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吃什么对哮喘有好处神么好处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临床经验录
哮喘独特治疗经验
&&& 刚跟随胡老学习。常感到其治病用药新奇。一天,遇到一位久治不愈的哮喘患者(例1),处方中既无补肾纳气的白果、五味子、肉桂、山萸肉、熟地等,亦无宣肺定喘的杏仁、麻黄,而用了大柴胡汤加味,因而问之:“治喘为何不用麻黄?”胡老答曰:“因无麻黄证。”又问:“何为麻黄证?”胡老笑而答曰:“这不是一句话能讲清楚的,待有时间再详细讲吧。”当时急待获得答案的学生,不免感到遗憾,但庆幸的是.自此每逢星期天。胡老就给我讲授他对经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治疗哮喘不用麻黄,而常用大柴胡汤的道理也就应刃而解了。& & 从六经辨证来看,哮喘常表现为太阳病或少阳病.尤以太阳少阳并病、少阳阳明并病和三阳并病为最多见.而且以实证为多见。中医所说的哮喘,一般多是指临床上的一个症状,以邪气实多见。有人观察了哮喘患者,除了给对证的方药外.同时采用了控制饮食、通腑涤肠等方法以消里实,使临床治愈率从20%~30%提高到70%~80%。元代的朱丹溪提出:“哮主于痰。”明代的张景岳提出:“喘有宿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亦名哮喘。”都在说哮喘以实证多见。又据患者平时无咳喘、吐痰、头痛、身疼等症,知不在太阳;哮喘发作时有胸满、胁痛、汗出、咽干、便干等。多属少阳阳明合病;又据哮喘多发于夜晚,发作时及不发作时皆无咯痰,可排除痰饮为患,选样引起此类哮喘的主要原因当属瘀血阻滞。因此,此类哮喘多呈现少阳阳明合病兼挟瘀血,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这便是胡老在治疗哮喘时,往往不用麻黄,而常用大柴胡汤加减的主要原因。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当然不是说,对所有的哮喘都不用麻黄,当病证在太阳有麻黄的适应证时也必用麻黄,这里仍是强调必须辩方证。& && && &哮喘病发虽在肺& &痰饮瘀血为主因& & 元代的朱丹溪提出:“哮主于痰”,明确指出了痰阻气 机,肺气不降是哮喘的主要病因病机,后世在这点上认识颇为一致。明代张景岳提出的“喘有宿根”这一观点也为后世所接受。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哮喘患者在非发作期或长期发作后出现了一些虚损现象,可以说是久病伤肾,有的人就把此当作形成哮喘的根本,这是很片面的。《证治准绳》说:“其元耗损,喘生于肾气上奔。”多是指之属的气短喘息,少见于喉中有痰鸡的哮喘。肾气上奔的哮喘,从理论上讲是有道理的.应予注意,但临床上这种哮喘是少见的,如果过于强调这一理论.就会造成对哮喘的成因及治疗的偏差。应明了哮喘以实证多见.也要注意虚证哮喘的存在。一 般认为,实证哮喘曲“宿根”多是指痰饮实邪.胡老通过长 期临床观察、实践,认为瘀血是引起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历代医家尚未明确提出瘀血能致哮喘.但《内经》有过类似的描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肝脉搏坚而长....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有似因瘀血在胸胁引 发喘证。& & & & 现代病理研究也说明:在慢性气管炎(包括哮喘性支气管炎)末稍细支气管及肺泡间隔的超微结构的改变。可看到小血管内有血栓形成。与中医的肺有瘀血、血在胁下是相吻合的。& &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临床上用活血祛瘀的方法治疗哮喘多有良效。近代临床报道用地龙、瓦松、蛞蝓等治疗哮喘收到明显的疗效。这些单味药具有解痉、抗过敏作用,从中医药性来分析,这些药物都有活血祛瘀的作用,从而也可说明哮喘病人有瘀血里实的存在。& & 基于以上说明,胡老认为,哮喘的主因是痰饮、瘀血(所谓宿根),诱因是外感、伤食、物理、化学、七情等其他刺激。即当外邪侵袭人体及外在或内在的因素刺激人体后,与体内的痰饮、瘀血相互搏结.阻塞肺气,使肺气上逆而产生哮喘。这就是外邪引动内邪,也即外因引动内因而发病。