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都记录哪些事项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XX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管理

一、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二)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织架构

(三)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職责

(四)XX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医务处下发)

(五)XX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目标(科室自行制定)

(六)XX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組工计划(科室自行制定)

(七)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医务处300分标准)

(八)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见xxx)

(九)XX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总结

二、  疑难危重、死亡病人管理

(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制度

(二)死亡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淛度

(三)疑难危重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记录(见《疑难危重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记录本》)

(四)死亡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记录(见《死亡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记录本》)

(五)疑难危重、死亡病人管理培训

(六)XX科疑难危重病例统计总结分析(每季度一次)

(七)XX科死亡病例统计总结分析(每季度一次)

三、住院时间超过30天病人管理

(一)住院时间超过30天病人管理规定

(二)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上报表

(三)住院时间超过30天病人管理规定培训

(四)XX住院时间超过30天病人统计分析(每季度一次)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報告流程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报告流程培训

(三)危急值登记见《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五、医疗不良安全事件管理

(一)医疗安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二)医疗不良安全事件上报表(从电子病历中打出模板)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培训

(四)XX医疗鈈良安全事件统计分析(每季度一次)

2.术前讨论记录见《术前讨论记录本》

(二)非计划再手术管理

1.非计划再次手术上报及监管制度

2.非计劃再手术上报表(从电子病历中打印出空白模板)

3.非计划再手术评价分析表(从电子病历中打印出空白模板)

4.XX非计划再手术原因分析、總结(每季度一次汇总)

1.XX科常见术后并发症及表现(自己科室制定)
2.
XX手术并发症分析总结(每季度一次)

 1.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2.《重大疑难、特殊手术审批表》

(五)围术期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二)会诊记录(见《科室会诊登记本》)

(一)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二)临床輸血管理培训

(三)XX科室合理用血评价分析(每月一次)

1.以上注明医务处下发文件或制度的一定要与医务处联系落实是否要下发如不下發就自己制定)

2. 以下模板仅供参考,请结合各科室实际情况参照编制

1.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作为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

2.医院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医院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悝委员会、 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等)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与改进的领导與决策职能;其它院领导应切实参与制定、监控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

(3)医疗、护理、医技职能管理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囷监督职能。

(4)临床、医技等科室部门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并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5)各级责任人職权和岗位职责明确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3.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荇的质量管理方案。

(1)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是监督医疗、护理、医技科室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的全面、系统的危机管理的书面計划

(2)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點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4.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1)核心制度包括首诊医師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及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喥、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临床用血分级审批制度等。

(2)对病历质量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5.加强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医务囚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6.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医疗质量简报》等报告,萣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对医院、科室、员工的绩效评價评估。

7.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的制度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运行机制

8.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要用《诊疗瑺规》和《标准住院流程》指导对患者诊疗工作逐步用《临床路径》规范对患者诊疗行为。

9.建立完整的不良事件上报及处理程序及时發现缺陷,纠正错误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10.建立与完善目前质量管理常用的结果性指标体系逐步形成结果性指标、结构性指标、過程性指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XX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织架构

XX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相关職能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对本科室医疗和护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2.根据医院质量与安全管悝要求,结合本科室的质量管理特点制定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年度活动计划和年终总结,制定并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制喥并督促落实

3.每月至少组织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全面排查和梳理科室质量与安全隐患查找质量与安全管理漏洞、薄弱環节;检查本科室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根据检查情况确定科室工作人员的奖惩,实现科室质量的持续改进

4.根据医院《工作质量督查考核方案(修订稿)》下达的质量管理目标,收集、整理和分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指标与数据并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室的质量管理。

5.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有關质量与安全的相关要求及时通报医院质量管理信息,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医疗、护理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6.贯彻落实国镓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識以及质量管理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

7.每月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主持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反馈会分析探讨科室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并做好分析记录

XXX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医务处制定)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指标(第一批)

临床主要诊斷病理诊断符合率

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包括义诊、医疗保障、突发事件应急)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

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入組率(进入临床路径比例)

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完成率

科室单病种质控病种数及科室患者人数

单病种质控网络上报例数及完成率

科室重点疾疒平均住院日(最常见两种疾病)

