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孩子生下来不哭有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需学会什么,我们从来不吸收任何新的东西这话怎么解

毛主席从来不信什么亩产万斤
共 10505 浏览 48 回帖&&
积分: 2114
发帖: 744 篇
在线时长: 65 小时
毛主席从来不信什么亩产万斤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辩证大家,他凭借个人极其丰富而复杂的革命实践,深知我们民族的心理弱点,也清楚、通透那些不愿搞社会主义的人们的可能“对策”。当今天的思想客观的人们全面回顾大跃进这段历史时会发现:毛泽东象以往科学预见一样,在大跃进之初,他就考虑到“有人\'反冒进’被批评之后,可能在大跃进中走向另一极端”——搞冒进,因此,在跃进发动之初,他就明确提出防止浮夸的要求,并把这一思想贯彻于整个跃进过程中。
  当然,这里有一点要注意,毛泽东是从来爱护群众、保护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在对待基层群众一些浮夸吹牛,他通常只是引导群众要真话,干实事,要实事求是,做老实人;而在会议上、在对干部们的浮夸时,---尤其是中高级干部,毛泽东总是毫不含糊地对他们提出批评。
  今天,有个别人,典型的是思闻,只抓住毛泽东在基层群众面前某些“引导性”——未直接批评的——语言(其实语义中否定浮夸之意也很清楚的),而不顾毛泽东大量的——总体上完全一致的——反冒进浮夸言行,去指说毛泽东是冒进浮夸风的推动者,这是十分荒唐的。这些人的真实目的动机,让人怀疑。
  下边,让我们进一步切入本文要义。具体地说,毛主席从1958年3月就批评了河南省吴芝芝圃的浮夸,并且,于此之后,一直注意这个问题。
  早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吴芝圃即表示,河南今年增产几百亿斤不成问题,河南粮食很快就过关了。毛泽东根本不信,认为这不可能、是一种形“左”实右。
  而此人完全不听毛泽东的批评,不久便用“事实”来“反驳”毛泽东:河南遂平县出现了小麦3200斤的报道,接着,河南西平又出现了小麦7320斤……从此,浮夸风愈刮愈大。一些大搞浮夸的人把这种虚报产量称之为放“卫星”。
  请看下面的几件毛泽东批评浮夸的事:日,毛泽东去天津新意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汇报说,亩产可达10万斤,毛泽东听后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毛泽东说:不可能的事。他指着一位领导说,你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是&放大炮&。《人民日报》曾登过一幅照片,五位小女娃嘻戏地站在稻秧上,毛泽东摇头风趣的说:娃娃,下来吧,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哩。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8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毛泽东到湖北省,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实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我不相信。外国朋友问毛泽东,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置之,说: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8-139页)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人民公社问题,农林口上报的各地汇总的粮产指标超过1万亿斤。毛泽东说:搞不了这么多。经与农林口商议压缩到了亿斤(相当平均亩产300-350斤)农林口负责人说,不能再压了,再压就打击群众积极性了。
  1958年11月初,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今年的粮食产量9000亿斤,有假,最多7400亿斤,把7400亿斤当底数,其余1600亿斤当作谎报。人民是骗不了的,敌人看了好笑。不要把别人的猪说成自己的,不要把300斤麦子报成400斤。亩产万斤这股风是《人民日报》刮起来的。&他提醒人民日报说:&要冷静,这次会议之后,亩产广告要逐渐减少,今年底或明年初要绝迹。否则,《人民日报》就会变成中央日报(按:国民党报纸一一笔者注)。&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号召全党为争取今年实现钢铁翻一番、为生产1080万吨而奋斗。会间毛泽东向与会人员询问:现在钢铁生产仅400万吨,到年底还有4个月,4个月能生产700万吨钢吗?大家都说能行。毛泽东非常感慨,他引用了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国共产党60年大事简介》,国防大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462-463页)。毛泽东还说:&1080万吨钢的指标,可能闹得天下大乱……怎么得了(吴冷西:《忆毛主席》第95-103页)。
  然而,20多年来,无论党内和党外,竟然冒出了这样一些人,他们公然说:毛泽东不知道一亩地产多少粮食。硬要把大跃进中的浮夸风按在毛泽东头上,说什么浮夸风是毛泽东鼓吹起来的。他们的公式是:大跃进搞浮夸,浮夸风就是大跃进。他们翻箱倒柜,把大跃进的历史翻了个底着天,但是,却没有找到毛泽东鼓吹浮夸风的一点事实。
  那些说毛泽东鼓吹浮夸凤不知一亩地产多少粮食的人,应该还记得《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简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吧,这个&纲要&,是1955年11月间,毛泽东在杭州和天津分别同14个省、区党委书记共同商定的农业十七条。同年12月,发各省征询意见,1956年1月形成农业四十条草案。经过两年实践,1957年下半年,做了第一次修改,日一10月9日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扩大)基本通过。毛泽东说:&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比较适合中国情况的,不是主观主义的。原来有些主观主义的东西,现在我们把它改掉了。&1958年作了第二次修改,日-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大会通过。1960年4月,提交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
  《纲要》要求,从1956年起12年内,粮食亩产量黄河以北达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达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河以南达到800斤,棉花(皮棉)亩产量按各地情况分别提高到40斤、60斤、80斤和100斤;并且要求各地农村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农业劳动生产率、交通运输和商业及邮政、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在12年,得到一个大发展。
  这个《纲要》在党内正式通过的时间是1958年5月下旬。这时,正是大跃进发动初始。毛泽东亲手制定,经过4年准备,与14个省区负责人商讨,两次中央会议讨论适才形成。《纲要》的产生,可谓慎之又慎。毛泽东花4年的心血,所产生的文件在其墨迹未干之时,党内竟有人说,毛泽东头脑发热,鼓吹高指标,大刮浮夸风。
  并且,一直到今天,除思闻等人之外,我们不少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还在抱定那个决非事实的历史──说毛泽东搞了浮夸和冒进,人云亦云。我得再次为精英们的理论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悲叹!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感知中国” 为明天而战,往事并不如烟
boboHtml = '';
html += bobo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发帖: 81 篇
在线时长: 4 小时
为了反毛,他们什么谎言都可以编的出来
积分: 1443
发帖: 129 篇
在线时长: 390 小时
楼主提到的“那个人”鼓吹“千斤亩”、“万斤亩”言论汇编
  湖北孝感县的联盟农业社,一部分土地每年种一造,亩产二千一百三十斤;四川仁寿县的前进农业社,一部分土地一造亩产一千六百八十斤;陕西宜君县的清河农业社,这个社在山区,一部分土地一造亩产一千六百五十四斤;广西百色县的拿坡农业社,一部分土地一造亩产一千六百斤。这些单季高产的经验,各地可以研究试行。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五)搞试验田问题。各个党委要搞试验田。黄安县搞的好(土地不好)亩产八百斤,原因是人的作用,经营的好,黄安县提出千斤县,主席指出:中央到县都要搞试验田。牧业区搞牧业试验场,要抓紧搞先进,不搞落后。人的作用是主要的。要具体领导,什么工作都要具体领导,搞农业就要搞试验田。县、区、乡都搞,就能搞几十个,几百个场子。工业也要搞试验,这方面的干部不要住在楼上办公,应到工厂(场)去办公。搞出经验来,办学校也搞试验,文教厅的干部可搬到学校办公。真正深入实际,这是领导的根本问题。
  ──《对当前工作的十七项指示(传达记录)》(一九五八年四月)
  他们的办法是。先把熟土翻在一边,然后把肥料施在生土上,再用铁锹把二层生土翻开,与肥料搅拌,打碎坷拉后仍放在下层不动,挨着翻第二行,把第二行熟土翻在第一行生士上,依次翻下去,表层土不变。这是个大发明,深翻一遍增产一倍,至少增产百分之几十。增产的措施,土壤应当放在前边,土、肥、水、种秄,还有密植,要单列一项,要合理密植。广东一亩要搞三万垛,每垛插三根秧,每根秧发三根苗,结二十七万个穗,每穗平均六十粒,共一千六百二十万粒。两万粒一斤,一亩八百斤。亩产八百斤不就算出来了吗?北方的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都可以这样算一算。密植就是充分利用空气和阳光。现在不是反浪费吗?就应该把空气和阳光的浪费也反掉。阳光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你们都不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变成碳水化合物,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植物需要的东西,碳水化合物等于二氧化碳加阳光。粮食是热能储藏库,每个结构都是个小水库。
  ──《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下午)
  许多发明创造,一类社,千斤亩,两千斤亩。
  ──《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三日下午)
  第一是粮,最重要,如若不相信,让厨房停伙三天行不行?现在的口号是:“苦战三年,争取每人千斤”(六千五百亿斤)今年可能增产一千亿斤,达到四千七百亿斤到四千八百亿斤。“苦战五年,争取达到每人一千五百斤”。到那时,我们的腰杆硬起来了。
  ──《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一日)
  谁想一亩麦子产四千五百斤,粮食今年可增产一千亿斤,也有同志估计为一千三百亿厅,我估计增它百亿斤有把握,一千三百也不反对。
  ──《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一日)
  世界上的事情是不办就不办,一办就办得很多!过去几千年都是亩产一二百斤,你看,如今一下子就是几千上万!
