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棕垫好还是席梦思好属于医疗废弃物吗

广东部分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水平调查及评价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广东部分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水平调查及评价研究
【摘要】:近年来,急性传染病、突发流行性疾病的爆发率显著上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疫情的爆发和扩散表明,对医疗废弃物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广东作为“非典”主要爆发疫区之一,目前医疗废弃物管理研究较少且评价标准不客观,没有形成完善和系统的管理评价体系。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广东省部分大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水平,以及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方法,针对广东省部分大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水平进行客观综合性的评价,并对现有或潜在的各种医疗废弃物管理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本次主要通过四种方法来研究:第一,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我国医疗废弃物管理、模糊数学的应用研究,了解大部分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第二,问卷调查法。利用调查问卷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中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东药学院附属新市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前身是南海中医院)、南海人民医院、潮州市人民医院(潮州医院)、潮州市中医院、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头市中医院等10家中西医院进行调查,共派发了400份的问卷,了解其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管理认知和操作水平,以及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中的薄弱环节。第三,专家访谈法。对各医院的后勤医疗废弃物管理负责人或者领导进行专家访谈,了解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难处,需要改善的地方。第四,数学建模法。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广东省部分大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现存和潜在的管理问题,获得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从而得到更加有效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发现,广东部分医院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登记的情况不熟悉;对医疗废弃输运工具的途径类别认识不够;对于医疗废弃物引起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和认识都不够对于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的认识不够;对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最一负责人的认识不足。两地医疗废弃物收集情况较好;部分医院的医院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消毒和清洁时间并不定时,有时侯每天都消毒和清洁,但有时候是一到两天清洁一次;此外,部分医院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距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的距离很近;但医疗废弃物的专用车上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医疗废弃物运输标志,医院并没有定期对医疗废弃物协助运输的院内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X799.5【目录】: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8
一、我国医疗废弃物管理的现状8-12
(一) 医疗废弃物管理研究的提出8-9
(二)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9-10
(三) 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10-12
二、国内外医疗废弃物管理研究进展12-14
(一) 提高医疗废弃物安全性管理的研究12-13
(二) 医疗废弃物管理国内现状的调查和对策13
(三) 医疗废弃物质量管理的评价研究13-14
三、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医疗废弃物管理评价研究14-15
(一) "模糊数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4
(二)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基本知识14-15
(三)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医疗废弃物管理评价研究意义15
四、研究对象15
五、研究内容15-16
六、研究方法16-19
(一) 文献研究法16-17
(二) 专家访谈法17
(三) 问卷调查法17
(四) 数学建模法17-19
七、研究的技术路线19
八、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19-21
(一) 数据处理方法19-20
(二) 质量控制方法20-21
第一章 调查结果和评价21-33
一、广东部分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调查一般情况21
二、广东部分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管理认知调查结果21-26
(一) 两地区的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认知结果21-24
(二) 中西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管理认知结果24-26
三、广东部分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操作情况调查结果26-29
(一) 两地区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操作情况26-28
(二) 中西医院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操作情况28-29
四、广东省部分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操作情况评价29-33
(一) 数学模型的相关知识29-30
(二) 医疗废弃物管理模糊评价模型的构建30-33
第二章 结论33-36
