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绿铜荧光假单胞菌菌的抗生素有哪些

来源:《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第09期 作者:陈波曼;余加林;刘官信;胡琳燕;李芳;杨华;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动态观察及结构定量分析
长久以来,人们对细菌的认识停留在浮游态水平上,但自然界中99%的细菌以生物膜(b iofilm,BF)的形式存在。细菌BF是细菌为适应生存环境黏附惰性或活性材料表面形成的一种与浮游细胞相对应的生长方式,具有环境适应能力更强,抵抗吞噬细胞作用,逃避宿主免疫,尤其耐药性极强等生物学特性,而BF的许多特性均与其特殊形态结构有关。铜绿假单胞菌(P seudom onas aerug inosa,Pa)是我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及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研究证明,该菌极易形成BF[1],临床上,有BF表型的Pa往往引起难以治愈的严重感染。以往研究多采用光镜、扫描或透射电镜等观察细菌BF结构,但样本在脱水、固定、染色等处理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扭曲及关系改变。本实验通过建立体外PaO 1菌株BF模型,结合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 focal laser scann ing m icroscopy,CLSM)摄取BF发展成熟各阶段不同层面的图像,所获图片堆经图象结构分析(im age structure analyer,IS......(本文共计4页)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年07期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年08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年03期
《江西医药》1997年04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年07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年02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7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年04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畜牧与兽医》2002年09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年03期
《福建医药杂志》2006年0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04期
《微生物学报》2008年07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8期
《医学综述》2012年11期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7年03期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主办:中国医药集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版:中国抗生素杂志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铜绿假单胞..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
您的位置: &&&&&& > 正文
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的抗生素配伍
18:56 来源:&    【
】【】【】
【提问】老师,能归纳一下对上述3种菌有效的各有哪些抗生素吗?
所有抗生素中哪些可以配伍,哪些不能配伍?
【回答】学员spray,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此类总结难度较大,网校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如果能找到我们会第一时间提交学员,祝学习愉快!
【追问】题目不是经常考到吗,比如以下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的是,列出几个选项,那怎么做啊
【回答】学员spray,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还是应该以教材上的内容来理解这样的题,根据具体的药物找到其有特征之处,我们没这方面的总结。祝学习进步!
★问题所属科目:---药理学
转发分享: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及防突变浓度研究--《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及防突变浓度研究
【摘要】:目的:
通过对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异帕米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我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RPA)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 ,防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的测定,初步探讨上述药物单独应用与联合应用时PAE、MPC、MPC/MIC(selective index ,SI)、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 ,MSW)的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
1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临床分离的MRPA的MIC:将浓度为1.5×10~7cfu/ml菌悬液1.5μl接种到经倍比稀释的不同药物浓度M-H琼脂培养基上,35℃孵育16~20小时(h),以无菌落生长的药物琼脂平板浓度为MIC。
2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异帕米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联合MIC:以单药的MIC为基准,棋盘法设计,相同浓度A(B)药与系列不同浓度的B(A)药组合,每种药物取50μl,加入一次性96孔板中,再将浓度为1.5×10~5cfu/ml的菌液100μl加入孔中,35℃过夜培养,选择两药联用时部分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FIC)指数最低时的药物浓度组合为联合MIC值。
3用菌落计数法测定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异帕米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临床分离MRPA的PAE:调菌悬液浓度为10~6~10~7cfu/ml,实验组将2.5ml菌悬液与不同浓度的药物或药物组合2.5ml作用2h,药物终浓度为1/2MIC、1MIC、2MIC、4MIC,对照组用2.5mlM-H肉汤代替药物,两组同步培养,4000r/min离心10分钟,共离心洗涤三次以清除抗生素,在抗生素清除后0,1,2,3,4,5,6h取样,并且每个稀释度分三份倾注营养琼脂,35℃培养16~20h做菌落计数,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细菌恢复对数生长期各自菌落数增长1个Log值所需时间差定为PAE。
4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其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MRPA的MPC:将菌悬液富集至3.0×10~(10)cfu/ml,分别取100μl接种到不同浓度的含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单药及含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异帕米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两药的药物琼脂平板上,每个浓度接种4个平板,使每个浓度接种量达到1.2×10~(10)cfu , 35℃孵育72h,以72h无菌落生长的最低药物或药物组合琼脂平板的药物浓度为MPC。