  ──《视察徐水时的谈话》(一九五八年八月四日)
  毛:第六个问题,今年商业收购和粮食分配问题,包括今年粮食处理问题。由先念负责。粮食产量今年可能达到6500亿斤,一说7000亿斤,6.5亿人口,每人1000斤,明年每人争取达到1500斤,后年2000斤。是否搞到斤,这是方针问题,大家议一议。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发展粮食,我看超过3000斤就不好办了。(谭震林插话:想搞2500斤)。
  ──《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八月十七日)
  有人说,城市工厂占地更多,农村就不同,中国每人三亩地,我们两亩就够了。几年后亩产提高了。可以拿三分之一种树,三分之一种粮食,三分之一让地休息,地也轮班。假如亩产万斤,达到现在的“卫星”时,一亩等于四十亩、八十至九十亩,还种那么多于什么呢?……如果搞&&斤粮食(今年可能是&&斤,明年加一番)的话,我们就可以搞规划,园林化、绿化、畜牧、住房等。
  ──《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讲话》(一九五八年八月三十日上午)
  苦战三年,后年五千万吨钢,粮食由三千七百亿斤到一万五千亿斤。
  ──《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九月五日)
  这一干的结果,今年差不多可以增产一倍,即有可能从去年的三千七百亿斤,增到七千几百亿斤。棉花,去年是三千三百万担,今年大概有七千万担,可以超过一倍。烟叶可以超过三、四倍。
  ──《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九月五日)
  今年大概可以差不多增产一倍(粮食),即有可能从去年三千七百亿斤,增到七千几百亿斤……今年如果搞到七千多亿斤粮食,明年如果又翻一番,就是一万五千亿斤。明年也许不能搞到这么多,太搞多了,除了人吃马喂之外,现在没有找到用途。也许会发生问题。但是明年总是可能超过一万亿斤。”
  ──《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九月五日)
  粮食,苦战三年,今年可能是七千到八千亿斤,明年翻一番,就可能是一万五千亿斤。
  ──《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第二次讲话》(一九五八年九月八日)
  (毛主席在与妇女干部谈话时说)如果每年每人没有一千、两千斤粮食……。
  ──《视察安徽时的指示》(一九五八年九月)
  今后要改变广种薄收、务广而荒的办法。现在耕地面积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两亿多劳动力搞饭吃,不像话,要逐步缩小面积,精耕细作,种少种好,少种多收。深耕要逐步作到翻三尺,只有深翻,水、肥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以后单位面积产量搞到万斤,每人二分地就可以了。
  ──《听了华北、东北九省农业协作会议的汇报后的指示》(一九五八年十月)
  毛:今年的麦子种的怎么样?每亩下种多少斤?犁多深?
  &&&:一亩下种三十多斤,耕一尺多深。
  毛:今年一尺多,去年才有三、四寸,那就不错吧,是否准备大面积丰产,五千斤到一万斤有没有?
  &&:有一个县搞一万斤。
  毛:你们今年小麦平均多少?
  &&&:270斤。
  毛:今年丰产,有上帝帮忙,究竟不算。白薯亩产千斤的有几个县?
  &&&:有十四个县。)
  ──《在石家庄地区的谈话》(一九五八年十月三十一日)
  毛:你们麦子一千万亩,大面积丰产250斤。什么人搞这些丰产亩?是不是青年突击队?也有老人吧?
  &&:有青年也有穆桂英队,佘太君队。
  毛:有佘太君队,搞这个有味道。把这些丰产方法推广,一推广就照他这个办法,那么,你们种植面积就可缩小到四百万亩。一亩一万斤,就是四百亿亩,用这个方法缩小种植面积,好比这个桌子,两头的桌子都不种了,就种中间这一个,又省水,又省肥,又省人力。这个方针是河北省提出来的,过去是浅耕粗作,广种薄收,现在要精耕细作,少作多收。
  ──《在邯郸地区的谈话》(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一日)
  你们小麦四百万亩,一亩一万斤就是四百亿斤,六百五十万人,四百亿斤就吃不完么?……将来不是地少,而是地多,少种多收。深耕也就是耕三、四尺。细作无非是中耕、追肥、追水、治虫那套么,少种多收,也就是种一亩收一万斤……
  ──《在邯郸地区的谈话》(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一日)
  毛:种地用深耕细作的方法,达到少种多收的目的。亩产搞他一万斤,先搞两千斤,加一番再搞四、五千斤,再翻一番就是一万斤。地耕一尺二寸深,分层施肥,省水、省肥、省人力
  &&&:我们再搞卫星田。
  毛:搞大面积卫星田。
  &&&:全省八十万亩小麦,卫星田一千六百万亩。
  毛:占百分之二十。二、三年后,公社把耕地面积缩小。深耕三、四尺,亩产一万斤,一个深耕细作,一个机械化。
  ──《在新乡地区和五个县委书记谈话纪要》(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一日)
  农业是两条:(1)深耕。可以少种,可以除虫,可以蓄水。深耕细作,少种多收;浅种粗作,多种少收。只要种现有耕地的三分之一,即六亿亩即可。这是第一步,下一步还可以减少。现在亩产二百斤,将来亩产万斤,种那么多干什么。
  ──《在为八届六中全会作准备的郑州会议上的讲话第一次讲话》(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日下午)
  少搞洋化肥,多搞土化肥。亩产&千斤,根本不依靠硫酸铵。
  ──《在为八届六中全会作准备的郑州会议上的讲话第一次讲话》(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日下午)
  提倡实事求是,不要谎报,不要把别人的猪报自己的,不要把三百斤麦子报成四百斤。今年的九千亿斤粮食,最多是七千四百亿斤,把七千四百亿斤当数,其余一千六百亿斤当作谎报,比较妥当。……偃师县原想瞒产,以多报少。
  ──《在为八届六中全会作准备的郑州会议上的讲话第五次讲话》(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九日)
  注:这个七千四百亿斤的“产量”本身就是“浮夸风”。它依然是以“万斤亩”为前提在九千亿斤的“产量”上“二八开”估计出来的,某些人所谓的“给浮夸风泼冷水”纯属捏造。
  粮食多一点没关系,但每人一万斤也不好。要成灾的。无非是三年不种田,吃完了再种。听说有几个姑娘说,不搞亩产八万斤不结婚,我看他们是想独身主义的,把这个作挡箭牌。据伯达调查,她们还是想结婚的,八万斤是不行的。
  ──《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第一次讲话》(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上午)
  河北明年准备搞一千万亩,亩产万斤,则一千亿斤,去年八千八百万亩,还只二百五十亿斤,今年也只有四百五十亿斤。
  ──《在为八届六中全会作准备的郑州会议上的讲话第二次讲话》(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六日)
  农业快得很,明年再搞一年。就粮食而论,搞到一万五千亿斤,农民就可以休息了。就可以放一年假。粮食多了吃不完。
  ──《在武昌会议上的讲话第二次讲话》(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午)
