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溶液(双氧水)与酒精相比,两者中哪一样的消毒效果更好?

过氧化氢溶液和医用酒精成分一样吗_百度知道
过氧化氢溶液和医用酒精成分一样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过氧化氢溶液和医用酒精尽管都能消毒,但过氧化氢溶液【溶质是H2O2】医用酒精【溶质是乙醇C2H5OH】,肯定不一样,
其他类似问题
过氧化氢溶液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无色液体,..
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无公害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在有催化剂(如)的条件下,它能迅速分解。根据以上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若用分解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集满氧气的标志是__________。(5)C、D装置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的作用是___________。(6)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为什么一定要伸到液面以下?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酒精灯;集气瓶(2)B(3)A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4)E;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5)将空气排尽&&&(6)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试题分析:(1)酒精灯;集气瓶 (2)反应物的状态是液体和固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选 B;(3)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选A,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4)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排水法,故选E,集满氧气的标志是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5)将空气排尽(6)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无色液体,..”主要考查你对&&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氢气的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氢气的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
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我们不仅要学好氧气制取的知识,而且要触类旁通,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中考对制取氧气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药品选用、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方面。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
&实验室里通常用稀硫酸跟金属锌起反应来制取氢气,也可以用盐酸代替硫酸,用镁或铁代替锌来制取氢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氢气的工业制法: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1.原理和药品: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装置:固液混合不加热(1)发生装置&A装置为简易装置,不便于加液体;B,C使用了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使用B、C装置时应注意,长颈漏斗下端管日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D装置使用了分液漏斗,便于加酸,还可以利用活塞控制反应。 (2)收集装置: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其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图: 3.现象:块状固体不断溶解,产生大量气泡。4.检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5.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的火焰熄灭,证明已集满。 6.实验步骤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装入石灰石(或大理石);c. 塞紧双孔塞;d.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e.收集气体;f.验满。&7.注意事项:反应物不能用浓盐酸、硫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硫酸不会挥发,但会生成硫酸钙沉淀,沉淀的硫酸根附着在碳酸钙(或石灰石)表面,使碳酸钙(或石灰石)与酸的接触面积变小,最后反应停止!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选择: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注意:(1)不能选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橙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2)不能选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得不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3)不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因为反应太剧烈,产生的气体难以收集。反应速率的快慢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和接触面积有关。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反之,则越慢。各组物质反应情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1.知识要点详解在初中化学中,主要应掌握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可以从制备所需仪器、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实验装置、验满、验纯及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能够总结和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即:研究反应原理一根据所选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相应的实验装置一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测可能的注意事项一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收集、检验、验满及验纯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及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属于基本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通过对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气体的个性及几种气体的共性,提高记忆效果。&&&&&&&2.设计装置的依据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两部分: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取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而设计,收集装置是根据气体的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而确定的。&&&&& 确定收集装置的原则——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性质,如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否与空气或水反应、是否有毒等决定的。 气体发生装置:①“固+固”的反应,简称“固体加热型”,装置如图A所示,如用KMnO4或KClO3和MnO2制O2。 ②“固+液”的反应,简称“固液常温型”,装置如图B、C、D、E。如用H2O2和MnO2制O2、用锌粒与稀H2SO4制H2或用CaCO3与稀盐酸制CO2。同B装置相比,D装置具有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制取的气体量较多的优点;C装置不仅添加液体药品方便,而且可通过导管上的开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加入药品的量和速度。 ③“固+液”的反应的发生装置的其他改进:为了节约药品,方便操作,可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这些装置都可自动控制。当打开弹簧夹时,溶液进入反应器内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气路不通,反应产生的气体将溶液压出反应器外,液体与同体分离,反应停止。气体收集装置:
