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困化热,鸟长莺飞湿你北是什么意思思

人体正气强弱,取决于气血精神盈虚消长,而精神气血的盛衰,于脾胃功能健旺与否密切相关。早在《内经》中,对于脾胃,已有极丰富的论述,如《素问& 经脉别论》云: “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又如《灵枢
& 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谷、谷气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说明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均有赖于脾胃供给精微物质,即所谓“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 故脾胃被称为“仓廪之官 ” 又誉为“ 后天之本”。在水谷的受纳、腐熟、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输布以及糟粕排出的过程中,虽然脾胃之间互相配合、协同动作,但毕竟脾为脏、胃为腑,其特性、功能各有不同,即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因此,临证必须注意脾胃两者的关系,不可偏胜,否则就会发生病变。同时还应注意,脾胃之间互相影响,即胃病可以及脾,脾亦能涉胃。如胃病失于和降,不能纳谷,症见饥不欲食,则脾虽能运,但因缺乏水谷精微来源,无以上奉心肺、化气生血,脾亦从而病矣;又如脾病失升,不能运化,则胃虽能纳,但因无法独行其津液,必使水谷停滞于胃,胃亦从而病矣,或食后作胀,或神倦思睡,四肢无力,甚则水湿留潴,凝痰聚饮,变病多端。所以脾胃之间必须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的平衡。
二、治疗脾胃病的几点体会
(一)受辨能食与否、以定病胃或脾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正常,则纳运健旺,因而食欲旺盛,气血充足,肌肉发达,精力充沛。症见饥不欲食,系邪气犯胃、致胃气失降,仓廪不纳使然,治则健胃为主,运脾为辅。因痰湿食滞者,可理气化痰、除湿导滞,方如香砂楂曲平胃散或保和丸;因胃阴不足者,宜甘寒生津,养阴和胃,如益胃汤之类。若见食而腹满,说明胃纳正常,脾运障碍,即所谓胃强脾弱,治当运脾为主,健胃为辅;因于脾气虚者,当补脾益气,
君子、香砂六君子等;因于脾阳虚者,当温中补虚,可用理中汤之类;若因湿困脾土者,当运脾除湿,升降中焦,方如一加减正气散。若不饥不食,则脾胃俱病,纳运失司,治须脾胃并调;因于气虚者,宜补中益气;因于阳虚者,当温中补虚;因脾胃气阴不足者,用甘淡实脾之法,可益气而不耗阴、扶阴而不损阳,方如参苓白术散或资生丸。
(二)重视舌苔厚薄、苔去病常可解
舌为心之窍,俱“脾足太阴之脉? ?连舌本,散舌下” (《灵枢& 经脉篇》),故舌与脾也有关系。而附着于舌质上的苔垢,则系胃气化生, “舌之有苔,如地之长草”因此辨别“舌苔”是临床诊断脾胃疾病的重点。舌苔黄厚者,多系湿热蕴阻中焦,可致多种病症,如脘腹胀满、疼痛、头痛、眩晕、失眠等,治当清热化湿,方如半苓汤加楂曲或黄连温胆汤;舌苔白厚而腻者,多属阳气不足,湿邪易从寒化,当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或须温阳化湿,方如苓姜术桂汤,蜀椒救中汤,胃苓汤等,此外尚有舌苔白厚,因阴津不足所致者,其苔必厚而干燥,即叶天士所谓“胃燥气伤”,譬如釜中烧水,火炽水竭,锅垢厚积,欲去其垢,可于釜中添水,则积垢渐融,故治当用“滋润之品”以养阴润燥,以去其苔,方如沙参麦冬汤,甚或六味地黄汤。若舌上无苔,诚非佳兆,如“不毛之地,其土枯矣”。舌质淡嫩者,系脾胃气虚,当用甘淡食脾之参苓白术散;舌质干红者,属胃阴枯涸,当用益胃汤、沙参麦冬汤;或益气养阴,双管齐下,务求舌上渐生薄白润苔,待脾胃生气渐复,可望病愈有期,否则其病难治。
(三)气虚阳虚宜分、血虚阴虚勿混
