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护理工作中避免老人出现意外伤害保险

老年住院患者意外伤害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年07期
老年住院患者意外伤害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住院老年患者意外伤害的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探讨其对老年住院患者意外伤害的影响。方法:将月入住我市两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年龄在65岁以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的3625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将月入住上述两家医院,相同年龄阶段实施常规护理的223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法对老年住院患者意外伤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坠床、烫伤、走失、自杀等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意外伤害风险评估,针对风险的相关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意外伤害发生,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3.6【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住院患者中,老年人的比例不断增高,而老年人又存在多器官功能下降,适应能力差,自理能力低下,感觉迟钝,动作迟缓,因此,在住院期间易发生坠床、跌倒、走失、自杀及取暖时烫伤等多种意外伤害。发生意外伤害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容易引起医患纠纷,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冬梅;;[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年11期
张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01期
涂颖;宗媛;;[J];护理学报;2012年02期
翟书涛;[J];实用老年医学;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邱锦媚;吴静微;;[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年04期
李晓刚;;[J];黑河学刊;2012年06期
魏立和,薛德旺,费立鹏,朱凤艳,杨功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吴磊;陆卫斌;朱冠楠;;[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4期
管晓晔;张涛;李辉;;[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年03期
郭欣;曾光;;[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云岭;[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欣欣;[D];山东大学;2011年
胡冬梅;[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卿文静;[D];中南大学;2007年
袁军;[D];中南大学;2006年
吴磊;[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谈华丽;;[J];城乡建设;2007年11期
库洪安;舒军萍;崔伯艳;杨晓萍;;[J];护理管理杂志;2005年09期
张健,伍爱婵,马方励,罗绮珊,黄良翰;[J];疾病控制杂志;2001年03期
高萌;卢丽华;高洁;霍霞;王霞;;[J];护理学报;2009年07期
屈红;王青丽;董军华;;[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22期
陈月娟;王荣;余小萍;;[J];上海护理;2005年05期
张金花;;[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5年29期
库洪安,詹燕,于淑芬,周翠鸾;[J];中华护理杂志;2002年02期
左月燃;[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姗;唐伏秋;;[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11期
杨传英,马月珍;[J];齐鲁护理杂志;2002年04期
朱学莲;张小丽;袁辉;;[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21期
吕金花;黄利荣;;[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杨焕芝,李桂青;[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叶玉文;[J];护理研究;2002年06期
马红霞;[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霍世英;[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7期
李圳英,李亚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1期
侯小妹,李玩卿;[J];吉林医学;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丹;马红燕;;[A];全国第5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樊敏华;;[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余苹丽;;[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武乐敏;;[A];河南省第十次手术室护理学术会议暨围手术期安全护理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张明英;;[A];山东省第六届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刘鹏;高威;李秀芬;;[A];全国第12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周艳;;[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王春;;[A];全国第十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林瑛;;[A];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论文集[C];2008年
