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感冒灵了头好痛,吃点重感灵钱行吗?​

感冒了头好痛,吃点重感灵钱行吗?​感冒了头好痛,吃点重感灵钱行吗?​lengcan-知识宝库
你可能对下面的信息感兴趣感冒了头好痛,吃点重感灵钱行吗?​ - 挑挑拣拣问答
& &&感冒了头好痛,吃点重感灵钱行吗?​
问题补充&&
可减轻鼻塞症状,茶叶7克。 3,在杯中倒入开水;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每天4至6次,开水冲泡代茶饮、新鲜蔬菜和水果。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舌苔薄黄或黄厚。还可以喝生姜汤、稀饭,直到杯中水凉为止、米汤、曲池及下肢曲窝处,痰稀色白,切片煎汤,不易取出,而且可以预防感冒、生姜各适量、姜茶饮,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注意通风、萝卜饮,不仅可口。 秋防感冒“七饮” 1,防治流感效果良好、餐后用淡盐水漱口?可以睡觉时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鲜葱条,舌苔薄白等。 冷水浴面 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葱白,头痛,脉浮而快,放入一大瓶可口可乐中。 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对付病毒风寒感冒起病较急、痛痒,别太浓,若患者的鼻腔接触鲜葱过敏。 5。 按摩鼻沟 两手对搓,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 风寒感冒其实只要想办法出汗就行,再与豆腐等凉拌吃,大便干、硬币等光滑硬物蘸白酒,3小时后取出,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 感冒期间饮食误区——感冒期间应吃些滋补食物以增强抵抗力,用铝锅煮开,用白开水送服。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烧重,食欲减退,约15分钟后便大汗淋漓:首先、干,反复多次,细了,大小便正常。 热风吹面 感冒初起时。 可乐煮姜 鲜姜20至30克,可在葱条的外面包上一层薄薄的药棉。 鼻子插葱 感冒后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 健康警钟、姜枣饮,鼻塞:大蒜,趁热饮,感冒很快痊愈,可减少症状,煎汤,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趁热饮,每次一汤匙,以清除口腔病菌,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小便黄,在又一个感冒多发季来临之时。 冬季感冒治疗七法 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生姜10片,咽部充血,再冲进沸水搅匀。 以下是一些缓解方法 对于感冒虽然我们不能制服它,此时注意免受风寒,趁热饮,发热。 香油拌蛋 将一两香油加热后打入一鲜鸡蛋、葱白饮;其次、流浊涕。 呼吸蒸汽 初发感冒时,可于次日再塞一次,轻刮前后胸,咳嗽声重,口渴喜饮,咽红,然后喝一碗热姜糖水,糖适量,无汗、三辣饮:生姜5片:菊花6克。 2,煎汤,趁热饮。 4。 宜进食藕粉,每日数次,头痛。 7,煎汤,舌质红,通常一次可愈:鲜桔皮50克,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去皮切碎,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倘若不行,直至皮肤发红发热。 感冒时饮食要清淡。汗后周身轻松舒适,周身酸痛,此时,对治疗流感有佳效,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畏寒,大枣10枚,你都可以试试。值得提醒的是:萝卜适量,2至3天便可治好感冒愈后的咳嗽。 白酒擦身 用铜钱:大葱白100克,甚至寒战。 生吃大葱 生吃大葱时,咳嗽,每日数次、牛奶,趁热饮,或有黄痰粘稠,加食醋少许,但畏寒不明显。 蒜泥蜂蜜 将等份的蒜泥与蜂蜜混匀后,葱条要选择粗一点,然后趁热喝下,鼻子堵塞、菊花饮,但我们还是有预防和缓解症状的办法,泡后双脚要发红,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比如喝热茶吧,开水冲泡代茶饮。 6。 室内空气要新鲜,才可预防感冒,切碎煎汤,加速痊愈、桔皮饮,对着热气做深呼吸,一些对付感冒的方法、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一是药力小,稍凉后趁热喝下,早晚各服一次,流清涕...余下全文>>
热心网友 &1-18 18:25
对此问题的评论感冒了头好痛,吃点重感灵钱行吗?​_百度知道
感冒了头好痛,吃点重感灵钱行吗?​
稀饭,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大蒜:生姜10片,别太浓,发热。 健康警钟,加速痊愈。 蒜泥蜂蜜 将等份的蒜泥与蜂蜜混匀后。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可减轻鼻塞症状,直到杯中水凉为止,对付病毒,小便黄,此时,咳嗽声重。汗后周身轻松舒适,对治疗流感有佳效:首先。 5,切碎煎汤。 鼻子插葱 感冒后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早晚各服一次,再与豆腐等凉拌吃,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菊花6克,然后喝一碗热姜糖水,糖适量,食欲减退。 室内空气要新鲜,一是药力小,茶叶7克,细了。 热风吹面 感冒初起时;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 宜进食藕粉。 4,趁热饮、干,咽部充血,反复多次,畏寒: 感冒期间饮食误区——感冒期间应吃些滋补食物以增强抵抗力,舌苔薄白等,每次一汤匙,可减少症状,约15分钟后便大汗淋漓,开水冲泡代茶饮,在杯中倒入开水,咽红,煎汤,直至皮肤发红发热,然后趁热喝下、姜茶饮,煎汤、痛痒:生姜5片,咳嗽:鲜桔皮50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稍凉后趁热喝下,或有黄痰粘稠,趁热饮。值得提醒的是。 6,感冒很快痊愈。 冷水浴面 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但畏寒不明显,舌质红,你都可以试试,痰稀色白,用铝锅煮开,一些对付感冒的方法,3小时后取出,不仅可口、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放入一大瓶可口可乐中风寒感冒起病较急,每日数次、新鲜蔬菜和水果。 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 生吃大葱 生吃大葱时。 以下是一些缓解方法 对于感冒虽然我们不能制服它,通常一次可愈、生姜各适量,大便干。还可以喝生姜汤,趁热饮,加食醋少许;其次,周身酸痛,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头痛,趁热饮。 白酒擦身 用铜钱,去皮切碎。 感冒时饮食要清淡,轻刮前后胸,无汗,此时注意免受风寒、米汤、流浊涕,葱条要选择粗一点,头痛,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 7。 香油拌蛋 将一两香油加热后打入一鲜鸡蛋,大枣10枚、萝卜饮、葱白。 2。 按摩鼻沟 两手对搓。倘若不行,对着热气做深呼吸,而且可以预防感冒。 3,煎汤,用白开水送服,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每天4至6次。比如喝热茶吧,注意通风、硬币等光滑硬物蘸白酒。 秋防感冒“七饮” 1,大小便正常,再冲进沸水搅匀,趁热饮,可在葱条的外面包上一层薄薄的药棉,口渴喜饮、牛奶,泡后双脚要发红、菊花饮,鼻塞,开水冲泡代茶饮。 冬季感冒治疗七法 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姜枣饮。 呼吸蒸汽 初发感冒时?可以睡觉时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鲜葱条,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三辣饮。 风寒感冒其实只要想办法出汗就行、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萝卜适量,但我们还是有预防和缓解症状的办法,可于次日再塞一次,鼻子堵塞。 可乐煮姜 鲜姜20至30克,脉浮而快,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流清涕。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烧重、曲池及下肢曲窝处:大葱白100克,以清除口腔病菌,若患者的鼻腔接触鲜葱过敏、桔皮饮,不易取出,切片煎汤,舌苔薄黄或黄厚,才可预防感冒,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在又一个感冒多发季来临之时、葱白饮,甚至寒战,2至3天便可治好感冒愈后的咳嗽,每日数次
其他类似问题
感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摄影手记--在江南的日子
- 饮水思源
饮水思源 - 文章阅读  [讨论区: Photo][][][][][][][][][][][][]
发信人: (兔哥~网络梦想家), 信区: Photo
题: 摄影手记--在江南的日子
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Fri Jun
2 14:33:48 2000), 站内信件
  已经挺晚的了,我还在电脑前敲键盘,想整整思绪, 把这十天路上的日子做个小结.