对于脾胃疾病,不但须把气虚阳虚与血虚阴虚区别开,而且对于气虚与阳虚,血虚于阴虚,也不能混淆。若气阳不足,误用养血滋阴之法,势必更损气阳,助湿生痰而舌苔垢腻、纳呆、腹胀、甚而水肿;若阴血本亏,误用温补,则阴血更耗而病势日重。气虚补阳,可致
致亢阳食气、气更消耗;阳虚补气,可使气壅湿滞、阳虚难复;血虚阴虚,亦须明辨,若血虚补阴、或阴虚补血,则药证不宜而见效不佳,甚可滋生它病。脾胃气虚,可用甘温平淡之品,如参、术、芪、草、苡、扁豆、莲米等;阳虚者可加姜、桂、附等辛温燥烈之品;血虚者,多用味厚浓浊,腥粘滋腻之物,如龟胶、阿胶、生地、当归、海参、淡菜、鲍鱼、鳗鱼、团鱼、乌龟等;如属阴虚,多用气薄味淡、生津养阴之品,如人参,沙参,麦冬,百合,玉竹,黄精,白芍等。在辨证中,固宜把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区分开,同时也应注意其间的联系和影响,如气虚阳虚,气血血虚,血虚阴虚,阳虚阴虚等常可同时兼见,因而在治疗时,应全面考虑,突出重点,有步骤有计划逐一加以解决,疗效始佳。
(四)阴阳以平为期、刚柔务须相济
脾为阴脏,体阴而用阳;胃为阳腑,体阳而用阴。脾胃湿土,得阳始运而喜刚燥;胃为燥土,得阴自安而喜柔润。脾胃之间,燥湿相济,阴阳平衡,则升降正常,纳运健旺。因而在调治脾胃病时,须注意恢复燥湿相济,阴平阳秘的状态,用药须刚柔互济,不可偏盛。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常有胃阴不足之征,单纯用酸甘濡润之品,如沙参、麦冬、乌梅、白芍、甘草等生津养胃,一般多可收效。若更有舌苔腻,面黄便溏者,属胃阴不足兼脾弱湿积,须配平胃、二陈、刚柔相济;或先健脾除湿,待湿去苔化,继以养阴治胃;或刚柔之剂,交替使用,以免滋腻碍脾,过燥伤阴,如此,方能使阴阳协和,渐得疗效。
(五)理脾重视升运,治胃注意通降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对湿滞气阻,食积内停等实证,固须化湿理气,消食导滞,以复升运、通降之性为要。即使对脾胃虚证,在补以甘药时,亦不可一味呆补,而碍脾之升,妨胃之降。故补脾胃之剂常于甘味之中配以理气助运之品,如陈皮、木香、枳壳;或是补脾、运脾、交相参用,总以补中而不用治,配升麻,柴胡以升举清阳,陈皮以理气助运;升阳益胃汤加羌、防以鼓动胃气,其深得脾胃用药之旨也。对气虚、阳虚如此,即使于胃阴虚用养阴药,也只宜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恢复胃气顺降之性,忌用滋腻壅滞之物,方能达到胃健纳旺的目的。
(六)久病寒热错杂、治须寒热并投
中医治病,贵在“审证求因”,因此临证之际,不可胶守常规,生搬硬套,特别对于某些病程较长,病情错杂者,犹须根据病情,灵活配伍方药。如临床上某些顽固的胃痛,呕吐,腹泻病例,缠绵难愈。自习揣摩病情,多属脾气虚寒、兼夹肝胃郁热之征,而见胃脘痞闷、痛涌酸水、噫气,心中烦热,饥不欲食,口渴不欲饮,四肢欠温,小便黄,大便或燥,舌质红苔薄白,脉虚细数,此时单用温中补虚则热势更炽,单用寒凉清热则脾阳更损,治疗颇难措手,唯有用补泻并进,寒热互投之法,方能获效。虚寒甚,郁热轻者,可用连理汤法;热象明显,虚寒不甚者,可用椒梅汤(《温病条辨》)法,仲景黄连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皆属此类,临床用之得当,奏效甚捷。
(七)病症顽固难愈、肝胆与肾当参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木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营木,成其疏泄之用。肝气郁滞,乘袭脾胃,脾胃不健,肝气乘虚侵犯。故对于脘腹疼痛,呕吐,泄泻,按一般调理大发,治之不应,脉象现弦者,当加入柴胡,白芍,防风,木瓜等抑肝之品;或以理脾疏肝之逍遥散、或用善解六郁的越鞠丸,与和中之剂交替使用,每可获得一定疗效。脾为后天,肾为先天,相互为用,转相滋养。脾虚化源衰少,则五脏精少而肾失所藏;肾虚阳气衰少,则中土失于温煦,脾胃升降失司,纳运不健。久泄不已,当虑肾中精气不足,难以温煦中土使然,当脾肾同治,但其中又有气虚阳虚之分,若偏气虚,妄投辛热燥烈,则气愈耗,易致气阴两伤;偏于阳虚,误用甘温壅滞之品,每致阴寒愈盛,湿邪滋生。久泄兼见肾精亏乏之象者,以脾肾气虚为主,治当补脾固肾,方如双补汤,俟脾肾气旺、腹泄可止;若更增黎明做泻、腹部畏寒、下肢觉冷、脉沉迟者,此系脾肾阳虚,治当补火生土,代表方如附子理中汤和四神丸。
