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县医院新农合医疗管理系统需办一张医疗健康卡吗

合作医疗本名字错了一个字 新农合报销不了
帮办记者&陈钢
  “因为我母亲的合作医疗本上的名字被填错了一个字,出院至今好几个月了,医疗费迟迟报销不了。”日前,石家庄吴先生致电天天帮办,希望记者帮忙协调一下,解决他母亲的新农合医疗报销问题。
  要出院了
  才知新农合无法报销
  吴先生是石家庄井陉县吴家窑乡吴家窑村人,春节前,吴先生的母亲因病在井陉中医院住院治疗,大约半个月后,办理出院手续时,被告知因为他母亲身份证上登记的名字与合作医疗本上的名字不一致,医疗费无法在新农合报销。“我的母亲叫梁秀芝,合作医疗本上被错写成了梁爱芝。”吴先生说,当初办入院手续把合作医疗本交给医院时,也没注意到这个错误,事后才知村里填写合作医疗本时填错了。“我问医院怎么办,医院让找新农合,新农合又让找医院,最后我也不知道到底找谁能解决。”吴先生称,因为他在石家庄工作,遂委托本村一位副书记跑办此事,然而这位副书记几个月来在新农合和医院之间跑了很多趟,最终也无法解决他母亲的医疗费报销事宜。
  名字改了
  报销仍然有困难
  随后,记者同吴家窑村副书记吴世文取得了联系,他告诉记者,为了吴先生母亲合作医疗报销的事,数月之内,他已至少在井陉县新农合管理部门和井陉中医院之间跑了三四次,但一直没有结果。“最初,新农合与医院互称责任在对方,后来医院让村里和派出所出一份证明说明情况,我们村委会出具了‘因为工作人员失误把姓名填错’的证明找派出所盖章时,派出所称这种错误警方没责任,不给盖章,遂不了了之。”吴世文说,后来,他又执此证明找到了新农合管理部门,为梁秀芝重新办了合作医疗本,更正了原医疗本的错误,然而新问题又出现了,因为医院之前出具的票据姓名一栏是“梁爱芝”,在新农合报销再次受阻。“我为此找医院更改票据姓名,医院又称票据是电脑打印的,改不了!”吴世文称,到现在他对解决此事彻底失去了信心。
  医院表示
  协助解决报销事宜
  4月29日下午,记者同石家庄井陉中医院收费处的负责人刘女士取得了联系,刘女士称,并不是电脑打印的票据不能改,而是住院病历不能随意改,而更改姓名又与住院病历相关,所以应遵循有关规定,才能更改票据上的姓名。刘女士表示,现在,只要村委会再出具一份说明情况的证明,她将尽快同新农合管理机构沟通,按新农合的要求补办相关手续后,对票据进行更改,全力协助吴先生解决其母亲的医疗费报销事宜。
  4月30日下午,吴先生反馈说,在石家庄井陉县中医院的配合下,他母亲的医疗费报销的问题解决了,感谢天天帮办。
编辑:颜晓丽&来源:石家庄新闻网这篇文章对您是否有用?
相关热词搜索: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聚焦医疗行业CIO人均年薪上涨2000美元,女性CIO年薪低16%。
51CTO旗下网站新农合医疗卡每人每户一个卡吗_百度知道
新农合医疗卡每人每户一个卡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你好,新农合是每户一张卡。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貌似是每人一卡 以前是一户一卡
其他类似问题
医疗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河南:编织覆盖城乡的健康保障网
】 浏览:228次
  人口大省河南省把医药卫生改革作为改善民生的突破口,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卫生服务保障体系,让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记者从河南省医改办获悉,医改3年来,中央和河南省地方财政相继投入专项资金达645.8亿元,积极探索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改革支付制度,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推行“先住院,后付费”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从“小病拖,大病扛”到“有病治,没病防”
  “俺儿给俺买了新农合医保,现在看病也花不着什么钱了。”河南襄城县颖阳镇农民冀爱莲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有病都不大敢上医院瞧,现在政策更好了,有点大病小灾赶紧治,俺还想多享几年福呢!”
