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心肌炎有什么症状的控制方法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器官,它负责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需要的部位,对于身体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很多疾病都是和心脏有关的,比如扩张性心肌病。那么患上扩张性心肌病,我们该如何治疗呢?一起到下文了解一下扩张性心肌病相关知识吧。  扩张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特点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以往曾被称为充血性心肌病。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约20%的DCM
患者有心肌病的家族史。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30~50 岁多见,部分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扩张性心肌病的病因  扩张型心肌病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引起心肌损害的最终结果。感染或非感染性心肌炎、酒精中毒、代谢等多种因素均可能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有关。短暂的原发性心肌损伤(如接触毒性物质)对某些心肌细胞来说可能是致死性的,但残存的心肌细胞会因此而增加负荷,发生代偿性肥厚。这种代偿性变化在早期尚能维持心脏的整体功能,但最终将表现为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肌炎既有不可逆的心肌细胞死亡,又有由细胞因子所介导的可逆性心肌抑制。某些因素(如酒精)虽然不直接损害心肌细胞,但如长期作用仍可造成严重的心脏功能障碍。此外,许多损伤还会累及心脏的纤维支架系统,影响心肌的顺应性,从而参与心室扩大的发生与发展。  扩张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DCM 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诊断的确立常采取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且需与以下几种心脏病鉴别。  1.风湿性心瓣膜病:DCM可有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及左房扩大,易与风湿性心脏病混淆。前者心脏杂音在心力衰竭时较响,心衰控制后,杂音减轻或消失,而后者在心衰控制后,杂音反而明显,且常伴二尖瓣狭窄和(或)主动脉瓣杂音,在连续听诊随访中有助于鉴别诊断。超声心动图可显示瓣膜有明显病理性改变,而心肌病则无,但可见房室环明显扩张。  2.心包积液: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外形扩大,和普遍心脏增大型的DCM 相似。DCM
的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与心浊音外缘相符,常可闻及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收缩期杂音。心包积液时左心外缘叩诊为实音,心尖搏动消失,心音遥远,且在左缘实音界的内侧听到。超声心动图可清晰见到心包积液区及判断积液量多少,做出明确诊断。DCM
在心衰时即使出现心包积液,其量甚少,并具大心腔二尖瓣小开口的特征。  3.冠心病:少数严重冠心病患者,心肌有多发性小梗死灶或因慢性缺血形成广泛的纤维化,心脏各腔室都扩大,有时难与DCM
相鉴别,下列几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①DCM 患者年龄较轻,无的典型症状;  ②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多有与冠状动脉供血部位相一致的异常Q 波及ST-T 改变,而DCM 的ST-T 改变广泛,即使出现Q
波也多不典型,且与冠状动脉供血分布无相应关系;  ③超声心动图,冠心病多以左室受累为主,坏死的心肌无收缩功能或出现相反搏动,呈节段性分布。DCM 则各房室均见扩大,心肌运动普遍减弱;  ④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排除或肯定冠心病的诊断;  ⑤心肌核素检查。  4.心肌炎:病毒性或风湿性心肌炎在少数严重病例中可有明显的心脏扩大、奔马律、收缩期杂音等,与DCM
酷似。一般而言,这种严重的心肌炎多属于急性期,但也可以延至数周至2、3 个月,而DCM
多属于慢性。详细询问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病毒血清试验有一定帮助,判断风湿活动的一些血清学检查可以提供一些依据。  扩张性心肌病的治疗方案  由于本病原因未明,除心脏移植术外,尚无彻底的治疗方法。治疗目标是有效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缓解免疫介导的心肌损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1.心力衰竭的治疗  限制体力活动,低盐饮食,多数病人可用洋地黄制剂,但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用量宜小,地高辛常用量为0.125mg/d。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可酌情使用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几乎所有病人均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ACEI
不仅能改善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还能阻断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激活,抑制心肌重塑,从而改善预后。近年来ACEI
类药物进展很快,常用药有卡托普利12.5~25mg/d,依那普利2.5~10mg/d。  2.心肌保护  (1)β-受体阻滞药:DCM
患者血清抗β1-肾上腺能受体抗体具有β受体激动剂样活性,抗β1-受体抗体可能通过受体门控途径,引起细胞内钙超负荷,导致心肌细胞损害,而β受体阻滞药可阻断上述效应。此外,β受体阻滞药可显著降低DCM
患者血清TNFα、IL-10 和sTNFR
水平,提示β受体阻滞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以预防患者病情恶化、改善临床症状和左心室功能,减少死亡,改善预后。由于DCM
患者血清中存在抗β1 受体抗体,其介导的心肌损害发生在疾病的早期,因此对于早期DCM
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药将会得到更好的疗效。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应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无不良反应再逐渐加大剂量,如美托洛尔6.25mg,2