(八)注意生活调理、终以丸药善后
脾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饮食不甚、情志刺激,密切相关。如某些胃痛,泄泻病员,于病情缓解或初愈之时,常因误食生冷不洁之品、或恼怒忧思,而致旧恙复萌,或病情加重。所以重视饮食调摄,养成良好进食习惯,如定时定量,不食生冷腐败之物,同时注意调情志,和喜怒,避免过度情绪刺激,对于防治脾胃疾病,巩固疗效,都很必要。此外,对于某些易于复发的慢性脾胃疾患,于病初愈之时,及时应用调理脾胃的丸散药剂以善后,常可使疗效彻底巩固,可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反复。
保和丸《丹溪心法》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两(各30g)。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消食和胃。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方中重用酸甘性温之
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三药同用为臣,能消各种食物积滞。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味苦微寒,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则诸症自除。
半苓汤《温病条辨》卷二。半夏15克 茯苓块15克 川连3克 厚朴9克 通草24克
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药,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燥湿利水。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
益胃汤《温病条辨》卷二。沙参9克 麦冬15克 冰糖3克 细生地15克 玉竹4.5克(炒香)。《成方便读》:“夫伤寒传入阳明,首虑亡津液,而况温病传入阳明,更加汗、下后者乎?故虽邪解,胃中之津液枯槁已盛,若不急复其阴,恐将来液亏燥起,干咳身热等证有自来矣。阳明主津液,胃者五脏六腑之海。凡人之常气,皆禀于胃,胃中津液一枯,则脏腑皆失其润泽。故以一派甘寒润泽之品,使之饮入胃中,以复其阴,自然输精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五经并行,津自生而形自复耳。”
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卷二。藿香根6克 厚朴6克 杏仁6克 茯苓皮6克 广陈皮3克 神曲5克 麦芽5克 绵茵陈6克 大腹皮3克。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腹胀满,大便溏垢不爽。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平补脾胃之气,为主药。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助白术既可健脾,又可渗湿而止泻,为辅药。以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运化,通上下气机,吐泻可止,为佐药。桔梗为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入方,如舟车载药上行,达上焦以益肺气。此方对证而兼见肺气虚弱,久咳痰多者,亦颇为相宜,为培土生金之法。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
资生丸党参(炒)、茯苓、甘草(制)、山药、白术(炒)、白扁豆(炒)、芡实、莲子、山楂(炭)、六神曲、麦芽(焦)、薏苡仁、陈皮、黄连、泽泄、豆蔻、广藿香、桔梗;