冯燕娴;王应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英;[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刘奇民;[N];健康时报;2005年
黄俊;[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
李桔元;[N];大众卫生报;2001年
张梅珍;[N];健康报;2002年
本报特约记者 韩建中;[N];健康时报;2005年
肖永红;[N];中国医药报;2008年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杨子超;[N];健康时报;2008年
邹富珍 记者
段涵敏;[N];湖南日报;2008年
王小衡;[N];大众卫生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少飞;[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马静;[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王若乔;[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周君桂;[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张媛媛;[D];吉林大学;2011年
张衡;[D];吉林大学;2012年
赖文娟;[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袁凤梅;[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上海市青浦区年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分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7期
上海市青浦区年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摘要】:[目的 ] 了解上海市青浦区老年人的意外伤害致死情况。  [方法 ] 对青浦区 1 996~ 2 0 0 0年 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全部报告资料进行意外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析。  [结果 ] 意外伤害在老年人全死因的顺位中居第 4位 ,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为 1 4 6 .81 / 1 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死、其他事故有害效应和自杀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结论 ] 意外伤害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防制工作。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195【正文快照】:
意外伤害死亡是指因非疾病所致的突发性死亡。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城市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意外伤害严重威胁着老年群体的生活 ,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也是造成上海市青浦区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我区老年人的意外伤害情况 ,对我区 19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静;席淑华;;[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年08期
李庆瑜;;[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年29期
彭艳英;汤喜红;;[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08期
刘印淑;;[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少飞;[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马静;[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如锋,陈政,任雪峰,张一英,戴依群,夏昭林;[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11期
韩晓军;[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11期
李立明,曹卫华,徐南征,赵俊雅,胡玉兰;[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润梅;徐智;刘沛明;;[J];应用预防医学;2009年06期
张振权,余家华,徐庆芬,何振芳,黄天壬,黄昭东;[J];广西医学;2000年06期
梅秋红;许国章;应焱燕;;[J];疾病监测;2011年09期
吕筠,李立明;[J];疾病控制杂志;1999年04期
姚宇翠,鲁红;[J];疾病控制杂志;1999年04期
梁万年,刘迎,瓮学清,王玉春,王世萍,周晓萍,李荣,李葳,赵焕香;[J];疾病控制杂志;2004年06期
张正敏;孙闪华;孙业桓;;[J];疾病控制杂志;2007年01期
马静;席淑华;;[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年08期
陈尔真;童建菁;史以珏;陆一鸣;喻中城;蒋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孙晓凯;刘荣海;徐慧;;[J];江苏卫生保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仲堂;;[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普林;[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霜;[D];中南大学;2011年
李林涛;[D];暨南大学;2002年
刘勇;[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丁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樊锐太;[D];郑州大学;2006年
