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优秀教师心理学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本​人​几​年​前​考​教​师​资​格​证​,​为​了​方​便​复​习​,​将​四​川​教​师​资​格​证​A​级​考​试​的​两​本​教​材​上​的​所​有​章​节​练​习​全​部​打​成​了​w​p​s​格​式​,​现​将​此​资​料​共​享​给​有​用​的​网​友​们​。​觉​得​好​的​请​给​个​好​评​。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20080份文档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国教育之三(终结篇)——为什么中国没有大师? | 心事鉴定组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625873人加入此小组
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国教育之三(终结篇)——为什么中国没有大师?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同时中国的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外国发达学术国家是接轨的。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总数达142万。(近几年,中国很多小学,中学阶段的学生出国比例大幅提高,也反映出中国中小学教育越来越无法得到富裕阶层的认可)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中国教育出来的学生也同样得到了国外教育机构的认可。中国在能源,军事,航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其背后的科技支持者,大多数全部或部分接受了中国的现行教育。从这一方面来看,中国教育无疑是成功的。有人认为中国教育的焦点——高考制度等同于古代的科举制度,这一点我不认同,原因有2点:第一,高考确实和科举制度有着相同的正作用——赋予社会底层向上流阶层流动的机会。但高考制度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远超科举制度,它给予底层人民与上流阶层几乎相同的机会(事实上也没有完全平等),而科举制度给底层人民提供的机会更像是要买中500万彩票,在一个世袭是合法的古代社会,能够空出来的资源有多少了?第二,高考制度确实和科举制度有着相同的负作用——考试内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多少意义。(现行教育关于这点在我的第一篇文章中,详细分析过了),但是与八股文做的好坏对做官没有任何意义相比,科学教育毕竟培养的大量的科技人才,实实在在的改造了这个社会。
那么除去中国教育的成功之处,外界对中国教育的最主要的指责就是,中国教育扼杀创新能力。让我们用事实说话,了解一下中国的应用科技及基础科学领域原创能力状况。
以医药工业为例 ,2002年医药工业总值为33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2%左右,但是中国医药工业主要以防制药为主,几乎没有创新药物。中国目前在世界上被广泛认可的原创药物只有青蒿素,是屠嗷嗷于1971年发现,并因此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医学奖,此后(1971年),中国再无轰动世界的医药发明。而屠嗷嗷本人没有经历过现行教育制度之下的教育。
再看中国农业,中国用占世界7%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中国谷物单产、水稻和小麦单产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玉米单产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中国农业的科技水平也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即便是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翘楚,杂交水稻之父,唯一的沃尔夫农业奖获得者袁隆平先生同样也没有经过现行教育制度之下的教育。(而他主导的杂交技术也渐渐过时,更为先进的转基因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农业革命)
中国在化工,机械,电子,IT等产业鲜有创新性的技术,中国经济应用科技领域的高速发展主要是吸收消化原有西方的科技。那么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的表现如何了?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基础科学论文的数量与日俱增,2008年我的SCI论文收录数量排在世界第6位,但是我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证次数,排在世界第124位(总共才144个国家)。即使是高被引率的文章,其逐年引证率也不高,而逐年引证率是体现原创性的最佳指标。所以我们很难根据中国基础科学领域的论文状况来断定中国基础科学的创新程度。从中国科学家得国际权威科学大奖的情况更能直接看出中国的科学创新能力,目前中国仅有三位获得这样的殊荣,除了上文提到的袁隆平,屠嗷嗷(偏应用型研究),还有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他于2002年度获得泰勒环境奖。刘院士同样也没有经过现行教育制度之下的教育。而目前获得科研界最高奖——诺贝尔奖的7位华人中无一位经过现行教育制度之下的教育。77年以来中国的现行教育体制在培养国人创新能力方面毫无建树,创新能力甚至远远落后于文革之前的中国,批评中国教育扼杀创新能力并非过激之言。在我的前二篇文章中,我曾经分析过,现有教育制度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设计的,但是这个专门为培养科学家的制度却没有培养出一位科学大师,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我不想对此有什么情绪化的指责,因为指责无法解决问题,找到原因才是最重要的。问题究竟出在那里?以下是我从心理学角度的分析。