当然也有单是瘀血,或单是痰饮阻肺而发病的情况。认识到这一病因病理,对于指导辨证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以痰饮、瘀血为纲,则哮喘证治了如指掌,今简述于下:& & (一)以痰饮为主因的哮喘证治& & 外邪内饮,为常见的一种证。即是说,其人索有水饮、痰浊潜伏于体内,一旦遭受外邪侵袭,外邪激动里饮,壅逆于肺,则发为哮喘。即呈《伤寒论》所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证。治宜发汗解表,温化水饮。其中具体证治又分以下几种:& & 1.射干麻黄汤方证&&主症见:恶寒,身痛.痰多.喉中痰鸣,射干麻黄汤主之。口干、舌燥、心烦者,宜更加生石膏。& &2.小青龙汤方证& & 主症见:恶寒,身痛,无汗,咳逆倚息不得卧.咳唾白泡沫痰,小青龙汤主之。若见咽干、烦躁者,宜更加生石膏。& & 3.葛根合小陷胸汤方证&&主症见:项背拘急,胸满闷或痛.发热恶寒而喘,葛根汤合小陷胸汤主之。若心烦明显者,亦宜加生石膏。& & 4.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证&&主症见:咳逆,喘满,唾白泡沫痰,口中和,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主之。& & 5.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主症见:恶寒,无汗,或背恶寒,四逆,精神疲惫,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 (二)以瘀血为主因的哮喘证治& & 原有瘀血潜伏于体内,一旦外感或伤食或七情变化,诱使瘀血变化,上犯肝肺而发哮喘。若不驱瘀,则哮喘经久不愈,故凡哮喘不论寒暑经年不已者。多属瘀血为患。具体常见方正如下:& & 1.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主症见:胸胁苦满.呼吸困难,心下急,口苦咽干,大便干燥。& & 2.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方证&&主症见:上证又见腹胀满,犬便难通者。& & 以上二方证,若见口干舌燥或烦渴者,均宜加生石膏;若上证复有外感,发热恶寒而无汗者,则宜葛根汤,依证选用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或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三方合主之,见咽干烦躁者,亦宜加生石膏;若上证见汗出而喘明显者,则宜麻杏石甘汤,依证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或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三方合方主之。& & (三)痰饮瘀血二因俱备的哮喘证治& & 既有外邪内饮,复有瘀血在里的哮喘也屡有所见。如常见有小青龙汤方证,复见大柴胡汤合桂技茯苓丸合方证者(证见前).即以小青龙汤、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三方合方主之。大便难通者,可易桂枝茯苓丸为桃核承气汤;若现射干麻黄汤方证者,即以射干麻黄汤为主.依证选用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或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三方合方主之。& & 以上各方证,若见口舌干燥或烦躁者,均宜加生石膏。
哮喘治疗效卓著& &辨方证上下功夫& & 胡老非常强调,方证之学为医者的基本功。六经之分,只概括了为病的表里(赅半表半里在内)阴阳。当然还须进行寒热虚实的分析,则六经八纲俱无隐情,辨证至此,已可制定施治的准则。但是胡老特别强调,在临床应用上.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所谓准则,亦只是可汗.可下、可补等等法则而已,究竟宜用什么方药,还须进行方证之辨。方证者,即方剂的适应证,如《伤寒论》所载桂枝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等皆是也。