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胆固醇9.05,但单硬脂酸甘油酯三正常,如何饮吃调理,请指教!

我妈体验,甘油三脂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_百度知道
我妈体验,甘油三脂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患者信息:女 45-59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我妈体验,甘油三脂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如何治疗
提问者采纳
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是好事,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则容易得心脑血管病,,会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少油腻,暂时不要吃药,过几个月再复查一次看看。人在衰老过程中因为各项器官的功能均在退化之间,所以细胞的运转功能相对会差一些,因此,出现高密度脂蛋白偏低那是比较正常的,但一般偏低不要超过正常值的50%,最佳是5%-20%之间比较合适;同样的道理,人在脂肪摄入方面不高的情况下,加之以上情况,所以其低密度脂蛋白也会相对低一些,这也是正常的生理功能退化范围内的。饮食注意:少盐,少油,低热量饮食;高纤维饮食.多运动,乐观的心情,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甘油三酯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缩写TG是3分子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中贮存外文名Triglyceride别&&&&名月桂脂,三月桂精等分子量639MOL File538-24-9.mol
甘油三酯是被储藏起来的热量源如同其名称一样甘油三酯是人体的成分如果以猪肉或牛肉为例那么甘油三酯就是白色的部位皮下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所蓄积而成的甘油三酯是由三分子与一分子甘油结合而成的一般情况下会成为脂肪酸的贮藏库根据身体所需会被分解
被分解后的脂肪酸会被作为我们生命活动的热量源来加以利用从甘油三酯中脱离的脂肪酸便是游离脂肪酸是一种能够迅速用于生命活动的高效热量源
此外皮下脂肪还有保持的体温保护身体免受寒冷袭击的类似隔热材料的功能以及保护身体免受外来袭击的缓冲材料的功能
也就是说甘油三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为适应严酷的自然以求生存下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拥有舒适的环境与丰富食用材料的现代生活中甘油三酯却面临着愈加过剩蓄积的危险[1]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为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化而成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TG处于脂蛋白的核心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除TG外外周血中还存在甘油一酯两者总和不足TG的3%和游离甘油FG甘油三酯作为血液中的一种脂肪类物质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一般情况下高血脂患者在患病初期时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中老年人群中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而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控制甘油三酯是减少缺血性心脏病发作的重要措施
甘油三酯含量高低有三个指标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标准理想的甘油三酯水平应低于1.70mmol/L超过1.70mmol/L则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高于2.26mmol则表示甘油三酯偏高特别是针对已明确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病人来说高于2.26mmol/L则意味已经进入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危状态了患者需要加大运动量严格控制饮食以及服用药物来调控[2]甘油三酯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在他汀治疗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甘油三酯增高成为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重要组分有效管理甘油三酯对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系统风险进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致死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甘油三酯每增高1mmol/L男性和女性冠心病事件风险分别升高12%和37%甘油三酯增高不仅和心血管风险相关还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甘油三酯增高可能是视网膜硬性渗出和黄斑病变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且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此外高甘油三酯血症也可促进白蛋白尿进展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极高水平≥1000 