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症状艾灸伤阴的症状为什么很多书上的取穴都不一样

本 期 导 读 《灸绳》一书对“灸感”有过这样的描述,“灸感由穴位向外扩散,自上而下走遍全身”。可为什么在我们日常的艾灸中,我们并没有体会到这样神奇的感觉,甚至出现腹泻、水泡、发烧等各种不适的反应呢?下面,为大家讲解10种艾灸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 灸后病重 」解 释:灸后病重可能是由于艾灸的时间或者灸量不够,或者身体太过虚弱所致。因为如果正气太过虚损,正气比较弱,这种情况下,相应的脏腑器官是没有办法与病邪做斗争,在艾火的温热刺激下,通过经络腧穴的传递,调整人体气机,一旦阳气提升之后,所在病灶正气增强,有能力与病邪抗争,这个时候才会出现灸感。应对方案 :当邪气排到体表时,可以在局部进行刮痧或者点刺放血让邪气及时排出来。
「返 病 」解 释:有些人可能在以前得过某种疾病,治疗之后没有犯病。但有可能病根还没有去除。所以,艾灸一段时间,正气一足,以前的老毛病就犯了,我们也叫“勾病”,这就是艾灸在帮助身体去病根。应对方案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继续艾灸。
「染 病 」解 释:是艾灸的一种排病反应,本身身体就可能已经有了一些慢性病,但身体没有表现出来。现在正气足了,有能力和病邪做斗争,就会以疾病的形式显现出来。应对方案:有专业的艾灸师对新病进行配穴应对,就能顺利地度过各种排病反应。
「 艾灸上火 」解 释:客观地说,艾灸上火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上火,因为上火属于艾灸的一种瞑眩反应,即好转反应,也被称为排病反应,而艾灸后瞑眩反应有很多,比如说腹泻、症状加重等。艾灸上火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说灸的时间过长、灸量过大、配穴不合理、操作手法不合理&&从体质上来说,阴虚体质、经络不痛的人更容易上火。应对方案:解决的办法有两种,第一是要滋阴第二要引火归元滋阴,可以先吃点六味地黄丸,每天早晚吃一颗,然后再配合艾灸,同时晚上用艾叶进行泡脚,加大引火下行的力度。另外,还可以用刮痧、拔罐、刺血的方法直接将余热泄出,或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达到引火归元的目的。
「 灸后排尿多 」解 释:艾灸后排尿增多是身体毒素和寒邪从体内排出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医讲“肾主水,司膀胱开阖”,如果把膀胱比喻为水库,则肾脏就是主管开阖的闸门,如果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就会失灵,蓄水池中有一点水就会打开,而艾灸培补肾阳之后,功能会跟着恢复,把体内多余的寒湿排除体外,正气与邪气相交,其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直到这种开阖的能力完全恢复,尿频的症状也就消失了。应对方案:肾虚病人:在原有穴位上加肾俞等穴。坚持了一个周,尿频的症状就减轻了。抑郁症病人:可以减少灸量和时间或者暂时停灸或者加上神门等安神的穴位。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灸了几天就出现尿频的症状,加强在关元、神阙等穴位进行施灸,提升元气,艾灸之后最容易上火,所以这个时候艾灸三阴交、足三里等穴。建议多吃山药、薏米等这类健脾祛湿的食物。
「 灸后发烧 」解 释:发烧是体内的正气和邪气做斗争的重要表现。几年前大家最熟悉的养生理念就是体温决定生死。小孩子为稚阳之体,所以容易发高烧,随着年龄增长,阳气越来越弱,各种亚健康和疾病症状跟着出现,身体跟邪气做斗争的能力越来越弱,很难出现发烧现象。应对方案:先天阳气比较充足:人体阳气升发之后,寒邪被驱赶到足太阳膀胱经,表现出来的就是体温升高。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选择在膀胱经、督脉进行刮痧或者拔罐的方式,如果选择拔罐就在内侧膀胱经定罐10~15分钟,刮痧一般以出痧为度,如果配合用艾叶泡脚发汗,一次之后,这种热症很快就会退下去了。阴邪过重:在温度太高、正气不足的情况下,高烧会持续一天以上,高烧持续的时间会相对较长。可以继续艾灸,同时对身体进行辅助干预。宝宝发烧:给宝宝多饮用温开水就可以。如果温度达到38.5℃以上,那就一定要配合搓痧或者是吮痧的方法给宝宝泄热,一般会选择大椎、肺俞、身柱穴。
「 热感、走窜感 」解 释:艾灸穿透性比较强,具有透热、导热和传热的特点,会随着经络进行感传,有非常好的通窜功能。当出现走窜感之后,身体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有的人经络比较畅通,所以灸几次这种感觉就会慢慢出现。艾灸的通窜感还表现在“找病”上,什么意思呢?当艾灸的热力渗透到相应的病灶,阳气充足了,身体自然会进行调整。比如说艾灸中脘穴,胃部寒者肝区会感觉不舒服,但是又检查不出来具体的疾病,其实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在起作用。