辨方证为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辨方证是否正确。所以,医者必须对各种重要方剂要熟悉,无论是药物组成,还是药理作用,尤其具体的适应证,均须心中有数。今谨按病例分析于下:& & 病例1,康某,男,36岁.中学教师,病案号143153。& & 初诊日期曰:三年前因食青辣椒而引发哮喘,始终未离西药治疗迄今未愈,冬夏无休,每次发作,常因偶尔咳嗽或喷嚏引发。自觉消化不好,大便干燥即为将发之预兆。发作时喘满胸闷,倚息不得卧。曾在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各大医院治疗均不见效而来北京治疗。来京亦多处求医.曾用割治疗法.两侧颈动脉体手术等疗法,皆毫无效果。又多处找名中医诊治,一名中医以宣肺定喘、补肾纳气等方药治疗7个多月,证有增无减,并告之:“伤色太甚,虚不受补。”颇感精神痛苦,以至绝望。计返故里等死,后听别人介绍,到胡老这里最后一试。现在症状:喘闷,胸腹胀满,昼轻夜重,晚上哮喘发作,倚息不得卧,大汗淋漓,口干。便秘.心中悸烦.眠差易醒.舌苔薄白,脉沉缓。据证与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 &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枳实三钱,炙甘草二钱,白芍三钱,大枣四枚。大黄二钱.桂枝三钱,桃仁三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 二诊5月3曰:上药服第二剂后。症状减轻.服第三剂时.大便通畅,哮喘已,胸胁满、腹胀、心中悸烦均不明显,已不用西药氨茶碱等,上方继服三剂。& & 三诊日;出差来京,告知病情,两年来曾数次感冒咳嗽,但未出现哮喘。& & 按:本患者为支气管哮喘,三年来用中西药及手术治疗无效,关键是辨证不确,实用补治,方不对证,致使病长久不愈。初诊时证的特点:胸胁满闷.心中悸烦,汗出口干.大便秘结等,为少阳阳明合病证。发病既不为外感所诱发,又无痰饮证候,尤其昼轻夜重.多属瘀血为害。综合以上分析,为大柴胡合桂枝茯令丸加生石膏汤方证,故于两解二阳合病,兼以驱瘀活血,因方药对证,故服之而收捷效。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本患者为瘀血实邪所致的哮喘,治疗应急速攻逐瘀血里实之邪,故用大黄、枳实、桃仁等峻厉之药,而以大枣、甘草、茯苓.生姜等常药和之。故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治疗瘀血里实证属少阳阳明合病之哮喘。其攻邪速捷.但不伤正。临床屡用此方药皆不用麻黄,而治疗哮喘屡见显效。& & 病例2,王某,女,62岁病案号18161。& & 初诊日期曰:后患咳喘已10余年,每秋冬发作,春夏缓解,但本次自去年冬发至今未缓解,上月底感冒后。哮喘加重。现在症状:哮喘甚,夜不得平卧,喉中痰鸣.伴咳嗽吐白痰量多.恶寒背冷,口中和,大便溏泄,日二三行,舌苔白微腻,脉弦细,两肺满哮鸣音,左肺散在湿罗音。据证与射干麻黄汤加减:& & 射干三钱,麻黄三钱,桑白皮三钱,生姜三钱,桂枝二钱,炙甘草二钱.五味子三钱.款冬花三钱,紫菀三钱,半夏三钱,杏仁三钱。& & 结果:上药服三剂,喘平.咳嗽吐白痰仍多,左肺偶闻干鸣音,未闻湿罗音。上方继服。7月17日随诊,仅有胸闷、吐少量白痰。& & 按:本例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症久,但来诊时外邪明显,主症为喉中痰鸣,咳嗽吐白痰量多,恶寒背冷,证属外邪内饮无疑.法宜发汗解表.除痰平喘,因多痰喉中嘶鸣,为射干麻黄汤方证,加减与之,故用之则验。& & 病例3 , 田某,女,20岁,本院学生,住院病案号129。& & 初诊日期曰:哮喘、咳嗽5天。自1956年冬受风寒后,常发作哮喘、咳嗽,本次发作重而住院治疗.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已服中药三剂未见效而请会诊。现在症状:哮喘咳嗽,端坐抬肩,不能平卧,喉中痰鸣,住病房楼三层,在一层即能闻其声,哮喘多由一阵咳嗽后加重,自感胸闷憋气,呼气易而吸气难,声音嘶哑,咳嗽吐白泡沫痰,鼻塞流清涕,喷嚏,胃口不好,厌食油腻,大便于少.膝肘关节痛,舌苔薄黄,脉细数,两肺满哮鸣音。证属太阳阳明合病,与大柴胡汤、葛根汤、大青龙汤三方合方治之:& & 柴胡四钱,枳实三钱,白芍三钱,黄芩三钱,酒军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半夏三钱,麻黄三钱,葛根三钱.