mg/dl的甘油三酯血症还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随着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治疗知识的普及推广我国居民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控制情况有所改善但对甘油三酯异常增高的危害性认识与综合管理却相对滞后关注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应重视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调脂药物对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治疗作用贝特类烟酸类及ω-3脂肪酸药物可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对甘油三酯&2.3mmol/L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平时也可以用决乌汤这类中医组方茶做长期调治从而进一步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风险[3]不同的组织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各有特点下面主要讨论肝脏脂肪组织和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合成甘油三酯的特点
肝脏可利用糖甘油和脂肪酸作原料通过磷脂酸途径合成甘油三酯脂肪酸的来源有脂动员来的脂肪酸由糖和氨基酸转变生成的脂肪酸和食物中来的外源性脂肪酸食物中脂肪消化吸收后经血入肝的中短链脂肪酸乳糜微粒残余颗粒中脂肪分解生成的脂肪酸
含脂类物质约4-7%其中甘油三酯约占1/2甘油三酯含量过高会引起正常情况下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和磷脂胆固醇一起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分泌入血若磷脂合成障碍或载脂蛋白合成障碍就会影响甘油三酯转运出肝引起脂肪肝另外若进入肝脏的脂肪酸过多合成甘油三酯的量超过了合成载脂蛋白的能力也可引起脂肪肝
脂肪组织甘油三酯的合成与肝脏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是脂肪组织不能利用甘油只能利用糖分解提供的α-磷酸甘油脂肪组织能大量储存甘油三酯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小肠粘膜合成甘油三酯有两条途径在进餐后食物中的甘油三酯水解生成和甘油一酯吸收后经甘油?酯途径合成甘油三酯这些甘油三酯参与乳糜微粒的组成这一途径是小肠粘膜甘油三酯合成的主要特点而在饥饿情况下小肠粘膜也能利用糖甘油和脂肪酸作原料经磷脂酸途径合成甘油三酯这一部分甘油三酯参与极低密度脂蛋白组成此时的合成原料和过程又类似于肝脏中的甘油三酯在一系列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并释放入血供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称为脂动员
在这一系列的水解过程中催化由甘油三酯水解生成甘油二酯的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动员的限速酶其活性受许多激素的调节称为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胰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与脂肪细胞膜受体作用激活使细胞内cAMP水平上升进而激活cAMP依赖蛋白激酶将HSL磷酸化而活化之促进甘油三酯水解这些可以促进脂动员的激素称为(lipolytic hormones素和前列腺素等与上述激素作用相反可抑制脂动员称为(antilipolytic hormones
脂动员生成的脂肪酸可释放入血与结合形成脂酸白蛋白运输至其它组织被利用但是脑及神经组织和等不能利用脂肪酸甘油被运输到被甘油激酶催化生成3-磷酸甘油进入糖酵解途径分解或用于糖异生脂肪和中缺乏甘油激酶而不能利用甘油人体可利用甘油糖脂肪酸和甘油一酯为原料经过酸途径和甘油一酯途径合成甘油三酯
甘油一酯途径
以甘油一酯为起始物与脂酰CoA共同在脂酰转移酶作用下酯化生成甘油三酯
磷脂酸途径
磷脂酸即3磷酸-1,2-甘油二酯是合成含甘油脂类的共同前体糖酵解的中间产物类在甘油磷酸脱氢酶作用下还原生成α-磷酸甘油或称3-磷酸甘油游离的甘油也可经甘油激酶催化生成α-磷酸甘油因脂肪及肌肉组织缺乏甘油激酶故不能利用激离的甘油α-磷酸甘油在脂酰转移酶acyl transferase作用下与两分子脂酰CoA反应生成3-磷酸1,2甘油二酯即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此外磷酸二羟丙酮也可不转为α-磷酸甘油而是先酯化后还原生成然后再经酯化合成磷脂酸
磷脂酸在磷脂酸磷酸酶作用下水解释放出无机磷酸而转变为甘油二酯它是甘油三酯的前身物只需酯化即可生成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所含的三个脂肪酸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可为饱和脂肪酸或
