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杀手的自白都有哪些共性?

当前位置: &
& 文章正文
心理导读: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异常的谋杀犯?我们如何才能洞察他们的行为,予以反击?我们需要走入连环杀手的内心世界。——
电视剧《嗜血法医》
从《嗜血法医》和《犯罪现场调查》等广受追捧的电视剧来看,我们似乎对行为极端,令人毛骨悚然的连环杀手极其着迷。但是,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异常的谋杀犯?我们如何才能洞察他们的行为,予以反击?我们需要走入连环杀手的内心世界。
电影《开膛手》
连环杀手在历史上一直存在(像伊丽莎白·巴托丽和开膛手杰克),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员罗伯特·雷斯勒对连环杀手进行了深入研究,这种现象才最终被正式承认。今天,联邦调查局和其他调查单位的许多工作都是雷斯勒早期工作的延伸(包括犯罪心理画像,这点我们接下来将进行些许探讨)。
电影《沉默的羔羊》
是什么造就了连环杀手?
但是即使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于连环杀手出现的原因,神经系统学家,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仍然见解不一。研究专家罗纳德·霍姆斯和斯蒂芬·赫尔摩斯称,可供研究的连环杀手太少了。因此,对于生物因素在连环杀手成因中扮演的确切角色,仍未得出有意义的科学见解。但是现在心理学家的努力并不是盲目的——他们已经查明了一些可能的因素。有些连环杀手小时候遭受过虐待——要么是情感上或身体上的,要么是受过性侵犯。许多人有着极度的性幻想,并无法控制,有时还受心理疾病的驱使——如精神分裂、人格变态。
的确,我们大多都知道,许多连环杀手实际上是精神病患者。在海尔病态人格量表得分很高的谋杀犯经常受到强烈的控制欲刺激,并不折手段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这导致了有些谋杀犯周期性的暴力行为。但是并非所有的连环杀手都是精神病患者,反之亦然。
因此,随着对连环杀手研究的深入,我们也许将会发现不止一种类型的杀手,或者不只一方面的原因。
电影《七宗罪》
如何定义连环杀手?
现在,正如雷斯勒在联邦调查局的研究工作所证实的,抓捕连环杀手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到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难以发现凶案与连环杀手有关。在某些情况下,如加拿大的罗伯特·皮克顿案件,警方调查多年才知道连环杀手就在他们身边——一个疏忽或错误就让数十人命丧黄泉。
许多调查员把连环杀手定义为:在间隔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内,在不同的案件中杀死三个或更多人的杀手。而那个时间间隔被称为“冷却期”。但是过去的十年,联邦调查局采用了一个更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案件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受害者被同一罪犯非法杀害”。他们也指出,一个连环凶杀案可以涉及一个或更多的杀手,而且在多起谋杀事件间还必须存在必要的时间,以区别于大屠杀的凶手(他们倾向于持续性的疯狂屠杀,如制造挪威奥斯陆爆炸枪击案的安德斯·布雷维克和在《黑暗骑士崛起》首映礼上疯狂杀人的詹姆斯·霍姆斯)。但是,一旦两个或者更多的案例能彼此关联,调查人员便开始改变策略,采取相应的方法。
电视剧《犯罪心理》
如何给连环杀手做心理画像?