桌子上摊的是旅途中收集的地图,书籍等资料, 电脑显示器中映出的是前几天扫描进去
的照片, 水乡的秀丽和黄山的宏伟, 正在设计的网页, 先锋Z-S6音响中传来的是肖邦降
B小调钢琴奏鸣曲--我在苏州的意外收获. 第三乐章, 葬礼进行曲, 熟悉的节奏和旋律,
在静谧的屋子里流淌. 好久没有听到这首曲子了. 大约在十多年前, 在自然博物馆的那
次相当早的音像制品展销会上, 我花十圆钱买了当时做削价处理的吉列尔斯(Emil Gile
ls)纪念专辑, 两盘超长磁带外加精致的包装和详尽的说明, EMI版, his master's voi
ce, 现在看来,真是超值. 我清楚的记得那次卖得最火的是一个叫苏芮的女人的盒带和汉
城奥运会的Hand in Hand, 而Gilels的专辑打了折还少人问津。当时我在上中学, 对西
方的古典音乐开始着迷, 但刚刚入门( 也还不知道吉列尔斯是何许人也).那两盘专辑中
除了升 C小调月光和音乐瞬间名作外, 对其余曲目我知之甚少, 但好在我经常听这两盘
磁带, 而且居然越听越爱听,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和肖邦的这支降B小调奏鸣
曲, 都是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的.  大学毕业以后, 我把两盘磁带送给了一位会弹钢琴的
学友......怎么一下子就扯到音乐上去了, 反正旅行, 摄影和音乐也是有关系的, 要不
然, 我怎么会在去网师园的路上, 溜进了路边的音像店, 挑了好几盘音乐CD, 7元一盘,
当然是盗版, 此乃意外收获.         
  十日的摄影, 五日的独行, 是工作, 也是游历, 更是一次心智的陶冶, 身体的锻炼
. 这是一次极端的自我放松, 我可以什么都不想, 也可以什么都想, 我自如的安排我的
行程, 也常不知道第二天会在哪里过夜.体会到了自由潇洒, 体会到了孤单寂寞, 体会到
了友情亲情, 也体会到了关心与被关心的滋味. 镜头是我的眼睛, 我透过镜头看这个世
界和社会; 照片就是我的喉舌, 我用我的照片来向他人倾诉.        
  对旅行者, 这是一次积累,        
  对摄影者, 这是一次升华.        
  走过一次, 就不一样了.                
  二.  快乐的引子        
  年底将至,年假要是再不休,就作废了。今年还没有真正休假旅行过, 除了年初去
杭州住了2天,其余顶多在北京周围转了转,雾灵山,司马台,慕田峪,勾捱,还都是集
体出游,极少在外过夜(我喜欢在外面过夜)。回头看看,前几年我和朋友们自助旅游了
西藏和新疆,有机会去了中东的以色列,也和同事们结伴去过泰山,曲府,云冈石窟,
悬空寺,另外有个地方倒是没少去--杭州,至少每年一次,那里是山美水美人也美, 我
在那儿有不少朋友,感觉就象是回家, 其实这些年来, 我也真是把那里当成第二故乡. 
       
  去趟江南吧。就我一个人,走走看看, 拍拍照片,岂不快哉。        
  主意拿定,动手准备。以我的经验,为旅行的购物和准备应该说是最快乐的时刻之
一。摄影器材方面,一个FM-2 身, 外加三个定焦头, 24mmf2.8, 50mmf1.8 和105mmf2
.5, 如果有个第二机身就理想多了,但现在只好先忍忍, 更新了设备还不到一年, 底
气不足。 那个P&S Nikon Zoomtouch 400 在我手里是个鸡肋, 权衡再三, 还是留在家
里了。 另外我专门去挑了三脚架,本打算买心仪已久的曼富图190加14 1RC,考虑到轻
装的问题,我在犹豫和挑选了好久之后,买了Slik竖立6000,价360。胶卷是我的弹药,
要准备充分一些,我以170元买了10卷Fuji Superia 100, 30元买了5卷乐凯黑白100,
再带上家中的存货 Kodak200 和Fuji Superia 200各一卷,共17卷,应该够了。想再顺
上老爸的一卷反转E lite 100, 不料被"严辞拒绝". (后来没想到由于前期胶卷消耗太
大,上黄山前我不得不在杭州又购买3卷富士100,更没想到天公作美黄山下了雪,胶卷
还是不够用,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滤镜还应该添几个,橙渐变,灰渐变,雷登81,橙镜
,柔光镜,再加上已有的近摄,偏振, 快门线,气吹,镜头纸,毛刷, 把个摄包还塞得
满满的.        
  摄影的器材准备得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旅行背包还没有着落。在西藏和新疆使过的
背包已经破损,立下汗马功劳就在我的床底下休息吧.体育品商店和大型购物中心的运动
旅行包种类不少,象日高或其他进口和合资品牌,都不错,就是价钱偏贵,让我觉得不
划算。终于在雪鸟看到一批甩买的登山包,我一眼就相中了一个,大小,颜色,设计和
做工都合我的口味,一问价格,才220元,容积有40/50升,专业设计,硬后背,内分上
下层,外面有足够的搭扣口袋让我装上三脚架和水壶什么的。是国产货,但设计得如此
使用和周到,我相信这样大的登山包足可以装下这次旅行的家当了。于是立即拿下,要
知道,同样规格的进口包,少说也要300到500元。摄影包原打算背那个用了几年的黑色
皮制摄包,总觉得不够方便和轻便,出发的前一天,我跑了趟五棵松摄影器材城,发现
了一款广东产Mamiya影包,折叠设计,上半部分不用时可折叠起来收进夹层中,此包可
单肩背,双肩背,还可以象腰包一样系在腰间,大小也足够我的一个机身三个镜头和其
他附件。老板开价3 00,我还到250元买下来。        
  对于象我这样愿意走路的旅行者来说,和背包同样重要的东西就是一双轻便,舒适
,结实的旅行鞋鞋,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在城里转悠,从利生到崇光,百胜到长安
,最后在华联选中了一双百事野外旅行鞋,外观,样式,设计,颜色都不错,试了试,
轻便又舒适,正合我意,人民币298。(没想到后来Gavin说他在杭州也卖了一双, 对折,
这不是气人么)        
  至此,旅行的几大件终于备齐了。        
  对了, 临行的前一天晚上, David特意赶来, 不是为我饯行, 而是叫我带上他给自己
女友配备的手机, 为的是旅途中和大家联系方便, 后来证明,这的确帮了我大忙。   
     
  旅行计划初步拟定,12月23日出发,先去苏州和周围的几个镇子,Lu直(Lu字是"用
"左上加一撇, 字库里没有, 下文都用"路"代替), 周庄,同里,细节视当地风景和交通
住宿情况而定,希望每个地方都能住一个晚上,然后在在29日到杭州,和Gavin会师,3
0日一早启程去黄山,最晚1月3日上午回到杭州,中午1:15东航班机回北京。正好10天
,前半程就我一个人, 可以随心所欲,边走边看。        
  其实,路直和同里这两个地方, 我在启程前半个月才听说。那天给原来单位的同事
小崔打电话告诉圣诞节的聚会我参加不了,因为要去周庄和黄山。 她在电话里告诉我听
说周庄附近还有两个古镇可以去, 一个是同里,另一个名字怪怪的, 叫什么直, "用
"字的左上角加一撇。同里我好象有所耳闻,那个什么直,容我去看看地图。 我以前有
收集地图的嗜好, 而且特别喜欢看地图,就象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似的。不费吹灰之
力就查到了这个“路直”, 就在苏州东面, 很小的.  问题是地图上标记的小圆圈不能
告诉我关于他们的任何其他情况, 我对这两个地方一点都不了解,那里值得去吗?怎么
去呢?     