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卷上。清热燥湿 理气化痰 和胃利胆。川连:6g,竹茹:12g,枳实:6g,半夏:6g,桔红:6g,甘草:3g,生姜:6g,茯苓:10g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蜀椒救中汤《温病条辨》卷二。蜀椒(炒出汗)9克 淡干姜12克 厚朴9克 槟榔6克 广皮6克。温中行气,化湿辟秽。发痧。卒中寒湿,内挟秽浊,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
胃苓汤苍术(泔浸)8钱,陈皮5钱,厚朴(姜制)5钱,甘草(蜜炙)3钱,泽泻2钱5分,猪苓1钱半,赤茯苓(去皮)1钱半,白术1钱半,肉桂1钱。安胃利水止泻。祛湿和胃。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卷一。沙参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叶4.5克 麦冬9克 生扁豆4.5克 花粉4.5克。清养肺胃,生津润燥。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
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5克) 独活(9克) 防风(9克) 白芍药(9克) 羌活(9克) 橘皮(6克) 茯苓(5克) 柴胡(5克) 泽泻(5克) 白术(5克) 黄连(1.5克)
连理汤《证因脉治》理中汤加黄连。温中祛寒,兼清郁热。 脾胃虚寒,腹痛泄泻,呕吐酸水,苔白舌边红者。
椒梅汤《温病条辨》卷三。 黄连6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白芍(生)9克 川椒(炒黑)9克 乌梅(去核)9克 人参6克 枳实4.5克 半夏6克。驱蛔,祛暑。 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双补汤《温病条辨》卷三,系由《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脾肾双补丸加减衍化而来。 人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补骨脂,苁蓉,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原著无用量)。健脾温肾,涩肠止泻。脾肾阳虚,久泻久痢,神疲倦怠,不思饮食,舌苔淡白,脉沉细弱。
四神丸《内科摘要》卷下方,五味子散加二神丸组成。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五味子散:五味子、吴茱萸。二神丸:破故纸、肉豆蔻。
厚腻舌苔用佩兰9-18克石菖蒲6-12克。 辛苦配伍、可助胃运、温健脾阳,活泼阳气, 通过调畅内在阻遏,获得化浊的治绩,解除胸闷,恢复味觉、增进食欲, 气机便可展舒, 厚腻的舌苔均逐渐消除。若退去缓慢, 再加入苍术、厚朴、白蔻仁各6-10克, 提高辛开苦降之力, 就会解决。
无忧E艺术 - 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3任之堂医案系列:全身起红色疹点伴骚痒(整理者:董雪峰) -健康养生
任之堂医案系列:全身起红色疹点伴骚痒(整理者:董雪峰)
字体设置:大中小
陈XX,女,32岁,189XXXX2993
主诉:全身起红色疹点伴骚痒半月
病史:患者平素基本不出汗。7月初连着吹了几天空调后,双侧腿腘窝处开始出现红色疹点,伴骚痒,无渗液,抓则融合起团快,后发展至手部及腰部背部均出现红疹,遂于7月20日来就诊。
现症:全身皮肤散在红色疹点,突出皮肤,伴痒,抓则痒甚,皮肤划痕症阳性,胃不好,一吃凉的食品就胃胀胃痛,胃纳差,平素大便烂且粘,一周一行,大便无力,拉不干净,睡眠差,易醒,常做恶梦,梦到死人,伴心慌心悸,小便黄。
舌像:舌红苔腻
脉像:双寸脉沉细,双关尺沉滑而燥
处方:丹参30菖蒲15泽泻20滑石15
扣子七10石膏20荆芥10防风10
枳壳12桔梗12木香15蛇床子10
黄芪30生姜20大枣5枚浮萍103剂
分析:此案病机当为风寒闭表令水气内停皮下与风邪相合
下焦水湿郁闭阳气
兼素有肠积,心阳不足,脾胃虚弱