孙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谢少飞;[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马静;[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温静;[D];宁夏医科大学;2009年
冯悦静;[D];郑州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文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李志武;黄悦勤;柳玉芝;;[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6期
杨小清;唐婴;;[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年03期
柳玉芝;[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4期
丰维加,吴树岭,于宝柱,原卫华,王丽丽,孙政春,包金洋,田鑫,赵景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年06期
黄丽华,耿文奎;[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年02期
孟迅吾,夏维波;[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年05期
,吴茵;[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年05期
尤黎明;[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年10期
朱丽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利维;周立;;[J];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08期
周梅;李艳菊;李雅平;臧红欣;;[J];护理学杂志;2009年09期
王利维;周立;;[J];护理学杂志;2011年10期
王利维;周立;;[J];护理学杂志;2011年15期
马静;席淑华;;[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年08期
高艳;谭纪萍;李红雯;王鲁宁;;[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赵明利;宋葆云;叶文琴;;[J];全科护理;2011年06期
姚萍;赵晓红;李清红;马宽;;[J];临床误诊误治;2011年08期
王利维;周立;;[J];护理学报;2011年17期
薛锦花;;[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2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亮;[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利维;[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马静;[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蒲晓煜;[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晓军;[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11期
周玉芳,吴晓光,汤哲,刘向红,贾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年01期
李立明,曹卫华,徐南征,赵俊雅,胡玉兰;[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年03期
杨功焕,黄正京,陈爱平;[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年03期
吴赤蓬;王声涌;;[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年04期
曹卫华,吴涛,安涛,李立明;[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芳;;[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8期
张禹;;[J];保健医苑;2009年10期
高珊珊;;[J];实用医药杂志;2011年05期
南萍,张琴;[J];实用医技杂志;2003年09期
马姗;唐伏秋;;[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11期
葛杰,薛海峰,吴嘉慧;[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白慧芝,郝恩,项晓萍,顾相虹,方丽萍,张晓英;[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蒋明;;[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7期
汤池,圣龙贵,陆健;[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刘阳;;[J];农家参谋;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卫红;;[A];中国康复医学会首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八届小儿脑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朱萍;蔡英华;许仙英;;[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向伟;丁宗一;;[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郭岚峰;彭明琦;蔡榕;江惠;;[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徐慧聪;;[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朱丹;马红燕;;[A];全国第5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刘志平;;[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8年
周顺福;陈绍明;杨斌杰;袁东;周峰;;[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樊敏华;;[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昝东华;朱红艳;;[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立忠;[N];铁岭日报;2007年