次/d,逐渐增加至12.5~50mg,2 次/d;比索洛尔1.25mg/d,逐渐增加至5~10mg/d;卡维地洛起始量为3.125mg,2
次/d,逐渐增加至25~50mg,2 次/d。  (2)钙拮抗药:DCM 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ADP/ATP
载体抗体通过增加心肌细胞膜钙电流和胞浆游离钙浓度,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应用钙拮抗药可以防止该效应的发生。1996 年Figulla
等报道地尔硫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多中心试验(Diltiazem in Dilated
Cardiomyopathy,DiDi)的结果,显示在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尔硫治疗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脏指数和运动耐量。地尔硫DCM
干预研究(Intervention Study of Diltiazem in
DilatedCardiomyopathy,ISDDC)显示地尔硫能改善早期DCM
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显著改善心功能。预后分析显示,因心衰加重需要住院治疗者减少,死亡率降低。ISDDC 试验证明,地尔硫治疗DCM
安全有效,适合于DCM 的早期治疗,其主要药理机制被认为是干预抗体免疫介导的心肌损害,保护心肌。晚近,临床随机双盲PRAISE
试验提示新的钙拮抗药氨氯地平(amlodipine)能延长DCM患者的存活率,对严重心衰患者不增加心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动物实验显示氨氯地平可引起剂量依赖性氮化物产生的增加,同时也增加大冠状动脉和主动脉内氮化物的产生,后者反映一氧化氮(NO)的合成增加;局部血管释放NO
可使血管扩张。亦有学者认为氨氯地平治疗心衰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该药能降低IL-6 等细胞因子所致,尤其适于DCM 早期治疗。  (3)免疫吸附疗法:由于约70% DCM 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β1 受体抗体,体外研究显示该抗体可介导β1
受体的慢性刺激,导致心肌持续损害和病情进展。国外报道,应用免疫球蛋白吸附法清除DCM 患者血液中IgG、IgM、IgA、IgE 和抗β1
受体抗体,同时进行纠正心衰的基本治疗,经过1 年随访,DCM 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4)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与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产生良好的抗炎效应,改善患者心功能。有研究表明,给新近诊断的扩张型心肌病(出现症状时间在6
个月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g/kg,6 个月和12 个月后LVEF增加。  3.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  对于合并房颤的患者,除有禁忌证外,可考虑加用抗凝剂或小剂量溶栓剂(如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等)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抵克立得)、低分子肝素含化片等长期应用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房颤病人如需行电复律必须行食管超声检查,在排除心脏内血栓或者有效抗凝治疗至少4
周后,才能进行电复律。  4.抗心律失常治疗  当发生有症状性心律失常或导致血流动力学恶化的室性期前收缩频繁发作时应积极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5.中药  黄芪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本病治疗。  6.其他  (1)甲状腺素:有研究报道,成人DCM
患者大多伴有亚临床型甲状腺病变,经用甲状腺粉(100μg/d)后,可见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心肌变力效应得以改善,静息状态外周阻力降低和心排出量增加。甲状腺粉还可增加β受体密度,从而改善DCM
患者伴随的β受体下调。目前,甲状腺粉尚处于临床试用阶段,需进一步研究及临床验证。  (2)生长激素:生长激素(GH)不仅参与人体生长的调节过程,而且还可参与心脏的发育和心肌增厚的调节。GH
缺乏可减少左室心肌重量、减低左室射血分数;慢性GH 缺乏可引起扩张型心肌病,甚至出现心力衰竭。研究显示DCM 患者左室心肌重量改变与血浆IGF
浓度改变相关。基于GH 用于GH 缺乏患者能增加左室心肌重量,改善心功能,提示GH 可用于DCM 的治疗。GH 用于治疗DCM
目前亦处于临床试用阶段,疗效有待观察。  7.介入治疗  (1)双心室同步起搏:近几年,双心室同步起搏用于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已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虽然双心室同步起搏对心力衰竭原发病因及心肌病变不起作用(如心肌缺血及心肌劳损),但可纠正心功能异常。双心室同步起搏可恢复双心室电及机械活动的同步化,使QRS
波明显变窄,心室间机械延迟缩短,心室充盈时间明显增加,减少二尖瓣反流,使Ⅲ级~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心脏缩小,从而达到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2)心脏自动转复-除颤器(AICD):对从心脏停搏恢复的所有病人、伴有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引起休克或心衰恶化,而且不能被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控制的病人,皆应植入AICD。对伴顽固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DCM
患者安置AICD 能自动中止突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明显延长患者寿命,但不能终止病情的发展。  (3)射频消融:对伴慢性心房扑动的患者,主张施行射频消融术。临床研究发现,随着心房扑动的消失,心脏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  8.外科治疗进展  (1)左室减容手术:左室减容手术由Batista 等首先报道,他们将DCM
患者扩大的左心室游离壁纵向部分切除。结果发现术后患者左室容积减小,心功能得以改善。左室减容术基于DCM
