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培根卷”病人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当前位置: >
&&& 西藏藏医学基本理论的依据是稀奇罕有的《四部医典》,此典中记载了详细的藏医理论,可是因篇幅有限,只能简单地介绍理论要点。人体无病期间维持的三大因素,七种物质包括乳糜、血、肉、脂、骨、髓和精,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渐变成“精华”,“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三种排泄物包括粪便、尿和汗,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特别是藏医对胚胎发育过程的论述很细致,指出当男女同房时,男子精液进入子宫同女子经血混合即可受孕,孕期三十八周。精液是人体中最上等的精华,它产于睾丸,功能遍布全身,使人容光焕发、健康长寿。三大因素中的隆是气,聚集在脑髓、心肺和骨骼里,主管呼吸、循环、感觉、运动;赤巴是火,分散在肝脏和血液中,促进消化、吸收热能和产生智慧;培根是水和土,存在于脾、胃、膀胱内,可以调节消化及水分代谢,影响人的体格和性情。特别是持命龙(索增龙),位于头顶大安脉轮,运行在喉头、胸部等处,管理饥食渴饮,呼吸空气,吐出唾液,打喷嚏、打噎嗝,在意识器官保持清畅。上行龙(紧久龙),位于胸部,在鼻、舌、喉头等处运行,作用是语言、增气力、焕发容颜,使记忆器官保持清畅。通行龙(恰不欺龙),位于心脏,在全身运行,功能是支撑身体,司行走,伸缩,主口、眼开合。平住龙(麦娘姆龙)位于胃部,运行在内脏,功能是主消化,将饮食物分解为精华与糟粕,补偿损伤。下泄龙(吐塞龙)位于肛门,运行在大肠、膀胱、密处,大腿内侧等处,功能是控制精血、大小便的排泄和胎儿的降生。
  消化赤巴(久寄赤巴)位于胃位的消化和未消化的食物中,功能是主消化,将食物分解为精华与糟粕,产生体温,伴随其它四种赤巴增生力量。
  变色赤巴(当久赤巴)位于肝脏,其功能是将精华全部变色。能作赤巴(珠奇赤巴)位于心脏,功能是产生自豪、智慧与欲望、上进心与勤奋。明视赤巴(通奇赤巴)位于眼睛,功能是司视觉。明色赤巴(朵赛赤巴)位于皮肤,功能是滋润皮肤,发生光泽。
  能依培根(丁奇培根)位于胸部,功能是其它四种培根的基础。能化培根(能奇培根)位于胃部未消化的食物中,功能是使胃部的食物磨烂。能味培根(穷奇培根)位于舌部,功能是司五官。能足培根(仓奇培根)位于头部,功能是司六识。能合培根(久奇培根)位于全身的关节处,功能是链接关节,主伸缩。
  隆、赤巴、培根既被用来解释人的生理活动,还被用于区分人的类型。根据身材、肤色、性格特点,人被区分为隆型、赤巴型、培根型和各种混合型。隆型的人身材窈窕、肤色微黑、性情活泼,特点是多愁善感、性欲旺盛、喜好娱乐;赤巴型的人身材适中,肤色微黄,性情急躁,特点是才智聪明、嫉妒心强、喜好争斗;培根型的人身材魁梧,肤色白润,性情温和,特点是举止稳重、胸有成竹、喜好娴静。上述人的性情和年龄的差别来分成龙、赤巴、培根。针对此三大因素对整个人体解释范围很大,可是疾病的内因决定于人的类型和年龄,外因则主要是季节、气候、环境,起居和饮食的变化。三大因素、七种物质、三种废物平衡失调,均可导致疾病。依据七大物质及三大废物,还有持命龙等十五类共二十五种在身体未有偏高、偏弱、不正常的运动的情况下,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三大因素和七大物质及其三种废物在互相不断矛盾之中,互相依赖缺一不可,此为人体形成、存活、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上述已讲的三大因素等二十五种的论述,此论在藏医基本理论学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也是藏医临床医学的唯一依据。尤其是心里引起的贪欲、嗔怒、痴愚,使产生的龙、赤巴、培根病分为龙病有42个疾病,赤巴病有26个疾病,培根病有33个疾病,共有101个疾病,比这些详细的还有424个疾病等。祖先们留下来的临床医典中记载得很多。上述所说的要点是龙、赤巴、培根的疾病及作用的结果。所以《四部医典》第八章中记载了:发病的总因,由于没有正确地理解无我的本性,从而产生了无明;犹如鸟儿自然在空中翱翔,但它和自己的影子始终不能离开。一切众生虽然安乐地生活着。特别是由于无明而产生的贪欲、嗔怒、疾愚三毒之故,使龙、赤巴、培根失调,产生了三种疾病。
  近因,由于破坏了龙、赤巴、培根三者的平衡状态而产生了疾病,危害着身体。赤巴紊乱时,身体的元气就要受到燃烧之害。因为它的本性属火,虽然位于身体的下部,然而也能向上燃烧,所有的热症均由它产生。培根紊乱时,身体就要降温。因为它的本性是属于土和水,沉重而凉,虽然位于身体的上部,然而也能向下坠落,一切寒症都是由它产生。龙具有寒热两者的性能,当有太阳时,则成为燃烧身心元气的伙伴;当有月亮时,则成为寒冷的伙伴。因此,龙在身体上下、内外各处运行着,是寒热紊乱的主因,所以龙是产生一切疾病的总原因。另外藏医古代医书《医学宝库》中疾病的根因是培根;疾病的发病头是龙,疾病的病毒是赤巴等关于三大因素方面详细地记载了很正确的道理。此对藏医的基本理论《三大因素论》,证明了已经具有相当的科学水平。依此发病的起因特多,归纳时令、邪气、饮食,起居等均能影响疾病。六门之中某些疾病侵入皮肤,进而扩展至肌腠,向里行入血脉,再里进入骨髓,有的降至五脏,有的坠入六腑。培根依于脑,处于上体;赤巴依于肝、胆,处于身体的中部;龙依于腰部,处于身体的下部。这些理论对医生思考诊治病情很有益处。还应简述三大因素运行的通道,龙运行的通道是骨骼、耳朵、心脏、大肠。赤巴运行的通道是血、汗、眼睛,肝脏、胆及小肠。培根运行的通道是精微、血、肉、脂、髓、精液、尿、耳、舌、肺脏和脾脏、胃、肾、膀胱。上述所讲的三大因素运行的通道在藏医诊断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龙运行的通道是骨、耳、汗、心脏等,这些位置出现于(饮食轻而粗粝)打呵欠时身颤抖,伸懒腰时起寒懔,两胯和腰部的关节皆疼痛,痛处常常游移无定处,干咳作呕,五官感觉迟钝,心情烦燥,饥饿时感腹痛等,可以决定龙的疾病。赤巴和培根也同样依此类推。另外发病及疾病发展过程中老年人龙的成份大,壮年人赤巴成份大,儿童培根成份大,这是说与年龄有关系,严寒霜冻之地是龙之域;干燥炎热之地是赤巴之域;潮湿沮洳是培根之域。龙病多发生于夏季,日暮、黎明是发病期;赤巴病多发生在秋季,中午,半夜是发病期;培根病多发生在春季,初夜、上午是发病期。以上述发病的时间来推论诊断及治疗如下:某一位患者身体虚弱而年龄比较大,住在高寒,发生季节是夏天,日暮、黎明,诊断为重度龙病。同时日暮和黎明治疗龙病更有原理。赤巴和培根也依此推论。藏医对死亡患者有很多论述,主要分为九种绝症,使得福寿诸善完全消失。病入膏肓无可奈何。龙病过期,治疗已晚,热症内灼,引起高热,寒症冷侵,导致沉疴,体力不支,诸虚百损,结果形成致命的九种绝症。医生们在对有的疾病治疗期间,病人不注意饮食及起居时,容易引起十二变法,例如:龙治龙消,同时出现赤巴病和培根病,或龙治龙未消同时出现赤巴病和培根病。赤巴治赤巴消,同时出现龙病和培根病,或者赤巴治未消赤巴及出现龙病和培根病。培根治培根消,同时出现龙病和赤巴病;或者培根治,未消培根有出现龙病和赤巴病等十二变法来阐述龙、赤巴、培根相互变化或转归过程。