冯娟;[N];上海金融报;2001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李京生 刘佰运;[N];北京日报;2009年
刘嵘;[N];中国保险报;2005年
;[N];大众卫生报;2003年
小尘;[N];中国妇女报;2006年
张献怀;[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邹左功;[N];农民日报;2001年
秦亚洲;[N];华夏时报;2004年
蒋明;[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祝慧萍;[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沈敏;[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刘焕兰;[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王啸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解恒革;[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苗茂华;[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汤文巍;[D];复旦大学;2005年
郭纬;[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倪育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张璐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玲;[D];山东大学;2010年
周蓉;[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谢燕;[D];中南大学;2011年
刘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邓树嵩;[D];武汉大学;2004年
陈文玲;[D];吉林大学;2004年
罗敏;[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鲁兵;[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李建辉;[D];昆明医学院;2005年
杨明磊;[D];浙江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史上最全的老人护理要点
17:07:24 来源:携手健康网
本文重点:史上最全的老人护理要点。人老了,耳聋眼花,腰弯背驼,语言行动缓慢,各方面都可能出现问题,影响老年人的安全。可以给老人用手机,如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先采取一定的措施,很多是可以防止的。
  史上最全的要点
  身体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躯干及四肢的功能也逐渐下降。人老了,耳聋眼花,腰弯背驼,语言行动缓慢,各方面都可能出现问题,影响老年人的安全。如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先采取一定的措施,很多是可以防止的。
  1、老年人可能发生的意外
  (1)跌倒: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高。其原因:
  ①姿势控制能力降低。因老化伴有脑细胞的减少,可造成生理性的姿势控制能力降低,同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病理性姿势控制能力减弱,使姿势倾斜度增加。
  ②大脑的决断迟缓,由于感知和综合自身感受信息的中枢过程减慢,表现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在快速回转动作的复杂过程中失去平衡,发生意外的绊倒,滑倒。视力降低,立体感减弱,识别高低的能力差。
  ③肢体协调功能减弱。如步态的改变,脚抬不高,行走速度纠正不了姿势的倾斜度,关节活动不灵活或骨盆运动减少,行走时骨盆必须侧向支持体重的那条腿,才能腾出另一条腿向前行走,当腿移动太慢,则发生跌倒。④病理改变。因小脑和基底神经节梗塞、灌流不足或变性所致,如颈动脉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均有损于大脑和小脑的功能,出现共济失调或步态短小,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位置性等。
  ⑤发作性跌倒。由于各种病理或生理过程损害稚&&基底动脉或脑干的供氧。
  ⑥药物因素。长期服用安眠药,可通过损害精神运动,降压药和降糖药的作用分别可诱发头晕或。
  ⑦环境。可因浴室、盥洗室、居室的布局和配备不合理,或老人对环境不适应为危险因素。
  (2)误吸、误食:老化引起神经反射性活动衰退,吞咽肌群互不协调,引起吞咽障碍。消化功能降低、咀嚼困难、唾液分泌减少,使老人在进食过程中呛咳或发噎。视力差还可引起老人误食非食品。
  (3)坠床:意识不清或存在意识障碍的老人,常因躁动,在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中坠床。意识清楚的老人可因自身平衡功能减退,在险境中能敏捷地回避。
  2、预防意外情况发生
  (1)了解老人的,做好疏导工作:一般有两种心理状态能危及老人的安全,一是不服老,二是不愿麻烦他人,尤其是个活上的小事,愿意自己动手。如有的老人明知不能独自上厕所,但即不要别人帮助,结果难以走回自己的房间。有的老人想自己倒水,但提起暖瓶后,就没有力量将瓶里的水倒进杯子。对此要多做卫生宣教,使其掌握自身的状况的活动能力。另外要熟悉老人的生活规律的习惯,将工作做在前面,使其生活自如。
  (2)措施:老化的生理性的和病理的改变所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严重的威胁老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人员应意识到其重要性。
  ①防跌倒。帮助老人熟悉环境,加深对方位、布局和设施的记忆,以协助其感觉器官的作用。衣、裤、鞋不宜过于长大,尤其是裤腿太长会直接影响行走,走动时应穿合脚的布鞋,尽量不穿拖鞋,穿脱、鞋、裤应坐着进行。在老人走动的的范围内,应有足够的采光,地面或地毯保持平整、无障碍物,水泥地面应避免受湿,如有条件铺塑胶地板,光而不滑,平而有弹性。盥洗室应装坐便器,并设有扶手。澡盆不且过高,盆口离地不应超过50cm,以便于进出,盆底垫胶毡,以防老人滑到。老人在行动前应先站稳、站直后再起步。小步态老人行走时应有人搀扶或拄拐杖。对反应迟钝,有位置性低血压,服用冬眠灵类药物以及用降压药的老人,尽量夜间不去厕所,如夜尿较频,应在睡前准备好液间所需物品和便器,必须下床或上厕所时,一定要有人陪伴。