药品的选取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1)可行性:所选取的药品能制得要制取的气体; (2)药品廉价易得; (3)适宜的条件:要求反应条件易达到,便于控制;(4)反应速率适中:反应速率不能太快或太慢,以便于收集或进行实验;(5)气体尽量纯净;(6)注意安全性:操作简便易行,注意防止污染。例如:①实验室制取H2时选用锌粒,而不用镁条、铁片,原因是镁价格贵且反应速率太快而铁反应速率又太慢;酸选用稀硫酸,而不宜用稀盐酸、浓硫酸,因为用稀盐酸制得的H2,因混有HCl而不纯,而锌与浓硫酸反应不生成H2.②制CO2时可选用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而不选用Na2CO3浓盐酸、稀硫酸,原因是Na2CO3,反应速率太快,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稀硫酸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也不能煅烧石灰石,因为条件不易达到,不呵操作;④用KClO3、过氧化氢制O2时,要加少量的MnO2,作催化剂,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操作程序:实验室制取气体存选择好药品、仪器后操作的一般程序:(1)组装仪器:一般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 (2)检查装置气密;(3)装药品:若是固体跟液体反应,一般是是先装入固体再加入液体;(4)准备收集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在制取气体之前将集气瓶盛满水;(5)制取气体; (6)收集气体并验满;(7)拆洗仪器。 注意:①给同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用加热KMnO4或KClO3(MnO2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O2,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移走酒精灯; ③固体跟液体反应制取气体时,要注意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进行液封,以防漏气。 装置的选取与连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往往与气体的净化、气体的干燥综合在一起。气体综合实验的装置选择及连接顺序为: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1)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先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常用吸收剂如下表:
(2)转化法:通过化学反血,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2中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COCu+CO2气体的干燥: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念决定.(1)常见的干燥剂
(2)干燥装置的选择&①除杂试剂为液体时,常选用洗气瓶,气体一般是 “长进短出”,如下图A。 ②除杂试剂为同体时,常选用干燥管(球形或u 形),气体一般是“大进小出”,如下图B、C。 ③需要通过加热与固体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除去的气体,常采用硬质玻璃管和酒精灯,如下图D。装置连接顺序的确定规律: (1)除杂和干燥的先后顺序 ①若用洗气装置除杂,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原因:从溶液中出来的气体通常混有水蒸气,干燥在后可将水蒸气完全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H2SO4。 ②若用加热装置除杂,一般是干燥在前,除杂在后。如除去CO2中混有的CO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灼热的CuO。 (2)除去多种杂质气体的顺序一般是先除去酸性较强的气体。如N2中混有 HCl、H2O(气)、O2时,应先除去HCl,再除去水,最后除去O2(用灼热的铜网)。 (3)检验多种气体的先后顺序(一般先验水蒸气):有多种气体需要检验时,应尽量避免前步检验对后步检验的干扰。如被检验的气体中含有CO2和水蒸气时,应先通过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的技巧: (1)排水集气法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小与水反应的气体”,如下图A。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如下图B。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下图C。&(4)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 ①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②当气体与空气中某一成分反应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5)有毒气体收集方法的确定 ①有毒,但气体难溶于水时,一般采用排水法收集。如下图D②有毒,但气体叉易溶于水时,则采用带双孔胶塞(一长一短的导气管)的集气瓶利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但必须接尾气处理装置,以免多余的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如收集氨气可用图E。气体制取实验中关于仪器或装置选择题目的解题技巧: (1)需要研究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 (2)需要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应采用的实验装置; (3)需要研究如何证明制得的气体就是要制取的气体。根据给出的仪器或装置进行选取时,应明确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是两套(同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选用哪套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就是三套(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依据气体的性质来确定选用什么样的收集装置。选择仪器时要注意先对实验原理进行判断,然后再根据原理确定装置所需要的仪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图:&
发现相似题
与“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无色液体,..”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42645237812813410356268153279780用什么物质能中和双氧水。
用什么物质能中和双氧水。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双氧水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用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氧化铁和氧化铜 铁盐铂都可以加速其分解,或者用波长为320~380nm的光照射也会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加快。
因为我是做废水处理的。然而我公司的双氧水的排出高达13。该用什么酸去中和才能更好呢?