  因此医生和病人饮食,起居不适当时,虽然一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被消失,但有可能引发另一种疾病,因此,严防另一种疾病的发生及其所带来的副作用尤为重要。
  关于此情,《四部医典》中记载:四百零四种疾病,归根结蒂离不开寒热两种,这就是说,培根,龙所产生的疾病可以归纳为寒性象水一样;血,赤巴所产生的疾病可以归纳为热性象火一样,一小部分疾病是在寒热之间。上述所讲的是最简单地介绍了藏医对生理和病理的基本认识及藏医理论根据。
藏医藏药的特点?藏 药 文 化 一、藏药起源: 举世无双、雄伟壮观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北起昆仑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自喀喇昆仑山,东至横断山脉,幅员辽阔,地势高亢,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复杂的地理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许许多多耐寒、抗缺氧、生物活性高的药材。青藏高原是藏医学发生、发展的摇篮,几千年来,为藏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的繁衍生息、生产活动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完整的科学体系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其历史悠久、理论完整、用药考究、疗效独特,故位居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药学之首。 藏医药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1300余年,而其真正的起源则要追说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史前年代。早在公元前几个世纪藏族同胞便已懂得初步的医药道理,发现有些植物、动物和矿物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譬如:酥油可以止血,能治疗烧伤、烫伤,青稞酒舒经通络、活血散瘀,柏树枝叶、艾蒿烟熏防治瘟疫等方法。这些经验通过言传口授世代相传,必是传少漏多,甚至以讹传讹。 公元四世纪,天竺的著名医学家碧棋嘎齐和碧拉孜入藏,传播了《脉经》、《药物经》、《治伤经》等五部医典,对《本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公元六世纪以来,从内地传来了医学和天文历算;七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四百零四种病方,五种诊断法,六种医疗器械”以及四种医学论著如《门介钦莫》(即《医学大全》)等。八世纪,金城公主入藏时又带来了许多医药人员和医学论著,并把其中一些著作译成了藏文,如《索玛拉扎》(即《月王药珍》)等等。赤松德赞时期,藏医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九大著名医学家,即宇妥•元丹贡布、碧棋列贡、吾巴曲桑、齐齐谢布、米娘绒吉、昌提杰桑、聂巴曲桑、冬门塔杰和塔西塔布。其中宇妥•元丹贡布最为有名。 直至公元八世纪《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珍》等一系列藏医药著作的相继问世,才标志着藏医药开始进入有文字记载的系统发展时期。 二、藏医始祖: 藏传佛教和藏医始祖宇妥.元旦贡布对藏医药的发展具有不可泯灭的贡献。在富有神秘色彩的藏传佛教中,几乎每位高僧活佛都深谙藏医药学,藏区许多神秘庄严的寺院都建有“曼巴扎仓”——医药学院,神圣的佛经楼中珍藏着大量的医药学著述。藏医药在这种佛教寺院文化的背景和氛围中通过严格的师徒传承被完好地保留继承下来,避免了由于战争、动乱、历史更迭等浩劫造成珍贵的民族民间医药玉石俱焚,毁于一旦。正是这种局部的封闭维护了其独特的深度和完整。例如;五世达赖时期由格鲁派曼巴扎仓(医药学院)研制的名贵藏药“然那桑培”(七十味珍珠丸)就是靠师徒相传而得以延续至今,并以它的疗效而久负盛名。宇妥.元旦贡布公元八世纪出生在一个御医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医。他勤奋好学,十岁时在医术方面就崭露头角。当时吐蕃最高统治者赞普闻其名后特意召请他入宫与当时西藏的名医进行辩论。小宇妥在这些名家面前毫不胆怯,滔滔雄辩,结果大获全胜。从此,他声名远播并成为王子的御医。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学理论,他又多次赴天竺、尼泊尔、内陆,广投名医,四处游历。他一边到各地行医治病、传授医术,把学到的医学理论用于实践,一边广泛搜集民间验方。四十五岁时,他开始著书立说。他以吐蕃医学为基础,归纳总结前人的医疗经验并借鉴吸收汉地、天竺、印度等相临民族医学的精粹,花费十年心血,终于撰成名传千古的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该书记载药物1002种,并分为珍宝、土、石、树、汁液精华、湿生草、旱生草、动物等八大类,提出药物的性味源于五大(土、水、火、风、空)和六味、八性、十七效的理论,这是一部相当于《黄帝内经》的经典著作,它奠定了藏医药学的基础,其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是研习藏医药学的必读书目。宇妥.元旦贡布为藏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深受藏族人民的尊敬,被誉为“罕见的圣人”、“医圣”,并成为后世藏医药研究者的楷模。 三、独立医学体系: 藏医药通过长期丰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博采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和古阿拉伯医学之长,逐步积累、完善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早在2000多年前在藏族人民开始于高原雪域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就逐步掌握一些食物的医药性能,早期的药物如酒糟、热酥油止血和治外伤等等,都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的,这是药物知识的积累过程。