  又比如粮食,究竟有多少,去年三千七百亿斤,今年先说九千亿斤,后来又压到七千五百亿斤到八千亿斤,这是否靠得住?(谭震林:七千五百亿斤到八百亿斤,差不多。)(XXX:九千亿斤,已经打了七折。)(李先念:七千五百亿斤是有的。)去年三千七百亿斤,今年七千五百亿斤翻了一番,那就了不起。
  ──《泽东在武昌会议上的第二次讲话》(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午)
  一九五九年的农业生产,今年粮食是七千五百亿斤。明年增到三千亿斤,达到一万零五百亿斤,每人平均一千五百斤以上。苦战三年。达到每人两千斤。薯面也还要有一点。今年来一个以多报少方针,留有余地。棉花今年报六千七百万担,明年一亿担。粮食收成到底有多少?是不是增加一倍左右?可以写增加百分之九十左右比较妥当。
  ──《在武汉和各协作区主任的讲话》(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三十日下午)
  一九五九年的农业生产,今年粮食是七千五百亿斤。明年增加三千亿斤,达到一万零五百亿斤。
  ──《在武汉和各协作区主任的讲话》(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三十日下午)
  使亩产一百多斤或几百斤向亩产几千斤或者几万斤粮食转化。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武昌会议上的讲话&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一日)
  粮食是不少,各地打了折扣以后是八千六百亿斤,我们讲七千三百亿斤,即翻一番多点,那一千一百亿斤不算,真有而不算,也不吃亏。东西还存在。我们只怕没有,有没有,没有查过,在座诸公都没有查过。就算有八千六百亿斤,四分之一是薯类。
  ──《在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九日)
  去年九月中央全会恢复了多快好省的口号,去冬今春大搞积肥和兴修水利运动,这一搞,粮食增产……斤以上,共……亿斤,砍掉……亿斤,算……亿斤,有个保险系数。
  ──《接见参加全军政工会议的各军区负责同志时的谈话》(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大学教授相当有一些人落后于学生,编讲义,编教学大纲,编学生不赢,学生是苦战几昼夜,集体来搞。听说师范大学有个文学班,要编一个文学史,一个班有二十六个人,苦战四昼夜,读了二百九十部中外文学名著,编出一本文学史大纲。
  ──《日,在第十五次最高国1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九月五日)
  注:这条太强大!录上供大家奇文共欣赏。
  注:凡有&&处均录自《毛XX思想万岁》
积分: 1229
发帖: 21 篇
在线时长: 212 小时
毛主席出身农村,不可能打仗打了几十年,连地里产多少粮食都忘记了。
编造这样的谣言,只能显得造谣者居心叵测,兼之手段下作。
发帖: 32 篇
在线时长: 15 小时
为了反毛,他们什么谎言都可以编的出来
发帖: 167 篇
在线时长: 92 小时
徐水人民公社颂
(原载日《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特约记者 康濯
也许我把谢坊村描写得有点儿夸张,其实徐水的文化村已经出现了不少。大寺各庄和南张丰也是文明兴盛,大王店办起了艺术训练班,北里村的狮子舞走遍了欧洲,迁民庄吹歌会的演奏通过广播电台传遍了全国。史瑞的舞蹈,留东营的剧团和创作组,以及崔庄农民的自学学习,同样都航在再文化海洋的上游。但是人民公社和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标志,还在于粮食的高产。
徐水有二百多座水库和两千多眼机井,动力抽水机一千台,已经实现了灌溉机械化。有二十多辆拖拉机,完成了轴承化和正在完成农具改革的半机械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王店聚宝盆水库附近通过锅陀机供养的山药地,一棵秧子就已结了十二斤果实,这自然是正在成长的卫星。大寺各庄的卫星山药更是花样繁多,毛主席看过的一种粪堆形山药,是用粪和土垒起来的一个个堆堆,在堆堆上栽满秧子,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肥力厚实。还有毛主席看过的一条埂道上分别是秧四行、八行和十二行的山药,过去每亩两千棵秧子的耕作法发展到这里的每亩一万五千棵,计划产量是从每亩二十万斤直到一百万斤。大寺各庄还有多样化的沼气山药。用粪垒成个堆堆,外面使土密封,土上栽满山药;堆顶上插一个竹管直通粪堆,从竹管上浇下水去催动肥料发酵并放出沼气,这样来养育土层和作物。或是用粪垒成一个长长的对称的山坡,沿着山坡把土砌成一级级的楼梯,在每一级楼梯上栽山药。再就是用粪垒成一个圆锥形的宝塔,再沿塔坡把土围成一层层环形的梯级,在每个梯层上栽山药。这后面两种沼气堆的顶部,也都插入了浇水的竹管。此外大寺各庄的多样化的沼气堆,现在已经发展到栽种徐水有名的大白菜,或是栽种萝卜。所有这些利用沼气或不利用沼气的卫星作物,不仅粪大水勤,而且还施钾肥、喷磷肥和洒生长素,大寺各庄亩产百万斤的山药,甚至还浇狗肉汤。
●一亩山药一百二十万斤
沼气作物和使狗肉汤肥田,并不是大寺各庄所独有。漕河人民公社的漕庄,有一块二亩六分地的沼气试验场,那里更是花团锦簇。那是当地过去的乡党委第一书记刘廷奎所主持的科学研究组的野外实验室,组员有乡技术员曹清海,村支部书记魏克敏和过去的农业社主任魏文林,以及其他几个社员。那片长方形的地里,最北头的中部是一个二分地的塔行沼气山药堆,十五层环形梯级,折合平地四分,插秧五万棵。西侧六个小堆,有三堆沼气山药,共占地一分,插秧数各为三千五、一千七和一千五百棵,另外还有三堆不带沼气的山药。这几个堆堆大小都相同,是为了比较有无沼气和稀密栽植的好坏而采取不同措施的。南面还有一个弓圆形的沼气山药,下铺一层平均二尺厚的马粪,上面是粪土,再上面一层是好土,这个立体折合平地一亩三,插秧七十五万棵。此外,两侧的零星空地还有一些平地沼气山药,和一亩六千棵的给秧子搭了架的山药。那一亩拱形山药计划产一百二十万斤,只要每一棵上长斤半多山药,七十五万棵秧子就可以保证这个卫星数字;从眼下的生产情况来看,这一颗卫星上天应该说是毫无问题,因为一棵长一二斤山药本来就是值不得一提的低产。那二分塔堆上的五万棵秧子,看现在的情况,也可以成为亩产百万斤的卫星射上天去。一亩六千棵的搭架山药,共灌了四条狗的肉汤,也已长成了茁壮的卫星模样,看来同样会直上云霄。
●一棵白菜五百斤
这块沼气试验场的南端和两侧,还有磨盘形的、圆瓦形的以及每条埂道上种四行或六行的白菜和萝卜。从白菜卫星来说,大寺各庄有一分菜地堆了四十个方形的立体,每个立体面积二平方尺,每个立体上要求长一棵五百斤的大白菜;漕庄试验场的平地上也有计划培育成每棵五百斤的大白菜。而漕庄试验场地的中央空地上,还有用大瓦罐和大花盆摆成“卫星”二字的一片试验作物,罐内和盆内种了四样不同的萝卜和许多白菜;有一个大花盆移栽了一棵多穗玉米,给打了5C.C.葡萄糖;另外一个盆里是一棵山药,主秧分出十三株,又因压蔓而变成二十六株,连同主秧,共二十七处长山药;这棵山药注射了二十C.C.葡萄糖,要求单产一百斤。这整个试验场原来是一片荒坟野地,但现在,紧邻这里的保定郊区每天都有人过来游览,说是来逛花园。
●小麦亩产十二万斤
清庄也和大寺各庄与谢坊一样,是已经电气化的村子。沼气试验场里也就有电灯设备,有夜晚亮堂堂的科学研究组的试验棚兼宿舍棚。试验场边还正在修建一个水塔,准备以后给这里作人工降雨。现在试验场边还翻了一亩准备种冬小麦,由于我在很早以前和刘廷奎研究过高产小麦的事,他也就曾在那一亩地边诡秘地眯着眼儿笑问我:
“你猜猜这亩小麦要搞多少万斤?”