甘油三酯的合成速度可以受激素的影响而改变如胰岛素可促进糖转变为甘油三酯由于分泌不足或作用失效所致的患者不仅不能很好利用而且葡萄糖或某些也不能用于而表现为脂肪的氧化速度增加酮体生成过多其结果是患者体重下降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影响甘油三酯的合成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一种异族性甘油三酯蛋白合成和降解障碍
正常的甘油三酯水平儿童&100mg/dL1.13mmol/L成人&150mg/dL1.7mmol/L
临界性高甘油三酯血症250~500mg/dL2.83-5.65mmol/L
明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大于500mg/dL5.65mmol/L
生理主要含有的甘油三酯为乳糜微粒在进食后状态下由肠道吸收饮食中的脂肪
VLDL在空腹状态下由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酸在肝内进行内源合成
中等密度脂蛋白IDL由乳糜微粒和VLDL降解形成基于脂蛋白类型的不同分为下列类型
Ⅰ型乳糜微粒明显升高表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轻度升高的常出现在临床常伴发由发疹性和视网膜引起的腹痛不增加的危险病因可为原发常染色体隐性也可为继发如SLEγ球蛋白发育不良
ⅡA型升高伴有高参见
ⅡB型LDL及VLDL升高伴有高胆固醇及高甘油三酯动脉粥样硬化危险高原发病包括几种遗传疾病继发原因包括肝肾疾病
Ⅲ型IDL升高血β脂蛋白异常表现为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多数原发性病人为脱辅基蛋白Ez纯合子异常继发原因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和γ球蛋白发育不良
Ⅳ型VLDL升高伴有高甘油三酯和轻度升高的胆固醇某些情况下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增加
Ⅴ型乳糜微粒及VLDL升高伴有明显增高的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因LPL或apo-C缺陷造成常染色体隐性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增加通常对于仅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4]而胆固醇含量正常的患者应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另外还要戒烟适当参加或运动
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阶段在饮食方面应该减少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限制饮酒每日摄入的脂肪应控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其中饱和脂肪酸控制在7%以下对患者而言少量饮酒也可以导致水平的明显升高所以要限制饮酒
肥胖时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利用减少血中游离脂肪酸水平上升导致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而减轻体重可以使肥胖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下降
运动和体力活动可以使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因此患者也应进行长期规则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
当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合并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紊乱如家族性复合型时应该采用药物治疗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可以选用或烟酸的衍生物如对水平极度升高的患者可以使用纤维酸衍生物或烟酸来治疗1保持理想体重限制总热能摄入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通过限制主食摄入的办法来达到减肥目的一般应吃八分饱减肥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减重切不可操之过急
2碳水化合物在总热能中以占45~60%为宜尽量避免食用白糖水果糖和含糖较多的糕点及罐头等食品
3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食物选择控制上可比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略为放松
4在控制总热能摄入量的前提下脂肪的热能比不必限制得过低可占热能的25~30%但应注意勿过多摄入动物性脂肪每天油脂用量大约50克植物油应占食用油的大部分
5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含纤维较多的食物有利于降血脂和增加饱腹感