在此基础上,公元8世纪,藏医鼻祖宇妥•云登贡布在总结藏族本土医疗经验时,广泛吸取和借鉴了当时中医、古阿拉伯医和印度医的发展成果,编著了较为完整的藏医藏药理论巨著《四部医典》。人们或许无法想象,藏医早在公元八世纪就揭开了人体胚胎学的奥秘,在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和药理学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藏医药是融古代哲学、天文历算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于一炉,并同藏传佛教紧密结合的人文医学,这是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医学领域的反映。 藏医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藏药产自号称地球四大超纯净地区之一的青藏高原,所用药物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的高原地带,其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大大高于同类药物,具有独特疗效;而且藏药材几乎没有污染,不会产生药源性疾病,符合当前人们追求健康,崇尚天然药物的时尚。青藏高原共有2000多种植物,159种动物和80多种矿物可入药,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民族医药都难以比拟的。 藏医认为,一切药物都来自五源,即土、水、火、风、空。土为药物生长的依靠和根本;水为药物生长所必需并使其潮湿;火为药物生长之热能;风是药物活动和运行的动力;空为药物生长发育所必需之空间。而药物的六味,即甘、酸、苦、辛、咸、涩,也来自这五源的不同结合。 传统藏药在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运动系统、皮肤疾病方面有着奇特功效。但千百年来,制药方式一直处于手工阶段,剂型陈旧。如今,藏药企业已发展到几十家,这些企业借助先进的制药工艺,使传统的藏药以全新的剂型、品种走出雪域高原,走向海内外,仅云南香格里拉藏药厂就能够生产近100多个藏药品种,有多个品种被选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国家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藏医药以其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和诊疗风格,丰富的成药方剂和药品品种,独到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的纯正性,卓然成为中国民族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并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关注。 四、《四部医典》简介: 公元8世纪末,藏区名医宇妥.宁玛元丹贡布各处游学,广泛吸收前人的经验,并经过20多年的实践,著成了藏医学的奠基之作《四部医典》。 全书共156章,由四部分构成:总则医典6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一般知识;论说医典31章,主要介绍人体解剖构造、疾病发生的原因,卫生保健、药物性能、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秘诀医典92章,主要介绍诊断方法(如尿诊、脉诊),各种方剂的配合及其功用、用途以及外治疗法等等。这部医典涉及藏医基础理论、生理解剖、诊断、临床各科、治疗原则、方剂药物和预防等内容。《四部医典》充分反映了藏医学是一个独特的医学体系,是藏族人民在与疾病进行斗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并参考了其它民族、其它地区的医疗经验所做的总结,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五、藏医学派别 公元14世纪中叶,藏医学出现了以南派和北派为主要代表的不同学派,北派主要生活在北方高原地带,对常见病如风湿证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应用温热药物,艾灸及放血疗法。南方学派的出现较北派略晚一些,由于地处亚热带地区,善用草药。 千百年来,藏医学广泛吸取汉族医学和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民族医药学的精华,对某些疾病有独特见解和疗效,使其在祖国民族之林独树一帜,同其他民族医学一样是祖国文化宝库的一部分。 六、藏医药和藏传佛教: 千百年来,藏医藏药和藏传佛都一直紧密出联系在一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医学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展,受到专门传授医药学知识的“曼巴扎仓”(藏医学院)。藏传佛教的高僧活佛一般对藏医药学也有着很深的造诣,藏医药浓厚的宗教色彩实际上体现了藏医药学与藏族天文历算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包含了心理疗法,暗示疗法等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内容。藏医药学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门古老师新兴的民族医学,其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远非宗教色彩所包容的。藏医药学亦是一门极其严谨科学的医学体系。 七、香格里拉藏药: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神奇、神秘的天堂圣境----香格里拉便属于这个吉祥如意的地方。香格里拉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滇西北青藏高原东部藏区,东经90°35□~100°19□,北纬26°52□~26°16□。北与西藏昌都地区相连,东与四川甘孜州和凉山州接壤,南与丽江地区相邻,西与怒江州山水相连,地处金沙江、澜沧江中上游,总面积238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380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地区。