中国教育体制的焦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制度就是高考制度。赢得高考是中国人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最重要的一步,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人来说,高考带来的权利,具有很大的诱惑。正如批评者所指出的,它是一个指挥棒:家长会对自己平时考试考的好的,给予奖励,考的不好的,给予惩罚。考试考的好的学校,获得权利越多,嘉奖越多。考得差的学校利益少,生源少;学校也根据学生成绩来给予老师相应的报酬与地位。这套方式有相应的心理学支持么?有的,它就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斯金纳提出的“强化”学说:用后果(奖赏和惩罚)来强化行为。他的这一理论被广泛的应用于经济领域,并有一个通俗的名字——绩效考核。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1895年提出了一种具有很大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工资制”方案(绩效考核),这个方案把每个工作细节进行测量分析,并建立标准,然后根据工人的劳动量给予相应的报酬,本质上泰勒是将斯金纳思想真正科学的完全的细节化实现的人,事实也证明泰勒这一方式在工厂生产管理中是卓有成效的。绩效考核用于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也被证明是有一定的效果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在教育领域是合理的方式了?今天的中国教育制度正实施着斯金纳的“强化”思想,这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
心理学家爱德华o德西在1971年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即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  这些学生被分成2组(实验组和无奖励组),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进入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得兴趣。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得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后续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外在奖励也会提高人的内在兴趣。)中国广泛实施斯金纳式的教育方式,会陷入“德西效应”中:学生会学习的很用功,学习成绩也会很好,但是学生普通对学习本身失去了兴趣。没有金钱,地位的现实好处,学生不会主动去学习,探索。踏入社会的学生,如果不需要以学过的知识来换取现实利益,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把学过的知识忘掉,大脑中顽固的留下斯金纳式的“强化”。 与此同时,“强化”教育方式也影响了学生课外兴趣及生活。好成绩或者坏成绩之后,家长会满足或禁止一些学生提出的,可以给孩子带来愉悦感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往往都是多样化,内部化的一些需要,同时家长或学校也会出于成人的价值观,给予孩子们一些外在奖励:钱,地位,赞美或者外部惩罚:减少零花钱,降低地位,批评。孩子发育过程中的满足内部自然需要的愉悦感与金钱,地位,赞美会长期的相伴出现,而恐惧也会与没钱,低地位,批评相伴出现;内部需要或许会经常发生改变,但外部的奖赏或惩罚则是不变的。根据约翰.华生的情绪条件反射理论,孩子逐渐会把金钱,地位,赞美当成幸福快乐的来源,贫穷,低地位,批评则会引起孩子的恐惧。进而扭曲整个人生的价值观,长大后疯狂的追求金钱,地位,听不进批评意见。今天中国民间贪腐成风,源头就在于此。
当然,“德西效应”实验并没有证明,不断提供奖励的学习效率就一定低于凭内在兴趣去学习的效率,而只是证明了学习的人们会越来越没有幸福感。仅凭这一理论,并不足以解释中国原创水平的落后的原因。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 & Dodson,1908)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外部动机水平(一般科普中为“动机水平”,学术领域表达为“应激水平”等,为了兼顾科普性质与学术严谨性,用“外部动机水平”是一个合理的表达,因为心理学动物实验中激发动机的方式通常为外部奖励或惩罚)。外部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外部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外部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外部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示意图
