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汉 代 孕 机 构

北京广东等地非法代孕机构被查处
06:32 &&来源:新京报
&&编辑:Spider&&
  日前,北京等地有机构非法提供代孕服务,已被查处。
  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邓海华9日介绍,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打击违法违规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并已掌握具体的案例。比如,北京市卫生局联合有关部门,对东城区的卓越医疗美容门诊部违规违法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实行代孕等行为进行了查处;广东深圳市对于南山区地下代孕点进行了突击联合检查。山东省卫生厅会同相关部门对聊城凤凰中泰医院违法采集、提供精子,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辅助生殖技术进行了联合查处;浙江省卫生厅与互联网的主管部门协调,对于网上涉及违法违规开展辅助生殖技术介绍的网站进行了集中的清理。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发起的“人类辅助技术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打击的主要内容包括,非法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和个人;非法开展采供精、采供卵、销售促排卵药物等的机构和个人,以及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
  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还联合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设立举报热线(010-)和电子邮箱(art@),受理社会投诉。 (记者魏铭言)
标签:北京 生殖 辅助 电子邮箱 查处
上一篇:&&下一篇:
&&邮箱投稿:baoliao@kaixian.tv&&商务合作:webmaster@kaixian.tv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4、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5、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马,楼主更得太慢了啊!
  楼主写的不错,加油。
  正文   传说中吕公能有此举动是因为善于看人的面相,看出了刘邦日后的大富大贵,这些估计是鬼扯。我更愿意相信,吕公是觉得刘邦这种“放得开混得开”的性格和能力在乱世比那些循规蹈矩的人更立得住脚。  当然,据说刘邦长的是有一点儿与常人不同,“隆准而龙颜”,而且左边大腿上还有七十二颗黑痣。  吕公的老婆对此还不甚理解,认为吕公常说要将这个女儿嫁给贵人,沛县的县令都求之不得,却反而给了刘邦。  显然,吕公的眼光没有问题,刘邦和吕雉的结合也可谓是天造地设,两个同样心横手辣、同样工于算计的人走在了一起,“江湖上必定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刘邦比吕后要大将近二十岁,中年得妻更加是宠爱异常,没有几年的时间就生下了一子一女,儿子是后来的汉惠帝,而女儿是鲁元公主,他们的故事我们后面再说。  相传有一次刘邦外出,吕后与两个孩子留在家中,有一个老头儿路过讨碗水喝,看到吕后之后就说:“夫人是天下贵人。”吕后很高兴,又让他看自己两个孩子的面相,老头儿又说:“夫人的富贵都是因为这个男孩。”(就是汉惠帝。)  等到老头儿走后,刘邦回来了,吕后给刘邦讲了这件事情,刘邦又追出去找到了那个老头儿也给自己看看,老头儿看了刘邦之后,大惊道:“您的面相贵不可言!”  这当然八成是个刘邦登基之后编出来的故事了,不过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下刘邦可能长的确实有些不同。  刘吕二人的好日子没有过多久,刘邦就赶上了风云际会的反秦浪潮,参与到轰轰烈烈的造反事业中去了,从此聚少离多,吕雉甚至做了好几年项王的阶下囚,等到二人再一次重逢时,刘邦已经是享有天下的皇帝,而吕雉也早已青春不再。  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吕后晚年的狠毒手段和蛇蝎心肠,其实仔细体会一下,作为一个女人,她整个生命最美好的时间都因为刘邦消耗在了奔波和囚禁之中,她所忍受的苦难也确实惊人了。
  楼主快点更新啊,等着看呢,谢谢啦,辛苦了
  留贴,下回来看
  楼主写的很认真,冒个泡赞一个,俺的历史知识太少,不能做太高的讨论,只是看影视剧的时候对项羽太多赞美,对刘邦太多的无赖描写心存疑惑,如果项羽真的那么完美,为什么还自刎乌江边?难道仅仅是输给了那点可笑的运气?刘邦这样那样的无赖流氓,为什么那么多的将士谋士跟随?张良韩信那种人才可不是随便培养下就能出现的,那种惊天盖世的人才都肯跟随辅佐能是影视剧中说的那样不堪吗?这简直就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奈何奈何。  论起写作,楼主在写作功底上似乎还有欠缺,不过历史知识已经让人眼前一亮,写作的技法可以慢慢练,故事的框架也可以一点点的构思,但能沉下心将这些难读的史料一点点消化吸收却是很难得的,支持你,一定能写出如意的作品。
  其实刘邦在这股浪潮开始之前就造反了,他的起义过程和陈胜吴广非常相似。  作为亭长,刘邦本来要押送征夫去骊山干活服力役,在路上他自己盘算了一番,以当时他押送的人逃亡的情况来看,到了目的地自己肯定难逃一死,便也索性反了,最初的队伍小的可怜,也就十余人。  队伍再小,该聚拢人心也要聚拢人心,刘邦和陈胜吴广一样玩了鬼神的买卖,那就是著名的“高祖斩白蛇”的传说。  本来故事很简单,就是刘邦带着自己小部队前行的时候遇到一条大蛇挡道,谁都不敢靠近。当时刘邦喝醉了,也是酒壮怂人胆,二话没说,上去就一剑将其斩杀。之后刘邦就在这个上面做了文章,找了一个老妇来哭诉,对大家说:“我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变成了蛇挡在路中,现在赤帝的儿子将其斩杀了,所以我很伤心。”  古时候朝代讲究五行之德,秦朝据说是金德,就是所谓的白帝,而刘邦此时自命是赤帝之子,代表的是火德。火克金意味着刘邦克秦朝,而他斩杀了白帝之子就是在向他的手下暗示,他要代替秦朝取得天下。  说实话,鬼神这一套有的时候用好了,真的很管用,他可以让手下迅速建立起忠诚,比别的方式容易的多,尤其是部队大部分组成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团体的时候。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或者说是穷苦老百姓的起义,大都伴随着迷信:陈胜和刘邦都能算;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也是靠着宗教迷信的力量凝聚人心;甚至一千多年后的朱元璋,还有明末的李自成,都用过这种伎俩。  看来舆论攻势不能放松啊,项羽就不会玩这套。  刘邦玩的这个“斩白蛇”倒是比陈胜吴广那个“狐狸叫”和“鱼肚藏书”有文化,值得赞扬,至少更像是真的。和陈胜吴广比起来,刘邦还算是知识分子,至少他懂五行之德。  之后,刘邦和吕雉还一起玩过一个天子气的伎俩,那就是吕雉逢人便说,无论刘邦的部队躲在深山里的哪个地方,我都可以轻易找到他,因为刘邦在的地方天上就会有一股奇怪的气息。  如此一段时间神乎其神的把戏玩下来,刘邦这个反贼在沛县一带名气慢慢越来越大,部队也逐渐壮大起来。
  @金生丽_楼
22:35:42  楼主写的很认真,冒个泡赞一个,俺的历史知识太少,不能做太高的讨论,只是看影视剧的时候对项羽太多赞美,对刘邦太多的无赖描写心存疑惑,如果项羽真的那么完美,为什么还自刎乌江边?难道仅仅是输给了那点可笑的运气?刘邦这样那样的无赖流氓,为什么那么多的将士谋士跟随?张良韩信那种人才可不是随便培养下就能出现的,那种惊天盖世的人才都肯跟随辅佐能是影视剧中说的那样不堪吗?这简直就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奈何奈何......  -----------------------------  其实刘邦的才能和伟大当然必须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我的基本态度。另外,虽然一般影视剧都会比较丑化刘邦,但也有比较正面的吧,比如今年年初播的历史上连续剧投资最高的《楚汉传奇》,那里面陈道明演的刘邦就很到位啊,既有无赖的感觉,又有枭雄的气质。
  期待更新,写的很棒。