患者左室扩大、松弛,而减容手术后左室腔减小,更趋于椭圆形,左室壁局部应力减小,心室肌僵硬度减低,减少左室后负荷(如收缩期室壁应力),进一步减少心室耗氧量,改善左室泵功能。  (2)动态心肌成形术:1993 年由Carpentier 等首先报道,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侧背阔肌分离、包裹扩大的心脏,术后2
周开始用直流电刺激背阔肌,以增加左心室的收缩力。作者总结7 年中52
例接受心肌成形术的心衰患者,结果显示术前病死率23%(12/52),术后病死率20%(8/40),术后实际7
年存活率70.4%。随访中发现患者心功能改善,LVEF
提高。心导管显示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和左室压无明显改变。当心脏移植禁忌时,此法可作为替代方法之一。该手术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机制在于:①骨骼肌包绕心脏,起到缠绕效应,从而停止衰竭心肌的重构;②骨骼肌的主动收缩,辅助增强了衰竭心脏的收缩力。  (3)左心辅助装置(LVAD):Cooley
等首先提出临时机械循环支持用于等待心脏移植的晚期心衰患者的过渡时期。目前报道的左心辅助装置(LVAD)主要有TCI和Navaco 两种可埋藏式LVAD。LVAD
包括体内安置的驱动器、体外控制部和电池盒。驱动部安置在腹腔,经流入管、流出管穿过膈肌分别连接升主动脉近端和左室心尖部。经皮导线连接驱动部和控制部及电池盒。驱动部内安置方向相反的2个驱动片、1
个生物瓣(猪心包)和能量转换器,可将左心室血液直接泵入升主动脉。体外控制部和电池盒可挂于皮带上或置于挎包中,便于携带。LVAD
能提供最大搏出量70ml,泵排出量10L/min。Frazier 等报道多中心临床试验,34 例等待心脏移植的晚期心衰患者应用LVAD
后,肝、肾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LVAD 使用时间甚至超过300 天;65%患者得以接受心脏移植。安置LVAD
有发生以下并发症的可能:出血、感染、右心衰竭、溶血、周围器官功能失调和血栓栓塞等。虽然如此,LVAD 仍不失为等待心脏移植过渡时期的一种治疗方法。  (4)心脏移植:1967 年Barnard 首次完成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术后,30
多年来心脏移植已从试验阶段过渡到临床应用阶段,目前在国际上应用渐广。Hosenpud等报道国际心脏移植登记(包括301 个心脏移植中心)从1982 年至1998
年3 月,全世界共进行心脏移植45993 例,1 年存活率97%,5 年存活率约65%,半数死亡时间8.7
年,每年病死率约4%。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发展,存活率随之提高。半数死亡时间 年为5.3 年、 年为8.8
年, 年为9.4 年。目前心脏移植技术日臻成熟,能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晚期DCM
患者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心脏移植存在以下问题:①供体缺乏;②费用昂贵;③术后感染;④术后排斥反应。我国心脏移植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1978
年上海瑞金医院首例心脏移植患者存活109 天。1992 年北京安贞医院、牡丹江心血管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附院先后成功报道心脏移植,目前存活者已有超过5
年者。1993 年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报道心肺移植。至今我国心脏移植例数有限,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5)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术: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新型手术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用具有多分化能力的骨骼肌干细胞通过移植的方法,来代替功能低下或没有功能的心肌。移植细胞在心肌内分化、成熟为类似于心肌细胞收缩、结构、电生理特性的横纹肌细胞,并具有增强心功能效应。该方法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其临床效果,尤其是远期疗效还未见报道。  扩张性心肌病的并发症  本病常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及栓塞等并发症。  1.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肌病变、心脏扩大、左心室扩张或双心室扩张,引起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出现收缩性心力衰竭。随着病程进展,发生右心衰或全心衰。  2.心律失常
该病易并发心律失常,多样易变的心律失常及高发生率为其突出的特点。室早、房早和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为最多见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房颤动(20%)、心动过缓常见,严重者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或停搏,可引起死亡。  3.心脏性猝死 是扩张型心肌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扩张型心肌病主要死亡原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可多达30%以上。  4.动脉栓塞
该病易并发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多数研究和观察发现扩张型心肌病形成血栓的主要部位是左心室心尖部和两心耳、血栓的脱落形成栓子,造成栓塞。栓塞并发症以肺、脑、脾和肾栓塞多见。  扩张性心肌病的预后及预防  预后: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程长短不一,发展较快者于1~2 年死亡,较慢者可存活达20
年之久,这主要取决于心脏扩大的程度、是否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和难治性心力衰竭。文献报道扩张型心肌病的自然史、病程及预后,受患者选择、所用的诊断方法和标准、患者入选时的病期及随访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生存率或病死率不尽相同。许多研究的结果表明,扩张型心肌病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根据文献资料统计,扩张型心肌病的1
年生存率58%~63%,5 年生存率33%~40%,10 年生存率20%;而1 年病死率25%~58%,2 年病死率30%~48%,5
年病死率50%~80%,10