  记者近日在颖阳镇卫生院见到这位已经78岁的老人时,她因轻微腰腿疼已经住院一个多星期,看病花了不到2000元,新农合就报销1700多元。
  据河南省医改办主任陈永石介绍,截至去年12月底,河南新农合参合人数7804万人,参合率达97%,全年累计补偿医疗费用133.57亿元,惠及参合农民9896.61万人次,并在全国率先实行省、市级医院出院即时结报。全省所有农村儿童若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6种重大疾病,住院补偿比例达90%。
  “从今年起,河南参合农民如果住院,一年最多能报15万元,而住院一次性花费超过10万元,无论在哪一级医院,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都按90%的比例补偿。无论是报销封顶线,还是报销比例,在全国都是最高的。”河南省卫生厅农卫处处长王耀平告诉记者。
  据河南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介绍,2009年至2011年,河南省医改配套资金投入就达284.3亿元。这对于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
  “我们是豫北典型的农业大县,2011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669万元;全县总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5028万元,其中医改资金支出18261万元,占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1%。”武陟县常务副县长、县医改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秦迎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为了医改这项民心工程,就是挤也要把医改资金挤出来。”
  “以前农民看病难啊,缺医少药价钱高。”许昌市库庄乡李树村卫生室行医40多年的孙闯锁大夫感慨万千。由于不舍得花钱,以前村民基本都是“小病拖,大病扛”,由此拖延耽误治疗的也不在少数。“现在,农民不再担心治病花钱了。”孙大夫指着手边已经建好的《农民健康档案》说,“咱们现在是有病治,没病防。”
  实践证明,新农合是用较少的钱办了较好的事,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了农民身上,切实减轻了农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从“大医院一床难求”到“私人保健医生送医上门”
  “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最容易复发,以前去大医院看病,人多排队不说,有时候连床位也找不到。”郑州市金水区经七路35号院居民、72岁高龄的赵桂兰老人拉着“片医”牛磊萍的手说,如今郑州实行了“片医”制,足不出户、打个电话,大夫24小时随时上门服务。“药价便宜又方便,真是太好了!”
  自2008年起,郑州市卫生系统学习英国“家庭医生”的经验,借鉴“片警”做法,在全国首次推出了该模式。每个社区以1000户居民为单位划分成若干服务区,每个服务区配备1名社区医生和1名社区护士组成一个片医小组,每3000户居民配置1名预防保健人员。他们与居民签订《家庭医疗保健协议》,实施一对一的契约化服务,让有了头疼脑热等常见病的居民能够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或打个电话,“私人保健医生”就会及时上门服务。
  据河南省医改办介绍,郑州“片医”制度实施以来,2009年就诊量达到280.7万人次、2010年达到354.9万人次,2011年上半年已经达到186.2万人次;门诊及去住院费用较大医院的明显减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模式基本形成。
  “私人保健医生”不但在省会郑州推行,在河南省也逐渐推广开来。焦作市实行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式服务,解放区民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耍春枝告诉记者,该社区服务常住人口3.2万人,现已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1.3万人,除了针对常见病进行诊治,最重要的工作是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做到预防为主。
  截至目前,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5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已建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31508人,服务1810万人,城市居民“15分钟就医圈”初步形成。
  一张小卡片实现无缝对接
  在陈永石看来,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医疗卫生机构更应该做到无病防病。只有强化公共卫生体系,才能实现“平时少生病”,降低看病的支出。
  焦作市自行开发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建立每位居民动态管理健康档案,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数据和预约服务功能,并且实现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经费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保证群众免费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居民以家庭为单位,每家一张卡,家人可以统筹使用。每张卡由财政部门在年初充值,每人每年有10元的健康保健充值额。在此基础上,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60岁以上老人等7类人群再按相应标准增加充值额。居民凭身份证或指纹就可以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钱花得明明白白,事做得清清楚楚,群众看得真真切切。”焦作市财政局社保科科长冯秉政向记者介绍说。
  记者在焦作市解放区民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门诊大厅里挂着健康体检流程图和体检项目表,上面详尽标注收费项目和免费项目,并对服务卡采用了消费积分制,提高了居民保健积极性。
