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在液体制剂放大注意事项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复方红曲制剂调节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年05期
复方红曲制剂调节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红曲制剂对实验动物调节血脂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成4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实验组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复方红曲制剂,连续28d。结果:高、中、低剂量组(1 000、333、167mg/kg)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低剂量组大鼠血清胆固醇(TC)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结论:复方红曲制剂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85.5【正文快照】: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血液中长期过高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以及血管壁上过多的脂类容易被自由基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防治高脂血症,对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窦晓兵;[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贵海,孙敬勇,张希林,杨振宁,周超,杨书斌;[J];中草药;2002年01期
孟越华,邹爱英;[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张连龙,贺耀;[J];中医药研究;2002年01期
宓鹤鸣,宋洪涛,陈磊,杨根金,郭涛;[J];中草药;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靖,卢建华,王维佳;[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王文利;刘冬立;娄锡恩;孙宏伟;宋小静;张丽;陈燕力;;[J];北京中医;2006年05期
刘冬立;王文利;郑宏;庞秀英;杨树林;吴赫赩;;[J];北京中医;2006年09期
杨俐;陈学忠;尹方;周明贤;雷孝玉;董秀云;;[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侯丽颖;[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张万祥;林竹;;[J];甘肃中医;2006年12期
黄秋妹;李宗;;[J];海峡药学;2007年03期
陈义光,彭德姣,田宏现;[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肖志红,张玉军,刘红彦;[J];湖南林业科技;2005年01期
李楚华,李续娥,郭宝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廉;熊承良;李红钢;田永红;丁晓芳;李双;卫海;;[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李珍丹;张录霞;马兵钢;潘立忠;张虎平;;[A];第七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暨新疆第二届药用植物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桂荣;[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赵晓霞;[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赵勇;[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陈运中;[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黄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黄永艳;[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李铁;[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黄宏南;[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郑向炜;[D];复旦大学;2005年
董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培莲;[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李坤武;[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刘英军;[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王治宽;[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李建中;[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刘彦慈;[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王伟;[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汤小胜;[D];中南大学;2004年
周鑫;[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郭慧敏;[D];汕头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沃兴德,洪行球,高承贤,李万里,金明敏,唐利华,王亚丹;[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沃兴德,唐利华,李万里,赵革平;[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楼锦英;[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刘浩然;[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年12期
霍伟琪;[J];中医药导报;2005年11期
沃兴德,崔小强,唐利华;[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年03期
李佃淳,张红,张福海,王德谦;[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年05期
姚思宇;赵鹏;李彬;刘荣珍;;[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3期
戴伟,李立,刘海波,李悠慧,严卫星,戴寅;[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刘奕琼,张灏
