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咽炎怎么办猪瘟怎么办

慢性猪瘟紧急求救中!!
- 共建智慧畜牧业
慢性猪瘟紧急求救中!!
我们家的猪前一两个月身上一直起小小的红包,一直认为是圆环病毒感染,治疗了近一个月,其它的都好了,就最大的猪中有四只皮肤上一直没好。这两天猪突然间吃食减少,视乎全身没劲。叫兽医诊断说是慢性猪瘟,五六十头猪都感染了!焦急中~~~应该怎么治疗呢?昨天刚打了疫苗。
楼主说的详细点吧,开始按照圆环病毒治疗应该没错: 但我的治疗方法不和你一样,一般猪皮肤出现症状以后,只要食欲正常一般不给予治疗,大部分猪一般都自己痊愈,如果治疗的话,毒出不来,就会引起全身症状,比如,食欲减退,排黄绿色稀便,解剖后肾脏肿大,呈黄色等。一般我的治疗规则是:食欲正常不治疗,排黄绿便可适当使用些抗病毒药,不能止泻,待排便三天后再止泻(个人认为是排毒,我试过,使用止泻药物,只要止住,猪铁定不吃食),对于食欲废绝和食欲严重减退的可用抗病毒药+地塞米松治疗,效果还行
其他回答 (1)
大家好 我家的小猪现在25天了 早上起来发先有死猪现象 先是腿不好使而且喘的很快 在后来就是不动也不吃东西 便秘 死前只是很短的抽搐几声就死了 现在别的小猪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我们应该怎么治疗呢,
等待您来回答
该问题来自:“中国畜牧人网站”(简称“畜牧人”)是首家畜牧行业综合性质的跨平台网络传媒,是广大中国“畜牧人”的网上家园。其它疾病领域专家猪瘟病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35页¥80.009页免费1页免费3页¥2.005页免费 6页免费7页免费2页免费6页免费7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2页免费7页1下载券5页4下载券14页免费5页1下载券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怎么治疗猪瘟_百度知道
怎么治疗猪瘟
提问者采纳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为特征。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1 病原学 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 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既能在冷冻条件下存活,也能在烟熏烤晒加工的肉品中存活;但不耐热,仅部分毒株可抵抗56℃温度。pH&3.O或pH>11.O可灭活;对乙醚、氯仿、 β-丙烯内脂敏感;能被2%氢氧化钠、1%福尔马林、碳酸钠(4%无水或10%结晶碳酸钠+0.1%去污剂)、离子和无离子去污剂、含1%碘伏的磷酸灭活。 2 流行病学 该病发生于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中美及南美、非洲及部分欧洲国家。 在自然条件下,猪、野猪是猪瘟病毒惟一宿主。其他动物有抵抗力。猪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易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先是一头或几头猪发病,以后逐渐增多,经1~3周达到高峰,发病率80%~100%。治疗无效,病死率极高。呈流行性或地方流行性。 病毒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眼结膜、伤口、输精感染及胎盘垂直传播。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精液、血液而感染;或通过农场访问者、兽医及猪的贸易活动传播;通过污染的栏舍、器具、车辆、衣物、设备及采血针头间接传播;用未煮沸的泔水喂猪也可导致传播。 传染源为病猪、愈后带毒和潜伏期带毒猪。病、死猪的所有组织、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持续毒血症并数月排毒的先天性感染的仔猪;带毒的猪源细胞苗及自然弱毒株均可成为传染源。 3 临床症状 猪在胎儿期接触到猪瘟病毒有可能终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几个月。仔猪接触病毒后潜伏期为7~10天,通常在感染后5~10天具感染性,但慢性感染病例一般在3个月后才具感染性。 急性型:高热稽留(41~42℃)。食欲减退,偶尔呕吐。嗜睡、挤堆。呼吸困难,咳嗽。结膜发炎,两眼有脓性分泌物。全身皮肤黏膜广泛性充血、出血。皮肤发绀,尤以肢体末端(耳、尾、四肢及口鼻部)最显著。先短暂便秘,排球状带黏液(脓血或假膜碎片)粪块;后腹泻排灰黄色稀粪。大多在感染后5~15天死亡,小猪病死率可达100%。 慢性型:体温时高时低,呈弛张热型。便秘或下痢交替,以下痢为主。皮肤发疹、结痂,耳、尾和肢端等坏死。病程长,可持续1月以上,病死率低,但很难完全恢复。不死的猪,常成为僵猪。多见于流行中后期或猪瘟常发地区。 温和型:多年来一些地区散发一种所谓“无名高热”症,经研究证明多为猪瘟。因其潜伏期长,症状较轻不典型,病死率一般不超过50%,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称为“温和型”猪瘟。病猪呈短暂发热(一般为40~41℃,少数达41℃以上),无明显症状。母猪感染后长期带毒,受胎率低、流产、死产、木乃伊胎或畸形胎;所生仔猪先天感染,死亡或成为僵猪。 4 病理变化 急性型: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全身性出血、淤血,尤以(耳根、颈部、胸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淋巴结、喉头、膀胱、肾、回盲处明显。