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领导者是谁的领导者是:

帖子主题: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与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的简单比较
共&1663&个阅读者&
工&&分:127886排&&名:7242劳动点:18747排&&名:0发帖数:425
军号:1620765 工分:127886
/ 排名:724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与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的简单比较
文章提交者:hawk12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关于领导的与周恩来领导的,大家一定了解的很多了,这里只作一下简单的比较,供读者思考。南昌起义时间为 日 ,秋收起义时间为 日 ,南昌起义比秋收起义时间早一个月又八天。因此南昌起义赢得了打响中国革命的第一枪的美名。南昌起义虽说是打了第一枪,却是打的的旗帜;秋收起义虽说是没有打第一枪,确是第一个打出了“镰刀斧头”旗,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次中国工农武装的起义。南昌起义书记为周恩来,实际上,其他很多中共中央领导人作了很多的大量的重要工作,参与南昌起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之多、军中名将之多、兵力之多,而且全部是正规军,集中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所掌握的绝大部分军队,这些都是秋收起义所无法与之相比的。秋收起义领导者仅毛泽东一介布衣,兵力不过名曰4个团,正规军仅1个团而已,其余3个团为安源矿工、萍浏农军、反叛武汉政府的夏斗寅一部,武器不过是土枪、大刀、梭镖之类,战将卢德铭与毛泽东心有灵犀,可惜起义后不久即壮烈阵亡,毛泽东痛失一名坚定的支持者、一名爱将,令人唏嘘惋惜不已。其他如余洒度、苏先骏先与毛泽东大唱反调,后对革命悲观失望,离队而去,脱离部队,脱离革命,许多军官步其后尘。由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实力和素质对比上可知,秋收起义的比南昌起义的艰难程度要大得多。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在起义失败后脱离了部队,去了大城市,是朱德和陈毅带领南昌起义的剩余部队投奔了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客观地说,在红军的建军原则、红军的战略战术、红军中从旧军队中带来的军阀作风以及流寇思想的改造、红军及红军战斗力的发展壮大、红军纪律的培养等等一系列关系到工农武装生死存亡以及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上,周恩来是毫无建树、毫无贡献可言。但是,周恩来却一直在上海位于中央领导人之列,发号施令。后来临时中央在上海无法立足了,他们跑到了毛泽东创建的中央苏区,周恩来一到中央苏区,即从毛泽东手中拿走了红军的指挥权,导致了红军的被迫长征。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毛泽东虽然也经历了挫折甚至是失败,但是,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毛泽东从未悲观失望,从未丧失过胜利的信心,从未离开过部队一步,当然,毛泽东被错误地剥夺军权的情况应该属于例外。毛泽东历经千难万难,百折不回,把秋收起义的队伍带上了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立足点,从此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局面。实事求是地说,在红军的建军原则、红军中党组织的建设、党指挥枪的重要思想、红军的战略战术、红军中从旧军队中带来的军阀作风以及流寇思想等的改造、红军及红军战斗力的发展壮大、红军纪律的培养等等一系列关系到工农武装生死存亡以及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上,无一不凝聚着毛泽东的心血,无一不铭刻着毛泽东的英名。是毛泽东,竭尽心智作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作了大量第一等的工作,把一支十分弱小的旧军队脱胎换骨、发展壮大为一支强大的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新中国就是从秋收起义走来,就是从井冈山走来。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这里面没有丝毫的夸张,这是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事实依据的。毛泽东诗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艰难险阻踩脚下;从头越,不达目地誓不休,这就是毛泽东的意志,这就是领袖的豪情。周恩来诗曰:“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达不到目的,跳海也算英雄?!这就是周恩来的见识,这就是周恩来的哲学。总之,舵手与助手,统帅与参谋,无论是在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理论上、哲学上等诸多方面是有着巨大差别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不承认是不行的。
延伸阅读:
我来,我见,我征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与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的简单比较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8560排&&名:0劳动点:18248排&&名:0发帖数:226 军号:7177391 工分:18560
左箭头-小图标
没有周,共产党无法夺取政权!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排&&名:0劳动点:0排&&名:0发帖数:1 军号:2149160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不要那么肤浅!请你好好了解一下历史先,不了解就别对你周恩来爷爷妄加评论!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8排&&名:0劳动点:-159排&&名:0发帖数:52 军号:783539
左箭头-小图标
挺毛反周派与挺周反毛派田田在百度贴吧吵架害得各大名人吧都遭关闭了,天天吵吵不够吗?本人属护周伐毛派,难得铁血是块净土不想跟楼主骂街,楼下开始请自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8排&&名:0劳动点:17排&&名:0发帖数:41 军号:1518934 工分:18
左箭头-小图标
话有点过激了啊~凡事都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5条记录]&分页:
&对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与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的简单比较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秋收起义领导人】秋收起义观后感汇总
<td class="t_f" id="postmessage_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秋收起义观后感450字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了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这次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参加起义部队共约5000人。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了当地的土匪武装邱国轩的一个团。起义部队以夺取长沙为目标。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9月10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西进攻占了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第三团于9月11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9月12日又占领东门市。
  后来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9月19日,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1500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召集前敌委员会开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0月3日,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开始向井冈山进军。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观后感500字
  秋收时节,一声暴动。
  日,工农革命军的大旗飘扬在湘赣边界的上空。一场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个新篇章。
  如果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使中国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绝境。而,八七会议,正确的抉择,又把中国领上了路,是革命的转折点,那么,秋收起义就是转折后的第一步,第一道弯,虽然这道弯拐的有些曲折,但毕竟是拐了,然后,就拐出了一片辉煌!