,田丰伟;[J];食品与机械;2003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娟华,倪立坚;[J];海峡药学;1998年02期
陈川;[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年02期
陈志武,马传庚;[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年02期
汪为群,张艳,方志炼,马传庚,陈曦,陈志武;[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5年02期
宋洪涛,郭涛,宓鹤鸣,张跃新,储文功,张倩;[J];中草药;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浴生,吴秀安,赵淑琴,徐金枝,刘舜卿;[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0年02期
张镜宇;[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0年01期
刘和堃;[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0年01期
刘和堃;[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0年02期
宣松林;[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0年04期
王树林;[J];新农业;1980年Z2期
钱永忠,孙国治,李相涛;[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蔡家骏;[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4期
,姜志宽;[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3期
,陈玉珍;[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昌明;;[A];江苏省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刘建勋;尚晓泓;马晓斌;林成仁;徐立;石体仁;王刚;王敏;;[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黄雪梅;林则田;石鹤峰;;[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戴昭宇;张瑞杰;尤立平;梁永宣;孙其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张军平;郭利平;阮士怡;;[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程彩凤;张重熙;;[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叶天申;蒋松鹤;谢文霞;;[A];中国针灸学会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王霞;薛文琪;;[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李悠慧;耿桂英;戴伟;;[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老年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王郁文;丁文军;李鹤;赵婷;庄媛媛;;[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昆;[N];北京科技报;2000年
肖祥云;[N];北京科技报;2000年
扬子;[N];北京科技报;2000年
李道国;[N];中国包装报;2000年
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
首儿药厂副厂长、主管药师
张建民;[N];中国妇女报;2000年
张峥;[N];中国妇女报;2000年
金匕辉;[N];中国妇女报;2000年
过戌吉;[N];中国化工报;2000年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维炯;[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国信证券研究策划中心
沈亚楠;[N];中国证券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培英;[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张蕴慧;[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张学农;[D];新疆医科大学;2001年
范曰誉;[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魏振平;[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杨汉博;[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郭力;[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李富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尉小慧;[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朴宰日;[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宝东;[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张朝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朱彤;[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何洪英;[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兰喜;[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李晓卉;[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周东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1年
姬志勤;[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林红霞;[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沓小容;[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您当前的位置:>
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发布时间:访问次数:
作者:殷厚成字体:【