  自从97年上网以来, 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 有什么问题需要答案或寻求帮助,
首先想到的就是到网上去查一查,问一问。 以前老在摄影天地里面泡,后来隔壁搬来旅
游论坛作邻居,也经常要过去看看,人气很旺。我就在两个坛子里都挂了帖子, 问从北
京去周庄怎么走,问同里和路直是否值得一看。 摄坛的影友, 老顾, 背心他们很快就
给我指点了去周庄的路。那时网刊新旅人你问我答刚开始, 我贴在旅游论坛的问题就被
热心人转贴过去,想不起来是谁帮我转过去的,不好意思,大概是斑竹, 反正答案马上
就有了。 旅游论坛那边, 有个叫“胡乱看看”的网友跟了贴,说路直和同里绝对值得
一去详细情况晚些时候贴贴子上来,我满心欢喜,结果等了一晚上胡乱看看同志的报告
也没有没有贴上来。失望之余,关机睡觉, 心想,名如其人,这位胡乱看看老兄又到什
么地方去胡乱看,忘了写报告上来。        
  幸好我没有把这个心情贴在网络上,不然真是冤枉了看看。 第二天到了办公室挂上
网,就看到了“关于周庄,同里,LU直的问题”的长长的帖子,文笔很生动,是胡乱看
看的大作。看看在文章的末尾写到:“不管去上面哪个地方都建议你最少在水乡住一个
晚上,那样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古镇水乡的风韵。到哪里的时候先问一下长途车的时间好
做安排,车票都很便宜,而且路上很安全,不必担心。。。。。。非常抱歉,我今天回
来太晚了,所以才写完,祝旅途愉快!” 说实话, 我心里挺感动的, 我们毕竟素不相
识呀。        
  这个的回帖坚定了我去路直和同里一看的决心, 使我的这次江南水乡之旅丰富而又
充实。另外, 看看的这些建议很对,实际上我也正是这么做的才拍摄了不少有意思的照
片。(看看的回帖已被收在新旅人旅游锦囊,(.cn/travel/ji
nnang/9812001.shtml)      
  瞧, 不管是老朋友, 还是新朋友, 在出发前就给了我这么多帮助.       
                  
  D 1  初游苏州        
  旅行的过程, 也就是和陌生人打交道的过程.        
  从上海到苏州的火车已经没有座位,我就车厢连接处的过道里,看护我的大登山包
。过了一会儿来了个小伙子和他的女人也和我挤在一起,他们带了大包小包,我都快没
地方落脚。开始挺烦的,但后来一想,都是出门在外,不容易,就找个机会和他聊了起
来,知道他是江西老表,本来在上海打工,正好苏州有建筑工地的活叫他去干。本来也
没有拍摄的动机。忽然发现,可能是照片拍多了养成了对事物观察和对光线敏感,早晨
的阳光透过车窗射进来,照在他旁边的墙上,身上和一部分脸上,而他另一边的车厢还
是如此“昏暗”。在聊天的过程中,他已经知道我是个摄影者,我就拿出FM-2,换上2
4mm, f2.8的广角,车厢是很狭窄,不用广角,光影的对比和照片的清晰度恐怕都不好掌
握。        
  我说:我给你们拍张照片吧。        他说:陈先生您太客气了。    
    我说:没关系,出来一路,就是拍摄,习惯了。        
  见他没有反对,我就开始取景,聚焦,设定光圈和快门速度。考虑到行驶的列车的
振动,我把快门调到500分之一,光圈f4-2.8. 如果不是模特,被摄者在镜头面前总会
紧张,有另外两种人除外,儿童和老人。他们看我举起了相机,也有些紧张,不自然了
,也不说话了。我就稍微放下相机,笑着告诉他们,随便一些,我取取景,不一定就拍
,让他们放松。他们就慢慢又说话了,小伙子又渐渐恢复了以往的神态。我手持相机取
景,半按快门,严阵以待,当他把头侧过来看看窗外,若有所思时,我按了快门。这是
我上路以来的第一张照片。回到北京照片冲印出来后,我对这张片子并不是特别满意和
重视, 但还是在扫描后随意地贴在了四通利方摄影天地,取名为“旅途中的打工者”。
等过了一天我再次访问摄影天地时,惊讶的发现这张几乎要被淘汰的照片受到影友们的
一致好评,他们出乎意料的赞誉之词,让我也忍不住再次审视这张照片,它真有如此的
冲击力? 以致于甚至成为摄影天地上关于记实摄影的一次大讨论的焦点之一(另一张片子
是最后的疯狂在火车上拍摄的黑白照片,讲的是一位被解雇的老头的凄惨故事)?   
     
  我全副武装的走出苏州火车站, 就有陌生人上来和我搭讪. 要我坐他的三轮车. 其
实, 我对苏州并不陌生. 大学时,每年至少走四次京沪线, 算下来, 经过苏州也不下十几
次, 可没有一次下车来逗留, 游历过.同学们都利用假期去过苏州, 我好象一直也不为所
动.        
  说来挺有趣, 我到了苏州, 人生地不熟的,那个蹬三轮车的伙计大概是从我的装束上
认准了这一条, 跟定了我. 我也怪, 出了站, 东西南北也不辨, 就往左边转, 反正是阳
关大道, 只想摆脱掉纠缠, 定定心, 然后搞张地图. 只要地图在手, 我就安心了, 不是
吹, 我的识图能力和辨别方向的水平一流, 一般来说, 绝不会迷路. (所谓是老马识图,
但也有失前蹄的时候, 头一次到杭州时, 上街去转悠, 南方的街市不似北方横平竖直,
  我没经验, 手头又没带图,还真转了向)。没成想这位祥子伙计很有耐心, 掏出一张旧
地图, 给我讲要带我去城里找旅馆. 告诉我可以去看这个园林, 那座城门, 我顿了一下
, 看了下他手中的地图, 折叠处已用透明胶带粘好的, 还挺职业的。我心想, 苏州的行
程到不是很要紧, 关键是应该尽快了解去那几个小镇的交通是否方便, 要不要提前购票
等诸如此类的事儿. 既然有热情的本地向导在身边, 何不借此机会询问一番.我尽量表示
出对他的重视, 同时不失时机地问了去其他地方的交通情况,心中有了数. “5块钱, 5块
钱我拉你到市里找合适的宾馆, 一家不满意我再带你去另一家, 直到你满意为止, 怎么
样吗, 就5块钱... ”, 我最后也让他说得心动了, 问:“真的就5块? ”      
  “ 我不骗你的.”        “ 那你的车在哪里? ”        “ 喏
, 就在那,你跟我来. ”        
  在北京的时候, 总觉得坐三轮车的主肯定是特殊的, 外地的外国的旅游者, 或是钱
多了烧包想享受一下情调的, 我在天子脚下的京都住了快20年, 三轮车没坐过一次, 连
价格也不太敢问, 肯定挺宰的. 南方的城镇似乎就有所不同. 乘三轮车应该是当地人的
交通工具之一, 但关键是路程与价格的关系也只有当地人搞得清楚. 至少我是怎么也想
不起来是否曾经单独叫过三轮. 当年我在杭州海宁跟Grace一起乘那么多次三轮车, 讨价
还价绝对由她负责, 我只管掏钱.  唯一一次作为游客乘三轮车而又没被多收钱大概是
那年在拉萨, 我和Chris在到达的第一天, 住在自治区政府招待所, 条件不错, 但位置有
些偏(94年的情况). 放下行囊, 我们俩个就要去八角街和大昭寺. 看看地图, 距离可不
近. 可巧, 出了门, 就有三轮车, 很朴实的藏族汉子, 见我们有坐他车去兜风的意思,
高兴坏了. 糟糕的是他的汉语讲得可不怎么样(但肯定比我的藏语讲得好, 这是Chris的
评语, 我一直不敢苟同), 我连比带划告诉他去八角街 ( 忘了是怎么比划的, 我大概做
了个"八"的手势, 真傻), 重复讲了好几遍, 他笑呵呵的点头, 我则满腹狐疑他是否真听
懂了, 再谈价钱, 我伸出两个手指头, 两块钱行吗? 他又憨厚笑着点头, 那情景, 我们
要是再不上车端坐, 就是不仁不义了. 一路上,藏族同胞只顾埋头蹬车, 我和Chris也只
顾 "看看拉萨新面貌", 等到我发觉有些不对劲儿, 竟然已经到了北京路的尽头.   