5统计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单独应用与分别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FIC、PAE_(50)、PAE_(90)、MPC_(50)、MPC_(90)、MPC/MIC、MSW,评价上述药物联合对MRPA的PAE、MPC、MPC/MIC、MSW的影响。
1阿米卡星单药组与联合组的MIC_(50)之比为8、MIC_(90)之比9.6,异帕米星单药组与联合组的MIC50之比为16、MIC90之比16;阿米卡星的MIC_(min)、MIC_(max)联合组与单药组比较分别降低32倍、8倍。异帕米星的MIC_(min)、MIC_(max)联合组与单药组比较分别降低15倍,16倍。单药组与联合组阿米卡星MIC相比较,Z=-3.309,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异帕米星单药组与联合组MIC相比较,Z=-3.320,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阿米卡星与异帕米星分别在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时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2以FIC指数≤0.5为协同作用;0.5~1为相加作用;1~2为无关作用;2为拮抗作用的标准判断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分别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联合作用。结果发现上述药物组合对14株实验菌的FIC均0.5。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3四种药物或药物组合中相同药物不同浓度的PAE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同样MIC倍数条件下,阿米卡星与异帕米星的PAE无差别;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单药组与联合组的PAE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异帕米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两种组合在1/2MIC联合、1MIC联合、2MIC联合时所产生的PAE都呈现相加作用,各组不同浓度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MIC联合时联合组存在PAE协同作用与相加作用,但两个联合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4阿米卡星单药组与联合组比较,异帕米星单药组与联合组比较、阿米卡星单药组与异帕米星单药组比较、异帕米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比较MP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阿米卡星、异帕米星联用时比单用时MPC_(90)值分别降低了10.3倍,16.1倍。阿米卡星联合组MPC_(90)/MIC_(90)值由单用组的18.13降至15.36,异帕米星联合组MPC_(90)/MIC_(90)值由单用组的17.07降至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9,P=0.020,P0.05)。用MIC判断标准划分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单用及分别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时MPC值株数分布构成比比较,四种情况构成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药联用组比单用组均能显著降低MPC值。MSW出现缩小,不变,扩大三种变化,以MSW缩小为主。
1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分别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均有协同作用。
2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分别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在4MIC联合时抗生素后效应可呈现协同作用,1/2MIC联合、1MIC联合、2MIC联合时有相加作用。
3阿米卡星,异帕米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应用能够降低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MPC,有利于临床用药时达到MPC之上,即联合用药有利于防止耐药突变的发生;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比异帕米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缩小MSW作用明显。
4阿米卡星,异帕米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对MRPA的MSW的影响有三种结果:缩小、无改变和扩大,以MSW缩小为主。MSW缩小有利于防止耐药突变株的富集,但个别菌株MSW扩大,两药的联合会使这些菌株耐药突变富集的危险增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R96【目录】:
中文摘要4-7
英文摘要7-11
英文缩写11-12
材料与方法14-18
参考文献34-36
综述一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效应研究进展36-45
参考文献42-45
综述二 防突变浓度与防突变选择窗研究进展45-52
参考文献50-52
个人简历5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邢茂;刘同华;王琴;;[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方翼;[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年03期
李革晖;[J];广西医学;2003年08期
张华;[J];医学临床研究;2003年10期
王睿,方翼,裴斐,张沂,王洪武;[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0年03期
徐修礼;陈潇;刘家云;张建芳;樊新;孙怡群;郝晓柯;;[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10期
刘明涛;孙恩华;毕少杰;于瑞丛;李玉;;[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9期
王家平,张晓梅,王苏建;[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年01期
张晓梅;王家平;王苏建;王仕忠;潘坚伟;糜祖煌;;[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王岳松,王睿,刘皈阳,方翼,陈迁,刘庆锋,周亮,纪树国;[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建琴;;[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8期
吴健;[J];安徽医药;1997年04期
陈曦;张敏;王留彬;;[J];兵团医学;2006年02期
张丽华,赵贵柱,刘继禹;[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王京鹰,李蔚,张媛媛;[J];中国医师杂志;2000年07期
赵宗珉;万建华;陈佰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7期
