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盘状红斑狼疮的饮食患者出现了蛋白尿意味着什么呢?

蛋白尿会损害肾脏吗 肾病综合症须要白蛋白么红斑狼疮能治愈吗 最好的肾病医院 _肾病综合症_医疗健康
||||||||||||||
当前位置: >
> 蛋白尿会损害肾脏吗 肾病综合症须要白蛋白么红斑狼疮能治愈吗 最好的肾病医院
蛋白尿会损害肾脏吗 肾病综合症须要白蛋白么红斑狼疮能治愈吗 最好的肾病医院
09:30:56稿件来源: 千龙健康
  我院专家指出:蛋白尿的临床意义格外复杂。临床上见到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意味着肾脏的实质性损害。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既可反应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  因此推想肾脏疾病损害的轻重,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要综合尿蛋白的量和持续时间来全面考虑,还要结合全身情况及肾功能检察来确定。  那么,蛋白尿会损害肾脏吗?蛋白尿是怎样损害肾脏的?  (1)蛋白尿的系膜毒性:在肾衰模型中,可以观测到血清蛋白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蓄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凝聚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增生各系膜基质合成增加,从而产生肾小球硬化。蛋白尿肾病模型中,肾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A沉淀这些凝聚终极也可导致肾小球硬化。  (2)蛋白尿对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醒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推荐导读 >>   (3)蛋白尿引起的小管细胞生物学变化:出现蛋白尿的很多肾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渡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衰。蛋白尿会损害肾脏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示蛋白质可直截调理小管细胞功能,改变其生长特性及其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表型表达,可导致小管基底侧开释PDGF、FN和MCP-1、诱导纤维化过程。推举朗读:尿潜血是怎么回事  蛋白尿引起小管间质缺氧加重:蛋白尿重吸取各消化大量蛋白质需额外能量,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以致引起小管细胞损伤。  以上就是我院专家对“蛋白尿会损害肾脏吗 肾病综合症须要白蛋白么”的简单讲解。广大的朋友们,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就要时刻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发现有异于平常的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咨询专家或者是在线咨询我院的专家,他们同样也会为您做详细的诊断的。推荐导读 >>红斑狼疮患者为何会有蛋白尿_百度知道
红斑狼疮患者为何会有蛋白尿
提问者采纳
?很多红斑狼疮患者对本身的蛋白尿症状感到疑惑,不明白蛋白尿是怎样回事,学习红斑狼疮。蛋白尿是怎样孕育发生的。在这里专家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些,以使您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 人的肾脏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排泌尿液排出一些人体血液中的一些代谢产物、毒素等物质。 而这种功能的实现,是和肾小球、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密不可分的!肾小球就像一个大筛子一样,将流经肾小球血液中的部分带正电荷的小分子物质,以及少量的带负电荷的小分子蛋白质筛到肾小囊腔、肾小管中,肾小管再对这些物质进行重吸收,重吸收后,只有极少量的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尿中蛋白含量
其他类似问题
红斑狼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抗SmD1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抗SmD1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以多种自身抗体伴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的临床表现复杂,根据其临床表现难以进行诊断,所以必须借助自身抗体的检查。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有检测血清中的抗双链DNA ( 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等,其中前2项为SLE的特异性指标,但目前它们的检出率低。因此,寻找新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志物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诊断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抗Sm抗体是由糖蛋白和核内小核糖核蛋白所组成的一组复合物,一直被认为是SLE的标志性抗体,是诊断SLE的重要依据。但其致命性的缺点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阳性率仅30%左右,非常容易造成漏诊。已有研究表明,Sm抗原是由U - RNA、B’、B、N、D1、D2、D3、E、F和G等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其中D1是主要的Sm抗原。以SmD1多肽氨基酸序列( aa83~119)作为抗原,可极大地提高抗Sm抗体的检出率。本研究通过采用ELISA定量法检测48例SLE患者的抗SmD1抗体水平,用欧蒙斑点法检测其抗Sm抗体及抗ds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检测其抗核抗体(ANA),同时用20例其它结缔组织病患者及2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以评价抗SmD1抗体在诊断SLE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及其与SLE临床表现及活动性的关系。
1选取88例实验对象,分为3组:(1)系统性红斑狼疮组(A组),为SLE患者48例。(2)其他结缔组织病组(B组),为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症等)20例。(3)健康对照组(C组),随机抽取健康志愿者20例。