要试图找出连环杀手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难。所幸,调查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助他们在茫茫人海中锁定那令人生畏的目标。
在许多案件中,除了法医已经发现的东西外,调查员别无他获,他们转而求助于一项被称为“犯罪心理画像”的技术,据此创建一个(罪犯的)概貌,并对目标对象进行预测。这些心理画像是根据多年收集的数据,以及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搜集的资料制作而成。不足为怪的是,连环杀手特定的行为模式、特点和特征是完全可以被预测的。连环杀手通常是为获得心理的满足,而不是为任何物质利益或者战术目标。他们的动机往往是享乐、性满足、兴奋、欲望以及控制欲——这些都是易被忽略的线索。
对调查员来说,更重要的是洞察连环杀手的共性,这能帮助他们描画出罪犯的轮廓图。例如,连环杀手往往是20岁到30岁的男性(年龄大约28岁的居多),他们倾向于杀同种族的人。这些确实是最粗略的概括,调查员还创建了一种概率分析技术,以排除大多数人,缩小调查范围。
连环杀手也有其他的犯罪模式。有些每次都会使用同一种手段杀人,而且受害者往往是特定的类型,例如都是妓女或都是特定年龄段的人。每个种族连环杀手的比例相当相似(有人认为白人有更高的连环杀人的倾向, 为什么这么说,还是一个谜),他们的目标是住在家附近或工作地点附近的陌生人。
有趣的是,女性连环杀手是极其罕见,而且她们的行为常常超出大多数的分析模式 。女杀手倾向于熟人,受害者通常是男性。她们因物质利益而杀人,且常有一个连环杀人团伙,通常是与一个男人共谋。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女魔头》的原型艾琳·沃尔诺斯则是一个罕见的例外,她杀人方式就像男人。
电影《女魔头》
事先谋划还是毫无谋划?
也许心理画像应用最广、最有效的地方就在于决定杀人者是“有谋划的”还是“无谋划的”。
通常 “有谋划的“杀手有很高的智商,犯罪时非常谨慎、小心。在一般人眼中,他们很友善,有自己的朋友,稳定的工作,甚至家庭——没人会怀疑这样的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谋划的”杀手。他们更多的是因为冲动而犯罪,而且(犯罪工具)通常是当时任何可用的东西;他们不会小心翼翼地处理尸体,犯罪现场一团糟。有些杀手有恋尸癖以及精神病史。而“无谋划的”杀手其作案动机倾向于极端的身体发泄、性暴力及满足某种幻想。
但是令调查员感到非常棘手的是,还有种“混合型”的杀手——他们显露出“有谋划”和“无谋划”两方面的特征。经典例子就是杰弗瑞·达默尔,一个有条不紊的,谨慎的杀人犯。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完美的情人”。但同时,他把受害者肢解,将身体部位冷冻,并试图通过把头盖骨钻孔,让尸体复活。他还尝试了吃人肉来“确保受害者一直与他同在。”
电影《香水》
心理画像的局限性是什么?
杰弗瑞·达默尔的例子的确既具有说服力也令人苦恼:心理画像的局限性甚至会误导犯罪分析。达默尔不仅有混合性特征,而且他杀的人也不只是自己种族的人。他杀害男性(他是同性恋),这迷惑了调查人员。
此外,在环城公路狙击手袭击案中,警察根据心理画像将目标锁定在来自华盛顿特区的单独行动的30岁的白人男子。实际上,这起犯罪是两个黑人做的,其中一个41岁,另一个17岁——他们都来自西海岸。
这些案例加上一大堆其他因素,一些观察家便宣称犯罪心理画像不科学,甚至令人产生误解。早在2007年,对于这种调查方法,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就在《纽约客》中抱怨说:”如果你调查的大方向错了,那别指望得到正确具体的细节。“他写到:
心理画像并不是一个测试,不是得到的答案大多数正确就表示你通过了测试。所有的细节在某种程度上都要一致,心理画像才有用。在90年代中期,英国内政部分析了184件案例,想看看有多少起罪犯的抓捕归功于心理画像。结果只有5件,仅占2。7%。所以探员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按图索骥。他们需要作出判断:我相信凶手是结巴吗?或者30岁?还是举手放弃?
公平地说说,心理画像顶多是引导调查人员弄清调查方向的一个工具。事实上,在成功的案件调查中,心理画像的分析是很准确。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心理学家和刑事学家大卫·肯特。他在1986年的一起案件中,为连环强奸犯约翰·杜菲创建了一幅心理画像,在他预测的17起事件中,有13件是完全正确的。
电影《十二宫杀手》
如何抓捕连环杀手?