如上图,外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将图中最佳效率点连接,那么就会发现随着困难程度的增加,最佳效率点趋势线指向坐标原点(或接近原点)。相对于心理学实验中动物的“困难任务”而言,花费几年,几十年才可以完成的原创性的科研任务的困难度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了?心理学的一个缺点是我们无法对“困难”这样的概念进行定量,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做一个定性的分析,原创性科研任务的困难程度不是动物的“困难任务”可以比拟的。这意味着,创新性科研任务的最佳动机水平接近于零。对此我给出了2个可能的推论:1,对创新科研任务而言,存在一个最佳的外部动机水平,但该动机水平极低。2,对于创新科研任务而言,外部动机无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从内部寻找人们对这种高难度任务的动机来源,比如兴趣(我倾向于认为这二种可能都同时存在,并不矛盾)。无论是那一种可能,中国教育制度给予的利益刺激都对创新能力起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如果是第一种可能,我们的各种考核,巨大的利益刺激,都远远超过了最佳的刺激水平(大脑会选择此刺激水平下,效率较佳的任务来完成,这意味着我们的科研人员会选择风险小,难度不高的项目,与中国科学界跟风研究严重的现象相吻合)。如果是第二种,各种针对科研人员的物质奖励与考核压力,会削弱内部的动机(又回到上文提到的德西效应),尤其是年轻的科研人员,因为沉溺于利益,过早的丧失了科研热情。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幼童的时期的外部刺激,让中国人过早的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兴趣。
对于教育科研领域来说,学习现有知识,考出好成绩,消化吸收西方原有科学技术,是中国目前的优势。培养想象力、思维能力,做出原创性科学发现,以及发现科学的乐趣,都是中国所缺乏的。当我们的教育制度政策的制定者,用成功管理企业,政府机构的方式来管理教育领域的时候,就已经朝着违反科学规律的方向大步前进了。
以下是我对中国教育制度提出的第三组建议。
1、 对研究性大学,应采用民主自治的方式。让大学里的老师根据自己想法民主的决定大学运行组织方式。一个国家大学的老师,代表着智慧,自我意识强烈,愿意为他人奉献,愿意为社会牛马,高度的精神意志。如果中国可以在公民意识并不强烈的农村实施直接型民主自治,为什么不可以在大学里实施了?(目前“行政化”管理方式,管理者往往将管理企业,政府机构的考核制度带入学校管理,而等级制度本身也是一种利益刺激,大学的具体管理中,应避免过多的奖励与惩罚,提供一个稳定的,公平的学术环境)
2、 对于应用型大学,职业技术学校,可以考虑适当保留目前体制,因为中低难度的任务,绩效考核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也要考虑不同情况下合适度。完全的商业化也是一个很好方法,鼓励私人参与投资这类学校,让市场去检验这些学校的价值是合理的方式。
3、 取消公办中小学中实施的绩效考核,不宜设置过多的行政级别以及过大的收入差距,这样老师才有宽容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创造力,而不是严格的对学生实施绩效考核。
4、 国家应容许、鼓励和支持有良好声誉的组织、企业家、教育家来创办各种形式的学校。多样化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是创新的源泉。
5、 取消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来录取学生,降低标准化考试成绩在学校录取学生的权重,给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招生权,甚至可以给教授本身自主招生权。并不否认考试的积极作用,尤其在标准化要求高的学科中的作用,但对于那些要求创新能力的领域,目前的考试制度过于苛刻了。
6、 避免用学术内容来进行公务员录取考试,取消因学位不同而导致的国家机构中待遇的不同,也不宜设置过高的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用地位利益刺激学术发展不是个好方法,为了利益追求学术的人,只会损坏学术的质量与声誉。(1)吴彩丽,孙启贵,徐飞.中国基础科学原创水平的科学计量学研究——以纳米科学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 张 剑 ,郭德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 心理科学进展.):545~550
+ 加入我的果篮
晕,WORD里的图 怎么没有了。
民主自治不太可能,国人对权利的渴望是不可阻挡的。而自主招生。。。就我所见过的,完全就是走后门的一中光明正大的形式。其实制度的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他不太符合我国的国情而已
感谢邀请我来围观。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我其实都不是太懂,虽然有幸教过从小学到高中的课,却从来不曾记得什么理论。每次评课听其他老师熟练地讲着各种教育术语,我就有“不明觉厉”的感觉。楼主的一些观点我是赞同的。学校推进新课改,让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学习的能力,还经常组织测评新式课堂。但很显然,在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无法保证应试能力。于是就有了公开课各种花里胡哨,平时课依然老一套。这还是所谓“绩效”在指挥着一切。至于改革建议以及其他,我并没有好的成熟的想法。
关键严格的绩效考核是接近公平最容易的手段。。
的话:民主自治不太可能,国人对权利的渴望是不可阻挡的。而自主招生。。。就我所见过的,完全就是走后门的一中光明正大的形式。其实制度的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他不太符合我国的国情而已伴随利益的结果,这几乎没有办法,我在文中也详细阐述了分离学术与利益的思想
