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L12骨折手术三个月了,跟内固定下面连接的那节椎骨骨折用手指压有疼痛感觉是什么原因?正常吗?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5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处坠落、车祸以及各种自然灾害事故均可对人体造成严重创伤。在所有的创伤中,胸腰椎损伤约占6.3%[1],椎体爆裂性骨折使产生的碎骨块突向椎管内压迫脊髓和硬膜囊,导致至少有50%患者合并脊髓或马尾功能受损[2]。本文回顾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新沂市中医院骨一科对于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现整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5例,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19~63岁,平均4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d 11例,3~7d 32例,8~14d 2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9例,坠落伤7例,砸伤5例;其他4例。胸椎(T)骨折12例,腰椎(L)骨折33例。损伤节段:T112例,T1210例,L121例,L29例,L32例,L41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型:压缩型10例,爆裂型31例,骨折脱位型4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标准分级:A级2例,B级2例,C级27例,D级10例,E级4例。...&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0引言胸腰椎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1/2,由于其解剖的特殊性,容易由传导暴力造成损伤,引起脊柱脱位、不稳、椎管狭窄、脊髓损伤等。相当一部分的胸腰椎骨折都需要手术进行治疗,而后路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是常用的手术方式。传统的后路四钉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后凸畸形、断钉等现象较为常见。因此,有学者提出经伤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此固定方法与传统后路四钉内固定相比,减轻了断钉断棒、矫正度丢失等并发症;还有学者开展了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技术,即将两对椎弓根钉分别固定于骨折椎及其相邻的正常椎体中,并应用于临床,以上两种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评价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应用前景。。1资料和方法1.1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相关文献。②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相关文献。③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研究进...&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自1963年Roy-Camille等报道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以来,后路开放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已经逐步成为了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主要方法[1,2],大量临床报道疗效满意,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地活动,减少了长期卧床的痛苦,能够预防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压疮等长期卧床并发症,且能避免继发脊柱后凸畸形及神经功能损害。但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传统开放手术中椎旁肌肉广泛的剥离和术中长时间的牵拉损伤,会引起局部肌肉坏死及纤维瘢痕化,从而导致远期的腰背部慢性及僵硬等不适感[3-5]。为减少或避免这种并发症,近年来发展了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技术,临床初步应用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固定、骨折复位治疗T10~L3新鲜骨折46例,并与40例传统开放手术患者进行比较,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无神经功能损害的...&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和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脊柱损伤。在所有胸腰椎骨折中,爆裂性骨折占64%~81%[1]。本科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纯性压缩骨折和无神经损害的爆裂骨折,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住院患者共纳52例,均为无神经损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9例,女33例,年龄36~78岁,中位年龄53.7岁;病程0.5~6.2d,平均4.6d。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8例,重物砸伤9例,高处坠落伤5例。损伤节段:T8 1例,T91例,T10 2例,T11 3例,T12 14例,L1 19例,L2 10例,L3 2例。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17例,爆裂性骨折35例。脊髓损伤美国脊柱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均为E级。纳入标准:(1)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或爆裂性骨折,无脱位,椎弓根和小关节突完整;(2)CT扫描显示椎体骨折块后移侵犯椎管,临床上无神经症状;...&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郝刚,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7238P.O.Box1200,Shenyang110004www.CRTER.orgwww.CRTER.org1Department ofOrthopedics,GeneralHospital of BeijingMilitary AreaCommand of ChinesePLA,BeijingGraduateDepartment of Shanxi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030001,Shanxi Province,ChinaHao Gang★,Studying for master’sdegree,Departmentof Orthopedics,General Hospital ofBeijing Military AreaCommand of ChinesePLA,Beijing100700,CGrad...&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在骨科临床上,脊柱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疾病,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为普遍。胸腰椎骨折属于严重不稳定性骨折,因此必然会造成脊髓神经受到压迫,并且使脊柱正常的列线和生物力学性能发生异常改变。部分患者会发生剧烈的持续性疼痛,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随着现代脊柱内固定的方式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此病的已经有了系统化的认识,尤其是关于脊柱三柱理论和椎弓根系统理论的应用,使得脊柱骨折医疗技术得到大幅提升,治疗效果较以往显著提高。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共收治脊柱胸腰椎骨折30例,采用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9.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高空坠落12例,重伤砸伤4例。骨折椎体部位:T81例,T95例,T101例,T126例,L117例,L210例。根据Denis分型标准骨折类型可以分为,屈曲压缩型2...&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6613