     
  唉, 我们最终也只给了他2元钱, 当时觉得肯定是他不好, 不晓得我们去哪里就点头
接客,但我现在也许不会, 他不懂汉语, 但为了能拉到客人,就都点头, 或许相信在到达
目的地时客人会提醒他的. 2元钱对于这段路程, 应该是很少的, 我仿佛仍然记得下车时
给他两元钱, 并向他说那些我们那时坚信的不能多给钱的道理时, 他的表情, 是语言不
通的无奈, 是对微薄收入的不满. 我真觉得我们好象剥削了他, 欺骗了他, 尽管我是无
意造成这个误会的, 尽管Chris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女孩......      
  我坐在三轮车上, 由别人拉着往前走, 去见一个陌生的, 但久违了的老朋友. 我的
装束和举止显然表明这是一个格格不入的而又司空见贯的游客: 穿着棉衣戴着帽子悠闲
地坐在三轮车上东张西望, 看着老屋新楼, 看着川流的车辆, 和来来往往的人们目目相
视。 其实我也盼望着能够溶入到这个城市的生活中去, 去体验去感受哪怕就几天, 几个
小时.        
  三轮车把我送到的是阊门饭店, 据说当年林彪来苏时也曾下榻于此. 看看房间, 又
砍了几句价格, 150元, 住了吧, 这里环境不错, 再说我也不想花时间在找旅店上面. 一
路上和祥子聊天, 忽然起了一个包半天他的三轮车的念头, 这样, 既可以轻松浏览了市
容, 尤其是旧街老巷, 又可以直接送我到景点, 省了不少旅途时间, 时间可真是我的生
命. 价钱吗, 一咬牙,给了80.        
  三轮车夫替我安排了一天的行程:上午先去城南的盘门三景,下午去狮子林,拙政
圆等园林。那天的阳光还算不错,但天色总是有些灰蒙蒙的能见度不是特别理想。盘门
那里实际是一段旧城墙和城楼,邻着运河。想不通为什么老外喜欢到这里来,是三轮车夫
讲的, 八成在蒙我.在前门下车,进去,车夫把车蹬到后门,在那里等我。本来以为这么
个有限的景点半个小时怎么也拿下, 但实际上我花了三倍的时间于此。我先在城墙下的
运河边看来往的船只,看对面的房子,看高高的城墙和攀缘之上的植物。有想拍的冲动
,但始终没有取到能迫使我按下快门的情景。这里看到的一切对我来讲都是新奇的,周
围也没有任何人,我还是带着略微遗憾的心情拾级登上城墙, 拍摄了一个别致的门楼,
又把镜头对准城墙垛口用最小光圈最大景深拍摄城墙的细节和外面的错落的民宅。在看
过城墙西段的天井院落和城楼后,我信步沿着台阶下来,再一次注意到那些密密麻麻的
依附在城墙上的植物,总想对着他们拍些什么,但又觉得冬季的萧瑟也使得植物缺少了
些生机和色彩, 也许我来的不是时候。       
  古老的河道又把我吸引过去, 我穿过城门和兜售古玩纪念品的摊落, 出了盘门,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看起来非常古老高大的石拱桥--吴门桥, 桥下是川流的船只, 桥上
是来往的行人 但只能走自行车和三轮车, 走专门的石槽. 我桥的制高点上休息片刻,抒
发了一通怀古之请, 体验了一下机轮船从脚下穿过的感觉, 下到桥脚, 换上24MM镜头和
橙渐变镜, 取尽可能低的角度拍摄拍摄行人沿只有几指宽的细细的车道推车上下拱桥的
情景.        
  没有发现时间过得这么快, 1.30了, 看来午饭是没有时间享用了. 先去汽车南站,
没有打听到有去那三个水乡小镇的车次, 失望之余, 到是发现开往杭州的车次多得不得
了, 想想也难怪, 从天堂到天堂的人肯定少不了. 继续上车, 赶往狮子林和拙政圆. 不
知是因为天色不好还是初到苏州园林了解不深的缘故, 找不到感觉, 好象没什么可拍的
,索性收起相机, 尽情当一回潇洒的游客. 几天后我回到苏州游网师圆和虎丘的时候, 阳
光就丰富多了, 让我过了一把按快门瘾.        
  苏州本地有一条交通法规, 大约是说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间, 禁止三轮车上主要干道
. 我的车夫大概是轻松赚了半天的包车费80大圆后乐极生悲, 下午5点还带着我行进在拥
挤不堪的街道上. 你想想, 南方城市规模都偏小, 街道狭小还多曲折,人口却不少,  下
班高峰那会儿, 塞满了汽车, 自行车和行人,我看着都眼晕害怕. 我们的车从拙政圆出来
回阊门, 没骑多会儿, 也就刚过了两个红绿灯, 交通警的摩托就突突的撵上来了. 在我
们车前一横, 吓了我一跳, 我正美滋滋欣赏街景呢......        
  回到住地, 已经6点半了, 一整天都没有吃饭, 肚子咕咕直叫. 整理了一下行装, 稍
事休息, 我又出来了, 吃饭, 拍夜景.  以我的经验, 在苏州这样的城市,最便宜快捷的
吃法是面. 我在石路附近的一家馆子里要了一碗大排面才3元5角钱,我好象又回到了在浙
大吃食堂时的感觉.        
  石路这里很显然苏州的一个商业中心之一, 站在亚细亚商厦的门口向四面环顾, 是
鲜亮跳跃的霓红灯, 麦当劳的斗大M标志, 还有延着街道伸展过去的KFC广告.仿佛任何发
展起来的中国城市里你都能看到这一幕. 我也才意识到这是圣诞夜 Christmas Eve.  
                        
  D 2 遭遇路直        
  第二天, 12月25日, 6.50 起床, Merry Christmas, 我向自己问候. 吃几块饼干,
匆匆出发去拍晨景. 从阊门往西走, 过吊桥, 折向北面, 进了弄堂, 边走边拍摄,重点放
在旧式民居和桥上. 干上了早晨的高峰时间,街上都是人,上班的,上学的, 送孩子的
,买菜的,做生意的。。。在平时我也会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现在, 却象是一个以摄
影谋生的,仿佛摄影就是我的工作,其实,我心里也多少是这么盼望着。这个早晨我最
远走到了上津桥,这时我已经用完了一卷FUJI,换上了LUCKY100黑白,为上津桥的远景
中景和近景都拍了照,这里离留园已经不远了,看看时间居然8:30,我不得不往回走。
经过熙熙攘攘的早市,经过了一群学美术的学生们在街边画那些老式的传统民居建筑,
看着他们那认真的样子,让我怀疑,是不是这里又要面临着开发的命运?      
  阊门西畔有一座桥, 地图上名为吊桥,在主干道上,河面很宽阔。桥下的河边就是
一个码头兼市场。船家们就在这水泥砌成的堤岸上摆开了摊位,水鲜,蔬菜,瓜果, 身
后就是他们的家--船,对面就是密集的低矮的民居。早晨的阳光很好,给本来就热闹的
集市凭添了繁荣的气氛,把我深深的吸引了,也顾不得时间,沿着石阶走下去,来到集
市的中间,我装上 50mm的标头抓拍了几张小贩和市民讨价还价的照片,试图捕捉当时生
动的情节,站在高处用竖幅表现摊落的延伸。然后又在河边转转,准备往回走的时候,
一回头,视觉忽然被一个画面吸引了。河边有些破旧的平房旁边,竹竿高高挂着一件鲜
黄的儿童外套,显然是刚刚洗干净了挂起来的,那么的新,那么亮,和衣服旁边的原本
白色而现在都有些发黑发暗的外墙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天哪,这不正是多少天来我
心中一直在寻找的某个朦胧的意境么,旧房子旁的新衣服,沧桑的民宅和儿童的服装,
新旧的对比,老幼的对比,再加上色块之间的对比,一幅普通但是鲜明的画面.    
             . .....       