“八万?”我反问着。这是我听说过的最高的数字。
“嘻嘻”,刘廷奎用巴掌捂着嘴唇,悄悄笑道:“我跟你坦白了吧!这搞的是十二万斤!”
想要亩产十二万斤小麦!我实在不相信世界上曾有任何人听说过这种事。我问刘廷奎的措施,他告诉我,现在是在让伏天的太阳照晒翻开的土,然后深掘七尺,把地下的红土层翻上来同好土和匀;施底肥三十万斤;种子先进行人工培育,刚出芽的工夫播下,防止粪大烧芽;土地叠成堆形,利用沼气养育,人工降雨浇灌,用最多最好的化肥分批追补;播籽一千斤,每平方公分一粒;每棵长八十粒小麦,就是亩产十二万斤。
多么豪壮的雄心!多么宏伟的气魄!刘廷奎还在培育多色棉花和新的山药品种,并在个人生活上攒钱买照相机;他要用照片来纪录科学试验的过程,用照片表扬先进和推动工作。他有着冲破天的乐观和朝气,一刻也不放松向别人学习。用狗肉汤上地,就是从大田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高玉生那儿受启发而来。他同高玉生以及现在漕河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师义发,是长期竞赛的死对头和互相学习的好同志。师义发在南亭村搞了大面积的多穗玉米卫星,如今棵棵近丈高,每棵九、十个穗。刘廷奎也搞了八十亩高产多穗玉米,并搞了多穗高粱。这些卫星作物在大寺各庄和谢坊也都茂盛无比。他们和大寺各庄都还搞了每亩四十万棵的卫星谷,现在棵高一公尺多,秸杆粗如木棍,穗长五寸,至少可以达到亩产两万斤。
●皮棉亩产五千斤
最后还该回到大寺各庄,回到那儿的七亩棉花地。那里毛主席看过的三棵棉枝都绑上了红布。每亩四千棵,平均高六尺,谁看了都说那是棉花树。每棵平均果枝二十五个,成铃四十个,花蕾四十五个;成铃最多的已达一棵一百一十个,眼前的情况就可亩产皮棉近二千斤。但人们还要叫棉棵长到八尺高,叫每棵长一百二十个棉铃,以保证每亩产五千斤皮棉。这七亩地的耕作有稀密对比和早晚对比的,还有搭起棚子,晚上在顶棚盖被单,棚下用电灯光照明的催生的一片。这里亩施底肥五万四千斤;过磷酸钙一百二十斤;追硫铵四次,共用一百七十斤;追氮肥一次,生长素和钾盐各四次,喷磷四次,除虫七次;锄八遍,浇水两次,整枝十八次。这片棉花已有中央和省的负责同志再三说过要赶快拍成电影。这片棉花将如许多人所说今年秋后农业上不知要出现多少吓人的高产怪事那样,会如卫星般地震动湖海山川。
●全县粮食亩产二千斤
所有这些将要发射的高产卫星,和徐水的大面积丰产田连成一气,要把这儿的粮食亩产从去年的二百一十四斤提高到今年的两千斤。人民公社的建立和毛主席的视察,就是目前争取两千斤的足以使山倒海平的力量。这些将要发射的卫星庄稼,是在迈向共产主义的人民公社殿堂上空飘扬的鲜明耀眼的红旗;也只有人民公社才能竖起这样的红旗。试想想,一个二分地的沼气山药堆就得花去成百个人工,成本更是不可计算;这可除了几万人大的人民公社,哪一个普通农业社能够办得到!
唱不尽人民公社的优越性,颂不完人民公社的灿烂前程。徐水人民公社将会在不远的期间,把社员们带向人类历史上最高的仙境,这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王国的时光。
发帖: 100 篇
在线时长: 87 小时
问题的关键是,那些用事实反驳了毛的人,不但没有被打倒反而高升,进而“放卫星”疯行全国,你说是谁的责任呢?
在领袖一句等于一万句的年代里,对万岁的批抨置之不理反而顶风而上,你认为可能吗?当年领袖所到之处无不一片超级丰收景象,农家出身他大笔写下“人民公社”好的字句,你认为这种表态符合客观事实吗?
这一切的一切仅能用受骗二字来轻轻推责吗?
发帖: 3421 篇
在线时长: 84 小时
“从来不信”!
“从来”?
“不信”?
他竭力提倡的,他自己不信?