王丽平,江善祥,史晓丽;[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5期
许静,赵真玲,吴学晋;[J];儿科药学杂志;2000年02期
张园海,项如莲;[J];儿科药学杂志;2002年04期
刘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玲;徐胜;曹加;宋玮;梅亚玲;;[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崔琳;;[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孔繁林;储从家;管新龙;罗次节;;[A];玉溪市第八届检验医学学术年会暨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孔繁林;储从家;;[A];玉溪市第八届检验医学学术年会暨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梁蓓蓓;王睿;柴栋;;[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春辉;[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刘远飞;[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郭长伟;[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3年
崔俊昌;[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陈愉;[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李朝霞;[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刘茜;[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宋秀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晖;[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伏冉;[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张歆刚;[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刘芳萍;[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戴飞;[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苑丽;[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王付民;[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方星星;[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倪芳;[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贾广韬;[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毛德强,卢仙娥;[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1年03期
雷军;[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年01期
朱汝锦;[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年03期
刘庆锋;[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7年03期
张铭穷,郭文勇,黄纯;[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年03期
方翼;[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年03期
杨信怡,游雪甫;[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3年02期
,李静;[J];广西医学;2005年02期
周旭美,黎俊华;[J];贵州医药;2000年02期
王睿,方翼,裴斐,张沂,王洪武;[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匡长春,王芳,宋祺;[J];中国药师;2000年06期
朱兰,张志勇,杨少琛;[J];成都医药;2003年02期
丁瑞金;[J];青岛医药卫生;2001年05期
傅得兴,谭玲,李琼;[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年08期
方翼,王睿,陈迁,刘庆峰;[J];中国药学杂志;1998年11期
王睿,方翼,杜丽华,陈迁;[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8年02期
王敬国,王晓波,袭荣刚;[J];药学实践杂志;2002年03期
赵民生;曹秀虹;;[J];食品与药品;2006年07期
吴健;[J];安徽医药;1997年04期
俞淑文,邱丽筠;[J];山东医药工业;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觉奋;郑珩;;[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叶龙强;蔡挺;金雨虹;;[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张淑华;张能江;庄镇华;王卫东;苏大阳;;[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届制药工业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梁蓓蓓;周家军;裴广胜;韩宇扬;白艳;白楠;蔡芸;王睿;;[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董艳春;沈慧君;于丽华;;[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梁蓓蓓;周家军;裴广胜;韩宇扬;白艳;白楠;蔡芸;王睿;;[A];2011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梁蓓蓓;周家军;裴广胜;韩宇扬;白艳;白楠;蔡芸;王睿;;[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卓超;肖书念;邱桂霞;钟南山;;[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冯萍;吕晓菊;俞汝佳;钟利;陈智鸿;;[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辛学俊;陈学荣;沈吉;赵旭;李香娟;杜立峰;陈莉莉;沈丹;王伟平;;[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王睿;[N];中国医药报;2004年
赵瑞祥;[N];中国医药报;2001年
王秋冬;[N];中国医药报;2008年
常怡勇;[N];中国医药报;2002年
陆志城;[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王欣伊;[N];中国医药报;2010年
;[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肖勤斐;[N];医药导报;2004年
齐晓涟;[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长伟;[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3年
黄晶;[D];吉林大学;2007年
胡洪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红峥;[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倪芳;[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赖安平;[D];浙江大学;2010年
臧宗美;[D];苏州大学;2012年
房丽丽;[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陈绍峰;[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周磊;[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俞建洪;[D];浙江大学;2006年