  后来反秦浪潮一起,很多秦国的官吏被手下所杀,于是有不少秦朝的地方长官为了不做嬴氏的替死鬼就自己先造反。  沛县的县令就动了这个念头,他准备起兵响应陈王。  此时,刘邦之前在沛县积累的人脉就发挥作用了。萧何曹参等人认为县令不足以带领众人起义,他们想让刘邦回来做起义军的首领,就骗县令:“您是秦朝的官吏,现在要反叛,恐怕沛县的子弟都不听从,不如把沛县外面一些已经造反的人召来,这样可以借助他们的部队来逼大家一起造反。”  县令觉得有道理,就让樊哙把刘邦召了回来。  刘邦部队此时已经发展到几百人(速度比起陈王的部队还是有差距),在樊哙的指引下到了沛县城外。此时沛县县令发现不对了,整个沛县从萧何曹参到樊哙都是刘邦的人,那以后自己怎么办,于是他临时变卦封闭城门,不让刘邦进来,还准备杀了萧何和曹参。  通过之前神啊怪啊气啊的铺垫,刘邦在沛县享有很高的人气,他开始用往城内射书帛的方式策反老百姓,说现在反秦是大势,如果大家还盲目的跟着县令不造反,而要死忠秦朝的话,迟早会被纷起的诸侯屠城。  在刘邦强大的言论攻势之下,沛县老百姓最终一起暴动把县令杀了,迎刘邦进城商量造反大事。  自立为沛公的刘邦,在家乡招募了三千沛县子弟,开始了自己的争霸之路。  其实本来萧何和曹参在沛县的人望也不低,论身份还比刘邦高贵些,可他们都是文人出身,虽然有造反的想法,却都没有当老大的胆子,就一致把刘邦推了出来。  当老大确实是需要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的,这不但是权力,更是责任,要敢于为所有人的性命和前途负责。有的人能力很强,但或许限于性格或许限于胆量,就是只能做辅佐别人的角色,而不能做当家作主的角色。萧何曹参如此,四百年后的诸葛亮又何尝不是?  书生气质较浓的人一般不适合当老大。书生的顾虑太多,想法太多,思想包袱太重,在该坚决的时候不够坚决,反而不如那些具有一点儿“混混气质”的人,因为“混混们”什么都放得开,什么都做得出。  起兵后,沛公部队所有的旗帜都用红色,主要是为了顺应之前“赤帝之子斩白蛇”的传说。后来汉朝的主色调几经变化,汉初曾经改用过黑色,用了几代之后到了汉武帝时期改成黄色,直到汉光武帝刘秀中兴之后才又恢复成红色,自此稳定下来。
  写的很好,也很喜欢作者的文笔,感觉很稳重,文字读起来也有厚重感。支持楼主,希望常更新~
  不过瘾  
  既然提到“赤帝之子斩白蛇”的传说时讲了“五行之德”,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中国古代用来解释王朝更替的学说,即“五德始终说”。  “五德始终说”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稷下学宫(齐国在临淄稷门口附近建的一个官办高等学府,召集各派思想家在这里讲学,百家争鸣的主要地点,曾经汇集了天下贤士上千人)中的大学者、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提出的学说。  邹衍说的“五德”就是指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五种德,每个王朝顺应其中一种“德”,这五种德循环当家作主。邹衍用这个来解释各个朝代的更替,古时候皇帝诏书开头经常是“奉天承运”,这里承的“运”指的就是“五德”中的“德运”。  五种德运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所以顺应五种德运的朝代也因此相生相克,具体内容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当然,这种说法是迷信的,可信度也是很低的,但历朝历代的皇帝却信的不得了。或许这些皇帝不是真正的相信,而是用这个方式可以堂而皇之的解释自己取得天下是“顺天命”。  毕竟,新朝代的开创者相对于旧朝代来说都是叛逆者和篡位者,按照别的理论篡位者永远是篡位者,可是按照这个理论,篡位者就可以变成顺应天命来接管天下的接任者,一下子就名正言顺了起来,统治者们当然喜欢了。
  做个记号
  但是也有问题,一股势力到底应该是什么德,没有一个标准的说法,也没有一个权威认定机构,于是大家都纷纷自己做主,也经常搞的很混乱。  比如:黄帝时代因为黄龙地蚯出现,所以是“土德”;夏朝因为青龙止于郊野,草木畅茂,所以是“木德”;商朝时银从山岭中溢出,所以是“金德”;周朝武王伐纣时出现了赤乌之符,所以是“火德”;于是邹衍说“虞土,夏木,殷金,周火”,他们是后一个克前一个的关系,刚好解释了朝代更替,于是再往下数应该是“水克火”,刚好秦朝尚黑,说他们代表“水德”非常解释的通。可是再往后就不行了,“土克水”,可是汉朝无论如何和“土德”是扯不上关系的。  如果扯不上关系,岂不是说汉朝接替天下是“名不正,言不顺”?那怎么行!  幸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总有办法解释。  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大臣张苍就说,秦国短祚而且暴虐无道,不能算正统朝代,所以汉朝应该是“水德“,“水克火”所以汉代取代了周朝。刘邦采纳了这种说法,开始尚黑。  汉武帝时期,武帝比较承认秦朝(他和秦始皇一样都是好大喜功的人,估计有些惺惺相惜),又改汉代为”土德“,开始尚黄。  可无论是“水德“还是”土德“,都和刘邦“赤帝之子斩白蛇”的传说不符。直到王莽篡汉之后,才由王莽正式采用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定汉朝为”火德“。  再后来,虽然王莽被赶下台,但光复汉室的汉光武帝刘秀还是沿用了这种说法,确定汉朝为”火德“,然后改秦朝为”金德“,周朝为”木德“。  从此,东汉以后写的史书比如《汉书》、《三国志》都用了这种说法,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为汉朝皇帝姓刘而称为“炎刘”,一切都是“火德”的延续。
  等到了三国时期,刘备蜀汉一脉也一直以“火德”自居,以表示自己是延续汉朝皇族的正统,刘禅的年号“炎兴”也明显有“火德”的成分在里面。相反,曹丕在称帝之后,果断抛弃了汉代的“火德”,自命为“土德”;而孙权一见另外两家都有了自己的“德”,也不甘示弱,自命为“水德”。所以三国时期是水火土的斗争。  再往后,隋朝认定北周是“木德”,因为他们来源于北周,所以用木生火来解释自己是火德。唐朝得到天下之后,顺了土德。到了宋朝,宋朝自命为火,辽自命为水,金自命为土,而元自命为金。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信这些五行之术,本来他的姓氏“朱”就有红色的意思,象征着火,所以自命为“火德”。而且,朱元璋认为“炎汉”从字里讲是“两重火”,而明朝的“明”则是“三重火”。  不但如此,朱元璋在给自己子孙起名字的时候也按照五行来排,所以明朝皇帝的名字特别有意思,都具有五行的特点。朱元璋给自己二十多个儿子每个人题了一首二十字的诗,要求这些儿子的后人以后每一辈取名字的时候第一个名字要使用属于自己的诗里的字,然后第二字要有五行的组成部分,并且以火土金水木的顺序依次循环。  明建文帝的名字叫“朱允炆”,后来永乐帝朱棣夺位,辈分变了,所以之后的诗也变成了燕王一系。明朝往后的皇帝分别是仁宗朱高炽(火),仁宗的儿子宣宗朱瞻基(土),宣宗的儿子英宗朱祁镇(金),英宗的兄弟代宗朱祁钰(金),英宗的儿子宪宗朱见深(水),宪宗的儿子孝宗朱祐樘(木),孝宗的儿子武宗朱厚照(火,四点水的起源其实是“火字旁”),武宗的兄弟世宗朱厚熜(火),世宗的儿子穆宗朱载垕(土),穆宗的儿子神宗朱翊钧(金),神宗的儿子光宗朱常洛(水),光宗的儿子熹宗朱由校(木),熹宗的兄弟思宗朱由检(木)。  这些皇帝名字中的第一字按照辈分凑起来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正是朱元璋给燕王朱棣一系题的诗,而第二个字也正是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循环,很有意思。  明朝灭亡,满洲人入关,定国号为“清”,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也不知道是凑巧,还是满洲人真的也这么讲究,有人说他们的国号“清”故意带了“三点水”,就是在象征着克明朝的“三重火”,所以他们顺应的是“水德”。  虽然这个“五德始终说”现在已经基本可以认定为无稽之谈,完全没有什么真实性,但其内容确实也是饱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看起来颇有那么些意思。
  再顶一记楼主
  长见识啊
  第三年: 秦二世二年 公元前208年  第十章 陈王败亡  秦二世二年,反秦大火的燎原之势突然有点儿偏向,不但烧向了腐朽的秦王朝,也烧回了起义军自己的身上。古往今来,农民起义军共同的、最大的敌人出现了:内乱。  在古时候,所谓的最受压迫、最具有先进性的工人阶级还没出现,社会矛盾激化的时候,承担最大痛苦的就是农民阶级。所以,历朝历代的末期,最先跳出来造反的基本上都是农民起义军,只不过最终成功的不一定是他们而已。  农民起义军在造反之初都是穷苦老百姓,是深受统治阶级迫害的人,他们的奋起一战为天下人民带来福利。可由于大多数人起兵的初衷往往还是为了私利,所以打着打着就会变味,穷苦老百姓打着打着就会变成大地主、大土匪,变成为了自己私利而战的割据势力。  所谓的“窃珠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穷人一旦翻身当家做主人之后,就失去了原来奋斗的动力,开始为成为压迫者而努力,历来农民起义无不如此。成功者和失败者唯一的区别在于,有的人目光长远,想用统一天下来满足自己的私利,在诸侯纷争时把私心藏的比较深,而有的人目光短浅,只看到了短期的小利,很早就把私心露了出来,开始做一些“反动”的事情。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失败很多都是从内乱开始。在利益面前,曾经共患难的战友会拒绝与“你”同享福,因为“他”想“独享福”。这并也不是说“他”有多自私,其实“他”背叛“你”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你”逼的,因为“他”如果不主动出击,先“独享福”的话,“你”很可能就会先动手来“独享福”。巨大的压力逼得“他”不得不为了自保而动手。  很多排除异己大权独揽的奸雄走到那一步其实也挺情有可原的,可能他们最原始的动力并不是对权力执着,而只是想继续活下去,可残酷的现实逼得他们想活下去就必须把其他人有威胁的人都除掉。这就会有“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事情出现,“你”内心到底想不想和“我”抢权力“我”判断不了,为了保险,就当“你”想吧,毕竟冤枉了一个好人“我”只会内心受到谴责,而放过坏人则有可能威胁到生命。  乱世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用简单的丛林法则来做游戏规则的时代。没有强大的国家政权保障正常制度运行的时候,人们之前的相处只会越来越趋于原始,不把权力抓在自己手里,就等于是把屠刀夹在自己的脖子上。。  比如吴广。