  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应用中被普遍被认为具有保健、促生长、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同时又是一种绿色添加剂、水质改良剂、培藻剂。在河蟹、河虾、乌鳢、甲鱼的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的养殖户都习惯用微生物制剂来调整、改善、保护水生水产动物的生活环境;控制、消灭病原、达到生态环保的养殖目的。但是,其中一部分养殖户只是随潮流而动,根本没有按照微生物制剂的使用规定去做,使用后导致养殖池塘缺氧,有的养殖户使用后起不到明显效果,甚至给渔业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本地区养殖户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微生物制剂的经验与教训整理后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读懂微生物制剂的种类与作用
  微生物制剂可分为乳酸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蛭狐菌8大类,按照菌种需氧与否分为好氧菌和厌氧菌。微生物制剂具有调整或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产性的目的,广义地说微生物制剂既包括正常微生物成员、还包括一些促进正常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所制备的制剂,其能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或生态效应,好氧菌的使用要注意对池塘水体的增氧。
  二、了解微生物制剂在水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机理
  ①、微生物制剂有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②、产生抗菌物质,与有害细菌竞争养分和附着部位等;
  ③、通过提高和降低酶的活性、改变有害微生物的代谢;
  ④、有益微生物在水环境的碳、氮、磷、硫循环系统中,促进它们在生态链中转化,分解有机物,消徐有害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过量的氮磷﹚等。有效降低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保持水环境的动态平衡,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进化水质、预防和减少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提高鱼、虾、蟹的养殖成活率,促进生长,具体表现为;调整水生动物肠道菌群平衡、生物拮抗、生物夺氧、调节免疫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水体环境。
  三、微生物制剂不得与化学药物、复合中草药混用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微生物制剂应注意不同菌类的适应条件和使用方法,在泼洒活菌制剂前后3~7天养殖池塘不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同时也不能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包括中草药),使用微生物制剂的池塘要保持养殖水位,尽量做到不排(进)水、使用好氧类的微生物制剂时必须给养殖池塘增氧,没有增氧设备的可以使用北京渔经生产的颗粒氧进行全池塘播散;使用干粉类的微生物菌种要用大的盆子将菌种加水搅拌激活3~4小时后再进行全池泼洒;无论使用哪种微生物制剂使用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0时左右。(信息来源:丹徒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红曲生理活性物质以及应用_参考网
红曲生理活性物质以及应用
陈珊 张乐 黄艳玲【摘 要】红曲具有抑菌作用,这是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都已证实的。但是红曲作为天然发酵产物,其中的成分很复杂,本文主要阐述红曲生理活性物质以及红曲的应用。【关键词】红曲;生理活性;应用1 红曲的概述红曲这一颇具东方色彩的传统产品,历经千年不衰,其研究方兴未艾。红曲在古代除了用于酿酒外,还广泛用于食品色素, 防腐剂。红曲还是一种中药,红曲具有消食、活血、健脾、燥胃,现代还发现红曲中有一些药用成分, 如可用于降低胆固醇、治疗高血压,腹泻等。2 红曲的生产目前国内红曲生产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用作酿酒原料红曲,叫做酒曲。用作食品着色剂的红曲,叫色曲。以及具有降血脂功效的功能红曲,叫做功能性红曲。这三类红曲产品由于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条件、菌种和原料也都存在差别。酿酒用红曲沿袭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制曲工艺,应用粳米或籼米等接种红曲,在制曲过程中采用堆码及散堆的方式通气、控温,以分段补水(浸曲)的方式调节曲料的湿度。周立平等曾推广采用红曲通风制曲生产工艺。色素用红曲米采用液体接种,再接种于通风曲池蒸米培养即所谓的“液固法色曲培养”工艺,规模化生产的红曲米色价通常可达3000U/g~4000U/g以上。3 红曲的主要成分红曲是由红曲霉发酵产生的,红曲霉发酵可产生多种代谢产物,主要有红曲色素、桔霉素、酶类活性物质、降血压物质、抗菌活性物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及其它药理活性物质。此外,红曲霉菌丝体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氨基酸总量和必须氨基酸也都很高,而且P 和VD 前体物麦角固醇含量也较高, 能促进肌体Ca、P 的吸收, 利于骨骼生成,可开发为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补充食物中某些氨基酸的不足, 防止骨质疏松, 同时还可以预防脑血管疾病,防止过度肥胖 。由于证实红曲中含有的MonascidinA 即是桔霉素,所在它的存在使红曲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红曲的食用安全性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4 红曲霉代谢产物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应用4.1 红曲色素红曲色素由6中基本色素组成,红斑素和红曲红素为红色色素;红曲素和红曲黄素为黄色色素;红斑胺和红曲红胺为紫色色素。最近郭东川等人又发现了两种新色素。王柏琴等研究表明,红曲色素灭菌溶液能抑止肉毒梭状芽杆菌的生长,对发酵菌株的生长和产酸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将其应用于发酵香肠的生产,替代亚硝酸盐是切实可行的。4.2 红曲多糖粗品为粉红色粉末。纯品为白色粉末,Sephadex G-200柱层析呈单一对称洗脱峰,表明为均一组分,易溶于水,水溶液粘稠,pH为6,无色无嗅,红曲多糖与碘试剂不呈蓝色。苯酚-硫酸反应呈橘红色,蒽酮试剂反应呈蓝绿色。4.3 红曲的降血脂活性成分Monacolin类物质是红曲霉共同的代谢产物,它们的分子结构很相似,差别只在于R 基不同,Monacolin 类物质主要是Iovastatin 和Compactin。Monacolin类物质对胆固醇的合成就会受阻。Lovastatin不仅具有抑制HMG-CoA 还原酶的作用,还可增加肝细胞表面LDL受体的表达,并具有升高HDL浓度的作用,因此有很强的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能治疗高脂血症。