杏仁三钱,桂枝三钱,炙甘草一钱,生石膏一两半。& & 二诊1月16曰:上药服一剂.哮喘平,声嘶哑也减.仍感胸闷气憋,咳吐白痰。易医开方:旋覆花三钱,苏子三钱,半夏二钱,橘红一钱,杏仁三钱,紫菀二钱,桑白皮三钱,炙甘草一钱。& & 三诊1月17曰:哮喘又作,喉中痰鸣,咳嗽吐白泡沫痰,声音嘶哑,自觉胸胁痛疼,喉中发紧.舌苔薄黄,脉小数。证仍届太阳阳明合病未解.与大柴胡合大青龙汤加减:柴胡四钱,枳实三钱,白芍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麻黄三钱,桂枝三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生石膏一两半,山栀三钱.厚朴三钱。& & 四诊1月21曰:上药服三剂,喘平。昨天感受风寒,今早又感喉部发紧,轻度作喘,咳嗽吐白痰,两下肢起荨麻疹作痒,小便短赤,大便干,纳差.舌苔薄黄腻,脉细数。刻下外邪盛,里热轻,故重在解表化饮,佐清里热,与小青龙汤加生石膏:麻黄三钱,白芍三钱,桂枝二钱,半夏三钱,细辛二钱,炮姜二钱,五味子三钱,炙甘草一钱,生石膏一两半。& & 五诊1月22曰:上药服一剂,唼喘皆平。改专方治荨麻疹,调理胃口,两日出院。& & 按:此患者始终有里实证,治疗只宣其肺.必引里邪上犯于肺加重喘逆。即使注意到泻里实,但用何种方药合适.还要进一步分辨。同时因不同的时期出现不同的变证、兼证,对此也必须选用相对应的方药,才能使药到病除,克期不衍。分析本例,初见哮喘、胸满、不能平卧、大便干少等,此为里实热证。鼻塞声嘶、关节痛疼等为外寒在表,属太阳阳明合病,为大柴胡汤、大青龙汤、葛根汤三方合方的适应证,故用一剂,哮即平。二诊时,他医开方,虽用宣肺化痰平喘之剂,因未治其里实.故哮喘发又重。三诊时.虽仍有外寒,但因关节痛疼等症已不明显,而以咳喘吐痰等痰饮证及里实证明显,为大柴胡合大青龙汤的适应证.故加减服用三剂又使喘平。四诊时,因新受风寒,尚挟里热。为小青龙汤加生石膏的适应证,故进一剂哮即平。从其治疗兼证来看,三次处方都有兼治表证的方药,但有关节痛者。合用葛根汤:无关节痛而痰饮盛者合用大青龙汤加厚朴:有小便不利者,用小青龙汤。总之,治疗哮喘.表现的证不同.所用方药也就不同,方证对应,是见效的关键。由此也说明:进行辨证论治时。如能继承、掌握前人对方证的研究经验,再根据病人证的特点,选一相对应的方药,不但能确保疗效,而且能加深对方证的认识及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病例4,许某,女30岁,住院病案号3965。&&初诊日期曰:咳喘气短已10余年,每至冬季病剧。近两年来因爱人病故,心情不好,发病加重.曾两次吐衄。今年春节后病情逐渐加重.至今未曾缓解,于今年5月26日住院治疗.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合并。经治疗一个多月,前后用苏子降气汤合定喘汤、麻杏石甘汤、桑杏汤等加减治疗皆不效。自6月19日至6月29日加服蛤蚧尾一对、西洋参60多克,病情越来越重,因要求请胡老会诊。现在症状:喘息抬肩,心悸气短,汗出淋漓。因咳喘而不能平卧.吐白泡沫痰,时夹有黄痰,面部潮红,形体疲惫。难以行动,语言无力,饮食减少,二便尚调,时腰背痛疼,心情,时常泣下,舌苔白腻.脉细微数。此属二阳合病,为大柴胡合桃核承气汤方证.与:& &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大黄l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枝,桃仁三钱,桂枝二钱,丹皮三钱,受甘草二钱,冬瓜子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 二会诊7月1日&&上药服一剂,喘小平,汗大减,已能平卧。昨夜澈微冒风寒,晨起头痛,仍宗上方加减:上方去冬瓜子,加瓜蒌八钱。& & 三会诊7月2曰:精神转佳,能慢步行走。自理生活,面部潮红之象略减,昨晚月经来潮.本次提前15日.量多色淡,无瘀血块,大便微溏.仍宗前法加减:柴胡四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大黄二钱,炙甘草二钱,生地五钱,麦冬三钱。瓜萎一两,生石膏二两。& & 四会诊7月4曰:病情渐平稳,纳食稍香,喉中微有痰鸣,胸中时痛热。