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肺部ct片子显示

当前位置:肿瘤科
> CT片子上显示的肺癌和肺结核有哪些不同? > 正文
CT片子上显示的肺癌和肺结核有哪些不同?
来源:寻医问药网 时间:
14:11:41 发布者:
CT图片上显示的肺癌和肺结核有哪些不同呢?不少人都拿着影像检查尤其是CT片子让医生看,看这是肺癌还是什么别的病,让专家给看看这CT图片上到底是不是肺癌。其实肺癌肺结核两者片子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1、结合局部病灶部位形态进行判断
除了考虑喊着的年龄、实验室检查之外,我们还要结合局部病灶部位形态、密度、周围局灶的反应等等多种方面进行考虑。
2、从部位上考虑
肺结核经常容易出现在双肺上尖叶和后段和肺下叶的背段。而肺癌基本上在肺部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位置并不固定。
3、从形态特征上进行判断
从形态特征上来看,是否边界光整、有无毛刺或者棘突等等。如果是肺结核,就不会有明显的分叶或者分叶比较少,边界要光滑。而肺癌相对来说肺部的边界不清楚,不光滑,分叶多而深,而且有很明显的细短毛刺及棘突。同时肺癌的血液供应丰富,有部分病灶都能看到供血的血管,所以要看到供血丰富的病灶,应该更考虑肺癌。
以上就是相关的肺癌和肺结核在影像学上的不同表现,希望能帮大家有更多的了解。目前来说,CT检查是影像检查中有效的标准,若真的确诊患上了肺癌,建议患者尽早到院做好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如何看ct片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看ct片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春雨诊所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春雨诊所App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春雨医生公众号
小程序 春雨医生+
扫描二维码
无需下载快速问诊
谁会看ct片子,看看严重吗?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谁会看ct片子,胃不舒服做了ct现在检查报告还没出来,看看严重吗?(女,49岁)
你好!请问你有什么症状呢?
我是影像专业的
可以拍照给我大概给您看看
好的,我发照片给您看看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好的 请稍候 正在阅读
胃子做胃镜检查了吗
看到胃体胃壁有增厚 而且明显强化
平时还有什么病史吗?服用药物情况呢?
之前在本地医院做了两次胃镜并取了活检,本地医院让去上级医院,后来去了武汉协和住院一段时间,做了各项检查,出院后没有给检查报告单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这个是本地医院做的胃镜检查,5月份
病理结果能记得吗?
现在就是每天早晨吃一片兰索拉挫口崩片,还喝了点治胃疼的中药
溃疡是有的 但是建议复查
活检排除是不是恶性溃疡可能
还记得结果是什么吗
你看那些ct有什么问题吗,有没有肿瘤之类的啊
就是胃子那里我觉得胃壁有问题
我们一般CT发现这情况就会建议胃镜活检
排除肿瘤可能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现在左上腹部隐痛,摸起来有几个疙瘩似得
胃上要考虑肿瘤性病变
建议您找到胃镜活检组织的结果
肝囊肿小血管瘤 问题不大
这个ct片子严重吗,除了胃壁增厚,海梦看出什么啊
就是胃子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一下 明确性质
其他肝脏上面小囊肿 血管瘤问题都不大 不必担心
双肺纹理稍多有些支气管炎问题也不大
这个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需要手术吗
目前来看你这个都还没明确性质 无法告诉你良恶性 要看你做胃镜取得组织活检结果才能明确诊断
影像学表现只能提示临床要考虑肿瘤性病变 不能代表是最终病理学诊断
是这个意思
我还有两个之前本地的病理报告,你给看看
就是这个意思
我就想问问你的病理报告
那样就可以得知是什么了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好的 慢性炎变
最近一次做的还没拿到,这个是5月中旬做的
那就是良性的溃疡病变
暂时排除癌的可能了
嗯,谢谢你了
等这次检查结果出来再对比分析
在用药了是吗
就按服用拉唑一类的
现在吃的兰索拉挫
还有一些保护胃得中药粉末
还需要吃别的药吗
好一些了吗 感觉
基本上不用了
随访复查就好
平时注意吃东西不要去辛辣刺激 然后三餐规律 作息规律
这个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慢性溃疡病
那你查过幽门螺旋杆菌没有呢
系统提示 免费咨询二十回合即将结束 请注意询问进度并及时总结 谢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当然 您也可以选择在春雨医生软件应用里面 搜索医生界面 查询 项晔
报告解读科 然后点击头像关注 直接点击图文咨询进行复诊 谢谢您的支持 祝您身体安康 生活愉快
做过碳14呼气,应该没什么问题
好的 那就继续目前治疗就好了
然后复查就好
好的,谢谢你?