2应用ELISA定量法检测三组的抗SmD1抗体水平,用欧蒙斑点法检测其抗Sm抗体及抗ds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检测其抗核抗体(ANA)。同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新发皮疹、关节炎、脱发、口腔溃疡、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补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mD1抗体、心脏彩超、腹部彩超、肺CT)、病情活动性积分等。
3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变量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取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1抗SmD1抗体、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ANA抗体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4.6%、18.7%、41.6%、95.8%,特异性分别为95%、100%、100%、75%。抗SmD1抗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
2抗SmD1抗体与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敏感性为79.1%,特异性为95%。
3抗SmD1抗体定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损害、发热、皮疹、胸膜炎有显著关系。而与白细胞降低与否、血小板降低与否、抗核抗体是否阳性、补体是否降低、有无口腔溃疡、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尿、脱发等无明显关系。
4抗SmD1抗体定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积分呈正相关关系(P
5抗dsDNA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SLEDAI积分明显高于抗dsDNA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0.05)。
6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Sm抗体阳性组与抗Sm抗体阴性组比较,两者SLED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核抗体各强度阳性组及抗核抗体阴性组之间相比较,其SLED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抗SmD1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诊断SLE的参考指标。
2抗SmD1抗体与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可以提高SLE诊断敏感性。
3抗SmD1抗体定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蛋白尿、新发皮疹、发热、胸膜炎有显著相关性,而与白细胞降低与否、血小板降低与否、抗核抗体是否阳性、补体是否降低、有无口腔溃疡、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尿、脱发等无相关性。可以为进一步研究SLE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4抗SmD1抗体定量与SLEDAI呈正相关关系,抗SmD1抗体对判断SLE病情活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抗dsDNA抗体与SLE病情活动有显著相关性,抗dsDNA抗体对判断SLE病情活动有明确的参考价值。
6抗Sm抗体及抗核抗体与SLE的病情活动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R593.241【目录】:
中文摘要4-7英文摘要7-11前言11-12材料与方法12-16结果16-20附图20-21附表21-27讨论27-31结论31-32参考文献32-34综述34-44 参考文献40-44致谢44-45个人简历4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段京明;李茂胜;李志军;李季青;谢长好;;[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钟清,杜晓刚,陈恩静,谯林,刘渝梅;[J];广东医学;2002年12期
黄建萍;;[J];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04期
贾敏;张征;刘建辉;周利霞;冯志山;;[J];临床荟萃;2007年16期
黄菁梅;李小冬;谭焕源;倪小英;;[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5期
潘扬;华江;;[J];临床检验杂志;2008年01期
张玉蓉;李义德;王立新;;[J];宁夏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黄燕秋;;[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李结华,叶冬青,杨世贵,徐元勇,胡以松;[J];实用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周丽清;[J];微循环学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纵瑞凯;刘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9期
汪四海;刘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汪四海;刘健;张金山;杨佳;纵瑞凯;万磊;刘磊;程园园;冯云霞;;[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5期
汪四海;刘健;张金山;杨佳;纵瑞凯;万磊;刘磊;程园园;冯云霞;;[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6期
汪四海;刘健;杨佳;张金山;纵瑞凯;万磊;刘磊;程园园;冯云霞;;[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6期
周家燕;陈凤芹;陈家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樊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黄庆龙;;[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杨蓉;李向培;;[J];安徽医学;2010年06期