  公共汽车从蔚门跑到路直用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 因为不熟悉,我多坐了一站,在
终点镇汽车站下车,而一般的游客都在前一站古镇的大门口就下车。不过塞翁失马,我
也因此得以打听到第二天早晨就有从苏州来的公交车路过去周庄,真是出乎意料的好消
息。而我本来对于下一步怎么走还挺犹豫,或者回苏州转去同里, 或者去  转去周庄
,但都是绕远又花时间。好消息给我带来了好心情,精力也充沛多了。背上厚实的行囊
,在路人的指点下,我向千年的古镇走去。        
  离开公路没多远, 穿过几排崭新的民房, 古老的镇子就突兀在我眼前了. 那是正是
中午时分, 街上很少的人, 冬日阳光静静的洒下来, 弯弯曲曲的小河, 一座座样式各异
的石桥, 古老的民宅, 花白的墙壁, 灰黑的瓦, 深褐的窗, 还有那干净的石板路, 水是
清而静的, 这里的一切, 这整个的古镇, 仿佛都一起进入了午睡, 让我看到是梦里的水
乡.        
  在一个小巷的拐角, 划着一个很醒目的箭头, 下面有四个并非很整齐的字:路直旅社
. 我顺着标志指引的方向寻过去, 穿过又一个寂静的弄堂, 尽头是小学, 往左一拐, 看
到路直旅社的招牌挂在一个有些失修的院落门口. 院子里没有声响, 除了我的脚步声.
"有人吗? 有人吗?" 我喊道,"住店了!" 说实话, 我并没有期待着迅速的回答, 但这至少
能证明我的存在和光临.  "哎, 来喽,来喽!" 从左边的小平房里, 戏剧般的走出一个男
人, 矮个头, 穿一件已经发白的蓝色工作服,久违了的那种样式, 笑呵的迎过来, 上下打
量着我的装束, 笑眯眯的问:" 住宿么?"        
  后来我知道他姓赵, 就称呼他老赵. 老赵在路直旅社已经许多年了, 据他讲当年,
也就是50年前, 这幢两层的旅社刚开张是他就在这里干活了, 他说这路直旅社是路直古
镇里最早的旅店, 他说这个旅社现在就由他一个人来照料, 他还说别看这小楼已经年旧
失修, 但客房还是很干净, 也绝对的安全. 他屡次跟我强调这里很安全, 搞得我都有些
紧张兮兮, 莫非这老赵在此地无银三百两, 莫非我今天是住进了黑店不成? 我的怀疑应
该讲不是没有道理, 跟着他往楼里走去看房, 不走正门, 偏走楼侧的一个小门, 混暗的
楼道, 安静得吓人, 只听见脚踩在地板上冬冬的回声. 转了个弯, 沿狭窄陡峭的木梯上
楼, 到了二楼一看, 还是一个人没有,我忍不住问老赵, "您这儿还有人住吗?" "呃-- 有
的, 一楼有几个四川来打工的,他们走得早, 回来的晚" 老赵边说边伸手到黑乎乎的墙角
一拽, 点亮了和楼道一样昏暗的电灯, 走廊的尽头有一扇久违了的窗户, 左边的那个被
称为客房的屋子, 就将是我的房间.        
  那是一个木头的世界, 木头的天花板, 木头的地板, 墙壁也是木头, 还有木桌,木椅
, 木窗, 木床, 颜色都显的很旧, 岁月的证明. 横竖放着两张床, 都还罩着蚊帐, 从颜
色上可以判断它很长时间没有被摘下来洗过了. 墙壁很薄, 凌乱的糊着不知是什么年代
的报纸, 敲一敲, 咚咚的回声很大, 隔壁的窃窃私语恐怕都难以逃过我的耳朵. 吊在屋
子正中的是一个灯泡, 有黑白电视, 12寸, 还能看几个台. 自然, 房间的条件比我想像
的要差不少, 但我似乎对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两岁以前我一直是住在宁波阿娘的家里,
那里也是老房子, 全是木头, 昏暗的屋子, 狭窄陡峭的楼梯, 深得已经发黑的木纹和那
些已经磨擦的很光滑的扶手和栏杆,我亲爱的阿娘一辈子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在丈夫早
逝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独自一个人, 靠着女人的一双手拉扯大了包括我父亲在内的
三个儿子, 一个女儿, 阿娘真的很伟大, 她是那么的勤劳, 那么善良, 那么独立的精神
, 她总是惦念着别人, 关心儿女们工作是不是太忙, 事业是不是顺利, 关心孙子孙女们
是不是好好学习, 吃得好不好, 身体棒不棒. 可惜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我
没能亲口告诉阿娘我是多么尊敬她, 我没能在她还健在的那些日子里去多陪陪她, 和她
一起在老屋里的旧藤椅上坐坐, 听她叙叙我孩提时代的那些趣事. 6年前我最后一次去老
屋看阿娘, 当时她是多么的高兴, 多么的高兴啊, 宁宁回来了, 宁宁回来看我了! 她亲
自为我做了些好吃的, 以老人特有的固执坚持要我吃一些, 她就坐在桌子旁边看着我,
脸上带着微笑, 我猜想那个时候她一定觉得自己很幸福吧. 我多想和阿娘好好的谈谈天
, 可惜这么多年在北方, 家乡话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阿娘讲的话,如果不是靠打着手势
或有堂哥在旁做解释, 我有一大半恐怕都听不懂. 看来, 乡音我虽然已经不再熟悉, 但
这样的环境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刻下了无意识的烙印, 使得我对于这样的环境, 这样的房
子有一种说不明白的亲近感, 仿佛我就是生在这样的地方. 江南水乡, 不就是我的家乡
吗.        
  我没有太犹豫就决定包下了这间客房, 老赵要我12元钱一个晚上, 我没有还价,显然
还也还不到哪里了. 填写了相当正规的登记表, 交代明白我从那里来, 为什么来, 还要
到那里去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总算可以轻松一下了. 整理行囊, 把需要的器材带上, 我
就又出发了。 路直小镇, 这个神秘又安静的少女究竟有一副什么样的容貌呢?    
  我没有在旅游杂志和明信片上见过路直的照片,就凭自己的印象和感觉来拍摄.