  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吴广本是起义军中当之无愧的二号人物,甚至曾经有可能成为一号人物,可随着起义军势力的逐渐扩大,他的一再谦让把自己逐渐逼上了绝境。  吴广率领陈王的主力部队围攻荥阳,防守荥阳的是三川郡郡守理由,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将门虎子非常厉害,守的滴水不漏,吴广一时也没了主意。久攻不下让吴广在军中的威信越来越低,之前吴广可以靠自己出色的个人品质让大家追随他,可现在起义军壮大了,生存的法则已经改变。  纯粹靠个人的美好品德可以成功的指挥几万大军吗?显然不行。行军打仗有时候强权和暴力统治也是必要的,吴广败就败在太过仁慈。  周文在函谷关下被章邯打的大败的消息已经尽人皆知,吴广军中自然也起了骚动。将士们知道,章邯大军一路向西,即将遇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自己。  于是,有个叫田臧的将军开始和周围人谋划:“章邯大军马上就到,我军围攻荥阳这么久都没有结果,到时候肯定会被章邯杀的大败。我们不如只留少量的兵继续围着荥阳,然后用精兵主动迎战章邯,这才是存活之道。可如今吴广怠惰,根本就不懂兵法,估计和他商量也没戏,还不如自己动手。”  由于吴广对军队的掌控太弱,对手下的弟兄们又太过信任,军中的防备几乎为零,田臧这一伙人很容易就发动了军变,他们带着人假冒陈王的诏令直接杀了吴广,然后把他的头颅献给了陈王。
  @轩辕秋 322楼
08:41:39  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吴广本是起义军中当之无愧的二号人物,甚至曾经有可能成为一号人物,可随着起义军势力的逐渐扩大,他的一再谦让把自己逐渐逼上了绝境。  吴广率领陈王的主力部队围攻荥阳,防守荥阳的是三川郡郡守理由,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将门虎子非常厉害,守的滴水不漏,吴广一时也没了主意。久攻不下让吴广在军中的威信越来越低,之前吴广可以靠自己出色的个人品质让大家追随他,可现在起义军壮大了,生存的法则已......  -----------------------------  张了不少见识,挺好的!楼主继续!
  @轩辕秋 10楼
11:02:18  第二章 秦国六世之烈  到了战国时期,晋国一分为三,强大的挡路石不复存在,秦国终于开始有了逐鹿中原的机会。  其实他们一开始还是不顺,分晋之后的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两代贤君的治理下,成为了第一个强大起来的三晋国家。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上下齐心,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军事实力都走在七国的前列,绝对在秦国之上。  反观秦国,由于连续几代出现了争夺王位的混乱,实力大大受损,虽然国土很大,但论战斗力......  -----------------------------  这里提出一点不同意见:夺河西之地的是吴起,不是庞涓;庞涓在魏国时候,秦魏之前战事一直是秦占上风的,卫鞅带着多国部队逼迫魏国交还强占赵国的邯郸,庞涓身死以后一年,秦军大败魏军,魏惠王迁都大梁。另外,秦军确实俘虏过公孙座,但是和庞涓没有任何关系,俘虏公孙座的时间比庞涓出仕魏国早10年。
  陈王见到好兄弟被杀自然是火冒三丈,可如今的局面早就在他的控制之外了,为了大业,他只能忍下这口气,顺势封田臧为将军,算是公开合法化了这次兵变。  田臧主动出击章邯秦军的谋划也许是对的,像吴广那样围着荥阳打不下来又不做任何反应基本上就是等死,章邯大军一到必定溃败。而田臧主动出击的策略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只可惜,战争没有那么简单,能够打败周文几十万大军的章邯,又怎么可能轻易的被一个小小的田臧击败。  如果说,围着荥阳城不动是等死的话,主动出击章邯就是找死。  章邯轻易的击破了田臧的出击,杀了田臧,顺手解了荥阳之围,还把起义军剩下的部队消灭的干干净净。  周文部队先败,吴广主力又败,陈王被章邯一个人从人生事业的巅峰打到绝境。章邯得理不饶人,根本不去理会其他人,认准了“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继续追着陈王猛打。既然陈王是起义军的领袖,那我就把他打残打死,让你们其他造反的人变得群龙无首。  之后,章邯又连续击杀陈王手下的伍逢、房君、张贺,追的陈王一路到了汝阴。  穷途末路的陈王没有得到东山再起的机会,他的车夫庄贾估计是跑的实在跑不动了,一气之下直接把陈王杀了投降章邯。在大泽乡掀起反秦大浪的陈王就这样死在一个小人手上,实在是可惜。
  陈王一死,各种反秦势力真的陷入一片茫然。陈王得势后虽然犯了很多错误,但他立誓要把秦朝消灭的决心一直都在,在各个诸侯纷纷开始各自抢地盘割据政权的时候,只有他一力扛着大旗主动与秦军作战,是诸多起义军的主心骨。起义军中其他势力或跟着陈王掺和一手凑个热闹,或趁机占点儿便宜发展自己,没有人敢自己独立与秦军主力会战。  如今陈王一死,主心骨没了,各诸侯更加不知道该如何抗秦了,便演化成了激烈的内斗。反秦形势的一片大好,突然间就随着陈王的陨落而变得扑朔迷离。  宋留的部队我们前面提过,也是当初陈王派出去抢地盘的一支队伍,而且还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就是从南面攻破南阳,然后经由武关进入长安。  通过后来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从武关攻入长安要比从函谷关攻入长安容易上千百倍。后来刘邦先后两次打进长安都是走的武关,而且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基本上的规律也是,如果函谷关西面的政权没有出现什么非常严重的内部问题,东面的军事力量很难直接破函谷关而入。  想攻入长安最容易的是武关,即使不能一蹴而就,也可以牵扯大量长安的防守力量,给叩关函谷的主力提供援助。宋留的部队虽然很不起眼,但其战略意义非常重大,他们一直也在稳步实现自己的价值,陈王陨落的时候,宋留已经攻破南阳,离武关不远了。
  写的挺好,就是更的太慢。  
  汉兴八十年
  只可惜时运不济,就当宋留这支奇兵要发挥作用的时候,陈王在主要战场却连续遭遇大败,最后弄得自己也兵败身亡。宋留此时的情况就好像我们经常看到的谍战片里那些深入敌人内部的间谍一样,自己正在承担巨大的风险完成伟大的事业,可上线却突然死了,没人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自己也就真的没了价值,变成了一支必死的孤军。  换一个比喻就好像围棋两边对杀,宋留就像深入敌方重围的几颗棋子,虽然被对方的棋子围了起来,但敌方的棋子外面还有我方的棋子,互相对杀的过程中,可能就因为这几个关键的深陷敌围的棋子而可以赢得那关键的几口气,让对方不敢冒然展开对杀。可是这个时候,突然敌方棋子外围的我方大片棋子被吃了,那宋留这几个棋子就真的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虽然其实他们没有任何变化,但大势变了。  陈王死后,如果能够有一个中流砥柱式的人物快速组织起义军团结抗秦的话,那么宋留还可以找到新的上线,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可是这个时候,诸多起义军却偏偏开始了不休止的内战,根本没有人还想着抗秦这件事,于是宋留的情况就愈发尴尬了。  尴尬归尴尬,也不能就此等死啊,宋留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了投降秦军,倒在武关之外,倒在了百米冲刺的最后十米。  宋留的倒戈给起义军的气势带来重大的打击,对秦二世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他能够好生对待这个大泽乡起义之后第一个归顺秦朝的人,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在内战中不得意、对秦朝还存有一丝丝幻想的起义军首领跟着投降。如今起义的形势突遭逆转,人们的内心多少都会有些动摇。  只可惜,秦二世真的是被赵高糊弄的有些无可救药,他还以为天下形势大好,宋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来投降的流寇,绝对不可原谅。自己堂堂大秦王朝,扫平六合一统天下是何等气概,怎么可以像这些贱人低头?于是秦二世犹豫都没有犹豫,直接把投降的宋留给车裂了,毁了眼前这个平息叛乱的好机会。  扫平六合统一天下的是他爸爸,又不是他,秦二世帮助全天下的起义军坚定了抗秦到底的决心。  宋留之后,虽然起义军还是内战不断,但失败者要么就是隐退,要么就是投靠另一支起义军,很少会有人选择投降秦朝,因为他们知道,投降了秦朝就是死路一条。  于是乎,真的没有人再放弃反秦这项伟大而有前途的事业了。
  写得真棒!!!