年病死率达70%~92%。由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自身影响因素很多以及治疗条件的差异,尤其是本病的病因及发病因素尚未阐明,又无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可以理解对生存率及病死率有很多不同报道。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大多数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少数发生猝死,个别死于肺栓塞或其他原因。心力衰竭死亡者多见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次之,右心衰竭较少。猝死大都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有关。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扩张型心肌病预后有改善的趋势。Di
Lenarda 等研究了从 年的235 例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每5 年划为一个研究阶段,以死亡或接受心脏移植作为研究终点。结果发现2
年生存率在 年做出诊断组(Ⅰ组,共26 例)为73.8%;在 年组(Ⅱ组,共65例)87.7%,在
年组(Ⅲ组,共144 例)为93.3%;4 年生存率在三组分别为53.8%、72.3%及82.9%。由此看出,15
年中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例数逐渐增多,而死亡例数逐渐减少。作者分析认为,研究对象中年龄轻、早期得到诊断及近年应用ACEI、β受体阻滞药者增多,是扩张型心肌病生存率增高的原因。  预防:  1.纠正病因及诱因
如营养缺乏应予以纠正,与长期饮酒有关须戒酒,治疗恢复后如再饮酒复发,则更难治疗。围生期心肌病应劝其避孕或绝育,以免复发。见于克山病流行区域者可给予硒盐医治。上呼吸道感染是扩张型心肌病诱发心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在易感染季节(冬春季),及时应用抗生素,酌情使用转移因子、丙种球蛋白,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2.注意休息
休息能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肌恢复。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况,限制或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以不发生症状为宜,但并不主张完全休息。有心力衰竭及心脏明显扩大者,须卧床,予以较长时间的休息。  3.宣传教育和照顾
充分了解患者的症状,分析其病理生理改变以及心功能状况。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除了合理限制活动外,还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低盐饮食的标准,一般控制食盐在5g/d
以下,病情严重者控制在1g/d
以下。要向患者普及其所服药物知识,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定期调整治疗方案。据报道,有教育照顾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无教育照顾组。  扩张性心肌病的保健  营养缺乏应予以纠正,与长期饮酒有关须戒酒,治疗恢复后如再饮酒复发,则更难治疗。围生期心肌病应劝其避孕或绝育,以免复发。见于克山病流行区域者可给予硒盐医治。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休息能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肌恢复。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况,限制或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以不发生症状为宜,但并不主张完全休息。有心力衰竭及心脏明显扩大者,须卧床,予以较长时间的休息。  结语:通过小编上文对扩张性心肌病相关知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它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到目前为止,扩张性心肌病是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的,除非是心脏移植,当然代价也是比较大的,患者朋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缓解和控制。
相关阅读推荐: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器官,它负责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器官,它负责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器官,它负责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器官,它负责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器官,它负责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器官,它负责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
养生加油站心肌炎有没有好的偏方_百度知道
心肌炎有没有好的偏方
灯心竹叶茶 : 灯心草9克、竹叶6克加水适量煎煮滤汁代茶饮;或沸水沏,代茶饮。1剂/日。 功能清心火,利湿热,除烦安神。主治湿热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红玉茶 : 红参3克,肉桂4.5克,玉竹、山楂各12克,黄精10克,炒枣仁15克,炙甘草6克,共加水浸泡,入沙锅煎煮后倾入饮茶容器中;或将诸药置饮茶容器中以沸水沏,代茶频饮。 功能扶阳救逆,益气养阴,活血安神。主治阴阳两虚,瘀血阻络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丹参猪心汤  党参15克,丹参10克,黄芪10克,用纱布包好,加水与1个猪心炖熟,吃肉饮汤,日服1次,可治心肌病,也可用于各类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辅助食疗。竹笋肉片 
竹笋120克,切丝,瘦猪肉1加克切成片,用花生油爆炒,食用。菊花鲤鱼汤  鲤鱼1尾,开膛洗净,略油煎后,加白菊花25克,枸杞15克及水,炖熟后分次吃肉喝汤。酸枣虾壳汤  取虾壳25克,酸枣仁15克,远志15克,共煎汤服,每日1剂,可治心肌炎。  沃天网提醒饮食方法并不能彻底治愈心肌炎,一般来说主要是辅助性的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心肌炎也有高发群体,比如,肥胖的人群就是其中之一,因此,肥胖的人群要注意控制体重,但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他类似问题
心肌炎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十二群方疗法就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
同求!!!!!!!!!!!!!!!