一、广东部分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存在的问题33-36
(一) 医疗废弃物管理认知情况33-34
(二) 医疗废弃物管理操作情况34-36
第三章 对策36-39
一、加强医院医疗废弃物的培训36
二、加强医疗废弃物宣传力度36
三、加强医疗废弃物危害的认识36
四、领导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加倍重视36-37
六、中医院开拓中药渣的循环利用研究37
七、应该严格分类37-38
八、实行奖励政策38
九、应该加强医疗废弃物突发事件的准备38-39
参考文献41-45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7
在读期间参加课题研究57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57-5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晓红;徐中民;程怀文;;[J];冰川冻土;2009年03期
陈玉文;;[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黄世国;;[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雷中英;谭肖笛;;[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1期
屈龙;;[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张瑜;;[J];当代医学;2007年11期
刘素球;粟尤菊;;[J];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03期
林万莲,张素文,王耀东,孙淑卿,江国深,冯东,陈励和,徐庆丰;[J];广东医学;1999年01期
吴三达,麦启洲,杨桦,廖英龙;[J];广东卫生防疫;1994年04期
罗仕国;;[J];管理观察;2009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宏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邱爱保;邓小刚;吕爱清;;[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禹朴家;徐海量;刘世薇;张青青;安红燕;王炜;;[J];冰川冻土;2011年05期
夏惠玲;;[J];北方药学;2012年02期
王利郢;丁冠雄;邸方;;[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李秋晓;杨美玲;葛兴伟;;[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吴翠兰;;[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路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刘宏文;冯仲科;李勇;;[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唐开元;王华;钱辰子;;[J];才智;2009年06期
于亚萍;李珍;张海娥;刘艳丽;;[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忙华;韩利东;屠晴静;王充;蒋宁;;[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刘波;廖洪强;王忠卫;余广炜;李世青;;[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陶凯忠;任静;李啸华;李宜韵;祝延红;;[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林;[D];辽宁大学;2011年
高明;[D];天津大学;2010年
谢荣;[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王世锦;[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石丽红;[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邓娜;[D];天津大学;2005年
吴挺;[D];天津大学;2005年
潘新潮;[D];浙江大学;2007年
孔繁涛;[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马洪亭;[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葛晓燕;[D];郑州大学;2010年
马超;[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李云鹤;[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杨璐;[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范花香;[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李东瑞;[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郭长青;[D];吉林大学;2011年
巫宇南;[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包文虎;[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陈雯雯;[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道根,黄种买,王红萍,郭琰;[J];安徽化工;2004年06期
余灏;朱永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丁锐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唐心强;大年邦雄;张丽清;党光耀;;[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张选歧,袁廷伟;[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2期
文传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6期
陆伟玲;孙红;易美琴;;[J];东南国防医药;2006年03期
雷洪德;叶文虎;;[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3期
陈志莉,叶茂平;[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06期
宋新南;赵春香;;[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长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松涛;[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张晓晞,张鉴,徐坚;[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张力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吴祖麒,沈群芳;[J];商业研究;2004年16期
魏莎;[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4期
闫玉虎,白志鹏,于建华,朱坦;[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3期
刘军民;;[J];当代财经;2005年12期
徐宏宇;吴九菊;李昃;雷利平;;[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6年04期
