教授分别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刘宝山主任医师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我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12项,资助经费640万,是我院历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立项及资助经费最多的一个年份。由王舒教授主持的&针刺手法对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的影响特点及分子&获&973&课题立项资助,这是我院第三个&973&课题。另外,我院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团队,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并获立项资助。
  270、日,我院召开2011年总结表彰大会,马院长在会上做了2011年工作总结报告,对2011年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奖杯。全体院领导及全院职工40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271、日,我院迎来天津市卫生局&环境年&建设督导组,并顺利通过检查。
  272、日,我院举行迎新春团拜会,院领导向全院职工致新春的问候。部分科主任发言,祝全院同事新春快乐,并表示要在新的一年里,努力拼搏,为医院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273、日、24日,我院组织2010年和2011年新入院职工共计22人,分为两批在鞍山西道时代广场献血车进行了献血活动。
  274、日下午2点,医院召开了2012年工作会议,马融院长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做了医院2012年工作规划,我院吴宝新书记、中医药大学张金钟书记就医院现阶段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重要讲话。全体院领导、一二级科主任、支部书记、护士长及医院老专家出席参加会议。
  27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检查组专家莅临我院指导工作,吴宝新书记、刘玉珍副书记及文化小组相关成员科室参加接待。
  276、日,我院在迎宾馆隆重举办阮士怡教授九十五岁寿辰庆典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对传承阮士怡教授的学术思想,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苟利军同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天津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孙学瑞同志,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林立军同志,天津市教委副主任林炎生同志等领导,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中医药专家学者共300余嘉宾出席了庆典活动。
  277、日,国家审计署到我院进行检查,以医保为突破口着重对医院药房进行了检查,至4月13日检查圆满结束。
  278、日至22日,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学学科发展报告》结题暨《中国国针灸》杂志编委会换届会议、《中华针灸杂志(电子版)》首届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中华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卷)第三次编委会(审稿会)会议、《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考试指导用书》(《针灸推拿学教程》)第一次编委会会议在我院召开,我院党委书记吴宝新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全国针灸领域专家学者汇聚我院,本次会议的圆满召开进一步扩大了我院针灸学科的学术影响,对进一步确立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279、日,我院工会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体育场举办了2012年春季趣味运动会,马融院长参加了趣味运动会并致开幕词,全院职工积极参加。赛前经过认真组织,精心策划,设置了运动强度适宜、富于乐趣的运动健身项目,如拔河、投篮、双人夹气球等。
  280、日,我院在门诊大厅隆重举行&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的启动仪式,旨在进一步延伸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社会公益责任,同时为广大在校大学生以及医院的团员青年提供一个接触社会、提升自身能力以及展示自我的平台。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张金钟书记、杨清海副书记,我院马融院长、吴宝新书记、刘玉珍副书记,中医药大学学工部崔强部长、团委张岚书记等有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我院人事处、团委、宣传办公室、护理部、院办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部分志愿者代表6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281、、1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莅临我院检查工作,由卫生局中医处陈子震处长陪同,全体院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接待工作。这次的评审检查内容涉及管理、院感、检验、病案、药事、护理等方面内容。最终,专家组一致对我院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282、&&30日,药理基地Fercap sidcer国际伦理认证会在我院举办。
  28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5个世界无烟日,我院举办戒烟主题暨吸烟与COPD科普知识讲座,宣传吸烟危害及戒烟方法,吸引了众多患者与职工参与,得到一致好评。
  284、日,我院在门诊大厅举办&献血者日&咨询活动,宣传无偿献血,吸引了众多职工和患者前来咨询。
  285、日下午,我院召开庆&七一&暨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刘玉珍同志主持,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同志出席大会并讲话,全体院领导、共产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共计320余人参加。
  286、、12日,为进一步规范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政处组织了两场抗菌药物临床整治培训讲座,吸引了广大临床医生参加。
  287、日,我院召开了医院2012年中期工作推动会,张军平、王舒、曹树军三位副院长首先就医院2012年上半年医、教、研、行政后勤等各方面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马融院长和吴宝新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全体院领导、一二级科主任、支部书记、护士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288、日,&首届中医医院职业化管理高级研修班走进天津&在我院授课,全体管理干部聆听。
  289、日,国家中管局基地检查评估组领导莅临我院,对我院中风病、冠心病基地进行了检查。
  290、日,2012年天津市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评估组专家莅临我院指导工作。
  291、日,我院召开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教工作大会&,将我院近5年的科研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为科研教学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及个人进行了表彰,对推动&十二五&时期医院科教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上,马融院长、张伯礼校长、石学敏院士在大会上分别做了重要讲话。
  292、日,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丽萍在市政府办、建委、教委、财政局、规划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来我新院建设工地调研指导工作,中医药大学张伯礼校长、张金钟书记及我院全体院领导陪同。
  293、&&8日,我院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全院中层干部高级管理培训活动,特邀请了中欧国际医院管理中心高级培训顾问授课,对拓宽眼界、打开思路、接收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提升团队精神,提高工作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全体院领导、科主任、支部书记、科护士长参加了此次培训。