  不错!更新太慢!  
  第二次留言,继续坐等更新……
  第十一章 内乱纷扰  说宋留之后再也没有起义军投降秦军有点儿夸张,凡事都会有个例外,最有影响力的意外是赵国的大将李良。  李良是赵王武臣手下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先打下常山郡,又被赵王派去打太原郡。从常山到太原要穿过太行山脉,必须经过井陉,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  所谓的“陉”就是指山脉中断的地方,是要穿过山脉所必须要走的道路。太行山脉东西向有很多这样的陉,最著名的八陉分别是军都陉、薄阳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和帜关陉。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这八条陉便成为了军队在北方中原(现在的山西河北河南)穿梭的八条咽喉要道。太行山脉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八条陉都各自地形复杂,非常容易埋伏,易守难攻,是一等一的军事重地。  李良的部队从常山到太原就要穿过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可是秦军已经早早的在这里设好了埋伏,他一时间攻不过去。在僵持的过程中,守关的秦将伪造了一封秦二世写给李良的劝降书,希望李良能够倒戈。  以秦二世的智商和那个放不下面子向起义军低头的劲儿,当然不可能给李良这种小人物写劝降书,这不过是秦朝守将的计谋。李良虽然没有这么坚定的怀疑,但也没有轻易信,就撤回了邯郸,希望能够请赵王再多拨一些兵马,让他一举攻破井陉。  李良的部队还没有到邯郸,先遇到了赵王武臣的姐姐。赵王这个姐姐也是飞扬跋扈的人,出去找人喝酒带了一百多个骑兵随行,李良一看这个阵势以为是赵王本人出行,于是毕恭毕敬的跪在道路一旁。  李良是赵国大将,还手握重兵,按道理来说,即便真的是赵王武臣,也应该很客气的下车来打个招呼,可偏偏武臣的姐姐此时已经喝醉,搞不清楚状况,也没弄清楚外面是谁,以为只是个普通的官员,就派随行的随从简单回了个礼。  李良素来骄贵,看到一个女子居然如此看不起自己,不肯下车来接见他,立刻就勃然大怒。当初大泽乡起义的时候,李良地位本来高于武臣,后来因为武臣和陈王关系好,所以成为了军队的主帅,再之后又因缘际会成了赵王,李良反而成了他的臣子。  所以,其实在内心,李良都不一定能把赵王放在眼里,更何况是他的姐姐?  本来接到秦二世的劝降书,李良就有了些想法,如今遇到这种事,脑子一热就真的反了。他带部队追上前去杀了武臣的姐姐,看到自己已经在邯郸城下,索性就攻入了邯郸。  邯郸城内的赵王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躺着中枪,姐姐的一场醉酒居然酿成如此大祸,对李良的倒戈没有一点儿防备。李良很轻松的攻入邯郸,杀了赵王和一票赵国大臣,只有赵王的左膀右臂张耳陈馀两人因为耳目众多,提前开溜,逃脱了这场大难。  张耳和陈馀二人素来在北方享有大名,在建立赵国的过程中又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威望。他们在逃出邯郸之后四处收拢散兵,最后凑齐了一支部队打回邯郸。李良不敌张耳陈馀二人,就连夜逃跑,恰好此时章邯的大军一路追杀陈王到了附近,他就投奔了章邯,成为了起义军中少有的投降秦军的人,逆历史的大势而行。  李良到底后来如何,历史没有记载,钜鹿之战后不知道他有没有和章邯一起投降项羽,如果是那样,也真是一个讽刺了。  张耳和陈馀没有自己称王,他们还是比较聪明的,不想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找了个原来战国时期赵国王族的后人赵歇来做傀儡君主,而自己完全把持了赵国的朝政。
  陈王和赵国都因为内乱出了状况,势力大大的削弱,刘邦也没能幸免,在起兵反秦的最开始阶段,他也好好的享受了一次手下背叛所带来的恶果。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刘邦享有天下后对手下的臣子百般防备,甚至是萧何周勃这些老乡都难以幸免,韩信彭越这样的更是被赶尽杀绝,只怕都和刘邦一开始吃的这个亏有关。  教训太深刻,难免会矫枉过正。  前面说刘邦杀了沛县县令自立为沛公,斩白蛇而起,他攻打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好兄弟卢绾的家乡,和沛县互为唇齿的丰县。沛、丰两县相距甚近,两地人之间也基本都是亲戚或者朋友,刘邦想立足家乡继续发展,攻打丰县是最好的选择。  刘邦打下丰县之后,逐渐引起了秦军的注意,沛县和丰县都属于秦朝泗水郡的管辖范围,于是泗水郡的郡监,一个叫平的人(悲剧的小哥没有给后人留下自己的姓氏),开始对刘邦进行剿灭。结果这个叫平的人打着打着发现打不过刘邦,就带着残兵逃到了薛郡。  沛县大概在如今的江苏徐州,而薛郡在山东曲阜,还是有一点儿距离的,刘邦为了壮大自己,取得进一步发展就率军追杀平。沛县有萧何曹参防守没有问题,丰县他挑选了本地人雍齿做长官守城。此时的刘邦对老乡们还都是比较信任的,也就没有留下什么后手防备。  结果就在刘邦追杀平的这段时间,陈王兵败被杀,原本一致抗秦的形势陡然大乱,各地起义军开始纷纷扩张自己的地盘而不再齐心向西攻秦。  做的最露骨的就是魏国。  魏国的来历前文提过,陈王大将周市在攻打齐国被田儋击败后,撤到魏地做土皇帝,建立了魏国,还要挟陈王送来了战国魏国王室的后人魏咎做傀儡国王。从周市这些表现就可以看出他是个见利忘义、目光短浅、且毫无道义的人,拿着陈王的部队打不下齐国就自己称王称霸,还借机要挟陈王,可谓是小人之至。  周市缺乏道德操守,所以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都不会太顾虑别人怎么骂他,他见秦军势大,毫无节操的就把兵锋转向了周边起义军,妄图通过残害同道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楼主更新不积极,对于帖子也不重视,天涯水也太深,所以迟早要埋没于这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
  太少了,不够看  
  周市无节操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刘邦的沛县和丰县。  周市趁刘邦大军去薛郡的时候,带兵到了沛、丰一带,招降当地守将。萧何和曹参当然不会倒戈,以他们的智慧怎么可能跟这么一个毫无前途的主子,可雍齿就不一样了。  刘邦年轻时在沛、丰一带的名声不好,雍齿向来看不起他,后来刘邦风云际会当了沛公,雍齿在他手下做事也还是心中不服,总觉得自己在这么一个无赖手下干活儿很丢面子,于是就把整个丰县直接献给了周市。  刘邦追杀平到薛郡,后来又继续追杀到了戚地,刚刚取得彻底的大胜就听说自己后院起火,大惊之下马上率军回救。周市的部队这时候也撤了,没有和刘邦大军发生正面冲突,因为他们的后院也起火了,而且这把火还是强大的章邯大军点的。周市的如意算盘还想趁陈王死后的混乱扩大势力,谁知道灭了陈王之后的章邯第一个就把屠刀伸向了他。  周市的部队虽然撤走,可丰县已经倒戈,刘邦大怒之下对丰县进行了狂轰滥炸式的猛攻。可雍齿当初能够被委以重任,确实也是因为比较会守城,一时间刘邦居然就是打不下来,只能在城外僵持。  刘邦的内心非常着急,周围虎狼成群无不死死的盯着他,对于他来说,久攻不下一座城池是非常危险的,稍不留神就会被别人趁机吞并。  鉴于这种危险的形势,刘邦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一根筋的死攻丰县,而是开始思考不再单独作战,投靠一个稍微强大一点儿的势力,借外力来发展自己。
  有种追剧,一周苦等一集,遇到节日还会被推延的感觉·····楼主··/(ㄒoㄒ)/~~