汪学昭,宓鹤鸣;[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陈柳钦;;[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国林;陈红;;[A];四川省医疗废物处理工艺与设备开发[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章晔;[D];浙江大学;2002年
姜霞;[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景龙;[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6年01期
蔡雪冰;[J];福建环境;2002年06期
常桂秋,赵广法,刘蕊,朱明明;[J];江苏环境科技;1996年02期
傅锐,杨峥,班玉珍;[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孙伟;[J];江苏环境科技;1998年04期
方有恒;[J];福建环境;2001年02期
白楠;[J];首都医药;2004年03期
刘国莉,廖黎娜;[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王宇虹,林在豪;[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4年03期
田继红;[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爱知;谭明伟;;[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三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方芸;;[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戴梅君;钟连连;;[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许红芳;;[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周学颖;刘玉涛;张晓辉;;[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1年
侯艳玲;;[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覃金爱;;[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瘳允信;;[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孟宪林;王冬梅;吕娜;吕晓莹;;[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程国宏;[N];廊坊日报;2008年
宋馨;[N];周口日报;2010年
邱丽娜;[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周琦 实习记者
蒋艾洺;[N];雅安日报;2010年
张英杰;[N];益阳日报;2011年
致轩;[N];人民政协报;2004年
本报记者木佳;[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邵维妮;[N];联合时报;2007年
秦跟平;[N];民主协商报;2006年
李鹏程;[N];中国环境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丽红;[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靳登超;[D];天津大学;2006年
邓娜;[D];天津大学;2005年
吴挺;[D];天津大学;2005年
卿山;[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马洪亭;[D];天津大学;2007年
徐雄立;[D];东华大学;2009年
严密;[D];浙江大学;2012年
刘华;[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5年
沈逍江;[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乔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扬;[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桂琳;[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赵经纬;[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沈珊珊;[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黄继;[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戴佩芬;[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马颖慧;[D];扬州大学;2011年
李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沈雷;[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口腔专科医院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2005年第3卷第11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当前位置:&&&&&&&&&&&&&&&口腔专科医院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口腔专科医院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作者:王瑞萍
摘要: 【摘要】 目的 规范门诊医疗废弃物处置管理,切断交叉感染的途径。方法 完善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处置设施、加强环节控制、加强监督治理机制。结果 通过落实措施,改变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状。结论 有效地防止污染源传播疾病,确保医院社会环境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专题推荐:
&&& 【摘要】& 目的& 规范门诊医疗废弃物处置,切断交叉感染的途径。方法& 完善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处置设施、加强环节控制、加强监督治理机制。结果& 通过落实措施,改变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状。结论& 有效地防止污染源传播疾病,确保医院社会环境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关键词】& 口腔医疗门诊;医疗废弃物;感染管理&&& &&& 随着口腔专科门诊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新的诊疗操作技术不断应用于疾病诊疗中,伴随而来的医疗废弃物日益增多,引起医务人员乃至社会人群的关注。如何对疾病诊疗后的医疗废弃物进行收集――分类――规范――运输――终末处置管理等,成为医院领导、后勤部门领导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内容。规范管理是否到位,不仅关系到改善社会环境、医院环境卫生污染状况;而且关系到医院医务人员、就诊病人的身体健康;重要的是关系到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病原流行传播疾病。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对医疗废物的产出、分类、收集、转运、焚烧及处理的全过程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标志着我国医疗废物处理进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使我们口腔专科医院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防止诊疗中、诊疗后医疗废物引起的交叉感染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