  焦作市还出台了《焦作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标准》,制定了《考核细则》,推行“千分制”绩效考核办法。市及区卫生和财政部门代表、公共卫生专家、居民代表按各占三分之一比例组成的绩效考评组织,每年2次对辖区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绩效考评。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规范、更加均等。2009年至2011年,焦作市累计投入资金18680万元,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目前,河南省城市居民和农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分别达到52.9%和58.1%,鹤壁、郑州、商丘等市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0%以上。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襄城县颖阳镇卫生院几年前还是一个濒临倒闭的乡镇卫生院,如今这个医院不仅拥有内、外、妇、儿等数十个科室,在职职工达到了40多名,而且拥有CT、直接数字化X光机等一批医疗设备。院长姜铁军认为,医院的医疗条件上去了,老百姓自然就愿意来看病了。而且,卫生院的收费标准比大医院低很多,新农合报销比例却比省市县要高,这“一低一高”,也对引导群众就近就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分各级医院的报销比例,这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一剂良方。记者从河南省医改办了解到,3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共筹措资金100亿元,改扩建县级医院131个,中心乡镇卫生院4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2个,支持近4万个村卫生室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实施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试点项目7个。
  为实现老百姓“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河南省卫生厅负责人表示,2012年“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倍增计划”将持续实施,按照规划,到2013年底,全省县级医院床位要扩展到14万至15万张,千人口床位数要达到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县域人口超过100万的,还要规划建设一所三级医院。县域人口达到50万的,也要确保有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稀缺的情况,3年来,河南省先后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引进高校毕业生4467名,资助在职人员学历教育5938名,为乡镇卫生院招录1276名定向免费医学生,安排730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为乡镇卫生院培训医疗卫生人员1.25万人次,为村卫生室培训卫生人员12.4万人次,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训卫生人员4880人次。
  目前,河南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21.8%,比2008年提高10.6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25.5%,提高11.3个百分点,农村卫生人员学历结构明显改善。
  公益性的管理体制雏形初显,让群众看病更便宜
  为确保政策切实落地、扎实推进,河南省先后推出了省级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总额预付制度”、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等一系列让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的创新举措。
  “通过‘一高两低’,让群众看病更便宜。‘一高’就是提高新农合报销封顶线和报销比例,‘两低’就是通过医用耗材全省统一招标降低医药耗材价格,通过总额预付制度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陈永石告诉记者。
  在对基本药物实行全省统一招标采购的基础上,河南选择了45种临床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的医用耗材,开展省级集中招标采购。与招标前相比,中标价格总体下降26.5%,个别品种降幅达80%,每年可向群众让利2.78亿元。
  河南省卫生厅农卫处处长王耀平介绍,“总额预付制度”就是根据当年新农合统筹基金总量,测算年度统筹基金预付总额,以收定支。实行“按月预拨、年终结算”的方式支付,每月初按当月预付额的90%预拨医疗机构。也就是说,医院提前拿到大部分新农合资金,当月花费如果超支,超支部分的30%由统筹基金承担,剩余的由医院自己承担。
  “实行总额预付,医生再开单子就要掂量着。以前住院又是核磁共振又是CT的,以后可能做个B超就行了。”这项改革,河南全省的县、乡医院从5月1日开始实施,省、市医院6月1日也将全面启动。
  与此同时,河南省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切入点,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为目标,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补偿机制的综合改革,已初步构建起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随着3年医改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一个覆盖亿万百姓的健康保障网正在中原大地形成。
【】【】【】
【】【】【】
中国医疗科技网()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medscience-tech® & &金寨在省外设立第一个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访问次数:
为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落到实处,更好地解决在外劳务输出人员、创业人员的&参合难、看病难、补偿难&的问题,近日,金寨在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设立了第一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 金寨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在10万人以上,近年来,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常常因参合、看病、医疗补偿等问题往返于家乡和打工地之间,这不仅耽误了他们的工作,还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金寨县本着&创新机制,服务群众&的原则,积极探索为外出务工农民服务的新思路,新办法。今年以来,金寨县根据全县大部分农民集中在江苏吴江盛泽镇务工,同时,该镇的吴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硬件设施、医疗技术、服务水平都达到一定水准的状况,积极与吴江市的新农合机构进行接洽,协商,经过努力,最终与吴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达成协议,将其作为金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省外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的设立,拓展了金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领域,提高了全县外出务工农民的参合积极性,满足了在吴江市的金寨籍农民的就医需求,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这一制度的实施,也大大提高新农合的办理补偿效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院新农合工作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