注意 上述分级只是为了说明此种疾病很少涉及到遗传性和发病机理血浆在任何个体中都是随时间变化的这是一种可以预计到的现象因为在VLDL和LDL的代谢和饮食对VLDL的作用之间存在有前体-生成物这样的关系同一种疾病可导致多种不同的脂蛋白模式而多种疾病又可引起同一种脂蛋白表型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0.9毫摩尔/升血清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常规测定指标特别是随着对其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研究的深入TG作为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但是血清TG测定及其临床应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学变异游离甘油对测定的影响测定的标准化系统不完善等等本文仅对TG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与标准化临床意义等方面的近况作一简述TG的代谢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条途径外源性途径指食物中的TG在内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一酯二酯后由肠粘膜吸收入细胞再合成TG并与其他脂质形成CM通过入血CM中的TG在LPL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FFA被细胞利用或贮存高脂饮食后3~6h血液中CM相关的TG达到峰值脂肪的吸收速度因食物中脂肪的成分及个体差异而不同内源性代谢途径指CM水解产物CM残粒以受体介导的形式被肝脏吸收其衍生物和一些新组分合成VLDL与CM水解类似VLDL分泌到血液后被LPL水解成残粒其中部分直接被肝吸收分解另一部分继续水解形成IDL最后生成LDLVLDL的合成与水解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利用率激素状态水解酶的活性及一些特殊载脂蛋白辅因子的活性血清TG测定方法一般可分为化学法酶法和色谱法3大类早期测定方法是以总脂质与胆固醇和磷脂之差估算化学法用有机溶剂抽提标本中的TG去除抽提液中磷脂等干扰物后用碱水解皂化TG以过碘酸氧化甘油生成甲醛然后用显色反应测甲醛比较准确的是二氯甲烷-硅酸-变色酸法Van Handel-Caslson法此法抽提完全能去除磷脂及甘油干扰变色酸显色灵敏度高显色稳定至今还是CDC的内部参考方法但因操作步骤繁多技术要求高而不适于常规工作应用核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ID/GC/MS主要用作中决定性方法的建立及参考物质的制备与定值此法费用昂贵样品处理复杂难以推广应用
所有的临床实验室都用酶法检测血清TG水平虽然方法各异但一般都包括3个基本步骤[3,5~7]用最合适的LPL水解TG生成甘油和FFA接着是转化该步骤一般只用一种酶例如甘油激酶将甘油磷酸化以进行下一步反应或者生成中间待测物最后是有色染料常为醌亚胺等或者紫外吸收物质的形成再通过分光光度法计算相应的TG浓度如脂蛋白脂肪酶-甘油磷酸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GPO-PAP 法等此法具有简便快速微量精密度高的优点且特异性强易于达到终点线性范围宽用一步法测定的是血清总甘油酯定义为TG和FG及少量甘油二酯甘油一酯之和习惯统称为TG为了消除FG的干扰检验分会曾推荐GPO-PAP 法的两步酶法作为血清TG常规测定方法[7]该法不增加试剂成本和工作量适合自动化分析由于试剂分成两部分加入对正确设置分析测定参数有较高要求对此法能否去净游离甘油方面有人提出质疑针对这一情况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在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文件中建议酶法如GPO-PAP 法作为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TG的常规方法普通临床常规实验室可采用一步GPO-PAP法有条件的实验室如三级以上医院应考虑开展游离甘油的测定
血清FG对TG测定结果的影响一直是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外资料显示正常人体血清FG含量为0.06~0.22mmol/L约占总TG的6%~14%[3]国内的研究结果与此相近中国正常人血清FG 水平平均约为0.08mmol/L0.02~ 0.33mmol/L约占总TG7.19%0.81% ~21.64%虽然临床标本中FG显著升高者很少见但有些异常或病理情况下如应激反应肾上腺素激活LPL促进体内脂肪水解剧烈运动服用含甘油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静脉输入含甘油的营养液治疗某些严重的糖尿病肝病与取血器材或试管塞上带有甘油等时可见血清FG显著升高并给带来误导[3]因此可采取测定真TG的方法减少其影响一种是同时测定总甘油和FG两个结果的差值反应了真TG浓度外空白法另一种是用上文所述的两步酶法直接测定TG内空白法前者国内外应用较少后者国外如日本使用较多已有许多临床实验室开展
对于FG空白的设置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⑴临床实验室应备有可以做FG空白的检测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做FG空白
⑵TG报告单中应标明是否为FG空白结果实验室应告知临床医生FG空白的意义
⑶临床及基础研究参加CDC脂质标准化计划的实验室都要做FG空白
⑷住院病人中内源性甘油过高群体的标本都应做FG空白
⑸体检及门诊患者可以不做FG空白但糖尿病或其他特殊门诊例外
⑹FG&2.3mmol/L者最好做FG空白
⑺对某些可疑情况如TG高而血清不混浊应排除高FG的可能
此外一些物质如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等黄疸溶血脂血等对酶法测定TG有干扰可采用设置血清空白予以消除