  294、日,我院在天津市迎宾馆隆重举办了石学敏院士从医50周年学术&管理思想研讨会,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中共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丽萍出席会议并致贺词。各委办局领导及来自海内外的中医药专家学者共300余嘉宾出席了学术庆典活动。此次大会对进一步扩大中医针灸在国内外的影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上,王国强部长、朱丽萍书记、张伯礼院士、石学敏院士一同为《中华针灸电子杂志》揭牌,此杂志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我院承办,是国内第一本针灸电子学术连续出版物。
  295、日下午,我院召开第二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暨评选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好护士、好医院&活动表彰大会。医院所有在院院级领导、一二级科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共100余人参加。党委副书记刘玉珍同志主持会议。
  296、&&4日,我院承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建设培训研讨会&,来自海内外共200余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297、日,天津市首届中医养生膏方节开幕式暨天津市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
  298、日,&天津市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揭牌仪式在我院举行。
  299、日,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在美传承暨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及揭牌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总领事来函表示了热烈祝贺。
  300、日,我院针灸部康红千主任被杀害。事件发生后,医院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最终,在医院领导的指挥下,经全院职工通力合作,于10日内将事件圆满解决。
  301、日,我院举行了新建工程主体封顶庆祝仪式。天津市人大副主任苟利军,天津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贺胜、副局级巡视员宋立志,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副校长刘红军,天津建工集团董事长耿立新及我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建各单位领导等共计100余人出席了封顶仪式。
  302.日,我院召开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上马融院长代表院领导班子做了2012年工作报告,刘玉珍主席做了2012年工会工作报告工会经费使用情况报告,财务处奚晓鸣处长做了我院2012年财务工作报告。会上还讨论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福利费管理规定》等两个新修改文件。最后党委书记吴宝新同志做了重要讲话。职工代表共计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303.日,我院举行迎新春团拜会,院领导向全院职工致新春的问候。
  304.日下午,医院召开了2013年工作会议,全体院领导、院长助理、一二级科主任、全体护士长、支部书记、职工代表以及民主党派人士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马融院长做了《2013年医院工作规划》报告,吴宝新书记做了《2013年医院党委工作要点》报告。
  305.日,我院组织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新入院职工共计29人,在鞍山西道时代广场献血车进行了献血活动。
  306.日,天津市卫生局&促惠上&活动组莅临我院,就我院发展建设中急待上级部门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307.日,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建设评估专家莅临我院。
  308.日,中国针灸学会全国秘书长会议在我院召开。
  309.日,复旦-辉瑞医院中层干部发展项目在医院行政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全体职能科室主任参加培训。
  3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莅临我院就学科建设进行指导。
  311.日下午,我院组织了主题为&我健康、我快乐、健步行、共参与&大步走健身运动会。来自全院各科室职工500余人参加了比赛。
  312.日国际禁毒日,医院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并利用电子屏、门诊宣传等多种渠道宣传毒品危害。
  313.日,我院开展了2013年第一次应急演练活动。此次演练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加大家对应急工作的重视,锻炼大家的应急组织、协调和快速应变能力,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314.日,在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今晚报、今晚网联合主办的&践行天津精神贡献奖调查推选&活动中,我院荣获&践行天津精神贡献奖&。
  315.日下午,我院召开了医院2013年中期工作推动会,全体院领导、一二级科主任、支部书记、护士长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张军平副院长、刘玉珍副书记、王舒副院长、曹树军副院长、刘新桥副院长、毛静远副院长就各自分管工作,对医院2013年上半年医、教、研、行政后勤、党委等各方面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下半年发展方向和设想。马融院长和吴宝新书记做了重要讲话。
  316.日,我院肝胆科与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医百顺栏目联合举办了&世界肝炎日&大型义诊咨询活动,肝胆科医护人员在B楼门诊大厅为近300名市民提供健康咨询,并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317.为贯彻落实天津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和借重首都资源促进天津发展推动会和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做好借重首都资源有关工作通知》的精神,我院马融院长于日上午,带领张军平副院长、刘新桥副院长、毛静远副院长和医院部分中层干部一行20人前往广安门医院学访交流。
  318.日,我院与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副校长刘红军,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卞俊峰带领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各位领导,我院以院长马融、党委书记吴宝新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319.日,&中国&天津第十二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天津市针灸学会共同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天津市中医管理局局长林立军、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等领导及400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收到论文227篇,其中大会交流10余篇,分会专题交流30余篇。
  320.日上午在行政楼学术报告厅开展总值班人员培训,邀请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总值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流程进行讲解。
  321.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德医风建设,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日下午,我院召开医德医风工作会议。医院院级领导、一二级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和护士长共100余人参加。
  322.日,全国中医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在我院举办,会上,石学敏院士和马融院长分别进行了题为《中医医院管理与重点学科建设》、《医院危机公关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学术讲座。
  323.2013年12月,我院荣获由今晚报社、今晚网联合主办并由广大市民共同评选的&2013津门爱心好医院&称号。
   临床各科
               