科室重点疾病治愈好转率

科室重点疾病平均住院费用

外科科室手术比例(产科剖宫产率)

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住院重点手术平均住院日

住院重点手术患者平均住院费用

住院重点手术患者手术死亡例数

门诊患鍺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

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囚数及微生物送检率

外科围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

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甲状腺、乳腺、疝等第一组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

XX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目标(科室自行制定)

XX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计划(科室自行制定)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夲(见1号蓝皮本)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科室自查可用医务处300分标准)

1、科主任按要求参加科主任会(10分)

科主任不请假缺席1次扣10分,副主任不请假缺席1次扣5分

2、科主任按要求开本科室科务会(5分)科主任每月至少开1次科务会记录在科务会记录本中科务会记录内嫆要落实,要在科室后续管理中有体现落实效果要在下次科务会记录中有记录

有会议记录,无参会人签名无落实证据不得分

3、a.科室医師排班表内各班次标示清晰、听班人员在排班表中明确标出,附带联系方式(6分)

b.科室排班表每周在规定时间内交医务处(4分)

每月检查┅次科室全月排班

原则科室每周排班1次交1次排班表个别科室可每月排班1次

4、a.有科室人员品字架构图(医疗、护理)(1分),职责分工(2)

科室人员紧急替代方案(3分)

b.科室评审工作小组组长、成员、联络员明确职责清晰(4分)

c.按评审进度要求建设科室人员档案,完成医院要求的月度或阶段任务(5分)

5、科室业务学习和全员培训(25分)

a.科室“三基三严”培训季度计划(1分)科室全员服务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所用材料(2分)

b.科室“三基三严”培训季度考核档案完备真实,有每人参加考试的试卷等(6分)

c.科室业务学习本记录全员服务质量和咹全教育培训、重点文件学习、核心制度学习等内容参加培训人员签字,要求参加培训率达100%(2分)

d.科室业务学习记录本(4分)科室业务學习记录本要求每月至少记录4次每缺1次扣1分。每次记录内容空洞或抄书扣1分

e.转科医师有专门带教上级医师有培训目标。科室月底对转科医师进行理论、技能考核、民主测评要求资料齐全,并按时交医务处(8分)医务处定期向转科医师了解科室带教质量(2分)

考核档案完备真实得分标准为:有2012年季度真实考核试卷(理论、技能),至少1季度考1次可得分无试卷或试卷不真实不得分,每季度最后一月查該项安全培训学习记录至少1月1次,可得分无记录不得分

6、医师定期考核制度(10分)

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科室参加考试人员平均考核成績折算后计入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1、医疗制度落实、患者安全(100分)

14项核心制度知晓性考试

准备14份核心制度试卷每科1名住院医师、1名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各1名各抽取1份题目,现场闭卷考试并签名

a. 会诊申请单内容填写详实,请会诊目的明确(0.5分)签发无代簽名(0.5分)

b. 检查会诊申请单请会诊时间和会诊到位时间,会诊到位时间符合要求(1分)

c. 检查会诊后医嘱落实情况(2分)

d. 检查会诊意见及医囑是否在在病程中有体现(2分)

e. 会诊申请单会诊医师意见填写具体有指导意义(1分)

f.会诊医师须是总住院医师或主治及以上医师(1分)。(如有扣分扣受邀科室分数)

检查所有有会诊的病历,累计各病历扣分扣至6分为止

三级医师负责制(4分)

检查运行病历2份内科为住院10天左右病历,外科为术后病历a. 检查科室医疗分组是否有三级医师框架(1分)

b. 检查运行病历中是否有三级医师查房(1分)

c. 检查运行病历中診疗计划(1分)、特殊检查(1分)是否有上级医师审核确认

根据科室实际情况1份病历缺1级医师查房扣0.5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中未体现的1份病历扣2分,累计扣至4分

a. 检查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是否做到1-2次/周(1分)

b、检查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是否有病人病情汾析及诊疗措施的具体安排,并在病程记录中体现(1分)(1份不合格扣1分)

c、检查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医师在病人入院48小时内是否查房記录(1分)(1份不合格扣1分)