在应用进行临床常规TG测定时还要特别注意交叉污染和基质效应最易对TG测定产生交叉污染的是和铁试剂因其还原物质浓度可影响如果接着TG测定也会因表面活性剂的导入产生误差铁测定对TG的影响与亚铁氰化钾的量有关此外还要注意常规酶法测定TG对制备物的基质效应Halani等用24份新鲜血清为对照对5份CAP制备的冻干血清及9份CDC冰冻混合血清进行了评价以3种商品TG酶试剂测定以CDC参考方法为对比方法校正游离甘油后2种商品试剂对CAP及CDC血清均无基质效应另一种商品试剂对4份CAP血清有基质效应也有资料表明各种质控血清中FG占TG的12%~85%我们的研究也发现临床使用的各种TG检测试剂盒不同的测定/校准系统质控血清之间存在明显的基质效应因此对于不同方法/试剂的选择如选用两步酶法试剂和时要注意其反应的通用性与适用性TG测定的结果受取样时个体生物学变异CVb和分析不精密度CVa的影响[3]一般情况下CVa相对较小约为3%而CVb占总变异的90%多[6]即使严格按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要求控制的个体在2周内2次所测的TG结果差异百分比约为胆固醇的5倍75%以上的个体在两周内的变异大于10%李健斋等[9]研究发现中国人群血清TG个体间变异为28%居所有血脂项目之首国外资料表明空腹2.5月的人群TG变异约25%非空腹状态的变异更大日间约为6.3%~65%月内为12.9%~34.8%一年为12.9% ~39.9%以上数据均为正常个体稳定饮食状态的结果某些下的波动会更大
为减少上述变异对TG测定的影响NCEP建议受试者在两月内分次测定两次间至少间隔一周测定结果取均值但当血脂水平远离时则无需多次取样标本采集要求受检者在前三周内不改变饮食习惯采血前至少12h不进食72h不饮酒抽血后应尽快检测某些含有高活性LPL的如用肝素治疗的病人标本TG常会过度水解标本最好放在冰浴中2h内分离血清室温放置1天TG下降达34%Eberly等研究发现非空腹高TG血症的发生明显多于空腹而两种状态高TG血症所致冠心病的危险基本相同因此测非空腹TG更有利于冠心病危险预测
临床上常见到肉眼脂血标本这常与一些潜在的错误有关其中之一是LPL水解TG时产生的清除效应在用血清而非试剂作空白时大颗粒TRL散射引起假性高基线吸收随着反应的进行TG被水解脂蛋白颗粒变小浊度也减小总的效应是在吸光度上升产生NADH的反应中结果轻微偏低这种误差所占比率较小且只发生于高浓度TG标本中其误差通常是可接受的另外肉眼脂血标本特别是CM含量过高者由于CM漂到样品杯上层使标本成为多相因此对于肉眼脂血标本应充分混匀且尽快检测TG水解产生大量脂肪酸特别是脂血标本由于其浊度和产物的抑制作用对分析也有影响在反应的缓冲液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或α-环式糊精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美国的TG测定的参考系统较为完善其推荐的决定性方法是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建立的ID/GC/MS法以13C3甘油三软脂酸酯为内标可测总甘油酯和净TG一级参考物质为NIST的SRM1595三软脂酸甘油酯参考方法为CDC的二氯甲烷-硅酸-变色酸法一直被用作美国CDC-NHLBI血脂标准化计划中的参考方法该法用Supelco的三油酸酯和NIST的三软脂酸甘油酯标准物质SRM 1595的21混合物作标准测定值不仅是TG还包括或部分包括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二级参考物质有NIST的SRM1951aCAP RM026及CDC的多种冰冻血清此法此参考方法步骤繁琐实验室间进行方法学转移比较困难CDC拟对其进行改进以期在胆固醇参考方法实验室网络CRMLN建立一个结合提取水解步骤的酶法作为指定参考方法
国内等建立了HPLC测定总甘油和游离甘油的方法测定总甘油酯的相对不精密度小于2%游离甘油小于4%总甘油平均回收率100.0%游离甘油99.7%与ID/GC/MS法相对偏差不大于±2%此法拟推荐为中国TG测定的参考方法
血脂测定标准化并非要求统一测定方法而是要求实验室测定结果达到所制定的技术目标对于TG测定国内外要求不精密度用CV表示应不大于5%不准确度用偏差表示应不大于±5%总误差应不大于15%总误差=偏差%+1.96CV与参考血清的比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血脂实验室已于2002年3月被接纳CDC的CRMLN成员全球共12家在血脂测定的标准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TG测定的参考系统正在建立之中甘油三酯高的危害最直接体现在动脉粥样硬化上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是容易造成即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在壁上沉积渐渐形成小斑块即我们平时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而血管壁上的这些块状沉积会逐渐扩大面积和厚度使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变慢血流变慢又加速了堵塞血管的进程严重时血流甚至被中断这时甘油三酯高的危害已经相当严重了除了血流中断阻塞物脱落还能造成甘油三酯高的后果无论发生在哪个部位对都很严重如果在可引起冠心病在大脑可发生中风发生在会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在可引起发生在下肢则出现肢体血流不畅导致坏死
此外甘油三酯高的危害还包括引发胆结石胰腺炎还能够加重致使男性性功能障碍导致老年痴呆等研究表明甘油三酯高的后果还包括一点它可能导致的发生甘油三酯英文缩写为TG参考范围&2.3mmol/l(&200mg/dl正常人甘油三酯水平的高低受生活条件影响其个体内差异及个体间差异均大于总胆固醇且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当tg&4.5mmol/l(&400mg/dl即可诊断为..