脾不肿大,边缘有暗紫色稍突出表面的出血性 梗死,为猪瘟特征性病变,但一般不常见,仅50%~70%病例出现梗死病变。常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周边出血显著,杂有贫血变化,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状,多见于颌下、颈部和腹腔淋巴结。 慢性型:主要为坏死性肠炎,一般在回盲瓣口、盲肠及结肠黏膜上形成同心轮状的纽扣状溃疡,突出于黏膜面,颜色黑褐,中央凹陷。通常无出血及炎性病变。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仔猪常见胸腺萎缩,肋软骨连接处外生骨疣。 5 诊断 5.1 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过氧化物酶联中和试验(NPLA)、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无替代诊断方法。 病原鉴定:采病猪器官组织经冰冻切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验,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结合免疫荧光或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病毒。以单克隆抗体确诊鉴定。 血清学试验:过氧化物酶联中和试验、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样品采集:用于鉴定病原应采扁桃体(最合适的样品)、(咽、肠系膜)淋巴结、脾、肾、远端回肠、活病畜血液(经EDTA抗凝)。上述样品置冷藏条件下(但不能冻结)尽快送至实验室。 用于血清学试验应采疑似康复畜、母猪生下的疑似先天感染仔猪及被监测猪的血清样品。 5.3 鉴别诊断 应与非洲猪瘟(临床不能区分,须采样送检)、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沙门氏菌病、猪丹毒、急性型巴氏杆菌病、其他病毒性脑脊髓炎、链球菌病、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香豆素中毒等病区别。 6 防治 本病尚无治疗方法。感染猪须扑杀、动物尸体应销毁。在猪瘟流行的地区,使用猪瘟弱毒疫苗能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但却不能有效地消灭猪瘟。在无猪瘟或进行猪瘟根除计划的地区,应禁止使用猪瘟疫苗免疫。 6.1 预防 猪场应贯彻自繁自养的方针,建立种公猪及种母猪血清监督系统和有效的生猪认证及记录系统,并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兽医建立有效的联系,防止引进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检疫工作应特别抓住屠宰场和生猪的市场、收购、运输、仓库以及病猪肉品的处理等环节。泔水等应煮沸消毒后喂猪。严禁将猪瘟病猪或污染病毒的物品带进猪场。 在猪瘟流行地区可采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或与猪丹毒、猪肺疫制成的二联苗或三联苗免疫接种。 6.2 处理 发生猪瘟的地区或猪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发生疫情后,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包括发病猪数、死亡数、发病地点及范围、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疫结果,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行封锁,控制疫区内猪及其产品的流动。 扑杀病猪及同群猪,并无害化处理。严格消毒场地、猪舍、用具;污水、污物要严格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对疫区、受威胁区的健康猪一律采用猪瘟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注射时每头猪要换一个针头,并可适当增加剂量至2~5头份,但不得应用二联苗或三联苗。 详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上、下游地区传染情况。对疫区以及周边地区进行监督。最后1头病猪死亡或扑杀后,经过1个潜伏期的观察,并经彻底消毒,可报请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解除封锁。
 猪瘟的治疗方法  1)诊断方法:呈色化学反应诊断法—取尸体的肾脏30克、淋巴结10克,剪碎,分别加入30毫升和10毫升无水酒精,浸泡20分钟,将取得的浸液用滤纸过滤与白瓷皿中,在水浴上蒸发致干,此时干燥的浸出物即覆盖于皿璧的周围,成环状。冷却后,沿皿璧的不同部位,用吸管滴数滴浓硝酸,硝酸流经干燥物区域,呈现淡紫红色的为猪瘟,出现淡黄色的非...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本病尚无治疗方法。感染猪须扑杀、动物尸体应销毁。在猪瘟流行的地区,使用猪瘟弱毒疫苗能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但却不能有效地消灭猪瘟。在无猪瘟或进行猪瘟根除计划的地区,应禁止使用猪瘟疫苗免疫。
猪瘟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首页-致富早班车-节目内容
猪瘟的预防与控制