舌苔薄黄腻根厚,脉细滑,仍宗前法加减:柴胡四钱,白芍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枳实三钱,麦冬四钱,瓜萎两。大黄二钱.炙甘草二钱.竹茹二钱,茯苓三钱,桂枝三钱,生牡蛎八钱,生石膏二两。& & 五会诊7月11曰:病情稳定.夜得安眠.纳食亦增.唯每早微喘、气短,继以上方加减,回家调养。按:此哮喘病人,正气虚衰确实存在,但因同时有里实和外感表证,前医未先解表和治里实.而反用人参、蛤蚧先补其虚,故使哮喘越来越重,以至太汗淋漓,卧床不起。表里皆实反补其里,犹如开门揖寇,正如徐灵胎所说:。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初会诊时,表证已渐消,而以里有痰热挟瘀血为主,为大柴胡合桃核承气汤的适应证,故进一剂而喘小平。大汗亦减。三会诊时,里实去其大半,因大汗伤津、伤血,致使月经前期色淡,故加入生地、麦冬养血清热。此时扶正也不能忘祛邪。由此可知,哮喘有邪实者,务必先予驱邪为要。& & 病例5,王某,53岁,中学教师,病案号11188。& & 初诊日期曰:哮喘3年。1976年夏天因闻敌敌畏后患哮喘。伴咳嗽吐白痰,经治疗两个多月缓解。今年8月地上撒了大量敌敌畏又引发哮喘。曾两次住院治疗,用抗生索、激索等,症状暂时缓解,但出院后不久又发如初。常服西药朴尔敏、氨茶碱等,效果不理想。又服中药汤剂及胎盘、黄芩、紫花杜鹃片等,效果也不明显。现在症状:哮喘不能平卧,喉中痰鸣,咳嗽吐白痰,量多,咳嗽则遗尿.口苦咽干,思饮,心下满闷,每天服紫花杜鹃九片、三片氨茶碱,晚上可以平卧,大便如常,舌苔白根厚腻,脉沉细弦,右寸浮。心律齐,心率96次/分,血压150/100毫米汞柱,末梢血象检查:自血球10400/立方毫米,嗜酸细胞l122/立方毫米,两肺满哮鸣音,西医诊晰: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辩证:痰热挟瘀,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枳实三钱,石韦五钱,白芍三钱,大黄一钱半。生姜三钱,桂枝二钱.桃仁三钱.大枣四枚,茯苓四钱。丹皮三钱。& & 二诊11月28曰:服第一剂咳嗽减轻,服第二剂痰消尽,遗尿已,喘已不明显。上二层楼亦不感喘,但每天仍服氨茶碱三片。心下满消,仍口苦咽干,思饮,身冷,纳差,大便日2~4行,舌苔白,脉弦细,右寸浮。坐位听诊:两肺未闻哮鸣音,卧位可闻哮鸣音。血150/100毫米汞柱,末梢血象检查:白血球7800/立方毫米,嗜酸性白血球440/立方毫米。上方加焦三仙各三钱。& & 三诊12月8曰:喘平,大便日3~4行,上四层楼不感喘,但昨天又感胸闷,早起口苦,舌苔白腻根厚,脉弦细。卧位听诊两肺散在哮鸣音。皿压150/100毫米汞柱。上方去大黄。加熟军二钱。& & 四诊 曰:追访患者,自觉良好,与学生一起跑步也不喘,两肺听诊(一),卧位也未闻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血压140/100毫米汞柱,血象检查:白血球770/立方毫米,嗜酸性白血球154/立方毫米。& & 按:一般认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约半数有轻度或中度嗜酸性白血球升高,其升高可反映人体的过敏状态,本患者是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前医试图从中西医结合抗过敏(用朴尔敏、黄芩、胎盘等)治疗未见效,而胡老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收捷效,不但喘平,且见嗜酸性白血球恢复正常。因此,可以说该方药有抗过敏作用。但应说明的是,这一疗效的取得,是建立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的,是方证对应的结果。据此,可以认为,在治疗哮喘上,中医的辩证施治,方证对应,目前确比西医的脱敏疗法及其他疗法有优越之处。因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时,有必要重视辨方证,以利于疗效的提高和中西医理论的阐明及发展。& & 病例6,唐某.女40岁,病案号81486。& & 初诊日期曰:自去年3月出现哮喘,经服中西药治疗不缓解,前医曾按三阳合病与服大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38剂不效。近期症状:白天无咳喘,但有鼻塞流涕,头痛,精神不佳。