张大昌,朱电波,叶海林;[J];安徽医药;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兴全;;[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张圣雨;姜玲;沈爱宗;杜德才;史天陆;孙言才;刘琳琳;;[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杨湘越;兰小鹏;廖剑;钟智强;朱忠勇;;[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李烨;黄海东;;[A];中国药学会全国骨科药物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李绍华;;[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卞华;范永升;温成平;楼兰花;;[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张小娟;郑宝林;余俊文;黄赛花;杨剑;刘奔流;杨同广;;[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郭明阳;阎翔;;[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叶天申;李方;谢文霞;陈勇;郑瑞献;王月芬;张弛;;[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苏晓;陈薇薇;杨旭鸣;唐华燕;夏嘉;夏菁;;[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笑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接力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朱洪民;[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敖明章;[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李萍;[D];吉林大学;2006年
王常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孙凌云;[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刘洋;[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程昉;[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李延平;[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璐莎;[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文峰;[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慕芝;[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谭媛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沈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曾邕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侯佳妹;[D];吉林大学;2011年
林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俞明珠;[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陈志煌;[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强,李玉云,王丽;[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曾抗,彭学标,孙竞,徐丹,孟凡义;[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张文,李芹,曾学军,唐福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年01期
苏茵,韩蕾,栗占国,陈书萍,贾汝琳;[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08期
;[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08期
李霞,栗占国;[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年08期
孙乐栋;曾抗;刁友涛;方亮;王茜;周再高;陈明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年09期
张万帆,丘瑞香;[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年01期
周同,王鸿利;[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4年01期
章星琪;[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陶玉芬,许绍斌,黄小琴,俞建昆,初正韬,冒长峙,褚嘉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年06期
任跃忠,戴巧定,徐荣臻;[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5年03期
周广宇,杨永净;[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5年05期
容中生;;[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6年11期
陈顺东;;[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9年02期
沈大为;;[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82年Z1期
赵桂华;刘复强;;[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黄荣魁;惠艳;潘生贵;;[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李森华;田鲁谦;许顺良;;[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84年02期
秦万章;;[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卫华;;[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刘钢;;[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张闽光;张晓嫣;王建萍;邢东炜;苏晓;;[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宋璇;宋卫青;;[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陈士伟;沈茜;;[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曾照芳;牛晓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任琪;曾华松;;[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霍乐颖;曾华松;;[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王丹丹;鲁琳;陆智敏;李霞;孙凌云;;[A];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王友莲;付强;桂小美;施春花;张娜;邹伏英;尚可;;[A];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静;[N];保健时报;2010年