境内的梅里雪山被称为“药王山”,山中药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藏区药物在高寒、缺氧、紫外线光照时间长等特殊环境下生长、生存,具有独特、超常、持久的生命力。在海拔2500米—5000米一带的高山、裸岩、灌木地带生长着数百种珍贵药材,如虫草、藏区延龄草、胡黄莲、天麻雪莲、红景天、高原灵芝、白花龙胆、诃子、余甘子、巴夏嘎、无茎芥、西藏棱子、藏茜草等,藏药材生长在纯净无污染的雪域高原,藏药剂全部采用100%的纯天然名贵藏药材精制而成。 以香格里拉藏区的社会背景和地形地貌作为蓝本,耸峙的雪峰百雪皑皑,冰川、峡谷、草荀、森林、蓝天、湖泊,迷人的草原牛羊成群,构筑的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久、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这就是美丽的香格里拉,人类向往的香格里拉,世界的香格里拉,中国云南西北部的雪域高原。香格里拉藏药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亦为藏医药发展史上的一部分,藏药事业在解放后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怀,有了长足发展。成立于1995年的云南香格里拉藏药集团(前身为云南迪庆香格里拉藏药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立足于藏药的研制和营销。公司拥有众多资深本土藏医专家,国家级藏医药专家向处称江初,藏医主任药师白玛仁曾:藏药副主任医师仁争。那杰•鲁茸次称,并由活佛藏医主任医师洛嘎•仁波切(活佛)出任总经理,亲自监制,保证藏医药的本源及原创,保证藏药的一流品质。公司拥有全国投资最大的藏药厂,也是云南省唯一的按GMP标准建成的藏药厂,且在玉溪、曲靖、迪庆等地建立了拥有数千亩专业藏药材种植基地,业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在国家、省市州领导的关怀下,在藏药集团公司全体同仁的努力下,一定会让最好的香格里拉藏药走出藏区,带着美好的健康祝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参考资料:http://www./ReadNews.asp?newsid=212
声明:小鱼健康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相关频道:隆赤巴培根-藏医药略闻流水账兼欢迎合作
已有 5922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藏医,藏药,阿里,藏传佛教,苯教,达尔文
&& 来西藏工作一年多了,不能不提神秘的藏医药,周围藏族同志和群众不用说了,对我有机会便如数家珍;长期在藏的汉族干部也时常和我提起藏医药的神密与有效。我们的县委书记文涛同志就和我多次提起他年轻在日土县工作时吃藏药彻底治好了困扰他疾病,并详细描述了他吃药后巨大的身体反应。
&&& 我想藏族同胞能在海拔4、5千米的恶劣环境下生存、繁衍不断壮大,藏医药在保证人体健康领域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就像祖国传统医学中的其他分支一样,那是人们在长期和自然疾病斗争中通过无数次的试错方法,累积大量经验而来,按照技术哲学的范畴定义,当然也在技术概念范畴之内。另外,我想由于藏族同胞有天葬之习俗,对人体器官构造认识水平不在传统中医之下。
&&&& 目前,藏医药还是有些神秘的地方,如放血疗法,早有查看大小便之诊断法,还有就是据说吃药是有很多禁忌和习俗,如不能告知别人,要在凌晨独自服用等等;另外由传统文化影响常常还会和宗教、寺庙有些联系。
&&& 前不久下乡到洞措调研援藏项目时,拜访了县里乃至全阿里地区著名的藏医嘎玛次成,他是已故阿里苯教大活佛、著名藏医丹增旺扎的高足,原来是地区藏医院副院长,退休后不愿住在地区首府和县城,跑到了偏僻的洞措乡开了诊所,自己还有个制作藏药的小作坊,主打产品是他和活佛老师及师兄弟们共同开发炼制一种叫&珠母丸&的藏药(据说用水银大灰炼法),对心脑系统疾病治疗效果不错。听同来的县乡领导说,老人家经常给贫困的乡亲们免费看病送药,在农牧民群众中威望很高。我们认真地交流了一会,我建议他把作坊搬到交通及生活条件方便的县城,探讨把当地藏药生产做大,让更多地人受益的问题。老人还是比较高兴的。
&&& 但是我知道如果这个藏药做大,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把药品拿到权威机构化验成分,申请国家的批号,这一环节还是颇难的。当地老百姓有一种说法,阿里的藏药比起拉萨、西宁的藏药更灵,因为他们为取得国家批号都大大减少了药的&有效成分&。我想,阿里这里的植物种类比较少,矿物质入药的比较多可能也是一个原因。从医生那里买回些珠母丸,本来想自己服用试试疗效,但是想到没有批号,几次鼓足勇气学习李时珍,但最终胆小一直没敢试。
&&&&&& 最近到拉萨办事,碰到了奇正药业的藏医药&大拿&边巴次仁,寻求支持。聊了不少受益匪浅:
&&&&&&&& 藏医学认为,人体之所以出现病患,主要是依佛法所言,由三毒&贪、嗔、痴&而起,当&戒、定、慧&功力不足时即得病。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藏语译音)这三种因素,是构成人体并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及其能量的基础。其中隆是主导人体全身机能活动的一种动力,具有&气&的性质;赤巴是主导人体热能的一种因素,具有&火&的性质;培根与人体水液的物质保持密切联系,具有&水&和&土&的性质。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三因素在人体内保持着协调和平衡,因而它是生理性的;一旦三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过于亢盛或衰微的情况时,则出现隆的病态、赤巴的病态、培根的病态,它们又变成了病理性的东西,治疗上就需要对三者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协调状态达到健康的水平。
&&&& 另外一提的是藏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玉妥.云登贡布在《四部医典》中还指出胚胎发育过程中,要经历鱼期(相当水生动物)、龟期(相当于爬行动物)、猪期(相当于哺乳动物)三期,体现了动物进化过程的几个阶段。这个学说比起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提出的相关理论早了整整1000年。
&&&&&&& 我想在继承发扬藏医药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更欢迎对此感兴趣的博友联系共同开发阿里的神奇藏药!