的话:感谢邀请我来围观。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我其实都不是太懂,虽然有幸教过从小学到高中的课,却从来不曾记得什么理论。每次评课听其他老师熟练地讲着各种教育术语,我就有“不明觉厉”的感觉。楼主的一些观点我是赞同的。学校推进新课改,让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学习的能力,还经常组织测评新式课堂。但很显然,在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无法保证应试能力。于是就有了公开课各种花里胡哨,平时课依然老一套。这还是所谓“绩效”在指挥着一切。至于改革建议以及其他,我并没有好的成熟的想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谢谢围观
的话:关键严格的绩效考核是接近公平最容易的手段。。绩效考核是一种方式,本身没有公平不公平这一说法,就如高考,你觉的他是公平的么?公平的采用这种方式对于人们完成一些工作是非常有效果的,但是对于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则是没有效果的,原因我文中已经详细分析过了。不否定绩效考核,否定在不该用绩效的地方用绩效。
应试教育造成千军万马过小桥是最大的障碍!应试让创新成为无用,分数才是应试的目标。
的话:应试教育造成千军万马过小桥是最大的障碍!应试让创新成为无用,分数才是应试的目标。考试是一种标准化方式,对人的创造力是有损害,一些领域,比如工程技术,考试是个好方式。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符合科学规律。
作为在读高中生,我表示对这篇文章不能同意更多了,教育改革未来可能出现,不过我是不可能从中受益了……
把文章收录到geek学院那儿去吧。学术与利益分开,不知道这个理想的情况何时才能实现啊……
的话:作为在读高中生,我表示对这篇文章不能同意更多了,教育改革未来可能出现,不过我是不可能从中受益了……把文章收录到geek学院那儿去吧。学术与利益分开,不知道这个理想的情况何时才能实现啊……高中生,还是可以从中收益的,如果大学改的更好,还是受益的。而且还有你未来的孩子啊。学术与利益分开,最终还是要靠政府的收入政策改革,政企分开等方式慢慢递进,相信不远了。
其实我一点都不担心我现在基本上是把希望放在欧美国家身上了,中国就继续当世界工厂吧,只要别被落得太远,能保住自己安全就行本来起步就晚,人口还众多,吃饭都成问题,管理也管不过来,还想要科技强国出大师级别的人物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一把……除去少数的几个跑去欧美国家得到发展的科学家以外,国内能自给自足就可以了,别什么技术都依赖欧美就行。我们搞学术的都想要自由发展,可是这个人口基数和思想风气(拉关系走后门)又不允许你培养那样的人才,何况学术这方面是催着你创收,出成果,出业绩,你不想赚钱学校还想赚钱呢,学校不想赚钱国家还要求你赶紧赚钱呢。一锅浑水,没法把自己撇清。所以国内要什么大师?一个吃不饱饭的混乱不堪的世界工厂,要什么大师?改变社会不容易,改变人的思想更不容易,每一个改革都跟随着无数钻空子的人和被疏忽的问题。准大师们还是赶紧往欧美跑吧。
通信工程、计算机硕士
德西效应,这个分析的太好了。说到原创水平的问题,我也不得不说一下我的一种带有阴谋论性质的观点:因为技术水平和国外有较大差距并且国外资料过于详细,以至于人们觉得没有必要进行原创理论研究。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沿着美国人的研究道路,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美国人把标准,框架都写成了特别详细的文档,写的好到你翻译过来就能直接用的程度。那么谁还辛苦的去研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这样做,美国人这样做了,效果不错,我们为什么不跟随呢?自己研究,最可能的情况就是研究半天,还是得出了和美国人一样的结论(好吧,实际上是没有研究的技术水平),还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经济发展等着这个技术来用,不赶快拿个现成的怎么交差呢。其实我认为中国敢于在政治体制及教育制度上实行和他国不完全相同的改革,是非常大胆的。不管搞得有没有别的国家好,这种精神值得鼓励。一个国家要不要大师,要看需不需要大师。大师能够让大家活的更快乐么?未必。甚至连让自己活的更快乐也做不到。你说养猪场里面的猪,是有智慧好点,还是没智慧好点呢?这个问题答案很明显,猪如果智慧太高,不服人管,也就没法养了。国家从某种角度的定位,不就是个养人场么,要那么多大师有何意义。国家宁可放有可能成为大师的人到别的国家,也是另一种维持稳定的策略吧。
感谢邀请。1、个人觉得您把高考和科举进行对比,不够全面,因为科举不是一个考试而是一个制度,而高考也只是现代考试的一个环节。应该是从小学考试一直到中国第一考公务员考试为止,毕竟高考只是让你有机会进入更高学府,但和你能否进入公务员无关,科举最终是进入古代公务员体系(并非太监,哈)。2、在科举出现之前,有九品中正制,而隋朝也出现一些类似从父荫的“空子“,儿子就算平庸也能在父亲的影响力下,进入官场,无需辛苦读书,就算到了唐朝初期,也有出现。到了宋朝或许更严格了,但会否也有舞弊呢?不得而知,但反观今天,从父荫、舞弊等情况是否存在呢?我不敢说,但这也如同您文中说的,你到底为了什么而做题?3、至于学校绩效问题,如果您不用绩效去激励,又如何让学校会全心全意地帮培养学生呢?我努力没回报,不努力又是相同的收入,难道真的从爱好,崇高理想这方面来激励老师?这不又回到了斯金纳身上了?只是从绩效变成了精神表扬什么的,没区别啊,但我觉得这不现实。4、我没学过教育心理学,但我觉得不可能把您文中说的斯金纳的理论和德西理论分开分析,前者是培养孩子爱好读书的方法之一,而后者是要求奖励不要来得太多太强。5、关于你建议的最后一点,就你说的,不要用学术问题来进行公务员考试,那么历史学科算不算学术问题呢?心理学算不算学术问题呢?以上是我粗略想到的几点。