日期:&&&&&&&&&&&&作者: &&&&&&&&&&&&来源: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国养猪业由传统的散养和户养而逐渐向规模及集约化饲养发展,猪业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和猪只的存栏量越来越大。但是随着养猪密度的增大,导致了疾病的发生次数和频率越来越高给当今的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猪瘟是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极大。所以,这个病严重地威胁规模化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请来了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教授姚宝安老师,请他为听众朋友们介绍猪瘟的预防与控制。好,现在姚老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姚老师,您好!
专家:艳红,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2.主持人:姚老师,猪瘟这种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请您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猪瘟概况?
专家: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急性型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败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特征;慢性型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临床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猪瘟,此病一年四季流行,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威胁养猪业的最重要的一种传染病。国际兽疫局将猪瘟列为A型传染病,并为国际重要疫病对象,我国将此种疾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我国,一直以来普遍实行猪瘟疫苗强制接种政策,这使猪瘟的流行基本得到控制。一些规模化猪场错误地认为猪瘟目前已不再是一种重要疫病,只要疫苗预防就行了。然而,由于猪瘟疫苗质量不稳定、防疫措施不力等方面的原因,猪瘟在不少猪场存在较为普遍,并呈上升发展趋势,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头等疫病。
3.主持人:姚老师,前面您简要地介绍了猪瘟概况,那么猪瘟是怎么发生的呢?它的病原情况是怎样的呢?
专家:该病的病原体是猪瘟病毒,自然情况下仅感染猪。该病毒直径为40~50纳米,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猪瘟病毒现只有一个血清型,仅有毒力强弱之分,强毒株可引起死亡率很高的急性猪瘟,而中毒株产生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仔猪感染低毒株可引起轻微症状或亚临床症状;但猪胚胎或初生仔猪感染可致死亡。猪瘟病毒有的毒力不稳定,通过猪体一代或多代后可使毒力增强。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强,猪瘟病毒在猪圈及粪便中仅仅存活几天然后就失活了,但在猪肉和猪肉产品中可存活活力数月;在猪粪、被血和尿污染的垫草、饲料和土壤中于20℃可存活2周,4℃可存活6周以上。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25℃低温下可存活1年以上。常用的消毒剂,除来苏尔和石炭酸外,大多数消毒药物都能迅速杀死猪瘟病毒,而2%氢氧化钠是最有效而常用的消毒剂。
4.主持人:姚老师,刚才您介绍了猪瘟的病原情况,那猪瘟是怎么发生的,请您介绍一下猪瘟的流行病学情况?
专家:好的。猪瘟仅发生于家猪和野猪,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易感,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在哺乳期内有被动免疫力,但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传染源,病猪粪便、尿、血液以及眼、鼻分泌物都带病毒。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结膜和皮肤感染。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猪舍、运输及饲养管理的各种工具都能传播该病。人和动物,如老鼠、蚊、蝇等也能机械地传播病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春、秋季节较为严重。易感猪群受到该病毒感染之后,起初只有个别猪只发病,常呈最急性经过,突然死亡,以后发病头数不断增加,1周内达到高潮,此时病猪病程呈急性经过。再后来,流行趋向低潮,一般为亚急性经过,最后仅有少数慢性病例,经1月后死亡或康复,康复后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力。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90%以上。
5.主持人:姚老师,刚才您介绍了猪瘟流行病学的情况,下面请您再给大家介绍近来猪瘟流行都有哪些新的特点呢?