&&&&&&&&& 以上因为是分几次在车子上写的,难免有些拉拉杂杂,博友们见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周猛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字体大小:小中大
藏医疾病治疗_培根病
过量进食味苦或甜、质重性凉多油腻的饮食后,活动少、居住潮湿,或进食了不洁食物、形成食积,这些都可以是培根病的形成原因。培根病是一种寒性疾病。诊脉沉而弱,口臭,舌苔和牙龈灰白,眼睑浮肿,鼻涕与口涎多,头晕,全身沉重;胃有淤积感觉,胃部胀满、呃逆,肿硬疼痛,消化力衰弱,食欲不振,上吐下泄,针刺放血时血色淡红而粘性大如粥样;尿液发白,味臭及蒸气小;身体肿胀,颈生瘿瘤;健忘、嗜睡;关节肿大,屈伸困难,小腿发酸,皮肤角化,肢节难以舒展。
才旺平措的人气博文
本博文的最近访客
我来评两句
本周推荐博文培根_藏医疾病解释_藏医藏药_藏药中国_藏医藏药第一信息网_藏草润
微信公众号
青藏高原藏药瑰宝
经典藏药专题
【心脑血管】
中风及心脑神经疾病的首选藏药
【心脑血管】
中风及心脑神经疾病的珍宝藏药
【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中风疾病的克星
【心脑血管】
藏医治疗心脏疾病首选药物
【心脑血管】
来自青藏高原的中风救星
【心脑血管】
藏医治疗失眠、抑郁症首选藏药
【心脑血管】
常用于治疗中风、偏头痛、癫痫
【风湿骨科】
专治各种骨科疾病、风湿、痛风
【风湿骨科】
痛风特效药、降酸溶石修复关节
【风湿骨科】
治疗四肢关节疼痛的特效藏药
【肝胆系列】
各种肝病、胆囊病的神奇藏药
【肝胆系列】
享誉世界的肝病奇药、雪域玕宝
【肝胆系列】
各类结石专用药、化石成泥
【呼吸系统】
治疗各种肺病的首选藏药
【呼吸系统】
藏药圌除根、咳喘肺病去无踪
【胃肠系列】
藏药之王、百病克星
【胃肠系列】
疏肝健胃、清热愈溃疡
【胃肠系列】
千年奇方、胃肠解毒妙药
【胃肠系列】
胃病难除根、就用神猴藏渭舒
【胃肠系列】
专治肠道疾病、结肠炎、直肠炎
【泌尿系统】
专治淋病、泌尿疾病的珍宝藏药
【妇科系列】
让你轻松告别&妇科疾病&的困扰
【滋补强身】
藏药补肾、标本兼治
【高原反应】
抗氧化、高原反应的克星
【高原反应】
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高原反应
神猴藏药专题
(脑部疾病-救脑又救心)
(失眠-顽固性失眠专用药)
(中风-脑溢血-半身不遂)
(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胃肠溃疡出血)
(胃炎胃溃疡反流性胃炎)
(结肠炎肠胃炎)
(男性补肾壮阳健康品)
(治疗咳嗽和各种肺病)
(淋病-各种尿道疾病)
(列腺炎痛糖尿专用药)
(专治风湿类风湿痛风)
(治疗痛风特效药)
(专治胆胆结石肾结石)
(治疗酒精肝病毒性肝病)
(妇科炎症月经不调专用药)
(失眠不寐-骨骼疼痛欲折)
神猴十一味金色丸
(胆囊炎-黄疸型肝炎)
(冠心病-心绞痛)
(健胃消食-制酸-止痛-愈溃疡)
(心悸颤抖-精神障碍性疾病)
(震颤,肌肉萎缩,筋腱拘挛)
(清热解毒,消炎止咳)
(清肾热,利尿)
编辑:培根 &&来源:互联网 &&时间:
培根:相当于中医的&水&、&土&,但其作用与含义更广。它的生理功能为运化食物、调节水液等。培根失调,病理方面可引起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和体液失调,若与隆、赤巴、血等为伍,则形成多种复杂疾病。
<img src="/skin/dt/images/sign.gif" width="712"
朗嘉院长简介
神猴藏药组合
藏医疾病注释
藏草润门店一角
神秘西藏--神奇藏药
为什么藏药独具优势?