tg升高可见于以下疾病
1 家庭性高tg血病家庭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2 继发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足妊娠等
3 急性胰岛炎高危状态时TG&11.3mmol/l(&1000mg/dl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与常有家庭性集聚现象单纯的高TG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只有伴以高TC高LDL-c低HDL-c时才有病理意义
TG减低见于以下疾病
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严重低下极易引发脂肪肝等症
测定血清TG水平主要用于了解机体内TG代谢状况高甘油三酯血症诊断和评价冠心病危险的诊断及应用Friedewald 公式计算LDL-C水平等4方面目的其中应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C有3个前提条件结果的可靠性也受TG浓度的影响随着直接检测LDL-C的方法逐渐成熟该公式应用越来越少
由于种族饮食等的差异各国的分类水平也不尽相同如荷兰认为理想的TG浓度为&1.1mmol/L在1.1~4.0mmol/L范围内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增加&4.0mmol/L危险下降极度升高则患胰腺炎危险高度增加土耳其的研究表明TG中等程度升高即1.6~2.5mmol/L时冠心病危险增加目前国内的划分标准为合适TG水平≤1.69mmol/L&1.69mmol/L为TG升高NCEP成人治疗专家组第3次报告ATPⅢ将血清TG分为4个水平≥5.64mmol/L为极高2.26mmol/L~5.63mmol/L为升高1.69mmol/L ~2.25mmol/L为边缘性升高&1.69mmol/L为正常ATPⅢ认为降低TG治疗比升高HDL-C更重要将LDL加VLDL胆固醇的和定义为非HDL胆固醇TC-HDL-C作为高TG人群≥2.26mmol/L治疗的第二靶标
TG增高主要见于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症冠心病AS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胆道梗塞糖原累积症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11.3mmol/L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这一问题以往学术界存在争议一些研究发现在单因素分析中TG水平上升与冠心病危险呈正相关TG升高常伴随HDL-C降低经多因素分析修正HDL-C等其它危险因素后TG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性在许多情况下会减弱或消失但近些年许多大规模流行病学和前瞻性研究分析显示高TG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一些TRLs被认为是致AS因素TG和HDL-C一样成为冠心病防治的目标之一虽然继发性或遗传性因素可升高TG水平但临床中大部分血清TG升高见于代谢综合征鉴于TG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TG水平高低做出分类为治疗提供依据
虽然许多情况下TG水平升高对于的危险评估所起作用不如胆固醇但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还需注意的是极高浓度的TG还可以导致急性胰腺炎因此对于TG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尤其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TG测定的参考系统开展标准化工作收集中国人群的TG资料提出人群TG水平划分标准等是亟需解决的问题1.人体中的脂类大部分从食物中来所以[5]甘油三酯高的人饮食应有节制主食之中应搭配部分粗粮副食品以鱼类瘦肉豆及豆制品各种新鲜蔬菜水果为主
2.有助降甘油三酯的食物如大马哈鱼甜杏仁马齿苋还有豆类大蒜等
3.还有一些利于降低血脂防治的食物紫菜金针菇香菇等也可以常吃
4.饮牛奶宜去奶油不加糖蛋类原则上每日不超过1个烹调食物用素油少吃油煎食物少吃花生因其中含油甚多但可以食用核桃肉瓜子仁果仁等
5. 还有一个中药验方坚持用生山楂泡水喝甘油三酯[7-8]偏高的原因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甘油三酯高常见于遗传
2继发性则可以继发于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透析胆道阻塞等也
可继发于如饮食烟酒等
因疾病导致的甘油三酯高主要是各种原因致使异常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甘油三酯高因为甘油三酯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只有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当进食大量脂肪类尤其是动物脂肪食品后可测得体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而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进入体内后则引起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从而会引起甘油三酯的升高高甘油三酯治疗以药物为主中药类降血脂药在降甘油三酯方面的作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做用如因为效果确切副作用小而在临床上使用的越来越广泛西药和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 苯氧芳酸类或称贝特类如苯扎贝特但需注意的是类与贝特类两种降脂药物不能联合应用否则会有一定几率产生横纹肌溶解的严重
② 烟酸及其衍生物如烟酸烟酸肌醇酯
③制剂如多烯康胶囊
④ 抗氧化制剂如CoQ10油等以虾青素最强制剂的主要特点是降低提升和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被氧化因为主要是植物提取物没有发现其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
[9]2.高甘油三酯者蛋黄鱼籽蟹黄等是否该吃过去的看法不能吃过去的看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的脂肪其实有色卵子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但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有价值的天然色素成分如蟹黄和鱼籽以及野生的蛋黄都含有一定的虾青素叶黄素b-胡萝卜素等这些都是很强的抗氧化剂......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硬脂酸甘油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