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MRI诊断结果是否有问题?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 诊断及鉴别诊断.pdf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90 &&
DOI CNKI11-
网络出版时间 1036
网络出版地址maxbook118com投稿赚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放射诊断学
Diagnostic
Doi103969jissn103015
论著 Original Research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 MRI 诊断及鉴别诊断
MRI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ZHAO Guofeng
探讨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诊断和鉴别诊
断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LyH 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2例病理或临床诊断为LyH 的MRI表现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 ONG Zhiwei
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22例垂体柄增粗9例垂体增大垂体柄增粗4例合并海
绵窦及邻近硬脑膜受累1例垂体轻度增大增强扫描4例均匀强化28例明显欠均
1 辽宁凌源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匀强化结论
对于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垂体柄增粗伴或不伴有垂体增大
临床有尿崩及垂体功能低下时应考虑LyH 的诊断
2 解 放 军 总 医 院 放 射 科
关键词垂体疾病炎症磁共振成像
Abstract Purpose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女性垂体微腺瘤16例临床MRI诊断分析
女性垂体微腺瘤16例临床MRI诊断分析
【关键词】& ,女性;垂体微腺瘤;磁共振成像
  [关键词] 女性;垂体微腺瘤;磁共振成像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约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0%,占鞍区肿瘤1/3~1/2[1]。垂体微腺瘤更为常见,只是因为常常无症状而不被发现。本文对我院近2年来临床、磁共振成像(MRI)确诊16例女性垂体微腺瘤诊断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女性,年龄23岁~42岁,平均年龄32.5岁。
  1.2& 临床表现& 闭经10例,占62.5%;闭经泌乳11例,占68.75%;单纯泌乳8例占50%;雌激素低下表现4例(主要表现为乳房变小、阴道萎缩等)占25%;不孕4例占25%。
  1.3& MRI检查方法& 采用GE signa Profile/i 0.2 T永磁型磁共振扫描仪,头颅线圈,自旋回波(SE)序列成像,常规行垂体扫描,包括轴位T1WI、T2WI,矢状位T2WI,冠状位T1WI,层厚3 mm,层间距1 mm。其中12例做GdDTPA增强扫描,剂量为0.1 mmol/kg体重。
  1.4& 放射免疫法& 行垂体激素及相关内分泌激素测定取血时间在晨8:00~9:00空腹抽血。抽血检查前患者至少1个月未服用激素类药物及多巴胺拮抗剂;至少0.5 a未口服避孕药,当日未做乳房检查,抽血前应静坐30 min。
  2& 结果
  2.1& MRI表现& MRI检查可呈各种信号变化,比较清楚显示微腺瘤的位置和大小,典型12例在T1WI呈圆形低信号区、T2WI呈高信号区(见图1~图4、图7)。3例在冠状位显示垂体上缘膨隆,垂体柄左右移位(见图3、图4、图8)。1例在冠状位显示垂体柄弯曲缩短。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非常有价值,垂体微腺瘤强化高峰出现时间较正常垂体腺瘤晚,静脉注射GdDTPA 3 min内扫描,正常腺体部分较肿瘤强化显著,肿瘤相对低信号(见图9~图12)。
  图1~图4& TWI微腺瘤呈圆形低信号区(略)
  (图3、图4显示垂体上缘膨隆,垂体柄左右移位,垂体柄弯曲缩短)
  图5~图8& 示T2WI微腺瘤呈高信号区(略)
  图9~图12& 示静脉注射GdDTPA后,正常腺体部分较肿瘤强化显著,肿瘤相对低信号(略)
  2.2& 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16例中13例PRL(血清泌乳素)过高,均>80 μg/L(正常值23 μg/L),占81.25%;3例PRL正常,占18.75%,同时对血清内FSH(血清促卵泡刺激素)、LH(血清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孕酮)测定,10例伴有FSH、LH低于正常,E2、P亦低于正常,占62.5%。  3& 讨论
  3.1&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系脑外肿瘤& 依据肿瘤的大小,将垂体腺瘤分为微腺瘤与大腺瘤。直径<10 mm者称为微腺瘤。直径>10 mm者为大腺瘤。正常垂体的高度根据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标准,称之为6 mm、8 mm、10 mm、12 mm原则,即婴儿和儿童为6 mm,绝经后妇女为8 mm,哺乳期妇女为10 mm,孕后期和产后的妇女为12 mm。