  他的第一个选择是楚王景驹。  楚国的张楚王陈胜不是刚刚被杀吗?如何又多出来一个楚王来?  其实景驹也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势力。  东阳人秦嘉最早在东海郡一带起义,他不想孤军奋战,就打出旗号说自己是跟随陈王一起反秦的。陈王听了很高兴,就派了一个叫武平君畔的人去给他们当监军。秦嘉是个不肯放权的奸雄人物,虽然表面上尊敬陈王,但其实心里还是“老子天下第一”。陈王要派一个人来管他,他当然受不了,就假传陈王的命令,找了个理由杀了武平君畔。  按道理说秦嘉的这种做法定会引起陈王的不满,但是当时陈王的大军已经开始节节败退,根本没有时间理会这种小事,再后来陈王就兵败身亡了。本来已经做好和陈王决裂打算的秦嘉一听说陈王已死,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马上大变脸,立身边一个战国时楚国王室的后人景驹为楚王,延续楚国大旗。  不得不说秦嘉还是很有脑子的,他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道理,明白“名分”二字有多重要,厚着脸皮借陈王和楚国的余威为自己服务。虽然秦嘉只是诸多反秦起义军里起兵较晚的一个,却很快就成了很有影响力的一个,楚国的旗号让他们无形中有延续陈王起义军“正统”的感觉,引的诸多人纷纷来投,实力发展迅速。  此时恰好楚王景驹和秦嘉就在留县,刘邦也被他们楚国正统的旗号吸引,在危难时刻选择投靠他们,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码了再说
  楼主更新速度有点慢哈,不够看不够看
  八的好细啊,好多出场人物都没听说过。。。
  还好不是一月一更新
  楼主一开篇 就说 “嬴氏家族”
“秦” 才是他们家族的 氏, “嬴” 是他们的 姓
  第十二章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张良便化龙  对刘邦来说,此次留县之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个意义和景驹倒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而是刘邦在去留县的路上遇到了同样想去投靠楚王景驹的张良。  张良的名气之大,相信不用我多介绍。  《三国演义》里水镜先生评价诸葛亮的一段很有意思:关羽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不是太过自大,水镜先生的回答是,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不太合适,他的才能堪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能配得上“旺汉四百年”这五个字,可见张良在汉代的地位。  马荣成先生的漫画《风云》里有一句诗“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说是天下会的帮主雄霸一遇到“风”“云”二人就会运势大转称霸天下。这里借用这句诗,我觉得刘邦才真的是“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张良便化龙”。刘邦这种旷世帝王怎么可能始终纠结于沛县和丰县这一小片水池,此次留县之行遇到了张良,以后发展的态势就一发而不可收拾,走上了争霸天下的真龙之路。
  张良本是战国时韩国贵族的后人,韩国被秦国消灭后,他就一直在为心中怀着的这份仇恨而四处奔走。少年时张良游历江湖,想刺杀秦始皇,曾经找大力士在博浪沙拿巨石砸秦始皇的车驾。  古时候君王出行都非常小心,往往要安排好几个一模一样的车子来做迷惑,没有几个人知道到底哪个车子里才是真正的君王,这些用来迷惑的车子被称为“副车”,而副车的马就被称为“副马”,也都分别由朝中的高官来管理,驸马这个官职就是从副马演变而来,后来逐渐变成了公主丈夫的代名词。  张良找的大力士在刺杀秦始皇的时候就没有砸中正确的车,而是砸毁了几个副车。虽没成功,但总也是惊出了秦始皇一声冷汗,同时让张良四海扬名。  中年之后的张良逐渐思想成熟,不再想用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他知道杀一个秦国皇帝不能永远的解决问题,推翻暴秦的统治才是最根本的办法,于是他又开始学习兵法权谋,立志要用毕生所学推翻秦朝。
  写得好,希望更新能快些  
  帮助刘邦统一天下的人里能人众多,各有各的才能,各有各的作用,刘邦能够把这么多厉害的人团结一起就是他最大的能力,而这些人里头最厉害的三个就是所谓的“三杰”:萧何,张良,韩信。  刘邦的原话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扶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显然,就三杰的作用来看,如果一定要排个第一的话,也非张良张子房莫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短短的十二个字蕴含着多高的评价,千古之下又还有几人能做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名将无数,有名的政务大臣也很多,但真正的能够像张良这样笑看风云,平定天下,最后还能全身而退的真没有几个。  张良之前,除了神话中的姜子牙、春秋时的管仲百里奚、泛舟五湖的范蠡以外也就没有别人了吧?可毕竟他们谋划的都还只是个小局部的争霸(所谓的武王伐纣时期中国人活动的版图实在还太小);张良之后,诸葛孔明享有大名但却魂归五丈原,至于徐茂公刘伯温之流也终是稍逊一筹。  作为刘邦手下的第一谋略大臣,汉军发展路上几个最重大的关口都是在张良的帮助下度过的。  从张良劝刘邦去投靠项梁开始,到后来的鸿门宴,再后来要到汉中的封地,再到还定三秦时稳住项王赢得发展时间,还有阻止立六国后人,以及最后劝刘邦封韩信彭越等人为王对项羽进行最后一击。  张良每一次的进言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决定性的。
  传说中张良的才能都是得自《太公兵法》,当然我还是比较相信这只是一个传说不是真事,但作为一个故事来讲还是挺有意思的。  相传张良少时曾经偶遇一个老父,老父在他面前把鞋子扔了,然后对张良说:“小子,去给我把鞋穿上。”张良看他年迈,就强忍屈辱把鞋子捡了起来给老父穿上。老父非常满意,和张良约定五日后天亮的时候再见。  五天以后,张良天亮的时候到了约定的地方,老父已经先到,就把张良大骂一顿,说和老人相约不能迟到,再五日以后天亮见。  又过五天,张良去的早多了,在鸡鸣的时候就已经到了约定的地点,但那老父还是先到了,又把张良给骂了一顿,再度约在五日后的天亮时分。  第三次张良终于想通了,半夜就赶到约定的地点,这次总算比老父先到,老父非常高兴,就给了张良一本兵书《太公兵法》,并且说读了之后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在十年以后会有大的用处。  说完老父就走了,张良开始仔细研读这本兵书,而十年以后果然爆发了举世皆闻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张良也凭借着自己的本事成功的帮助刘邦谋取了天下,成为了真正的帝王师。
  @跑堂di 347楼
13:53:11  楼主一开篇 就说 “嬴氏家族”
“秦” 才是他们家族的 氏, “嬴” 是他们的 姓  -----------------------------  额,谢谢指正!这个问题我好像之前在废掉的那个帖子里解释过,既然又有朋友提到,那我就再说一下吧:你说的很对,确实嬴是姓不是氏,但是我用“嬴氏“这个词只是想代指嬴家这一系的人而已,并没有说他们是一个氏族。其实嬴氏这个词早就已经经常被人引用为指导始皇帝家族了啊,汉代张衡的《东京赋》里就有“嬴氏搏翼,择肉西邑“的句子。
  @改密码找不回来啦 344楼
12:33:08  八的好细啊,好多出场人物都没听说过。。。  -----------------------------  恩,我是觉得以往写秦汉之际都太突出刘邦的主线了,其实其他诸侯之间也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张良一生都很低调,在天下大定之后,刘邦本是想封张良侯三万户,结果被拒绝了,他只是选择了小地方留县,安安稳稳地做了个户数不多的留侯。  大家可能没有三万户的概念,汉初人口稀少,功臣位次里排第一的萧何也不过万户而已。哪怕是到了武帝时期,功勋无人可比的卫青霍去病也都不到两万户。汉初三万户恐怕比得上诸侯王了,这对于一个从没有战斗功劳的人来说,绝对是不可想象的数字。  可张良却不敢占这旷世的恩宠,在项羽死后他基本不再随军出征,也不太关心朝政,专心修道而已,期间还一度辟谷绝食来修行道法,最后被吕后阻止。  张良挑的封地留县很有意思。没错,这正是他和刘邦初遇的地方,我宁愿怀着这么一个美好的设想:淡泊名利的张良推翻秦朝,大仇得报之后他已经不在乎这些世俗的利益,宁愿守着这个纪念自己选择了刘邦的地方,既能够不继续卷进朝廷的纷争,也算是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
  @磨叽小游 340楼
09:54:30  有种追剧,一周苦等一集,遇到节日还会被推延的感觉·····楼主··/(ㄒoㄒ)/~~  -----------------------------  额,这个,我一定加快更新!