专家:发病特点是,临床症状轻微或不明显,死亡率降低。仔猪死亡率较高;成年猪较轻或耐过,病理变化缺乏特征性变化。由于病毒毒力降低,出现持续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就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这些,给常规的诊断带来困难,必须依赖实验室的诊断才能确诊。
6主持人:好,姚老师,您介绍了猪瘟流行情况,那对于规模化的猪场来说,猪瘟发生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专家: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种猪引进不规范。有些猪场引种,从曾经发生过猪瘟的猪场引进种猪或仔猪,虽然这些猪没有什么可见临床症状,但往往体内带有病毒,这种引种时将病原体带进了本猪场。
②疫苗方面的原因:疫苗本身质量差;疫苗保存温度不当,如冻干疫苗要求低温保存,在不同温度下保存的日期也不同,如保温不当或过期疫苗则失效。
③技术方面的原因:器械消毒不严,当场内有带毒病猪时,就会使防疫注射变成带毒传播;免疫接种剂量不足,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而获得免疫;有时候漏打疫苗都可能引起。
④免疫程序不合理。接种疫苗的母猪产仔后,因母源抗体的存在,使仔猪吃母猪初乳而获得被动免疫。此时抗体水平较高,如果接种疫苗,使抗体下降反而降低了抵抗力,抵抗不住病毒的侵袭而得病。
⑤潜在性感染。猪只感染猪瘟病毒后处于潜伏期时,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若此时接种疫苗,会出现严重反应,产生临床症状,继而发生死亡。
⑥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干扰。现在很多疾病,如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感染猪后,有时虽然无临床症状发生,但会抑制猪的免疫力,使免疫注射的猪不能产生坚强的抗体,造成免疫失败。
7.主持人:好,这是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生的原因。姚老师,那猪只发生猪瘟后会出现哪些临床症状?
专家:猪只感染猪瘟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5~7天,短的2天,长的可达20多天。根据病程的长短和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型3种类型。
①急性型:由猪瘟强毒株引起,常突然发病,体温上升至40.5~41.5℃,常不表现其他症状,而在1~2天内死亡。不死的猪,表现高热稽留不退,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喜卧嗜眠,恶寒拱背,步态不稳。病猪有眼结膜炎,两眼有多量脓性分泌物。嘴唇内面、齿龈、口角、眼结膜、肛门和阴门,常有出血斑点。病初便秘、然后下痢,粪便内常混有黏液和血液。有的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如磨牙、全身痉挛等。病程约1~3周,后期常并发肺炎、坏死性肠炎或继发其他传染病,使病情恶化而死亡。
②慢性型:症状似急性型,但较和缓,病情时好时坏。主要表现消瘦、贫血、行走摇摆无力、食欲不振、异嗜、便秘与腹泻交替,皮肤有紫斑或坏死痂,生长发育迟缓,病程常在一个月以上,有些猪可因体质恶化或继发感染而死亡,一些耐过的猪可康复。
③迟发型:为先天性猪瘟感染的结果。胚胎感染低毒猪瘟病毒后,如产下正常仔猪,则终生有高水平的病毒血症,而不能产生对猪瘟病毒的中和抗体,即免疫耐受现象。这些带毒猪生后可能表现正常,但随后可发生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结膜炎、皮炎、下痢和运动失调。病猪体温常常正常,大多能存活6个月,有的最终死亡。怀孕母猪感染猪瘟病毒造成了死胎、木乃衣胎、早产、流产或产出弱仔猪,先天性颤抖仔猪。
8.主持人:姚老师,刚才您介绍了患猪瘟的猪只所出现的临床症状,下面请您介绍一下患了这个病死亡的猪只死后,常可见到哪些病理变化?