1?如果我的咨询意见对您有所帮助,方便的时候请打分"很满意"是对我工作最大的支持,??因为“满意”或者“不满意”春雨都会给我扣分 ?? 所以请多理解包涵
2?诚挚邀请您点击我头像关注我 ????成为我的粉丝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联系沟通。????祝您好运连连,幸福安康
3?温馨提示
对话框没有关闭请点击页面右上角评价图标。如果关闭请打开对话页面点击左下角评价医生图标!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4??如果你使用的春雨医生app客户端登录春雨可以及时评价,其他方式登录需24小时结束后才能评价,有的登录方式不能评价,若找不到评价界面按纽,不评价也没关系的 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您对我的咨询服务满意的话 也可以通过点击送心意感谢的方式表示对我工作的支持
点击头像以后 左下角有一个送心意的标志
在这里先谢谢了
也祝你事事顺心 身体安康
方便的时候麻烦您后续拿到CT详细检查报告以后 可以拍照给我 再给您详细解读
好的,等报告出来了再跟您联系
好的 关注到我 然后下次直接联系就可以了
猜你感兴趣
报告解读科 医师
乐山市中医医院
扫码关注医生, 方便随时提问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如何看CT片子.doc 1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如何看CT片子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
  不要着急~现在由来自腰椎间盘突出论坛的william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跟着william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片子啦 (^o^)-
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
  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
    ·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
    ·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
    ·髓核-
    ·后纵韧带-
    ·后纤维环-
    ·小关节-
  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
  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  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所画的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 ^_^-
  &第一课完&-
第二课,找到我们要看的那一个椎间盘-
  如果没有腰椎的定位图,对“外行人”来说几乎无法分清腰部的5个椎间盘的不同。定位图就象路线图一样告诉我们腰椎每个扫描层的具体扫描部位,所以即使对于很有经验的医师定位图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张定位图从矢状面观标出了腰部脊柱的20个MRI切片层。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通过该平面所拍的MRI图像。这张片子中的图像层只涵盖了L3, L4, 及L5三节。-
  例如,层11 (标为红色的第10层上的一层)正好穿过L4椎间盘。如果你L4椎间盘有问题,就看此层图像。-
  图层18信息也非常有用,它对应着L3椎间盘。对于椎间盘很薄的病人,层的厚度应最好更薄一点(6mm),以便保证其正好穿过变薄的椎间盘。-
  所以,如果你现在再去看自己的磁共振或者腰椎CT片子,就已经学会了怎样通过“定位图”找到它。在许多MRI片上,每个大的图像都附上一个小的定位图,这就使我们很容易知道正在看的哪个椎间盘。-
  &第二课完&第三课,学会看腰椎MRI/CT片子轴状面观-
  图(一)及图(二)是L5椎间盘的轴状面观。-