孙维生;[N];潮州日报;2009年
邵建国;[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俊英;[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
栗占国 本报记者
整理;[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王丹;[N];健康报;2011年
孙国根 记者
陈青;[N];文汇报;2011年
孙国根;[N];中国医药报;2011年
本报记者 胡德荣;[N];健康报;2010年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彦博;[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冯金保;[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张少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王林纤;[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李荣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孙崇玲;[D];吉林大学;2011年
范晔;[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吴倩;[D];山东大学;2012年
姜忠信;[D];青岛大学;2010年
张峻岭;[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萌;[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朱立炜;[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朱青青;[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邓红宇;[D];泸州医学院;2011年
张腊月;[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张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张滔;[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周卫;[D];川北医学院;2011年
高飞;[D];中南大学;2010年
汪云敏;[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请问红斑狼疮是什么病?
健康咨询描述:
红斑狼疮病会出现什么症状?请问医生这跟血液有关吗?目前我查过脾彩超是正常的.血液检查中血小板只有24万,PLT中自身抗体IgGJ是37.20%.ANA是1:32阳性;&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08:30:26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1629称赞:5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红斑狼疮(LE)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全身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并以自身免疫为特征,患儿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不仅影响体液免疫,亦影响细胞免疫,补体系统亦有变化。近年来,由于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发展,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病数增多,仅次于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居小儿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中的第2位。北京儿童医院于1977年至1992年共收治100例红斑狼疮,以学龄儿童为多见,7岁以上者占96%,婴幼儿仅属偶见,但也可见于新生儿。本病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4。
疾病与世界万物一样都是分门别类、各有归属的,每个病都有各自的系统归属,例如"糖尿病"是新陈代谢类疾病;"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那么红斑狼疮(LE)归为哪一类疾病呢?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20世纪初谈起。当时美国有一位病理学家,名字叫克莱姆普尔(Klemperer),他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人体胶原组织的类纤维蛋白变性,到1942年他把具有这种特征的疾病(包括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多动脉炎、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加以综合,称之为"弥漫性胶原病"。事物是在不断的发展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克莱姆普尔的所谓胶原病仅是病理组织学上的概念。到1969年,日本医学家大高裕等认为这一类疾病的结缔组织均具有粘液样水肿,纤维蛋白变性及坏死性血管炎等相同的基本病变,因此又把这一类病,称为"结缔组织病"。
近年来,医学中的免疫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认为红斑狼疮这一疾病是自然发病,病因不明,有遗传因素,好发于育龄妇女,身体的多个器官出现病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血液中可以检测出多种高滴度自身抗体,并且出现相应身体组织(靶器官)受侵害后的有关症状,病变组织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应用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药物有疗效,所以应将红斑狼疮归类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在风湿病的范畴中,包括了多种侵犯肌肉、关节、韧带、滑囊、内脏及其它结缔组织成份的疾病,它可为原发性局限于肌肉骨骼的疾病,也可以是具有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如典型的胶原病),因此我们说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归结于风湿病学中,又是六种经典胶原病之一,这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概念。广大患者在综合性医院就诊时,应到风湿病科的结缔组织病诊室或免疫科。