患者平素基本不出汗,说明素有表气不足,肺表不畅。发病前连吹几天空调,风寒闭表,导致肺更失宣发,水气不能从肺表化汗而出,则必内走,若停于胃则恶呕,停于心下则心悸,下驱膀胱则尿频,该患者水气停于皮下与风邪相合故为疹痒。寸脉沉细,结合大便一周一行,无力,拉不干净说明患者素有严重的肠道积聚;常做恶梦,梦到死人,伴心慌心悸提示心阳不足,阳光不能克制阴霾之气,下焦阴水之气干心;胃纳差,平素大便烂且粘,吃凉则胃胀胃痛,说明患者平素脾胃虚弱;双侧关尺脉沉滑,结合小便黄,提示中下两焦水湿困结,郁闭阳气;脉燥正是阳气郁而化热不能透发的表现。
治疗整体思路仍以外疏肺表内泻水湿为主,方中泽泻入肾经,行水利湿,最能去下焦水气浊气而助心阳;滑石性凉而滑,善泻水中之热,又善通利小便而泄水湿,长于清上焦浮热令从小便而去,为治湿热兼浮热良药;浮萍发汗解表,配合泽泻、滑石,令水道通畅,水湿上下分走;蛇床子最长于治下焦湿毒生痒疮;防风合荆芥祛风止痒,与黄芪共起提升阳气,运阳以化湿;石膏清热;桔梗、枳壳、木香运转中焦,兼能开通上焦;“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以丹参、菖蒲、扣子七开心窍,通心脉;生姜、大枣益脾胃,助脾阳以运湿泻汗。
二诊患者3天后复诊,皮肤红疹基本消退,痒减轻,不再做恶梦。余症基本如前。脉象双寸沉细,左关沉滑。
处方:火麻仁20猪甲10艾叶5苦参5
鸡屎藤30红藤20白术100生何首乌20
威灵仙15菖蒲15胡麻仁15丹参40
红参25银杏叶30薄荷6(后下)3剂
分析:患者疹痒减轻,不再做恶梦,双关尺不见沉滑燥,提示水湿之气基本清除。左关沉滑说明肝经有郁火。既然患者皮下水湿基本清除,下面治疗的重点就在于“心阳不足,肠道积聚和脾胃虚弱”了。故方中以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鸡屎藤、红藤这组药物通肠。肠道通畅无积聚,肺表才能宣畅,皮下水湿才能尽除,同时肠道通畅,心气才能布达,心之阳气舒布,才能将水湿等垃圾彻底地代谢排出,由此可见通肠一法在治疗皮肤疾病中的重要性;以丹参、红参、银杏叶扶心阳,通心脉;以大剂量白术健脾化湿,润肠通便。老师对脾胃虚弱,大便数日乃至一周未行者,常重用白术60到120克,效果较好;以薄荷疏肝透表;《奇效良方》中有方云“威灵甘草石菖蒲,苦参胡麻何首乌,药末二钱酒一腕,浑身骚痒一时无”,加入这组药方治疗身痒。
三诊5天后,患者复诊,疹痒消退,唯有手肘窝和腿腘窝处遗留色素沉着,皮肤抓也不会痒和起风团了,心慌心悸稍好转,大便3日一行,较前有力,眠仍差,易醒。
处方:火麻仁20猪甲10艾叶5苦参5
鸡屎藤30红藤20白术100生何首乌20
威灵仙15菖蒲15胡麻仁15丹参40
红参25银杏叶30桂枝8薄荷6(后下)3剂
分析:患者手肘窝和腿腘窝处遗留色素沉着正说明心脏无力,排运垃圾能力不足。在二诊方基础上加桂枝以助心阳。
约半月后随访,患者无疹痒发作,亦无心悸心慌。大便有时一日一行,有时2日一行,较有力,饮食不注意仍胃胀胃痛,睡眠差,易醒。嘱其复诊治疗脾胃及睡眠。
评注:本病案与王XX案一样,均以水湿溢于皮下兼有风邪为主要病机。但为何本案皮下有水湿而右寸脉不见浮濡?且治疗上不用五皮饮?因为本案患者水湿主要位于中下两焦,且水湿郁闭阳气,以致阳气不升,则必导致双寸脉沉细(我们在临床上其实经常可以看到这样双关尺弦大有力而双寸脉沉细的患者,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患者必须化其水湿,导其郁热,双寸脉才能畅达)。虽然本案以皮下水湿为主要病机,但皮下水湿为肺表闭郁所致,相对中下焦水湿轻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后者的脉象自然就会把前者的脉象掩盖掉了,故而患者虽然皮下有水湿之症(风团伴痒),但右寸脉不见浮濡而见沉细。脉象的掩盖现象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有时最突出的脉象反应的并不是疾病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诊治疾病时,必须病、症、脉、证相合,才是正确的方向。既然本案患者水湿下重于上,因此不用五皮饮而用泽泻、滑石直接泻之。
讨论:遇到风疹患者应该怎么去思考?以何思路治疗?