「 灸后出汗 」解 释:艾灸出汗对现代人是再好不过的养生方法了,人们居住在空调房中,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直接导致寒气闭塞在体内,阳气受损,疾病丛生。艾灸后出汗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感觉良好,那这种出汗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如果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艾灸有的人是全身出汗,而有的人是后背出汗。有的人则是灸的时间长了,艾灸的部位容易出汗。而阳虚比较严重的人,施灸的前几天很少出汗,正气足了,排汗功能恢复正常,外邪才慢慢通过汗液排出,这就是阳气不断提升的表现。应对方案:配穴的时候要尽量配合太溪、足三里等下焦、滋阴的穴位。一定要配合补血、健脾的食物,比如说山药、小米、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防止身体太过虚弱。注意事项:在用艾灸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汗比较多,除了在方法上进行调整以外,一定要注意神的收摄。最好宁心静气,这样人体消耗的能量不会太大。
「 灸后腹泻、肚子叫 」解 释:既然艾灸可以培补人体元阳,为什么还会出现腹泻呢?艾灸之后,阳气提升,会在体内运行,肠胃功能开始恢复,大肠的蠕动也会加强,阳气将脏腑以及经脉中的寒邪化开,排出体外,这种方式可能是出汗,或者腹泻,或者排尿增多。如果腹泻则一般说明肠胃有问题,阴邪化开之后就会以腹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像雪化成水寻找一个正常的排泄途径一样。应对方案:艾灸关元、足三里、神阙穴,培补元气,增强正气,使寒湿等外邪尽快排出体外。若因腹泻出现虚脱,同时伴有呕吐等其他症状,就需要配合一些药物调理。如果是脱水的话,就要喝点糖盐水,在温水中加入适当精盐、白糖。
「灸后月经异常、白带异常、崩漏 」解 释:月经异常:艾火在调理人体的过程中,也会消耗一部分人体津液,而如果人体吸收功能比较弱或者补充的水液不足,而人体此时气血就会相对偏弱,所以出现假象。白带异常:女性则会出现阴道炎、尿道炎或者出现阴部发痒、发红的症状。这是因为寒邪循经而走,经脉绕于阴气。阳气增强之后,阴邪被驱逐,正邪相争的过程中,细菌会暂时滋生,所以就会出现炎症。崩漏:卵巢囊肿属于寒邪凝滞于经脉,气机不畅,艾灸后阳气会将寒凝邪气全部都化开,以破裂出血的形式表现出来。应对方案:月经异常:只要适当减少艾灸时间或者艾灸力度,艾灸前后适当补充温水,在饮食中适当吃一些山药等补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气血的转化这种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白带异常:保持外阴干爽,多喝水,吃清淡食物。崩漏:科学的营养和合理的睡眠,同时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中医讲“动则生阳”,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艾灸配合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更有利于体内瘀血垃圾的排出,机能的恢复。(未完待续)【互动】你在艾灸时会有什么反应呢?你的艾条会上火吗?当时的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正|安|好课
中医界「灸姐」常小荣教授带你做一个健康美丽的女性~发送暗号「艾灸」,添加班主任微信版权声明:本文章内容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正安文化广州」编辑整理,搜索「zanedugz」即可关注。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或添加小编微信:「zanclub_bjb」 。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今日编辑:琪女子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ep1Dv14DtodPA=H8w4WbiIpog2lroof22IFkvN8DNuC335.jpg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史上最全的艾灸问答!终于被搜集全了!再也不担心灸友们提问了!