  ②防呛防噎。食物少而精,软而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进食的体位要合适,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要求老人注意力集中,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准备水或饮料,每口食物不宜过多,喝稀食易呛者,应把食物加工成糊状;夜间睡眠以侧卧为好。
  ③防坠床。意识障碍的老人应加床档;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人,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挡;如果发现老人睡近床边缘时,要及时护挡,必要时把老人推向床中央,以防老人坠床摔伤。
  ④注意给药安全。内服药与上应分开,标记鲜明,发给时向老人讲解清楚,使其确实明白;耐心细致地观察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在服用有过敏反应的药物时应注意其延缓反应,尽管在过敏试验中无反应,但初次给药时仍需继续观察。当静脉、肌肉给药时,除了速度慢于平时外,应边注射边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注射,同时报告医生;在药推注完后,不要让老人立即起床,继续观察2~3分钟,安眠药最好上床后服,以防药物在老人上床前起作用而引起跌倒;夜间或睡眠中给服药,一定把老人叫醒后再服,以防似醒非醒服药造成呛咳,使药物误入气管;粉剂应装胶囊或加水混成糊状再服。
  ⑤防止交叉感染。老人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应预防感染上新的疾患。所以不宜过多会客,必要时可&谢绝会客&。病人之间尽量避免互相走访,尤其患呼吸道感染或发烧的老人更不应串门。
  ⑥注意保护性医疗。使老人心里上有安全感,促进早日康复
  老年人的
  营养来源于饮食,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为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维持生理功能提供必需的营养素和热能,营养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营养的质和量的需求也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发生一系列解剖学和生理学改变,其功能逐渐下降。消化系统器官也不例外,它们对食物的消化、营养的吸收功能均减退,从食物中摄入的营养可相应减少。所以要保持老年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给以合理的饮食护理。
  1、衰老与营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有所改变,营养与健康、寿命的相互关系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希望从饮食的合理调配来达到防治疾病,延缓衰老过程。
  人随增龄而老化是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在消化系统,表现牙齿松动、残缺、脱落造成咀嚼困难;胃肠道蠕动缓慢,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感觉器官反应迟钝,活动量减少,睡眠质量降低,便泌、腹泻等均可使老年人食欲减退。以上诸因素使身体必须的营养素减少,发病率提高,从而加速衰老。由于物质代谢功能降低,转化量减少,对糖脂肪的动员能力降低,又因老年人对脂肪的合成、降解、排泄能力不足,可使脂肪在血和组织中堆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等,给老年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营养问题的研究证实:人体对营养(热量)摄取不足和过多均可造成体内免疫功能障碍而引起感染、衰老或等病变而缩短人的寿命,特别是心和肾脏病变更为严重。所以饮食质和量的选择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2、老年人的营养
  人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在日常生活中,它们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在体内被吸收后转化各种能量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老年人的饮食应按其对营养的需要适当选择和搭配。
  (1)限制热量:热量是供人体生命活动动所需的热能。老年人因活动量减少,生理活动缓慢,需要的热量相应减少,一般为青年人的70%,为避免热量过剩而身体肥胖引起疾病,每人每日的总热量为kcal,体型高大者可适当增加,矮小者适当减少。
  (2)优质蛋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蛋白质的正常代谢在形成抗体、预防疾病、伤口愈合等起重要作用。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其中8种(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是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缓慢,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称为必需氨基酸,如果食物中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的数量和比例符合人体需要,则为优质蛋白,营养价值高。由于老年人体内合成蛋白减慢,必须从食物中来补其不足,尤其需要优质蛋白。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质减慢,必须从食物中来补其不足,尤其需要优质蛋白。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质为1~1.5g,其中优质蛋白应占蛋白质总量的30%以上,优质蛋白的来源主要由虾、瘦肉、蛋类、奶类和豆制品等,非优质蛋白来源于谷类食物,也就是主食。但蛋白质过多对老年人也不利,如肾功能差的老人可引起血氮潴留。
  (3)限制脂肪: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占体重的14%,肥胖者可达40%,脂肪在人体内主要分布于皮下、腹腔脏器周围和细胞间隙,具有保温和支撑作用,同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是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化合物,在脂肪酸中有些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此为必须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油酸等。脂肪酸中又以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价值较高。由于体内脂肪的多与少很容易受饮食的影响,老年人对脂肪消化吸收较慢,过多的脂肪可在血和组织里堆积,不利于健康长寿。所以老年人对脂肪的摄取应适当限止,每日烹调油以25g为宜,是脂肪供热量的25%。