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弱酸性,能与还原性物质反应,如硫化氢H2S,硫单质S等。
因为我的岗位是废水处理。然而排出的双氧水的PH高达13。拿那种酸可去中和呢?才能达到更稳定。
废水是用双氧水处理的,然后有残留,还是废水本身就有双氧水。废水中的碱性应当不是双氧水的,应该是其他物质电离出的氢氧根。要中和碱性,用盐酸就行。
我们公司的双氧水是和九水偏硅酸钠调配的…而我说的PH值13。就是指的调配之后的酸碱度…
偏硅酸钠的废水直接用工业盐酸或硫酸处理就行,具体投量必须现场实践。处理过程会有沉淀物(硅酸)析出。为了加速双氧水的分解,投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就可以了。
双氧水不是碱性! 而且偏酸性
所以你说的pH13是其它物质造成的 (但是双氧水在碱性环境下会分解啊。。)
但是要处理废水 你得先弄清物质
碱性物质就用酸去中和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你是说13是个浓度指标的话 双氧水加热,加二氧化锰,光照都可以
双氧水危害不大 而且会自动分解的
&
我公司的双氧水是和九水偏硅酸钠调配的…而我说的PH值13。就是指的调配之后的酸碱度…
那你是主要处理哪个?双氧水还是偏硅酸钠
一起的呀…需要寻求一个最直接的…
双氧水中和剂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看过这个你就懂了!
&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适用于伤口消毒及环境、食品消毒。
目录
不稳定性
电解反应
慢性
危险特性
影响双氧水漂白的因素
碱剂
双氧水的制法
生产碱性过氧化氢的空气电极及其制法
用磷酸将过氧化钠水溶液中和
2-乙基蒽醌(EAQ)法
实验室制法:
双氧水的妙用
过氧化氢的化合价
基本信息
物理特性
实验
分子结构
化学特性
不稳定性
电解反应
主要用途
健康危害
危险特性
作用
副作用
影响双氧水漂白的因素
碱剂
双氧水的制法
生产碱性过氧化氢的空气电极及其制法
用磷酸将过氧化钠水溶液中和
2-乙基蒽醌(EAQ)法
实验室制法:
双氧水的妙用
过氧化氢的化合价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
&&英文名称: hydrogen peroxide   化学式:H2O2 CAS No.:
  EINECS登录号:231-765-0   分子式:H2O2 分子结构:O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共价极性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 34.01   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2=2:32=1:16   H-O-O键角96度52分 编辑本段物理特性  外观与性状: 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油状液体。   主要成分:工业级 分为27.5%、35%两种。试剂级 常分为30%、40%两种。   熔点(℃):-0.89℃(无水)   沸点(℃):152.1℃(无水)   折射率:1.4067(25℃)   相对密度(水=1): 1.46(无水)   饱和蒸气压(kPa): 0.13(15.3℃)   溶解性: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不溶于苯、石油醚。   结构:H-O-O-H 没有手性,由于-O-O-中O不是最低氧化态,故不稳定,容易断开   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而过氧根在氢离子的作用下会生成氢氧根离子,其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   毒性LD50(mg/kg):大鼠皮下700mg/Kg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与重金属等混合易爆炸。 编辑本段实验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1.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没有复燃。   2.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难以复燃。   (不是试管内有大量水蒸汽,而是氧气浓度低!)   3.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起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且反应前后其质量与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和水。   4.