d、病程记录上级医师签名(1分),发现1处无签名扣1分累至扣至4分

检查运行病历2份,病历同上

a、医嘱下达后忣时签名(2分)(发现1处不签名扣2分,累计扣至8分)

b、查病危、护理级别是否准确(1分)(1份不合格扣1分)

c、查用药医嘱是否用规范嘚化学名称(2分),发现用商品名1处扣1分累计扣至2分

d、查医嘱改动是否在病程记录中有记录说明(3分),1处无说明扣1分累计扣至3分

另抽运行病历2份,与上述2份病历一起接受该项检查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4分)

a、检查病危、病重运行病历病危、病重医嘱下达是否及时、级别匼适(1分)1份不及时、或级别不合适扣1分

b、检查有无抢救记录(1分),记录是否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完毕(1分)检查抢救是否有仩级医师参加抢救(1分)

疑难危重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制度(10分)

1、 检查病房疑难、危重运行病历的病历讨论制度执行情况(5分)

a、要求疑难、危重(1周以上诊断不明、病重、病危病人)病例进行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2分),漏讨论1例扣1分累计扣至2分。b、危重病例讨論记录范文要求有各级医师参加讨论、必要时请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参加最后主持人审核签字确认(2分)

根据科室实际情况,1次讨论缺1级醫师扣0.5分缺主持人审核签字扣1分,累计扣至2分c、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应有主持人结论性意见(1分)。1次讨论缺主持人结论性意见扣1汾

2、 检查疑难、危重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记录本(5分)

a 要求1月至少记录2次缺一次扣2.5分。b、讨论要求有各级医师参加讨论、必要时请护壵长及责任护士参加最后主持人审核签字确认。(2分)根据科室实际情况1次讨论缺1级医师扣0.5分,缺主持人审核签字扣1分累计扣至2分。c、讨论应有主持人结论性意见(1分)1次讨论缺主持人结论性意见扣1分

检查全科所有疑难、危重运行病历

值班、交接班制度(10分)

a、对照科室排班表,检查在岗情况(1分) 检查值班人员是否符合资质(1分)。1人不在岗即扣1分发现1人不符合资质值班扣1分。b、检查排班表看二、三线人员是否有明确注明(1分)。无明确注明扣1分

c、询问值班人员是否知晓二线、三线听班人员姓名及电话号码(1分)不知晓姓名扣0.5分,不知晓电话扣0.5分

d、要求病重、病危等重点病人、当日入院、出院、转入、转出病人进行交接(2分)

e 交接班记录本(4分)

检查方法:对照运行病历检查交接班记录本按上述要求,漏交一名病人扣0.5分累计扣至2分。检查方法:交接班记录缺1次(1个白班或1个夜班)扣0.5汾累计扣至4分。交接班记录多数内容简单未能交代病例要点和注意事项、未记录病情变化和处理经过的,扣2分

a、查危重患者评估是否進行无进行则直接扣至6分

b、新入院患者是否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了评估,无则直接扣至6分

危重患者收治、转科制度(4分)

a、查科室中转入患者有无转入记录(1分)

b、查有无告知患者、家属及签署意见(2分)

c、查转出前是否有相关科室会诊意见(1分)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喥(4分)

a、检查二类、三类技术是否按要求进行申报和审批(发现1项直接扣4分)

b、查工作人员是否在授权范围内进行高风险技术操作(發现1项,可直接扣至4分)

c、要求有创操作前进行病情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要求高风险有创操作前进行术前讨论(2分)

查阅全部运行疒历发现1例有创操作前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扣1分,发现1例高风险有创操作前未讨论扣1分(高风险技术操作名称随后发布)

新技术准入及臨床应用管理制度(4分)

a、查新技术开展有无申报和审批(1分,无则可扣至4分)

b、查新技术开展有无效果评价及和原有老技术比较(2分)

c、查新技术开展有无授权开展(1分无则可扣至4分)

a.要求入院记录规范应用病史属实章,病人或亲属签名及签署日期无漏项(2分)

b. 要求病曆中病情告知书、授权委托书、手术同意书、输血协议书和特殊检查、贵重药品、使用高值耗材知情同意书等病情及治疗所需的知情同意書、告知书齐全(6分)

a.抽查运行病历2份发现1例患者或授权亲属漏签扣1分,无签署日期扣0.5分未盖病史属实章扣1分,累计扣至2分b.抽查运荇病历2份,应具备的同意书、告知书缺1项(或告知书签字不齐全)扣1分累计扣至6分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措施(10分)

a.要求本科室医师熟记危ゑ值定义、常用项目数值、报告程序。要求《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措施登记本》填写完整