的话:其实我一点都不担心我现在基本上是把希望放在欧美国家身上了,中国就继续当世界工厂吧,只要别被落得太远,能保住自己安全就行本来起步就晚,人口还众多,吃饭都成问题,管理也管不过来,还想要科技强国出大师级别的人物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一把……除去少数的几个跑去欧美国家得到发展的科学家以外,国内能自给自足就可以了,别什么技术都依赖欧美就行。我们搞学术的都想要自由发展,可是这个人口基数和思想风气(拉关系走后门)又不允许你培养那样的人才,何况学术这方面是催着你创收,出成果,出业绩,你不想赚钱学校还想赚钱呢,学校不想赚钱国家还要求你赶紧赚钱呢。一锅浑水,没法把自己撇清。所以国内要什么大师?一个吃不饱饭的混乱不堪的世界工厂,要什么大师?改变社会不容易,改变人的思想更不容易,每一个改革都跟随着无数钻空子的人和被疏忽的问题。准大师们还是赶紧往欧美跑吧。你这孩子太悲观了
的话:德西效应,这个分析的太好了。说到原创水平的问题,我也不得不说一下我的一种带有阴谋论性质的观点:因为技术水平和国外有较大差距并且国外资料过于详细,以至于人们觉得没有必要进行原创理论研究。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沿着美国人的研究道路,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美国人把标准,框架都写成了特别详细的文档,写的好到你翻译过来就能直接用的程度。那么谁还辛苦的去研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这样做,美国人这样做了,效果不错,我们为什么不跟随呢?自己研究,最可能的情况就是研究半天,还是得出了和美国人一样的结论(好吧,实际上是没有研究的技术水平),还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经济发展等着这个技术来用,不赶快拿个现成的怎么交差呢。其实我认为中国敢于在政治体制及教育制度上实行和他国不完全相同的改革,是非常大胆的。不管搞得有没有别的国家好,这种精神值得鼓励。一个国家要不要大师,要看需不需要大师。大师能够让大家活的更快乐么?未必。甚至连让自己活的更快乐也做不到。你说养猪场里面的猪,是有智慧好点,还是没智慧好点呢?这个问题答案很明显,猪如果智慧太高,不服人管,也就没法养了。国家从某种角度的定位,不就是个养人场么,要那么多大师有何意义。国家宁可放有可能成为大师的人到别的国家,也是另一种维持稳定的策略吧。中国模仿之路,基本上走到头了,未来的竞争还是创新的竞争。同时我认为快乐的人未必成得了大师,但大师一定快乐
的话:感谢邀请。1、个人觉得您把高考和科举进行对比,不够全面,因为科举不是一个考试而是一个制度,而高考也只是现代考试的一个环节。应该是从小学考试一直到中国第一考公务员考试为止,毕竟高考只是让你有机会进入更高学府,但和你能否进入公务员无关,科举最终是进入古代公务员体系(并非太监,哈)。2、在科举出现之前,有九品中正制,而隋朝也出现一些类似从父荫的“空子“,儿子就算平庸也能在父亲的影响力下,进入官场,无需辛苦读书,就算到了唐朝初期,也有出现。到了宋朝或许更严格了,但会否也有舞弊呢?不得而知,但反观今天,从父荫、舞弊等情况是否存在呢?我不敢说,但这也如同您文中说的,你到底为了什么而做题?3、至于学校绩效问题,如果您不用绩效去激励,又如何让学校会全心全意地帮培养学生呢?我努力没回报,不努力又是相同的收入,难道真的从爱好,崇高理想这方面来激励老师?这不又回到了斯金纳身上了?只是从绩效变成了精神表扬什么的,没区别啊,但我觉得这不现实。4、我没学过教育心理学,但我觉得不可能把您文中说的斯金纳的理论和德西理论分开分析,前者是培养孩子爱好读书的方法之一,而后者是要求奖励不要来得太多太强。5、关于你建议的最后一点,就你说的,不要用学术问题来进行公务员考试,那么历史学科算不算学术问题呢?心理学算不算学术问题呢?以上是我粗略想到的几点。1.公务员考试确实是国考,不过内容应该也是学术内容。2,古代世袭是合法的,范围也比今天范围广。3,不需要用绩效方式来让老师“全心全意”,用了绩效,老师也不是"全心全意“,只要能拿高分,打骂羞辱都有。20年前,绩效没今天这么严重,老师也是认真的,学生素质也很高。4,强化不能培养出对学习的”爱好“,很早就已经发现,学习是自发行为。5,尽量2者的关系越少越好,也不要有标准教材,否则还是应试。
的话:1.公务员考试确实是国考,不过内容应该也是学术内容。2,古代世袭是合法的,范围也比今天范围广。3,不需要用绩效方式来让老师“全心全意”,用了绩效,老师也不是"全心全意“,只要能拿高分,打骂羞辱都有。20年前,绩效没今天这么严重,老师也是认真的,学生素质也很高。4,强化不能培养出对学习的”爱好“,很早就已经发现,学习是自发行为。5,尽量2者的关系越少越好,也不要有标准教材,否则还是应试。2、古代要世袭,不是那么简单的,要有足够大的功名,除非你是皇族。3、20年前学生少,竞争少,而且我就是20年前的学生,一样存在绩效。除非你消除竞争。4、学习爱好是自发的,也有他人影响的,但爱好的强度可以强化,你喜欢喝很喜欢,很多时候都在被强化,被认同感其实就是一种强化,你被老师同学朋友父母认同就是强化,你不被老师同学朋友父母认同,你可以看成惩罚。5、你错了,近期的政府很多决策出现问题,就是历史问题不过关,心理学没学好。
我很希望能有人研究下现有的家庭教育,方法适当的家庭教育是否可以抵消这种体制缺陷?对于一个被这样的体制涂毒一生的人来说,我不希望我以后的孩子再像我们这样失去探索世界的能力。但是,感觉规避的唯一方法就是私塾教育,又但是完全没有了系统化的教育,会使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子呢?没有足够的样本,也没几个人敢拿孩子的未来做实验那。。。