  (4)限制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我国人民饮食中主要供热的营养素,可构成、肝糖元、糖脂,也是组成神经组织和细胞膜的成分。它的主要来源是谷糖类的淀粉,其中碳水化合物占70%,碳水化合物分单糖、双糖和多糖,其中单糖结构最简单,不经消化可以直接补吸收利用。单糖中果糖最甜,并在体内不易转化为脂肪,是老年人的优选品。果糖存在于、中。乳糖是双糖,存在于奶中,因老年人体内无乳糖酶,所以不被吸收。多糖中的纤维素和果胶能促进肠蠕动,有排便作用。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有谷类和根茎菜类。
  由于老年人体内对血糖的调节功能降低,食糖过多容易发生血糖升高、血脂增加。老年人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每日150~250g,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减。
  (5)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虽然人体对各种维生素需要量很少,但缺任何一种都可引起缺乏症。维生素在人体同基本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应。为老年人补充维生素A、C、E及复合维生素B很重要,尤其是维生素C、E有降低胆固醇和的作用。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新鲜和水果。
  (6)无机盐:无机盐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来源于食物,其中钙是的主要万分;铁参与氧的运输;钾和钠维持机体渗透压及调节酸碱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由于老年人对有些无机盐的吸收能力降低而引起缺乏,如性骨质疏松,缺铁性等,给老年人的饮食应适当选一些含钙多的食物,如鱼、蛋、、鸡肝等以补充其不足。但老年人对钠的摄取不宜过多,以防钠潴留,血管阻力增加性高血压,一般每日真量不超近8g,患高血压的老人应控制在5g以内。
  (7)补充水分,水是生命最重要的营养物质,约占老人体重的45%。水可保持肾脏对代谢产物的清除功能,有足够的尿则可除去泌尿道细菌、预防感染。水可维持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量,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同时预防。水可保持呼吸道适量的分泌液,清除呼吸道的病菌和残粒,水还有防止、调节体温等作用。
  根据疾病的种类,给以治疗饮食,还可弥补因疾病和老化过程本身引起的进行性营养缺乏。
  3、饮食原则
  通过有目的地选择饮食,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调节因器官老化造成营养不足或过剩。
  (1)选择食物:保持营养的平衡,适当限制热量的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维生素和适量的含钙、铁食物。
  (2)食物加工:应细、软、松。既给牙齿咀嚼的机会,又便于消化。
  (3)烹调:应具有色、香、味,以促进食欲,因为良好的食欲是刺激良好消化的基本因素。同时注意烹调时间和温度的适度,尽量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4)少食多餐:必要时每日加2~3次点心。
  (5)增加纤维素;适当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可防便秘,减少的发生。
  (6)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卫生,不吃烟熏、烧焦、腌制、发霉或过烫的食物,以防疾病和的发生。
  4、进餐护理
  (1)进餐准备:
  ①空气新鲜。必要时先通风换气,排除导味。
  ②排便。清除周围的污染物便器等。
&  ③清洗双手。提醒老人&准备就餐&,使其精神上作准备,提高食欲。
  ④准备合适体位。饭菜摆好后,向老人介绍本餐的菜名和主食,并给看一看、尝一尝、评一评使色、香、味刺激通过大脑进一步促进食欲。因为人在空腹时对食物的色、香、味反应特别敏感,往往某一饭菜的美味能使其食欲大增。
  (3)注意事项;在进餐过程中,思想集中,细嚼慢咽,每口量不宜多,吃干食易噎或吃稀食易呛的老人,应注意进食的安全。
  (4)喂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应给喂饭,护士应掌握适当的速度,与老人互相配合。
  近年来由于营养支持疗法已进入现代医学实践,为了从饮食中摄取人体营养,进食的方法越来越先进,除了食从口入外,有鼻饲法、肠道高营养法及全肠道外营养(静脉高营养)等,可通过各种渠道为老年人输送食物和营养。
  老年人的
  皮肤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器官之一,它覆盖于全身,为人体抵御外来侵袭,称之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因此对老年人的必须先了解其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老年人皮肤的特点及损伤特征
  (1)老年人皮肤的特点:
  ①皮下脂肪减少、萎缩、使汗液分泌减少,降低了皮肤的排泄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②皮肤脂腺减少、萎缩,分泌相应减少,使皮肤表面干燥,无光泽,不滑润,严重的可出现糖秕状脱落。
  ③汗腺减少、萎缩,使汗液分泌减少,降胝了皮肤的排泄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④表皮细胞减少和再生缓慢使皮肤亦薄。
  ⑤皮下毛细血管减少,血液流量降低,直接影响营养的供给。
  ⑥对外部环境的感受器减少,对冷、热、痛等感觉反应迟钝。
  ⑦皮肤色素沉着,颜色加深,同时还可出现和老年痣等。
  (2)损伤特征:老年人的皮肤由于有以上特征,易受机械、物理、化学等刺激而损伤,如对碱的中和能力弱,受碱刺激容易引起皮肤瘙痒、慢性皮炎等。如依老年人皮肤的特点,注意卫生并给以合理的营养和护理,可以推迟或减慢皮肤的老化过程,起到保护皮肤作用。
  2、老年人皮肤的防护
  (1)环境卫生:由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不利的环境往往可引起皮肤的损伤。
  ①保持心情舒畅。居室整洁卫生,陈设雅致,墙上挂些书画,室内摆几盆常绿花卉等,使周围环境调和,富有生气。