  1& 门诊医疗废弃物种类
  1.1& 感染性医疗废弃物& 口腔医院门诊诊疗工作与综合性医院门诊诊疗工作不尽相同,其疾病受口腔特殊的组织解剖生理特点的限制,分科细,治疗途径多,每一项治疗必须通过医师双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治疗结果必须通过护士双手及保洁人员双手完成污染器械收集、洗涤、消毒、灭菌,敷料及各种废弃物回收、分类、转运等,产生的医用废弃物种类多、数量多,几乎涵盖了8种医疗废弃物分类内容的全部,因而更具有传染性及传播疾病的危害。例如:诊疗操作使用高速手机头和牙钻;龋齿等治疗用的各种类型器械及小器械;水汽枪、吸唾器;拔牙用的各类器械;正畸牙、修复牙使用各类器具等,其表面残留病人口腔内血液、唾液、食物残渣、磨牙碎屑组织;污染的各种敷料,如:棉条、棉球、棉签、小纱布、小毛巾、牙胶、小纸捻等,数量众多的敷料均染有血液、唾液,成为医用废弃敷料交叉感染的途径之一。
  1.2& 非感染性医疗废物& 诊治牙病所使用的各种重金属类,如汞、砷、铅等特殊废弃物;放射科废弃的冲洗X线胶片液;病理科废弃的各种病理组织切片标本;科废弃的各种血液标本、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废血清、废标本、采血用品等;修复科、正畸科废弃的技工印模材料、石膏模型、石英砂等;药剂科废弃的挥发性、蒸发性化学药剂废气;洗衣房洗涤排放的污水;室、供应室洗涤器械的污水及残余物;各科室废弃的损伤性刀片、缝合针、扩大针、光滑针、金属成形片、金属车针、拔髓针等。均会产生物理、化学、放射污染源,同样对医院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及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1.3& 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的推广使用,对预防口腔疾病诊疗起到了预防作用,受到病人、医护人员的欢迎。但增多的医用塑料废弃物如:一次性治疗盘、口镜、镊子、探针、漱口杯、手套、胸巾、印模、托盘、注射器、针头等的处置使医院难以承受。例如:就诊人数日门诊量左右人次,需使用套的一次性无菌治疗用品。长此下去,每日、每周、每月、每年产生的废弃物可想而知。这些废物可成为最直接的污染源头,成为血液性疾病传播的传染源。这些医疗废弃物在医院的产生不仅对医院内医务人员有造成感染的危险,也可能污染环境造成社会疾病的流行[1]。
  2& 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2.1& 组织管理及制度不健全& 表现在:有组织、有制度、但不健全。未建立主管和监管部门,或两者未能协调配合。对医疗废弃物的类别、规范、处置缺乏足够的重视,使组织管理制度落实和执行流于形式,长期以来未能引起各级部门重视。如:后勤管理部门无专人环保负责制;医疗部门、部门、感染管理部门的协调、检查、监督职责不到位。
  2.2& 分类环节控制不严格& 医院医疗废弃物的产生――分类――收集――回收――运输――焚烧等环节应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程序。但我们在工作中时常表现:诊疗后废物混放、混装;锐器废物与医用其他废物混放、混装;医用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混送;废物装袋过满、过多散落等现象依然存在。电梯旁、楼道内、马路上常常可见到医疗废弃物留下的痕迹。为传播疾病埋下了严重隐患。
  2.3& 规范操作不严格& 表现在:诊疗使用后注射器与针头不卸或不分类;一次性治疗配套盘器械用毕丢弃在生活垃圾中或不分类混放一起;一次性手套、口杯、纸巾使用后丢弃在生活垃圾箱内等,缺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的意识,既没有保护病人,也未到达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
  2.4& 终末处理运输不严格& 表现在:将院内废弃物集中车辆运输至院外垃圾场焚烧,缺乏医疗废弃物严格的分类、分装标准和运送标准;缺乏社会的必要监督机制;缺乏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品及安全防护专业技术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加之交接手续不完善、不规范,专人负责填写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登记制度基本处于滞后空白,从而造成了医疗废弃物不规范收集和运输。
  2.5& 医务人员防护认识不到位& 表现在:防护认识淡化,认为口腔诊疗工作废物面广,种类多,不仅含有易致伤人体的锐器物,还有大量含有致病微生物具有感染性、病理性、化学性、放射性、血液性物质常伴左右,怎么处置是保洁员、院务部门、感染管理部门的事,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思想重视。
  2.6& 医院环保设施滞后于医疗业务技术的发展& 表现在:暂存处设置及建筑不合要求,管理脱节,设施不全,设备陈旧,废水管网渗漏,废水排放不标准,装运及存放地点简陋或露天放置或离工作区域太近。认为运行维护费用高,回收处理费用多,经费负担难以承受等。对挥发性、蒸发性、污染源未进行有效的过滤装置排放等。
  3& 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对策
  3.1& 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由后勤部门负责制的行政管理组织,医教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协助监督检查。各科室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标准执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标准。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工作中对医用废弃物处置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回收人员体检制度等,将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纳入医疗后勤管理质量范畴。对医用废物有分类收集、分类装置、分类标示(如: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医用废物用黄色塑料袋,以及锐器放置耐刺、防水、防渗盒)。对生活垃圾在公共场所设置带盖垃圾箱,减少医务人员及病人的直接接触污染。每日科室有保洁人员对医用废物收集、分类、运送至医院放置点进行交接记录,每月统计上报。改变目前医院对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状。
  3.2& 加强医疗废弃物设施的建设&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排放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建立医用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定点、定车、定位、定装置、定专人的运输流程;防止医疗废弃物在收集、分类、运输过程中丢失、遗弃或混入生活垃圾,给社会、医院造成污染;开展对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技术研究,变废为用,变害为宝。
  3.3& 加强环节控制与规范操作& 医院从医疗器材敷料用品使用后产出源头抓起,实行严格的统一;科室从领取数量、种类进行把关;保洁员对使用后的敷料废物类规范收集,分类装袋贴标示,定时定点交接给医院负责废物存放处理专业人员;省内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定点医疗废物回收公司,定期规范密封运输焚烧点处理。从而杜绝医疗废物流入社会,达到防止污染源扩散污染环境及危害社会人群。