积分: 3509
发帖: 576 篇
在线时长: 238 小时
亩产十三万斤的来历
新华社记者黄义杰本报记者骆正元
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城管大队已收的一亩零七厘五中稻田,获得亩产十三万零四百三十四斤十两四钱的惊人纪录。这个纪录是怎样创造的呢?我们采访了这块田的培育者,将获得的事实叙述如下:今年中稻插秧的时候,城管大队(原城管社)的干部群众共搞了五亩试验田,计划亩产五千斤到七千斤。过去这里中稻最高亩产四百斤,现在跃到七千斤,他们认为这已经是很大胆的计划了。但在中稻插秧进入尾声的时候,河南省放出了亩产四千多斤的小麦卫星,这个消息,给当时领导搞试验田的区委委员李钰金和党支部书记罗克正等很大的鼓舞。他们说:一亩小麦能产四千多斤,水稻为什么不可以产更多些呢讨论以后,他们提出亩产三千斤的口号,试验田增加到二十亩,要求亩产一万到一万五千斤。在技术措施上,深耕一尺到一尺二寸,每亩八万蔸,基肥增加三千多担,实行二犁四耙,计划四耘四追。县委对他们这样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给予表扬和支持,更加鼓舞了他们的信心。当本社出现早稻亩产四千八百斤的纪录和开展北京亩运动后,他们又把试验田增加到五十二亩,同时决定搞一亩产六万斤的试验田。
当时,这个计划曾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有的说,从古到今亩产五千斤都没听说过,现在要搞六万斤,真是瞎扯大炮;有的说,我们这个地方落后,条件差,准你会飞也实现不了。开了一次老农会,也弄得不欢而散。李钰金同志急得觉也睡不着。怎么办呢退却吗不能,已经半夜了,她又邀请四个老农来商量,但是商量了两个多钟头,大家还是想不出主意来。正当大家在苦恼的时候,老农赵才正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禾苗搬蔸的故事来了。原来二十多年前,他为生活所迫,曾几次将佃地主的一亩二分田的已经抽穗的禾苗移到自己的五分田里,结果亩产三千四百斤。他说:“现在我们要亩产五千斤,如果将十二亩合并成一亩,不是有六万斤了吗”他的建议立即博得大家的赞同,党支部也支持他们,可是贯彻到乡社干部和党团员中时,却有人怀疑反对,认为移植没有把握,浪费劳动。经过辩论,大多数人通了,于是决定:一、将十二亩合并为一亩;二、卫星田重新深耕一尺五寸并耙溶耙烂;三、增加肥料实行分层施肥;四、利用夜间抢种;五、移植后的田搞晚稻水直播或种红薯。
可是,这个决定交给群众讨论时,仍有一部分人不同意搞,有的说现在禾苗刚刚抽穗,移植后一定会变白穗;还有的说会搞死禾苗,费工多不合算。第二天搞试验田的时候,部分人不出工,只搞了二分田就停下来了。可是移植后两天,禾苗长得很好,区生产检查团还估算这二分田可产一万一千斤,群众这才改变了看法。支部也抓住这次机会,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总路线教育,号召大家力争上游,因而激发了群众的热情,大家都决心争取全国第一。同时决定另选一亩一分三厘田来做试验田。
8月2日晚上,全社八百多人组成犁耙、拔秧、运肥三个大队,连夜突击,十二人犁耙田,采取压槽法深耕一尺五寸;还有二百多人川流不息地运送基肥。拔秧组的社员则用脚犁小心地将秧苗挖起来放在阴凉的地方准备移植。第二天晚上,全社集中力量突击一通宵,结束了移植工作。移植后,党支部派了六个人专责护理,移植的禾苗,因密不通风也不见阳光,禾叶发热枯黄,有的禾秆开始发霉变黑,他们即派人用竹帽日夜替禾苗扇风,但仍未解决问题。为了寻求治病的方法,负责管理试验田的李钰金、吴彩繁、谭远思三个人在田边整整守了四夜。到第四夜,他们才发现有水流过的地方,禾苗青绿,田水不流的地方,禾苗就发黄。经过三人仔细研究,决定采取日间排水夜间灌水的办法,降低田里的温度,三天后禾苗便完全转青了。但由于田面高低不平,高的地方没有灌上水,特别是后期受旱,禾苗又出现发黄现象。李钰金、罗克正等几人几次研究,并得到县委副书记季桂明的启发,他们又将喷雾器改成鼓风机,通过安插在田里的穿孔的竹管将风打进禾内去,由十二人日夜负责轮流鼓风,并且每日用竹片将禾穗拨动一到二次,使禾苗能得到充足阳光,加速禾苗灌浆黄熟。在施肥方面,也碰到困难,化肥和草木灰无法施放进去,放人粪尿又有渣子积在禾叶上。但他们又想出了根外施肥的办法,凡是施化肥或草木灰人畜粪尿时,都冲水拌匀,并用纱布滤过,用洒水壶和竹管接洒水桶来喷洒。在移植的头六天,每天做一次,六天后隔二三天做一次,直到黄熟为止。为了防止倒伏,他们在移植的时候,就在田的周围和田的中间,打上许多木夯,搭好竹架,使得禾苗紧紧地靠住架子,不倒下去。经过长期的努力,试验田的稻谷终于黄熟了,田里堆积着厚墩墩的谷穗。在稻子黄熟的过程中,天天都有本乡、外乡的人来参观,他们总是要去仔细摸一摸,看一看。
——日《广西日报》
积分: 3510
发帖: 576 篇
在线时长: 238 小时
人民首都不容麻雀生存 三百万人总动员第一天歼灭八万三
【本报讯】从19日清晨五时开始,首都布下天罗地网,围剿害鸟—麻雀。全市三百万人民经过整日战斗,战果极为辉煌。到19日下午十时止,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累死、毒死、打死麻雀八万三千二百四十九只。
19日清晨四时左右,首都数百万剿雀大军拿起锣鼓响器、竹竿彩旗,开始走向指定的战斗岗位。八百三十多个投药区撒上了毒饵,二百多个射击区埋伏了大批神枪手。五时正,当北京市围剿麻雀总指挥王昆仑副市长一声令下,全市八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里,立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枪声轰响,彩旗摇动,房上、树上、院里到处是人,千千万万双眼睛监视着天空。假人、草人随风摇摆,也来助威。不论白发老人或几岁小孩,不论是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战士,人人手持武器,各尽所能。全市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麻雀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被轰赶的麻雀在天罗地网中到处乱飞,找不着栖息之所。一些疲于奔命的麻雀被轰入施放毒饵的诱捕区和火枪歼灭区。有的吃了毒米中毒丧命;有的在火枪声里中弹死亡。
为了摸清“敌情”,围剿麻雀总指挥部还派出三十辆摩托车四出侦察。解放军的神枪手也驰赴八宝山等处支援歼灭麻雀。市、区指挥、副指挥等乘车分别指挥作战。在天坛“战区”到处是鞭炮和锣鼓声,三十多个神射手埋伏在歼灭区里。他们一之中歼灭麻雀九百六十六只,其中累死的占40%。在南苑东铁匠营乡承寿寺生产站的毒饵诱扑区,在两个小时内就毒死麻雀四百只。宣武区陶然亭一带共出动了两千居民围剿麻雀,他们把麻雀哄赶到陶然亭公园的歼灭区和陶然亭游泳池的毒饵区里,在大半天时间里,共消灭麻雀五百一十二只。在海淀区玉渊潭四周十里的范围内,三千多人从水、旱两路夹攻麻雀。人们从四面八方把麻雀赶到湖心树上,神枪手驾着小船集中射击,只见被打死和疲惫不堪的麻雀纷纷坠落水中。
傍晚以后,青年突击队到树林、城墙、房檐等处掏窝、堵窝、捕捉麻雀。全市人民正在养精蓄锐,好迎接新的一天的战斗。
日《人民日报》
积分: 3511
发帖: 576 篇
在线时长: 238 小时
积分: 3512
发帖: 576 篇
在线时长: 238 小时
为了他们自己的私利,为了顶毛,他们可以抛开事实反对一切!
积分: 1751
发帖: 763 篇
在线时长: 311 小时
楼上的你们咋把兰州的脸给打肿了?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有了哈母鸡,生活好滋味
积分: 1442
发帖: 129 篇
在线时长: 390 小时
引用18楼的发言:
楼上的你们咋把兰州的脸给打肿了?[face]14[/face][face]14[/face]
辱人者,人必辱之
积分: 2205
发帖: 2451 篇
在线时长: 15 小时
引用17楼的发言:
为了他们自己的私利,为了顶毛,他们可以抛开事实反对一切!