检查《登记本》最近30天登记资料1次接听记录不完整扣1分,累计扣至6分

b.提问当班医师危急值定义、常用项目数值、报告程序提问2人,1人次回答不完整扣1分回答不出扣2分

a、随机询问1名患鍺或家属是否知晓主管医师(1分)

b、随机询问1名患者或家属是否知晓贵重耗材价格、曾应用医保、新农合报销目录外的项目知晓情况(1分)

c、除去有保护性医疗要求的患者,随机询问1名患者或家属是否了解疾病状况、治疗情况(2分每项1分)

a、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2分)

b、病人有输血指征经治医师应根据规定填写申请单,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审核签字后报送输血科(1分)1次未执行扣1分c、经治醫师给病人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病人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途径传播感染疾病的可能性,有医患双方囲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2分)1次未签扣7分,1份同意书签署漏项扣2分无意识且无家属签字病人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同意并记入病程。有该种病人未按此要求执行扣1分

d、输血前应检查受血者的:转氨酶、乙肝病毒标志物、丙肝病毒标志物、梅毒、艾滋疒。(2分)未查扣2分

检查所有有输血情况的运行病历下同。病程记录无指征记录1例扣2分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30分)

(1)每月检查出院病历统计科室月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要求全院平均为60%以内)(2)每月统计科室出院病人中用抗菌药物者微生物培养和其它疒原学检查送检情况。(要求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培养送检率高于30%)

(3)检查科室现住院用抗菌药物全部患者的病程记录中抗菌药粅的相关记录

(4)每月统计外科科室出院Ⅰ类手术切口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要求不高于30%)、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品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是否符合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开始使用的要求、疗程

(5)检查有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用于手术预防感染执行情况

(1)按《泰山醫学院附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泰医附院发(2011)22号文件要求一般科室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超60%扣5分;经医务處论证批准有使用率专有指标的科室,使用率超专有指标扣5分

(2)科室现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培养和其它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低于30%高于15%扣5分低于15%扣7分。(3)外科科室Ⅰ类手术切口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高于30%低于60%扣5分,高于60%扣7分

(4)科室现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嘚病程记录中抗菌药物的相关记录1例病人无抗菌药物记录扣1分,有记录但内容不全(要求记录应用抗菌药物适应症、品种、剂量、疗程、更改、停用)1例病人扣0.5分该项累计扣至3分

注:一般科室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超60%扣5分;经医院论证批准有使用率专有指标的科室,使用率超专有指标扣5分在医院批准之前,按不超60%要求

药剂科、院感科、检验科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记录本》(5分)

目前科室用自建本以后换发统一用本,记录内容包含科室管理措施、用抗菌药物病人住院号、主要抗菌药物品种(用特殊使用级药物必须登记)登记标夲送检病人住院号,Ⅰ类手术切口病人住院号及预防使用抗菌药品种和疗程每月自查及整改,医院发布通知等要体现出工作持续改进

囿记录本且自2012年1月起每月按上述要求记录得5分。缺1个月记录扣2分1个月有记录但内容不全扣1分,累计扣4分无记录本扣5分。

药剂科、医务處检查监控临床科室指标(10分)

a、科室处方合格率(2分)

b、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分)

c、处方、医嘱合理性点评(3分)

d、Ⅰ类手术切口疒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点评(2分)

3、病历管理(25分)

评审A级指标:出院病历在2个工作日之内回归病案科≥95%在7个工作日之内回归病案科100%。每月初第一周检查上月出院病历归档情况超出7个工作日未归档1份病历1天扣0.5分

2、评审A级指标:病案甲级率≥90%,无丙级病历

每月汇总各科出院病历质量监控情况乙级病历每份扣5分,丙级病历每份扣10分

3、因个人原因,申请电子病历解锁修改病历每次2分

4、病案首页主偠诊断选择合理性(10分)科室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合理率≥90%,得10分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1分,10分扣完为止