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应在箭头上)水+氧气   化学方程式:2H2O2=(MnO2,写在等号上方)2H2O+O2↑ 编辑本段分子结构  过氧化氢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其结构式为H—O—O—H,电子式为:H:O:O:H 2、 过氧化氢的物理性质 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黏稠的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3、 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 编辑本段化学特性酸碱  H2O2是二元弱酸,具有酸性 氧化性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H2O2+ 2KI + 2HCl ==== 2KCl + I2+ 2H2O   2Fe2+ + H2O2+ 2H+ ==== 2Fe3+ + 2H2O   H2O2+H2S ==== S↓+ 2H2O H2O2+ SO2==== H2SO4   注:在酸性条件下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在中性或碱性条件其还原产物为氢氧化物. 还原性  2KMnO4+ 5H2O2+ 3H2SO4 ==== 2MnSO4+ K2SO4 + 5O2↑+ 8H2O   H2O2+Cl2=2HCl + O2注:H2O2的氧化产物为O2 不稳定性  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缓慢分解),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加快反应,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碘化氢、二氧化铅、三氯化铁,及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等   2H2O2=MnO2= 2H2O + O2↑   2H2O2 =△= 2H2O + O2↑   4、 H2O2的保存方法 实验室里常把H2O2装在棕色瓶内避光并放在阴凉处。   5、 H2O2的用途 作消毒、杀菌剂,作漂白剂、脱氯剂,纯H2O2还可作火箭燃烧的氧化剂等。 编辑本段电解反应  电解过氧化氢会生成臭氧和水,同时水又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步反应化学方程式:   一、3H2O2==通电== 3H2O + O3↑   二、2H2O ==通电== 2H2↑+ O2↑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6H2O2=(通电)=6H2↑+2O3↑+3O2↑   注:首次生成的臭氧颜色为橙黄。 编辑本段主要用途  在不同的情况下可有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可用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并供火箭燃料、有机或无机过氧化物、泡沫塑料和其他多孔物质等。   医用双氧水(3%左右或更低)是很好的消毒剂 。   工业用是35%左右用于漂白,作强氧化剂,脱氯剂,燃料等。   军用级99%,主要推广应用于航天姿控发动机及载人飞船上,还可以应用于军事卫星、运载火箭和反弹道导弹   实验用做制O2原料。 编辑本段健康危害急性  吸入:蒸气会造成眼睛、鼻子及喉咙之刺激感。   皮肤接触:会造成刺痛及暂时性变白,冲洗干净2-3小时会恢复,残留会造成红肿及起泡。   眼睛接触:会造成严重之伤害及有目盲之可能性,此症状可能历时一周或更久才出现。   吞食:会伤害胃及喉咙,可能导致食道及胃出血。 &&
电解过氧化氢溶液慢性  吸入:导致慢性呼吸道器官疾病。   皮肤接触:导致皮肤病。   眼睛接触:导致眼疾。   主要症状:刺激感、皮肤刺痛及暂时性变白、红肿、起泡、眼疾、胃出血。当为腐蚀性伤害时,严重时可造成失明、组织坏死、肺水肿。 编辑本段危险特性  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 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编辑本段作用  双氧水是一种每个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据最新研究发现,双氧水不仅是一种医药用品,还是一种极好的美容佳品。   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常被细菌、灰尘等污染,再加上皮肤本身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污垢,极易诱发粉刺、皮炎、疖肿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丽。用双氧水敷面不仅能去除皮肤的污垢,还能直接为皮肤增强表面细胞的活性,抑制和氧化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弹性。操作方法:将脸用洗面奶洗干净后,用毛巾蘸上3%的双氧水敷于面部,每次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双氧水进入眼睛。   用双氧水做美容,一定要事先征求皮肤科医生的意见,直接用双氧水美白是相当危险的。