史上最全艾灸问答!终于被搜集全了!再也不担心灸友们提问了!1、病从何来?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的里,女性们更是为了美丽穿露脐装,露背装。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骑电动车,损耗了身体的阳气,造成免疫力低下,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被寒凉所伤,而引发了各种疼痛,亚健康,终身病,慢性病。2、病从何去?最好的办法是灸关元穴,和足三里,中脘穴。补充身体的元阳。这是治本。同时配合灸局部疼痛点。这是治标。3、足三里有什么作用?经过大量的案例表明常灸三里穴,能够防治二十多种疾病,又无一丝的毒副作用,确实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强壮身体、提高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有益寿延年的功效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对于延年益寿大有裨益。灸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能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期待您的热评聪明人傻瓜特色艾灸法-心脏闷痛不适雀啄灸中冲及十宣穴(照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请教前辈们都是从哪里购买艾灸书籍?_艾灸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3,530贴子:
请教前辈们都是从哪里购买艾灸书籍?收藏
艾灸一年有余,有间断,有怀疑,有弯路,最终坚持下来成了习惯,收获无数,我想我怕是要在艾灸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学习是进步必备的良师, 在此诚恳请教前辈们:从哪里可以买到相关书籍,重要是告知从哪里可以买到。拜托了!
马氏温灸法
谢锡亮灸法大全
我手头的三部书
顶一个,挺好。
还有好多书呢楼主
刚刚看了京东,马氏和谢锡亮的都有哦。
从亚马逊买本《周楣声医学全集》,知识太全面了。就是书太厚了。
刚刚京东买了一本马氏温灸,看看怎么样。
我有针灸大全,靳三针,董氏针灸,小六合针灸,平衡针灸,谢锡亮艾灸,马氏温灸,王正龙艾灸直论,剩下的全是大学的中医学教材
以上吧友们推荐的书以前我大部分都看过,网上都能找到电子版,不用买。可能是悟性不够吧,看完后总感觉没学到什么。建议重视下中医理论的学习,这是基础,是取穴的根据。
我买过两本,一本是&一学就会学艾灸&,一本是介绍艾灸养生的书。
买了一本《古法艾灸,寒湿一去消百病》,穴位图很清晰,比较适合新手。
我觉得你要是看看《针灸大成》比较好,都学了那么久,要看就看本专业的吧!
穴位的书推荐 杨甲三针灸穴位大全
有图有定位方法。
我平时看看这个
好象都挺不错
贴吧怎么发图片?
书到了,粗略看了看,怎么没有鼻炎的治疗方案呢?马少群老先生那会儿没有得鼻炎的?
我也刚刚买了马氏温灸法和谢锡亮灸法呢,卓越上没有灸绳呢。等待收货。
谢谢,已经收到。
我也想学啊,初学买哪些书
南阳市区建设路那边有家公司免费艾灸技术培训,也有卖产品了,不过讲的都是干货,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看看
我才艾灸一个月,身体好了很多,你是什么病?通过艾灸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请问《九针十二原》哪里可以买到?
有没有详细讲病理的书,不知病理不敢乱灸吧。因为病是表象,成病原因有很多种,灸的穴位应该也不一样啊。
登录百度帐号月经期间可以艾灸吗
08:56来源:99健康网
  月经期间可以艾灸吗
  月经期是可以艾灸的,对于寒凝经脉、气滞血瘀的月经不通导致的痛经以及虚寒的崩漏等均可以使用艾灸对症治疗。但千万不能用于实证者,否则会带来反作用。
  经期可以艾灸哪些穴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以下人士最好是不要轻易使用艾灸:
  1.没有耐心的人,艾灸需要长期坚持,哪怕是每天10分钟,定时定量最好,尤其是温灸法,不再需要严格按照古制子午流注来选择穴位。
  2.没有恒心的人,见到自己某些症状有所好转就放弃,对牌、麻将和女人倒是日夜惦记。
  3.没有时间的人。
  4.胆子小的人,灸后见到以前的症状显现马上就上医院打吊针,吃药输液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的。
  5.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艾灸会导致热血妄行。
  6.高血压患者,虽然在各种专业书籍上都有灸法介绍,但是要视严重程度来定,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7.良性肿瘤,需要严格辨证。
相关标签:
中草药一点通
中药知识居家养生,一点即通
走过最长的路,是减肥的弯路
加微信,帮你找对减肥路
Copyright&(闽ICP号-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过敏性咳嗽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