肖建光;[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朱曼;[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应用 
作者单位:保定252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the mechanism of drug resistance of pa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
  wang yan
  (the 252nd hospital of pla in baoding,baoding,hebei 071000,china)
  key words:antibiotic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医院内感染的一种常见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如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时可导致严重感染[1],且该菌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各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导致抗生素治疗失败。
  1& 耐药机制
  1.1& &内酰胺类抗生素& 近年来对&内酰胺类抗生素如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
  1.1.1& &内酰胺酶& &内酰胺酶的产生是pa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最重要的机制之一。pa可以产生几乎所有类型的&内酰胺酶[2],质粒介导或染色体突变使细菌产生&内酰胺酶,通过水解或非水解方式破坏&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活[3]。研究表明,携带各种&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广谱或超广谱&内酰胺酶、ampc酶、金属&内酰胺酶等)和(或)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是导致pa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4]。
  1.1.1.1& 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 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大多为tem1、tem2和shv1的突变酶[5],&内酰胺酶可水解不耐酶的青霉素类、第一代、第二代及绝大多数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可水解耐酶的广谱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单酰胺菌素(如氨曲南)等,但对头霉素类如头孢西丁、头孢替坦等相对稳定,且能被克拉维酸、舒巴坦所抑制。1983年欧洲首先报道了细菌因产生了esbls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3]。
  1.1.1.2& ampc酶& 几乎所有肠杆菌科细菌(除了沙门菌属和克雷伯菌属的某些种)和pa都可产生一种染色体编码的头孢菌素酶,称ampc酶。在自然状态下细菌产生此种酶的量很少,但在&内酰胺类抗生素(尤其是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和克拉维酸)的作用下可大量诱导酶的产生,而且其调控基因的突变率很高,突变后将使酶持续大量产生,导致细菌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的所有&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1.1.1.3& 金属&内酰胺酶& 金属&内酰胺酶(简称金属酶,mbl)是一组活性部位为金属离子,且必须依赖金属离子的存在而发挥催化活性的酶类。它能水解包括碳青霉烯在内的一大类&内酰胺抗生素,其活性可被离子螯合物edta、菲咯啉以及巯基化合物所抑制,但不被克拉维酸、舒巴坦等常见的&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6]。而mbl的产生是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产金属酶pa对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外的所有&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都产生耐药[7],故常导致临床抗感染化疗失败。胡锡浩[8]、王佩芬[9]的试验结果充分证实这一结论。
  1.1.2& 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 pbps是一组位于细菌内膜的蛋白质,它们是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形态维持和糖肽结构调整等功能具有催化作用的酶。&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pbps而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因此pbps是&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在实验室菌株和临床分离菌中,均发现耐药pa中有pbp改变现象的存在[10,11],在一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pa临床分离菌,发现其耐药性与pbps的改变密切相关,并与膜通透性改变协同作用[3]。
  1.1.3& 微孔蛋白的突变及主动外排& 微孔蛋白的突变,可阻止抗生素由外膜进入胞质,pa对多种&内酰胺类抗生素呈现固有的耐药性,长期以来将这种耐药性归结为该菌具有异常低通透性外膜,现在已认识到pa固有的多重耐药性是由于能量依赖的主动外排系统和低通透性外膜协同作用的结果。有资料显示主动外排系统通过外排可直接介导对&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其中最典型的是paoprd2孔蛋白缺失引发的pa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12],对亚胺培南的耐药则是由于此抗生素进入细菌的特定膜蛋白通道d(oprd)缺失[13,14]。
  1.2&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由于各种情况不同,各地报道的耐药率有所差别,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率不断增高。以环丙沙星为例,相关报道[15],bonfiglio等在意大利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 005株pa临床分离株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31.9%。trust耐药监测网2000年的结果显示,pa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26.5%。sheng等研究了台湾地区的耐药情况,约为15%,并且在临床开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之前,已经在体外分离培养到其耐药株。而我院pa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从2005年的24%升至2007年的35%。
摘自:  
更多关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南阳市网友
& 莆田市网友
& 金华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河北省网友
& 大连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恶臭假单胞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