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基金景俊美怎样联系

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
【摘要】:通过讨论艺术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学科特点 ,特别是在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上的特征 ,强调艺术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必须从田野工作出发 ,搜集丰富的个案 ,积累文化事件的大量细节 ,以求对特定场景中的艺术作品的意义有所认识 ,对艺术文本进行不同方面的阐释。此外 ,还根据人类学研究方法的一般思路 ,结合艺术和审美研究的特点 ,提出进行艺术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阐释的切入角度。应该努力阐释来自田野的文化现象 ,用细节来说明当地人在艺术活动或者审美观建构中是如何思考、如何感觉或体现 ,以及如何行动的。在艺术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研究中 ,掌握阐释工具和手段与把握       阐释理论同样重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B83-05【正文快照】:
以 参与观察为特色的田野工作被认为是当代人类学的最重要学科特点之一。当我们讨论艺术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时 ,应当明了田野工作在学科定位中的意义。同时 ,在学术实践中 ,怎样进行艺术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研究 ,也需要对田野工作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有更多的关注。本文从理论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铁晓娜;;[J];电影评介;2007年14期
肖玉珍;;[J];黄河之声;2008年08期
海力波;;[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陈正府;;[J];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6期
毛巧晖;;[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3期
向丽;;[J];民族艺术;2006年03期
车延芬;;[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董龙昌;;[J];民族艺术;2013年01期
黄秀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宋敏;;[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笑频;[D];云南大学;2010年
张金岭;[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郑素华;[D];复旦大学;2008年
刘统霞;[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王卫华;[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刘兴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车延芬;[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徐薇;[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田玉玲;[D];云南大学;2010年
都晨;[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熊黎明;[D];云南大学;2010年
刘成成;[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章程;[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王龚雪;[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陈正府;[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郭芳;[D];兰州大学;2007年
宋敏;[D];兰州大学;2007年
刘冬梅;[D];四川大学;2007年
着尕措毛;[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姜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弗朗克·阿瓦莱-佩列雷;乔亚;;[J];第欧根尼;1993年01期
王建民,梅雪;[J];民族艺术;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志华;谢雪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赵曦;赵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赵曦;赵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陈元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吴建冰;李作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张睿海;孟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廖莹;;[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余亚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何小平;;[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徐祖澜;;[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郭建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刘春;;[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周敏浩;刘彦蕊;;[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史艳兰;;[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杨孝鸿;;[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严俊杰;;[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王志刚;;[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马翀炜;;[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孙杰远;;[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学森;[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丁鹏;[D];兰州大学;2010年
李言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刘向永;[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陈红娟;[D];南开大学;2010年
何东;[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吴练达;[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伍先成;[D];云南大学;2010年
李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燕华;[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实;[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海亮;[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盛毓;[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范伟;[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韦惠文;[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罗美玲;[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谢秋慧;[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陈曦;[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孟振兴;[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包国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继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麻国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高丙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赵世林;[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王岳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陈元贵;;[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张浩;;[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06期
张希玲,耿家林;[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6期
张希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2期
张紫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央民族大学
民俗学博士生导师
邢莉;[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于平;[N];光明日报;2005年
王君平;[N];人民日报;2008年
冯骥才;[N];团结报;2007年
陆扬;[N];文艺报;2003年
余宁;[N];中国艺术报;2003年
本报记者  于 娜;[N];中国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黔兰;[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朴永光;[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冯双白;[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陈龙海;[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王义彬;[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刘锦春;[D];南开大学;2005年
李国华;[D];山东大学;2006年
王晓帆;[D];同济大学;2006年
安学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罗斌;[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超;[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苏东晓;[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孙春花;[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宫昌华;[D];河北大学;2004年
曹晓飞;[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徐慧;[D];湘潭大学;2005年
马艳;[D];延边大学;2005年
雷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韩慧荣;[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王路平;[D];西北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段银河;普晶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龙叶先;龙延平;;[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钟隽迪;;[J];歌海;2013年04期
王君;马静;;[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尹庆红;;[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向丽;;[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01期
龙延平;龙叶先;;[J];民族论坛;2012年04期
杨杰宏;;[J];民族艺术;2010年02期
梁家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8期
黎相宜;;[J];开放时代;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天平;[D];西南大学;2011年
贺夏蓉;[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赵书峰;[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董喜宁;[D];湖南大学;2011年
盛静;[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罗易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景俊美;[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董龙昌;[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敦;[D];云南大学;2010年
王培敏;[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师占成;[D];四川大学;2007年
刘冬梅;[D];四川大学;2007年
姜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舒靖茜;[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高景;[D];云南大学;2010年
陈世莉;[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张钰芳;[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吴星雨;[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健云;;[J];云梦学刊;2006年05期
王杰;尹庆红;向丽;;[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7年00期
王杰,海力波;[J];民族艺术;2000年03期
邱春林;廖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2期
王杰,彭兆荣,覃德清,苏东晓;[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王杰,海力波;[J];文艺研究;2002年02期
王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向丽;;[J];中国美术馆;2007年07期
曹红波;付渝涛;;[J];飞天;2011年14期
;[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A];中国老科协第二次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7年
陈建平;;[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林汀水;;[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陆晔;;[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安佑忠;;[A];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1994年
;[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四届年会纪念特刊[C];1993年
;[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雷达;;[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陈宇洁;陆海英;万小兵;杨传俊;;[A];第三届全国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安丽哲;[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熊晓辉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周芳;[N];中国民族报;2007年
张微;[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徐涟;[N];中国文化报;2006年
杨耕;[N];中华读书报;2002年
;[N];中国文化报;2003年
胡左;[N];科技日报;2001年
沈向兴 赵汝碧
乐志伟;[N];云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黔兰;[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徐迎新;[D];复旦大学;2004年
李波;[D];复旦大学;2005年
曾澜;[D];复旦大学;2012年
戴明朝;[D];复旦大学;2005年
范秀娟;[D];山东大学;2006年
林新华;[D];复旦大学;2006年
罗易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黄永健;[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陈元贵;[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丽芳;[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叶茜;[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陈大德;[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郭芳;[D];兰州大学;2007年
向丽;[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刘萍;[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孙小光;[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张翔;[D];兰州大学;2013年
王敦;[D];云南大学;2010年
蒋剑;[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Apache Tomcat/6.0.33 - Error report HTTP Status 404 - type Status reportmessage descripti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 is not available.Apache Tomcat/6.0.33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按 语: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设立这一委托项目,基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也包涵有当下迫切的社会需求以及涵盖了开展广义和狭义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的文化目的。《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早在2007年12月,国务院已经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的中华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开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了新的经验与问题,我们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以及时了解现状,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 中国论文网 /7/view-2307190.htm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这一重要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为确保该课题的学术含量和理论研究的严肃性,课题组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研究伊始,这些子课题即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企望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做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这些,都为我们得以确保《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自本期开始,《艺术百家》将采用连载的形式,将《弘扬节日文化研究》的10个子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果陆续展示给公众,以期全社会特别是学界能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切实的支持,开展更为深入的讨论、争鸣并引发相关思考,以期实现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in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Research Group of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WT5”,5BZ]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发布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助性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1.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传播,应该突出自我文化特色,挖掘其丰厚文化内涵,探索其独有的文化传播道路。   2.就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未来发展而言,我们应该根据这些传统节日在各国影响深浅上的不同以及不同国家对春节等节日的认知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和传播方法。   3.我们首先应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同时充分借助遍及世界各地的华人优势,带着我们民族“天人合一”、“和合为贵”的价值追求,让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正走出国门,真正成为世界性的节日。(责任编辑:楚小庆)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士后基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