  秋收起义,不是一个胜利,但却有比胜利还深远的意义。纵观当时中华大地的形势,再明显不过,国共相差悬殊,无论是军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国军是完全足以一举歼灭微弱的共军的。但,共军有弱,更有足以致国军以死地的优势。那就是,错了,勇于改正,并敢于走新路子,走别人不敢走但却会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义之初,获得不小的胜利,但实力在那,更何况还有不当的指挥,对革命来无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濒危之时,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的发挥了她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指挥,准确认知形势,转移路线,保存实力。即使再难再苦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井冈山,奔向了未来革命的摇篮,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开始了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多么的准确而重要!在当时的环境和形势下,任何一个细节或者决定都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道路。秋收起义最开始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气,对革命从死气沉沉走向光明充满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给中共敲响了警钟,在城市中,与国军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共则发挥了她的巨大优势,从错误中走出来,擦亮眼睛,高瞻远瞩,毅然转道井冈山。从失利逐渐向曙光前进!
  八十多年过去了,秋收起义的号角似乎还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那场转折,是不容易的,任谁也知道,它又是伟大的。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国的发展历史之路上,都是无可抹杀的伟大的转折!
  红色电影《秋收起义》观后感
  为了加强我们对党及党的发展历程的了解,材料学院党组织先后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秋收起义》、《长征》两部红色电影,观《秋收起义》,我看到了革命崛起的艰辛,览《长征》,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红军为了解放中国,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同时,经过秋收起义和长征,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待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不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及完善的历史环境与过程。
  1927年,蒋介石的叛变无疑是给中国革命一个沉重的灾难与打击,当时一片白色恐怖弥散在整个中华大地。在敌我力量悬虚很大,中国革命面临消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性转变点意义的八七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认真分析和总结了革命当前面临的困难,同时敏锐地发现中国革命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立脚点,他提出,要取得革命的胜利,首先要让中国革命先站住脚跟,这样敌我力量悬虚的形势下,有必要先保存我们的革命实力,重新整顿好队伍,并鼓舞广大红军战士“我们这块硬石头迟早能砸破蒋介石那鼎水大缸”。毛泽东提出的一系列正确建议结束了中国工农革命长期漂流的命运,随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克服艰难险阻攀上了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扭转了中国革命当时的局面。毛泽东带领中国革命迈出了不同寻常的一步,这一步虽然走得很艰辛和沉重,但历史证明,这一步是正确的,这里不开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与中国工农军的努力。
  而从长征过程来看,中国红军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走完了充满艰辛坎坷的漫漫长征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创下了这一令全世界人们惊叹的壮举。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面临中大危机时自觉承担了拯救中华名族、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这个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义无反顾,卧薪尝胆,先后经过了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惊心动魄的战争。他们饿着肚子,光着脚丫走出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这种为了中国远而长征,为了人民而战斗的无私奉献精神、积极进取的精神、坚忍不拔的净胜,是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与其说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历史,其实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支先进的队伍,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起历史使命,才能拯救中国。, , , , (www.niubb.net)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站链接地址。
内容举报、版权申诉请联系邮箱bianji爱特niubb.net
||苏ICP备号-1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地方组织
&& &&&&&&&&&&&&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1937年,毛泽东与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同志合影,左三为毛泽东,右一为贺子珍
领导秋收起义的毛泽东
油画《秋收起义》
 &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为便于领导秋收起义,省委确定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分为两个,一个是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毛泽东为书记,作为武装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另一个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人组成,任命易礼容为书记,负责地方工作。9月初,湖南省委决定9月9日开始破坏粤汉和株萍铁路,11日各县起义,16日长沙起义。这次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主力编为第一团,团长钟文璋;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编为第二团,团长王新亚;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个营和浏阳部分工农武装编为第三团,团长苏先骏。参加起义部队共约5000人。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了当地的土匪武装邱国轩的一个团。起义部队以夺取长沙为目标,具体部署了各团的行动计划。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9月10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这时混入起义部队的邱国轩部乘机叛变。当第一团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邱部突然袭击,致使该团腹背受敌,损失200多人,步枪200多支,团长钟文璋失踪,被迫向浏阳转移。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西进攻占了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由于部队麻痹轻敌,9月16日陷入优势敌人的包围,部队被打散,部分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第三团于9月11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9月12日又占领东门市。9月14日敌人兵分两路包围第三团,该团被迫向上坪撤退。鉴于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1500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9月23日,起义部队在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0月3日,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开始向井冈山进军。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来源:人民网)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 All Rights
中国民主促进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秋收起义领导者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