  50几年前(58年或59年)登载水稻亩产13万斤的党报我就亲眼看到过,那时我还与一个老农民赌一把呢!他说无论如何不可能,我说白纸黑字还有照片明明白白地登在大报上呢!
  敲锣打鼓捉麻雀我也亲身参加过,这还有假?如有人不信,可去档案馆查阅当年的报纸,奇奇怪怪的事多着呢!
  那时开会常提&共产主义&前景,也常听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深耕时把底泥也翻起来了,扦插水稻时用蚂蚁出洞法,更为荒唐的是把已孕育稻穗的稻拔起来几亩地合拼在一起,算是高产的试验,如此地折腾,造成59/61三年全国性大饥荒!
  那些为了顶毛而不讲事实者是徒劳的,毛的&反反冒进&的提出就充分说明了这饿死人的责任主要应归毛负责,刘、周、邓、陈等都主张&反冒进&,就是毛提出&反反冒进&,事实就是如此!
发帖: 6234 篇
在线时长: 92 小时
  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会攻击毛。
积分: 3522
发帖: 577 篇
在线时长: 239 小时
引用21楼的发言:
  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会攻击毛。
在见不得光的人眼中,说出事实一定会被成是反对与攻击!为什么了,因为他们当自己永远是对的,听不得一点质疑的声音,也从来也不反思,这种鸵鸟主义者总是生活在自我编织的梦幻中,不但不醒,不但不让人告诉他们那只是他们的思幻而并非事实,他们还要想尽方法将他的梦幻强加于人,还不准人们质疑。质疑被当成了反对攻击这就他们的习惯思维啦!
积分: 2212
发帖: 2451 篇
在线时长: 16 小时
引用21楼的发言:
  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会攻击毛。
  呼这样的口号能使人心服吗?还是摆事实来辩驳吧!事实永远胜过雄辩,更何况像这样只会喊口号的阿Q们!
积分: 2217
发帖: 2451 篇
在线时长: 17 小时
引用20楼的发言:
  &&  50几年前(58年或59年)登载水稻亩产13万斤的党报我就亲眼看到过,那时我还与一个老农民赌一把呢!他说无论如何不可能,我说白纸黑字还有照片明明白白地登在大报上呢!&&  敲锣打鼓捉麻雀我也亲身参加过,这还有假?如有人不信,可去档案馆查阅当年的报纸,奇奇怪怪的事多着呢!&&  那时开会常提&共产主义&前景,也常听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深耕时把底泥也翻起来了,扦插水稻时用蚂蚁
  在事实面前,毛左们还有什么可说?无非仅是喊口号污人而已
发帖: 262 篇
在线时长: 72 小时
政治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别人相信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
积分: 2220
发帖: 2451 篇
在线时长: 17 小时
  今天上午动身去湖南长沙、张家界旅游,也去看看毛的家乡韶山冲,看那个山岙里的农舍究竟有什么好风水出了这么一个人!
发帖: 3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大家请看这一史实资料:
  日,毛泽东在视察河南商丘县道口乡中华农业社“七一”试验站时,他问商丘县委第一书记刘学勤:“这块地亩产多少?”回答说计划施肥30万斤,亩产13900斤。毛泽东听后笑着说:“亩产13000斤?秋后我再来看。”在返回火车站的路上,毛泽东问刘学勤:“你相信那亩产13000多斤的试验田吗?”刘学勤说:“不相信。”毛泽东说:“脑子太热。没有科学根据,不符合实际。”毛泽东又问:“你们种了多少亩红薯?过去亩产多少斤?”刘学勤作了回答后,毛泽东说:“过去亩产2000多斤,今年真能搞到四五千斤,就翻了番,当然很好了。给下面打招呼,不要提万斤口号。”
  (引者注:红薯亩产四、五千斤,完全可以实现,毫无疑问。不懂农业生产的,就不要乱放枪了。)  
  看过那个反贼罗列的所谓资料后,就奇怪了──58年8月毛泽东就对下面强调不要提“万斤口号”了,而那个所谓9月、10月甚至11月之后的“报道”中,仍在自己大提“亩产万斤”甚至数万斤,岂不自相矛盾?这样出尔反尔、自相矛盾的领袖,如何指挥人民军队以小米加步枪打败八百万国民党的正规军?又如何在刚刚解放一年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打过三八线?你以为人民群众都是白痴吗?  
积分: 8138
发帖: 509 篇
在线时长: 2112 小时
引用29楼的发言:
  今天上午动身去湖南长沙、张家界旅游,也去看看毛的家乡韶山冲,看那个山岙里的农舍究竟有什么好风水出了这么一个人!
那你得看他爷爷的坟
要想看他后人的话& 那你需要看看他爸的坟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积分: 1827
发帖: 1441 篇
在线时长: 155 小时
引用11楼的发言:
问题的关键是,那些用事实反驳了毛的人,不但没有被打倒反而高升,进而“放卫星”疯行全国,你说是谁的责任呢?&在领袖一句等于一万句的年代里,对万岁的批抨置之不理反而顶风而上,你认为可能吗?当年领袖所到之处无不一片超级丰收景象,农家出身他大笔写下“人民公社”好的字句,你认为这种表态符合客观事实吗?&这一切的一切仅能用受骗二字来轻轻推责吗?
顶风逆上的有的是,否则为啥会有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呢?
发帖: 1859 篇
在线时长: 135 小时
老毛要是信了那还好,说明他只是蠢。他要是不信还任人鼓吹,那他的用心太险恶了。
发帖: 8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1946年7月,内战爆发,粟裕首先攻击整编第83师,。林梓战斗中,面对无一门火炮的敌交警大队,华野6师还调来两个炮兵连,把大炮推到前沿抵近射击,一炮就摧毁一个碉堡,并集中轻重机枪一起开火,完全压制了对方火力。战后,粟裕总结经验说:&我们五个打敌人一个,武器弹药也不比敌人差
发帖: 8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小米加步枪 呀可西!!!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据当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的回忆,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和大炼钢铁
运动中,毛泽东先后多次找他谈话,要求《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要敢于抵制“五风”(官僚主义、强迫命
令、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不登“五风”文章,不发“五风”消息,一定要卡死。吴冷西回忆
  “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找我谈话,毛主席说:‘河南提出苦战一年,实现四、五、
八水利化,除四害和消灭文盲。辽宁要实现三自给(即粮、菜、肉自给)。我怀疑是错误的,河南提出今
年办四件大事,有些可能做到,有些可能做不到。就算都做到,也不要登报。《人民日报》硬是要卡住。
否则这个省登,那个省登,大家抢先,搞得天下大乱。一年完成不登报,两年完成恐怕也不要登报。各省
提口号恐怕时间长一点比较好。我就有点机会主义,要留有余地’。
  “毛主席说:‘现在报纸报导要调整一下,不要尽唱高调,要压缩空气,这不是泼冷水,而是不要鼓
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大家按实际条件办事。提口号,定指标要留有余地’”。(吴冷西:《忆毛主席
——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63、第64页)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1958年4月中旬,在武昌会议期间,毛主席专门找我就《人民日报》的宣传问题做了五点指示:
  ‘1、近来报纸的宣传反映实际不够,但也有不实之处。如指标、计划讲得过头了。现在要调整一下
,要压缩空气。鼓干劲的话要讲,但不要华而不实。
  ‘2、报纸在宣传的时候要慎重,比如说绿化,不能说种一些树就是绿化,要成活,成片、成林,象
在飞机上看到湘南、粤北那样郁郁葱葱才算绿化。又如水利化,有说一年实现的,有说三年实现的,其实
都不能叫“化”,只是改变一些面貌。又如说‘四无’,应当相信可以实现,但也不是一两年或三五年可
以实现的。一个‘化’,一个‘无’不要随便宣传已经实现了。即使订规划、提口号,也要留有余地,在
时间和空间上说得活一点。否则,说一年或两年完成,那不是以后没事干了吗?要留给后代子孙一些事做
。现在说苦战三年基本改变面貌,其实只是初步改变面貌,能否做到还得看一年。
  ‘3、报纸的宣传要搞深入、踏实、细致。我们讲多快好省的方针,报纸上不能只讲多快,不讲好省
。我们是讲好大喜功的;大而无功,其实不是好大而是好小,不实就是无功。报纸对一些问题,要由小见
大,要把许多杂乱无章的事情加以概括,从理论上把事情说清楚。报纸的评论,应带理论色彩,这就是深
入事情的本质,抓住了规律。这样把纲提起来,才能使干部和群众方面明确。意识形态上和上层建筑的重
要性就在这里。
  ‘4、现在全国出现高潮,出现许多新鲜事物,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记者、编辑要提高政治思
想水平,能对眼前彩色缤纷的现象做出政治判断,有远见卓识,这不容易,但应努力做到。
  ‘5、报纸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不仅人民日报存在,省报也存在,今年夏天要召开全国报纸的总编辑
会议,讨论新闻宣传如何改进。此事要告诉陆定一同志,并报中央书记处’。此事我都照毛主席的意见办
了。后来陆定一同志说,夏天太忙秋后再说”。(吴冷西:《忆毛主席》第70、第72页)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这里有几个问题很值得注意:
  第一,早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就已专门找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谈话,叫他注意在
“报纸报导上,不要尽唱高调”,“不要鼓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为什么人民日报鼓吹浮夸风和高指标
风越来越厉害?吴冷西个人有这个胆量吗?没有。既然吴冷西没有这个胆量,那么又是谁有这么大胆量,
顶着毛泽东干?!