  @cinging 336楼
14:41:42  楼主更新不积极,对于帖子也不重视,天涯水也太深,所以迟早要埋没于这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  -----------------------------  我更新是有点儿慢,不过也不是不重视啊
  @轩辕秋
11:02:18  第二章 秦国六世之烈  到了战国时期,晋国一分为三,强大的挡路石不复存在,秦国终于开始有了逐鹿中原的机会。  其实他们一开始还是不顺,分晋之后的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两代贤君的治理下,成为了第一个强大起来的三晋国家。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上下齐心,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军事实力都走在七国的前列,绝对在秦国之上。  反观秦国,由于连续几代出现了争夺王位的混乱,实力大大受损,虽然国土很大,但论战斗力......  -----------------------------  @loytol 323楼
13:22:30  这里提出一点不同意见:夺河西之地的是吴起,不是庞涓;庞涓在魏国时候,秦魏之前战事一直是秦占上风的,卫鞅带着多国部队逼迫魏国交还强占赵国的邯郸,庞涓身死以后一年,秦军大败魏军,魏惠王迁都大梁。另外,秦军确实俘虏过公孙座,但是和庞涓没有任何关系,俘虏公孙座的时间比庞涓出仕魏国早10年。  -----------------------------  这个地方确实是我没有太考究,细节我还是去要对照一下
  回到秦二世二年,很多人有会奇怪,张良本来不是带着几百人去投靠楚王景驹的吗,怎么会突然跟了刘邦?张良不是已经名满天下了吗,怎么会选择刘邦这个此时既没有实力又没有名气的小势力?  “知遇之恩”真的是很神奇的东西,两个人的契合有时候真的仿佛是天注定的一样,那篮球来举例子,我相信乔丹和皮蓬、马龙和斯托克顿之间那种默契程度不是光靠后天的努力就能够练出来的,里头肯定有一些他们天生某种气质一致的东西在。  刘邦和张良就是如此。以张良的大才,他最怕的不是自己算错,而是主子不相信他,不听他的,或者说即使听了也做不到自己所要求的。他怕自己最终有像类似夫差与伍子胥、项羽与范增之间的悲剧和遗憾。  相传张良之前给别人说自己从神仙那儿学来的《太公兵法》,别人经常不能够理解,可是给刘邦说,刘邦却每次都能够领会到其中的奥秘,并且不折不扣的采纳,连张良自己都感叹:“沛公这大概是老天传授给他的才能吧!”从此就打定了要跟刘邦一辈子的决心。  刘邦和张良一起见了楚王景驹,想借景驹的兵攻打丰县的雍齿。谁料此时恰好章邯手下的一个司马带兵到了附近,景驹就给刘邦一些兵马,先让他迎战章邯的司马,之后再谈收复丰县的事情。  刘邦一开始作战不利,可在张良的帮助下最终还是击败了章邯手下的这支小部队,并且逐渐扩大自己,发展到了九千人。  势力稍微壮大一些的刘邦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丰县,立誓一定要找雍齿报背叛之仇,于是又打了回去。只这次攻打丰县又失败了,刘邦竟好像就是迈不过这道坎儿了。  运筹帷幄把握大局张良厉害,可实打实的攻城下地他一个书生还真的在短时间内束手无策。不过,他思路开阔,眼光绝不会仅仅局限于这小小的攻城战,没过多久就发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这个良机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也许都不能算是良机,应该是危机。因为刘邦陷入了和当年宋留一样的窘境:自己打的风生水起,却突然发现上线没了。  原来,就在刘邦四处征战的时候,自己名义上的主子楚王景驹(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势力实际控制着是秦嘉)的大军被项梁击败,全军覆没兵败身亡。
  @改密码找不回来啦
12:33:08  八的好细啊,好多出场人物都没听说过。。。  -----------------------------  @轩辕秋 354楼
09:53:12  恩,我是觉得以往写秦汉之际都太突出刘邦的主线了,其实其他诸侯之间也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  感谢楼主回我,这么个大工程千万坚持下来啊!如果有成书那天我会去买一本的。
  第十三章 项家军崛起  楚王景驹和秦嘉是如何被消灭的?这得先从项家军的崛起谈起。  前文提过,项梁和项羽叔侄俩在吴中避难的时候就暗地里准备以后起兵造反的事情,可以说是谋划已久。后来他们趁着陈王掀起反秦大浪潮的时候杀了会稽郡守,招募八千江东子弟兵渡江,开始了争霸之路。  由于项梁和项羽是货真价实的楚国贵族,而且是楚将项燕的后人,所以名声很大,而且项梁善于谋划、项羽天下无敌,是相当得人心,发展的非常快,很多人主动去投靠他们。  首先投靠项家军的大势力是召平。这个人我们之前提过,他也是最早和陈王一起大泽乡起义的将军,陈王派他向南方发展,攻打广陵一带。召平还没有攻下广陵就听说陈王已经死了,他估计章邯的大军马上就要杀到东面,自己如果不赶快做出决定,必死无疑。  最终,召平选择了附近声势最旺的项梁,全军投靠,还假传陈王的命令,授予项梁楚国上柱国的官职。  于是,项梁成了楚王景驹和秦嘉之后第二个打出延续陈王旗号的势力。  此时秦嘉已经立景驹为新楚王自封为楚国的上柱国,项梁虽然没有立楚王,但也是楚国的上柱国。一个楚国又如何能够有两个上柱国?所以,两个势力必有一战,用来决定谁才正统。当然,并不是说谁真的正统谁就正统,而是谁赢了谁就是正统。  同样是聪明人,项梁显然比秦嘉更厉害,也威望更高,之后又陆续有人投靠。  秦嘉的老乡东阳人陈婴本来是东阳令史,反秦大浪的时候县里少年杀了县令聚了两万人,要立陈婴为王,也参与争霸。陈婴很明白局势,知道自己如果称王肯定没有好下场,就对手下这两万人说:“项家世世代代为楚将,在楚国享有大名,如果我们想成大事,就一定要投靠他们。依靠了名门望族,灭亡秦朝就是必定的了!”  于是陈婴带了两万人投靠项梁,让项梁的势力又进一步加强。  从陈婴的选择中可以看出,所谓的“名分”和“望族”这些看起来虚的东西到底有多重要,陈婴看重项梁望族的身份远远超过他和秦嘉的老乡之情。这也是后来三国时期刘备为什么总是要把那一句“我是中山靖王之后”挂在嘴边的原因,不管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点儿背景总是有用的。  秦嘉和项梁的争斗可以说从一开始就落后了,落后在祖宗上,挺悲哀的。所谓的农民起义果实总是被大地主盗取,也真的是件很无奈的事情,祖宗做出了伟大的事情惠及到后世也是难免。
  紧随召平和陈婴之后,番君吴芮和他的女婿英布也投靠了项梁。  吴芮是番阳县县令,在江湖上有些名声,人称“番君”。而英布又名黥布,黥是古时候的一种刑罚,就是在脸上刻字,《水浒传》里宋江和林冲他们都受过这种处罚。英布受了黥刑之后非常高兴,对别人说:“看相的人说我受了黥刑之后就可以做王,不知道会不会灵验。”  英布本身性格很有点儿土匪的意思,他最早被判去骊山给秦朝做苦工,当时在骊山服役的人数十万,英布和其中的头目或者强横有势力的人都有交往,后来率领一伙人逃到长江一带,聚众为盗,慢慢的发展到了几千人。  英布听说番君吴芮在江湖上有些名气,就带着几千人来投靠。此时反秦大浪已经开始,吴芮知道在乱世英布这样的土匪会有所作为,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和他一起加入了起义军的行列。  此时,英布已经击败了附近的秦军,听说项梁要西渡淮河,也是觉得跟着项梁可能更有前途,就带着老丈人吴芮一起来投。  就这样,随着各种各样人的加入,项家军虽然只有八千子弟兵渡过长江,可等他们再度过淮河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了六七万人,势力远远超过楚王景驹和秦嘉。  项梁驻扎在下邳,秦嘉驻扎在彭城,都是楚国的核心地带,相距甚近,最终两个自命楚国正统的势力开始了决战。结果一点儿也不出人意料,项梁大胜,景驹和秦嘉都没能活下来。  消灭楚王景驹和秦嘉之后,项梁成为唯一的楚国,也成了反秦起义军们新的领导核心,如今他的势力和威望都足以接替陈王的大旗。  项梁一直没有立楚王,其实也是有一点儿想自立的意思,毕竟他也是正宗的楚国项家后人。可此时,项梁找到了他们项家军未来的总规划师范增,范增劝他不要这么做。  范增是典型的“大器晚成”,晚的有点儿厉害,他在投靠项梁的时候已经七十岁了。范增认为陈王之所以会这么快败亡就是因为太早自立,此时还是应该立一个楚国王室的后人,才可以更好的收拢民心。  范增也算是楚汉时期一等一的谋士了,几乎可以与张良一争短长,很有见识。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找到当年楚怀王的孙子心,可怜当年的王孙如今却成了牧羊儿,莫名其妙的被找回来立为楚怀王。