提起红斑狼疮这一疾病,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若问起红斑狼疮一词的由来,恐怕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说清楚的。在浩繁的中医书籍中从未见与其相似的病名,只是有一些散在的关于红斑狼疮症状的描写。狼疮(Lupus)一词来自拉丁语,在19世纪前后就已出现在西方医学中。但直到19世纪中叶,有一位叫卡森拉夫的医生才正式使用"红斑狼疮"这一医学术语。不过他所说的红斑狼疮仅指以皮肤损害为主的盘状红斑狼疮而言。人们看到得这种病的人,在颜面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反复出现顽固性难治的皮肤损害,有的还在红斑基础上出现萎缩,瘢痕,素色改变等,使面部变形,严重毁容,看上去就象被狼咬过的一样,故有其名。后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红斑狼疮的认识逐步加深,于是又提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命名。系统性红斑狼疮除具有典型的皮肤损害外,还包括全身各个系统和各种脏器的损害,如肾、心、肝、脑、肺等。红斑狼疮起病稳匿或急骤,发作比较凶险,且极易复发,迁延不愈,出没无常,就跟狼一样狡猾。而狼疮病人的皮肤损害除盘状红斑狼疮出现典型的盘状红斑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还出现蝶形红斑,多形红斑,环形红斑,大疱性红斑,有的也出现盘状红斑,所以用红斑狼疮一词命名该病,既形象逼真,又内涵丰富。
【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在1985年全国风湿病会议上,上海风湿病学会受全国风湿病学会的委托,应用电脑和现代免疫技术相结合制订出13条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见表2),并经国内27个不同地区医学院校或省级医院验证通过,该方法适合我国对早期或者不典型红斑狼疮的诊断,目前已被普遍应用,并且在1987年被正式作为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而载入大专院校医学教科书。  
  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损害,归病灶可有皮肤萎缩 
  2.光敏感x10’/升或溶血性贫血: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3.口腔粘膜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4.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渗液  
  5.胸膜炎或心包炎:胸痛、胸膜磨擦音或胸膜渗液;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磨擦音或心包渗液  
  6.癫痫或精神症状: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所致;精神病: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所致 
  7.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蛋白尿>0.5g/dl或3+;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  
  8.白细胞少于4x10’/升或血小板少于100  
  9.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10.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或狼疮细胞阳性  
  11.抗Sm抗体阳性  
  12.O降低  
  13.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皮损部位)阳性或肾活检阳性  
  符合上述13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的表现】
(一)发热
 红斑狼疮的免疫功能异常,体内可产生许多种物质,作为致热源而使机体发热。约80%的病人可有发热,大多数为高热,约12%的病人表现为低热。有一部分病人的首发症状就是不明原因的发热。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一个年轻女性出现较长时期的不明原因的发热,伴有关节酸痛和肿胀,以及出现皮疹,要高度怀疑有没有患红斑狼疮的可能,要请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看看有没有各种自身抗体的存在,以明确诊断。
 发热往往说明红斑狼疮病情在活动,要采取措施及时治疗,以免使病情发展。红斑狼疮引起的发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后,体温能迅速消退,恢复正常,如果激素停用,则体温又可回升。但是在红斑狼疮病人中,特别是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后也会出现发热,这时候要高度警惕有没有感染的出现。因为激素使用后,抑制了人的免疫力,降低了人体抗病和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此时细菌可以乘虚而入来感染机体,最多见的是肺部感染,特别要当心结核杆菌的感染,要及时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免使病情发展而危及生命。
(二)红斑皮疹
 80%以上的病人有皮肤损害,红斑、皮疹呈现多样型。颧面部蝴蝶状红斑和甲周,指端水肿性红斑为SLE特征表现。蝶形红斑不超过鼻唇沟,而鼻梁、额、耳廓亦可有不规则形红斑。在上臂肘背、掌背、指节、趾节背面、手掌、足底部等部位亦可有不同形状的红斑。形状有盘状红斑、环形红斑、水肿性红斑、多形红斑等。
 盘状红斑的形状呈现片状,边界清楚,稍隆起中司平坦,上有角质屑粘附,拭之不去,与下面毛囊相连,为一毛囊角栓,以后可留有萎缩性疤痕,略有凹陷。
 皮疹有红色丘疹、斑丘疹,一般不痒或稍痒,在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发生,以面部、颈部、四肢为多见。少数人有水泡、血泡。红斑、水泡消退后,可出现表皮萎缩,色素沉着和角化。
 光敏感,约有1/3病人一晒太阳光即出现整个面部发红。主要是对紫外线敏感,夏季在屋荫下,由于辐射面部亦会发红,有些病人日晒后出现阳光过敏性皮疹。
(三)粘膜溃疡和脱发
 约有1/5病人有粘膜损害,累及口唇、舌、颊、鼻、腔等,出现无痛性粘膜溃疡。如有继发感染可有疼痛。
 红斑狼疮病人容易引起毛发脱落,除了由于皮疹部位的炎症引起的脱发外,其他部位也会脱发,不光是头发,而且睫毛。眉毛、体毛亦会脱落。
 脱发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弥漫性脱发,残留的头发稀疏,失去光泽或枯黄,毛发干细,且容易折断,形成稀发或斑秃;另一种脱发集中在前额部,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流海”处,头发稀疏、枯黄、容易折断,头发呈长短参差不齐,形成“狼疮发”。
 红斑狼疮引起的脱发和平时我们所说的“脂溢性脱发”完全是两回事,病理基础不同。狼疮性脱发主要是由于皮肤下的小血管炎,导致对发囊的营养供应障碍,使得毛发的生长受影响而致。它是作为红斑狼疮的一种临床表现而存在,有一部分红斑狼疮的病人发病的首发症就是脱发,所以要引起注意,红斑狼疮的脱发比较常见。