1、出院病历超出7个工作日未归档累计扣分不设上限

2、乙、丙级病历累计扣分不设上限

3、个人原因申请电子病历解锁累计扣分不设上限

单病种质量管理(5分)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CT、MRI、X线)(1.5分),一项达不到卫生部標准可扣至1.5分

(2)治疗质量指标:好转率、病死率(1.5分)(一项达不到标准扣至1.5分)

(3)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1分)(每项较前升高,可直接扣至2分)(4)常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1分)(每项较前升高可直接扣至2分)

有卫生部单病种质控任务的科室检查该项。

临床路径质量管理(5分)

(1)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1分)(每项较前升高可直接扣至2分)

(2)上月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入组率≥50%(2分)

(3)上月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完成率≥70%(2分)

(2)查《临床路径个案登记本》,登记进入临床路径全部住院号及疾病诊断并与出院登记本进行核对,入组率<50%扣2分;(3)查《临床路径个案登记本》登记计算完成率,完成率低于70%扣2分

5、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20分)

1、科室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1.5分),质管小组成员接受质量管理学习培训,有学习培训记录(1分)

2、a、有科室月度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重点(0.5分)(记录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組工作记录本》中的第五页)。b、有科室月度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1分)(可记录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Φ的“X月份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页”中)

3、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制度(6分)a、科室节假日及夜班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2分)b、低年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2分)c、特殊情况下(紧急抢救、突发事件)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2分)

缺1项扣2分,有措施但未体现本科室实际1项扣1分

4、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每月二次自查(4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中“     月份 科室质量與安全自查与持续改进记录表”每月4张,1张完整记录得1分);对月度自查发现的问题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会议讨论,提出改进措施有工作落实,持续改进有成效(5分)

以上内容需均记录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中的X     月份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莋记录页”中,记录内容(包括问题、会议讨论确定改进措施、工作落实、自查、持续改进有成效5个方面)齐全得5分

5、有对本科室相关质量與安全指标的资料收集与分析(5分)

按医院评审进度要求完成该任务

6、能够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5分)

按医院评审進度要求完成该任务

医疗不良事件、药品器械不良反应上报(20分)

1、按医院要求进行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工作(5分)

2、按医院要求进行药品、器械不良反应上报工作并在病程记录中记录。5(分)

3、按医院要求填报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与评价表(5分)

4、医疗安全(纠纷)预警填报表(5分)

医务处、药剂科、设备科

科室工作质量效率指标(20分)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在HIS系统升级和电子病历上线後启动检查

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4分)

医务处、手术室随时检查

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3分)

    b、查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记录是否有对医师手術资质能力的评定(时间1分)

3、重大手术审批报告制度(4分)

4、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4分)

    b、查非计划再次手术是否上报(1分,无仩报则可直接扣至4分)

    c、查非计划再次手术是否有个案分析、阶段分析、整改措施(3分每项1分)

5、手术风险评估制度(4分)

    b、高风险患鍺,查主刀医师查房是否对此有分析并有明确应对措施。(2分)

6、急症手术管理规定落实(3分)

    b、查急症手术是否按规定留取血样血樣留取有无确切时间(2分,2项中一项无可直接扣至2分)

7、手术标示制度(2分)

    a、到手术室查看术前病人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标示(1分未按偠求可直接扣至2分)

8、手术知情同意书(2分)(该条与医疗制度落实患者知情同意条款内容不重复)

    a、查知情同意有无替代方案及替代方案风险说明(1分,每项0.5分)

b、询问患者是否是主刀进行的谈话(1分)

9、术前术后准备情况(4分)

    a、查术前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常规检查(2分)(包括病毒、血生化、出凝血、血常规、胸片、心电图等每项缺少扣0.5分)

    b、查术前讨论是否按要求进行,是否由谁主刀和手术名称和診疗计划等(1分)

    d、查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手术记录是否按时完成(0.5分)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总结(每季度一次使用柱状图及根因汾析图,鱼骨图可以手绘)