  3.2& 垂体微腺瘤临床鉴别诊断& 高泌乳血症:临床上停止哺乳后0.5 a仍持续溢乳并有闭经7者,或非妊娠却有泌乳及闭经者,称为闭经D泌乳综合征。与垂体微腺瘤的闭经,泌乳素表现相同,只是垂体微腺瘤所致的闭经、泌乳征,常伴有生殖器萎缩,而前者无;空泡蝶鞍综合征: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导致蝶鞍横隔不完整,蛛网膜下腔侵入垂体凹,压迫垂体,造成骨质破坏,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患者除闭经外,泌乳素可正常或稍高,常伴有头痛。
  3.3& 垂体微腺瘤MRI诊断时注意以下几点& MRI显示垂体微腺瘤比其他检查优越,应作为首选;小的垂体微腺瘤需要行动态MRI增强扫描;鞍内小的囊肿可能与泌乳素细胞腺瘤表现类似,所以,没有高泌乳素的患者不能诊断为泌乳素细胞腺瘤;对于青春期经期女性和妊娠期间表现的垂体腺轻度增大和信号不均匀,不能诊断垂体微腺瘤。
  3.4& 垂体微腺瘤的MRI鉴别诊断& 垂体微腺瘤内出血,在MRI检查时需要与鞍内Rathke's囊肿区别,两者在MRI T1WI和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最可靠的区别办法是定期MRI复查,如果在数月后仍然表现为高信号。可认为是Rathke's囊肿;鞍内蛛网膜囊肿和多数Rathke's囊肿的信号可类似于泌乳素腺瘤,常误认为垂体微腺瘤。观察病变的信号,如果与脑脊液完全一样,应考虑为囊肿[2]。
  3.5& MRI可清楚显示腺瘤的垂体周围结构,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PRL的测定,对选择药物治疗及早期发现潜在垂体肿瘤有指导意义。
  3.6& 治疗& 垂体微腺瘤的治疗目的包括缩小瘤体,恢复正常视野及脑神经功能以及垂体其他功能和性功能等。一般采用放疗因反应迟慢及继发垂体功能低下的潜在倾向,故已不用。外科手术包括经蝶窦切除肿瘤,但可有感染、术后脑脊液漏和短暂的尿崩症等并发症,但对微腺瘤的治愈率可达70%~75%,死亡率为0%~1%[3],术后常有残余瘤存在,需作药物治疗。临床证实溴隐亭可使肿瘤停止生长甚至消失,表现为停止生长[3]。垂体微腺瘤一般主张用溴隐亭持续治疗,剂量为2.5 mg,口服2次/d~3次/d,每2个月~3个月随访1次,每次测定血清促乳素。采用溴隐亭疗法可降低泌乳素达94%~100%,且大多数患者恢复排卵和生育功能,妊娠率达70.3%[4]。治疗1年内宜采取避孕措施,1年后重复MRI扫描,但仍继续用维持量治疗及记录基础体温,尽管微腺瘤并发倾向较大,但患者可妊娠至足月无危险,无论在妊娠期间何时出现头痛等症状,应再给予溴隐亭治疗。若需终止妊娠亦宜重复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坤成.全国大型医疗设备使用人员(MRI医师)上岗证考试辅导教材,148.
  [2]& 鱼博浪.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鉴别论断[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 袁耀萼,盛丹青.妇产科新理论与新技术[J].171.
  [4]& 郑惠国,梁素娣.现代妇科治疗学[M].100.(发布时间:)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Author】
ZHAO Guofeng LOU Xin MA Lin DONG Zhiwei Department of Radiology,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 hypophysitis,LyH)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例病理或临床诊断为LyH的MRI表现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22例垂体柄增粗,9例垂体增大、垂体柄增粗;4例合并海绵窦及邻近硬脑膜受累;1例垂体轻度增大。增强扫描4例均匀强化,28例明显欠均匀强化。结论对于垂体后叶短T1信号消失,垂体柄增粗,伴或不伴有垂体增大,临床有尿崩及垂体功能低下时应考虑LyH的诊断。
【关键词】 ;
【分类号】R584;R445.2
【网络出版时间】 10:36
【被引频次】6
【下载频次】289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
浏览历史:
下载历史:咨询热线:028-
药品资讯网--新药研发行业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
> 45例垂体肿瘤的MRI诊断分析
45例垂体肿瘤的MRI诊断分析
发布时间:
【题 名】45例垂体肿瘤的MRI诊断分析
【作 者】宁柳金
【机 构】罗定市人民医院MR室,527200
【刊 名】《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5卷第1期,37-38页
【关键词】垂体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文 摘】目的分析总结45例垂体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对所有患者行自旋回波(SE)序列横轴、矢状及冠状面的T1加权及T2加权像,对怀疑腺瘤者再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垂体大腺瘤表现为中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占位效应明显,常向上累及视交叉(74%)及向两侧侵袭海绵窦(46%)。微腺瘤信号变化及形态学改变均不明显,但行Gd-DTPA增强扫描后均可进一步观察,有助于确诊。结论MRI多可明显诊断垂体大腺瘤,对于形态学改变不明显的垂体微腺瘤,结合Gd—DTPA增强多可获得满意的诊断结果。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赞助商链接
推荐专业资料
赞助商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垂体泌乳素高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