 一般在病情控制后,毛发可以再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红斑狼疮病人再次脱发可能是疾病复发的第一症状,要引起医生和病人的注意。
(四)关节炎
 有90%以上的病人有关节痛,各个病期都可能发生。关节痛有的于发病前数年已经出现,有的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触痛和积液,呈急性关节炎表现。受累部位多见的有近端指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趾节等,常有对称性。部分病人有晨僵。有些病人关节病程较长,也有病人只有短时出现,甚至为一过性关节痛。
 X片大多见不到骨质改变和关切畸形,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达5年以上,约5%病人可有无菌性骨坏死。
(五)血液细胞减少
 由于自身抗体存在,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自身破坏而减少。
贫血大多为正细胞性贫血,抗红细胞抗体多为lgG型,血红蛋白也下降。白细胞一般为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存活时间短,血小板因其表面lgG型抗血小板而引起自身破坏。
(六)心脏损害
 约有1/4的病人有心包炎,轻症可无症状,明显的才有心前区疼痛、胸闷,有一时性心包磨擦音,临床不一定能发现。心动超声图或B超和X线胸片需作常规检查,可显示有心包积液。在我院治疗的SLE中发现有心包积液的病人占34.15%。
(七)肺损害
 SLE许多病人在X线胸片中示有两下肺基底段点状小结节影和条索或网状阴影,为间质性改变,大多没有症状。
胸膜炎可无症状,只在下面检查中发现,即:B超和X线胸片中有少量至中等量胸腔积液,有时与心包积液同时存在。胸水中可找到LE细胞。
(八)狼疮性肾炎
 从临床上看约有75%的SLE病人有肾损害,尿检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少数病人有管型。狼疮性肾炎在早期即发生。病变持续多年,可能会有广泛损害,演变为肾功能不全而成尿毒症。
(九)脑损害
 SLE神经系统损害有多种多样表现。精神病变表现为精神分裂症反应,各种精神障碍如烦躁、失眠、幻觉、猜疑、妄想、强迫观念等。
 脑损害常见于慢性SLE终末期或SLE急性发作的重症病例,有少数慢生轻症脑损害病例,经常头痛头晕,脑电图有异常改变,在极少烽病例中是急发期首发症状。一般情况下,及时治疗后,脑损害是可逆的,脑电图、脑CT扫描的异常改变也是可逆的。
颅内严重出血,脑疝可导致死亡。
(十)淋巴网状系统
 约50%左右SLE病人有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颌下、腋下肿大为多见,质软,活动大小不一,一般无压痛。
 许多病人有扁桃体肿大、疼痛、常提示SLE发作。抗菌消炎效果不佳。
约1/3病人有肝肿大,但SLE没有特殊的肝脏病变,少数可有GPT和GOT轻度升高,极少引起黄疸和肝硬化。约20%的病人有脾肿大。脾脏一般在B超中发现有增大情况,如体检验肋下能触及的,已增大1—1.5倍,极少数病人有巨脾症。
(十一)月经不调
 月经紊乱在SLE早期,活动期病人常见。月经提前、延期、减少或经量明显增多均有。抗心肌磷脂抗体(抗Acl)阳性者可发生死胎或流产。在B超检查中偶尔可发现有盆腔积液,提示有盆腔浆膜炎存在。
(十二)雷诺现象
 两手足对称地发白、紫绀、潮红顺序相继出现的现象称雷诺现象。是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的。SLE病人约有15%—20%两手和两足有雷诺现象,出现于SLE的各个病期,有的于SLE发病前早已存在。该现象由寒冷诱发,多在冬天出现,较重的在20oC以下均能发生,天气温暖能自行缓解,待秋冬时再次出现,有些病人夏季双手也是清冷不温的。
(十三)血管炎
 双手双足可出现大量瘀点,为免疫复合物聚积成大分子堵塞微小血管引起的栓塞性小血管炎和末梢坏死性小血管炎,并能引起指端,趾尖凹陷、溃疡、坏死。极少数能引起足背动脉闭塞性脉管炎,有剧烈痛。
双腿可出现网状青斑和片状青紫斑。网状青斑如鱼网状,是由于皮下组织的中央微动脉痉挛引起皮肤缺血苍白,毛细血管的树状分枝引起的青紫围绕中间的缺血苍白区而呈网状改变。以大腿内侧为最多见,以小腿内侧、躯干、上肢、手曳亦可见到网状青斑。
 腿上片状紫斑常与网状青斑同时存在,是由于皮肤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或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下出血。有的有血管栓塞而可扪及小结节,片状紫斑以小腿为多见,大腿,上肢也可见到。临床还可见到栓塞性静脉炎。
 指甲改变。许多病人有灰指甲,与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真菌感染有关。也有因末梢血管炎长期缺血而使指甲变薄变软萎缩而似灰指甲状的。
(十四)消化道损害
 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有食欲减退,许多病人有便秘、腹胀。有的病人恶心,脐周腹痛,大便次数增多。腹水与狼疮性腹膜炎,肠系膜炎有关,也有的与狼疮性肾炎低蛋白血症有关。
狼疮引起的胰腺炎极少见。这与胰腺血管有关。
(十五)眼部病变
 约20%—25%病人有眼底变化,包括眼底出血,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物有卵圆形式样圆形白色混蚀物,是继发了小血管栓塞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纤维肿胀变形的产物,可造成视觉障碍。随着病情的缓解,这些改变是可以消失的。其它的玻璃体内出血、巩膜炎等。
【红斑狼疮传染吗?】
红斑狼疮在我国的发病率虽然远远高于西方国家,但也仅仅只有70/10万,它与其他常见病多发病比较起来还算是比较少见的。由于病人相对较少,很多人对这个病不甚了解。听到这个病名或见到红斑狼疮病人总不免会产生。红斑狼疮会不会传染呢这样的疑问,回答是否定的,红斑狼疮不会由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从红斑狼疮发病因素来讲,至今病因不明,人们从临床研究上发现,只是从基础和它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人体内性激素水平高低,以及人体所处的某些环境因素(包括感染、日光照射、食物改变、药物作用等)有关。是上述这些因素(可能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共同作用,降低了人体的免疫耐受性,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才形成了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它不象由各种病原体(各种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引起的疾病那样,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当正常人与病人接触时,根本不必有被传染的恐惧,也不需要把病人隔离起来,红斑狼疮患者在疾病缓解稳定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参与正常人的社会活动。
【红斑狼疮的药物治疗和休养:】
治疗主要着重于缓解症状和阻抑病理过程,由于病情个体差异大,应根据每个病人情况而异。
一、一般治疗