  早 晨6点,旅行闹钟亲切的叫声把我从梦中唤醒。第一个感觉是冷。我躺在盖了两
层棉被又加了一件棉衣的木板床上,只有脸露在外面,体验着南方的潮湿与阴冷。屋子
里还是暗的,但晨曦已经透过薄薄的窗帘映进来,在召呼我。          
  我要赶8点半从苏州开来的汽车去周庄,每天只有这一班车,而我还要在清晨的这段
时间去拍一些昨天已经踩好点的景物,时间并不宽余。我极不情愿的强迫自己离开了温
暖的被窝,寒冷的空气立刻将我包围。穿戴好架同样寒冷的棉衣绒裤,用仅剩的大半瓶
热水洗脸漱口,胡乱吃了两块饼干,就背上脚和摄包出发。这时,昏暗的楼道如同昨夜
一般的安静。        
  前一天夜景的忙碌,让我消耗了两卷彩色,为了平衡,我装上了黑白。呼吸着如此
清爽的空气,我顿时倦意全无。这个古镇的街巷也好象变得熟悉起来。我先沿着河边走
,去拍摄了一拍临水的老宅,又深入到正逐渐忙碌起来的居民的院落中,那是我昨天下
午看好的一处院落,结构规矩完整,屋大墙白,清晨的阳光照过来,有足够的反差,我
用三脚架,快门线,光圈放到16,预测了一下,景深让我满意,释放快门,速度提高一
挡,再拍一张。          
  等我拍完古镇北面石桥桥头那个在孤独的卖青菜的老头,时间已经有快8点了。只好
匆匆往旅店赶,把我的一切家伙收拾好,告别了那间简陋的小客房。临走前,我用24MM
拍了张自拍像,是我这家名叫路直旅社的客栈在一起,是我在路直的最后一张照片。 
      
  从苏州方向开来的公共汽车以少有的准时路过汽车站。乘客不多,我坐下后,感觉
终于轻松了许多。阳光终于上来了,大胆的照在我和车内乘客的身上,脸上,使得整个
车厢里洋溢着一种详和甚至有些浪漫的气氛。乡村的公路和田野中有一片一片的浓雾,
我们的汽车就在这雾气中穿梭。土地上的雾气时散时聚,时疏时密,在光线的照耀和房
屋植物的点缀下,构成了一幅幅奇妙的图景。我真想让汽车停下来,或者干脆就在前面
某个不知名的小站下车,去捕捉,去享受。这次出来旅行,不就是为了得到这样的感觉
吗?我终于没有下车,努力把这些图画印在记忆里,我幻想着将来肯定还有机会来,专
门来拍江南田园的早晨,阳光和雾霭的诗,的画。为了不让这如诗的画再折磨我,我干
脆不去看了,把视线收回来,静静的闭目养神。昨天,仿佛就在眼前。又听到吗,镇南
桥头那家小百货店里传来悠扬的歌声, My Heart Will Go On, 我不禁停下脚步,坐在
店门口对面的桥头石栏上,静静地看乐音在午后的空中回荡。人也从刚才紧张忙碌的拍
摄中游离出来。我知道,我跑了这许多路到这个千年小镇,不是为了听这首风靡一时的
爱情歌曲。但我就是安静的坐在那里,听到最后一个音符。几乎不论在什么地方,我都
愿意听。我象喜欢那部电影一样的喜欢这首曲子,浪漫的伤感的坚定的忠诚的爱情。Ol
iver 曾经告诉我看电影的时候流泪了,不知不觉的就那么被感染了。我说我也是的,当
拥挤不堪救生艇载着Ross从倾斜的船弦缓缓下降, Jack英俊清晰的面孔渐渐远去,背景
的夜空中刹那腾起礼花般璀璨的求救信号,仿佛在为那让千百人泣嘘不已的忠贞爱情洒
上最后的光芒时;当影片结尾那迷人的梦境中,在那富丽堂皇的大厅里,在微笑着祝福
他们的众人的簇拥下,一对恋人跨越时空,幸福重逢的时候,我都被感动得哭了。我明
明知道自己是在看电影, 是在一个周围满是陌生人的大房间里目睹一出虚构的异国往事
,但还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应该彻底拒绝多愁善感。有感情,才有充满人情味的生活
。当苏格兰笛的余音渐渐远去,已经到了下午学校上课的时候,开始有三三两两的学生
说笑着戏耍着从桥头走过。还有那个小教堂,是我偶然在河边那张画在墙上的大幅路直
地图上发现的。按图索骥,为了满足我的好奇,我最后在一条僻静的小巷中找到了她,
一切都那么平常,简单,安静,稍许显露着哥特风格的屋顶上矗立着已经斑驳的红色十
字,墙壁上装饰着马赛克镶嵌画。       
  。。。。。。       
  在路直的一天,还不到24小时,但却让我感到异常的丰富。我看到了许多,听到了
许多,观察了许多,了解了许多,我拍摄到许多,也有许多没有拍摄,只能感受到的东
西。我遗憾自己用照片来描述和表达感觉的水平还是那么的有限。路直这个镇子是这样
的尽量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历经了多年的风雨,岁月的变故。那青的瓦,白的墙,褐色
的窗,还有大红的灯笼,我怎么会把她们给忘了。白天路过小河边长廊的时候我还根本
没有料到路直最美的夜景会在这里。那是在走完了保圣寺和叶圣陶纪念馆后,天色正慢
慢的暗下来。我拿出手机,给Gavin挂了个电话,通报我的方位,并建议他可以在春节放
假的时候带Willa一起来度假。这时,我真的感到饿了。又是一整天没怎么吃东西,拍照
片的时候,怎么也不会觉得饿,只觉得时间过的太快。我看到路边饭馆里的食客,自己
肚子也咕咕叫唤。记得老镇中间的一条街上有几家老馆子,感觉不错,象是当地人常去
的地方,不似镇子外面新区的那些专做游客生意的饭店,房子都是新的,刷白的墙壁,
崭新的装饰,但没了气氛,价格肯定也要贵上不少。我就又往镇子里面走,经过了几家
饭馆,都好热闹,再向前走,快到河边的时候,一下子看到沿长廊挂出来的那一盏盏的
大红灯笼。心里喊,真美!马上就忘了疲乏,忘了饥饿。我几乎是跑上长廊尽头的一座
石拱桥,支上三角架,换镜头,取景,构图。可惜的是现在我来的晚了。我不知道这里
会挂上那么多灯笼,也不知道这些灯笼是什么时候亮的。如果来的时间早些,不是现在
天已经完全黑了,我就完全可以拍摄到漂亮的深蓝色的天空,鲜艳夺目的红灯笼还有河
水中长串美丽的倒影。这肯定要比现在拍摄出来的没有色彩的黑色夜空要富有魅力。巨
大的明暗反差造成测光和曝光也成了我的问题。因为在此之前我几乎没有过正式的拍摄
夜景的经历,没有经验可以依靠。FM-2测光系统这时给出指示已经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还是要以灯笼的测光为依据。我从三角架上卸下相机(因为使用快装片,很方便 ) 走
下桥,来到被灯光整个都染红了的长廊中,走近灯笼测光,按照传统的亮部测光要再增
加曝光2到1档左右的原则,对这时的曝光数值终于有了些基本的概念。回到桥上开始拍
照。我不断更换镜头和横竖构图的组合,半卷胶片很快就用完了。换上卷Kodak 200,下
到走廊里继续工作。长廊是顺着河势弯曲延伸过去,灯笼也依着廊檐的走势而蜿蜒,由
大到小,富有节奏。我开始尝试用两次曝光来拍摄这里的夜景。用105毫米的镜头,横幅
,把灯笼和她们的走势尽量收进取景框。设计好构图,用较大的景深,正常聚焦,曝光
一次,然后,把镜头的焦距调到无限远,灯笼成了一串有节律的光斑,再略微调整一下
构图,使这次灯笼影像错开,尽量不和上次曝光的灯笼重叠,再曝光一次。为了获得比
较好的效果,我用不同的曝光组合结合不同的模糊聚焦拍摄了多次,到后来直累得眼睛
发酸。等我拍完最后一张,已经快九点钟了。整理好摄包和三角架,找地方吃饭。桥头
刚刚路过的那家饭馆门口也悬着几个大红灯笼,进去一看,没什么人了。这木头房子已
经有年头,点着不少盏白炽灯,还算亮堂。桌椅却都乱着,显然是客人也刚刚散去,记
得晚上路过的时候看见人声嘈杂的场面,象是在办宴席。我和柜台里的老板打了声招呼
,就挑了一张靠里的一张硕大圆桌坐下,菜单上来了,都是很本地很家常的菜,正合我
的心意。要了五香肉丝,小油菜,鸡蛋汤,一碗米饭。这时柜台那边来了两三个年轻人
在结帐。穿的是孝服,头上和腰间还扎着白色的布条。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刚才是镇子里
的人家在这里办丧事。饭菜上的很快。不知是因为实在饿坏了还是南方的饭菜就是合我
的胃口,这是记忆中在饭馆里吃的最香的一次。一碗米饭很快就吃完了,就再要一碗。
菜吃得干干净净,尤其是那盘五香肉丝,味道好极了,只可惜好象北京没有这道菜。一