订购咨询:800-810-661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段及腰椎骨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年03期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段及腰椎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段及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严重胸腰段及腰椎骨折患者62例,其中T112例,T1213例,L128例,L210例,L36例,L43例。新鲜骨折58例,陈旧骨折4例。Denis分类:压缩型12例,爆裂型33例,骨折脱位型17例。脊柱载荷评分均≥7分,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LICS)评分均≥5分。19例伴脊髓损伤,术前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5例,C级7例。均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其中前路减压52例,均行前路植骨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50~210min,平均170术中出血量400~2900ml,平均819ml。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切口疝、脑脊液漏、脓胸及植骨块移位等并发症。术前后凸Cobb角为8°~40°,平均23.9°;术后57例完全纠正,5例残留2°~10°(平均4.7°)。术前椎体压缩率为20%~95%,平均54.5%;术后47例完全纠正,15例残留2%~30%(平均16.9%)。术前椎管狭窄率为5%~90%,平均51.1%;术后为0~30%,平均4.7%。上述3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72个月,平均31个月,前路植骨均骨性融合。术后10~12个月时,后凸Cobb角为0°~15°,平均0.62°;椎体压缩率为0~30%,平均4.6%,与术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19例术前脊髓损伤患者中15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4例神经功能无变化(仍为A级);43例术前无神经损伤者采用我院自制功能评价法评定,优30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1例术后钛网塌陷、椎弓根螺钉切割,出现较明显后凸畸形,患者出现较顽固慢性背部酸痛症状;其余病例均无腰背部顽固性疼痛。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段及腰椎骨折能使伤椎得到即时的三柱稳定,且减压彻底,固定坚强可靠,适应症选择适当近期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687.3【正文快照】:
随着脊柱高能量损伤病例增加,需前方减压支撑植骨的病例亦相应增加。对于脊柱骨折有前路手术指征的脱位型、明显骨质疏松的、椎板等后方复合结构有损伤的患者,采用单纯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存在脱位复位困难、内固定欠可靠(因内固定在椎体侧方),容易出现内固定松动、切割、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坚,杨欣建,马喜洪,费军,孙士锦;[J];创伤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戴力扬;[J];创伤外科杂志;2002年04期
杨欣建,马喜洪,费军,黄坚,孙仕锦;[J];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11期
夏群,徐宝山,张继东,付国成;[J];中华骨科杂志;2004年12期
关骅,郭险峰,陈学明;[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旗,朱耀明;[J];重庆医学;2003年09期
杨维权;刘大雄;孙荣华;王魁;陈宜;李世蒙;;[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年12期
戴力扬;王向阳;;[J];颈腰痛杂志;2006年01期
周强,许建中,谭祖键,王序全,马树支,代飞,吴雪晖;[J];脊柱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戴力扬,沈雷,崔一民,王伟;[J];临床骨科杂志;2003年02期
黄俊文;梁惠钦;胡曙荣;;[J];临床骨科杂志;2006年04期
牟英君;马国平;齐云飞;;[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戴晓明;曾海滨;王金星;周清碧;陈勇忠;张忠;;[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周冰,郭开今,辛兵;[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郭庆山,王爱民,王晓军,孙红振,杜全印;[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保和;张懋;龚乐;;[A];宁夏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张文勇;;[A];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王炤;潘兵;;[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冷向阳;[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江涛;[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夏群;[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何江涛;[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戴力扬;[J];临床骨科杂志;2000年01期
戴力扬,成培来,张文明,徐印坎,屠开元;[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0年02期
杨欣建,王正国,朱佩芳,宁心,李晓炎,翁格文,陈海斌,徐红;[J];中华创伤杂志;1999年02期
徐宝山,唐天驷,杨惠林;[J];中华骨科杂志;2002年11期
戴力扬;[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1年03期
戴力扬;[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永德;[J];山东医药;1980年06期
邵惠南,蔡克勤;[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0年Z1期
叶衍庆;;[J];山西医药杂志;1980年01期
夏思禹;;[J];国际骨科学杂志;1980年04期
牛妞;;[J];国际骨科学杂志;1980年04期
方绍孟;张丁权;;[J];河北医药;1980年05期
孙映珊;;[J];现代临床医学;1980年03期
田庚戍;薛庆澄;;[J];天津医药;1980年03期
谢永昌;;[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0年01期
陈雄德;;[J];贵州医药;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传娥;金宁;张庭军;;[A];1998年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8年
王国新;;[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富德;王志成;吴莹;管声扬;田秋里;;[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周惠嫦;周俊明;张盘德;;[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陳孟勤;向慶典;唐正榮;;[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生理)[C];1964年
王佳林;;[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吴汉江;罗建光;朱兆夫;;[A];第二届中国国际暨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王长贵;焦艳军;齐鸿亮;;[A];第二届中国国际暨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张路;马志昆;;[A];第二届中国国际暨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张兰菊;谢中光;吴海燕;刘超英;;[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磊;[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新华;[N];医药经济报;2000年
张子平;[N];大众卫生报;2001年
汪健;[N];江苏科技报;2002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郭昭庆 党耕町 陈仲强等;[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年
曾居仁;[N];中国气象报;2003年
记者吴平;[N];人民日报;2003年
(曙光医院骨伤科);[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刘国信;[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雷;[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吴继功;[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张奉琪;[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宋富立;[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陈长春;[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列道;[D];浙江大学;2001年
张长春;[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吴立忠;[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陆俭;[D];苏州大学;2002年
吴竑;[D];中南大学;2003年
王登虎;[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江振华;[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陈桂珍;[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王一民;[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袁岱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椎骨骨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