思睡,背恶寒,晚上胸闷喘息,喉中痰鸣,吐少量白痰,口干不思饮,大便干,舌苔薄黄,脉弦细沉。变态反应检查:对尘土、螨、花生、芝麻、大豆等八种物质过敏;血流变学检查:全血比粘度6.25Mpa.s血浆比粘度1.98,全血还原粘度11.17,红细胞电泳16.70/s,红细胞压积47%。免疫球蛋白检查:LgG1.24g/,IgA1.10g/L,IgM1.38g/L。血乙酰胆碱44.9Pg%。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少阴表寒挟饮。治以温阳强壮化饮,与麻黄附子细辛汤:& & 麻黄二钱,制附子二钱.细辛二钱。& & 结果:上药服三剂,鼻塞明显好转,头痛减轻,渐增加附子用量至四钱,经服两月,喘平。复查血流变学:全血比粘度4.86mPa、s,血浆比粘度1.94,垒血还原牯度9.74,红细胞电泳15.03/S,红细胞压积40%。& &&&免疫球蛋白:IgG2.34g/L,IgA0.99g/L,IgM2.1lg/L。血乙酰胆碱63.60Pg%,经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 按:本例是虚寒性哮喘,前医因辨证不仔细而误认为三阳合病,故服了38剂汤药而不见效。患者长期有鼻塞流涕、头痛等症。可知病在表。但有背恶寒、精神不佳、白天思睡,当知表不属太阳而应属少阴。又据脉沉弦细、喉中痰鸣、咳嗽吐少量白痰、口干不思饮等,当判定为少阴挟饮,为麻黄附子细辛汤的适应证,故谨守病机,治疗两月而喘告愈。& & 俗有“内科不治喘,治喘丢了脸”之说,是说哮喘病难治。但是中医各代仁人志士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知难而上,不断总结治疗经验,使一个个哮喘难证不断被攻克。这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中医治疗哮喘是前人几代、几十代、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胡老正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生不辍。从以上六个病例可看出,治疗哮喘所用方药都是经方,用古方治今病疗效卓著。这里说明.在继承前人经验上,胡老的功夫深,在临床实践上胡老的功夫更深。从病例6还可以看到。临床辩证必须仔细,稍有疏漏.则功溃在即。本是少阴病,判为三阳病,治疗时不可能收效,服38剂药不见效,服50剂药也不会见效,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是也。而辨证、辨方证正确后,服三剂即见显效。这里也说明,哮喘症状复杂多变,因之治疗不易,但仍是有方药可医的,只是治疗时不能用一方一药,其治疗有效与否,取决于辨证准确与否,更取决于辨方证的准确与否。也可知,胡老认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胡老首先在中医界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决非虚言.而是一生心血的总结。
发表于: 15:05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近期通话:
内热 不发烧
功血四月余,子
上腹部(肚脐以
医生诊断特异性
扁桃体发炎 化
住院检查器官没
两年前照得片子
口干苦腹部有微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为您提供颈椎病、肩周炎、落枕、急性腰扭伤、腰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网球肘、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跟痛症、关节炎、滑膜炎、骨错缝;胃炎、失眠、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性功能障碍、功血、带下异常、痛经、外阴瘙痒、便秘、结肠炎、胆囊炎、痤疮、小儿多动症、小儿厌食症、抑郁症、胆结石、肾结石、荨麻疹、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前列腺炎、头痛、肥胖病、更年期综合症、中风后遗症及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相关疾病的康复咨询建议。支气管哮喘的针灸治疗优势