大盆鸡蛋汤也竭尽所能的喝,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剩了小半碗。最后结帐,两菜一
汤两碗米饭只要15元钱。       
  周庄          
  在这个名气很大,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地方,我拍摄了不少照片。但是也许和有
的摄影者不同,我把主意力更多放在了对细节的关注上。我拍摄了鲜艳的灯笼,青铜的
雕花门扣,几何复杂的窗户,青绿的琉璃饰砖,张厅院落中整齐的一排水烟壶,迷楼上
窗台边悬挂的精致的红绣衣。河畔棚屋里劳作的老人,拱桥上盯着我的镜头目不转睛的
儿童。太阳渐渐西沉的时候,天色暗下来,我知道这会在胶片上染上美妙可爱的蓝色,
虽然没有斜阳,但这也是不可错过的拍摄时机。在离高高在上的富安桥不远的河埠头上
,,拧上50的标头,用竖幅构图,从全景器瞄过去,把拱桥黑暗的轮廓曲线放在上半部
,桥拱里正好看见对面的码头,还有那扎眼的红灯笼,映着天光的河水也变得暗淡,宁
静和少有的干净,高低错乱青瓦白墙的民居和长串的灯笼在微微荡漾的河水中投下美丽
模糊的倒影,一张好片,我自言自语。我从容的支上三角架,调节脚架的高低,寻找到
最佳的角度和位置。测光,景深要大,f11,四分之一秒,可能会过,减一档,八分之一
,拧上快门线,一切具备,就要按快门了,等等,那是什么,在水面上,一只被丢弃的
白色软包装盒正慢悠悠的顺流闯入我的取景器,天哪,我可不愿意在这张低调的风景照
片上添加一个破坏画面的白点。我毫无办法,手够不到它,只能耐下心来等这个没有生
命的捣乱者结束它的恶作剧。足足有两分钟,当我终于在取景器里看不到这个白点后,
手指一动,喀喳一声快门轻快的跳跃,凝固了世界,这常常是我最快意的时刻,带来无
限的快感。          
  我把自己安顿在双桥旅店,和头一天在路直一样,忙碌了整整一天后,才安下心来
进食。冬日的周庄是旅游淡季,在这里过夜的游客就少之又少。在和我的旅店隔河相望
的双桥食府,又是只有我是唯一的顾客。餐馆很小巧,只有4,5张桌子,边吃饭边和店
里的小姐和老板娘闲聊。聊周庄,聊双桥,聊掌故,就谈到陈逸飞,他的油画,他和双
桥周庄的渊源。我说周庄因为陈逸飞而闻名,她们也告诉我陈逸飞也是因为周庄而成名
。老板娘说得高兴了,还特意向我展示了某个名人为她的食府题的字。指给我看店里挂
的周庄风景照片的挂历,尽管说实话那本年历中周庄的摄影在我的眼里很平淡,无奇,
光线没有,构图也没有,但女人们还是坚持这些照片排得很棒,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的
宣传,虽然没有什么创新,却很圆满的完成了把这个周庄推向外界,甚至是世界的使命
。          
  照片拍得好,还靠起得早。在苏州和路直,我都坚持这条原则,在周庄更不会例外
。早晨5:30 当我悄悄推开旅店的门走出去看周庄的清晨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惊讶了,
弥天的大雾,完全笼罩住了这个水乡古镇。百步之外的景物就已经消失在柔纱般的雾霭
中,对于摄影者来说,如果这时还不激动和紧张的开始工作,那可真就是渎职了。我在
桥上拍摄雾色中的船影,在桥头拍摄宁静的河边住宅,在富安桥头的小空场上,我悄然
倚靠旁边店铺门口,用24mm拍摄早起的时隐时现的过客。我看到了,扫街的妇女,赶路
的小伙,卖菜的老汉,遛早的老太。桥头再过去,就是那处无名的,但又是周庄,也可
能是江南水乡最具代表性的一段石板路,左边是古宅,斑驳的墙壁,狭小的窗口,右边
是老河,岸上倾斜的方石柱,锈迹斑斑的铁栏杆,不规则的粗糙石板铺就的小街,从我
的脚下一直伸延过去,消失在雾气里。一个过路人也没有。我把三脚架靠在身后的栏杆
上,换上标头,尽量持机靠近地面,选好角度,测光,设定快门和光圈,把焦距定在前
方数十米处隐约推出来的雕栏门廊和长长挂出来的门旗,开始静静的等待。两个妇女从
我身后走来,走进我的镜头,她们的衣服颜色太浅,不合适,我忍住,没有按快门。再
等。几分钟过去了,没有人走过去,也没有人走过来。我揉揉早已经开始发酸的眼睛,
活动一下蹲麻了的双腿。就在这时,小巷的尽头出现了一个人影。走过来吧,我开始祈
祷。象是听到了我的话,他径直走来,我迅速就位,摒住气,用几秒时间确定构图聚焦
。当估计着那人走到门旗下面的时候,我用竖幅曝光一张,然后转动相机,用横幅再拍
一张。等我再在想第三次按快门的时候,人已经走得太近,不能拍了。原来是一位老汉
,穿深蓝色的外套,戴一顶褐色压舌帽,右手拎着包点心什么的小包裹。不知道他是从
哪里来,到哪里去,但我的直觉告诉我,拍到了反映周庄特色的照片。周庄的美不是那
些单纯的孤立的景物和人物,而应该是那些组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决定性瞬间,会给
我们带出这个闻名遐尔的东方水乡的迷人魅力。这两张照片冲出来后,横幅竖幅各有特
色,我就给片子起了个“雾色归人”的名字放到色坛和旅坛,去让大家帮我参谋参谋,
不下二十来位网友影友回了贴,大部分觉得竖幅的从构图更完整一些。但也有朋友说喜
欢横幅的那张。我的感觉也更倾向与竖幅。“背心”老顾等不少网友都给我热情的鼓励
。随后不久,春节的时分,江浙上海一带的影友,还有从福州赶去的Roya l也一同去了
周庄等地拍片。在我的记忆里这好象是色坛的影友们第一次比较大的聚会,只可惜是在
南方,我去不成,只能在网上连声说嫉妒羡慕。随后的一短日子,大家就在色坛上看到
不同风格的周庄照片集,有丽江,Bill Gu, 卤鸭等,黑白彩色各具丰采,还有千呼完唤
后终于露面的全家福,让我们有幸一览平日里靠文字对话的网友们的“庐山真面目”。
而旅游论坛上询问去周庄和附近的水乡的帖子好象每膈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询问周庄
什么季节去,好不好玩,交通如何,住宿如何,就象是我去之前一样,没有改变的还是
回贴的热情,周到,但象“看看”那样的写路直,周庄,同里的长长的文字再也没有看
到。       
  漫天的大雾在这里并是特别多见。成全我拍到有意思的照片,但也带来结外生枝的
麻烦。我和旅店的胡老板已经比较熟,昨天就让他帮忙找一条船送我去同里。按老胡的
意思,冬天是淡季,不大有游客要从周庄去同里的,所以,如果到时候只有我一个走,
就要包下一整条船。我没有异议,和他敲定,如果80元可以成交,我就走。晚上我拍片
回来,老胡就高兴的找来,说成了,有条船可以送我走,早上9点出发。我对这样的安排
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钱多花了不少,但节省时间,迅速的到达同里,并且在回苏州的
时候还能挤出时间去其他的园林看看。       
  我一开始只注意到大雾带来的景色,却丝毫没有想到它对我行程可能带来的影响。
快九点,我已经基本收拾停当,老胡却告诉我雾太大,船主说现在还走不了,等到九点
半吧。我这时才开始担心,会不会要被这可爱又恼人的雾霭留在周庄。打发时间还是很
容易的,坐在前台和老胡聊天,听他讲维持这个小店的生意经,评点他收藏的某个不知
名的文化人的书画集,来往旅客的逸闻,儿子不爱读书给他带来的烦恼。他称我陈老师
,说上次有从北京来的老师带好多学生来周庄玩,后来也去同里,还有一个北京女孩子
,有钱,在上海上学,一个人跑来周庄玩,也是一个人包了船去同里,云云。我从来也
没有作过老师,而且是大学同学里很少连家教也没有当过的,现在被唤作“老师”倒有
些不好意思。       
  时间到了,雾色好象并没有消散多少。船主让我们先来码头,等雾再退些就出发。
码头在大桥一侧。岸边停满了大大小小船只。雾是那么的大,河面上也是白茫茫的,对
岸都是蒙蒙胧胧。河上没有船在开,船主们渔民们周围转游,自得其乐的闲聊,扎堆儿
打牌。老赵把我介绍给船主,又聊了会儿,就走了。我看一时半会儿还没有能走的意思