& & &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是我国藏族人民的聚居之地,也是藏药发生发展的摇篮。它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境内高山林立,湖泊、谷地星罗棋布,大面积的冰山,源远流长的江河,地型地貌极为复杂。
& & & & &◆由于青藏高原面积辽阔,地势复杂,各地海拔差异较大,青藏高原各地的气候状况差异很大。总的来说,东南站受海洋季风影响较大,西北部大陆性气候明显,由东南往西北气温逐渐降低,降雨量逐渐减少,气候状况从温暖湿润逐步变为寒冷干旱,形成有规律性的地区差异。
& & & & &◆青藏高原地域的辽阔和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决定了它丰富多彩的动植矿物资源。据统计,共有藏药植物191科682属2685种,常用的300余种:动物药57科111属159种,矿物药80余种。藏区本地草药占常用藏药一半以上。
& & & & &◆藏药材生长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地带,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即南北极之外的第三极。这个生态环境具有强阳光、强紫外线、高寒缺氧、日夜温差大的特点。在这个生态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光能和生物能转换好,从而造就了药材高活性、高含量、低污染、药力充沛的特性。很多药物在雪线下就开始生长,也有的雪线上生长,生命力顽强。内地人很少服用藏药,因此,内地人对藏药材没有耐药性,服用起来效果相当显著。
& & & & &◆正宗藏药药材全部来源西藏,这里翠峰直插云宵,森林茂密苍郁,高原溪流碧澄清澈,奇花异葩繁多娇艳,风景美如画卷,空气纤尘不染、在碧绿的密林深处,生活着藏血鸡、血雉、小熊猫、水獭及棕尾虹雉等众多的珍禽异兽。海拔米一带的高山、裸岩、灌从地带生长着数百种珍贵药材,如虫草、藏红花、喜马拉雅紫茉莉、胡黄莲、天麻雪莲、红景天、高原灵芝等,这些生长在高寒缺氧地带的雪域药材,纯净无污染,药效特别好,是我国天然药物领域中一颗闪亮的明珠。这美丽、富饶的天然珍贵药材产地,为正宗藏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正宗藏药的药品具有品质高、质量好、药效强、见效快等独有的特点。
为什么藏药以丸剂居多?
& & &藏医藏药是勤劳勇敢的藏民族在同自然界长期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理论体系,它吸收了古印度&医、阿拉伯医、古中医等医学的精华部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医学理论,加之藏民族游牧式的生活特性,决定了以丸剂为主的制药特点,它有便于携带,服用方便,保质期长,剂量小,药力强等优点。&
藏药为什么按疗程服用?
& & &藏药同其它传统医学一样,整体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即:&隆、赤巴、培根&,是维持生命的三大因素。只有三大因素保持平衡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失衡则发生疾病,调节平衡过程,也就是治疗过程,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根除疾病的目的。&
藏药服用方法?
&&& &藏药一般分2类,普通药与珍宝类药品。普通药没有太多讲究,把药丸咬碎后用温开水冲服即可。&但珍宝类药品服用方法比较严格,晚睡前浸泡,早空服。浸泡方法:必须用有盖的杯子,首先杯子内倒入开水,水量差不多能漫过药丸就可以,开水温后才把药丸碾碎后&放入杯子内,盖好杯盖。第二天早晨6点左右在加小许开水,搅洪后连底下药杂一切冲服。
& & &第一、&因为珍宝类药品含有珊瑚、珍珠、玛瑙、天珠、佐太等很多珍贵原料制成,浸泡服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 & &第二、&藏医理论中所说的,机体经过一夜休息调整后,此时肠胃内没有其他杂食,有利于药物的有效成份在人体内彻底分解、溶化、吸收,才能达到根除疾病的最佳效果。
& & & & & & &
藏药对身体有副作用吗?
& & &现代藏药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因为所有现代藏药的配方都是选用生长在世界屋脊生态环境下的天然、珍贵、稀有的藏药材精制而成。部分名贵藏药在临床上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而且可以预防、保健来服用。
& & &现代藏药正是在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高新技术融入其中,应用超微粉碎、水醇双提、分离、浓缩、干燥等现代制药工艺,制成了现代剂型的软胶囊、滴丸、药散、控释剂、口服液、片剂、栓剂等先进剂型,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并一改以往的大处方,将无用或有毒副反应的药物进行了调换,对重金属矿物类药物及组方的使用采取科学的态度,经国家认可的科研院所试验验证和临床试验安全后,方予使用,因而在学术上得到了医药界的认可和信赖,并且在药监、社保、基本用药等部门得到了认可和支持,临床疗效对比试验效果明显提高,在市场上受到医患的认可和好评。(一般指取得国药准字号,在国家药品食品管理局www.&国产药品数据库能查到批准文号的药品)
& & & & & &&&
传统藏药与现代藏药的区别?