的话:2、古代要世袭,不是那么简单的,要有足够大的功名,除非你是皇族。3、20年前学生少,竞争少,而且我就是20年前的学生,一样存在绩效。除非你消除竞争。4、学习爱好是自发的,也有他人影响的,但爱好的强度可以强化,你喜欢喝很喜欢,很多时候都在被强化,被认同感其实就是一种强化,你被老师同学朋友父母认同就是强化,你不被老师同学朋友父母认同,你可以看成惩罚。5、你错了,近期的政府很多决策出现问题,就是历史问题不过关,心理学没学好。2.老兄写一篇古代世袭的文章吧,世袭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现代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机会更多,比如,免费的义务教育。3、20年前,我上初中,那时的绩效很厉害,到处都是罚,所以应该是25年前,我记得那时小学的老师,认真的也很多,虽然玩的时间多,但并没有耽误我们学习。4,你说的涉及到心理学深层次的问题,目前可以得到承认的心理学部分,都是简单的。一涉及到深处,心理学就成“佛洛伊德”之方向,很难用实验来验证了。我的看法是认同感是一种高级复杂情感,一旦用于“强化”会导致心理学概念的模糊。绩效考核的实质就是“金钱,地位”直接的低等心理需要刺激。5,政府的错,不是本文涉及,另开一贴吧
的话:我很希望能有人研究下现有的家庭教育,方法适当的家庭教育是否可以抵消这种体制缺陷?对于一个被这样的体制涂毒一生的人来说,我不希望我以后的孩子再像我们这样失去探索世界的能力。但是,感觉规避的唯一方法就是私塾教育,又但是完全没有了系统化的教育,会使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子呢?没有足够的样本,也没几个人敢拿孩子的未来做实验那。。。昨天看了一部关于圣雄甘地的片子。首先你要找一个没有“望子成龙”心的老婆,还有在选学校的时候,打听一些,他们是不是经常加班,有体罚行为。不要逼迫自己的孩子经常带他出去玩。不要对环境失望,甘地并不激烈反抗他的环境,而是用默默行动来主张他的理想。失望,暴躁只会让事情走向反面。
的话:2.老兄写一篇古代世袭的文章吧,世袭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现代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机会更多,比如,免费的义务教育。3、20年前,我上初中,那时的绩效很厉害,到处都是罚,所以应该是25年前,我记得那时小学的老师,认真的也很多,虽然玩的时间多,但并没有耽误我们学习。4,你说的涉及到心理学深层次的问题,目前可以得到承认的心理学部分,都是简单的。一涉及到深处,心理学就成“佛洛伊德”之方向,很难用实验来验证了。我的看法是认同感是一种高级复杂情感,一旦用于“强化”会导致心理学概念的模糊。绩效考核的实质就是“金钱,地位”直接的低等心理需要刺激。5,政府的错,不是本文涉及,另开一贴吧1、世袭,官爵、封地、权力、封号,教育在古代从来都是垄断和世袭,你看家族藏书量就知道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和从底层走向上流没直接关系,只是在9年义务教育中尽量做到教育资源的平等或者其他方面,这只是现代教育环节中的第一环而已。2、20年前,你觉得老师认真很多,不单单是绩效问题,还有其他事情的,例如教材复杂了,教材量大了,从前10天讲一课都没问题,现在需求你5天讲一课,才能讲完所有课程,然后预留事件去复习,相对比起来,就没那么认真了,但这是老师的错吗?绩效可能是相关,但不是必然。您说到处是罚,你要看罚的是什么,小偷小摸要罚不?老师上课你说话,要罚不?你抄袭作业要罚不?罚不一定用在学习上,还有很多品德问题上,创新、成绩只是教育中的一个小环节,还有道德建设等等。4、请距离那些层次是难以用实验来证明的?很多实验都是特定的情况下特定的环境下去操作,和实际是有差别的。至于您说的绩效考核的实质是“金钱和地位”低等心理学需求刺激,那么为什么你又要列举这么多的其他心理学呢?你难道没发现他们其实会相互影响,从而把心理学的参数复杂了吗?为什么有些人就算有刺激也不要绩效而用心教学,为什么有人能在绩效和爱好之间拿捏好呢?你再查阅某些教育心理学的实验,为什么有些斯金纳理论的应用在低年级学生有用,而在高年级没用呢?请联系更多的资料。5、问题要纵览,也要横看,很多问题是不能独立讨论的,一环扣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
25年前,老师也有认真的,也有不认真的,不认真的老师,最多混日子。20年前,绩效盛行,老师也有认真的,也有不认真的,但那是老师不认真的,经常体罚学生,贪污严重,因为绩效的导向,老师压力大了,利益诱惑多了。中美中小学教育,就是2个代表,美国的学校目前是没有绩效考核的(奥巴马提了一个方案,要实行绩效,方案没有中国这样严重的绩效,但也遭到老师反对)你觉的美国人教出来的学生,道德有问题么?现代心理学(或者说是脑科学),论文中不用外部动机水平,压力水平来描述,而是一些脑生理唤醒的物理或化学量化。我这里为了科普需要,做了简化。有些人就算你给了他巨大的利益刺激,他也不为所动,也就是说,外在巨大刺激并没有引起他相应的脑生理反应。但不能因此否定了理论本身的结论。这些,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也已经考虑过了。人做为一种动物,我们具有和老鼠相同的基础心理结构,对老鼠适用,对我们也会适用。负做用,对老鼠存在,对我们也会存在,存在量的多少?我们只能做定性的分析。
感谢邀请我来围观。。其实我自己也有想过一些,但是一直觉得自己人微言轻也就没怎么关于这个问题发表过意见,我想你这些建议都不错,但是有的时候你可能把大学老师们(或者说学者们)想得太好了,他们也有欲望,那种纯粹的学者不会很常见的,然后高考就目前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是适合国情的,毕竟考生和学校数量相比悬殊
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本文阐述的有理有据,可惜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成,光从这一方面评价与评判是不够客观现实的,有的东西理论和实践情况是不同的。从相关系数来讲,心理学部门占相关教育现状的多少。这点是无法以实验来判定的。文章中透露出理想主义的思潮,作为一个纯粹研究的人来说挺好。所以作为本文的最后的建议来说,光从心理学部分就得出这样的建议,或许有失公允。对于我来说,可能略显激愤一点,光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觉得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因素你或许没有考虑进去,就是权贵阶层的心理态度,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是决定大部分事务走向和发生的关键,也是实质上掌握社会资源和方向的看法。或许这一部分对于科学分析与应用实验的距离较远,且离我们生活较远,较难以客观公正的了解分析。