虽然会让皮肤短时间内变白,但时间长了却会对皮肤造成强烈刺激,严重的可能烧坏表皮层,让皮肤变粗糙、长疱。   另外,双氧水还有淡化毛发颜色的功能,对于那些因汗毛过长而影响美观的女性,可在脱毛后,用双氧水直接涂于皮肤上,每日2次,这样日后长出的汗毛就不会变黑变粗,而会变得柔软且颜色为淡黄。   过氧化氢曾作为染发剂的2号剂(氧化剂)的成分之一,但因其对人体有害,故现已被淘汰。   此外,在实验室,常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2H2O2=MnO2=2H2O + O2↑ 编辑本段副作用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因此,部分商家在一些需要增白的食品如:水发食品的牛百叶和海蜇、鱼翅、虾仁、带鱼、鱿鱼、水果罐头、和面制品等的生产过程中违禁浸泡双氧水,以提高产品的外观。少数食品加工单位将发霉水产干品经浸泡双氧水处理漂白重新出售或为消除病死鸡、鸭或猪肉表面的发黑、淤血和霉斑,将这 些原料浸泡高浓度双氧水漂白,再添加人工色素或亚硝酸盐发色出售。过氧化氢可通过与食品中的淀粉形成环氧化物而导致癌性,特别是消化道癌症。另外,工业双氧水含有砷、重金属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更是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其毒性试验报告规定,过氧化氢仅限于牛奶防腐的紧急措施之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亦规定双氧水只可在牛奶中限量使用,且仅限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地,在其它食品中均不得有残留。 编辑本段影响双氧水漂白的因素  浓度、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是化学反应的主要条件。在双氧水漂白的工艺中,应该弄清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便制定合理的工艺。 浓度  双氧水漂白所规定的合理浓度,应该以既能达到一定白度和去除棉籽壳的效果,又要使纤维损伤最小为原则。实践证明,织物白度和双氧水浓度的关系不是成正比的。当采用汽蒸工艺时,浓度控制在3—5g/L已能达到一定的白度要求,浓度再高,白度增加不多,相反容易损伤纤维。因此,汽蒸工艺浓度一般为3—5g/L,稀薄织物还应适当低些。具体确定时应根据使用设备、漂白方式、织物厚薄、退浆煮练状况以及浴比等决定。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浓度以低为宜,要得到较高的白度,应在煮练上采取措施。 温度  温度对双氧水的分解速度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条件下,织物上双氧水的分解消耗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因此,织物的漂白效果是随双氧水在织物上分解率的增高而增高的。当温度达到90—100℃时,双氧水可以分解90%,白度也最好;但是当温度为60℃时,分解率仅为50%左右。 时间  双氧水漂白时间的确定与温度有关。如果用冷漂法,要室温堆置10h左右,高温汽蒸漂白时间却可以大大缩短。从测定双氧水消耗率看,汽蒸15min已达到70%,汽蒸45—60min,消耗率已达到90%,并趋于平衡。可见汽蒸时间45—60min就已够了。 碱剂  常规漂白中漂液PH值为10.5~11,加水玻璃尚不能达到要求,因此要加碱剂调节PH值,最常用的碱剂为烧碱,用量为1—2g/L。它是活化剂,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使双氧水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过氧化氢离子,在PH值为10.5~11情况下,双氧水以中速分解达到漂白的目的。但在退煮漂与煮漂一浴法短流程工艺中,烧碱的用量均较高,烧碱不仅调节PH值,还兼退浆和煮练的功能。这就使漂浴很不稳定,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不仅浪费双氧水,而且可能导致纤维降解使织物脆损。为了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前已述及要加入适合的稳定剂,使双氧水按工艺要求来分解,并在分解与稳定之间达到平衡,这就是在稳定剂帮助下的“受控双氧水漂白工艺”,采用此工艺既能取得较好的织物白度及去杂效果,又不至于对纤维造成较大的损伤。 编辑本段双氧水的制法生产碱性过氧化氢的空气电极及其制法  本发明属于用电化学方法制备无机化合物的领域。本发明涉及工业制备碱性过氧化氢用含醌空气电极及其制法。本发明多组元电极组由单元极板组装,每对电极由阴极板,含醌空气阴极碳芯、离子交换隔膜,塑料支撑网与阳极板组成,在电极工作区的上下端设有流体分配室和收集室,在流体进口处设有节流孔,多组元电极采用有限制的偶极串联,将阳极循环碱水所用塑料软管延长至5米以上。本发明可在直接使用低压空气的情况下制备碱性过氧化氢并得到满意的工作指标,不存在电极受碱水浸透而失效的缺点。   