是什么愿意 引起的,是因为血液粘稠引起的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猪呼吸病控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2.0090页免费89页免费4页¥2.003页¥2.00 2页¥1.0029页免费20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免费7页1下载券15页1下载券21页免费55页免费
猪呼吸病控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高热病”发病猪场应用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和蓝耳病疫苗的成功控制经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年
“高热病”发病猪场应用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和蓝耳病疫苗的成功控制经验
【摘要】:正近年以来,中国很多猪场发生了以高致病性蓝耳病为主要原发病原的混合感染,通称"高热病",对各阶段猪群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主要报告华南地区1个发病猪场,使用猪圆环病毒亚单位疫苗和蓝耳病活疫苗免疫接种,观察该场猪群的临床控制效果。1材料方法华南某猪场,建场20多年,能繁母猪800头,传统式猪栏,30公斤左右猪群转到其他生长育肥
【作者单位】:
【分类号】:S858.28【正文快照】:
近年以来,中国很多猪场发生了以高致病性蓝耳病为主要原发病原的混合感染,通称“高热病”,对各阶段猪群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主要报告华南地区1个发病猪场,使用猪圆环病毒亚单位疫苗和蓝耳病活疫苗免疫接种,观察该场猪群的临床控制效果。1材料方法华南某猪场,建场20多年,能繁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Khampee K谭涛;;[J];猪业科学;2010年02期
韩惠瑛;孙杰;张艳红;;[J];中国动物检疫;2007年02期
王庆波;李昭春;袁冲;;[J];中国兽医杂志;2010年11期
王倩;李福;;[J];养殖技术顾问;2008年04期
吾际舟;;[J];中国猪业;2007年05期
张守勇;黄安庆;;[J];畜禽业;2010年01期
张世忠;江斌;吴胜会;林琳;;[J];福建畜牧兽医;2010年04期
陈丽园;吴娟;David B;[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7年06期
杨亮宇;白文顺;夏春香;陈学礼;;[J];猪业科学;2006年07期
Robert DEdward (Ted) CDorine TRobert TDale P黄念;;[J];湖北畜牧兽医;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清波;胡士铭;王建;;[A];东北养猪研究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专集[C];2010年
周翔;蒋腾飞;周平;杜小川;刘榜;;[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张占行;;[A];2010畜牧业与低碳经济科技论文集[C];2010年
廖佐平;叶宗华;何国安;;[A];第七届重庆市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八届饲料工业协会会员大会论文集[C];2010年
陈建新;;[A];“科技进步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科技论文集[C];2011年
邱立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卫秀余;沈强;余红梅;金爱华;方桂明;;[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周小兵;王劲松;吴宁;吴中彬;王顺林;李梅;;[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回盛生物”杯全国养猪技术论文大赛论文集[C];2009年
周绪斌;丹尼;;[A];2008年中国猪业进展[C];2008年
丘宴明;;[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洛阳普莱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 许建民 孟照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N];本溪日报;2011年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 贾振岭;[N];河北农民报;2009年
;[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河北省畜牧站 李满杰;[N];河北科技报;2011年
北京伟嘉集团 刘宗虎 夏伟新;[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刘宗虎 肖军;[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梁久梅;[N];云南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治邦;[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史岩;[D];扬州大学;2010年
文利新;[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王淑杰;[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蔡雪辉;[D];吉林大学;2012年
吴国华;[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初小辉;[D];吉林大学;2011年
赵欣;[D];复旦大学;2011年
施开创;[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王刚;[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瑗;[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顾海洋;[D];塔里木大学;2011年
张毅;[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谢波;[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黄顺捷;[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贡娇娜;[D];云南大学;2010年
刘金春;[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吴秋玉;[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陈美美;[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曾中华;[D];扬州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