  傀儡皇帝立好之后,项梁的声望达到了顶点,独揽大权,大部分起义军都唯他马首是瞻。  刘邦当然也不例外。  本来名义上刘邦还算是楚王景驹的手下,手上还拿着景驹借的部队,可还在围攻丰县不下的他一看局势已变,马上变脸,在张良的建议下,第一时间就带了几百个人跑过去向项梁献殷勤表忠心。  项梁还是比较大度的,反正秦嘉已死,这些人他也乐意收为己用,就又给了刘邦五千兵马。他绝对想不到,眼前这个无赖以后会成为自己项家最大的敌人,会让项家彻底灭亡。  在景驹和项梁之间这么折腾一圈,刘邦可高兴坏了,各自给了他几千兵马,让他声势壮大了起来。  项梁的军队战斗力确实不赖,刘邦拿到这五千人之后很轻松的就拿下了丰县,了结了这么长时间的一个心结。  张良虽然跟了刘邦,毕竟是韩国后人,心里还是有一些念着韩国,看到项梁立了楚王,就恳请他也立一个韩国王室的后人,光复他们韩国。  此时项梁正好也希望多些人来和秦王朝周旋,就找来了韩国王室的后人韩成,给了他一千多部队去攻打原来韩国的地盘。韩成先是攻下了几座城池,可随后又被秦军打了回去,他便开始在韩国地面上打起游击战,反复其间,牵扯了一些秦军的精力。
  和韩成交火的只是秦朝一般的部队,并不是章邯的主力大军。在项梁和秦嘉争夺起义军领导权的时候,章邯可没有闲着,不长的时间他就把北方扫了遍。  章邯在杀了陈王之后,先是攻打北方的魏国。(这也是刘邦围攻了那么久丰县魏国周市都没有来救的原因,根本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丰县。)  魏国知道以自己的势力是绝对抵抗不了章邯大军的,于是在死守的同时向齐国田儋和楚国项梁求救。  可笑的魏国最不讲究起义军的道义,在陈王死的时候率先开始内讧挑事抢地盘,结果自己被打了还是要靠这些起义军朋友,希冀别的国家来救!  田儋和项梁还都是顾大局够意思的,纷纷派出部队去救援,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一些。陈王已死,如果魏国再灭,只怕整个反秦大局会有危险。  项梁派同族项它去救,而齐王田儋仗着自己会打仗亲自率军前往魏国。  章邯深知兵法,知道自己一旦攻打魏国,周围的其他起义军肯定会救,于是就设计好了围点打援的计划。他围攻魏国只是诱饵,真正的秦军主力早就埋伏好了要对付这些援军。  项梁和田儋都中了章邯的计!  章邯挑了一个夜晚,让所有士兵嘴里衔着一个东西防止出声,趁齐国和楚国的援军还立足未稳,对他们进行偷袭,大破齐楚联军,之后又趁胜消灭魏国。魏王魏咎,魏国的实际控制者周市以及齐王田儋都死在了这场战役中。  魏咎的弟弟魏豹逃到楚国,项梁给了他几千人,让他自己再慢慢去收复一些魏地;而田儋的弟弟田荣也收了一些哥哥留下来的散兵,想撤回齐地,但章邯还在后面紧追不舍,想把田儋的两个弟弟田荣和田横赶尽杀绝。  项梁听说三国军队都被章邯杀的大败,不敢怠慢,亲率大军来救田荣,在东阿和章邯大战一场。两个可以说在项羽和韩信显露头角前楚汉时期最厉害的将军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交锋,结果是章邯小败。  一战过后,章邯知道项梁的厉害,便稳住阵脚,没有继续追杀田荣两兄弟。  因为项梁的帮助,田荣成功带军队跑回了齐国。  谁知,之前齐国人听说田儋已死,田荣还在被章邯追杀,就新立了齐王,是战国时齐国最后一个王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田儋三兄弟都是狠人,田荣和田横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勃然大怒,用残兵击破了齐军,赶走了田假,立大哥田儋的儿子为齐王,两兄弟分别任丞相和大将军。  田假被田荣田横两兄弟赶走之后逃到楚国,投奔了项梁。
  太少了  
  汉衰,始于汉武帝这个败家子。
  话说,看到楼主用那么多的篇幅写张良,真心要说几句:汉初三杰里,个人还是最看好萧何的作用~~
  此时,被击败的章邯得到了后方的给养,军队战斗力又重新大振,想和项梁再战一场。项梁看到章邯势大,就让齐国的田荣田横兄弟一起出兵对抗章邯。  按理说项梁之前救了两兄弟的命,要不是项梁,他二人早就死在章邯手中了,对项梁应该是感恩戴德,尽快出兵。可偏偏田荣田横忘恩负义,他们对田假当齐王的仇恨还耿耿于怀,就威胁项梁说:“楚国杀了田假,我们就出兵。”  项梁此时是起义军里的核心和领袖,又刚刚击败了章邯,气势正旺,如何能够受人要挟,大怒之下就给田荣田横说,绝对不会杀田假。  于是,面对章邯新一轮的攻势,齐国拒不出兵。  魏国已灭,韩国尚小,齐国又拒不出兵。所以其实在中原真正和秦军周旋的就只有项梁的楚国、张耳陈馀控制的赵国和远在北方韩广的燕国,当然还有混在其中的沛公刘邦。  国家少并不意味着战斗力不行,赵国和燕国其实都可以忽略,光靠楚国现在的战斗力都已经可以和秦军分庭抗礼了(当然此时刘邦算在楚国里),因为秦朝的后方自己出了很大的问题。  事实证明,不是只有起义军才会出内乱的,强大的秦王朝也会内乱,谁让奸臣当道呢。
  @cinging 369楼
23:10:16  话说,看到楼主用那么多的篇幅写张良,真心要说几句:汉初三杰里,个人还是最看好萧何的作用~~  -----------------------------  其实倒也不是我偏张良,因为是按照编年的结构写的,得有故事才会顺便提到人。萧何和韩信的主要故事都在后面吧
  楼主,求你更新的稍微快一点啊。每天都追剧的感觉,而且特别喜欢你的文笔,感觉很稳重。隔壁那个什么同样写秦汉的铁血什么的帖子,真心没法和你的相比。有时候你更的慢会看一下他的,但实在不喜欢那篇字里行间的感觉。楼主对历史的态度让我很喜欢。只希望你更的快一点:)你出书的话我一定一定买。
  这是我在天涯有史以来追的第一个帖子- ^
  秦王朝的内乱首先来源于李斯和赵高两人的矛盾激化。  秦二世越来越信任赵高,朝廷的大权逐渐都集中在了赵高一人手中。赵高对秦二世说,陛下如果每天都出现在群臣面前的话,只会让臣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发现陛下的缺点,不如陛下以后不要见他们,躲在深宫中垂拱而治,应付群臣的事情就交给我们这些近臣好了。  有点儿脑子的人都会发现赵高的这个建议有多居心叵测,可偏偏秦二世就是笨到了相信赵高的话,从此以后再也不见其他的大臣,朝堂彻底成为了赵高一人的舞台,只有他才能见得到皇帝,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别人很难有反抗的余地。  对于这种搞笑的做法李斯显然不满,他主张的苛政虽然害了秦国,但某种程度来说初衷毕竟是好的,和赵高不同,他对整个国家还是有些责任心的,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的太过分。  赵高也知道李斯的不满,便开始耍花招,假装去讨好李斯,对他说:“关东盗贼纷起(其实起义军的势力此时已经几乎可以和秦军分庭抗礼了,绝不再是盗贼那么简单),皇上却还加紧增加征夫去建阿房宫,搜集狗马一类无用的玩物。我想进行规劝,可因地位不高不敢言。这可是您的事情啊,您为什么不去劝谏呢?”  李斯一听赵高的话,非常高兴,居然也就相信了,说:“本该如此,我早就想说了,但如今皇上不坐朝,不接见大臣,不听取奏报,经常在深宫之中,我所要说的话不能传达进去,想要觐见,又没有机会。”  赵高知道李斯已经逐渐走进了自己的圈套,又说:“若您真的要规劝,请让我在皇上有空的时候通知您。”  李斯满心欢喜的答应,这时的他完全还没有想到,心横手辣的赵高已经准备拿他开刀了。  赵高当然不会真的在秦二世有空的时候叫李斯觐见,反而专门挑秦二世玩乐到最高兴的时候让李斯进来,如此接连三次,秦二世总是在最高兴的时候被李斯打断,顿时勃然大怒。  秦二世问赵高说:“每次我有空的时候丞相不来,我正在玩的高兴的时候他就来奏报,他这是因为我年轻看不起我吗?”  赵高一看目的已经达到,就顺势又放了把火:“当年沙丘伪造遗诏让扶苏自杀的事情丞相也参与了,如今陛下已经是皇帝,可他的地位却没有提高,所以心怀不满,丞相的意思是想自己裂土封王。陛下如果不问我,我不敢说,丞相的长子李由是三川太守,而楚地盗贼陈胜都是丞相老家邻县的人,所以这些盗贼经过三川的时候,李由只是闭门据守不肯出击。我听说他们还互相有公文来往,只是还未了解确实,所以没敢报给陛下。丞相在朝廷外面,权势可比陛下大。”  秦二世听了以后大惊,他躲在宫中不问世事已经好久,所有的消息都来源于赵高,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就对赵高的话深信不疑,想查办李斯。可李斯毕竟是先帝留下来的重臣,秦二世在没有确认之前,还是不敢随便就定他的罪,就派人去三川郡开始调查李由的事情。