& & &传统藏药的剂型多为丸、丹、散等剂型,生药粉碎后较粗,不易被胃肠吸收。再加之过去游牧生活求医不便,许多药物具有&处方大、一方治多病&的特点,其中金属和矿物类药物使用较多,目前医药学界对此争论较大。&(这类藏药在西藏本地医药生产销售比较多,只允许在藏区销售)
& & &现代藏药正是在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高新技术融入其中,应用超微粉碎、水醇双提、分离、浓缩、干燥等现代制药工艺,制成了现代剂型的软胶囊、滴丸、药散、控释剂、口服液、片剂、栓剂等先进剂型,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并一改以往的大处方,将无用或有毒副反应的药物进行了调换,对重金属矿物类药物及组方的使用采取科学的态度,经国家认可的科研院所试验验证和临床试验安全后,方予使用,因而在学术上得到了医药界的认可和信赖,并且在药监、社保、基本用药等部门得到了认可和支持,临床疗效对比试验效果明显提高,在市场上受到医患的认可和好评。(一般指取得国药准字号,在国家药品食品管理局www.&国产药品数据库能查到批准文号的药品)
藏药组方配方特点
& & &对很多人来说,西藏和藏医药都充满了神秘。因为她太遥远,几乎使人可望而不可及;还因为她太陌生,以致在脑海里很难找到太多关于她的记忆。然而,正因为这样,西藏和藏药才富有魅力,使人渴望走入她的世界&&
& & &藏药在医理和组方方面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藏族同胞游牧的特点,加以上牛羊肉、酥油等油腻难消化之物为主食,故使得藏区肝胆、肠胃疾病较为常见多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藏医才能在《四部医典》的理论基础上创制出流传千古的藏药名方验方。
& & &藏药在用药方面也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在海拔2500米--5000米一带的高山、裸岩、灌木丛地带生产着数百种珍贵药材,如虫草、西藏延龄草、胡黄莲、天麻雪莲、红景天、高原灵芝等。这些生长在高寒缺氧地带的雪域药材,不仅纯净无污染,而且药效特别好。&
& & & & &&藏药独特的炮制方法赋予了药物奇特的疗效和意想不到的威力。藏药的炮制方法就有热制、冷制、猛制、精制等多种。不严格遵循传统炮制工艺,药品的疗效往往就会大打折扣。由此,你不难理解为何同一产品由不同厂家生产其疗效往往也不尽相同
& & & & &&
& & &西藏医疗也与许多东方医疗一样注重调和平衡的道理。基本上,必须人体的微观宇宙与整个宇宙调和,才可能达致健康。&五大&&地、水、火、风、空&是遍存宇宙的元素,人体和外在世界都由五大构成,五大的相互关系必须平衡。
& & &按西藏医理,五大是生命的根本,这些元素一旦失调,人就会死亡。《西藏度亡经》之中有死亡步骤的详细描述。人死时,构成人体的五大会瓦解,一一返回其原始状态。首先,地化为水,然后水灭入火,火入风,风入空。外界与体内都有微兆表明各个进展阶段。五大解体的同时,人的知觉消失,按和人生前所作所为堕入此生与来生之间的各种不同意识状态。学过禅定功夫的人知道如何辨认阶段,从而居中导引自己的死亡步骤走向较好的下一世。
& & &根本元素的道理不是西藏文化才有的。古代印度传授《吠陀经》的七圣就冥思过这个题目,得到的结论即是阿优勒吠陀(Ayurveda,意指&长生明论&)医学的基础。中国古代的圣哲和古希腊哲学家亦然。这些古老文化的医学也都有同样的观念:某些基本元素是生命存在的根本。
& & &&这个观念从两千多年前就引起辩论。例如,西元前三百多年时,亚里斯多德就对柏拉图主义(Platonism)所说的元素本质与元素之产生表示质疑。亚氏说:&在我们的先人记录所及的整个过去的时间领域中,不论天界最外层的整个布局,或其任何固有部分,似乎未曾有过任何改变&&于是,他们暗示原始的物体是不同于地、水、火、风的别物,并给这最高地位特有的名字一一以太(aither),原因在于它无穷无尽地&永远在跑&。
& & &西藏学理所讲的五大元素与生活其他方面有复杂多样的对应之处。五大与星象、季节、方向、物质,以及人类意识领域之内一切事物都相通。几百年来有关这个议题的讨论一辩论大致尘埃落定:五大的特性可促成身体活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 & &从另一个层次看,五大的特质也是形容各种不同状态可用的贴切比喻。例如,地是牢固实在的,可以充当基础。水可促成聚合。火使事物变热。风(空气)帮助生命成长。空(空间)提供活动的余地。
& & &西藏医生研究这些宇宙不变的元素,从而帮助病人调和本来应有的秩序。西藏药品本身即是用与五大对应的地球物质制成的,药材取自自然界各个角落,植物、矿物、水、宝石、动物均可用。这些药品建起一道桥梁,使个人的根本成分与整个自然世界再度连为一体。
& & &可能要花十年以上工夫学会的西藏医理,就是要诊断出病人体内哪种元素过少或过多,然后开出适当的药来恢复元素的平衡。比方说,若是诊断出病人胃肠发炎,就应开有清凉作用的药。
& & &属于葫芦科或胡瓜科的波棱瓜就是具有清凉作用的植物,它的味道虽苦,却能抵消发炎引起的过热。
& & &味道是一个要件,因为这与其中所含五大元素的成分有关。例如,葫芦籽味苦,是因为含有水与风两大元素。而这两种元素又各有不同的疗效。以属水的药材为例,既有清凉作用,又有融合一体的作用。又如属风的药材也倾向清凉作用,但另外又有轻松、变粗糙、干燥、吸收、增加流动的作用。
& & & & & & &&