  ②局室采光要好。
  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寒冷季节,每日要定时通风2~3次,以降低空气中细菌污染率。
  ④保持室温在20~25℃,老年人对冷、热的适应力低,室温过冷过热均可影响其健康。
  ⑤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空气里一定的湿度可使皮肤角层吸收空气中水分,保存在角层细胞的类脂质内,使皮肤保持柔韧,增强对外部环境刺激的抵抗力,同时预防皮肤干燥、裂口等病症。
  ⑥室外活动应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如夏季的清晨或傍晚荫深处。避免日光曝晒,损伤皮肤。
  (2)皮肤卫生:清除空气中的微粒和皮肤代谢产物在皮肤堆积的污垢,同时养活体表的微生物。
  ①定期清洗。清洗过程是皮肤含水量最多的时候,合适的水温又可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延缓老化过程;清除污垢和微生物,保持毛孔通畅,汗腺和皮脂肪适量分泌,有利于预防皮肤疾病。清洗时要注意颈、腋下、腹、部等皮肤皱褶处,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至少洗脸两次(早、晚),必要时,餐后漱口,简单清洗一次,每晚睡前洗脚。每周洗澡一次,夏季可适当增加,如每天冲洗不用浴皂,温水冲洗即可。过多的洗澡或用皂可使皮肤脂肪丢失,失去滋润,出现干燥、粗糙,引起瘙痒或皮炎;浴水温度以35至40℃为宜,过热会使血管极度扩张,引起老人头晕,浴室温度过高还能导致缺氧。而浴水温度过低又容易受凉;根据老人皮肤的特点选浴皂,以弱碱皂、硼酸皂、羊脂香皂为宜。防强碱损伤皮肤,发生浴后瘙痒;干燥季节浴后,趁皮肤湿时擦上浴油或洗剂,使皮肤保留水分,防干燥,防机械性刺激。清洗用毛巾应地柔软,洗时轻擦,以防损伤角层脱水。皮肤瘙痒时尽量避免搔抓或烫洗等强刺激损伤皮肤,引起感染。
  ②老年人穿用的应选用质地柔软、光滑、吸湿性能强、通气性好的纯棉、麻、丝织品。根据老年人不同的身材,适当宽松可减少对皮肤的磨损,同时有利于皮肤代谢的排泄,预防皮肤疾病;内诮被勤换洗,以清除汗味、油味、污垢和细菌,洗净的内衣裤应把贴身面外翻晾晒,充分利用紫外线的直射和风吹的杀菌作用,受潮湿后及进更换;冬衣、鞋质地应松、软、轻,保暖性能好,防受凉或。
  ③按摩皮肤。可使皮肤肌肉从被动活动中得到锻炼,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必善皮肤肌肉的代谢和营养,又以增强皮肤对微生物的抵抗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史上最全的老人护理要点
  (3)合理的营养:在皮肤疾病的发病中,许多与本人的饮食习惯有关系。如、、过敏性皮炎等,往往是饮食不当引起的。故合理的营养对保持皮肤健康和防治皮肤疾病有重要意义。为此,除生理活动需要的营养素外,应根据老人的皮肤的特征,适当调制饮食,多进蔬菜和水果。
  ①据国内外研究证明,紫外是引起人体皮肤发生皱纹、老化,甚至致癌的主要原因,而素可以保护人体的皮肤细胞不受紫外线损伤,应多选食黄色、橘色和红色蔬菜、水果,从中摄取维生素A来代替胡萝卜素。
  ②有皮肤粘膜破溃、糜烂的老人,应补充B族维生素食物,如豆类食品。③有皮肤瘙痒症的老人,除查明病因症治疗外,应避免酒、葱、蒜、姜、辣椒等有刺激性的食品。
  ④老人对钙的吸收降低,又不适合多晒太阳,需从饮食上调节,选蛋类、奶类和适量的动物肝脏,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⑤有手足干裂症的老人,宜吃绿色蔬菜,以补充维生素A、E,B防治皮肤粗糙。
  ⑥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可延缓皮肤老化。
  (4)皮肤护理;依老人皮肤的特点,防治卧床老人的褥,是老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褥疮是骨突起部位的软组织与床之间的持续受压,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而发生溃疡或坏死。营养不良,皮肤潮湿,尿和粪便污染,摩擦损伤等,也是卧床老人发生褥疮的原因,护理中应注意:
  ①控制压力分布。分散压力,避免体重集中压迫某部位,是预防褥疮有效的方法。间歇性分散压力,压力对皮肤损伤与时间成正比,压迫时间越长,皮损越重。一般压迫不应超过2小时,常用翻身、变换体位的方法达到分散压力。使用交替充气橡皮垫更可满意地达到分散压力;均匀分布压力,可使老人的体重分散到与床接触的全部体表区域,水床垫、沙床垫,可避免压力集中于骨突起部位;枕头垫于关键部位或固定体位,也可减轻局部的压力。
  ②控制皮肤的干湿度。保持卧床老人的皮肤表面不过干过湿,是皮肤护理的关键。由于粪便、尿液或汗液的潮湿,使褥疮形成的危险可增加5倍。尤其在意识障碍的老人,常伴有大小便失效禁,使皮肤受潮湿或污染,需按老人大小便失禁的护理原则给以护理。
  ③避免摩擦。注意床铺平整无皱褶,翻身或搬动时,应托起老人,禁忌拖、拉,防止衣扣、碎屑损坏皮肤。皮肤潮湿后应用软毛巾吸干水分,避免用力擦拭。需要抬高床头时,选择合适的体位,固定,以防沿坡度滑下,擦伤皮肤。
  ④防损伤,老人的皮肤损伤后易感染,护理过程中防止、指甲划伤老人的皮肤。对老人的手脚指甲应常修剪,以防自伤。
  ⑤按摩皮肤。翻身前后,用50%酒精或按摩乳按摩受压局部,以减轻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状况。
  老年人排便
  粪便和尿液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排便过程清除。由于人的老化,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均可出现生理功能减退。所以,便失禁是老年人常见的重要症状,也是老年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1、便秘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使粪便过于干燥硬结,造成排便困难。便秘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是可以避免的。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很多,但增龄使腓便的生理功能衰退是其主要原因。
  ①消化器官功能降低,咀嚼、吞咽困难,则蔬菜、水果和含纤维性的食物少;膈肌、腹肌、肠壁平滑肌及提肛肌等收缩力普遍下降,使排便缺乏动力和结肠粘液分泌减少等。
  ②年老体弱,活动少,肠蠕动减慢,使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运行过程延长,使粪便不能及时排出。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天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意外伤害险赔偿范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