专家:猪瘟病毒对内皮细胞和网状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因此,病毒进入机体后主要侵害含有网状细胞的器官和毛细血管丰富的组织和器官,如淋巴器官、泌尿器官、脑和脊髓、消化道粘膜等。各部均发生点状和斑状出血。
9.主持人:那从病理剖检变化来看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
专家:猪只感染猪瘟病毒的类型不同,其病理变化也不相同。
①最急性型:病程短,急性死亡。剖检时缺乏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仅见浆膜、黏膜和内脏有少数出血点,淋巴结肿胀、潮红。
③急性型:急性死亡的尸体常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常可见某些部位的黏膜及肾脏等处有小出血点。以后出血的它属典型的全身败血症,最突出的病变是血管损伤而引起的出血和坏死。皮肤上可见出血点,主要见于颈部、腹部、腹股沟和四肢内侧。
整个消化道都见有出血性变化。在口角黏膜、齿龈上可见出血点和坏死灶。小肠和大肠黏膜呈卡他性炎和出血性炎;迴盲口有“钮扣状”溃疡。淋巴结肿胀,周边出血,故呈“大理石”状样变。
泌尿系统,肾脏的病变极为明显:剥去肾脏被膜后,可见肾脏呈苍白色,表面有多少不等的紫红色针尖状出血点,俗称“麻雀蛋”肾。在膀胱的黏膜上也可见针尖状出血点。
脾脏的边缘呈锯齿状出血,常在边缘及尖端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性梗死。此种变化为猪瘟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
⑤亚急性型:病程较长,出血病变较轻,在肾脏和淋巴结上的出血变化跟急性型相似。
⑦慢性型:病程较长,多有继发感染。肠道呈固膜性炎症,病变典型。
10.主持人:姚老师,您介绍了患猪瘟的病猪病理剖检变化,那我们应当如何对病猪进行诊断呢?
专家:对发生典型猪瘟的病例,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确诊。但对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因不呈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故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来诊断就比较困难,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用本种动物(猪)接种实验、也可以用家兔接种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及其抑制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酶标抗体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如果缺乏实验室检查条件,可无菌采取病猪的扁桃体、脾脏、淋巴结,置冰瓶内(不加固定剂),送往有关单位去检查,以便确诊。
11.主持人:好,这是有关病猪患了猪瘟病后的诊断问题。那么对发生猪瘟的病猪有哪些治疗方法?
专家:因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还没有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对贵重种猪在病的初期,可采用注射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来抢救。高免血清注射后可立即发挥作用。但存在缺点是免疫期短(约为2周)和价格较贵等问题。抗猪瘟血清的治疗量为每公斤体重1.0毫升,最好静脉注射,亦可分点肌肉注射。为了促使猪只早日康复,可配合给予对症疗法、支持疗法等进行综合性治疗。同群的健康猪,可用猪瘟血清或猪瘟苗免疫后的猪血清作紧急预防接种,其剂量减半。因猪瘟血清生产少,市场上一般买不到,可对患猪瘟痊愈或免疫过的一般育肥猪采集血液,分离血清,将此血清作为抗猪瘟血清使用,但注射剂量要加大。
12.主持人:好,姚老师,刚才您说了目前对猪瘟还无有效的药物治疗,这样看来对猪瘟这个病的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那下面您跟我们谈谈这个问题好吗?