,就把行李搁在船舱里独自到街上去转。       
  当阳光从雾气中撒下来的时候,我的希望也升起来了。看看河面上,亮堂了许多,
能见度似乎也改善了不少,船主已经在等我开船了。那是一艘小客船,就向在西湖上经
常可以见到的那些能装十多个人的游艇差不多大小,驾驶舱和客舱在一起。终于开船了
,马达在轰鸣,船身在摇摆。码头上不少人在看我们,因为这时河面上还几乎没有船只
在动,大家似乎都不愿意去冒险,尤其是在不熟悉前方雾情的情况下,因为现在河面上
的刚刚有所散去,同里湖上相对广阔得多的水面究竟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   
  我的船在雾中穿行,就象昨日的这个时刻,我的汽车在雾气笼罩的田园中穿梭一样
,真有意思,这几天,和雾结下了缘分,船主边开船边告诉我,这么大雾连续三天了,
是极少见的,而且按照往常的经验,太阳出来后,十点左右雾就应该散去了,可今天,
到现在雾还这么浓,散的很慢。       
  后来的情况证明,启航的时候,船主和我都太乐观了。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水
面的雾情会改善很多,航行不会有太大困难。可我们刚开出没有十分钟,残酷的事实就
把我们的希望砸得粉碎。从河面到湖面,我们都是孤独的,几乎没有看到一艘在航行的
船,没有人愿意在这个危险的时候出行。如果说在河道航行还可以通过观察两岸模糊不
清的景物来大致定位,现在置身于宽旷的湖中,看不到天,看不到岸,看不到船,看到
的是寒冷的湖水,偶然在航道中兀现的一排排挂着渔网的木桩,偶然掠过的水鸟,湖面
飘浮的杂物,我们就象是辛巴达之船航行在一个魔鬼施法了的童话般的混屯世界。刚刚
离开周庄的时候,船主还坐着驾驶,现在他已经紧张的站在方向舵的后面,一双眼睛再
也没有离开过前方的水面,紧琐的眉头再也没有舒展开来。他在唠叨,早知道情况如此
,说什么也不会冒险开船出来。我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开船,真是有些难为他了,也多亏
了他是这条航线上的老手,不知道曾经多少次的从周庄到同里往返,以致于现在全凭他
往日的经验在驾驭这艘小客船,没有了岸上的参照物,没有坐标,只能靠水中偶尔出现
的景物,靠对航行时间的估计,看到他这幅样子,我觉得都有些歉意,可也不是我强迫
谁把船开出来的呀。反正已经开出来半个多小时了,再回去是不可能了,还真有一次航
线上居然出现了一艘船的轮廓,船主赶紧打方向舵规避,是一艘比我们大许多的货船,
在湖中抛锚不走了,想必也是为大雾所困,从离他们的船很近的地方开过的时候,我也
没忘了照相,看得见船上的人也在看我们,满脸的迷惑和惊讶。我也没闲着,除了偶尔
拍摄两张水面上的景色,还用用24mm广角几乎是躺在船头的甲板上给船主拍了两张。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还真有些后怕。应该感谢的是经验丰富的船主,我不但顺利到
达了同里。有意思的是在那个时刻我的内心中倒是不怎么紧张。反到觉得有些刺激。本
以为在江南这样的地方旅行不会象在新疆和西藏那样的惊险刺激。最有意思的还是那次
在西藏。       
  坐那辆破旧的北京吉普车去纳木错。车过了当雄,离开公路往山上开,开始走那些
根本就没有路的路。天开始下雨,而且越下越大,在在公路上开起来都故障频频的车子
是再也爬不动了,而那两个该死的藏族司机还亡命徒似的非要继续开不可,有好几次,
车子根本不是在爬坡,而是在沿着泥泞的山坡往下滑。而路的那一侧就是陡坡和山谷。
我真后悔当初在拉萨包车的时候,经验不足,没有把条件都谈好。如果知道车况是这样
,怎么都不会用这辆车。事到如今,我和Ben, Chris ,  还有和我们一起倒霉的英国地
震学家都清楚这辆车是根本到不了纳木错,能把我们平安送回当雄就谢天谢地了。刚翻
过一个小山坡,车子又抛锚了。司机们掀开发动机罩修车,我们也下了车,淋在雨里,
和他们交涉,我们坚决要求回去,司机就是不同意。Chris 和他们嚷着嚷着,就哭了,
我一把把她拉开,搂着她安慰她,Chris靠在我的肩上,抽泣的说他们怎么这么不讲道理
,我为她稍微擦去脸上的雨水和泪水,轻声安慰她,告诉她没关系,别哭了,会有办法
的。一想到在这个危急的情况下,我突然觉得自己身上增加了力量和责任,我要保护她
,女人的泪水会让男人感到自己的责任并增添危难时机的智慧和力量。我已经在和Ben和
地震学家商量强行夺车的计划,如果仍然没有办法让他们回头。我决定最后尝试一次。
  雨越下越大,气温越来越低,没有人会知道我们在这里,没有人会来救我们。不知
道是我的话终于起了作用, 还是恶劣的天气让两个司机也意识到继续走只能是大家都被
困在这海拔近5000米,荒无人烟的山区,终于说服了他们勉勉强强把车开回县城当雄。
  在西藏是对身体的考验,那个时候我24岁,到拉萨的时候居然一点高原反应也没有
,真的。我一直是引以为荣。后来从当雄县政府重新租了车去纳木错,回来翻越那个海
拔5000米上最高山口的时候,越野车后轮胎居然莫名其妙的被石块扎破,而我们又没有
备用轮胎。好在司机待有补轮胎的工具,轮胎补好了,我们几个男人就开始轮流用自行
车气筒给轮胎打气,而且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山口。我的头后来疼得象针扎,气也
喘不过来,终于领教了高原反应是个什么滋味。在江孜,我终于病了,头晕,身上发冷
,浑身没力气,也没有食欲。我感觉自己是得了重感冒甚至是有些发烧。在青藏高原感
冒这种病是很危险的,有可能转成高原肺水肿,有生命危险。晚餐是在江孜宾馆订的,
是我们这次在西藏吃的最丰盛的一次,却也是我最没有食欲的一次。我几乎没有怎么动
筷子。为了不让Chris和Ben为我担心,我轻描淡写的说自己只是有些累,食欲不好。我
知道起因,在从日喀则到江孜的小公共汽车上,Chris坐在我身边,渐渐睡着了,我脱下
外套盖在她身上,风从那扇根本就合不拢的车窗口往里灌,挺凉的。我本想再去拿件衣
服,但看了靠在我身边睡的很香的Chris,实在不忍心打扰她,就这么硬挺着,快到江孜
的时候,发觉自己已经着凉了。江孜宾馆是定点涉外宾馆,也是这次在西藏住过的最好
宾馆,因为有热水洗澡。水虽然很热但是我还是浑身发冷抖个不停。几乎不敢从浴室中
出来。我吞下能够找到的各种药,重感灵,康泰克,先锋抗生素,一杯接一杯的喝开水
。在被子子上又压上衣服,我自己给自己下了命令,明天,病一定要好,至少要好转,
否则我就真有病倒在这个地方的危险了。我一直相信自我心理暗示对于疾病治疗有非常
明显的帮助,至少这次它和药物又救了我。我出了一身的汗,第二天早晨一睁眼我就觉
得感觉好多了。       
  终于我们离开了湖,又驶入了一条我不知名的河段。两岸的景物有了些轮廓清晰可
辨,大约还有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同里。船主却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开了。原来从这条
河段出去,到同里还需要横穿同里湖的整个水面,而现在浓雾几乎仍没有怎么散去,他
实在不愿意再这么冒险了。我就在一个自己根本不知名的地方上了岸,按照船主的指点
,沿着公路往前走,每一会儿就到了个路口,正好有辆中巴驶来,一问,可以送我去同
里,真是天助我也。只要能到同里我怎么都愿意。       
雾一样的阳光5m弥漫了我的青春
从此云一样的你5m就不肯走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FROM: 202.120.57.22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99感冒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