            
           
 &&&&博士生导师
 针灸学科
     
 儿科学科
 内科学科
         
     
 外科学科
 妇科学科
 &&&&主任医师
&&                         &&                      
 针灸特需
         
 针灸研究所
 中西医结合
 神经外科
         
        
       
      
 心血管科
 &&         
        
         
        
         
      
 老年病科
         
  &&  
 内分泌科
       
         
      
 麻醉除痛科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针灸特需
 针灸研究所
         
   &&&&
 心血管科
 &       
      
      
  & & 
 老年病科
         
 内分泌科
     
     
       
        
       
 耳鼻喉科
 麻醉除痛科
       
& &&&&主治医师
       
 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邮编:300193
  电话:32297&&& 32299
  电子信箱:
  网站:
  Hospital Name: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dress: AnShan Xi Road 314 , Nankai District ,
  Tianjin,& China
  Tel: 32297&&& 32299
  E-mail:
上一篇:下一篇:
猜您有可能也喜欢
发表我的评论
合肥迅即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家集技术研发、客户服务、技术维修为一体的
医疗设备信息网维修联盟QQ群管理规范如下:1、目
医疗设备信息网()创办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服
飞利浦(philips)头线圈供应,联系电话.同时核磁共振MRI维修
二手GE(通用医疗)、PHILIPS(飞利浦医疗)、SIEMENS(西门子医疗)核磁共振成
飞利浦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液氦的灌注超导核磁共振MRI液氦充装联系电话+
Philips Brilliance 16排CT配件机Manufacturer: Phil
Philips Brilliance 64Manufacturer: PhilipsMod
TAC Toshiba Aquilion 64 Cardiac 2005/6Toshiba
For Sale PHILIPS Axis Assembly 281+ MRI Scann
PHILIPS Knee/Foot NMRA711 MRI Coil2007 PHILIP
12位号:RF AMPL 3.0T AN8134需求联系QQ790
|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verved.
医疗设备信息网/医疗从业者免费注册发布的行业网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