附注:以下是日在香港大会堂的演讲稿,应香港广大听众要求,特转载于此。
支气管哮喘的针灸治疗优势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一、什么是哮喘?(中医)
v哮喘是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肺系疾病。
v本病属于中医的“哮”、“喘”、“痰饮”病范畴。
一、什么是哮喘? (西医)
v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慢性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反应性增高是其临床特点。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
二、哮喘是如何发生的? (中医)
v哮喘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宿痰内伏于肺。内伏之痰,复感外邪,或饮食、劳倦、情志等因素,引动内痰,痰阻气道,肺气上逆,痰气交阻所致。
v哮证日久,肺气耗伤,常因表卫不固,易感受外邪而发作频繁,病久脾肺俱,病多顽固,不易根治。
二、哮喘是如何发生的?(西医)
v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
v1、 遗传因素
v2、诱发因素
v哮喘诱发因素很多:
v各种抗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屑等吸入。其次,还有食物、化学制品、药品等。
v呼吸道感染:
v触发因素:大气污染、运动、冷空气刺激、精神刺激等。
v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安乃近、布洛芬等,心得安,局部麻醉剂,如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等。
三、西医是如何治疗哮喘的?
v基本原则:回避特应性变应原及可能诱因。
v常规治疗:应用抗炎和支气管扩张剂。
v①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可抑制气道炎症。如甲基泼尼松龙、氢化考地松、泼尼松(静脉或口服)亦可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如二丙酸倍氯松(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必可酮)、布的奈得(Budesonide,普米可)等。
v②β2受体激动剂,如羟甲异丁肾上腺素(沙丁胺醇,舒喘灵)、酚丙喘宁(Fonoterol)等,吸入后可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支气管痉挛。
四、西医治疗哮喘有何优、缺点?
&临床上首选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显著改善哮喘症状和肺功能,
& 不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
& 长期高剂量吸入后可能出现皮肤瘀斑、肾上腺功能抑制、骨密度降低、白内障和青光眼等全身不良反应。
五、针灸是如何治疗哮喘的?
1、哪些穴位可治疗哮喘?
1.1 单穴疗法
1.1哪些穴位可治疗哮喘?
1.1哪些穴位可治疗哮喘?
1.1哪些穴位可治疗哮喘?
v肺俞定喘风门
1.1哪些穴位可治疗哮喘?
v少商、四缝、鱼际、涌泉等。
v清喘穴:廉泉穴与天突穴之间,环状软骨正中 。
v哮喘宁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6.5寸),
v宁喘穴(大椎旁开3分)&
1.2 针灸名家用哪些穴位治疗哮喘?
v靳三针:背三针(大杼、风门、肺俞)
v金针王:风府、大椎、风门、肺俞、合谷、灵台(灸)
v邵经明: 三穴五针一罐:& 大椎、风门、肺俞
v管尊惠:定喘、大椎、风门、肺俞
v大众:肺俞、心俞、膈俞这一组方应用得最多。
1.3、肺十针
v大椎、陶道、风道(即第二身椎棘突下凹陷中)、身柱、大杼、风门、肺俞,左右共计十穴)。
1.4、当代针灸取穴的趋势
v定喘、肺俞、大椎、风门
v心俞、膈俞
v天突、膻中
v足三里、肾俞
2. 哪些针灸方法可治疗哮喘?