通常,连环杀手被抓多半是由于自己大意。由于缺乏经验,有些在第一次作案时就被抓。而另外的一些(在开始逃脱的)在几年之后就变得粗心大意,且自负,于是就会犯错误。
同样,连环杀手也会被侥幸逃脱的目击者指证杀人犯(这导致达默尔被抓),或者正在犯案时被抓获。有些连环杀手被抓,是因为汽车尾箱中发现尸体(泰德·邦迪就是在一次例行的交通检查中停车时被抓的)。而且,有犯罪前科的杀手很容易被警方怀疑,并被监控,直到最终真相大白被抓捕归案。或者,以团伙形式作案时,一个被抓,其他的就能相继落网。戴维·伯克维茨,“山姆之子”(他以喜爱远间隔狙击约会中的女性而著称),最开始因街头滞留罪被抓——警方一开始认为他是目击者,而不是杀人犯。
有时候警察也是靠运气!
译者:&&& 文/
相关人气资讯 :
这项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
在心理咨询开始前,咨客寻找适合自己的咨询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网络使得我们的夜生活愈发丰富,晚睡强迫症在当下的年轻人中蔓延...
把这页保存了 把上面的电影慢慢看完
今天,我来当小编! &
推荐心理百科:
编辑推荐:······
热门测试 :
& &All Rights Reserved. &
登录壹心理
开始心理测试,收听FM,用心理学改变自己!
使用其它账号登录【MI·资料区】杀手的分类和特征_mi论坛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172贴子:
【MI·资料区】杀手的分类和特征收藏
简要分析对于连环杀手(Serial Killer)和大规模杀手(Mass Killer)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杀手——纵欲杀手(Spree Killer)。
连环杀手连环杀手可能是出镜率最高的一类杀手了,无论是在美剧中还是在新闻报道里。对之典型的描述是:至少谋杀了三个人;两次作案期间有着少则数月多则数年的“冷却期”;通常有固定的杀人模式;杀人动机包括性、控制欲、宗教信仰等等。据称美国是最盛产连环杀手的国家,对连环杀手进行的犯罪画像(profiling)通常也以这样的词句开头:男性,白人,20-30岁。然而,并不是其他的国家和种族就少有连环杀手,只是媒体报道偏颇和公众关注度不够而已。连环杀手也并不是男人才有的专利,女人偶尔也会露面,比如 “黑寡妇杀手” ,或者和伴侣共同犯案,比如 “鸳鸯大盗” 。连环杀手最显著的特征是“固定”——固定的杀害目标、作案动机和杀人模式。他们的受害者常常有着相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外貌、职业、居住地等等。受害者通常为女人,特别是妓女,因为她们很容易就跟着陌生人走到隐蔽的地方。
另一些连环杀手则会利用女人的同情心,比如泰德•邦迪(Ted Bundy),他会给手臂绑上石膏假装受伤,请求女人们帮他将东西搬到车里面,诱使受害人上钩。他们之所以选择女人为目标,除了反抗力弱较易得手外,当然还有性因素,不过,也不是每个连环杀手都会对他的受害者进行性侵犯。此外,一些连环杀手也会选择孩子、搭便车的旅行者作为目标。连环杀手的作案手段通常也是不变的,他们不太爱用枪,而偏爱绳索和刀,将猎物刺死或者勒死,享受这个过程中的快感。有时候杀手们也会根据每一次的作案经验而稍微调整自己的杀人手段。当连环杀手年老力衰或者由于事故受伤活动不便后,再次行凶时可能会转而选择不那么费力气的手段。作案手段的改变会给案件侦破带来困扰,人们根本分不清这些案子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不同人犯的。不过有时候也可以根据作案手段的改变推断杀手可能遭遇了哪些变故,为破案提供线索。(至少在《犯罪心理》中是这么演的)