  @沙小豆 372楼
10:15:13  楼主,求你更新的稍微快一点啊。每天都追剧的感觉,而且特别喜欢你的文笔,感觉很稳重。隔壁那个什么同样写秦汉的铁血什么的帖子,真心没法和你的相比。有时候你更的慢会看一下他的,但实在不喜欢那篇字里行间的感觉。楼主对历史的态度让我很喜欢。只希望你更的快一点:)你出书的话我一定一定买。  -----------------------------  谢谢捧场啊,我真的很感动,会尽量加快更新的。同样的历史每个人写的角度会不太一样,因为各自的经历不同,这也是历史的魅力吧
  晕,上一贴居然忘了发章节标题了:  第十四章 秦王朝的内乱  秦王朝的内乱首先来源于李斯和赵高两人的矛盾激化。  …………  在此补一下
  @轩辕秋
09:25:42  其实一般雄才大略的父亲很容易培养出没有主见的儿子啊,尤其是作为君主,因为从小太受压制了。而这些人一旦等父亲走了之后又会比一般人加倍的放纵,以弥补自己的压抑。  —————————————————  楼主这个观点我不是很同意,教育应该是可以改变性格的,不是一定雄才大略的父亲就不能培养出同样优秀的儿子,比如司马懿父子
  李斯听说之后,知道自己被赵高给耍了,马上就向秦二世上书,进行反驳,他说:“赵高独揽大权,权力已经和陛下没有什么区别了。从前,田常当齐国的相国,窃取了齐简公的恩德威势,下得百姓爱戴,上获群臣支持,最终杀掉了齐简公,夺取了齐国,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故事。如今赵高有邪恶放纵的心意,阴险反叛的行为,他私家的富足,与田氏在齐国一样,而又贪得无厌,地位权势仅次于君主,欲望无穷,窃取陛下的威信。陛下如果不设法对付,我怕他是必定会作乱的。”  李斯的话虽然看起来有点儿狗咬狗的意思,但其实却句句是实,只可惜秦二世对赵高的信任早就已经超出一般可以理解的范围了,他想都没有想就反驳道:“这是什么话,赵高本来就是个宦官,但他却从不因为处境安逸而胡作非为,不因处境危急而改变忠心,他行为廉洁向善,靠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今天的地位。他因忠诚而得到进用,因守信义而保持职位,朕确实认为他贤能。但您却怀疑他,这是为什么呢?而且朕不靠赵高,又当用谁啊?何况赵高的为人,精明廉洁,强干有力,对下能了解民心,对上则能适合朕的心意,就请您不要猜疑了!”  李斯听到秦二世的这些话,只怕当时肺都要气炸了,秦朝的国君满脑子都是这种愚蠢的想法,不知道他会不会感觉到很心凉。但其实反过来想想,也挺能够理解秦二世的,对于赵高这样一个从小时候就照顾自己的人,而且自己的所有人生都是他规划的人,自己的皇位也是他谋划的人,怎么可能随便怀疑呢?秦二世对赵高的依赖已经到了骨子里,很难抹去了。  秦二世太喜欢赵高了,还生怕李斯会干掉赵高,就偷偷把这些话全都告诉了赵高。赵高一听,知道自己和李斯已经势同水火不能共存了,就反咬一口:“我认为如果我死了,丞相就会去做田常的那些事,而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了。”  经过李斯这么一闹,其实相当于秦二世和赵高已经统一了意见要弄掉他,只不过还在等一个合适的理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找个理由还不简单,没多久就找到了。  由于关东起义军们实在闹的太厉害,李斯觉得现有的秦军已经开始有点儿打不过了,就提议暂时停止修建阿房宫,让几十万的征夫先去打仗,解燃眉之急。这本是个应急的好计策,可秦二世却大怒说:“大凡能够尊贵享有天下的,就在于可以极尽享乐。如今天下安定,就应该对外排除四方,对内修建宫殿来表达心意。朕在位的这两年里,盗贼纷起,你们身为臣子没能够好好的阻止,却要来阻止我延续先帝修建宫殿的事业,这是上不能报答先帝,下不能效忠于朕,这么无能凭什么还占据官位!”  听了秦二世这一番旷古未有的可笑论断和奇怪逻辑,和李斯一起上书的很多大臣都对秦王朝彻底死心了,选择了直接自杀,一了百了。只有李斯自己还放不下,还抱着一丝希望想苟活下来,就被抓到了监狱。
  补个广告,我写的一篇详细讲述中国传统文化里幽冥地狱系统的文章,如果有朋友有兴趣了解一下在传统的传说中到底是如何一个轮回转世流程,还有所谓的阴曹地府到底是怎么回事的话,可以去看看,文章不长,就8000字,已经完稿,发在舞文弄墨:  
  秦二世把李斯交给赵高,赵高把李斯全家所有的亲戚和宾客都给抓了起来,严刑拷打,屈打成招。  李斯之所以认了罪还不自杀,是觉得自己立过很多功劳,而且他善于辩论,想要上书自辩来洗清冤屈,希望秦二世能够幡然悔悟将他赦免。  李斯在狱中上书:“我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经三十多年,曾赶上秦国疆土狭小,方圆不过千里,士兵仅数十万的时代。我竭尽自己微薄的才能,暗地里派遣谋臣,供给他们金玉珍宝,让他们去游说诸侯,同时暗中整顿武装,政治政令,擢升能战善斗的将士,尊崇有功之臣。故而终于能以此胁迫韩国,削弱魏国,击破燕国、赵国,铲平齐国、楚国,最终兼并六国,俘获了他们的国君,立秦王为天子。接着又在北方驱除胡人,在南方平定百越,以显示大秦的强大。并改革文字,统一度量衡,颁布于天下,以树立秦王朝的威名。现在所有罪名我都承认,但希望皇上能够让我竭尽所能,苟活下来继续为大秦效力。”  李斯上书的核心意思其实就一句话:“我有罪,但我很牛逼,请陛下让我继续发挥作用。”  只可惜李斯用心良苦,秦二世最终却连一个字都没有看到,赵高直接就给截了下来,说:“囚犯怎么可以上书。”便扔到了一旁。  虽然李斯承认了罪名,但赵高怕他再见秦二世的人的时候又临时翻供,把事情说给了秦二世。赵高派自己的门客假扮成朝廷里的各种人,御史、谒者、侍中,轮番去问李斯,先后有十几批,如果李斯翻供说实情就让人再对他严刑拷打,如果李斯老老实实的承认罪名就暂时放过他。这样时间一长,李斯见到谁都不敢说真话,以至于最后秦二世真的派人去偷偷问李斯的时候,李斯还以为是赵高的人,还是老老实实的认了自己的罪名,葬送了最后的一丝丝希望。  此时,秦二世之前派去调查李斯的儿子三川太守李由的人也已经回来,李由已经兵败身亡为起义军所杀,也查不出来什么东西,赵高就随便捏造了一些李由的罪名,和李斯的罪名合在一起,最终定罪诛杀全族。  秦朝的一代名相李斯和他的几个儿子一起在咸阳城被腰斩,成就了他一生功业的地方最终也成了他的断头台,沙丘之乱时他为了一己私利而选择的主子和同伙,最终联手把他杀害。  真是时也命也,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哈哈,今天更新的够给力了吧,这么多朋友催我,真是不好意思了
  哈哈,给力,谢谢楼主~~
  楼主加油,请保持
  沙发之后再来已经这么多楼了
  早起一顶,坐等更新
  @大杂烩饭阁下 386楼
07:45:54  早起一顶,坐等更新  -----------------------------  早起一更!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武帝时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