之后,又用Monacolin J开发出疗效更好的半合成药辛伐他汀,均取得良好效果。国内的红曲制剂血脂康,经过临床实验验证,也有很好的降脂效果,并已上市。4.4 降压活性成分红曲的降压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Keisuke等发现了红曲的降血压作用。日本的Keisuke 以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象, 进行红曲提取液摄入量的比较实验。发现红曲有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的治疗作用。4.5 抗菌活性物质我国自元代以来红曲就已用在鱼、肉制品防腐保存上。已证明红曲霉固体培养物和液体发酵液有抗菌活性。红曲中的抗菌物质有多种,不止桔霉素一种。2001年,台湾的wang SL在虾蟹壳粉末制成的培养基中,从M.purpureus CCRC31499 的细胞外产生出一种有抗菌作用的几丁质酶,并得到纯化和鉴定。该几丁质酶分子量约为81000D,等电点为5.4,最适pH 为7,最适温度为40℃、稳定的pH 为6~8。该酶可被Fe2+强烈抑制,可抑制细菌和真菌。4.6 降血氨活性成分Monacolin产生的潘红和梦那玉红可有效地治疗动物的高血氨症,及其他与氨有关的疾病。红曲中成分可以治疗氨血症,而且很可能是优良的防癌物质。而红曲所产生的单胺氧化酶阻遏物早就用于对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4.7 抑制肿瘤活性成分1994年,日本研究了其具有抑制肿瘤的活性成分,通过对抗炎症反应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梦那玉红及其相关物质,Chaotoviridin A及其相关物质抑制TPA 诱导小鼠炎症的活性。红曲成分以及红曲色素能显著抑制lmgTPA所致的小鼠皮肤肿瘤的生成。又发现口服M.anka的红曲色素能抑制肿瘤。4.8 麦角固醇麦角固(甾)醇是维生素D2的前体。它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2, 而维生素D2可以防治要幼儿佝偻病,促进孕妇和老年人对钙、磷的吸收。麦角固醇还是生产考的松和黄体酮的原料, 是一种很重要的药品。4.9 红曲的其它功用红曲可以治疗胆结石、前列腺肥大。并且抗氧化,2000年,日本人从M.anka 中分离得到抗氧化剂dimerumie acid,能清除DPPH,减轻Cel4引起的肝损害,保护肝脏。它还有降血糖的作用。此外,远藤章还发现红曲的某些菌种可以产生降低血糖的成分,对糖尿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4.10 一些不良作用4.10.1 桔霉素Citrinin(桔青霉素)首先是在1931年被作为抗生素从青霉属中分离并加以研究,同时表明Citrinin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它是一种肾毒素物质,与日本黄变米中毒有关。肾脏是桔霉素作用的靶器官,它能引起肾毒性,导致肾脏肿大、肾小管扩张以及上皮细胞坏死。 另外,桔青霉素能造成出生8个星期已断奶小鼠的骨髓细胞染色体异常,主要是亚倍体、粘性及凝集性现象出现:染色体结构断裂、偏心片等异常现象出现。足够的毒理、生理和肿瘤学试验表明,桔青霉素和黄曲霉素A一样,经常出现于面粉、大米、玉米和饲料当中。4.10.2 过敏2000年,有文献报道红曲能导致哮喘。2002年, 又首次报道红曲作为香肠中色素有致敏现象发生,症状是喷嚏、流涕、结膜炎、全身瘙痒、继续发展会出现荨麻疹、水肿、呼吸困难等。【参考文献】[1]杜新芳,陈运中.红曲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05).[2]文镜,张静,常平,郭豫,赵江燕.功能红曲醋的制备及其降血脂功能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09).[3]陈运中.红曲的功能性及其应用[J].中国酿造,2001(05).[责任编辑:薛俊歌]
科技视界的其它文章紫色红曲霉产酯化酶的研究
本论文主要是对一株来自于浓香型中温大曲的紫色红曲霉菌株FBKL3.0018进行形态观察,固态和液态发酵产酶优化,以及对得到的粗酶制剂进行性质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将菌株培养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分别观察了菌落的生长速度、边缘、大小、表面及渗出物等。另外,还详细观察了菌丝体有无横隔、足细胞、分生孢子、子囊果、产囊器的形成和子囊孢子等。  2.对紫色红曲霉菌株进行液态发酵优化实验过程中,分别对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优化。得出最佳液态发酵条件为:麦芽糖含量5%、牛肉膏2%、硫酸镁0.05%、接种量为10%、温度为32℃、摇床转...展开
本论文主要是对一株来自于浓香型中温大曲的紫色红曲霉菌株FBKL3.0018进行形态观察,固态和液态发酵产酶优化,以及对得到的粗酶制剂进行性质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将菌株培养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分别观察了菌落的生长速度、边缘、大小、表面及渗出物等。另外,还详细观察了菌丝体有无横隔、足细胞、分生孢子、子囊果、产囊器的形成和子囊孢子等。  2.对紫色红曲霉菌株进行液态发酵优化实验过程中,分别对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优化。得出最佳液态发酵条件为:麦芽糖含量5%、牛肉膏2%、硫酸镁0.05%、接种量为10%、温度为32℃、摇床转速为160r·min-1、培养时间为5天,最终酶活力达到153.34u·mL-1,较优化前酶活力提高90%。  3.在对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优化实验中,通过对培养基原料组成、原料配比、接种量、培养温度及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单因素考察,并进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的培养条件为:麸皮和小麦比例为3:2,接种量为4ml,培养温度为27℃,培养时间为5天,蒸馏水的添加量为16mL,最终酶活力为198.65u·g-1。另外,对得到的酯化酶制剂催化酯化反应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发现,适宜的乙醇、己酸、酯化酶添加量可以促进酯化反应的进行,而且粉碎粗酶和振荡反应体系也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  4.酶学性质研究实验中,得出酯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6.5。酯化酶在30℃条件下稳定性较好,随温度的升高稳定性变差。另外,酯化酶在中性偏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实验还分别探究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对酯化酶的影响。另外,该酯化酶的Vmax值为0.016mol·L-1·min-1,Km为0.0154mol·L-1。收起
学位授予单位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喝红曲酒要注意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