  第二,毛泽东于1958年4月中旬,在武昌会议期间,对报纸的宣传问题,又专门作了五点指示,并要
求在“今年夏天召开全国报纸总编辑会议,讨论新闻宣传如何改进”问题,吴冷西已将毛主席的指示向中
宣部部长陆定一和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和彭真作了传达,而陆定一却借口“夏天太忙秋后再说”不贯彻
执行,致使“五风”越演越烈。当时陆定一仅是一个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宣部长,他个人肯定不能做出这
样一个重大决定的,他一定有后台,这个后台又是谁呢?是邓小平和彭真吗?或者还有更大的后台?
  第三,1958年8月下旬,在北戴河会议期间,毛泽东又一次找吴冷西和胡乔木谈话,指出:《人民日
报》、新华社、广播电台是舆论机关,“不要讲过头的话”,对外宣传如此,对内宣传也不例外。然而它
们鼓吹浮夸风、高指标、“共产风”却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
  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实事求是,头脑要冷静
  吴冷西回忆说:“日,毛泽东特意找我专门指示:‘《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天天作报导
,发表议论,尤其要注意头脑冷静,要当促进派’。还说,他对报纸宣传有一点意见,过几天空一点了再
谈。”(吴冷西:《忆毛主席》第104页)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这里有几个问题很值得注意:
  第一,早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就已专门找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谈话,叫他注意在
“报纸报导上,不要尽唱高调”,“不要鼓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为什么人民日报鼓吹浮夸风和高指标
风越来越厉害?吴冷西个人有这个胆量吗?没有。既然吴冷西没有这个胆量,那么又是谁有这么大胆量,
顶着毛泽东干?!
  第二,毛泽东于1958年4月中旬,在武昌会议期间,对报纸的宣传问题,又专门作了五点指示,并要
求在“今年夏天召开全国报纸总编辑会议,讨论新闻宣传如何改进”问题,吴冷西已将毛主席的指示向中
宣部部长陆定一和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和彭真作了传达,而陆定一却借口“夏天太忙秋后再说”不贯彻
执行,致使“五风”越演越烈。当时陆定一仅是一个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宣部长,他个人肯定不能做出这
样一个重大决定的,他一定有后台,这个后台又是谁呢?是邓小平和彭真吗?或者还有更大的后台?
  第三,1958年8月下旬,在北戴河会议期间,毛泽东又一次找吴冷西和胡乔木谈话,指出:《人民日
报》、新华社、广播电台是舆论机关,“不要讲过头的话”,对外宣传如此,对内宣传也不例外。然而它
们鼓吹浮夸风、高指标、“共产风”却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
  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实事求是,头脑要冷静
  吴冷西回忆说:“日,毛泽东特意找我专门指示:‘《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天天作报导
,发表议论,尤其要注意头脑冷静,要当促进派’。还说,他对报纸宣传有一点意见,过几天空一点了再
谈。”(吴冷西:《忆毛主席》第104页)
  闩,毛泽东就《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宣传报导,找吴冷西长谈,吴泠西回忆道,“毛
主席说:‘做新闻宣传工作的记者和编辑,看问题要全面,要看到下面,又要看到侧面,要看到主要方面
,又要看到次要方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缺点。这叫做辩证法,两点论。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
是不让讲缺点,不让讲坏话,不让讲怪话。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好的事情不是一切都好,也有坏的一面
;反之坏的事情不是一切都坏,也有好的一面,只不过主次不同罢了。听到人家说好,你就得问一问是否
一点坏处也没有?听到人家说坏,你就得问一问是否一点好处也没有?大跃进是好事,但浮夸风就不好。
  “毛主席强调,‘做新闻工作无沦记者或编辑都要头脑冷静,要实事求是。下去采访,不要人家说什
么你就报道什么,要自己动脑子想想是否真实,是否有道理。  “毛主席说到,‘据一些省委反映,《
人民日报》在大跃进中搞各省进度表(如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进度表),放‘卫星’(粮食和钢铁的高产
“卫星”)等报道方法,对各地压力很大。结果你追我赶,大搞浮夸,这要引以为戒’。
  “毛主席讲了上面这些话后,又归纳为三个意见。他说:
  ‘第一,要实事求是,报道时要弄清事实真象,不是新闻必须真实吗?一定要查清虚与实,是虚夸、
作假,还是真实、确实。新闻报道不是做诗写小说,不能凭想象虚构,不能搞浪漫主义。
  ‘第二,现在要下明矾,把混乱的思想加以澄清。听说《人民日报》有一篇社论讲人民公社从集体所
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时把时间缩短了,说三、四年,四、五年就行了,不要北戴河决议上写的‘或者更
长一些时间’那半句话了。那半句话是我加上的。当时的想法是谨慎一点好。现在看来还是太急了。你们
删去那半句话就更急了,不知是听了那一位政治局委员的意见。(按:毛泽东的指示不但不听,就连写上
《决议》的话也敢删掉,可见这位政治局委员非同一般——笔者注)
  ‘第三,要考虑国际影响,今年我们宣传上吹得太厉害,不但在国内搞得大家头脑发昏,而且国际影
响也不利。’”“毛主席说:‘我在成都会议上就曾说过,不要务虚名而得实祸,现在就有这个危险。杜
勒斯天天骂我们,说明他恐慌,害怕我们很快强大起来,美国人会想到是不是对中国发动预防性战争。这
对我们不利。何必那样引人枪打出头鸟呢?何况我们的成就中还有虚夸成分呢!即使真的有那么的成绩,
也否要大吹大擂,还是谦虚一点好……’”。
  “毛主席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记者和编辑头脑都要清醒多开动自己的脑筋,独立思考,不
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要调查,追根到底。要比较,同周围比较,同前后左右比较,同古今中外比较。
唐朝有位太守,他审理案件,先不问原告和被告,而要先了解原告和被告周围的人和环境,调查好了才去
审问原告和被告,这叫做勾摊法,也就是比较法。记者和编辑要学会这种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其实这也
是思想方法,是实事求是的方法。记者,特别是记者头子’——这时毛主席指我说,‘像你这样的人,头
脑要清醒,要实事求是。’”(吴冷西:《忆毛主席》第108一第113页)
发帖: 1948 篇
在线时长: 500 小时
一天可以吃五顿饭!粮食多了。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第四,现在宣传上要转,非转不可。毛泽东说:‘现在宣传上要转,非转不可。如果不转,《人民
日报》就有变成中央日报的危险。’刘少奇说:‘不能马上转,不能全面转,而是要逐步转。’”
  读了吴冷西的上述回忆,我们清楚的看到,毛泽东从1958年3月起,一直到日,先后找
《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就《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在大跃进运动中,和人民公社运动中
,作新闻报道时,如何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坚决抵制“五风”的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但是,
《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并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一味地鼓吹“五风”,为“五风”的盛行推波助澜。到了