  此病人虽有中等程度的腰椎间盘退变(在片子上看到黑色的椎间盘)和小的非压迫性4mm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但他却有一个很大的“中央管”,可以很好地表现轴向核磁共振解剖。椎间盘的髓核在这两个图像中看不到,一是因为椎间盘脱水太严重,不能将纤维环及髓核区分开,另外这些图像为T1加权象(更高分辨率),所以不能将含水多的髓核与较干燥的纤维环区分开。但在一个正常的,非退化性椎间盘T2加权像上,很容易看清髓核区及纤椎环区T2加权图像(见图三)。  “后部神经结构”包括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Nerve Roots)、硬膜囊(Thecal Sac)及发出神经根(Exiting Nerve Roots)。发出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看图中IVF粉红色区)内,在此图像中看不到。如果你发挥点想象力,你可以在图中找到一个象“米老鼠”样的图像,硬膜囊是米老鼠的头,两个过往神经根是米老鼠的耳朵。再重复以下,虽然此椎间盘有4mm的突出,但此病人的过往神经根S1和突出物之间没有接触。-
  大部分情况下,椎间盘突出物或疤痕组织将遮挡住其中的一个过往神经根(米老鼠耳朵),这通常是神经根受压的象征。-
  图(三)是另一个健康的45岁男性的L4椎间盘的轴状面观。-
  现在我们可以区分开髓核区及周围的纤椎环区。注意,在此平面将看不到“米老鼠”。另外请注意靠近L5神经根的椎间盘后缘的凹度,这是正常健康椎间盘的象征。L4发出神经根更靠侧方一点。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如果有大的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发出神经根L4及过往神经根L5将同时受压。-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ct读片基础知识
ct读片基础知识
  CT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是一种病情探测仪器。它能对人体各部进行检查,发现病情,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学会CT读片也是一门技术。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ct读片基础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CT读片基础知识
  CT 断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 ,CT)为1967 年英国工程师Godfley N. Hounsfield 所发明,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因为CT 可提供人体断面像且密度分辨率高,给诊断提供了大量信息,使过去不易确诊的疾病得到了准确的诊断,已成为临床各学科重要检查方法。CT 诊断不仅由影像科医生结合临床作出诊断,而且临床医师更需要根据影像表现作出更加全面的诊断、治疗、判断疗效及预后等决策。进行CT 读片必须首先了解人体横断面解剖正常图像,继而掌握疾病的异常影像。本文对各系统的正常表现以及主要疾病表现加以介绍,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读片分析的方法和加深对各种异常影像的理解和辨认,结合临床才会作出精确的诊断,提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1 CT 原理与机器
  1. 1 CT 原理 CT 断层装置是利用X 线管,围绕人体的长轴进行旋转照射,并于对侧设置检测器(de2tector) ,吸收通过人体的不同衰减的X 线,并转换成电信号送入电脑,进行处理,重建成图像后在监视器上(CRT) 显示出横断面图像,亦可再建构成矢状、冠状面等图像。
  1. 2 CT 机构成 CT 机主要由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所构成。硬件部分主要由扫描架、扫描床及控制台三大部分所组成。X 线管及发生器、检测器设置在扫描架内,控制台内装有微型电子计算机以及图像显示器。为了将扫描图像摄在胶片上,另设有多幅照像机,近年逐渐应用激光照相机,使照片图像更加清晰。近年来机器制造技术不断提高,一般常用机型多为第3 代机(X 线管与检测器同时转动) 与第4 代机(X线管旋转,检测器排列一周而固定不动) ,图像质量相似(图1)
