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古无脊椎动物所

古脊椎所早期脊椎动物学国际合作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由古与朱敏和国立大学地球院Gavin Young博士共同主持的国际地质对比“中古生代脊椎动物生物地理学,古地理学及气候学”(IGCP491项目,),依据地层学、学、沉积学、化石燃料学以及学、大地构造学等原理,对全球中古生代早期脊椎动物进行古生物地理学、古大气组成、古气候变迁和古生物绝灭事件之间开展了深入研究,近期取得了重大成果, Palaeoworld杂志期以专刊的形式发表了该的一系列成果。
  这次集结成册的论文共15篇,涵盖了古、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地理学及古气候学领域,包括亚洲和东冈瓦纳地区早期脊椎动物及相关的地层学、古动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波罗的海地区泥盆纪脊椎动物群落及古动物地理学的研究,志留纪大气氧含量变化与有颌类早期辐射关系的探讨,中-晚古生代澳大利亚的极移曲线与冈瓦纳-劳亚古大陆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古生物地理学及早期脊椎动物研究的作用,中晚泥盆世基于全球脊椎动物所开展的古动物地理区系划分的研究,华南、华北和北冈瓦纳盾皮鱼类新属种研究,以及乌兹别克斯坦脊椎动物微体化石的研究等。其中该专刊收录有我国早期脊椎动物研究学者朱敏、张国瑞、王念忠、王俊卿、赵文金、王炜、贾连涛、瞿清明等人的6篇最新研究成果。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rrelation Programmes,IGCP)是科教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协同举办的一项科学。该计划旨在赞助与促进全球规模的各项基础地质问题的。自1972年实施至今,得到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大的家的热烈支持和积极参与。中国学者从1973年开始参与这项国际计划项目,并于1980年正式成立了国家。
  IGCP491项目是由中国学者作为主持的第26个项目。其主要目标是应用一个综合性的、全球性的数据库(早期/低级脊椎动物的时空分布),为中古生代广阔赤道洋连接和隔离的时间提供更严格的限制,为了解全球“鱼类时代”(泥盆纪)陆地的多样化及其与大气组成、气候变迁和生物绝灭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该项目主要研究泥盆纪时期,但也包括其早期和晚期,是IGCP 328、406 的后续项目。IGCP491项目在运行期间,通过一系列专题讨论会、网上论坛和实地考察使全球增强了思想和信息的交流,并先后组织了六次国际年会(Riga会议、Gramado会议、Yerevan会议、St. Petersburg会议、北京会议和Uppsala会议),发表相关论文逾300篇,取得丰硕成果。
扫描二维码,在上查看和分享:
按关键词搜索:古脊椎所综合档案信息管理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国科学院各类档案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古脊椎所综合档案信息管理办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古脊椎所岗位竞聘申请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免费1页免费3页免费3页2下载券1页免费 2页1下载券1页1下载券2页免费2页4下载券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3页免费1页1下载券2页免费2页免费
古脊椎所岗位竞聘申请表|古​脊​椎​所​岗​位​竞​聘​申​请​表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作者: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关键词: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伤齿龙,新属种
1988年中国与加拿大联合考察时发现的保存部分后肢的标本IVPP V 10597,最初被描述为蒙古蜥鸟龙(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的幼年个体,但存在一些疑问。近年来,有关伤齿龙科(Troodontidae)的研究,尤其是有关伤齿龙类分类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和他的研究团队对该标本的分类学重新进行评估,基于已有的形态学和骨组织学信息,将V 10597定为一新属、新种,命名为柯瑞氏菲利猎龙(Philovenator curriei gen. et sp. nov.)。这一发现增加了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类的种群分异度和形态差异度。
徐星研究员等通过细致的形态比较和数值化的系统发育分析,确认相对于蒙古蜥鸟龙,V 10597更加接近于同域的谭氏临河猎龙(Linhevenator tani), 指示其有可能代表谭氏临河猎龙的幼年个体。但V 10597的许多后肢特征,包括许多涉及后肢骨骼间比例的特征,显示出与包括谭氏临河猎龙在内的其他伤齿龙类的明显区别。研究人员通过骨组织学分析,进一步确认该标本不可能代表谭氏临河猎龙或者其他大型伤齿龙类的幼年个体。
标本V 10597显示出的这些形态差异可能已具有分类学意义,表明V 10597代表一个新种。徐星等将其命名为柯瑞氏菲利猎龙(Philovenator curriei gen. et sp. nov.)。伤齿龙类是兽脚类恐龙中最接近鸟类的类群之一,柯瑞氏菲利猎龙是目前已知晚白垩纪最小型的一种伤齿龙类,这一发现增加了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类的种群分异度和形态差异度。
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yan.mao)
没有相关China today
我们欢迎各种关于生物医药行业的评论、发现、翻译的原创、推荐、编辑的小道消息,官方爆料,采访约稿
订阅我们的资讯
关注我们新浪微博
中国的市场的确存在很大的隐患,干细胞行业是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个体化医疗是未来医学研究与应用的趋势,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在基于生物分子标志物的诊疗策略
中国疫苗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世界排名最领先的跨国疫苗制造巨头前来淘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脊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