另外一些特征包括:大多数连环杀手行为有条理有组织,计划周密行事冷静;拥有反侦察能力,善于销毁证据,掩饰形迹,逃避追捕。多数连环杀手,特别是有条理的类型,看起来温和善良彬彬有礼,有固定的工作、朋友,甚至还有伴侣和孩子。童年时遭受过创伤——有的来自单亲家庭,由控制欲强的母亲抚养大;有的遭受家庭成员的虐待。家族通常有犯罪史或者精神病史。童年时出现麦克唐纳症状(MacDonald triad)——十几岁时仍尿床、喜欢纵火和虐待动物。
大规模杀手大规模杀手与连环杀手不同,并非长期作案,而是单次作案杀死多人。这种案件在美国比较常见,如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恶性枪击案等。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案件,比如马加爵案和幼儿园、小学枪击案等。大规模杀手心理通常比较变态,仇恨社会,常常携带一支枪,走进学校、餐馆、商场、邮局等公共场所漫无目的地向所有人扫射一通。不过,大规模杀手选择行凶场所倒不是毫无目的的。一般他们会选择如下场所:
学校。毫无反抗之力的学生是他们行凶的最佳对象。当然,对于弗吉尼亚枪击案的凶手和马加爵而言,由于身处学校,自然会就地行事。和某个女人相关的地方。这个女人可能是他已经苦追多年被拒多次的对象,也可能是他憎恨的伴侣。相关的地方可能是该女人工作的场所,或者他们一起吃过饭的餐馆。最终绝望无比精神失常的痴汉,上演一出情杀,而殃及无辜。曾被其解雇的公司。处于愤恨和报复心理,会对曾经的老板和同事进行射杀。现在工作的地方。1986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埃德蒙市的一个邮递员帕特里克•谢里尔(Patrick Sherrill)冲进邮局,乱射一通,造成邮局职员14死6伤。随后,他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性命。此后美国的邮局又多次发生邮递员大规模杀人的案件,以至于“去邮局”(going postal)演化成了美语中的俚语,意为发狂、怒不可遏。和有条理的连环杀手不一样,大规模杀手行事比较冲动,没有周密计划,作案手段相对单一,偏爱使用枪和炸药这种可迅速造成大规模杀伤的武器。他们可能在家中收藏枪支武器,沉溺于暴力游戏、影视作品,酗酒,没有固定伴侣,一些人还有精神疾病。
连环杀手会尽力躲避警方的追捕,计划下一次作案;而我们很少听到哪个大规模杀手连续犯下两次屠杀的——通常在第一次作案时就会被警方击毙或者干脆自杀。估计他们犯事前都会想:爷就没想着活着回去!
纵欲杀手这种杀手大家鲜有耳闻,其特征介于上述两种杀手之间。和连环杀手一样,纵欲杀手也是多次作案,就像一个加快了速度的连环杀手,每次只杀1-2人,不过没有冷却期,在短期内(几天或几周),在两到三个地点不间歇地杀人。震惊全美的“华盛顿环城公路狙击手” 约翰•艾伦•穆罕默德(John Allen Muhammad)就是典型的纵欲杀手,在一周之内,穆罕默德使用狙击枪在华盛顿环城公路附近连续杀害10人,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纵欲杀手的受害者没有明显的共性,作案时多使用枪,刀也比较常见。作案动机类似大规模杀手,很少有性因素。不过作案时没有大规模杀手那么激烈,通常他们还能全身而退,打一枪换个地方,继续逞凶。在有些情况下,一些大规模杀手也可以被归在纵欲杀手的范围之内,比如上面提到的校园枪手赵承熙。另外,像“杀手莱昂”这样的职业杀手,也不能跟上面的内容对号入座。
-------------------------------------------------END--------------------------------------------------
申精。。。。。。。。。。
所以说格式里的那个点到底是在下面还是在中间。。。。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页面&#x91载开启
页面&#x91载开启 欢&#x8光临本站,页面正在&#x91新载入,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环杀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