  近年来又开发了螺旋CT ,在短时间内,作连续扫描。第5 代CT 机又称超高速CT ,以电子束代替X线管,使扫描时间可缩短至1/ 20 秒或0. 01 秒,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图1  第4 代3 代CT 原理
  2 CT 诊断术语
  2. 1  平扫( simplescaning)  即普通扫描,CT 检查一般均先作平扫,需要时再作增强扫描。
  2. 2  增强扫描(cont rastenhancement . CECT) 一般用CE 或+ C 来表示,应用造影剂注入静脉或动脉内,同时进行扫描,可显示组织器官及病变的血流状态,有利于病变的诊断及鉴别。
  2. 3  定位扫描(scanogram)  是在X 线管固定只检查床移动扫描出来的图像,主要是作为设计扫描部位、层次、层数而使用,不显示扫描设划线时,亦可作为一般X 线片相似的图像作诊断时参考使用。
  2. 4  窗宽(window width ,WW)  表示图像的CT 值范围,最低可为- 1000 ,最高为+ 4000,观察不同部位或组织可以选择。
  2. 5  窗位(window level. WL)  表示图像的CT值中心位置,也可以根据不同组织的图像加以选择。
  2. 6 CT 值(CT value) CT 值代号为HU ,表示该组织的X 线衰减系数。组织密度高则CT 值大,密度低则小,如水为O HU ,这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极为重要。
  2. 7  感兴趣区(ROI)  即regionof interest 是在图像上对某部分进行测量、分析的重要区域,其中有三个指标。
  2. 7. 1  平均值(mean)  即该部影像的平均CT 值。
  2. 7. 2  标准偏差( standard deviation)  即该组织的CT 值平均偏差。
  2. 7. 3  面积(area)  即所测定的ROI 的面积,以立方毫米表示。
  2. 8  象素(pixel)  即构成CT 图像的小亮点称为象素,象素越小则图像越清晰,空间分辨率高。
  2. 9  矩阵(mat rix)  将人体横断面各点的CT 值的象素以矩阵排列,构成图像,一般以256 &256 或512 &512 的矩阵显示图像
  2. 10  伪影(artifact s)  即因机器或技术等原因出现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各种影像。有条状、环形、黑色区等形状。产生原因:如物体运动、骨脑交界处、气体交界处等,读片时必须加以注意,以免误诊。
  2. 11  部分体积效应(partial volume effect )  在扫描层面内,有一定的厚度,如果密度不同,实际测量的CT 值与组织,病变的密度不一致,称为部分容积效应。读片时需加以辨认。
  2. 12  层厚( thickness)  即扫描所计划设置的层面厚度,以mm 表示,可根据不同部位及需要加以利用,如1. 2 、3. 4、5 、6. 10mm 等。一般多采用10mm ,为了使图像更加精确可选用1mm、2mm 的薄层扫描。
  2. 13  层距(interval)  即每个层面之间的距离,也以mm 来表示。根据病变不同可设定1. 2 、5 、10 、15 、20mm等,一般多采用10mm。
  2. 14  多平面图像重建(MPR)  应用多层扫描数据,由计算机三维空间( three dimensional surface) 重建,可显示矢状面、冠状面或任何平面的图像。
  2. 15  空间分辨率( spatial resolution)  是在高对比情况下,CT 图像可鉴别的物体的大小、微细结构的能力,以每Lp/ cm 来表示。
  2. 16  密度分辨率(density resolution)  即对比分辨率,可区分最小密度差的程度,以mm %表示。
  2. 17  高清晰度CT ( high resolution computedtomograph. HRCT)  机器改进,开发了薄层高分辨率CT ,使空间分辨率达到1. 5~2mm ,层厚可达1~1. 5mm ,可显示微小病变。
  2. 18  螺旋CT(helical CT)  乃近年来逐渐普及的新机型,其特点是X 线管经过滑环构造作连续旋转,检查床继续送进,形成无间断地体积扫描,数据连续送入计算机,最后再重建图像。此种方法可避免由于呼吸所引起的体动,微小病灶不易遗漏,且提高了检查速度,缩短扫描时间。然而就图像质量与普通CT比较并无提高。