风疹民间又称其为风湿疙瘩,总不离开风邪与皮下水湿。与肺脾肾、心及肠道关系最大。治疗上主要从肺、心及肠下手。
首先水湿蕴于皮下是主要病机。其可能为邪气直中肺表所致,也可能是肺表闭水停所致,也可能是脾虚生湿,上溢皮下所致,也可能是肾虚水气上泛所致。不管怎样,从肺这个点着手,上开鬼门、下通水道是必须的。
其次如用药分析中所述,通肠道很重要。如何判断有肠道是否积聚?:一般来说,小肠积聚的患者多有大便不顺畅,2天以上才大便一次,甚至1周以上才来一次大便。但也有的患者大便顺畅,规律,甚至或溏便或泻泄,这是因为胃肠积聚影响了脾胃的传导运化功能导致的,这时治疗上要采用“通因通用”的方法。因此判断是否有小肠积聚,还要结合脉诊,凡是左寸脉下陷,浮取不得脉,左寸脉整体形态象小“v”型凹陷的,则提示小肠腑气不畅,若同时伴有右尺脉滞而不畅者,则提示伴有形的积聚。同样,右寸浮取可以判断大肠的情况。而若见气口脉或紧或滞,则提示伤食不化。通肠道我们常用“通肠六药”,效果较好。若伴脾虚则加大剂白术,伴血虚则加当归、肉苁蓉、何首乌等,伴阳虚则加大芸,老年肺虚便秘加桔梗、枳壳、杏仁等。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此治疗也离不开“心”这一环节。心阳不足则无以温化水湿,心主血脉,血脉不畅则阳气不达,不利于化湿,亦不利病理产物的代谢。应用上常亦石菖蒲开心窍,且能胜水湿,以丹参通心脉,以银杏叶或红景天益心气,以桂枝、红参温心阳。
最后,在以上基础上,还要具体结合患者辨证情况,综合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无忧E艺术 - 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3水饮是如何产生的?寒则腹胀,为何? -健康养生
水饮是如何产生的?寒则腹胀,为何?
字体设置:大中小
水饮是如何产生的?寒则腹胀,为何?
“饮”证是五证当中的一个大证,它在整个人体里无处不到。然而水饮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可以通过从六纲简单的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太阳纲。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宋12)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2) 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 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宋35)麻黄汤方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条文我就不加讲解了,这里提出来只是让大家有个参考。认真读了刘师三本书的朋友都应该对这两个条文有较深的理解。太阳病无论是中风证还是伤寒证,肌表受风寒之邪中伤。太阳中风证营卫不调和了,营卫受到风邪干扰而不调和。太阳伤寒,体表闭塞营卫受阻,气机不通。而机体调动正气(津液)要抗奋驱邪,病邪不重的,机体能自我抗邪外出而自癒。病邪重的,而卫气津液不能抗邪外出的,反而滞在了肌表。大家都知道,太阳病无论中风还是伤寒患者大多数都会有鼻塞、流清涕,咳嗽有痰,甚则胖头胖脸,眼泪直流,这些都是什么?算不算是“饮”呢?卫气(津液)奋起抗邪滞在肌表未能去除病邪的表现,也属于饮滞了。但是这种饮滞很好解决啊,它是机体抗病的正常反应,只需要稍微借助点药力就能通过外发而去除病邪。治疗上用药也不需要专门用到去饮的药物。但是,如果患者本身体内水饮比较重,复受风寒之邪,而胃气不太好,还腹泄,小便不利,这类病人,不但体表有水饮,体内水饮也较重,这个的同时就得用到去水饮的药物了,如: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五苓散,等等。 再看看阳明病。