的话:感谢邀请我来围观。。其实我自己也有想过一些,但是一直觉得自己人微言轻也就没怎么关于这个问题发表过意见,我想你这些建议都不错,但是有的时候你可能把大学老师们(或者说学者们)想得太好了,他们也有欲望,那种纯粹的学者不会很常见的,然后高考就目前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是适合国情的,毕竟考生和学校数量相比悬殊嗯,高考的必要性,在于它可以公平的分配利益。我们认为不公平的事,大多与利益有关。先要放松管制,让不利益的学校,不追求利益的人有所选择。然后要让利益弱化,学习不是成为获得利益的途径。
我只想提一下,为什么日本也是像我们差不多的都是靠考试决定上大学的,但日本就有很多创新?不说别的,至少日本有很多诺贝尔奖吧。如果文章能加入这个角度的比较也许会更好。
的话: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本文阐述的有理有据,可惜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成,光从这一方面评价与评判是不够客观现实的,有的东西理论和实践情况是不同的。从相关系数来讲,心理学部门占相关教育现状的多少。这点是无法以实验来判定的。文章中透露出理想主义的思潮,作为一个纯粹研究的人来说挺好。所以作为本文的最后的建议来说,光从心理学部分就得出这样的建议,或许有失公允。对于我来说,可能略显激愤一点,光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觉得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因素你或许没有考虑进去,就是权贵阶层的心理态度,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是决定大部分事务走向和发生的关键,也是实质上掌握社会资源和方向的看法。或许这一部分对于科学分析与应用实验的距离较远,且离我们生活较远,较难以客观公正的了解分析。是的,建议部分其实是超出了分析,大胆了一点,比如我提到科研型大学“民主自治”有,教授老师一人一票,自行决定学校的组织形式。我知道西方也不是这样的。想法的来源不是根据欧美经验,而是根据农村的直接选举。权贵心理这块,在我的第一篇,第二篇中都有所涉及。不知道你看了没有。
的话:我只想提一下,为什么日本也是像我们差不多的都是靠考试决定上大学的,但日本就有很多创新?不说别的,至少日本有很多诺贝尔奖吧。如果文章能加入这个角度的比较也许会更好。嗯,日本的制度,说句老实话,还真不了解,你的建议也给了我更国际化的角度,文章只有在广泛了解才更具公正性
的话:是的,建议部分其实是超出了分析,大胆了一点,比如我提到科研型大学“民主自治”有,教授老师一人一票,自行决定学校的组织形式。我知道西方也不是这样的。想法的来源不是根据欧美经验,而是根据农村的直接选举。权贵心理这块,在我的第一篇,第二篇中都有所涉及。不知道你看了没有。“权贵心理”好的~是我考虑不周,失礼了。
的话:嗯,日本的制度,说句老实话,还真不了解,你的建议也给了我更国际化的角度,文章只有在广泛了解才更具公正性按我看网上的新闻了解,发觉其实东方文化都差不多,日本,香港,台湾似乎都是靠考试决定大学的入学资格,而且他们要入好的大学的难道其实与我们差不多,普遍似乎都是读书压力很大。所以如果说是因为考试,因为读书压力大,因为标准化的考试制度造成没有创新或没有大师,似乎只是触到问题的一个要素而已。日本就有很多创新,也有诺贝尔奖。是不是国民的素质,和国内价值观导向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呢?另外,说多几句,其实美国人想上好的大学,也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不可能有那些天天玩乐,然后还能进入好的大学的(极个别天才除外)。所以努力学习其实在哪里都是一样,勤奋应该是一个人必备的品格。所以在说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压力太大了?该减负了,其实只是希望往生活平衡方向发展,减负很多人理解成完全放松,实际上是矫枉过正了。另外,要减负,不如劝现在的家长减少那些非必要的兴趣班比较好,除了贵和说出去自己的小孩读XXX比较有面子之外,收益与投入比基本是不相称的。
通信工程、计算机硕士
的话:中国模仿之路,基本上走到头了,未来的竞争还是创新的竞争。同时我认为快乐的人未必成得了大师,但大师一定快乐我不是大师。在尝试通往大师的道路上,觉得离大师越近一点,貌似也越痛苦一点。还是小时候玩泥巴的时候开心。。
的话:按我看网上的新闻了解,发觉其实东方文化都差不多,日本,香港,台湾似乎都是靠考试决定大学的入学资格,而且他们要入好的大学的难道其实与我们差不多,普遍似乎都是读书压力很大。所以如果说是因为考试,因为读书压力大,因为标准化的考试制度造成没有创新或没有大师,似乎只是触到问题的一个要素而已。日本就有很多创新,也有诺贝尔奖。是不是国民的素质,和国内价值观导向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呢?另外,说多几句,其实美国人想上好的大学,也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不可能有那些天天玩乐,然后还能进入好的大学的(极个别天才除外)。所以努力学习其实在哪里都是一样,勤奋应该是一个人必备的品格。所以在说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压力太大了?该减负了,其实只是希望往生活平衡方向发展,减负很多人理解成完全放松,实际上是矫枉过正了。另外,要减负,不如劝现在的家长减少那些非必要的兴趣班比较好,除了贵和说出去自己的小孩读XXX比较有面子之外,收益与投入比基本是不相称的。学习的过程是个自主的过程,你可以很刻苦,可以好学,也可以为了利益去学,但是被制度绑架,被逼着学,就太可怕了。