  2. 19  超高速CT ( ult ra fast computed tomog2raphy)  即第5 代CT ,应用两束电子束,作210。旋转,由靶面转换成X线进行扫描。可使扫描时间缩短至8ms ,多应用于心血管系统及重症病人的检查。但机器昂贵,尚不能普及。
  3 CT 图像的构成
  图2 CT 图像的构成本象为Picker intl 1200 CT 机的胸部CT ,中央为肺窗的肺中部断面象,右上方为医院名称、右下为窗宽、窗位示意线,左上方为病人ID ,扫描号、扫描部位,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下方黑带内标出扫描层次号,下方为层厚、层距,下方为扫描日、月、年、分、秒,下方为床位置,左下为扫描放大比例、窗宽、窗位、床高,右最下为扫描野大小。每一幅图像都有哪些内容,由于CT 厂家的不同,也有些差异,但大都相同。CT 机目前多为国外厂家制作,其中资料文字均采用英文或缩写,其内容如下:
  3.1  主图像 于画面的中央显示所扫描的部位的横断面图像,读片的主图像,是观察的重点,此图像与监视器上的图像相同,是通过多幅照相机或激光相机转拍在胶片上的(图2) 。
  3. 2  灰阶 在图像一侧呈上下长条状浓淡不同的灰阶,同时可见宽、窗位的数值。表示此幅图像的浓淡是由此灰阶(CT 值) 确定的。
  3. 3  扫描条件 标示此幅图像采用的Kv 及mA以及扫描的时间。
  3. 4  患者资料(identification , ID)  其中包括CT 扫描序号、扫描层次序号(NO 或S)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有否增强(CE 或+ C) 、检查日期(年、月、日、时、分及秒) 。
  3. 5  资料 如病院名称、倾斜角(扫描架) 、扫描床位置(mm) 、层厚、层距、病变的CT 值、平均值(mean)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面积(area、mm2 ) 、长度(length ,mm) 、放大率(zooming)、机器名称、右侧、左侧、前、后、扫描部位、螺旋CT 多用螺旋标志等。
  4  人体组织正常的CT值
  人体各种组织结构不同,X 线衰减差异较大,形成各种不同的CT 值,也可以利用CT 值来鉴别组织的性质(见表1) 。
  表1  正常人体组织的CT值( HU)
  脑25~45 肌肉35~50
  灰质35~60 淋巴结45 &10
  白质25~38 脂肪- 80~ - 120
  基底节30~45 前列腺30~75
  脑室0~12 骨150~1000
  肺- 500~ - 900 椎间盘50~110
  甲状腺100 &10 子宫40~80
  肝40~70 精囊30~75
  脾50~70 水0
  胰40~60 空气- 1000
  肾40~60 静脉血液55 &5
  主动脉35~50 凝固血液80 &10
  5  病变的CT值
  组织器官产生各种病变,CT 值亦相应产生变化,然而有时病变与正常组织呈等密度时,可以应用增强扫描来加以区别,为诊断提供重要信息。病变的CT值见表2 。
  表2  病变的CT值( HU)
  凝固血液80 &10
  渗出液(蛋白&30g) & 18 &2
  漏出液(蛋白&30g) & 18 &2
  鲜血& 0
  慢性血肿20~40
  炎症包块0~20
  囊肿+ 15~ - 15
  肺癌平均40
  结核灶60
  CT 值的测量层越薄越准确,上述CT 值供参考,有一定价值,但不可绝对化。各CT 机CT 值可能有一定偏差,需定期测试(进行水模调试) ,病变的组成也多种多样,CT 值也会产生变化。
  6 CT 读片原则
  CT 读片时较一般X 线读片要复杂,因为CT 图像是人体的横断面,同时又有扫描部位与层次问题,微小病变也有遗漏的可能,读片时亦应参考平片、MRI、US等影像检查,互补其不足,发挥各种检查方法的特长,有利于诊断。
  6. 1  扫描位置与层次的判断 首先了解人体横断面解剖,观察扫描图像位置是否正确,各脏器是否包括,扫描计划是否恰当。
  6. 2  窗宽与窗位是否正确 扫描后进行摄片时应采取各部位标准窗宽与窗位,必要时依病变不同选取显示最佳窗宽与窗位。如不正确有可能使病变不能显示或显示不佳。
  6. 3  平扫与增强 读片时仔细观察首先了解是平描或增强扫描(注射碘水造影剂)
  6. 4  详细阅读图像及资料 要了解机器扫描条件、病人资料、检查日期以及某某医院等等,作为诊断的参考。