& & &在藏医学基础理论方面。人体内存在的三大因素、七种物质和三种排泄物,认为它们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三大因素中的隆是气,聚集在脑髓、心肺和骨骼里,主管呼吸、循环、感觉、运动;赤巴是火,分散在肝脏和血液中,促进、消化吸收及热能和智慧的产生;培根是水和土,存在于脾、胃、膀胱内,可以调节消化及水份代谢,影响人的体重和性情。七种物质包括乳糜、血、肉、脂、骨、髓和精,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渐变成&精华&,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三种排泄物包括粪便、尿和汗,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
& & & & &隆、赤巴、培根既被用来解释人的生理活动,还被用于区分人的类型。根据身材、肤色、性格特点,人被区分为隆型、赤巴型、培根型和各种混合型。隆型的人身材窈窕、肤色微黑、性情活泼,特点是多愁善感、性欲旺盛、喜好娱乐;赤巴型的人身材适中、肤色微黄、性情急躁,特点是才智聪明、嫉妒心强、喜好争斗;培根型的人身材魁梧、肤色白润、性情温和,特点是举止稳重、胸有成竹、喜好娴静。《挂图》反映出,疾病的内因决定于人的类型和年龄,外因则主要是季节、气候、环境、起居和饮食的变化。三大因素、七种物质、三种排泄物平衡失调,均可导致疾病。
& & & & &隆:相当于中医的&气&、&风&,便其作用与含义比气,风更广。从生理意义讲,它的功能是主呼吸、肢体活动、感觉思维、循环、排泄,是推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从病理意义讲,由于内外因素,使隆的平衡失调,从而产生各种疾病。因疾病部位不同,分为头隆、索隆、心隆、肺隆、胆隆、胃隆、小肠隆、大肠隆、肾隆、骨隆等;其他疾病并发产生各种合并症,分为赤隆、肾隆、血隆等。
& & & &&索隆:即五种隆之一的索培隆失调,殃及白色命脉(中枢神经)的一种神经机能性疾病,症状为晕、心神不宁,精神错乱、呼吸困难等。印象为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病。
& & & &&心隆:主心脏活动的隆失调,出现心慌气短,神志模糊,心悸烦躁,背痛失眠。印象为心脏病。
& & & &&赤隆:赤巴和隆紊乱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头昏、头痛、发烧、发抖,前额眼眶和面颊疼痛。饥饿时复发。
& & & & &血隆上雍:体内坏血被遍行隆扰乱,向上体雍塞,阻碍气和血流通的脉道而产生的疾病。此时如果血偏盛,则印象为高血压证;若隆偏盛,症状为头昏目眩、耳鸣、多嘘叹、神志不安、失眠健忘、疲乏无力、膨体颤抖、多语、怕冷等。老年人多易发此病。
& & & & &赤巴:相当于中医的&火&,但其作用与含义更广。它在生理方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热,调节体温、助消化。从病理意义讲,因赤巴失调产生症状为身热、皮肤、巩膜、颜面及小便发黄、口渴、呕吐下泻、腹部胀满、喜凉恶热等的各种疾病。
& & & & &&培根:相当于中医的&水&、&土&,但其作用与含义更广。它的生理功能为运化食物、调节水液等。培根失调,病理方面可引起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和体液失调,若与隆、赤巴、血等为伍,则形成多种复杂疾病。
& & & & &白脉病:藏医解剖学把人体的经脉分为白脉和黑脉。黑脉泛指血管,包括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白脉泛指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及多种神经。白脉病是指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或病理损害,症状一般为口眼斜歪、四肢麻木不仁偏废不用、拘挛僵直、角弓反张、瘫痪、偏瘫、意识不清、头部震颤、失语蹇言等。
& & & & &&郞脱:胃部疼痛剧烈,上腹如刀剜。印象为肠梗酌、胃肠穿孔、胆囊炎、结石等腹部剧痛疾病。
& & & & &黄水病:藏医认为,干黄水是血的糟粕进入胆囊分解为胆汁,胆汁的精华便为黄水,充斥于肌肤及关节中间。由于内外因素影响,黄水偏盛偏衰则产生黄水病,导致浮肿、水肿、湿疹、关节炎、关节肿胀、脏腑和水脓疡等。
& & & &&干黄水:藏医认为,干黄水其意相似于除湿。
& & & & &木布症:又称紫色培根症,是隆、赤巴、培根、血与黄水相凝结而引起的综合症。分热性、寒性两种。跌打操作所致的瘀血降于肝脏,或者过食热性、酸性食物引起肝血增盛,肝血不能生化为正精,逆行入胃、小肠形成败血,引起的热性木布症。过食不易消化的食物,胃液增多,导致担负产生胃热和消化隆,赤巴机能衰败,引起寒性木布症。木布症的症状为嘈杂泛酸、胸腹灼痛、消化不良、中期呕吐胆汁,后期吐烟汁色粘液和血,大便燥结,肌肉消瘦,出现肝脾胃肠痞瘤。印象为胃肠溃疡等症。患有&木布症&忌吃辣、生、醋、酱、油、泡菜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 & & & &瘟疫症:传染性疾病。分脑炎、喉哦、&急刺痛&、&郞脱&、痢疾、丹毒、淋巴腺炎、霍乱转筯、炭疽、破伤风、急性黄胆型肝炎、急性肾炎、炎症结核、颈部淋巴结核、痄腮、&安如&等18种。藏医认为,瘟疫症是由肉眼看不见的&虫&(病菌)侵入人体造成的,具有来热猛、高热、病程短、危险性大等特征。
& & & & &急刺痛:侵入上体的一种瘟疫病。症状是左右肋剧痛、目赤、咳嗽、口苦、恶寒身颤。印象为大叶性肺炎、肺脓肿、结核性脑膜炎之类。
& & & & &亚玛虫:藏医认为是一种亚玛的虫(细菌)侵入脑膜引起的头痛病。症状为烦燥不安、牙和面颊痛、鼻涕色红、眼睛痒痛、眵目糊、头颅骨缝间肿大、剧烈陈旧性头痛、偏头痛。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根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