的话:我不是大师。在尝试通往大师的道路上,觉得离大师越近一点,貌似也越痛苦一点。还是小时候玩泥巴的时候开心。。大师就是老的时候,还在玩泥巴。。。。。。
的话:感谢邀请。1、个人觉得您把高考和科举进行对比,不够全面,因为科举不是一个考试而是一个制度,而高考也只是现代考试的一个环节。应该是从小学考试一直到中国第一考公务员考试为止,毕竟高考只是让你有机会进入更高学府,但和你能否进入公务员无关,科举最终是进入古代公务员体系(并非太监,哈)。2、在科举出现之前,有九品中正制,而隋朝也出现一些类似从父荫的“空子“,儿子就算平庸也能在父亲的影响力下,进入官场,无需辛苦读书,就算到了唐朝初期,也有出现。到了宋朝或许更严格了,但会否也有舞弊呢?不得而知,但反观今天,从父荫、舞弊等情况是否存在呢?我不敢说,但这也如同您文中说的,你到底为了什么而做题?3、至于学校绩效问题,如果您不用绩效去激励,又如何让学校会全心全意地帮培养学生呢?我努力没回报,不努力又是相同的收入,难道真的从爱好,崇高理想这方面来激励老师?这不又回到了斯金纳身上了?只是从绩效变成了精神表扬什么的,没区别啊,但我觉得这不现实。4、我没学过教育心理学,但我觉得不可能把您文中说的斯金纳的理论和德西理论分开分析,前者是培养孩子爱好读书的方法之一,而后者是要求奖励不要来得太多太强。5、关于你建议的最后一点,就你说的,不要用学术问题来进行公务员考试,那么历史学科算不算学术问题呢?心理学算不算学术问题呢?以上是我粗略想到的几点。绩效这点,怎么说呢,不管有没绩效,老师都是碗良心饭,实际上,目前绩效的差距好的和差的,在公立学校也就几千块而已,多数校长不敢订的差太多的,下面的老师绝对不会同意的。而校长没必要在这个地方和多数老师作对。和职称差距比起来,这么点差距不算多。我倒觉得,绩效不绩效都不是问题,不管哪个,教育局都可以给你压力,我的校长就三天两头被教育局批,因为前100名尖子生的人数不如兄弟院校。教育局不会管他们的学生数比我们多的多,而且100名之后的成绩都差不多甚至我们百分比更好。批评的结果是,我们在开学已经一个月后紧急在初三开设了一个特快班。
的话:绩效这点,怎么说呢,不管有没绩效,老师都是碗良心饭,实际上,目前绩效的差距好的和差的,在公立学校也就几千块而已,多数校长不敢订的差太多的,下面的老师绝对不会同意的。而校长没必要在这个地方和多数老师作对。和职称差距比起来,这么点差距不算多。我倒觉得,绩效不绩效都不是问题,不管哪个,教育局都可以给你压力,我的校长就三天两头被教育局批,因为前100名尖子生的人数不如兄弟院校。教育局不会管他们的学生数比我们多的多,而且100名之后的成绩都差不多甚至我们百分比更好。批评的结果是,我们在开学已经一个月后紧急在初三开设了一个特快班。正如LZ说的,这是教育以外的,但又不能不理解的问题。而教育局,不也是为了更高的绩效(政绩)去鞭策贵校?
的话:绩效这点,怎么说呢,不管有没绩效,老师都是碗良心饭,实际上,目前绩效的差距好的和差的,在公立学校也就几千块而已,多数校长不敢订的差太多的,下面的老师绝对不会同意的。而校长没必要在这个地方和多数老师作对。和职称差距比起来,这么点差距不算多。我倒觉得,绩效不绩效都不是问题,不管哪个,教育局都可以给你压力,我的校长就三天两头被教育局批,因为前100名尖子生的人数不如兄弟院校。教育局不会管他们的学生数比我们多的多,而且100名之后的成绩都差不多甚至我们百分比更好。批评的结果是,我们在开学已经一个月后紧急在初三开设了一个特快班。绩效不仅包括金钱,正如上面李润涛所说,职称考核,批评,都是强化的刺激源。也就是绩效的一种形式啊
顶一下老文章,看看
米国是统招前苏联是大学自主招生,哈,自己掂量下吧。我觉得是不是制度定的太死,是定的还不够死,全国脱盲才几年,就想着出大才了,慢慢积累吧,现在重要的是搞基础的东西,大批制度化的生产人才。
前两篇在哪?
引用 的话:前两篇在哪?点开我的名字,访问我的个人主页,贴子里有
引用 的话:米国是统招前苏联是大学自主招生,哈,自己掂量下吧。我觉得是不是制度定的太死,是定的还不够死,全国脱盲才几年,就想着出大才了,慢慢积累吧,现在重要的是搞基础的东西,大批制度化的生产人才。米国是统招?和中国一样?
关键还是思想的问题,社会风气金钱至上,这种浮躁的风气下,哪会有人专心的去搞学术研究。人人都想着赚钱,教授也不例外,谁会去费劲去搞什么创新,能赚钱就行。
引用 的话:米国是统招前苏联是大学自主招生,哈,自己掂量下吧。我觉得是不是制度定的太死,是定的还不够死,全国脱盲才几年,就想着出大才了,慢慢积累吧,现在重要的是搞基础的东西,大批制度化的生产人才。美国也是各个学校自主招生
引用 的话:美国也是各个学校自主招生正解
这篇文章和我看过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一样,即以成绩为定论的教育方法,会导致人在选择任务时选择极难或者极容易的任务,不切实际的极难的任务是无法完成的,那么就会为自己找到借口。极容易的任务可以避免失败,让自己不会被质疑。现在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按这两种标准在做事情。不愿意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挑战和创新。而且学校最应该让老师来管老师。目前的校园环境是,学校领导是某某部门空降而来的,连书籍一年都不翻几本,当然不会在乎学校的学术氛围,造成学校领导不在乎老师,老师不在乎学生。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只要求学生一味地听话,却不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而这样的教育,也成为了中国糟糕现状的基础。
因为中国已没有学校
引用 的话:因为中国已没有学校+1
"我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证次数,排在世界第124位(总共才144个国家)。"---------------这个有出处来源吗? 难道亚非拉一票发展水平低下的国家能跑到中国前面去?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心理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