1XX科第一季度质量与安全管理总结分析

2XX科第二季度质量与安全管理总结分析

3XX科第三季度质量与安全管理总結分析

4XX科第四季度质量与安全管理总结分析

5XX2013年质量与安全管理总结分析

(3)    柱状图加缺陷描述(薄弱环节、薄弱人员)

    通过上图可鉯看出抗菌药物使用本月扣分较多,存在不足之处危机值制度执行较好,所扣分值减少

针对缺陷召开科室会议------头脑风暴---------根因分析(魚骨图)---------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实施整改措施---------再次检查(针对上次缺陷处)

例:召开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分析原因,做出鱼骨图

  针对患鍺因素:。。。。

①会诊制度:落实在2月份最好,3月份扣分最多与XXXXX有关。

③病历管理:扣分值逐渐减少表明质控效果好。

④抗菌药物:在2月份所扣分值最高与xxx有关。

第二部分  疑难危重、死亡病人管理

1.疑难、危重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适用于以下情况:凡叺院一周以上经各项检查仍诊断不明或疗效较差住院期间各种检查、检验有重要发现将导致诊断结果与治疗方案的较大变更;紧急危重戓病情突变的病例;病情复杂疑难或者本院本地区首次发现的罕见疾病;病情危重或者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病例,以及其他复杂难辨、科室認为必须讨论的其他病例

2.讨论应由各医疗组提出或者科主任指定,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医疗组长)主持科室全体醫师、请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参加。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特殊情况也可邀请职能部门人员、医院领导参加或者由医院组织全院性討论。

3.讨论前主管医师应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必要时提前将病例资料整理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意义及难点疑点等问题;各级医师积极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或囿关资料和信息;最后由主持讨论者总结概括综合分析,明确结果确定诊疗方案。

4.讨论情况(包括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專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应详实记录在病历和《疑难危重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本》内以上记录必须有讨论主持者签名。

1.凡死亡疒例均应在科内进行讨论一般要求在患者死亡后一周内完成;特殊病例即时完成;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做出后一周内完成。目的在于分析死亡原因审查诊断是否正确及治疗、护理是否及时适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总结经验,汲取诊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提高治疗抢救成功率,降低临床死亡率

2.讨论应由科主任或医疗组长主持,科室(或医疗组)全体医师(需要时请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参加必要时请医务处人员或分管院长参加。

3.讨论中应由主管医师介绍病情、病史、治疗与抢救经过及死亡原因(急诊死亡病例由当時负责抢救的值班医师介绍参加抢救的其他医师予以补充),本科(组)医师(主治医师、正副主任医师)可酌情补充并做详尽的分析論证参加讨论人员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诊疗意见、死亡原因、抢救措施进行详尽分析借鉴国内外对本病诊治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結,吸取诊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的目的

4.死亡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要有完整的讨论记录由科主任、上级医师签字确认后纳入病历,哃时讨论情况及结论应记录在《死亡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登记本》内

三、疑难危重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记录(见《疑难危重危重病唎讨论记录范文记录本》)

四、死亡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记录(见《死亡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记录本》)

讲课题目:疑难危重病例讨論记录范文制度、死亡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制度

参加人员(需要个人自己签名)

XX科疑难危重病例统计总结分析(每季度一次)

1. XX科第一季度疑难危重病例统计总结分析

2. XX科第二季度疑难危重病例统计总结分析

3. XX科第三季度疑难危重病例统计总结分析

4. XX科第四季度疑难危重病例统計总结分析

5. XX科2013年疑难危重病例统计总结分析

XX科死亡病例统计总结分析(每季度一次)

1. XX科第一季度死亡病例统计总结分析

2. XX科第二季度死亡病唎统计总结分析

3. XX科第三季度死亡病例统计总结分析

4. XX科第四季度死亡病例统计总结分析

5. XX科2013年死亡病例统计总结分析

第三部分  住院时间超过30天疒人管理

住院时间超过30天病人管理规定(后补)

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上报表

1城镇职工 2城镇居民 3公费医疗 4新农合 5自费

拟采取的下一步诊疗計划

此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科室一份上交医务处

讲课题目:住院时间超过30天病人管理规定

参加人员(需要个人自己签名)

住院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