专家:好的。①捕杀病猪。病猪经过治疗,虽然不死,但也不易完全康复,此外还不断向外界排放病原,不利于扑灭猪瘟,所以对病猪一般以屠宰为宜。
②平时预防:为了消灭传染源,养猪场应经常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猪场,管理人员和运输车辆的进、出都应进行严格消毒。
③坚持自繁自养。养猪场应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不从外地购入猪只。如确属必须,则应到饲养水平高、疾病控制严格、无重大疫病的正规猪场购入。猪只购入后应隔离饲养2~3周,并进行严格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④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13.主持人:好,姚老师,听了您的介绍我们现在了解了对猪瘟的控制,免疫接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对猪只做好疫苗免疫注射工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专家:为了预防猪瘟的发生,对不同猪场的防疫,应因地制宜。
①在无猪瘟的猪场免疫预防:仔猪可在20日龄时初次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头份,再在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2头份猪瘟疫苗,这样可维持到出栏。种猪每年免疫两次,剂量为4头份,肌肉注射。
②对散发性猪瘟发生的猪扬,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仔猪出生20日龄时(母源抗体在1:32以上时)初次免疫接种猪瘟疫苗4头份,在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2头份猪瘟疫苗。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母猪于断奶后配种前进行免疫注射。公、母猪剂量均为3~4头份。
③对曾经严重发生猪瘟的猪场(也适用于散发性猪瘟的发病场),可采用超前免疫的办法。即在仔猪出生后立即肌注1头份猪瘟疫苗,间隔1小时后再让初生仔猪哺乳,这时初乳中的母源抗体不能再中和猪瘟疫苗抗原,至60日龄时再免疫一次,剂量为3~4头份猪瘟疫苗。
④对于正在发生猪瘟的猪场,要采取“超剂量免疫”。对猪只紧急接种时,一律加大剂量,一次接种4头份猪瘟疫苗,使猪群迅速建立坚强确的免疫力。此外,为确保免疫效果,猪场应于疫苗注射前后10天内,不要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⑨为了保证猪瘟免疫效果,最好使用猪瘟单苗,而不要使用“二联”或“三联”苗免疫。
14.主持人:好,这是对猪只做好疫苗免疫注射的问题。姚老师,如何把好疫苗的质量和操作技术工作?请您再来谈谈好吗?
专家:好的。
①做好疫苗运输和保管工作。因猪瘟冻干苗要低温保存,所以在运输过程中,要用保温盒,内加冰块或冰袋以保持较低温度,做到即领即用。
③疫苗稀释后,在气温15℃以下,6小时内用完;15~27℃应在3小时内用完,过时弃用。
⑤坚持注射时消毒。注射前,确保注射器和针头消毒。用时,一猪一针头,注射深度要适中,确保疫苗被很好地吸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⑦严禁使用过期、失效、无标签和过期失效的疫苗。
15.主持人:姚老师,现在有些猪场为了预防猪瘟的发生,认为疫苗注射次数越多越好,这种认识对不对,请您给我们谈一谈好吗?
专家:好的。猪只免疫按一定程序进行,并不是免疫的次数越多越好。因为当猪体内抗猪瘟的抗体达到一定水平时,就可抵抗猪瘟病毒的入侵,就不会发生猪瘟,因此,对这些猪就不需要再注射猪瘟疫苗;反过来,此时又给猪注射猪瘟疫苗,而疫苗中的抗原会中和猪体内的部分抗体,使猪抵抗力下降,猪只反而易患猪瘟。那么,怎么知道猪体内抗体高呢?那就要定期从免疫猪群中抽样,用血清学的方法,检查注射疫苗猪的抗体产生是否达到保护水平。这样可以评估猪群整体免疫状态,对注射疫苗后抗体产生达不到保护水平的猪仔,应及时补种,如补种后抗体水平仍上不去的仔猪,可能是免疫耐受,要坚决淘汰。为了使猪场免疫程序科学,对猪场要建立免疫监测制度,根据猪只体内抗体的监测结果,选择出符合本猪场生产实际需要的最佳免疫时间、免疫次数和免疫剂量,以获得最好的免疫效果。
全国各地县市农广校
石家庄市农广校网站
承德农村远程教育网
北京市房山区农广校
鹤壁市农广校
山西临汾农广校
南阳市农广校
甘肃省天水市农广校
烟台农广校
临沂农广校
阜宁县农广校
奉贤农广校
洛阳市农广校
丰南农广校
松原市农广校
农业职业院校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赣州农业学校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职业学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科技管理学校
潍坊职业学院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部部属新闻媒体
CCTV7——农业节目
三农在线—农民日报
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全国农业展览馆
中国农机新闻网
行业网站推荐
湖北农业远程教育网
人民乡镇在线
中青家政网
三农数据网
巴东农广校网
农民教育培训网
中国林业培训网
中国国家培训网
新兽医杂志
大连商品交易所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咽炎干呕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