2.1 什么是天灸疗法?
&指在三伏天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有关穴位,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
v 具体方法:
选取麻黄、元胡、白芥子、甘遂、细辛等药物按比例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各贴药一次。
2.2& 天灸疗法为何在三伏天进行?
&指夏至过后第三、四个庚日及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庚”在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阳。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旺盛的日子。
v春夏养阳&冬病夏治。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是相通的,其生长与盛衰规律也一致。均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因此,人们应该在人在春夏之季注意颐养阳气。尤其是三伏天时,由于炎热导致人体皮肤的腠理完全开泄,天灸所贴药物很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增强肌体免疫力,减少冬天发病次数,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因此三伏天是治疗与阳气虚弱有关的“冬病”的最佳时机。
v 五行:同气相求
&三伏天、肺均属五行之金,同气相求。
3.3 天灸疗法还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v支气管扩张
3.4天灸后有什么反应及注意事项?
v敷贴之后,局部皮肤常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
3.5 今年三伏天是哪些日子?
v7月19(头伏第一天)
v7月29(中伏第一天)
v8月8日(末伏第一天)
v8月7日(立秋)
v8月18日可加强一次天灸。
六. 针灸治疗对哮喘有什么好处?
v明显的即时平喘作用
v可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减轻哮喘的发作程度
v可改善肺功能
v改善病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
v减少西药激素用量。
七. 哪些因素会影响针灸疗效?
&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刺激强度
v 患者因素
& 病程、病情、哮喘类型等
八. 针灸治疗哮喘有不良反应吗?
v咳嗽或哮喘可能短时间内加重
v痰量可能增加
v针刺处可能会有微量出血。
v艾灸处有可能会有灼伤。
v无解剖知识及针灸操作不熟练者,有可能引起气胸。
九、为什么针灸可以治疗哮喘?
1. 临床依据
v“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金匮要略》
v“ 凡有喘与哮者,为按肺俞,无不酸痛,皆为缪刺肺俞,令灸而愈” 。
& 宋代王执中《 针灸资生经》 卷四.
v哮喘病人:
&背寒冷“如掌大”占13/38
&肩背胀占29/38
&多在肩胛骨与胸椎之间,有凉、麻、胀感,用手触摸有时可触及团块状物。
2.现代医学理论依据
2.1 哮喘发病机制(1)
2.2 哮喘的发病机制(2)
v气道慢性炎症
v气道高反应性
v哮喘很可能是一种神经源性炎症!!
2.3 哮喘神经源性炎症的初级中枢
v结状神经节
v下颈段和上胸段脊神经节(C7-T5)
v是哮喘神经源性炎症初级反应中枢。
2.4 气道的神经支配
v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
v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SP等。
&SP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舒张、血浆渗漏、粘膜水肿、粘液腺过度分泌等气道神经源性炎症表现。
2.5 肺部的神经支配:
v主要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由于肺内的α受体数量少,故主要为β受体的效应,使气道平滑肌舒张。
&副交感神经即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使气道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
v肺内还有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纤维,现已证明为肽能神经纤维,能释放多种神经递质如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等。肺内神经肽参与调控气道平滑肌舒缩、上皮损伤修复及肺表面活性物质释放等多种功能。
十、针灸治疗哮喘有何优势?
v起效迅速。
&如针刺清喘穴,平均止喘时间只有42--60秒,定喘穴为114--126秒。
&三伏天采用白芥子散背俞穴敷贴(即“天灸疗法”)治疗缓解期哮喘,其疗效约80%左右。
v适应范围广
&无论是对哮喘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尤其是中、轻度哮喘,均有与糖皮质激素几乎相似的疗效。可明显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轻哮喘发作程度,降低吸入激素用量,改善肺功能等显著疗效,而且疗效维持时间长。
v无毒副作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浆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