  3.4& 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环保职能部门的协调统一& 省内建立医用废物焚烧处理点。解决目前各医院尤其是离城市较远的中小医院各自为政,购置焚烧炉焚烧医用废弃物,即达不到完全焚烧毁废物,又造成空气质量环境严重污染;解决目前存在的另一现象大医院负担高额回收医用废物费用,中小医院无力交费、无力投资,无处设点,加之经费受限而出现的医用废弃物混杂于生活垃圾中运出医院外丢弃或填埋;医院则应解决好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场所,对贮存时限等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出判定[2]。反馈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5& 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宣传教育& 在国家危险废弃物的名录中,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弃物排在第一位。尤其是口腔诊疗后的医疗废物,如果处理不当,很易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形成交叉感染或二次污染。因此,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弃物相关的宣传普及教育至关重要。开展书面宣传与授课培训相结合;科室检查与纠正不合理的分类、处理方法相结合;强化医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的重视。使每个医护人员都意识到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做好个人防护,并积极参与。从而减少和避免因医疗废弃物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3.6& 加强院务后勤部门的监管力度& 确保医疗废弃物从初始产生、回收、分类、装袋、运输、焚烧,做到交接手续等全过程进行重点关注,做到万无一失。并有定时巡查督促管理分工职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解决、关注、汇报,防止对医院内外环境造成污染。这样不仅可有效地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还可明确废弃物管理各环节责任,起到一定约束和监督作用。
  3.7& 加强专业培训与监督治理& 对医疗废弃物处置操作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学习,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乳胶手套、专用工作服、防水围裙、胶鞋等,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必要时免疫接种,防止其操作中健康受到损害。提高他们对医院医疗废弃物危害的思想认识,提高在岗责任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保意识。
  3.8& 加强医疗废物包装,贮存管理& 科室按要求分类、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袋3/4时进行封口或密闭容器,有明显的标识,送至医院固定放置点;医院按要求有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和场所,贮存不超过两天时间,并没有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绳、防盗、防儿童接触安全措施等,专车、专用、专路线运输,并做好记录,如产生单位、类别、送交科室、日期等。
  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诊疗后的医疗废弃物产量、数量将会越来越多。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医疗诊疗结束后带来的医疗废弃物处理问题,离国家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新法规条例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这需要一个认知过程。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都必须意识到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在为数不少的医院,医疗部门还未从旧的医疗废弃管理模式中走出来,缺乏正规的实行办法和运行机制。且经济政策、处理废弃物、废水的技术水平滞后于社会经济与医疗技术发展。出现政策管理办法与现实操作脱节,有漏洞、有薄弱环节。如:注重强调焚烧与填埋为主,注重医院自行无害化终末处理等。这样,既不能废旧利用,又不能技术更新转化再利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环境、水源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因此,我们应在确保诊疗疾病安全的前提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金属类医疗器械(如:治疗盘、口镜、镊子、探针等口腔诊疗器械),重复消毒灭菌使用,以减少医疗废弃物产量,塑料垃圾产量;减少使用器械中诸多中间环节的污染;改变过去管理、处理模式,向综合治理方面发展去研究和探讨。将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理重点放在具有传染性危害的关键医疗废弃物品上。狠抓严格回收――严格分类――严格包装――严格运输四个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医院各部门相互协作与沟通,发挥各部门监督管理职能,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医院医疗废弃物造成的医源性和外源性感染,切断交叉感染途径。减少医疗废弃物给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医院成本的投入,为病人、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诊疗环境。使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置更趋合理化,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规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3]。使口腔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真正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张红玲.医用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全程质控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454-455.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3& 陈静,裴红生,凌汉栋,等.医疗废弃管理的调查与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作者单位: 710032 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编辑:刘& 俊)
【】【】【】【】【】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棕垫好还是席梦思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