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 169)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这一条可以看出来阳明病的水饮是怎么来的了?是热燥而大渴喝出来的,后背微微恶寒,是特指内有水饮停留。因为这个水饮停留所以无大热。有许多阳明病患者喝水太多,或者到医院挂吊瓶太多,而出现了这个病证,甚则有的是反复发热不退,小便不利,还口渴不欲饮,饮则吐,五苓散证了,有的是竹叶石膏汤证了,总之要随证治之。 再看少阳病。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宋96)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 三两) 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少阳病不但位于太阳与阳明之间,它还是六纲的中间体,它与厥阴一样处于阴阳之间,是个交通官。故而少阳病是个寒热错杂的痞证病机,与厥阴相比,它偏于阳比较多,但同时也会有水饮的存在。小柴胡汤方,怎么去掉这点水饮?半夏能否除饮?大家多复习一下这个条文的讲解自然就清晰明了了。 厥阴病就更加明显水饮要偏多的,也是最复杂的。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宋157)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切,四两) 甘草(炙,三两)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洗,半升) 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生姜泻心汤是个厥阴病的方子,复受很多患者体内本身就存在了寒热错杂的病机,体内中下焦虚寒,而上焦燥热,长期便溏,受了风寒,没注意到这个病机,只管发汗,而伤了津液,体内还水饮不化,就会出现这个方证。 三阴之病都有互含的成分,都有水饮的存在。其根本就是体内阳气不足温化不给力了。 少阴病,太阴病很典型就是阳气不足,不能很好的温化水谷,而有所停滞。时间长了,停滞的水饮就会越来越多。 少阴病主表,一方面是阳气不足而与太阴互含自然会有水饮的存在,另一方面就如上面所说的太阳病受风寒之邪所干扰,机体阳气虽然不足,但也会奋起抗邪,同时营血也会受阻而出现疼痛,要是再加上体内水饮外溢还会周身困重疼痛,出现水肿等表现。有没有从外而感的水湿呢?也有的,水湿困表这样病也不少,寒湿之邪至病多与体内本身就有水饮有很大的联系。 太阴病位于三阴之里,阳气不足,不能运化吸收,水饮盛,津液亏虚,出现了一泒虚寒,水饮上逆,咳嗽,不能食或食不消化,时腹自痛,腹胀满,下利,等等,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系列症状来,这是太阴病。太阴病是个虚寒证,阳气不足了,也就是指的胃气津液也不足了。 那么寒则腹胀为何?中下焦虚寒了,寒能生胀啊,怎么生胀呢?阳气不足了,不能蒸化水谷,水饮不化就盛,津液不得化生,整个气机也就因为这个虚寒和水饮瘀滞不通,则腹胀满。水饮盛了,中焦不固水饮就上逆,就要出现呕吐,或者心悸,头晕目眩,或者头痛,或者咳嗽,气喘等…… 阳气不足,胃气变弱,中焦虚寒不能消食,水饮盛,就更不能食了。寒主收引,使气机经脉气血不通则会时时腹痛,气机时通时滞,肚子总是感觉胀胀的,痛的部位不固定,只要气机稍通腹痛会立马消失或者减轻,得温热则舒,能温通血脉和气血,过后不久腹痛又来。因此太阴病有个“腹时自痛”。我们知道中下焦虚寒而水饮盛,这个水饮不得气化,水性润下,满肚子都是水饮,加上机体要自我排邪把水饮排出体外,还会拉肚子的。 水饮之病无处不到,它可以夹杂于六纲当中。因此治疗这个水饮也就变得复杂多变了。上能冲心肺头部,外能溢于肌表、头脸、四肢,下能肠鸣腹泄,内能聚集不化阻滞气机,而内生肿物。
无忧E艺术 - 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长莺飞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