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慢性期或病情已稳定者可适当参加工作,精神和心理治疗很重要。病人应定期随访,避免诱发因素和刺激,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阳光。生育期妇女应严格避孕。
二、药物治疗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些药能抑制前腺素合成,可做为发热、关节痛、肌痛的对症治疗。如消炎痛对SLE的发热、胸膜、心包病变有良好效果。由于这类药物影响肾血流量,合并肾炎时慎用。
(二)抗疟药:氯喹口服后主要聚集于皮肤,能抑制DNA与抗DNA抗体的结合,对皮疹,光敏感和关节症状有一定疗效,磷酸氯喹250-500mg/d,长期服用因在体内积蓄,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变。早期停药可复发,应定期检查眼底。
(三)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或暴发性病例,或者主要脏器如心、脑、肺、肾、浆膜受累时,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减少作出血倾向时,也应用糖皮质激素。
用法有两种,一是小剂量,如0.5mg/kg/d,甚至再取其半量即可使病情缓解。二是大剂量,开始时即用10-15mg/d维持。减量中出现病情反跳,则应用减量前的剂量再加5mg予以维持。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应用于暴发性或顽固性狼疮肾炎和有中枢神系统病变时,1000mg/d静脉滴注,3日后减半,而后再用强的松维持。其些病例可取得良好疗效,其副作用如高血压,易感染等应予以重视。
(四)免疫抑制剂:主要先用于激素减量后病情复发或激素有效但需用量过大出现严重副作用,以及狼疮肾炎,狼疮脑病等症难以单用激素控制的病例。如环磷酰胺.15-2.5mg/kg/d,静脉注射或口服,或200mg隔日使用。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性腺萎缩、致畸形、出血性膀胱炎、脱发等。应当注意的是,细胞毒药物并不能代替激素。
(五)其他药物:如左旋咪唑,可增强低于正常的免疫反应,可能对SLE患者合并感染有帮助。用法是50mg/d,连用三天,休息11天。副作用是胃纳减退,白细胞减少。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是近年大量用于治疗重症再障的免疫抑制剂,具有较高活力的T淋巴细胞毒性和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功能,一些医院用于治疗活动性SLE,取得满意疗效。用法是20-30mg/kg/d,稀释于250-50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滴注,连用5-7天,副作用是皮疹、发热、全身关节酸痛、血小板一过性减少和血清病。若同时加用激素可使之减轻。
(六)血浆交换疗法:通过去除病人血浆,达到去除血浆中所含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等,后输入正常血浆。效果显著,但难持久,且价格昂贵,适用于急重型病例。
【红斑狼疮治疗方法:】
一、西医治疗:就是上面所说的药物疗法。
二、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有药物疗法及其它疗法。药物疗法就是平时大家常用的中药,其它疗法包括针灸、按摩、局部封闭、理疗等,这些疗法大多是针对红斑狼疮的某一症状采用的对症疗法。
口服中药治疗红斑狼疮又有中医辨证论治法,一病一方用药法,单方验方治疗法及中成药治疗等。其中辨证论治方法照顾面广,灵活性大,又有求因治疗的特点,是值得采取的治疗措施之一,但因系统性红斑狼疮损害广泛,症状复杂多变,临床上每个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尽一致,因此各医家在辨证分型及选方用药上见解不一,根据全国多数医家总结出的各种临床辨证施治类型,综合各家的见解及临床经验,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红蝴蝶斑辨证标准,辨证分为六个症型,分别为热毒炽盛型、阴虚内热型、肝肾阴虚型、邪热伤肝型、脾肾阴虚型及风湿热痹型,大致包括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急性活动期,稳定期及脏器损伤的一些情况,根据各症型的临床表现,分别选用不同的治疗方剂及药物。一病一方用药法则是根据红斑狼疮病的变化规律,抓住本病的主要病机,针对病机设定治疗方剂,以一方统治,其中有的用滋阴补肾法,有的用活血化瘀法,有的用解毒清热法,有的用祛风除痹法等。在分型施治及一病一方用药中使用最多的传统成方有清热地黄汤、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济生肾气丸、生脉饮、归脾汤、牛黄清心丸、四物汤、右归丸、左归丸等。应用更多的则是每个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创制的自拟方剂,在这些方剂中常用的药物有生地、元参、山萸肉、枸杞子、黄精、麦冬、百部、女贞子、旱莲草、太子参、人参、黄芪、茯苓、山药、白术、党参、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石膏、知母、羚羊角、水牛角、当归、紫草、赤芍、丹参、桅子、柴胡、地骨皮、蜈蚣、杜仲、川断、附子、肉桂、桂枝、青蒿、丹皮、甘草、泽泻、猪苓等。常用的单方则有雷公藤及其制剂。其中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甙片、雷公藤糖浆、三藤饮等;昆明山海棠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盘状红斑狼疮,在20世纪70~80年代曾有药厂生产其片剂,每片含生药50mg;青蒿及其制剂,对盘状红斑狼疮有一定疗效,其中制剂有青蒿丸、青蒿浸膏片等均为口服,而青蒿素则为注射剂,90年代应用已减少;另外有一些制剂如复方金荞片、三蛇糖浆、五倍子和蜜陀僧散,红花制剂、丹参制剂、大黄制剂等也在临床应用。
除口服中药汤剂及应用成药外,尚有针灸疗法,耳针疗法、穴位封闭法、挑治法及食疗、体疗等不同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都可以做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过程中的辅助疗法。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治疗红斑狼疮的方法有多种,在临床应用中要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分别选用一种或数种治疗方法。
1、狼疮(LUPUS)一词来自拉丁语,含意是在患者颧部或相关区域皮肤出现顽固难治和具有破坏性的损害,造成毁容,从而使面容变形,好象狡猾的狼。
2、直到19世纪中期,有一个叫卡森拉夫的医生才正式使用“红斑狼疮”这一术语,实际上指的是以皮肤损害为主的盘状红斑狼疮,现代医学叫做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它主要好发于面部,常在红斑基础上出现萎缩、瘢痕、色素改变,使面容毁坏,顽固难治,像狼咬的一般。故有其名,形容和命名还是比较恰当的。
3、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红斑狼疮的认识逐步增加,人们又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命名。系统性红斑狼疮除皮肤损害外,重点具有各种内脏损害,包括肺、脑、心、肝、肾等。起病比较骤急,病情容易多发,发作比较凶险,犹如狡猾的狼,出没无常。