  6. 5  异常影像的观察 如发现异常影像时,则要对病变影像的部位、大小与数目、边缘、密度、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的关系等作详细观察。如为复查则需对病变的动态进行描述。
  6. 6  分析与判断 发现异常影像,对影像作全面的分析、推理,最后作出判断。诊断的基础是首先了解正常影象解剖,并对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有深入的了解,再结合病史、主诉,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__
  6. 7  与其他影像作综合诊断 读CT 片时应与胸部摄影、胸部断层摄影、骨摄影、各种造影检查、MRI、RI 以及US等资料相结合,取长补短,可使诊断更加正确。
  6. 8  影像的动态观察 我们的一次CT 检查只表示该疾病的某个时相的表现,并非疾病的全过程,可根据病变的性质作动态观察,如癌症的短期扩大、转移,而炎症则吸收较快,脑梗死需于4~6 小时后方可在CT 显示影像等
  一、医学中的CT
  全称: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  1971年,英国科学家汉斯菲尔德成功地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诊病机,定名为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机。  这种机器由X光断层扫描装置、微型电子计算机和电视显示装置组成,可以对人体各部进行检查,发现病灶。他和一位神经放射诊断学家一起,第一次为人体进行检查的对象是个怀疑患了脑瘤的妇女,结果在荧光屏上不仅现出了脑瘤的位置,甚至连形状和大小都清晰地显示出来,这一成功宣告了一个新技术的诞生。  CT机投入到临床以后,以它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多层次等优越性,发挥了有别于传统X线检查的巨大作用。
  二、宝石的重量单位(克拉)
  克拉,或称卡、卡拉,从1907年国际商定为宝石计量单位开始沿用至今。是珠玉、钻石等宝石的质量单位,和贵金属的纯度[1]比例。  1. (钻石等的重量单位)克拉(=200毫克),1克拉=0.2g  2. (金子的纯度单位)开,百分比纯度为24开,如果18开,纯度是18/24=75%
  三、游戏中的CT
  赫赫有名的游戏cs中的警的别称Counter-Terrorist,反恐力量或反恐人员
  四、电力系统中的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CT即:current transformer  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电流互感器),它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似
  五、建筑水电安装
  ①管路敷设标注方法  CT指电缆桥架  ②导线敷设部位:  CT指电缆桥架敷设
  六、十字绣布CT的说明
  十字绣布是以&CT&为单位的。指的是每平方英寸里所包含的格子数
  七、美剧《熟女镇》(Cougar Town)
  八、CT 中央标准时间(用于美国和加拿大中部) =central standard time  是CT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每次扫描过程中由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后的衰减X线信息,再由快速模 /数(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经电子计算机高速计算,得出该层面各点的X线吸收系数值,用这些数据组成图像的矩阵。再经图像显示器将不同的数据用不同的灰度等级显示出来,这样该断面的解剖结构就可以清晰的显示在监视器上,也可利用多幅相机或激光相机把图像记录在照片上。
  由于CT影像完全屏除了重叠干扰,利用窗口技术使密度分辨率大大提高,对软组织及实质性器官的显示能力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CT检查的适应范围大致如下:①颅脑部的检查: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等血管畸形)、脑外伤等;②对五官及颈部的检查:五官部位的肿瘤及炎症、咽喉部位肿瘤、颈部甲状腺及淋巴系统肿瘤、颈部肿块等;⑶胸部检查:肺内肿瘤及炎症,纵隔及胸腹的肿瘤、炎症等;④腹部检查:肝肿瘤、脓肿、血管瘤等,胆脏、肾脏感染及肿瘤,脾脏及胰腺肿瘤、脓肿、结核等,肾上腺增生及肿瘤,腹腔及腹膜后肿瘤、炎症,肠道肿瘤,盆腔内器官的肿瘤、炎症;⑤骨关节、脊柱部分的检查适用于其肿瘤、外伤、转移瘤、关节脱位、结核等疾患。