生产碱性过氧化氢用含醌空气电极,其特征在于每对电极由阳极板、塑料网、阳离子隔膜和含醌空气阴极组成,在电极工作区的上、下端设有进入流体的分配室和排出流体的收集室,在流体进口处设有节流孔,多组元电极采用有限制的偶极串联接法,加长阳极循环碱水进、出口用的塑料软管后再接至集液总管,多组元电极组由单元极板组装。 用磷酸将过氧化钠水溶液中和  本发明涉及无机化合物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从申请号为871 03988专利申请中所得阴极产物的过氧化钠水溶液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用磷酸或磷酸二氢钠将过氧化钠水溶液中和至 pH9.0~9.7,使生成Na2HPO2和H2O2,将所说的Na?HPO?和H2O2水溶液冷却到+5~-5℃,使绝 大部分Na2HPO2以Na2HPO2 ·10H2O水合物形式析出,再在离心分离器 中将含有Na2HPO2 · 10H2O水 合物和过氧化氧水溶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出该水合物,随 后再对含有少量Na?HPO? 的过氧化氢水溶 液进行蒸发和分馏,得到约30%H2O2产品 。   -----------------------------------------   权利要求:   制备过氧化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下列步骤从过氧化钠水 溶液制备: (1)用磷酸或磷酸二氢钠NaH2PO2将过氧化钠水溶液中和至9.0~9.7,使 生成Na?HPO?和H?O?的水溶液, (2)使所说的Na2HPO2和 H2O2水溶液冷却到+5~-5℃,从而使绝 大部分Na2HPO2以Na2HPO2 ·10H?O水合物形式析出, (3)在离 心分离器中对含有Na2HPO2 ·10H2O水合物和过氧化氢水溶液混合物进行分离,从而使Na2HPO2 ·10H2O结晶从含少量Na2HPO2 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4)将所说的含少量Na2HPO2 的过氧 化氢水溶液在蒸发器中蒸发,得到含H2O2和H2O的蒸汽,而含过氧化氢的Na2HPO2 浓盐溶液从底部流出并返回中和槽, (5)将所说的含H2O2和H2O的蒸汽在分馏塔中 进行减压分馏,得到约30%H2O2产品。 电解硫酸  用电解60%的硫酸,得到过二硫酸,再经水解可得浓度为95%的双氧水。 2-乙基蒽醌(EAQ)法  现在工业规模化生产主要方法是2-乙基蒽醌(EAQ)法。2-乙基蒽醌在一定温度压力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2-乙基氢蒽醌,2-乙基氢蒽醌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与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乙基氢蒽醌还原生成2-乙基蒽醌和过氧化氢(H2O2)   ------------------------------------------------------------------------------------------------------------------------------------------------------   包装:装于聚乙烯桶内,容器盖上应有排气孔,外套木箱,每桶净重20kg。   储运注意事项:属于一级无机酸性腐蚀品物品,本品应储存在阴凉、清洁、通风的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避免日光照射。容器要盖紧,但通气孔要畅通,防止灰尘堵塞,灰尘落入其中易分解变质。隔绝热源与火种,不可与有机物或铁、铜、铬等金属及其盐类共储混运。搬运时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误触皮肤,用水冲洗干净,触及眼睛用温水冲洗。本品不宜久储,平时加强检验,发现漏桶及时换桶,如遇垫仓木冒烟,应立即将冒烟的垫仓木搬出仓外,或用水浇救。   失火时可用水、砂土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里可用稀硫酸与BaO2或Na2O2反应来制备过氧化氢: BaO2+ H2SO4==== BaSO4↓+ H2O2 Na2O2+ H2SO4+ 10H2O ==== Na2SO4 ·10H2O↓ + H2O2过滤后的溶液含6~8%的H2O2 编辑本段双氧水的妙用  当衣服被高锰酸钾染上颜色后,84消毒液泡不掉,唯有用双氧水可以祛除干净。大家不防可以用一下。 编辑本段过氧化氢的化合价  H2O2中,O2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也就是两个O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因为是一样的元素,所以两个O之间的电子是势均力敌的,不偏向的,所以这对电子对于O来说,两个都是0价,另外一对电子分别和2个H结合,电子偏向这两个O原子,所以这两个O原子一起合成的基团显示为-2价。
等待您来回答
环境学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乙两瓶酒精溶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