三、瑶医治疗:
红斑狼疮(LE)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瑶医把红斑狼疮这种红斑形状象彩蝶、来病极凶险、死亡率极高的病称为“蝴蝶瘟”。把它归属于瘟和毒的恶病范畴。现代医学把红斑狼疮分为盘状性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前者主要以皮疹症状为突出,后者除皮疹外,还造成多脏器损害,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发热、红斑、皮疹、脱发、血管炎、关节炎、胸膜炎、心包炎、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心、肝、肾、肺、神经系统的损害。发病人群女性高于男性,比例为9:1。
目前认为红斑狼疮的发病,以遗传为基础,以免疫失调为核心,以内外环境变化为诱因。对于红斑狼疮治疗,现代医学主张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纤溶等药物,对症支持疗法、血浆交换疗法、环磷酰胺冲击化疗等方法,各种药物和疗法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均不理想,所以红斑狼疮是全球医疗界公认的“三大顽症”之一。
瑶医对红斑狼疮有独道的见解,称之为“蝴蝶瘟”,因其损害众多器官组织,所以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多变。既是属于“瘟、毒”的恶病,它的核心病机应为:毒、瘀、热,为毒、热邪深陷,弥漫全身,瘀阻不出所致。既然病机相对稳定,那么治疗原则相对就很规范:以泄毒祛瘀,凉血消斑为治疗总法,不管临床怎么变化红斑狼疮病没变,它就是红斑狼疮病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所以采取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内用外用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提出了红斑狼疮治疗体会:(1)症候虽繁杂,病机则稳定。红斑狼疮因其损害众多器官组织,所以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多变。尽管其临床表现千差万别,但是其病理机制是稳定的,不同的临床表现只是同一病理机制作用于不同的组织器官,进而导致不同组织器官产生不同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改变造成的。这一疾病本质古人是不了解的,所以才使诊断辨证完全随临床表现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辨证诊断认识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其局限性也是存在的。因为把一个统一的疾病分为互相缺少紧密联系的证候类型,难免有过分追逐表面现象,使诊断偏离疾病本质的弊端。笔者早年也曾按常规辨证施以不同方药,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以家传瑶医药验方,瑶宝狼疮平1号方为不变基础方,制成胶囊剂。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变化配以灵活性的饮液,如此才收到了较理想满意的效果。根据实验经验,笔者悟出:为有效指导治疗,诊断认识必须把握稳定病机,兼顾多变症状。根据经验方药作用性能,可以初步认为,多变的是各种寒热虚实症状,不变的是毒邪和血瘀病机。临证时谨守病机,旁及症状去遣方用药才能收到实效。(2)治证宜灵活,治病需规范。就红斑狼疮而言,它的证候有多种类型,按辨证论治原则要求,需处以不同的治法和方药。实践证明,不同的疾病虽然可出现同种证候类型,但是同一种方药对不同疾病的同一证候类型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红斑狼疮的证候表现是受红斑狼疮的病因病理支配的,不能改变这种病因病理的方药,不论其如何对证合理,也不会有理想效果。这说明“病”比“证”更为根本,也更为重要。这并未否定辨证论治原则,只是指出了它的局限性。我赞成近年来倡导的辨证与辨病结合的主张,进而体悟到还要治证和治病相结合,再进而主张以治病为本、为主,以治证为标、为辅。对红斑狼疮而言,自身免疫损害这一病理是稳定的,所以针对这一稳定病理环节的治法方药就应该规范。而其临床证候表现多变,针对证候变化的治法方药可以相对灵活。根据这一思路,临床总以解毒祛瘀为不变的治法,针对证候变化的治疗法则随时调整,或兼以清热,或兼以祛风、滋阴、通痹、利水等等。(3)主药需定位,配药需变通。瑶医治病十分强调理、法、方、药的统一和协调,关于红斑狼疮的治疗,笔者认为其证候虽繁杂,病机却是稳定的。在治疗原则上,治证虽然灵活,治病却要规范。在这种理法认识和论证基础上,相对应的遣方用药就必然有与之相应的处理准则。多年临床实践使我确信,治疗红斑狼疮,其用药处方不可以随证候差别变化而随意灵活。既然病机稳定,治疗又以治病为本为主,处方用药也就需要相对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我多年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即针对不变病机的药物为君臣药,这部分药物均具有较强的解毒祛瘀功能。这部分药物不论任何证候类型的红斑狼疮,都必须不变地应用,以直指毒邪血瘀这一核心病机。而兼顾证候表现的药物则可以随证候不同而有所变化。
帮助网友:262067称赞:14318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副主任护师
帮助网友:10072称赞:89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你好,是免疫性的疾病,与血液无关,祝你如意!
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因素(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免疫反应)等各环节参与的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是传染病,没有传染性。红斑狼疮患者应注意避免日光照射,日光强烈时出门,应戴遮阳帽或撑伞,穿长袖衣裤。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风湿免疫科
常见症状、、、、、、、压痛、、、、
检查项目、抗核抗体(ANA)、、、红斑狼疮细胞(LEC)、、、抗血小板抗体(APA)、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转换试验(LTT)、快速血浆反应素环
并发疾病、、、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13·
浏览:29·
浏览:19·
浏览:114·
参考价:10
参考价:62
参考价:14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 成人:本品适用于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
参考价格:¥62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盘状红斑狼疮的饮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