1959年6月,毛泽东责成主管宣传口日常工作的中央书记邓小平和彭真,要他们立即研究宣传工作如何转
向的问题。
  吴冷西回忆说:“6月14日,根据毛主席的意见,彭真同志召集书记处会议(邓小平同志摔伤了腿,
住院治疗),讨论宣传工作怎样转向问题。经过讨论,最后决定由胡乔木、周扬和我准备一个文件,书记
处再研究决定。我们起草了一个关于宣传上如何转向的问题通报(草案),17日彭真同志再次召开书记会
议,讨论这个通报(草案),作了一些修改后,准备以中央名义下发。彭真同志将修改后的通报送给刘少
奇同志审批,刘少奇同志认为通报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此事关系重大,需要毛主席召来政治局会议时通
  “6月20日,毛主席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他在批评浮夸风和高指标之后,转而谈到宣传问题时,他
严肃地指出:‘现在宣传上要转,非转不可’,‘如果不改,《人民日报》就有变成中央日报的危险,新
华社也有变成中央社的危险。’(中央社和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宣传机构)毛主席说:‘我看《人民日
报》,只看一些新闻和一些学术文章,对其他的东西不大有兴趣,它们吸引不了我。不过《参考资料》和
《内部参考》我每天必看,这两种刊物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记者协会的《新闻工作动态》也不错,反映
了新闻界的一些思想动向,可以看。但公开的宣传,不论新华社或《人民日报》或广播电台都要来一个转
变,不能像目前这样不顾左右而言他。’”(吴冷西:《忆毛主席》第36—第141页)
  显然,毛泽东的这些话是针对刘少奇而发的,因为刘少奇在会议中讲到宣传问题的时候主张不能马上
转,不能全面转,而是要逐步转。会后毛泽东仍然按照1949年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立下的规定”,仍由
刘少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主管宣传口的把关工作。吴冷西回忆道:“毛主席在会后,对我说:‘以后有事
情要请示,你可以找少奇同志也可以找总理,也可以找我。但多找我们两位,日常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的
中央书记处管。’”(吴冷西:《忆毛主席》第142页)
  吴冷西道出宣传口主要把关人
  从吴冷西的上述回忆我们清楚的知道,当时宣传口把第一关的人物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宣
传部长陆定一、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胡乔木;把第二关的人物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总书记兼书记处
书记邓小平、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彭真;把第三关的人物是: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刘少奇、
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第二副主席周恩来。刘少奇把最后一关,如果他认为很重要,自己不能决定,就送给
毛主席审定。如果认为自己能决定,他就自己决定。不再麻烦主席了。这是1949年中央在西柏坡“立下的
规矩”,到1956年6月毛泽东又重申这一“规矩”,一直到1966年“文革”前。
  这里顺便说一点,吴冷西在回忆中还谈到,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是邓拓,他因为1957年2月毛泽东
在最高国务会上的重要讲话,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他只发简要新闻,不发社论,不
久,毛泽东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即《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拓连消息也
不发,因而被毛泽东批评为“是死人办报”。到这年6月,被免除《人民日报》总编辑职务,而由吴冷西
正式接替,邓拓仍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对此,吴冷西在回忆中是这样写的:“半个月以后(即6月13
日以后——笔者注),党中央才宣布邓拓同志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我任总编辑。邓小平同志为此专门
召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两个编委的同志开会,宣布中央的决定,并肯定了邓拓同志主持《人民日报》
成绩是主要的,基本的。他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努力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在这以后,邓拓同志和我分
工是,他主管评论、理论和文艺,我主管新闻和版面,直到一年多以后他工作变动为止。”(吴冷西:《
忆毛主席》第158页)
  在当时中央领导层,毛泽东是少数
  从吴冷西的一系列回忆,我们清楚地看到毛泽东从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起,一直到1959年的6月底,
都一直在要求《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吴冷西,要他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抵制“五风”。对“五
风”的问题,不要宣传,不要登报,“要卡住”。在宣传中“要实事求是”。“要做冷静的促进派,不要
做冒失的促进派”。“下去采访不要人家说什么,你就报道什么,要自己动脑筋想想是否真实,是否有道
理”。“搞浮夸风不好”。“不要华而不实”。“不要鼓吹不切实际的搞指标。”
  “不要务虚名而得实祸”。“你是记者的头子,像你这样的人,头脑要清楚,要实事求是”等等。
  吴冷西在回忆中还说:“,在党中央决定他去《人民日报》任总编辑时,毛泽东告诫过
他:‘你到《人民日报》工作,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要准备遇到坏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这
‘五不怕’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有了
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了。’”(吴冷西:《忆毛主席》第157—第158页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0 小时
毛泽东要求《人民日报》敢于抵制“左”的虚假宣传
搜一下这篇文章吧,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积分: 2254
发帖: 780 篇
在线时长: 506 小时
亩产万斤应该和指鹿为马紧密联系起来!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有了哈母鸡,生活好滋味
发帖: 13 篇
在线时长: 48 小时
除了谎言、谣言、脏话,反毛分子还有什么?
发帖: 129 篇
在线时长: 43 小时
积分: 4626
发帖: 668 篇
在线时长: 616 小时
积分: 1262
发帖: 3447 篇
在线时长: 219 小时
他l”从来不信”,只有钱学森信。他又已经退出第一线了,当时是刘邓主政嘛。于是,饿死人的事就没有责任了,何况,本来就从来没有发生过饿死人的事,说有人饿死绝对是右右造的谣。当时是粮食太多了,只能一天吃五吨嘛。“形势大好,不是小好,越来越好”!!!!!
----------------------
这也很好地说明了饿死人的事是毛派的底线,绝对要一赖到底。“后面就是莫斯科!”
积分: 1121
发帖: 2677 篇
在线时长: 149 小时
很多右右白痴自以为聪明,却分不清媒体文章与正式会议文件之间的区别。
过去如此,现在如些,以后也不会变。因为他们是白痴。因为白痴才成为右右。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夏季轻装上阵 赢家用吸尘器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生下来不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