  CT检查主要是横断面的检查,直接的冠状检查仅限于颅脑和五官。CT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平扫或称普通扫描和增强扫描。平扫CT又称普通扫描,指不给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扫描,通常用于初次CT检查者。CT平扫最主要的是掌握各个不同部位或器官以兴趣区的厚度和层间距的选择技术。对腹部或盆腔检查前应口服阳性造影剂使肠道非透性化,作为其CT检查前的常规准备。用造影剂标志胃肠道器官,使胃肠和实性器官的界限清楚。  增强CT扫描:指给静脉内注射一定剂量的造影剂,同时或紧接的进行CT扫描的检查方法。常用的造影剂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增强扫描是根据造影剂进入人体内后在各部位的数量和分布常依各个不同器官及其病变的内部结构的特点呈现一定的密度和形态异常,而更清晰的显示病灶或明确病变的性质等。
  目前使用的CT扫描机多为三、四代全身CT扫描机,CT机的分代主要以其X线管和探测器的关系、探测器的数目、排列方式以及X线管与探测器的运动方式来划分。我院现有的二台全身CT机,分别是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SCT&4800TF(第三代全身CT),它有一个热容量为1.5MHU的旋转阳极X线管和含有512个探测器的高压氮气探测器系统,X线管和探测器组合做同步旋转扫描,扫描时间有2.8 S /层和1.8 S/层。使不随意运高动伪影减小到很低限度。另一台是美国 PI CK ER公司生产的PQ& 20 00第四代螺旋CT机,它有一个2MHU的旋转阳极X线管和4800固体探测器,探测器环行排列,固定在在扫描架上,螺旋扫描是利用X线管连续旋转,配合检查床的连续均匀运动,对某一部位持续不断的扫描,得到该部位连续的螺旋式断面解剖图像。其特点就是螺旋扫描中无间隙,避免了器官随呼吸而运动时&小的病理&改变被漏掉,假如把传统的CT切层当成象切萝卜片那样一片一片的切,则螺旋式CT就象做螺钉那样的螺旋式切割一片一片的萝卜。
  螺旋式CT并且可重建出比传统CT扫描质量高的CT三维图像。比如传统CT扫描肺底和上腹部器官时长因呼吸运动而漏掉病,而螺旋式CT扫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CT扫描而出现的漏层现象,大大地改进了这些器官CT检查的正确性。螺旋扫描时间,将原来传统CT扫描一个部位需几分钟缩短到几秒到几十秒钟就能完成。如肺部CT扫描用传统CT扫描需用几分钟,而用螺旋式扫描,屏一口气十几秒就能将整个胸部扫描完毕。尤其适与不和作病人的检查,明显的改变了儿科病人、急诊病人,以及有智能缺陷的病人的检查,可免除这些病人在检查前用安定、镇静或麻醉药物处理的麻烦。由于扫描时间的缩短,还可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药物副作用,也降低了造影剂费用。
  CT的发展到目前已经历了一~五代的发展,其中第五代CT为电子束CT,它是利用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来扫描靶环来产生X线。扫描速度很快,又称为超快速CT (U FC T),其扫描可达 20层 /秒,使心脏大血管系统的CT检查成为可能。现国内仅有 1~ 2台。CT血管造影(CTA)及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CTVE),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观察血管及腹腔器官内部结构的方法。  还有ICT,也就是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
看过&ct读片基础知识&的人还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部ct片子怎么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